可以把武俠小說當論據嗎
A. 為什麼有人會把金庸的小說,當做真正的歷史看待
這其實是因為他的小說和歷史還是有重疊的部分的,那麼在他小說之中,大多數的事件其實都是根據歷史的主線來進行書寫的。不過在這其中有了很多誇張的成分存在,那很多的人之所以在看到他的小說時,會誤把它當作為歷史,就是因為他的小說其實讀起來感覺讀起來感覺更加的生動。
那你從這樣的一個角度去出發的話,在自己的心中就很容易覺得,在宋朝的時候確實是出現了如同小說之中描述這樣的情節,也會覺得在宋朝的時候確實是像小說中所描述的那個樣子的。因為所看的小說能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說大家在看到他寫的小說的時候,就覺得這些小說所講述的就是真實的歷史,於是就把它當作歷史來看。
B. 辯論金庸小說該不該納入中學課本
有人說在武俠作品中,差不多都宣揚善惡因果報應,帶有濃厚的迷信思想。但《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武俠小說」的:「主要寫俠客、義士行俠仗義故事的小說。」金庸的小說就屬此類。「武」不是打架的意思,「武」字乃「止」「戈」所組成。「止」是停止的意思;「戈」是古代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製成,裝有長柄。「止戈」就是放下武器,並不是提倡人們去打架、報應。而是提倡人們去行俠仗義。反對入選教材者也有他們的道理,因為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武俠小說質量非常低劣。差不多都宣揚善惡因果報應,帶有濃厚的迷信思想。但金庸的小說則不是這樣稍有理解能力的人都會理解「武俠小說」並非是宣揚善惡因果報應,帶有濃厚的迷信思想,而是宣揚俠客、義士行俠仗義的,對現實社會有一定的好處,可培養人們見義勇為。金庸的小說與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武俠小說是大不相同的,市面上流行的武俠小說大多沒有頭緒,一開頭就亂打,也沒有原因,也有的武俠小說荒誕離奇,比如說一個人被困在山洞裡了,周圍都是石頭出不去了,就在這時他在石壁上摸出了許多圖形,是武功秘籍,他就照上面練不幾個時辰他武功就練成了,他一掌就把山洞打了一個洞就出去了。而金庸的小說就不是如此了,比如少林七十二項絕技那是少林的絕學,而他的小說中沒有一個人把這七十二項絕技都學全了的,最多有的一生只學會了幾十種,這就強調了一種奮斗精神。而入選教材的這一片段思想意義正面,藝術表現手法也比較好。這是一種嘗試,既是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也希望能夠對學生閱讀武俠小說有一個正確的積極的引導。學生閱讀武俠小說需要老師的合理引導,例如其中的江湖義氣就不能提倡。著名作家賈平凹的評價很有代表性,「我非常喜歡看金庸先生的小說,金庸先生也是我一直很敬慕的一代文豪。他的作品用的是傳統的寫作方式,內容也是中國傳統的俠義,作品的字里行間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人認為金庸的作品不僅僅是武俠小說,更應該把它稱之為小說精品。既然是精品,又為何不能入選課本?說實在的,就算你不把它選入教材,學生照樣會去讀,有時也會誤入歧途看了另類武俠與其讓學生自己不加選擇的去讀,還不如放到教材里在老師的指導下去讀它會更好。一名金庸迷表示,金庸小說並不以單純言情見長,讀者讀金庸小說多是被曲折情節、感人故事而吸引,至於一些劣質武俠圖書里出現的血腥、殺戮、荒淫的描寫更是從未發現。讀《天龍八部》一書,有對人與人之間互相仇恨、殺戮的反思,正是青少年應該學習的。把武俠選入教材,我以為絲毫不損於人們對金庸先生的敬佩,也能達到尊重學生愛好、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見義勇為意識,這樣通過武俠小說來灌輸一些平常不願意聽大道理,通過這種鮮活的表達,大家就都能明白並高興地接受。
C. 辯論賽。題目武俠小說該進入課本,正方
持反對意見者的理由有四:1、俠義文化是人治社會的產物,而現在已經是法治社會,俠義精神過時了,落伍了。2、對心智尚未健全、又喜歡盲目模仿的中學生宣揚俠義精神是非常危險的,有誤導之嫌。3、比武俠小說更具人文性、文學性、更經典的作品多的是,何必一定要在教材中選入武俠小說呢?4、即使武俠小說要入選教材,也應該選名家名作。而金庸的《神鵰俠侶》(片段)是名家而非名作,王度廬的《卧虎藏龍》(片段)則既非名家,也非名作,應該以另外的作品替代。
我的觀點是,入選誰的和什麼作品當然各自會有不同的標准,但就「應不應該入選武俠小說進教材」這一點而言,我個人是持肯定意見的。理由如下:
1、俠義文化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可以說源遠流長,影響深廣。從《春秋》、《左傳》到太史公的《史記》,從唐宋傳奇到明清小說,從近代俠義公案小說到當代以五大家「金古黃梁溫」(金庸、古龍、黃易、梁羽生、溫瑞安)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可以說是史不絕書,家喻戶曉。歷代史學家、文學家筆下的俠義形象及其英雄傳奇,更是代代相傳,婦孺皆知。歷代的中下層人民更是從專諸、聶政、荊軻、預讓、朱家、郭解、虯髯客、魯智深、白玉堂……這些英雄身上學習行俠仗義的做人方式和剛勇尚武的入世精神的。可以說,俠義文化已經滲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和血液里,成了中華民族急公好義、不畏強權等集體性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工具,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教育代代相傳,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武俠小說入選課本不僅是完全應該的,而且是十分必需的。
2、法制社會要不要俠義精神?我個人認為:完全需要。這是因為:
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語)。武俠小說宣揚的「大是大非、大仁大義」所包含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之源,無論何時都不能丟掉。象郭靖的反金抗元,張無忌的「驅除韃虜」,蕭峰的抗擊遼夏,陳家駱的「反清復明」,無不代表了當時中下層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具有歷史的進步意義。尤其是象郭靖,在軍民抗元最激烈的襄陽之戰中,置即將生產的妻女於不顧,迅速趕赴前線,參與保衛襄陽的殊死搏鬥。象這種「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倍趨之」、「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在「言必及利」、不知愛國為何物的當今社會,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應該是十分生動、十分難得、也十分有益的教材。它遠比空洞的說教、生硬的政治術語的堆積,更能打動青少年學生的心。網上披露:前不久某中學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特地組織學生觀看反映「南京大屠殺」的史料片《屠城血證》,目的是對中學生進行「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的傳統教育,但當學生們看到一平民被日軍燒得滿地打滾慘叫時,竟鬨堂大笑,令組織者尷尬不已。中學生最崇拜的影視紅星之一的趙薇的「軍旗裝事件」,楊丞琳在媒體上大量的媚日言論,正如某位網民一針見血指出的那樣:歷史知識的欠缺只是一個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是金錢的光輝,迷住了理智的雙眼,是愛國主義對拜金主義的又一次慘敗!而武俠小說卻能生動的補上愛國主義這一課!
②「嫉惡如仇、除暴安良」的英雄主義精神在今天尤為欠缺。俠士們身上那種不畏強暴,蔑視強權,反抗強權的精神,及其體現的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的精神,在當今社會法制尚不健全,「強權橫行無忌,弱者求告無門」還時有所見的情況下,尤其需要那種正氣凜然,面對強權敢於拍案而起,「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英雄氣概和果敢行為,而不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蠅營狗苟之徒。正義、正氣、正直,培養和朔造這些健全的人格,正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們肩負的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
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邁精神。這是眾所公認的俠義精神最主要、也是最閃光的一面。這種精神與「看客」心理,與站干岸、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零度感情的個人主義是截然相反的。象「一人落水,眾人圍觀」,「一人跳樓,眾催快跳」這樣令人痛心的事件在社會上一再重演,正氣盪然無存,丑惡公然橫行。這樣的社會現象對中學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他們從小接受的、老師反復教育的助人為樂精神對他們的作用。這也就是人們所謂的「5-2=0」現象。要消除人情冷漠、世態炎涼,學校教育必不可少;而武俠小說的入選教材則應該是個不錯的嘗試。
④「輕生重諾、仗義疏財」的人本主義精神在當今社會也非常重要。由於人文主義的缺失,拜金主義的泛濫成災,背信棄義,見利忘義,在當今社會已經是屢見不鮮、見慣不怪的事了。不僅社會上蒙坑拐騙、假冒偽劣橫行,連一向被視為所謂「凈土」的學校於今也不能倖免。作業抄襲,考試作弊,撒謊耍滑者比比皆是。網上有這樣兩個案例:有一個老人節衣縮食,資助了幾十名貧困學子考上了大學,可是這些已經考上大學的「天之驕子」們卻從此「黃鶴一去不復返」,幾年過去了竟沒有一個人跟他聯系過,令老人唏噓不已。香港某著名藝人熱心資助了大批貧困學子,可是當他病重住院時,竟沒有一個受助者來看望他,更有甚者,還有人把信寫到醫院,責備他「資助人不能善始善終」。這些消息讀之令人心痛。中國古人講究「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俠士們更是追求「有恩必報,言出必行」,「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所多的是「一飯之恩必報,滴水之助不忘」的義士,是獨行萬里為允朋友一諾的大丈夫!象《射鵰英雄傳》中的江南七俠和邱處機道長為履行撫養抗金義士之後的義務,甘願苦等十八年以踐「嘉興比武」之約,即是典型例子。這些重義、誠信的實例,對走向理智的青少年學生應該是有很大的教育意義的。
3、俠士們驚天動地的業績,狂狷豪邁的英雄氣概,灑脫不羈的氣度風骨……對於崇尚自由,喜好摹仿的青少年學生當然是一種「擋不住的誘惑」,但是否能作為反對武俠小說入教材的理由呢?我覺得這是因噎廢食,是站不住腳的理由。我們總不能因為有的學生看了《少林寺》想出家當和尚,看了《還珠格格》想像小燕子那樣離家出走,就反對拍攝電視電影《少林寺》、《還珠格格》吧!即使不入選教材,武俠、言情小說在中學生中的流行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倒不如入選教材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的閱讀它們呢。
4、武俠小說曲折離奇的情節,直接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優良傳統,非常符合民族閱讀心理,同時能夠給想像豐富的青少年學生以極大的馳騁想像的空間。武俠小說對各路高手奇人的描繪,對「羈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不同地域風光景物的描寫,以及書中包含的歷史知識,忠孝節義,詩詞曲賦,琴棋書畫等,都是一般教材中接觸不到的,正被我們有意無意中丟失遺忘的傳統文化的精華。武俠小說保存傳統文化之功「善莫大焉」!而武俠小說入教材,又為我們讓中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推開了一扇窗口,我們有什麼理由反對這種「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呢?金庸說過:「閱讀武俠小說對於中學生學習中文很有幫助,就是外國留學生想學中文,也可以看看武俠小說。」
至於作為教材,選名人名作理所當然。有人認為入選的金庸的《神鵰俠侶》(片段),王度廬的《卧虎藏龍》(片段)不夠經典,這其實是個眼光和看法的問題,在學術上當然是可以存在不同意見的。象新加坡的華文教材中就選的是金庸的《射鵰英雄傳》(片段)。
古龍曾經說過:「一件東西的存在必有它存在的價值。而武俠小說不但存在,而且已經存在了很久了。」綜上所述,我認為武俠小說進教材是一件大好事。如何「用好教材」才是我們下一步需要認真著重探討的問題
http://www.mdjyouth.com/website/dap_z2/index_7.asp?smallclassid=76你可以去看看
D. 武俠小說內容是否應該涉及政治,比如說涉及歷史變遷。說理由(沒理由不給分)
我覺得可以,但對於當代政治,頂多當個背景,沒必要深層次論述。
正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嘛,能夠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為國效力,是俠義精神高層次的體現.所以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武俠小說,借用一些真實的事件,寫到國家或者朝廷,寫到改革,寫正義和非正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政治問題畢竟比較敏感,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好判斷,比如愛國問題,捍衛領土問題,但一些小政治團體相互斗爭的是非往往不好判斷,作為小說,如果影射當代政治太多,對錯不好把握,也容易引人猜疑。
如果確實對政治感興趣,寫小說不是最好的辦法,魯迅那樣的雜文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E. 金庸的武俠小說 算不算真正的文學可不可以妄加崇拜
金庸是一帶武俠宗師,也是文學巨匠.其實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看法,而是更多人的看法.他的作品以及他個人具有很深的文化.不能單說明個人崇拜,崇拜這個詞不能這樣用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如果說你把他想像成為天下無敵的俠世,那就大大的不能了.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而我的BK中有一段王先生對他的評論. 評論:王朔批評金庸的意義 在這個上至政治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下至販夫走卒 都將金庸公推為文學大師的時代,敢於公開地宣稱自己不喜歡金庸,等於承認自 己的無知,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確需要一份不同尋常的勇氣。如此看來,王朔其 實可能是童話中那個說皇帝其實沒有穿衣服的孩子。可見浪子果真有浪子的好處 ,因為沒有禁忌,無知無畏。 王朔批評金庸的理由是金庸小說受舊小說影響,類型化與傳奇色彩太濃。這 一批評當然不無商榷之處。因為類型化與傳奇性恰好是包括武俠小說在內的通俗 小說的特點,也歷來為純文學不齒,所以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只是王朔這一回 站在純文學立場上批評通俗文學讓人覺得滑稽,王朔一開始走的是言情小說一路 ,後來又以電視劇《渴望》成為大眾文化的吹鼓手,而讀者印象最深的當然還是 他的那些心愛的嚷著「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的都市頑主的城市歷險故 事。這些都與純文學相去甚遠,沒想到這個都市浪子搖身一變,竟然變成了衣冠 楚楚的純文學代言人與捍衛者,這種沐猴而冠的效果的確讓人忍俊不住。近來王 朔痞氣漸消,越來越溫文爾雅,不知是王朔背叛了市民理想,為他一度深惡痛絕 的知識分子與純文學收編了?還是王朔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干起了過河拆橋的勾 當?或者是他又一次正話反說,與純文學開玩笑?亦或王朔本來就是一個有著深 刻的純文學抱負的作家,這些年來評論家和讀者都看走了眼? 王朔對金庸的批評是他對「現在對金庸作品還沒有真正的批評」表示「遺憾 」,並希望以他的這篇批評文章來 「拋磚引玉」。態度不可謂不誠懇,觀點也沒 有什麼不正確,因為金庸的小說還遠遠沒有達到不能批評的程度。事實上,這句 話早就應該有人來說。對金庸小說這樣引起了廣泛共鳴的作品,我們有理由進行 更為深入的探究。對於文學研究者而言,除了揭示金庸小說無與倫比的魅力之外 ,對金庸小說與國民性的關系、對金庸小說中武與俠、出世與入世、情與理的矛 盾、男性視角、民族與身份認同、快意恩仇與嗜血慾望以及二十世紀中國人特有 的文化失敗感所孕育的浪漫迷思與民族幻想等等,這些既蘊含在作品之內也隱匿 於讀者心中的集體無意識都應當得到更為有效的揭示與批評。對這一點,恐怕批 評家們冷靜下來也不難認可。可惜的是,這句有道理的話由從來不講道理的王朔 講出來,可信度就不免要打折扣。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王朔根本不是說這種語 重心長的話的人。王朔於是又變成了那個喊狼來了的孩子。因此這種有價值的話 由王朔來講多少有些浪費。 王朔把「金迷」的過激反應稱為「球迷心態」,可謂一語中的。在眾多的「 金迷」心中,金庸是神,是偶像,是武林盟主,當然容不得批評。不過這大約不 符合金庸先生的本意。推金庸當武林盟主,恰好與金庸小說張揚的庄禪境界背道 而弛。金庸小說中的真英雄全是那些擺脫了名利之欲如野鶴閑雲笑傲江湖的智者 ,把金大俠抬上了武林盟主的高位,沒讀懂金庸的小說尚且不論,更重要的是讓 金庸成為了他筆下的偽君子岳不群或者是星宿老怪丁春秋。這十足變成了對金庸 的捧殺。 如果說普通讀者緣於樸素的情感而崇拜金庸,那麼,學者中的許多「金迷」 就常常與偏見有關。長期以來,金庸作品一直是作為通俗文學流傳的。金庸早年 也說過:「武俠小說雖然有一點點文學的意味,基本上還是娛樂性的讀物,最好 不要跟正式的文學作品相提並論,」可見金大俠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而我們的教 授偏要把金庸選入由純文學作家組成的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封神榜,並且 將他派定在僅次於魯迅、沈從文、巴金的第四把交椅之上,或許出於好意,但從 對金庸作品的評價的實際結果來看恐怕並非有益。因為這種純文學對通俗文學的 收編恰好體現出對通俗文學的歧見,好像登不上純文學的排行版就算不得真正的 文學。事實上,純文學與通俗文學並無高低之分。將金庸位列第四(實在不知如 何算出!),表面上是給金庸落實了政策,但「金迷」並不買賬,他們根本不認 為金庸會比魯迅差,更何況還要排在沈從文和巴金後面。純文學與通俗文學歷來 標准不同,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很難比較。將金庸作品強拉進以強調寫實追 求個性與形式創新的純文學標准為原則的文學史,無異於削足適履,無異於謀殺 金庸作品的真正意義,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王朔式的批評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其實,對金庸作品的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定位,非常類似於金庸小說中廟堂與江 湖的關系。通俗小說主要的棲身之所是民間,金庸小說中真正的英雄的棲息地不 是現實的廟堂而只能是虛構的、超現實的江湖俠客如果在朝廷中出沒也就沒有什 么故事了。這也就是較有歷史感的梁羽生的小說不如金庸小說受歡迎的原因,也 是金庸小說中較為寫實的「俠之大者」如郭靖等反不如匪夷所思的楊過、令狐沖 受歡迎的原因。沒有人會因為尋找王朔所謂的「新語言」去讀武俠小說,讀武俠小說恰好是為了尋找純文學中沒有的東西。《水滸傳》中大部分好漢最令人難忘 的故事都發生在去梁山之前,因為一到了梁山就要排座次,變成了大師就不能去 江湖快意恩仇、怪力亂神了,小說也就沒有意思了。可見熱衷於排座次對藝術並 沒有真正的好處。對金庸而言,他的家園在山水之間而不在先鋒詩人的案頭,因 此與其要「大師」這個勞什子,還不如回到白雲繚繞的民間,享受生命的逍遙自 在,無拘無束,遺世獨立,瀟灑做人。 不知「金迷」以為然否?亦不知金大俠以為然否?如果你想知道的更多,就進我的BK
求採納
F. 關於辯題「武俠小說是否應該進課本」
好的文章成千上萬,但是中學課本的容量畢竟有限。金庸的武俠小說情節動人,作為消遣讀物休閑時刻讀一讀倒也無妨,但其思想性尚未優秀到可以擔當「課本讀物」的重任:因果報應、以牙還牙思想的宣揚,也與現代法治格格不入。因此不應該進入中學課本。
A組初賽第3場: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A組的最後一場初賽,今天在澳門大學和東吳大學之間展開。
本場比賽的辨題是:金庸小說應不應該進中學課本。賽前,即有評論指出,辯題中「中學課本」的定義范疇有待討論——畢竟華語組的6支隊伍分別來自不同地區,所用的中學課本也不盡相同。若不明確對象,則難於構築起辯論的交鋒陣地。
比賽的過程基本演繹了這種預測,雙方在此問題上避實就虛,從概念而非現實的層面展開探討。相較之下,澳門大學更受到大眾評判團青睞,以9:6獲得支持,可謂險勝。而4位評委彷彿也頗感為難,兩隊票數以2:2平分秋色。
因此,大眾評判團的「關鍵一票」首次發揮威力,可謂險勝!本回合也是總決賽開賽以來比分最接近的一場。
盡管東吳大學唯一的一位女辯手王櫻儒吸引了不少場下觀眾的眼球,但三辯「型男」劉立超最終贏得了評委的首肯,拿下本場最佳辯手。
賽後通過15位大眾評判團成員表決,新加坡國立大學辯論會盡管在初賽中敗北,但憑其優秀的表現,高票贏取最後一張進軍A組半決賽的入場券。
各領風騷,同是辯壇霸主
在華語組初賽最後一場相遇的,是來自中國澳門的澳門大學和代表中國台灣參賽的東吳大學。海峽兩岸,都有辯論傳統,卻有不同路數。
澳門大學辯論隊的歷史可追溯到80年代,當時的澳門大學辯論隊獲邀參加首屆亞洲大專辯論會。1988年後,澳門大學辯論隊因故暫別了華語辯壇。現在的澳門大學辯論隊正式成立於2001年,在2003年和2005年的國際大專辯論會都擠入了八強。
而來自中國台灣的東吳大學代表隊,則是今年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的冠軍。在比賽中他們先後戰勝了南京大學代表隊、復旦大學代表隊和電子科技大學代表隊,實力不容小覷。
澳門大學和東吳大學面對的,是「金庸小說應不應該進入中學課本」這樣一個話題。金庸小說從評委到觀眾,肯定都不陌生。而中學課本雖然只是薄薄一本,但卻直接關繫到下一代的知識體系構建,乃至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金庸開辟了武俠小說的嶄新境界,但其作品是否能夠作為課文進入中學課本,尚有爭議,這也正是賽前最令人期待的論辯焦點。
風格迥異,一樣賞心悅目
比賽開鑼,雙方剛剛自報家門,已是殺機隱現。正方澳門大學在一辯陳詞中緊扣中學課本的「內容」必須精挑細選,注重「文化性」、「思想性」。
東吳大學也不甘示弱,直擊「不能僅以文章內容的好壞來評判是否得以進入教材」。因為教育的本質乃是「讓學生對原本不那麼感興趣的作品產生興趣」,猶如良葯苦口。而課本,則意義重大,「是知識的媒人」。
自由辯論階段,雙方繼續圍繞課本的本質屬性、選取文章應當遵循的標准等問題展開。對於金庸作品的涉及,彷彿被泛化和弱化了,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而雙方也都不曾深入地分析金庸小說的文本,這不得不說是辯論場上的一點遺憾,也為後面的評委點評埋下伏筆,留好「口實」。
一方面,正方力主金庸小說應該進入中學課本,強調興趣是學習的良師。針鋒相對的是反方觀點,強調中學課本篇幅有限,傳統文化例如古文亟待保護,在「薄薄一冊」的現實情況下,應該保住陣地。辯論戰場從而由「內容」轉向「篇幅」等「技術層面」。正方就此展開攻勢,號召兼容並包地選用,不論古文還是金庸,都大可以節選之以達最優化的配置。
經歷了「放」的你來我往,雙方「收」得也算是自如乾脆。總結陳詞階段,澳門大學和東吳大學不約而同回歸對教育的討論,也把論辯推向了更高思想性的層面。
澳門大學作為「挺金派」,認可教育和課本的多元化,好比「淋上了巧克力汁的花椰菜」——既補充了營養,也讓小童易於接受。東吳大學三辯則巧用生活作比喻,直陳沒有哪個母親會如此養育,「你喜歡吃的在外面總不會少食,回到家裡,媽媽當然還是要給你補身子」。
教頭出招,評委施展絕技
這是一場特殊的辯論賽,說起特殊,不僅因為辯題的生動趣味,也不只言其高潮迭起的場上局面和戲劇化的娛樂性辯論效果。這一番交手,不僅是澳門大學對東吳大學,場上選手對場上選手的比拼,也把教練和評委拉了進來。難怪賽後有評論說:「評委點評比辯論精彩,教練出招較辯手好看」。
在評委提問環節,面對已經問過正方的問題,東吳大學一辯王櫻儒在回答對金庸小說的了解程度時,引發全場爆笑。「男看金庸女看瓊瑤,不男不女看三毛」,這個形容自己「個頭小小志氣高,機智爽朗愛俏皮」的政治學專業五年級女生,一指自己隊中二、三辯兩位男生,「他倆不男不女……所以評委老師,我們對金大俠恐怕都不大熟悉」。
真正的技驚四座,還在評委印象點評環節。
評委老梁不僅張口便是金庸小說人物,更連背兩段原文,彷彿信手拈來,可見功夫之深已入無人之境。而最後的「教頭對決」,更是把辯論與武俠之妙融會貫通。正反雙方帶隊教練走上台,模擬一對一陳述、對攻,在年輕辯手基礎之上再深入剖析。不論教育、讀書還是立人層面,終於道出了金庸作品之最核心,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八個字,或許也是辯論所執著追求的理想。
G. 怎麼看待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問題
說到武俠大家,不得不說"溫梁古溫”。金庸小說和大部分武俠小說,都屬於通俗小說,這一類作品的特點是語言通俗,情節離奇,受廣大民眾消遣閱讀。
作為武俠小說的領軍人物金庸,開創了新武俠的一代潮流。他塑造了郭靖,喬峰,令孤沖,楊過等形象生動的人物,提出"俠之大,為國為家”價值觀,將傳統狹隘的江湖恩怨,上升到了國家民族大義層面,應該說,"凡有華人處,莫不讀金庸”同中國功夫火遍世界一樣,不是沒有文學價值的。
流行的不一定最好,作為流行文化代表的武俠小說,離文學經典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六神磊磊讀金庸為業,那是他的腦洞夠大,而非小說本身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因為即便最精彩的武俠小說,絕大多數人看過三兩遍後,也就乏味了。
在新一代的修仙,玄幻,穿越於一體的武俠類型出現後,讀金庸的人恐怕不如玩游戲的人多吧!
H. 武俠小說 利弊之談
一談到武俠小說,老師和家長大多會反對我們去看,理由就是內容無聊、浪費時間。可我卻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看武俠小說也並非如此不值得。
反對讀武俠小說的人也許會說,武俠小說千篇一律,盡講一些恩恩怨怨、打打殺殺,還有—些兒女私情之類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東西,讀了能有什麼用呢?對不起,我還真不能把反駁的實例舉出來,不過我倒想反問你一句:你能說出讀名著立竿見影的效果來嗎?我猜你也不能。我確實可以指出武俠小說中對我們語文學習有益的地方,例如說文中的描寫,場景方面,或悲涼,或凄慘,或宏偉,讓你身臨其境;心情方面,或緊張,或快樂,或悲傷,讓你心有同感;衣食方面,或華麗,或秀美,或豐富,讓你大開眼界;另外,還有作者把復雜多變的故事情節、縱橫交錯的人物關系梳理得清楚分明的種種寫作技巧。這些對提高我們的語文能力都能有所幫助。
當然,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有些武俠小說對「情」涉及太多。但是,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它的缺點和優點是同時存在的。我們應該領會魯迅先生所說的意思,任何書都可以讀,取其精華為我所有,刪除糟粕棄之一旁。只要我們讀者本身沒有腐朽,那麼就不會和書中的糟粕發生共鳴;只有讀者自身出了問題,才會對書的糟粕過分地感興趣,甚至希望在書中尋找到這些東西。而真正懂讀書的人對這些只會不屑一顧,糟粕不可能打動他們的心。
也許上文提到的反對者們又會說,你幹嘛非要看武俠小說,讀名著不也可以嗎,而且還不會涉及內容健康與否的問題?對於這一點,我想我不得不聲明一下,我決不是認為不該或不用讀名著。要知道,經過上百年歷史的篩選,很多經典名著的閱讀價值是極高的,它們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但是,不知諸位發現與否,當今社會,熱衷讀名著或想讀名著的人究竟有多少?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那些休閑類的書籍,其中武俠小說的忠實支持者更是佔了很大的比重。想想去年,王朔批評武俠小說作家中的泰斗——金庸的文章剛一發表,立刻使得全國各地的「金迷」們群起而攻之,紛紛聲討王朔,這不恰好反映了武俠小說讀者隊伍的龐大?與其逆眾人之願強顏以為歡笑,何不順其自然,讓武俠迷們在閱讀中獲得自己的滿足?
總之,武俠小說有它的優與劣,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讓我們以正確的心態來對待它,不要只把它劃入壞書之列吧。
[簡評]
如何看待中學生群體中的武俠小說熱,社會上說法不一,正如本文開頭所言,大多數老師和家長均持反對態度。反對的理由無非是格調不高,影響學習。但這么多年來,廣大中學生並沒有因師長們的反對而停止閱讀武俠書,不過由公開轉入了地下而已。這表明,對於讀武俠一概用「堵」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能否用「疏」的方法加以引導呢?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正如作者所言,一個內心高尚的人讀武俠小說,即使書中有低下的內容,他也能「出淤泥而不染」;反之,一個靈魂卑下之徒,即使讀名著,也會專門從中尋求感官刺激。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是否受書的影響,全在讀書者本人。文章觀點鮮明,言之成理,從行文結構看,是逐層深入的,是遞進式。
I. 金庸的武俠小說可以和四大名著相提並論嗎
我認為金庸的小說是可以跟四大名著相提並論的。金庸的小說基本上都發表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金庸小說的風靡也大概從那個時代開始,最先開始是風靡於台灣,香港,後來是東南亞,改革開放之後,金庸的小說傳入大陸,也深受大陸的年輕人的喜愛,後來金庸的小說也不斷地改編成各種版本的電視劇電影,得益於當時香港繁華的電影產業。使金庸的小說進一步的走入了人們的視線。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庸的小說,也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經典。
從以上3點得出結論,金庸的小說是可以跟四大名著相提並論的。金庸曾經為他筆下的人物寫過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可以看出金庸小說的教育內涵,也完美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教育內涵,所以我認為金庸的小說從這一點出發,也可以跟四大名著相提並論。
J. 求辯論會論據:中學生讀經典名著好
說讀名著嗎?那還不簡單:
本人總結論據如下(打引號的你就照著念;可以自己適當加減組織)
1 讀名著可以放鬆自己一天的的學習生活
「相信所有的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一天的作業和學業生活中,常常會看書看到眼痛、寫作業寫到手抽筋、想題目而想到頭痛……而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找點什麼東西轉移一下自己的疲勞,讀書就是其中一項,在學習疲勞了以後讀讀名著,有利於放鬆精神,解除疲勞。」
2 讀名著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
「其實無論中外名著,之所以有很高的閱讀性,是因為其本身的語言和情節結構。這對自己的作文無疑是一個有利的提高。想一想,在作文的行間之間,偶爾出現一兩句自己對於哪本書的評價,忽然出現一個作家的名言或名著中角色的語句,再加上文章結構夠嚴謹,一定能給改作文的老師眼前一亮,拿高分的幾率不就加大了?在和別人說什麼東西的時候,旁徵博引,如果是同齡人,除了敬佩還是敬佩;大人聽了,一定會認為這個學生不簡單。所以閱讀名著可以使自己本身獲益菲淺。」
3 (看當時的情況來說)中考、高考有名著的閱讀題目
「現在的考試,最注重的就是學生的課外閱讀,如果自己的閱讀已經達到一定的量,那在考試中不見得不會看到自己已經讀過的文章,在之前的理解再加上看到文章時的見解,拿分的量也回增加的。」
4 (自己理解可以,但是最好不要當作論據說出來)
蒼某人自己就是一個喜歡讀名著的人~~~~~~~~~
希望你會辯論成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