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武俠小說中的特殊能力

武俠小說中的特殊能力

發布時間: 2023-01-02 14:08:58

① 求武俠小說中比較特殊的武功

蛤蟆功 打狗棒法 斗轉星移 六脈神劍

② 金庸小說中武功的獨特性有哪些

一、「武」是武俠小說的基本要素,於是很多人便根據這一特點,把「武俠小說」叫做「武打小說」,或者是不屑一顧,或者是進行圍追堵截。可見,「武」這個字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但是,很多人對「武」的理解卻並不正確。那麼,「武」這個字的確切的含義究竟是什麼?
二、真正的武俠小說,不僅是娛樂性極強的文字游戲,同時也是精妙的文學藝術。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是這樣的藝術。它不渲染暴力、血腥的場面,而是相反,它不僅滿足了我們無法實現的俠客夢,而且還帶給我們許多美的享受。那麼,金庸的武俠小說與眾不同之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三、在金庸的筆下,還有很多武功喚起的是我們對人體的想像力,它通過武功來對人體極限進行探討,它使我們產生很多疑問,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舉多重?這種對人體極限的探討,跟中國古代的武俠小說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與西方的表現方式又有哪些差異?
四、對於人的身體到底向何處發展,金庸在他的武俠小說中,用武打的形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超乎常人的想像。而且,金庸的武打描寫是既不重復他人,也不重復自己。甚至,他小說中的人物,會什麼樣武功,平時使用什麼樣的兵刃,也像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所安排的那樣,都是非常嚴謹的。
五、如果我們去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不難發現,在金庸的筆下,越是武功高強的人,他越不注重兵刃,越不肯使用兵刃。武功高強的大俠,通常他喜歡用掌。即使使用兵刃,也是用那種裝飾性很強的劍,而較少使用那種實用性很強的刀。那麼,這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現象和歷史淵源?

(全文)
朋友們,大家好!在上一講中,我們探討了傳統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問題。我們通過探討傳統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可以發現,正是在現代階段,武俠小說中對武學的光大,它成為了新派武俠小說,把紙上武學寫到登峰造極程度的一個基礎。那麼這一講,我們在這個基礎之上,著重來探討以金庸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描寫。金庸的武俠小說,已經成為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大眾文學之一。那麼通過金庸小說中的武打描寫,我們看一看,我們到了二十世紀的下半葉,中國文化中對於「武」這個概念的探討,已經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
盡管金庸的小說可以從方方面面來進入,但是既然它也屬於武俠小說,我們不妨也從「武」這個角度來觀照一下。但是我們主要講的,不是說金庸小說寫的武打好,還是不好,而是透過「武」來看一看這個概念在中國文化中的豐富的含義。
正因為武俠小說它的一個基本要素是「武」,所以社會上頗有一些人把「武俠小說」叫做「武打小說」。很多中學老師他沒收學生的武俠小說,他的理由就是不許看武打的,意思是看這個書,孩子會經常打架。但是在我看來,小孩子打架未必就全是壞事。如果一個民族的小孩子從小都不打架,這個民族必將會滅亡。這不是我聳人聽聞,絕不是我聳人聽聞。因為一個人人都手無縛雞之力的民族,她怎麼能有生命力呢?它沒有生命力。我們看一看,那些我們所尊重的所謂強盛的民族,小孩子從小是隨便打架的。但是不要打壞了,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來打架。至於說,看武俠小說會不會影響學習?這個沒有經過統計。我們經過考察的是,許許多多的大人物,著名的人物--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文藝人才,小的時候都讀過武俠小說。
最近剛剛去世的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我注意看他的生平,小的時候也是讀《封神演義》、《三俠五義》、《說岳全傳》,小的時候也是讀這些作品的。這些作品極大地開闊了青少年的想像力,他將來哪怕是搞數、理、化的,都一樣使他有比較大的成就。之所以社會上那麼多人對武俠小說有誤解,關鍵是我們對「武」這個概念有誤解,對「武」這個字理解得不正確、不到位。「武」,我們往往想這個字的時候,這個字能不能翻譯成外語?我們想一下「武」這個字,如何翻譯成外語?其實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中國歷史太悠久了,中國的文明史太悠久了,很多中國文化的概念,是上古時期形成的。當我們形成這個概念的時候,其他很多文明還沒有達到類似的程度,其他很多民族還在樹上爬著呢!還沒有形成跟我們能相對等的觀念。比如說,「武」。

我們很古就有「武」這個字了,古代有個軍事家就叫孫武。這個「武」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武」是打架嗎?他媽媽、他爸爸給他起個名字叫「孫打架」?他叫孫武是這個意思嗎?「武」怎麼翻譯?是暴力嗎?是戰爭嗎?是搏鬥嗎?都不對,但是似乎又沾點邊,似乎好像都有關系。那麼我們把「武」這個字拆開,武的結構是什麼呢?是兩個字,一個是止,一個是戈--停止的「止」,干戈的「戈」,止戈為武。那麼把這個字拆開之後,我們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啊!原來「武」,不是說要拿起武器去打別人,而是要止戈--放下武器,放下武器為武。當我們想到這個一層意思的時候,對「武」這個字的理解,就一下子豐富起來。可是是不是說,完全不打架就叫「武」?誰也不打架,把武器都扔了,毀掉,又不絕對是這樣。止戈--首先你要有戈,沒有戈,你止的什麼戈呀?沒有武器,你放下什麼武器呀?佛家有句話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沒有屠刀,你放什麼?一個人手無縛雞之力,誰也打不過,然後你說,我愛好和平,這不是可笑嗎!根本沒有實力的人說「愛好和平」,那不是欺人之談,就是一個懦夫之談。
所以說,「武」這個字包含兩個意義,首先你要有武器,然後你要放下武器。所以說,中國概念中這個「武」字,它本身就包含了戰爭與和平兩個要素,戰爭與和平同時含在這裡面,就它的戰爭與和平對立統一的關系,已經天然地包含在中國人對武字的理解里,這裡面有搏鬥,又有停止搏鬥。所以正確理解這個概念,是很不容易的。
我們今天講,今天是一個和平、發展的時代。但是和平發展的時代,是不是讓我們把軍隊都解散,武器都銷毀,那樣能不能和平發展?和平發展靠什麼來保證?如果我們沒有人民解放軍的萬里長城,我們怎麼能夠和平發展?所以,偏於左和偏於右的理解,都會造成麻煩。那麼社會上很多人理解不好武俠小說,就是因為他把「武」簡單地想像為暴力、打鬥--而也的確社會上有那麼一些數量不少的武俠小說,粗製濫造的武俠小說,確實裡面充滿了無聊的、低級的打鬥,成為一種某種意義上的武打教科書。那些書確實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所以那些書是使武俠小說被一些人看不起的真正的原因。
如果有人說,自己不喜歡武俠小說,那是可以理解的。前幾年,王朔先生批評金庸小說的時候,他講的一些道理,對於金庸的小說可能是不合適的。但是對於其他一些武俠小說,它是擊中要害的。王朔先生說,那些武俠小說一上來就沒有理由地亂打一氣,誰跟誰好像都懷著深仇大恨似的,上來沒什麼道理就亂打一氣!我們知道,金庸小說不是這樣的。但是確實有一大批小說是那樣的,所以對那些小說來講,王朔先生批評得有道理。
那麼為什麼武俠迷們普遍地推崇金庸的小說呢?其實,我知道很多讀者,只喜歡讀金庸的小說,並不喜歡讀其他武俠小說,道理何在?也就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它抓住了「武」的豐富的內涵,它不是把「武」變成一個打架的展示,用一個藝術術語來說,叫「武戲文唱」。金庸就是充分地做到了「武戲文唱」。「武戲文唱」本來是一個京劇術語,京劇裡面有武戲,有文戲,那麼優秀的作品,多數是文戲。但是武戲裡面也一樣地出大師,比如說,蓋叫天--一樣地出大師。那麼怎麼能夠出大師?如果這個武戲,只是在台上折跟頭,打把式,這成不了大師的。武戲要文唱,武戲要唱出精神,唱出文化來。從金庸的作品來看,金庸的「武戲文唱」,他就是做到了把武打給藝術化、道德化、觀賞化。如果不這樣,如果你是反藝術的,不好看的;你是反道德的,不合倫理的,那就不會擁有那麼多的,熱愛他作品的讀者。如果我們今天藉助視覺藝術的術語,可以說金庸筆下的武打是具有視覺美的。這一點,不太容易理解。
有人說,打架還有什麼視覺美嗎?是不是在美化暴力呢?這一點,我們要拋開具體的道德立場來客觀地看待。在人的本性中,是有一種要觀賞力量,觀賞災難的這樣一種潛在的慾望的。比如說,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遇到災難,可是,大家都喜歡看災難片。災難片的票房是很高的。美國大片演一個地球毀滅,一艘船沉沒,觀眾非常多,都喜歡看那種非常刺激的、非常風險的影片,為什麼?這透露出一種,人性中什麼樣的奧秘?我們一大幫人坐在一個黑暗的大廳裡面,自己很安全,吃著薯條,然後看著銀幕上人家在倒霉,在地震,在山崩、海裂,這是一種人的本性。人在他人的災難中,切實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安全感。當那個時刻你意識到,啊!俺是生活在幸福之中的!這是人的一種本性。就跟看災難,看暴力,本來是合乎人的本能的,但是人要把這個本能,和現實中的道德區別開,你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去幸災樂禍,在現實生活中幸災樂禍的這種東西呢,應該在藝術中得到化解。而金庸所寫的這種視覺美的武打,就是合乎這樣的審美規律的。我們很多人在閱讀金庸作品中的武打場面時,感受到的不是血腥的暴力,不是那種讓人浮躁,讓人想打架的那種感覺。沒有人讀了金庸的小說,想出去跟人家打一架。我沒有接觸到這樣的讀者,沒有人閱讀的時候,會產生生理上的反感。我們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兩個人打架,如果這兩個人會功夫的話,也許會打得很好看,但多數打架是不好看的,有的時候看到打架,我們會產生生理上的反感。

如果一個人把另外一個人打得頭破血流,我們會覺得不忍卒睹,特別是女同志會覺得很惡心,絕對不去看它,會本能地捂住眼睛,因為它不美,它會使人生理上惡心。這一點,金庸的小說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說,是有區別的。
比如說,古龍也是著名的武俠小說家,但是古龍寫武打的時候,有的時候會故意地渲染一些血腥場面,帶著血腥之氣,這個也未必就是說不對的,這可能有古龍自己的藝術上的考慮,他就是要讓你看一看,這一劍是如何刺進去的,鮮血是怎麼從喉嚨上迸出來的,他也許就要這樣寫。但是,中國人的傳統審美習慣,不習慣這樣寫。我們看一看中國傳統的藝術,中國的電影,中國的電視,每到出現殘暴場面的時候,我們是把它省略過去。我們中國人拍電影,比如說,殺頭場面,刀舉起來,一落,然後下面的場面是省略的,或者銀幕一片紅,代表人頭已經砍下來了,不會讓你看見,切切實實地把那個人頭割下來,這是合乎中國人審美習慣的。
而其他一些民族的藝術,往往不是這樣的。我記得我小時候,一開始,我們看的都是中國電影,比如說,革命烈士受到敵人嚴刑拷打,那個皮鞭舉起來,落下去,沒有看到他落到人的皮肉上面,下面就省略了。後來我看到其他民族的一些影片的時候,一開始感到很震驚,原來電影可以這樣拍,就眼看一刀落下去,把人的胳膊切下來,胳膊就掉在地上了。一開始我覺得人家的電影怎麼拍的,拍的很真實,一開始我覺得很真實,帶著欣賞的態度去看。但是過了一段,就覺得心理上很不舒服,或者說,覺得這個東西很刺激,刺激的結果是使人並不舒服,看了電影之後回去,影響我吃飯、睡覺。這個時候反過來想,原來我們中國人早就想到這一點了。這樣是不好的藝術,或者這樣叫做粗糙的藝術,因為它沒有更好的招,所以只好用這個血淋淋的場面來刺激人。
比如說,現在一些影視作品。比如說為了表現壞人,壞人打好人,掄起大棒子,掄起大刀、大槍,把這個老百姓打得血肉模糊。那麼其實這是在渲染一種暴力的場面。而金庸的小說就不是這樣,他不會去仔細描寫那個受傷人的那個傷口,那個傷口怎麼腐爛,上面爬了多少蟲子,不會這樣寫。他不寫那個令人惡心的畫面。而這恰恰是符合中國傳統審美的。金庸筆下的武打,在很多場合看上去不是武打,而是舞蹈。
武打和舞蹈的區別,比如,我們舉一個例子,洪七公和黃蓉在過招的時候,洪七公教黃蓉功夫,兩個人打起來,一個老人,白發飄飄;一個少女,青春紅顏。兩個人閃展、騰挪,緊張地打鬥起來。你看上去,好像是武打,其實在你心裡喚起的審美效果,那是武打嗎?不,那是芭蕾舞--你得到的審美享受,是跟看芭蕾舞一樣,那是芭蕾舞中的一場雙人舞!
而金庸本人是學過芭蕾舞的,金庸專門去學過芭蕾舞,所以說那個場面你說是打,其實是舞。由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想到,金庸筆下許許多多的場面。其實,你看到的都是舞,你看到好像是舞台上,和屏幕上的那種帶有藝術規律的人體的動態,你欣賞到的是一種人體動態美,而不是擊打美,不是擊打到人身上那種痛覺的美,而是一種動態美。還有很多的武功,在金庸筆下喚起的,是我們對人體的想像力。
我在上一講的時候講過,武俠小說進入20世紀之後,武打發揚光大,得到格外的突出,而在古代的武俠小說中,沒有這一點,劉、關、張也好,李逵、林沖、武松也好,他們的武功都講得很粗略,沒有說過他師父是誰,他學的是那一派的武功,他是從哪個山上下來的,都沒有。他們好像原來都生活在我們身邊,像宋江,衙門里做一個小官,李逵做一個小勞子,都是政府幫忙的人。或者有的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就是打魚的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沒有講他們練過什麼武功,沒有講誰師父傳給他。然後,後來他們自己聯合起來造反,就跑到梁山上,所以這個武功描寫很簡單,沒有講他們一刀一槍怎麼練的。為什麼會這樣?

那麼我們就聯繫到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的不同,就能夠發現一些原因,因為在古代人對自己的身體是充滿自信的,古代人解決很多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要靠自己的身體親自去解決,來了客人你要燒茶嘛,你要自己去劈柴,自己去點火,自己把那個壺放上去,自己把水倒出來,每一個環節都靠自己的身體去解決,而不會現在你「啪」,一摁煤氣就著了,沒有這事。我們現在這身體越來越沒用,身體越來越是一個廢物,人的身體到了20世紀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古代的時候,打架要靠人身體來解決,要靠人的身體與人的身體的搏鬥來解決,即使你拿著兵刃,還是身體在操縱這個兵刃,所以肉搏是古代解決戰斗最直接的方式。所以那個時候,人沒覺得這個身體是沒用的,人和身體是合一的,我就是我的身體,我的身體就是我。而自從人類的戰爭,進入了熱兵器時代之後,自從我們可以不靠肉體,來幹掉對方之後,他就離得很遠,按拇手指頭一動,「啪」,那人倒下了。這是很奇妙。不管我有勁沒勁,他180多斤,我只有80斤,我可以打死他,這事很奇怪,自從這個事出現之後,情況就變了,特別是到了二次大戰以後,肉體根本就不用見面,不但不接觸,可以不見面就解決問題。坐到辦公室里一按電鈕,可以毀滅成千上萬人的身體,到了這個時候,人的異化就加深了。馬克思講,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之後,帶來了人的異化。但是馬克思那時候還沒有預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可以異化到這樣的程度,就是不拿殺害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當做一回事。當我們用自己的一個身體,打敗了另一個身體,把他摁在下面的時候,我們會清清楚楚地看到這個殘酷的場面。可是當你站到了辦公室里,毀滅了成千上萬人身體的時候,你不覺得這是殘酷的,這和玩電腦游戲差不多啊。玩電腦游戲的時候,隨便殺了很多「人」,孩子們就覺得很好玩。長大了以後,還是坐在這個辦公室里,還是一按滑鼠,毀了很多人,他覺得,這不過是數字的增長和減少而已,對身體沒有感覺了,不會感到別人流淚,流血,不會感到別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所以到這個時候,人的身體還有什麼用!
這是現代人心裡邊迸發出來的一個問題,身體和生命的關系是什麼?我們的生命真的是裝在我們的身體里嗎?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作為東方文明代表的武俠小說,它就不自覺地展開了,對人的身體極限的探討。那麼在西方,西方是通過體育來探討,通過奧運會模式來探討這個問題。
人們為什麼對奧運會越來越痴迷,奧運會原來並沒有這么瘋狂,到了現在這個四年一屆的奧運會,牽動著全球的人的心,大家都願意看奧運會。仔細想,很奇怪的,奧運會很單調、乏味,每次都是那些項目,跑一跑,扔一扔,跳一跳,怎麼這么多人去看哪?到底在看什麼啊?奧運會它不斷地追求打破記錄,就使得我們人類對自己的身體,不斷地發生懸念。比如說,短跑一百米,到底可以快到幾秒?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誰拿金牌的問題,這是對人身體的追問。以前有人說,100米不可能跑進11秒,後來被打破了;人家說,不可能跑進10秒,被打破了……這個記錄不斷地被打破,人就開始瘋了,這人能跑多快?看你到底能跑多快?人到底能幹什麼?
所以,這里 「極限」的概念就帶來了--我們就會問,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舉多重?一個人赤手空拳能夠打倒多少人?這都成了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武俠小說中,以想像的方式被描寫出來,人體能夠玩出什麼樣的花樣?這是有深刻的哲理的。比如,有一路科學家預見,說人身體以後越來越沒用,說過一百年,人就剩下一個大腦,而細胳膊短腿了,因為胳膊腿沒什麼用了,身體越來越弱。然後,還有一路科學家預見,正好相反,說由於科技的發展,人可以吃很多葯,可以有很多健身的措施,以後人身體會越來越強壯,會比古人身體還好,科學家的意見就是不統一的,這個不統一恰好說明,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疑問的階段,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身體將來向何處發展。

回到金庸的小說上來,金庸的武俠中的武打,他所帶給我們的想像,是空前的,之所以他小說這么有魅力,在武這個方面,超越了前人。梁羽生先生曾經說過,武俠小說可以沒有武,但不能沒有俠。梁羽生的這句話,他是要強調俠的重要性。但是,也可能他過於強調俠的重要性了,這個「武」重視得不太夠。所以梁羽生先生筆下的武打,讀得少了,會覺得很精彩;讀得多了,你不免會覺得,有雷同之處,有一些場面似曾相識。所以像古龍等一些作家,就曾經調侃過過,模仿過他的一些寫法、套路。而金庸筆下的武打,就像他的小說一樣,他不但每一部小說,是絕不雷同的,他筆下的武打都盡量做到不雷同;他筆下的人物,每個人使用什麼兵刃,採用什麼武功,都不是隨便安排的。而是像《水滸傳》一樣,它直接繼承古代最偉大的武俠小說《水滸傳》,根據每個人的性格和命運,根據此時此地的情況來安排。
我記得小的時候,讀《水滸傳》,我讀《水滸傳》是在舉國上下,評《水滸傳》的那個時期。那個時候批判《水滸傳》,說一部《水滸傳》好就好在「投降」。然後就那個時期我是上小學,就把《水滸傳》讀得滾瓜爛熟,一百單八將人物姓名、外號,使用什麼兵刃,都記得非常清楚。那個時候就覺得,兵刃是這個人的一部分,因為在《水滸傳》的作者看來,每個人使用什麼兵刃,是不能脫離他的性格的,他的打法,和這個人的靈魂是一致的。比如,我們想像李逵,李逵這樣一個人,「黑旋風」李逵,他必須使用兩把板斧。假如說,李逵不使用這個板斧,他使一柄輕飄飄的寶劍,這就不是李逵了。馬上李逵這個形象就垮了,就因為這個兵刃使得不對就垮了。就因為李逵這個形象,所以他兩把板斧是離不開的。魯智深就必須使鑌鐵禪杖。每個人不能換的。而金庸筆下的武功和兵刃,也幾乎都是不可換的。你必須達到這樣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特別是主要人物,他的性格和他使用的武功一起留在了讀者的腦海里。比如說,梅超風的武功是什麼?「九陰白骨爪」。梅超風因為她這個人的性格是陰冷的,是毒損的,所以她使用這種「九陰白骨爪」的武功,一爪戳下去,人家的腦袋上就出現九個窟窿,她每天晚上弄一些骷髏擺在山頂上,在那裡練,戳這些骷髏。所以梅超風這個形象是很恐怖的,武功和她的人格是一致的。
而像洪七公,像郭靖,像蕭峰這樣堂堂正正的大俠,他所使用的代表性武功,就是「降龍十八掌」,一掌是一掌,排山倒海,以實力為後盾,光明正大。還有一種武功叫「打狗棒」,他如果使用兵刃的話,他使用 「打狗棒」,也是打的是狗,非常朴實的一種武功。蕭峰還曾經使用過,最基本的武功,叫「太祖長拳」,是一種武術中的入門的招法。但是它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在高手的使用下,是威力無窮。我們看金庸寫這個高手武功,打出來說是如長江大河一般,綿綿不絕。我們看,這不正是一種,中國文化的象徵嗎!它不講究那些奇怪的、陰損的東西,而是說無窮的後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樣的精神。
我們還不難發現,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越是武藝高強的人,他越不肯使用兵刃。最高的大俠喜歡用掌,多數人喜歡用掌,偶爾也用兵刃。用兵刃,一般用劍,劍這種東西是很不實用的。在實戰中,比如說,在我們中國古代的軍隊中,到漢朝的時候,基本上就普及了刀了,軍隊中一般的士兵都使用的是刀,因為在長期的戰爭證明,劍是不適用的,劍是一種裝飾性的兵刃。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古龍和梁羽生,古龍筆下的俠客喜歡用刀;而梁羽生筆下的俠客喜歡用劍。
刀和劍,不僅僅是簡單的兩種工具的區別,說差不多吧,拿來都能刺,都能砍,都能切。不是這樣的。每一種工具,在我們腦海中喚起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古人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他為什麼不說「二月春風似菜刀」呢?一說是「菜刀」,這詩就沒了。它必須「似剪刀」,工具都是一樣的,功能差不多,但是不可換。

刀和劍就代表兩種人生境界。劍是什麼?劍代表的是一種貴族的境界,一種貴族的風度。古人出門都要佩戴寶劍,佩戴劍不是為了打架,這是一種身份,知識分子出門都要帶劍,孔子出門就是戴劍的。知識分子出門戴劍,不是說我今天路上,可能要遇見一場打架,我今天出門跟人家撞車了,我跟他干一場。不是這樣,戴劍是代表一種身份,就好像現在的人出門,挾個小皮包,表示自己這里邊,有點什麼信用卡之類的,挾著,是一種身份。古人戴劍就像我們今天戴錶一樣的,過幾年換一個款式,它是一種裝飾物,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而刀是適用的,刀代表一種平民精神,代表一種下層社會的人士,對自由的追求。所以劍是名士派頭的。比如說,現在有一些知識分子,或者有一些所謂的「中產階級」,他家的客廳里邊掛一把劍,從哪個旅遊點買來的,從頤和園買來的,峨嵋山買來的,回家掛在那裡。我家屋裡也掛一把劍,是我去年跟金庸華山論劍,人家發給我一個紀念品,我也掛在這屋裡,表示一種風雅。沒有人到我的屋裡,看見牆上掛一把劍,會覺得我這人愛打架;警察到我家裡來,也不會產生任何懷疑,不會說,這是凶器,我們帶走了。但是我的屋裡,不能放這樣一把大菜刀吧,掛一把菜刀,性質就完全變了。雖然它倆功能差不多。
所以現在有些作家喜歡寫劍客,有些作家喜歡寫刀客。比如,現在有一個作家叫楊爭光,他是電視劇《水滸傳》的編劇,他就喜歡寫刀客,有一部作品拍了電影,在國際上獲了獎,叫《雙旗鎮刀客》,這個電影是拍得很好的,因為他覺得,刀客是一種更現代的,更自由的精神,而金庸筆下的這個俠客呢,使用的武器是林林種種,多種多樣,各有不同的功用,而那些一流的大俠為什麼更喜歡赤手空拳,不用兵刃?這就是說明,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擁有無窮的自信,不用靠兵刃,靠什麼兵刃,打架是以赤手空拳為上,我生長在東北,我從小也接觸過很多黑道上的朋友,這些朋友就是打架,以操傢伙為不恥,動不動打架就操傢伙,這人是被人看不起的。當大哥的打架不能操傢伙,操傢伙就說明你本事不夠。或者兩人打架先約好了,拿不拿東西,拿不拿武器,你拿殺豬刀,我拿一把軍刺;如果是功夫很高的人,說讓對方,說你拿一個棒子,我赤手空拳,你打敗了我,我認輸。所以說赤手空拳,表明對自己功夫的自信,他們不需要藉助外在的力量。其實這裡面是包含著,一種儒家的精神的,儒家的「修、齊、治、平」的理想,就是我修養我個人,我自己的內功修養好了,外在的問題自然解決,儒家講內聖而外王--我內部修養好了之後,你外在的東西,你自然地來迎合我,而不是我去強行地征服你。修心為上,治國、平天下,自然解決。這正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先把自己的事搞定了,其他的情況都是無往而不勝,所以這種思想,就最後都能夠落實到武打上面。
這一講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

③ 武俠小說中人物的武功及各大武功秘籍!

獨孤求敗:獨孤九劍
獨孤一鶴:刀劍雙殺七七四十九式
龍布詩:天龍十七式
白羽仙:長河落日劍
燕十三:奪命十三劍
石觀音:男人見不得
謝紅菱:弛縱心猿秘法
梅山民:虯枝劍法
天楓十四郎:迎風一刀斬
雲在天:輕功三絕技
風漫天:破玉嘯
黑蜘蛛:銀絲飛蛛
伴柳先生:盤古斧
李壞擅:七斷七絕傷心掌
葉嫣紅:七煞斷脈封穴手法
楚文狄:大迦葉氣罩
搜神公子:萬剮功
獨眼鐵僵屍:飛龍九式劍法
寧中則:無雙無對寧氏一劍
玄機逸士:元元玄機劍法
厲神君:太素陰功
郭飛鴻:心脈陰極柔功
駱麗春:風雷扇法
百損道人:玄冥神掌
玄冰老人:玄冰陰氣
夏薰南:巨鶴掠空七式
天池怪俠袁士霄:百花錯拳
衡山派一位高手(很抱歉具體是誰想不起來了):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
公孫止:陰陽倒亂刀法
武繼光:兩極混元乾坤手
林鴻:兩儀相成大真力
雞足道人:雞足功
熊曲星:河漢星幻
雲中道人:金光雲拂
朱九穆:修羅陰煞功
白馬門郭氏:郭氏內功十一字真訣
鐵雲曾:凌空裂帛
邙山鬼叟:鬼斧掌
毛子水:移山壓頂
長生老人:御風隱形
金龍老人:魚龍百變
紫蝶仙花蕾:逼魂指
藍天鵬與蕭瓊華:雌雄雙俠劍法
雪山老怪:黑煞神砂
林遠圖:辟邪劍法
長江七蛟:翻江六七式掌法
太虛子:萬流同源八大散手
九翼道人:雷動於九天之上劍法
朱子柳:哀牢山三十六劍
白世鏡:纏絲擒拿手
尼摩星:釋迦擲象功
古篤誠:盤根錯節十八斧
吳長風:奇門三才刀
宋太祖:太祖長拳
心觀和尚 :慈悲刀
黎老漢:柴刀十八路
尹克西: 黃沙萬里鞭法
沙天廣:陰陽寶扇打穴功夫
樊一翁 :潑水杖法
達爾巴:無上大力杵法
彭瑩玉:大風雲飛掌
褚紅柳:蟹鉗功
丁堅:一字電劍
禿筆翁: 二十八招石鼓打穴筆法
黑白子: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暗器手法
黃鍾公:七弦無形劍法
田伯光:狂風刀法
貝海石:五行六合掌
謝煙客:炎炎功
鄭三娘: 鐵門閂刀法
汪嘯風:孔雀開屏
梅念笙:神照經
卓天雄:震天三十掌
蕭半和:混元氣

④ 武俠小說中最厲害的心法 劍法 刀法 槍法 拳法 掌法 指法 腿法等名稱

心法:我人為最厲害的是基礎心法,因為不管多麼厲害的心法都是從基礎心法上演化來的。劍法:我認為它是所有武器中的君子,勝在靈活。《獨孤九劍》《無回劍》刀法:刀乃百兵之王,勝在霸道。《霸王刀》槍法:槍乃群攻之王,想趙雲持槍在十萬大軍中殺的三進三出。《楊家槍》拳法:乃進戰之王,勝在狂,猛。《五行拳》]掌法:乃遠攻之用,有能力的人往往能發揮不可想像的力量。《如來神掌》指法:往往能出奇制勝。《大力金剛指》腿法:腿乃快攻之王,以快制勝。《唐家十二彈腿》其實武學在於一個快字,所謂的「天下武學為快不破」就是這個道理

⑤ 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有哪些

【玄冥神掌】百損道人所創的一種陰毒無比的掌法,後傳與弟子玄冥二老鶴筆翁和鹿杖客。受者身現綠色五指掌印,寒毒入體,發作時痛苦難當,九死一生。張無忌小時被鹿杖客一掌拍中,寒毒散入五臟六腑,雖經張三豐及武當諸俠輸入純陽內力相援,又經碟谷醫仙胡青牛全力施救,仍無法驅盡寒毒,性命危殆。直至他練成九陽神功,方化盡此掌之毒。(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龍象般若功】是密宗中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此功共分十三層,第一層功夫十分淺易,縱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傳授,一二年中即能練成。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時三四年。如此成倍遞增,越是往後,越難進展。待到第五層後,欲再練深一層,往往便須三十年以上的苦功。密宗一門,高僧奇士輩出,但這十三層龍象般若功,卻從未有一人練到十層以上,實因此功講求循序漸進,而人壽終究有限。金輪法王是個不世的奇才,終於練到了第十層境界,此時每一掌擊出,均具十龍十象的大力,實是難以抵擋。(見金庸《神鵰俠侶》)

【打狗棒法】共有三十六路,乃丐幫祖師爺所開創,歷來是前任幫主傳後任幫主,決不傳外人。此法名字雖然陋俗,但變化精微,招術奇妙。一根顏色碧綠、略長於劍的打狗棒指東打西,凌厲無比。打狗棒法共有絆、劈、纏、戳、挑、引、封、轉八訣。使「絆」時,主襲敵人下盤,有如長江大河,綿綿而至,決不容敵人有絲毫喘息時機,一絆不中,二絆續至,連環鉤盤。用「纏」則隨敵東西,如影隨形,借力制敵,不管敵人拿著多麼巨大的兵器,那竹棒有如一根堅韌的細藤,纏住了大樹之後,任那樹粗大幾十倍,休想再能擺脫束縛。「轉」字訣卻相反,或點敵要穴,或刺敵要害,任你挪騰跨躍,那竹棒化作一圍碧影,將你全部籠罩其中。「挑」字訣則以「四兩撥千斤」,用巧勁化解蠻力。黃蓉接任丐幫幫主時,因匪人挑撥,幫中人眾竟然不服,後來她便以此棒法挫敗四大長老,令其臣服。(見金庸《射鵰英雄傳》)

【東方第一劍】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在昆侖山煙霞洞修煉時悟出的一招上乘劍法,因為昆侖山雄視東方,故名為「東方第一劍」。所謂一招,其實並無一定招式,關鍵在於一個「化」字,千變萬化,隨心所欲,不受劍法拘束,不在常規之內。臨陣時隨手一揮,似乎不使半點力氣,卻是劍術中至高無上、天下無人能當功夫。它有四句口訣,只有資質很高的人才能練成此招,否則,即使皓首窮經也揣摩不出所以然來。王重陽當年把這一招傳給丘處機。後來,楚玉祥師從祖老道學會此招,一舉擊敗石母和勾漏山君。看來此招與金庸筆下獨孤九劍有異曲同工之妙。(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收筋縮骨法】載《九陰真經》下半部,此法本為最下乘功夫,是鼠竊狗盜的打洞穿穴之術,但練到最上乘,卻能將全身筋骨縮成極小的一團,就如刺蝟箭豬之屬遇敵蜷縮一般。郭靖因匪人誣陷被縛於丐幫,即以此法將手腳上束縛卸去,從而死裡逃生。後來張無忌被奸人朱長齡困於山洞中,練成此功後方安然脫困。(見金庸《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

【玄女劍法】專門適合女子施用的氓山派劍法。女子的氣力一般都比不上男子,所以這套劍法最精妙的所在就是以巧借力,以奇制勝。玄女劍法與天山劍法齊名,雄渾之處不及天山劍法,而奇巧之處則有過之。這是氓山派始祖獨臂神尼在晚年時候練成的,得她真傳的只有呂四娘一人。(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玄冰陰氣】玄冰老人最厲害的真傳功夫。這種陰氣運用之妙,能傷敵於無形。縱使對方功力和自己相等,只要對方稍一大意,陰寒之氣,一樣侵膚入骨;如果對方功力不如自己,那就得當場寒冰蝕骨,十二個時辰,全身僵凍而死。玄冰陰氣確是陰險無比、歹毒絕倫得旁門陰功。(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白鶴門劍掌功夫】取法白鶴的武功套路,和螳螂門的取法螳螂如出一轍。白鶴劍法每一招模仿白鶴姿態,白鶴掌法,同樣取法白鶴姿態。掌門人吳綏之演練白鶴劍掌數十年,出掌亦如劍,以輕靈為主。掌法一施展開,身形飄逸,忽縱忽立,每一掌都如鶴展翅,或偏或側,沒有對面硬打的招式。但他所發出的掌勢,每一記都嗤然有聲,鋒銳如劍。(見東方玉《扇公子》)

【巨靈大六手掌法】西嶽一脈的獨門武功。練至出神入化之時,發招勁道高強,吐式威力雄猛。其拳、掌、劍、指、身法等共六手,名稱分別為蓮蕊紛披六式、翠屏環列六式、瀉瀑流沙六式、布雨開雲六式、峰巒拔地六式和嶂獨摩天六式。(見雲中嶽《蓋世俠侶》)

【巨鶴掠空七式】西嶽樵隱夏薰南根據自己獨門兵器鶴頭拐杖而創的獨特武功,招式有「唳日凌煙、取箭含珠、乘軒舞閣、晴翔碧落、雨立翠岳、日飛千里和夜鳴九皋。」這七個鶴形招式以輕靈為主,堅硬為輔。練時的要訣是:氣宜鼓盪,內宜收斂;仰之彌高,俯之彌深。(見雲中嶽《蓋世俠侶》)

【巨靈神掌】高乘武功,計有八十一式,相傳乃武學中的峰巔之作。共分九組,每組九招,越是排在後面的招式,越是厲害。但其中六組已不知湮沒何方,尚有線索可以追尋的三組,是第二、第四和第八組。第四組的九掌名稱依次是:百子千孫、騰雲駕霧、中規中矩、日薄西山、江山東流、孤雁失群、遊魂哀鳴、天花亂墜和高峰入雲。第八組為最為凌厲的一組,有輕如鴻毛、重若泰山等招式。此掌法一經使出,無論怎樣高明的身法也難以躲避。金昂霄學會了殘留的三組二十七招掌法,自己卻因情所累,傷心至狂,不知所終。這二十七式掌法又告湮沒。(見陳青雲《巨掌魅影》)

【百花錯拳】天池怪俠袁士霄所創拳法。袁士霄人生失意,性情激變,發誓做前人未做之事,打前人未打之拳。於是他融通百家,別辟蹊徑,創出此拳。百花錯拳的要旨在於「似是而非,出其不意」,招式大悖於祖傳正宗手法。陳家洛學會此拳,在同周士英和張召重對敵時大占上風。(見金庸《書劍恩仇錄》)

【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衡山派一位高手所創武功,為衡山派三大絕技之一。這位高手以走江湖變戲法為生,竟將變戲法的本領滲入武功,變化古怪。劉正風為嵩山派高手所挾持時,曾使出此絕技,提起弟子屍身佯擲丁勉,突然間身子往斜里竄出,雙手微舉將屍身送到費彬胸前,乘費彬運力抵擋,順手點中費彬的穴道。後來,莫大先生也曾假意與費彬口舌周旋,寒光陡閃,手中已多了一柄長劍,猛地反刺向費彬胸口,重演了這一疾如閃電、如夢如幻的衡山派絕技。(見金庸《笑傲江湖》)

【奪命十三劍】青年劍客燕十三的家傳劍法。他以此擊敗過無數成名高手。天下第一劍謝曉峰見到這套劍法後,感到劍意未盡,認為第十三劍後必定還有第十四劍,那才是綠葉後的紅花,才是這套劍法中的精華。後來果然又被燕十三發現了第十四劍。誰知,第十四劍仍不是此劍法的最後變化,在燕十三與謝曉峰決斗時,劍勢竟自己起了變化,脫出人的控制而演變出了第十五劍。而對這一劍,謝曉峰束手無策,閉目待死。燕十三突然發現這一劍的殺氣太重,要帶來的將只有死亡和毀滅。為了不做武林中的罪人,燕十三回轉劍鋒,自斷咽喉而亡。謝曉峰雖未喪身於這一劍,但領會了燕十三的用心,亦自斷雙手拇指使之不再能使劍,奪命十三劍中的第十五種變化遂自此失傳。

奪命十三劍的傳人是紅旗鏢局總鏢頭劉開誠。(見古龍《神劍山莊》)

【奪命連環三仙劍】華山派劍宗的絕技。三劍一氣呵成。起始當頭直劈;若對方斜身閃開,則圈轉長劍,攔腰橫削;如果對方還能避開,勢必縱身從劍上躍過,則長劍反撩,疾刺對方後心。對方背後不生眼睛,勢難躲避。當年玉女峰上大比劍,劍宗弟子以此劍法殺了好幾名氣宗好手。岳不群在少林寺與令狐沖比劍時,急不擇招,竟也使出這種平時為他所鄙薄的劍宗絕技。(見金庸《笑傲江湖》)

【迴旋魔音】西域一派的功夫。人在另外一處地方發聲,把自己的音波,震在任何一處目標,然後再轉至人的耳內。此功很易迷惑人,往往讓人不知發聲人所在。(見陳青雲《一劍三鷹》)

【男人見不得】江湖女魔頭石觀音創出的武功,世上也只有她一個人使得出。此招發時,她長袖飛起,如出岫之雲,飛揚活動,在一眨眼間,能變換七八種姿勢,看上去彷彿是一個風華絕代的舞姬。在心情最愉快的時候,隨著最優美的樂聲翩翩起舞,無論是誰,見了如此美妙的舞姿,縱不意亂情迷,心裡也會覺得愉快非常,而就在此時,這一招已取了你的性命。這一招非但精妙絕倫,無懈可擊,而且對男人具有極大的迷惑力,鮮有男人從此招下逃生,因此石觀音給它起了「男人見不得」的怪名字。

有一次,石觀音雖然只是將此招演示了一遍,並未實戰運用,已駭得大俠胡鐵花、姬冰雁二人直出冷汗。(見古龍《楚留香傳奇·大沙漠》)

【閉穴絕手】武林中一種歹毒的點穴手法。被此法點中的人,表面看上去似乎一無異狀,實際上已被「斷血逆經」,只要稍有外力相加,霎眼之間便要慘死。柳鶴亭洞房花燭夜,兩名喜娘被人施用「閉穴絕手」,僵立房中。柳鶴亭一掌拍擊,哪知非但沒能解開她倆穴道,反而聽得一聲慘叫,兩人雙雙斃命。柳鶴亭心中愧疚不已。(見古龍《彩環曲》)

【沖靈劍法】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和掌門人岳不群之女岳靈珊在瀑布中玩耍時所創,由兩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此劍法雖屬小孩游戲,卻是他倆青梅竹馬的象徵。在少林寺比劍時,岳不群故意使出沖靈劍法,暗示令狐沖棄劍認輸即可將女兒許配給他為妻。在五嶽劍派並派大會上,令狐沖與岳靈珊比劍時,兩人不知不覺使出沖靈劍法,共憶舊情。(見金庸《笑傲江湖》)

【冰川劍法】天山派主要劍法,為桂華生夫婦當年在冰川之旁觀冰川流動之勢妙悟而來。依小說中的解釋,冰川上面冰層凝結,幾乎看不出它在移動,實則冰層之下,仍是暗流洶涌,冰川的奇妙,就在極靜之中含有極動。冰川劍法得冰川神髓,劍勢變幻無方,輕靈凝重兼而有之,極具威力。(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光明拳】佛門降魔神功。據說創自如來。佛經上曾說,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為光明拳。這是佛門無上神功,為少林七十二藝之首。(見東方玉《扇公子》)

【竹刀換掌】一種輕功,脫胎於少林派的梅花樁功夫。淮陽派清風堡綠竹塘的這種輕功,是把竹片削成柳葉刀形,刀尖向上埋在地上。六十六把竹刀按八卦卦象擺置,單有兩根主樁,是兩儀兩個陣眼。要練到登萍渡水、樹梢飛行的輕功,才能上這種竹刀八卦樁較量掌法。此功攻勢凌厲,名震武林,但門規所限,不到勢敗力窮、無法挽救的地步,不容隨便以此絕技要挾敵人。因為此功一運,敵我非死必傷,所以門戶中引以為戒。(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伏魔杖法】據說是少林寺的始祖達摩祖師所創的佛門護法武功之一。當年氓山派創始祖師之一獨臂神尼將此功傳給了因和尚。了因和尚精心研究,再加以增益,演成一百零八路杖法,每一杖打下,都有千鈞之力,而且杖頭杖尾都可用以打穴,勁力至猛至剛,無與倫比。但這種杖法十分損耗內家真力,若然演完一百零八杖法,必得大病一場。所以,若非碰到生死關頭,決不輕易使用。

伏魔杖法共分為三段,每段三十六招,一段比一段厲害。第一段的三十六招一過,第二段的三十六招緊接而來,每一招用的都是內家真力,表面看來不威猛,其實每一杖都有開碑裂石之能,伏虎降龍之妙。(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紅拂袖】一種歹毒的功夫。練此功時,需食「思春少女丁香肉」若干;練成後,力傳衣袖,可於揮拂之間使人喪失神智,身軟如綿,盞茶工夫便咳嗽、噴嚏不止,直至七竅流血而死。蘇雨以此功擊倒楚秋陽的幾個門人,幸喜曹冰識得解救之法,為他們灌下鹽水而撿回一命。(見蕭逸《天龍地虎》)

⑥ 細數金庸武俠小說裡面的各種武功,你覺得里最厲害的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厲害的三門武功如下,第一、《天龍八部》中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第二、《天龍八部》中的《北冥神功》;第三、《神鵰俠侶》中的《一陽指》。

三、《神鵰俠侶》中的《一陽指》

最後,《神鵰俠侶》中的《一陽指》雖然強度不算是最厲害的,但是卻是金庸小說中唯一一門能夠治病的武功。當初黃蓉受了重傷就是找一燈大師用《一陽指》療傷的,而當時的郭靖的武功更是在一燈大師之上,黃蓉的父親黃葯師的武功也不輸給一燈大師,但是郭靖和黃葯師卻不能像一燈大師那樣給黃蓉療傷,這就說明了《一陽指》的確是一門無可替代的厲害武功。

⑦ 武俠劇中有哪些厲害的護體神功

武俠劇中有哪些厲害的護體神功?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因為在武俠世界,各種神功滿天飛,有主修攻擊力的,有主修速度的,有主修防禦力的,有主修毒功的,護體神功則屬於防禦力范疇,在古梁鏞看來,武俠小說中護體神功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三種:十三太保橫練。

武俠書曰:十三太保橫練的功夫,刀砍一道白印,槍刺一個白點。

十三太保橫練屬於硬氣功,這門功夫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必須保持童子之身,如果破身了,那麼這門功夫也就廢了,在古龍武俠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中,小李飛刀的隨從鐵傳甲,他修煉的武功就是十三太保橫練功夫,具有刀槍不入的特效,同時在書中也說了,這是一門笨人修煉的武功,因為沒有那個聰明人願意為此花費大力氣,但是卻不能肆意縱情享樂。

⑧ 中國武俠小說里的武功有多少

美人三招、英雄三招、武當派回風掌、一指禪、昆侖派落雁掌、崆峒派飛鳳手,神行百變、大慈大悲千葉手、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獨尊神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無相劫指、斗轉星移神功,羅漢拳、化骨綿掌、五虎斷門刀法、金蛇劍法、越女劍法、般若掌、拈花擒拿手、韋陀掌、伏虎掌、少林長拳、大力金剛掌、波羅蜜手、散花掌、少林七十二絕技、分筋錯骨手、金剛護體神功、六合拳、七傷拳、太極拳、詠春拳、八卦掌、通背拳、虎鶴雙形拳、五郎八卦棍、懾心術、一葉渡江、七十二手錯骨分筋手、七巧鎖心劍、七煞掌、三十六手擒拿點穴術、千蛛萬毒手、夫妻刀法、天罡指、天遁傳音、化血刀、雙手互搏術、天魔解體大法、玄冥神掌、收筋縮骨法、百花錯拳、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冰川劍法、伏魔杖法、兩極混元乾坤手、兩儀劍法、虎爪絕戶手、明玉功、洪拳、南拳、達摩劍、血刀經、嫁衣神功、踏雪無痕、鐵布衫功、修羅陰煞功、金烏刀法、金剛指、 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乾坤大挪移。。。。。。,應該可以夠你練了吧

⑨ 武俠小說所有的武功都有哪些再說說這些武功的作用

靈犀一指,是陸小鳳的得意武功,說白了就是無論對手是什麼兵器,刀劍鞭矛,都能被他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一下子夾住,再不能動。嫁衣神功。此名取的乃「為他人作嫁衣裳」之意。功夫練成後,真氣就會變得如火焰般猛烈,自己非但不能運用,反而要日日夜夜受它的煎熬,那種痛苦實在非人所能忍受,所以只能將真氣內力轉嫁給他人。但若練成這一「嫁衣神功」,至少也得二十年苦功。然而,世上只知「嫁衣神功」絕不可練,卻不知還有另一秘訣:只因這種功夫太過猛烈,所以練到六七成時,就要將練成的功夫全部毀去,然後,從頭再練。這叫「欲用其利,先挫其鋒」,嫁衣神功經此一挫,再練成後,其真氣鋒棱已被挫去,而威力絲毫未減,練的人等於將這種神功練過兩次,自然非常嫻熟,非但能將之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收發自如。明玉功。習練此功後,邀月與憐星青春常駐,武功蓋世。 通常發功時,將陰柔的真氣聚集於掌中,然後用手指快速彈出,直接穿透敵人的內臟。在邀月習得《明玉功》第九重天之後,更是罕逢敵手,當世唯有燕南天可與之爭鋒。發功時皮膚轉為透明,外人可見其內臟。功效:天下無敵,青春常駐山字經。催動傷心小箭發射的心法,是歹毒武學是溫家的用毒手冊或者雲及七鑒的道教藏書...還能倒退時間?忍辱神功。抗打,恢復力強。容易吸收各種能量為自己恢復用,很玄妙的武功。還可以改變外在和給人的感覺,讓非常熟悉你的人也看不出你改變了。 首先想到的,功能奇特的,就這些了

⑩ 金庸小說中的絕世武功有哪些

黯然銷魂掌
楊過自和小龍女在絕情谷斷腸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鵰帶著在海潮之中練功,數年之後,除內功循序漸進外,別的無可再練,心中整日價思念小龍女,漸漸的形銷骨立,了無生趣。一日在海濱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隨意拳打腳踢,其時他內功火候已到,一出手竟具極大威力,輕輕一掌,將海灘上一塊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創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內力,共有一十七招。

一陽指
大理段氏的武功傳世絕學,亦是「南帝」一燈大師的專擅指法,是西毒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運功後以右手食指點穴,出指可緩可快,緩時瀟灑飄逸,快則疾如閃電,但著指之處,分毫不差。當與敵掙搏凶險之際,用此指法既可貼近徑點敵人穴道,也可從遠處欺近身去,一中即離,一攻而退,實為克敵保身的無上秒術。但使用一陽指極耗精神,是以連續使用小則功力全失,大則性命不保。

乾坤大挪移
乾坤大挪移是明教歷代相傳的一門最厲害的武功,其根本道理也並不如何奧妙,只不過先要激發自身潛力,然後牽引挪移,但其中變化神奇,卻是匪夷所思。乾坤大挪移的心法,實則是運勁用力的一項極巧妙的法門,根本的道理,在於發揮每個人本身所蓄有的潛力,每個人體內潛藏的力量本來是非常龐大的,只是平時使不出來,但每逢緊急關頭,往往平常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能負千斤。

降龍十八掌
第一式—亢龍有悔
第二式—飛龍在天
第三式—龍戰於野
第四式—潛龍勿用
第五式—利涉大川
第六式—鴻漸於陸
第七式—突如其來
第八式—震驚百里
第九式—或躍在淵
第十式—神龍擺尾
第十一式—魚越於淵
第十二式—見龍在田
第十三式—雙龍取水
第十四式—時乘六龍
第十五式—密雲不雨
第十六式—損則有孚
第十七式—履霜冰至
第十八式—抵羊觸藩

少林易筋經
易筋經 ——相傳天竺和尚達摩為傳真經,隻身東來,一路揚經頌法,後落跡於少林寺。達摩內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禪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達摩會議後,留下兩卷秘經,一為《洗髓經》,二是《易筋經》。《洗髓經》為內修之典,歸慧可,未傳於世。《易筋經》為外修之書,留於少林,『流傳至今。然而現代考古資料證明,《易筋經》,實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創。

獨孤九劍
劍魔獨孤求敗所創,以無招勝有招,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打遍天下無敵手。生平欲求一對手讓自己回守一招而不可得,最後埋劍空谷,煢煢了此一生。「獨孤九劍」的要旨,在於一眼見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便即乘虛而入,後發先至,一招制勝,施展開來,天下無敵。但不論敵手的內力如何深厚,到了「獨孤九劍」精微的劍法之下,盡數落空。

九陽神功
《九陽真經》是完全不同於《九陰真經》的另一本經書,是武當派張三豐張真人的師傅覺遠偶然得之,並非張三豐所創,金庸在最新修改版本中將作者寫成與王重陽斗酒的一位奇士,後王重陽將九陰真經借與此人看,此人覺得九陰真經陰氣太重,後躲進少林創作九陽真經,此功,可出氤氳紫氣,可隨意擴散到體內、體外,可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毒氣不生,物化不之,金剛不壞之軀也隨之而來。

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在唐朝就有,其作者不祥。不過是借金庸老先生的筆才名揚天下。據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里的描述,著《九陰真經》的是北宋一名名為黃裳的世外高人,自觀道書,練成神功,曾一人獨對明教高手,後受圍攻而敗,家人均被人所殺。40餘年後重出江湖,此時仇家均已死去,遂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傳之後世。

葵花寶典
最早期的版本中,《葵花寶典》由一男一女合著。男方名字中有一「葵」字,而女方名字中有一「花」字,故名《葵花寶典》。這對男女原為恩愛夫妻,其後因事反目,各自創出的半部寶典更是互相剋制。《葵花寶典》亦因此分為兩半,一為乾部,一為坤部,江湖中亦有人將之稱為「天書、地書」、「陰錄、陽錄」。在早期版本中,《葵花寶典》與華山派的「紫霞功」有著密切的關系,有道是「紫霞秘笈,入門初基。葵花寶典,登峰造極」。

北冥神功
逍遙派的頂級武功之一,與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和小無相功齊名,可以吸取他人的內力以供己用,是迅速提升功力的捷徑,內力既厚,天下武功無不為我所用,猶如北冥,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無不容。「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能夠容納幾千里的大魚必定是非常廣闊的海洋,因而北冥神功正是寓含了廣大恢宏之意,也體現了神功的威力。

吸星大法
可以吸引他人內功而自己所使用,正邪兩派談及吸星大法無不色變。吸星大法吸人內力後,將內力散入經脈,未能將內力盡為己用,有反噬之險。段譽習練北冥神功後亦曾出現內力不受控制的情況,但段譽所學不全,加上日後習練了大理段氏的內功心法,一日之間,諸般內力便盡為己用,明顯無吸星大法的凶險。

凌波微步
凌波微步是逍遙派的獨門輕功步法,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為基礎,使用者按特定順序踏著卦象方位行進,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正好行走一個大圈。此步法精妙異常,習者可以用來躲避眾多敵人的進攻。

六脈神劍
本功出自逍遙秘笈,為神道劍者之武功。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其做架簡單,功效卓著,感應強烈,均為首屈一指。久習可得奇效。達到指劍的境界。即指力所能及的地方,有如有一柄無形的劍。無論是橫掃或虛指,均可傷敵。在此載出其功中之初級部傷,非內功,但其運用人體自然採收氣能力,可迅速開發人體潛能。治病療疾,增長人體內力及耐力,亦為內功打下深厚基礎。

打狗棒法
丐幫幫主嫡傳武學,非丐幫幫主無法傳授之絕妙武功,共有三十六路一十二招八字口訣,為丐幫鎮幫絕學。三十六路打狗棒法是丐幫開幫祖師爺所創,歷來是前任幫主傳後任幫主,決不傳給第二個人。丐幫第三任幫主的武功尤勝開幫祖師,他在這路棒法中更加入無數奧妙變化。數百年來,丐幫逢到危難關頭,幫主親自出馬,往往便仗這打狗棒法除奸殺敵,震懾群邪

七傷拳
崆峒派傳世武功,後來金毛獅王謝遜奪得《七傷拳譜》古抄本,終於練成。此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不住這源源而來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但這七傷拳倘由內力未臻化境的人來練,對自己便有極大傷害。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練七傷,七者皆傷。所以所謂「七傷」,乃是先傷己,再傷人。

蛤蟆功
蛤蟆功是歐陽鋒一門極厲害的功夫。發功時蹲在地下,雙手彎與肩齊,嘴裡發出咯咯叫聲,宛似一隻大青蛙作勢相撲。此功純系以靜制動,全身蓄勁涵勢,韻力不吐,只要敵人一施攻擊,立時便有猛烈無比的勁道反擊出來。當日他與洪七公相較時,正運足勁力,猶如一張弓張機待發,黃蓉貿然碰了上去,不是郭靖拚命運功相救,便要活生生斃於歐陽鋒掌下。後來,歐陽鋒又以此掌法偷襲洪七公,令其受到重創。此功唯「一陽指」可破。

熱點內容
男主有很多女生喜歡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1-19 10:27:26 瀏覽:159
男主姓白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1-19 10:02:19 瀏覽:972
14歲適合看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1-19 09:55:26 瀏覽:524
女主角叫慕容雪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1-19 09:47:50 瀏覽:424
老一點好看的修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9 08:45:43 瀏覽:267
古代新婚夜甜寵小說 發布:2025-01-19 08:13:01 瀏覽:303
小說絕品校園狂徒下載 發布:2025-01-19 06:14:20 瀏覽:714
言情小說吧標志圖片 發布:2025-01-19 05:33:05 瀏覽:242
蘿莉魔法系統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9 05:33:04 瀏覽:278
跟木槿花西月錦綉一樣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1-19 05:16:58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