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三教對中國古代小說
『壹』 談談儒釋道三教合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儒、釋、道。「三教合一」對中國的文化和文明起了推動作用。
「三教合一論」在明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朱元璋對儒、釋、道三教的作用都有著較深的認識,對儒、釋、道採取了兼收並蓄的態度,三教之間可以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在其三教合一的政策體系內,他以儒教為主,以佛、道二教為輔,將三教有機地統一起來,使之共為封建統治服務。
2、互補完善
儒教為社會提供了政治典章制度,倫理道德,綱常和君臣治國之道,由於這些的萬世永恆性,因此,儒教的社會作用也是具有永恆性。但儒教在懲治社會罪惡方面缺乏有效手段,而儒教的這一缺陷正好由佛、道來彌補。
儒家修身、道家養性、佛家修心,共同構成了中國古典士大夫的處世和哲學基礎,也對中國的古典文化以及當今的中國人的習俗傳統等構成了深淵持久的影響。
可以這么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基本就是儒釋道三家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三家既相互競爭,又彼此吸收融合,不斷發展進步,其中以儒家為主而釋道兩家為輔,但其實又沒法完全界定三家的區別,因為本身就沒有明確的界限。
總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三家的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而中國傳統文化又是以這三家為典型代表的。
『貳』 儒教、佛教、道教對古代讀書人的影響
南無阿彌陀佛: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三種教育,互相依存的,是一體的。各家的側重點不同,儒家,是教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系,五常五倫四維八德,歸結到一個字,就是「孝」字。道家是教人與天地鬼神自然那環境、吉凶善惡、因果報應的原理原則。佛家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諸法實相。古代讀書人這三家的經典都要讀的,影響至深,讀儒書,知道怎麼做人,學道知道怎麼和天地鬼神自然環境相處,知道善惡有報,不敢做壞事,學佛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隨緣自在,看破放下。當然根據每個讀書人的學習和真正落實教誨的程度不同,結果也不一樣,有高有低,所以那個時代可以做到長治久安和這三種教育有很大的關系。三教最興旺的時代,就是隋唐至北宋時代,也是我們國家最強盛的時代,也是這三家人才輩出的時代。中國字是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從儒釋道這三個字就知道,這三家的學問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您看這個「儒」,人生的需要啊,「釋」字,宇宙人生的圓滿的解釋,「道」字,人生正確的道路啊。這僅是個人淺見,凈空老法師對此有很多精彩深入的開示,您可以至老人家的網站瀏覽學習。
『叄』 儒釋道對古代文人影響
儒釋道構成了中國古代文人的追求,為古代文人開拓了極為廣闊的現實的和精神的生存空間。
儒釋道是儒家,是孔子開創的學派,曾長期作為中國官方意識形態存在,居於主流思想體系地位,其影響波及朝鮮半島、日本、中南半島、中亞、東南亞等地區。
(3)儒釋道三教對中國古代小說擴展閱讀:
中國佛教宗派。亦稱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真言乘等。因該宗依理事觀行,修習三密瑜伽(相應)而獲得悉地(成就),故名。
漢地密宗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實踐傳入中國,始於三國時代。自2世紀中至8世紀中的600年間,漢譯佛經中約有100多部陀羅尼經和咒經,其中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的《大灌頂經》12卷,初唐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12卷,屬於陀羅尼和真言的匯編性質。
在此期間,印度、西域來華的譯師和高僧也多精於咒術和密儀。據佛書記載,西晉永喜四年(310)來洛陽的佛圓澄「善誦神咒,能役使鬼物」。約於北涼玄始十年(421)至姑臧的曇無讖「明解咒術,所向皆驗,西域號為大神咒師」。北魏永平初來洛陽的菩提流支出「兼工咒術」,「莫測其神」。
『肆』 儒釋道三家思想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於文學是一個觀念上的影響,在文學作品中的各種思想觀念,道德追求,無一不受到正統觀念的更迭變化而變化。
釋,對於中國文學影響,在語言上,佛教語言大大豐富了中國文學的表達方式。佛教思想對於後來的中文文學也有其深刻影響。比如禪宗思想等等。
道家作為在中國本土生長發展,他最大的影響可謂是在普通民眾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道家的各種思想,傳說也豐富了文學作品的取材問題(這一點佛教亦然)。
『伍』 古人說的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三教哪九流好像寫小說的不入流,排在第十
三教:
原指先秦時期三大傳統宗教「儒,墨,道」。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加之墨教消亡,故三教逐漸改稱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
在《漢書·藝文志》分別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說家。
小說家閑事娛樂,在古時只有「不學無術」,不具有功名家業,不耕不織的人,才會鑽研。以此為生,往往需要迎合他人,近於阿諛奉承。而古代極為缺乏物質資源,小說家無法服務於社會,故而被認為「不入流」。之所以以『流』來形容,實際上是以社會形式比喻為水。無論是山河變換,還是水脈分流,水卻一直遵守自然的規律的同時,依然展現自己的意志思想。而小說家,卻往往要以迎合讀者為首。但是,小說家其風格特點,獨樹一幟。三教九流中,諸多大家都有涉獵。作為古時娛人樂的方法,所以視為「第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