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小說主角在黃帝陵軒轅柏回到古代

小說主角在黃帝陵軒轅柏回到古代

發布時間: 2022-11-03 18:10:52

Ⅰ 黃帝傳說故事的內容介紹


黃帝的傳說故事在黃陵幾乎家喻戶曉,婦儒皆知,可稱得上是陝西文化中引人矚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關於贊頌黃帝功德,弘揚黃帝精神的傳說故事伴隨著民眾的生活,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影響著民眾的思想情操,激發著民眾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熱情,而黃帝的傳說故事是黃帝文化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一系列的傳說故事,更加會激起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
按照現對漢族民間文學的分類,黃帝的傳說故事,可分為神話、傳說、故事三大類。
(一)黃帝:
神話是原始人經過不自覺原始思維加工而形成,神話的主角是神,這類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將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種種力量人格化,以人擬神,在古代神話中,黃帝為中央天帝,是神國中一位最偉大的天神,他長著四張臉,可以全面地照看著四面八方。在上古歷史傳說中,「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他是原始社會末期一位英明無比的部落聯盟領袖,是華夏文明的開創著和奠基者。在道教中,黃帝又成為一位煉丹修道的仙界教主。在漢族民間俗信中,黃帝與炎帝並列,是中國人民群眾幾千年來共同崇信的始祖神。可見關於黃帝的傳說是集神話、傳說、仙話、民間俗信為一體的故事群。它們經長期流傳演變,有些已經溶為一體,很難把它區別開來。
有關黃陵的神話有:天帝下凡,黃帝降生長壽山,黃帝戰蚩尤,黃帝升天的傳說等等。
(二)關於黃帝的傳說:
漢族民間傳說是民眾自覺藝術思維的產物,所敘述的是人,他是歷史人物的藝術化和傳奇化,在歷史傳說中,黃帝開創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化,他和他的臣子們有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黃帝的妻子嫘祖教會了人們養蠶制絲,黃帝的糧官杜康發明了造酒,黃帝的陶正寧封子發明了燒陶,黃帝的醫官雷公、岐伯發明了醫術。此外黃帝本人還發明了造車、修建宮室、算術、音律等。這些傳說多不勝舉,黃帝幾乎成了上古創造發明的萬能博士。在進入知識經濟的今天,發揚黃帝和他的臣子們的這種不斷創新精神,看來是大有必要的。其實這些發明創造絕非一人一時之功,中國向有『功歸聖人「的傳統,黃帝既是華夏之祖神,自然也將一切遠古的發明成果都歸於他和他的臣子了。這些傳說在漢族民間影響甚大,他們許多先賢又成了各行各業的祖師神。
(三)關於黃帝的故事:
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這是史學界帶有權威性的結論。因此,華夏兒女一年一度總是集聚黃陵掃墓祭祖。如今橋山黃帝陵不斷得到擴展修整,正以嶄新容貌,接受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祭拜。橋山黃帝陵世稱「天下第一陵」。這里不僅流傳著黃帝馭龍升天——「橋山龍馭」的古老神話,就地理形勢看,人們也把橋山看作龍脈龍崗。圍繞著黃帝陵又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與陵墓環境相關的地方風物傳說群。如關於黃帝黃城的傳說,金雞的傳說,鳳凰的傳說,聚寶盆的傳說,屈軼草的傳說,麻花柏的傳說等等。其中既有歷史的影子,又有古代神話的因子,還有漢族民間祖靈俗信以及風水寶地的濃郁成分,成為陝西黃帝傳說故事中最有地方特色的一部分。

Ⅱ 黃帝陵,軒轅柏和什麼有關

這問題問的,和中華民族始祖皇帝有關唄
皇帝,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軒轅柏相傳是軒轅黃帝親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

Ⅲ 黃帝的故事

關於黃帝的傳說: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並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葯的炎帝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炎帝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斗英勇無畏,戰斗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後、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擒蚩尤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 不久,天下又出現騷亂。黃帝知道蚩尤的聲威還在,於是畫了蚩尤的相到處懸掛。天下的人都以為蚩尤未死,只是被黃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來歸附。後來,蚩尤被尊為戰神。 炎帝雖然被蚩尤打敗,實力尚存。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企圖奪回失去的地位,終於起兵反抗。炎、黃二帝發生火並,決戰在阪泉之野進行。經過三場惡戰,黃帝得勝。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一)關於黃帝的神話 神話是原始人經過不自覺原始思維加工而形成,神話的主角是神,這類神具有超人或超自然的力量,他往往是將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種種力量人格化,以人擬神,在古代神話中,黃帝為中央天帝,是神國中一位最偉大的天神,他長著四張臉,可以全面地照看著四面八方。在上古歷史傳說中,「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他是原始社會末期一位英明無比的部落聯盟領袖,是華夏文明的開創著和奠基者。在道教中,黃帝又成為一位煉丹修道的仙界教主。在民間俗信中,黃帝與炎帝並列,是中國人民群眾幾千年來共同崇信的始祖神。可見關於黃帝的傳說是集神話、傳說、仙話、民間俗信為一體的故事群。它們經長期流傳演變,有些已經溶為一體,很難把它區別開來。 有關黃陵的神話有:天帝下凡,黃帝降生長壽山,黃帝戰蚩尤,黃帝升天的傳說等等。 (二)關於黃帝的傳說 民間傳說是民眾自覺藝術思維的產物,所敘述的是人,他是歷史人物的藝術化和傳奇化,在歷史傳說中,黃帝開創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化,他和他的臣子們有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黃帝的妻子嫘祖教會了人們養蠶制絲,黃帝的糧官杜康發明了造酒,黃帝的陶正寧封子發明了燒陶,黃帝的醫官雷公、岐伯發明了醫術。此外黃帝本人還發明了造車、修建宮室、算術、音律等。這些傳說多不勝舉,黃帝幾乎成了上古創造發明的萬能博士。在進入知識經濟的今天,發揚黃帝和他的臣子們的這種不斷創新精神,看來是大有必要的。其實這些發明創造絕非一人一時之功,中國向有『功歸聖人「的傳統,黃帝既是華夏之祖神,自然也將一切遠古的發明成果都歸於他和他的臣子了。這些傳說在民間影響甚大,他們許多先賢又成了各行各業的祖師神。 (三)關於黃帝的故事 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這是史學界帶有權威性的結論。因此,華夏兒女一年一度總是集聚黃陵掃墓祭祖。如今橋山黃帝陵不斷得到擴展修整,正以嶄新容貌,接受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祭拜。橋山黃帝陵世稱「天下第一陵」。這里不僅流傳著黃帝馭龍升天——「橋山龍馭」的古老神話,就地理形勢看,人們也把橋山看作龍脈龍崗。圍繞著黃帝陵又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與陵墓環境相關的地方風物傳說群。如關於黃帝黃城的傳說,金雞的傳說,鳳凰的傳說,聚寶盆的傳說,屈軼草的傳說,麻花柏的傳說等等。其中既有歷史的影子,又有古代神話的因子,還有民間祖靈俗信以及風水寶地的濃郁成分,成為陝西黃帝傳說故事中最有地方特色的一部分。[3]立,號令天下,凡是不順從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討伐。

Ⅳ 我要找黃帝陵讀後感

黃帝陵觀後感 司馬遷在《史記》里寫到:「黃帝崩,葬橋山」,於是成為橋山是華夏先祖軒轅黃帝長眠之地的有力證據。從春秋時期,便在橋山便有了祭祀黃帝陵的活動。 黃帝陵素有天下第一陵的稱號,去那裡看看無疑是激動而期待的。由於我在骨子裡固執的認為黃帝是傳說中的人物,所以去那裡並沒有懷有多少祭祀祖先的虔誠之心,倒不如說對那有五千年樹齡的軒轅柏更感興趣。 為了去那裡,早晨五點鍾就起床了,折騰到黃帝陵已經是近上午十一點了。黃帝陵由軒轅廟和帝陵兩部分組成。我們首先到的是軒轅廟。 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是秦統一中國後的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則從漢代開始。「漢朝立廟唐擴建,到了宋朝把廟遷」,一語道盡軒轅廟悠久的歷史。走過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徵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的廟前地區,然後走過橫跨與沮河上的長66米的軒轅橋,最後踏完象徵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寓意的95級台階的龍尾道,終於來到廟前山門。真不愧是祖先陵,規矩可真多。 在黃帝陵,清明和重陽有兩次大的祭祖活動。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是重陽前夕,景區被祭祖活動裝點得分外隆重。從廟前到山門,一路上已鋪了紅地毯,軒轅橋兩旁掛滿了紅燈籠,龍尾道兩旁則是黃旗飄飄,攜帶著標語的黃色熱氣球在半空中飛舞,紅與黃,兩種艷麗的色彩形成了凝重的美。 走過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我慕名已久的軒轅柏。雖然說院中還有其他古柏,但你絕對不會把軒轅柏與其他古柏弄混,5000年的歲月不是彈指一劍的光陰,時間的年輪和歲月的風刀把軒轅柏雕塑得與眾不同。這柏傳為黃帝親手所植,高19米,遒枝蒼勁,柏葉青翠,乾枯的主幹直至蒼穹。它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的睿智老人,見證了華夏大地滄海桑田的歲月變遷,無聲勝有聲的訴說著它所知道的故事。 那麼,黃帝為什麼要植這樣一棵柏樹呢?相傳黃帝戰敗蚩尤,建立了部落聯盟,定居在橋山後,由於長期刀耕火種,造成植被光禿,引得山洪暴發。黃帝發現問題的所在後,便帶頭種了一棵小柏樹,臣民自然會效仿。從此,植樹造林便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世世代代一直沿續下來,這也是橋山多古柏的原因所在。 站在軒轅柏面前,看著陽光的光影在樹幹上留下斑駁的影,思緒便飄到了遠古。說實在的,對於黃帝這個人知之甚少,對於那個茹毛飲血的年代也沒多大興趣,只是會莫名的生出澎湃的情緒。應該是因為我們的身體里流淌著的都是炎黃子孫的血脈吧……

Ⅳ 黃帝是哪個民族的祖先黃帝的墓在哪裡

1、中華民族祖先。

2、黃帝陵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上,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祖先軒轅氏之墓。據司馬遷《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歷代皇帝均到此祭祖謁陵。
黃帝陵相傳建於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時移至現址,此後歷代迭有修葺。
陵內有祭亭,四角微翹,柱紅檐翠,內立碑石,上刻「黃帝陵」三個大字。全陵高3.6米,周圍48米。還有碑亭一座,鐫有「橋山龍馭」四字,再向前有「古軒轅黃帝橋陵」石碑。山下的黃帝廟內有14株古柏,其中一株稱為「軒轅柏」,據說是黃帝親手種植的。
廟中有過亭,內有石碑70多塊,為明清兩代所立,上刻歷朝皇帝祭文。大殿正中有上書「人文初祖」巨匾。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每年朝祭日,均有海內外華人在此相聚。它那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已成為陝西名勝之一。

Ⅵ 從古代到現代還存活的植物

軒轅柏--在陝西黃陵縣城北橋山黃帝廟內
軒轅柏聳立在橋山腳下的軒轅廟內,側柏屬,樹高20米以上,胸圍7.8米。雖經歷了5000餘年的風霜,至今干壯體美、枝葉繁茂,樹冠覆蓋面積達178平方米,樹圍號稱「七摟八紮半,疙里疙瘩不上算」。由於世界上再無別的柏樹比它年代久遠,因此,英國人稱它是「世界柏樹之父」。
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陝西黃帝陵處的巨大側柏樹,為軒轅黃帝親手種植,稱「軒轅柏」、「黃帝柏」、「黃帝手植柏」或「黃陵古柏」。為海內外著名古樹名木,海外僑胞經常在此舉行瞻仰活動。
黃帝陵南側有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碑側有高大的土台,傳說漢武帝征朔方回來,即在此祭祀黃帝。橋山東麓是黃帝廟,傳說建於漢代,原在橋山西麓,宋時移此。廟門上方懸一巨大匾額,上書「軒轅廟」三個大字。

鳳凰松--在安徽九華山閔園中
鳳凰松位於九華山的閔園景區,是九華山的一大景觀。松高7.68米,胸徑1米,造型奇特,恰似鳳凰展翅,故名。這棵鳳凰古松,史載見於南北朝,相傳為南北朝時期的神僧杯渡所植,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如今仍然挺撥蒼翠、枝繁葉茂。鳳凰松以其奇特雄姿和傳奇故事,成為古今眾多詩人、畫家、攝影家的贊美詩和優美畫幅中的主角,被當代著名畫家李可染譽為「天下第一松」。
鳳凰松主幹略微扁平,高三米處枝幹分成三股,中間枝幹曲形向上,如鳳凰翹首;一股微曲平緩下伸,似鳳尾下擺;一股斜伸微翹、分兩翼,似彩鳳展翅。一枝昂然斜伸,宛若鳳凰引頸;一枝平展四射,恰似鳳凰開屏。

迎客松--在安徽黃山玉屏樓東文殊洞頂
黃山迎客松位於海拔1670米處的玉屏樓左側,倚獅石破石而生,高9.91米,徑0.64米,胸圍2.05米,枝下高2.54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迎客松枝幹遒勁,雍容大度,姿態優美。雖飽經風霜,仍鬱郁蒼蒼,充滿生機。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地歡迎五湖四海的賓客來黃山游覽。遊客到此,頓時游興倍增,紛紛攝影留念,引以為幸。此松是國之瑰寶,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
迎客松的知名度可謂高矣。上至庄嚴的人民大會堂,下至車站碼頭,隨處都會發現它的身影,就連賓館的屏風,庭院的影壁,也有迎客松的姿容。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根據它的形象製作的。登堂入室的迎客松,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和平友誼的象徵。

Ⅶ 求一篇 陝西黃帝陵觀後感 或者是 陝西延安革命舊址 觀後感 好的繼續加分!

黃帝陵觀後感
司馬遷在《史記》里寫到:「黃帝崩,葬橋山」,於是成為橋山是華夏先祖軒轅黃帝長眠之地的有力證據。從春秋時期,便在橋山便有了祭祀黃帝陵的活動。
黃帝陵素有天下第一陵的稱號,去那裡看看無疑是激動而期待的。由於我在骨子裡固執的認為黃帝是傳說中的人物,所以去那裡並沒有懷有多少祭祀祖先的虔誠之心,倒不如說對那有五千年樹齡的軒轅柏更感興趣。
為了去那裡,早晨五點鍾就起床了,折騰到黃帝陵已經是近上午十一點了。黃帝陵由軒轅廟和帝陵兩部分組成。我們首先到的是軒轅廟。
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是秦統一中國後的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則從漢代開始。「漢朝立廟唐擴建,到了宋朝把廟遷」,一語道盡軒轅廟悠久的歷史。走過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徵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的廟前地區,然後走過橫跨與沮河上的長66米的軒轅橋,最後踏完象徵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寓意的95級台階的龍尾道,終於來到廟前山門。真不愧是祖先陵,規矩可真多。
在黃帝陵,清明和重陽有兩次大的祭祖活動。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是重陽前夕,景區被祭祖活動裝點得分外隆重。從廟前到山門,一路上已鋪了紅地毯,軒轅橋兩旁掛滿了紅燈籠,龍尾道兩旁則是黃旗飄飄,攜帶著標語的黃色熱氣球在半空中飛舞,紅與黃,兩種艷麗的色彩形成了凝重的美。
走過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我慕名已久的軒轅柏。雖然說院中還有其他古柏,但你絕對不會把軒轅柏與其他古柏弄混,5000年的歲月不是彈指一劍的光陰,時間的年輪和歲月的風刀把軒轅柏雕塑得與眾不同。這柏傳為黃帝親手所植,高19米,遒枝蒼勁,柏葉青翠,乾枯的主幹直至蒼穹。它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的睿智老人,見證了華夏大地滄海桑田的歲月變遷,無聲勝有聲的訴說著它所知道的故事。
那麼,黃帝為什麼要植這樣一棵柏樹呢?相傳黃帝戰敗蚩尤,建立了部落聯盟,定居在橋山後,由於長期刀耕火種,造成植被光禿,引得山洪暴發。黃帝發現問題的所在後,便帶頭種了一棵小柏樹,臣民自然會效仿。從此,植樹造林便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世世代代一直沿續下來,這也是橋山多古柏的原因所在。
站在軒轅柏面前,看著陽光的光影在樹幹上留下斑駁的影,思緒便飄到了遠古。說實在的,對於黃帝這個人知之甚少,對於那個茹毛飲血的年代也沒多大興趣,只是會莫名的生出澎湃的情緒。應該是因為我們的身體里流淌著的都是炎黃子孫的血脈吧……
繼續往北,走過誠心亭,躍過碑亭,便正真進入了祭祀的地方——軒轅廟正殿。碑亭置有毛澤東、鄧小平、孫中山和蔣介石寫給黃帝陵的碑文。「不論誰來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這民謠唱得真是到位呢。古語說字如其人,在這四個偉人的碑文里,你仔細看看,真的是如此呢。
軒轅廟正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歇山頂,門楣匾額「人文初祖」,當時來祭祀的人不少,香煙裊裊,古柏深深,竟有仙境的錯覺。
西側的高大古柏,便是聲名不遜於軒轅柏的「漢武掛甲柏」了。相傳當年漢武帝來此祭陵,卸下的盔甲便是掛於此樹上,此後,柏樹周身上下便出現斑痕密布,柏液不時從中流出,彷彿有斷釘打在內。更神奇的是每年清明節前,流出的柏液凝結為球狀,就像掛滿了珍珠寶石,晶瑩奪目。清明一過,此景就看不到了。夠神奇吧?
正殿內有墨玉雕刻的黃帝浮雕像,四周飾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像。殿的兩側是碑廊,內置歷代王朝統治者祭陵的碑文。
走過正殿,便到了剛建沒多久的軒轅廣場了,它完全是應時下人的祭祖活動而建。
迎風飄揚的56面黃旗象徵著56個民族大團結,兩側立天音地鼓,廣場正殿由36根大石柱支撐,象徵著九州四海大一統,殿內正中央供奉著黃帝像,用象徵五色石的五種顏色鋪地,殿頂開一大圓形「天窗」,寓意天圓地方。這里完全是中華文明的演繹場所。
在軒轅廟里的所見所聞,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曾經苦追的小說——樹下野狐的《搜神記》和《蠻荒記》,以玄幻的筆下寫的華夏始祖故事。書中男主角拓跋野橫掃五族,發明指南車,他肯定就是軒轅黃帝了,《蠻荒記》他應該寫完了吧,不知他有沒有揭秘拓跋野就是軒轅黃帝呢?

Ⅷ 黃帝陵,軒轅柏在唱古老的歌……續寫句子

尼羅河的金字塔,法老墓,多麼牛!

Ⅸ 軒轅皇帝陵簡介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1公里處橋山之巔。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號,號稱」天下陵」。

黃帝陵區景色迷人,景區面積3.3平方公里,分為陵墓區和軒轅廟兩部分。黃帝陵園面積10餘畝,陵前設有祭亭,內立郭沫若親書」黃帝陵」碑。陵冢高3.6米,陵園周長48米。

園內古柏參天,一派庄嚴肅穆的氣氛。陵園入口處有」漢武仙台」,高數10米,拾級而上,縣城、東灣盡收眼底。

軒轅廟內沿南北軸線依次排列有山門、誠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大殿神龕內有用墨玉刻制的黃帝浮雕像。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已成為炎黃子孫舉辦盛大文化活動的中心之一。

(9)小說主角在黃帝陵軒轅柏回到古代擴展閱讀

民間對軒轅黃帝的祭祀活動從古綿延至今。民間祭祀一般在清明節前後和重陽節期間,北宋以來,民祭則多在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舉行。

傳說這一天是黃帝乘龍升天的日子,故舉辦「民祭軒轅黃帝逸仙盛會」。農歷九月九日清晨,黃陵方圓數百里成千上萬的群眾,端著貢物、抬著祭品,翻山越嶺,齊聚橋山腳下。

時辰一到,擊鼓鳴鍾,古樂齊奏,民眾將牛、羊、豕三牲和各種供品敬獻在陵前的供桌上,祭奠祖先,祈福祈祥。祭祀活動規模宏大而肅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海外炎黃子孫回國拜謁黃帝陵的人數日益增多。他們千萬里尋根問祖,不忘家鄉故土,反映了炎黃子孫血脈相連、同根同祖的赤子情懷。

不同時代的橋山黃帝陵祭祀有不同的歷史背景、祭祀觀念和祭祀禮儀,但都體現了民族認同、國家統一、和諧振興的中華民族精神,並將這種精神的主旨傳承至今,綿延不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帝陵

熱點內容
推到女主比較多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4-11-30 17:33:58 瀏覽:639
小說推薦言情古代阿丑 發布:2024-11-30 17:18:44 瀏覽:634
葉以念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4-11-30 15:57:45 瀏覽:852
采補武俠小說 發布:2024-11-30 15:57:23 瀏覽:79
網路小說與當代文學 發布:2024-11-30 15:45:19 瀏覽:500
a校園小說 發布:2024-11-30 14:03:03 瀏覽:629
偶像校園已婚小說 發布:2024-11-30 13:57:27 瀏覽:206
重生玄幻的男男小說推薦 發布:2024-11-30 13:02:26 瀏覽:508
好看的小說文筆好的 發布:2024-11-30 12:27:09 瀏覽:501
網友好評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4-11-30 12:26:03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