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最早是誰寫的
Ⅰ 誰是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
中國武俠小說第一人:金庸
[ 作者: fyu1314 ]
在中國現代文壇上,小說界的霸主不是魯迅、老舍,也不是郁達夫、沈從文,也不是錢鍾書、姚雪垠,更不是趙樹理、孫犁、路遙、霍達、王蒙、陳忠實等,而是金庸。我以為,就整個中國的文學來說,金庸也稱得上小說界第一人。
也許,你要說我太偏愛金庸了,金庸不過是武俠小說寫得好罷了,是的,他的武俠小說寫得很好,我要說的正是他的武俠小說。正因為他的武俠小說給他贏來了一片喝采聲,給中國文學贏來了一遍喝采聲。
縱觀中國文學史,能把人物寫得豐滿真實,能把故事寫得曲折豐厚,臧否人物隨發隨而不露斧鑿之痕……等方面,除了司馬遷與曹雪芹,就得算金庸了。而金庸,更以他廣闊的構思力於文學史上縱橫馳騁。其小說字里行間的哲理意味與人生樂趣更令人回味無窮。
下面就試以上所列,歸納為以下幾點來具體分析說明。
一、形象,豐富了文學史上的人物畫廊
就形象而言,阿Q、孔乙己、駱駝祥子、高加林等人,也還說得上生動,但太單薄,不豐滿。說得上豐滿的,應該是《史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金瓶梅》、《儒林外史》、《暴風驟雨》、《白鹿原》、《塵埃落定》……而《紅樓夢》、《儒林外史》、《金瓶梅》等書更有力於世俗風情的描繪,但在形象塑造上稍遜一籌;《三國演義》有過猶不及的味道;《暴風驟雨》中的形象本還算豐滿,但其更集中於仇恨,缺乏開合之力,《水滸傳》和《史記》中的人物,又多有繼承,所以在構思寫作方面見不出多大功力,而金庸筆下的人物,幾乎全由金庸一手塑造。不僅形象生動,而且豐滿結實。想見其構思是多麼的廣闊和艱辛。是為胸中有丘壑者,方能有如此豐富的人物山群。
從《書劍恩仇錄》開始,武俠形象汩汩而出。有反清義士陳家洛、文泰來等人,也有射鵰英雄郭靖、黃蓉,有東邪黃葯師,西毒歐陽鋒,南帝一燈大師,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有老頑童周伯通,神鵰俠楊過,還有喬鋒、段譽、虛竹、慕容復、韋小寶、石破天、岳不群、令狐沖……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人們說,凡有華人和井水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
二、開辟了武俠小說的新天地,在當代武俠小說中更是獨領風騷
我曾瀏覽過武俠小說的曠野,但在我的印象中,金庸小說一枝獨秀,無人能及。司馬遷曾有《游俠列傳》,後《世說新語》里也有周處等俠,多短小,不能深現人物;到唐代,有劍客名世,多荒誕不經;宋明以來,武俠小說越來越多,《三言》、《二拍》多有記載,無非民間豪客、江湖強人之類,多附有市儈意識與低級趣味;後又有石玉昆等人五公案、十三妹等,不是說教太重,即多形式化的描寫;到了民國,又有南向北趙、北五家等人,把古典武俠小說推向高潮。特別是向愷然、王度廬,他們筆下的霍元甲、大刀王武、陳真、李慕白、俞秀蓮、玉嬌龍、春雪瓶等人,至今也廣為人們喜愛。但至金庸一世,頓使他們黯然失色。向愷然為寫故事而寫俠,意在媚俗——說書人氣息太重,王度廬為寫情而寫俠,悲情有過於《紅樓》、但情節張力不夠,所展示的生活面不廣,只局限於兒女情長。而金庸一出,則所有的傳統的武俠小說的寫法都被打破了。
他憑著對宋元歷史的深徹了解和對人際生活的深厚閱歷,展示了一幅宋元社會生活畫卷。從政治斗爭到街談巷語,從皇親貴族到市井小民,從遙元的邊疆到繁華的帝都,金庸的筆墨無處不到。讓你感覺到你讀的不僅是武俠小說,而是比《清明上河圖》還要壯觀的社會生活史畫。它們是一首首壯烈的英雄史詩。從喬峰到郭靖,從郭靖到楊過,一輩輩人都背負著強烈的愛國感情和俠客風骨,相比之下,梁羽生、古龍的就顯得單調多了。所以,縱觀古今,金庸的武俠小說是傑出的,無與倫比的。
三、高超的諷刺藝術
當年魯迅曾贊美《儒林外史》「婉而多諷」、李長之也曾狂熱的稱道《史記》的諷剌是不動聲色、自然尖利,在我看來,金庸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天龍八部》中,因為人們把當世高手「北喬峰」叫到了「南慕容」前面,心高氣傲的慕容復聽著總覺得怪別扭。結果,在與吐番僧鳩摩智的較量中,喬峰成了不爭的高手,而他,不過是一介草包而已。他一心想復國,而淡漠了人情,只顧於利用他人,結果,金庸給他安排了這樣的結局:在一片寧靜的草原上,他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生活,還念念不忘的和那些孩子做著參拜皇帝的游戲。不是語言上的諷剌,如《儒林外史》與《史記》,而是情節上的諷剌;而是情節、人物性格發展的必然。作者只不過隨意點染一下而已。
另外,金庸對「情」、「命」、「生死」、「俠」、「善惡」的參悟也是很深刻、很形象的。世間多有此類評論,我這里就不多說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金庸應當在文學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他的小說藝術的成就是不可抹滅的。理當成為中國敘事文學的小說第一人。
Ⅱ 中國最初的武俠小說是誰寫的
唐代武俠小說開始萌芽。在唐人傳奇中,《聶隱娘》、《昆侖奴》、《荊十三娘》、《紅線》、《虯髯客》等作品,已經是較為成熟的武俠短篇小說。而我們這一代人看的武俠一般都是是指近代的武俠小說。香港牟松庭、梁羽生和金庸分別以《山東響馬幫》、《龍虎鬥京華》、《書劍恩仇錄》為先導,開啟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新時代。而他們寫作的初衷也為了提高報社報紙的銷量,是以那時候的小說都是在報紙上邊連載的。不久,張夢遠、石沖、江一明、高峰、倪匡一一登場,盛況空前。仔細品味,則金庸學究天人,修養純正,作品結構謹嚴,情節精采紛呈,實乃集此前名家之大成,不愧為宗師。
台灣一地,也是群峰並峙,萬壑爭流: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醉仙樓主、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相繼崛起,分別以《南明俠隱》、《八荒英雄傳》、《雍乾異人傳》、《風塵俠隱》、《墨劍雙英》、《關洛風雲錄》開啟先路,獨抱樓主、蕭逸、慕容美、古龍、秦紅、柳殘陽、獨孤紅、上官鼎兄弟等人繼其後,各有特色,自成一家,而猶以古龍獨辟蹊徑,將歐美暢銷書結構溶入武俠小說,十分引人注目。此期當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三大巨臂,領袖群倫。
Ⅲ 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是誰
司馬遷——《游俠列傳》即《史記》中的《游俠列傳》
新派武俠小說則是——(香港)梁羽生《龍虎鬥京華》
Ⅳ 第一本武俠小說是誰寫的
當代自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開始,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
Ⅳ 第一本武俠小說是誰寫的
由來:
司馬遷《史記》中說: 救人危難, 周濟貧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義, 即謂之」俠」; 俠士多憑武技對抗壓迫, 所以《韓非子》說: 」俠以武犯禁」.」小說」者, 」街談巷語之說也」.合起來說: 民間流傳的描寫憑武藝行俠仗義的敘事文學作品就叫」武俠小說」.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 《史記·游俠列傳》中郭解的故事已具傳說性質, 可視為武俠小說的萌芽; 唐代《聶隱娘傳》、《紅線傳》, 是武俠小說的初期形態; 宋代講述」撲刀」、」桿棒」列為說書人的專工; 至元明之際遂產生了描寫」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滸傳》; 清代的《三俠五義》、《小五義》兼寫清官, 是武俠小說的一個流派.
本世紀20 年代以來, 武俠小說新作層出不窮.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愷然) 著《江湖奇俠傳》, 河北有趙煥亭著《雙劍奇俠傳》, 風行一時.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俠小說四大作家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向、趙二氏的作品逐漸不為廣大讀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論, 當首推白羽 (宮竹心) , 其次是還珠樓主 (李壽民) 、王度廬、鄭證因, 各有二三十種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俠傳》
民國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俠小說盛極一時。據魏紹昌所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的不完全統計,當時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時稱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俠小說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俠傳》曾經風迷一時,讀者甚眾。後來明星影業公司截取其中片斷,改編拍攝成《火燒紅蓮寺》,影響就越發巨大。《江湖奇俠傳》寫於二十年代初,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有些人甚至認為它才算中國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
Ⅵ 第一部武俠小說是誰寫的
最早的武俠小說是漢末時代誕生的《燕丹子》,這部以荊柯刺秦王為題材的小說塑造了荊柯、田光、燕子丹等中國歷史上第一批有著具體形象的「俠」人物。
Ⅶ 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1955年,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1955年連載於香港《新晚報》,1980年出版單行本。
該小說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斗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既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
該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人物,雖然比金庸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以前的武俠小說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在語言風格及武功藝術的描寫上也都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為作者後期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品出處
《金庸小說集》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說
字數
629000
出場人物
129人
主要人物
陳家洛、霍青桐、余魚同、李沅芷等
Ⅷ 武俠小說鼻祖是什麼,它講的什麼歷史故事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武俠夢,夢想著仗劍天涯,夢想著扶危濟困。想必每個人武俠小說也看了不少,古代的、近代的、杜撰的、改編的,但是你知道中國武俠文學作品鼻祖是哪一部小說嗎?
這裡面並沒有寫到侍醫夏無且,可能作者認為以琴聲提醒嬴政更顯的情節激盪吧。
從《燕丹子》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武俠小說雖然沒有脫離歷史,故事略顯單薄,但是已經有了後世武俠小說所具有的要素。主人公有強烈的責任感,不畏強權不畏強暴,為了正義可以捨身取義,殺身成仁,也符合金庸筆下郭靖所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要求。
Ⅸ 武俠小說的創始人是誰
平江不肖生
Ⅹ 武俠最早開始於什麼時期 誰才是武俠文化的鼻祖 未來
分新舊
舊派:最早來源已不可察,有漢初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游俠、刺客列傳;二是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最為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整合包拯故事和江湖豪俠的事跡結合而成。
新派:民國時期新派就已經隱隱成型,有《五女七貞》、《永慶昇平》、《小五義》、《續小五義》,民國《三俠劍》、常傑淼的《雍正劍俠圖》(即《童林傳》)等等,已經有了新派的構架。也有人走向了最初的玄幻道路,比如網路玄幻文學的始祖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龍虎鬥京華是新派武俠的最早之作,這是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俠小說。主要講述了義和團進北京的事跡。系新派武俠開山之作。亦是「新派」武俠小說之源頭伊始。其靈感來自於當時形意拳大師和太極拳大師要交手,在港澳地區引發了轟動,被宣傳為龍虎鬥,於是梁羽生先生趁機創作了龍虎鬥京華,為新派武俠第一本小說。
新派武俠的發展:這里主要要誇獎金庸先生。當時武俠小說在社會地位很低,屬於獵奇的市井文學,屬於最低級的文學,大量的劣質創作往往也針對於黃暴恐三元素,加上大量的武俠誇張描寫,使得很多文章烏煙瘴氣。而金庸的創作射鵰英雄傳給武俠小說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尤其是其核心價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讓武俠小說擺脫了低級文學的帽子,走入主流價值觀。也幫助了清華,北大當時的「武俠小說是否有價值」這一辯論戰里,支持武俠一方的勝利。
金庸先生歷史,文字功底深厚,又有大量的劇本寫作經驗。加上他自己辦報紙,寫社評,散文,在當時魚龍混雜的武俠創作中脫穎而出,而且金庸嚴格遵循武俠不可過於玄幻,掌握了武俠的純粹性,比起其他戰鬥力崩壞的作品,金庸武俠里的角色並不沒有那麼移山填海般的實力,卻反而更顯得更加強大有力(舉個例子,三流網文里控制無數宇宙的邪神,也比不上固古惑仔里聽著藍色多瑙河神經質的把受害者從樓上扔下去的張耀揚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角色不是靠戰鬥力強就能塑造的更強的,而是靠劇情,靠描寫,)。加上他擅長把人物放在歷史里寫的特點,更顯真實感。歷史-純粹武俠-俠之大者的精神,是金庸對武俠的巨大貢獻
另一位要說古龍,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使中外經典鎔鑄一爐,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光說文字,古龍的人物,場景,氣氛描寫更勝一籌。金庸則在歷史感,時代感,大場景上更有其獨到之處。很多文學青年會更喜歡古龍,因為其文字和情感把握更加細膩靈動,而很多熱血青年更喜歡金庸,其歷史感和豪情萬丈的時代感帶動了所有角色的升華,而不需要具體細致描寫一個人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