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熄古代小說
『壹』 請從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作品成就中任選一種,完成對某一種文學成就的簡介報告。
屈原
【詩人屈原簡介】
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
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華,融合了古代神話和傳說,創造出了新體詩——「楚辭」。楚辭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詩經》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採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形式活潑多樣,適宜於抒寫復雜的社會生活,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據內容的需要而任意擴充。偉大詩人屈原,是楚辭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名平,出身於楚國的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26歲就擔任楚國左徒兼三閭大夫。起初他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授賢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是一位具有遠舊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大詩人,是三峽里的「第一流才子」。他憂國憂民,最後投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的政治生活雖然是個悲劇,但作為詩人,他給後人留下了《離騷》、《天問》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詩篇。這些都是中國文學寶庫的珍貴遺產。
《離騷》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詩。前半部分是現實的敘述,寫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後半部分加入了許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風、雨、雷、電、雲、月以及鳳凰和龍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馳騁,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對象,結果是失望了。
詩人把自然現象、歷史人物、傳說糅成一體,編織成為瑰麗的浪漫主義藝術形象,達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結合。魯迅稱贊屈原:「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天問》是一篇奇特的長詩。這是屈原在放逐以後,憂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動盪,舊信仰完全崩潰,因此對於自然現象、古代遺聞、宗教信仰以及對社會的傳統思想都產生了懷疑,從而發出種種疑問。通過提問,詩人盡情宣洩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悶.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有詳細的記載
【歷史故事】
戰國時代,稱雄的秦、楚、齊、燕、趙、韓、魏七國,爭城奪地,互相殺伐,連年不斷混戰。 那時,楚國的大詩人屈原,正當青年,為楚懷王的左徒官。他見百姓受到戰爭災難,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報國為民,勸懷王任用賢能,愛護百姓,很得懷王的信任。
那時西方的秦國最強大,時常攻擊六國。因此,屈原親自到各國去聯絡,要用聯合的力量對付秦國。 懷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齊、燕、趙、韓、魏六國君王齊集楚國的京城郢都,結成聯盟,懷王成了聯盟的領袖。 聯盟的力量,制止了強秦的擴張。屈原更加得到了懷王的重用,很多內政、外交大事,都憑屈原作主。
因而,楚國以公子子蘭為首的一班貴族,對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說他奪斷專權,根本不把懷王放在眼裡。挑撥的人多了,懷王對屈原漸漸不滿起來。 秦國的間諜把這一情況,報告秦王,秦王早想進攻齊國,只礙著六國聯盟,不敢動手,聽到這個消息,忙把相國張儀召進宮來商量。 張儀認為六國中間,齊楚兩國最有力量,只要離間這兩國,聯盟也就散了。他願意趁楚國內部不和的機會,親自去拆散六國聯盟。
秦王大喜,准備了金銀財寶,交給張儀帶去。張儀將相印交還秦王,偽裝辭去秦國相位,向楚國出發。 張儀到了郢都,先來拜訪屈原,說起了秦國的強大和秦楚聯合對雙方的好處,屈原說:"楚國不能改變六國聯盟的主張。"
張儀告訴子蘭:"有了六國聯盟,懷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聯盟,屈原就沒有什麼可怕了。"子蘭聽了,十分高興。 楚國的貴族就和張儀連成一氣。子蘭又引他拜見了懷王最寵愛的王後鄭袖,張儀把一雙價值萬金的白璧,獻給了鄭袖。那白璧的寶光,把楚國王後的眼睛都照花了。 鄭袖欣然表示,願意幫助他們促成秦楚聯盟。大家認為:"要秦楚聯合,先要拆散六國聯盟;要拆散聯盟,先要懷王不信任屈原。
子蘭想了一條計策:就說屈原向張儀索取賄賂,由鄭袖在懷王面前透出這個風聲。張儀大喜說:"王後肯出力,真是秦楚兩國的福分了!" 張儀布置停當,就托子蘭引見懷王。他勸懷王絕齊聯秦,列舉了很多好處。最後道:"只要大王願意,秦王已經准備了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獻給楚國。 懷王是個貪心的人,聽說不費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宮中,高興地告訴了鄭袖。鄭袖向他道喜,可又皺起眉頭:"聽說屈原向張儀要一雙白璧未成,怕要反對這事呢!"懷王聽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懷王擺下酒席,招待張儀。席間討論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對,與子蘭、靳尚進行了激烈爭論。他認為:"放棄了六國聯盟,就給秦國以可乘之機,這是楚國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張儀、子蘭、靳尚,走到懷王面前大聲說:"大王,不能相信呀!張儀是秦國派來拆散聯盟、孤立楚國的,萬萬相信不得……"。 懷王想起鄭袖所說,果然屈原竭力反對秦楚和好;又貪圖秦國的土地。不禁怒道:"難道楚國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雙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宮門。
屈原痛心極了,站在宮門外面不忍離開,盼著懷王能醒悟過來,改變主意,以免給國家帶來災難。 他從午站到晚看見張儀、子蘭、靳尚等人歡歡喜喜,高高興興走出宮門,才絕瞭望。他嘆著氣喃喃地說:"楚國啊,你又要受難啦……" 屈原回到家中,悶悶不樂,想到親手結成的聯盟一經破壞,楚國就保不住眼前的興旺,不禁頓腳長嘆。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問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勸他不要再發議論了,屈原道:"我是楚國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國遇到危險啊!" 他認為懷王會醒悟,定會分清是非的。只要懷王回心轉意,楚國就有辦法了。但是懷王不再召見他,他越來越憂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寫了一篇名叫《離騷》的長詩,把對楚國的憂愁和自己的怨憤都寫了進去。"離騷"就是"離憂",人在遭遇憂愁的時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發自己的怨憤呢!
這篇詩傳到宮中,子蘭、靳尚等人又得了攻擊的材料,說屈原把懷王比作桀紂。懷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職。 郢都的空氣快把屈原逼瘋了。女媭勸他換個地方去休養一陣,他大聲說:"我不能帶著楚國和百姓一起走呀!" 但在女媭的日夜勸說下,他到底搬出了郢都,准備住到漢北去。他走一陣,又回望一陣,"這雄壯的郢都城啊!"
他掛念著國事,到一處就歇幾天,打聽一下消息。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古廟里的牆壁上,畫著天地神靈和古代聖賢的故事。 聖君賢王的事跡觸動了他的心事,他想不通懷王為什麼這樣糊塗。他對神靈大聲喝問:"這世界究竟有沒有是非!?……"因此寫成了《天問》這篇長詩。 神靈沒有回答他,可事實卻對他作了回答。當懷王和齊國斷絕了邦交,拆散了聯盟以後,就派人跟張儀到秦國去接收土地。
將近秦都咸陽,張儀裝作喝醉了酒,在下車時跌了一跤,推說跌傷腿,就別了楚使,先進城去了。 楚使住在客館里,天天去見張儀。張儀總是推腿傷未愈不能接見。 一直過了三個月,張儀得到六國聯盟確實已經瓦解了的消息以後,才出來接見楚使。
當楚使提到交割土地時,張儀賴得一干二凈。他說:"我說獻給楚王的,是自己的六里俸地。秦國的土地怎麼能夠獻給人呢?" 楚使有口難言,只得空手回來報告楚王。這一來,可把懷王氣昏了。 他仗著這幾年養精蓄銳,兵糧充足,就派了大將屈平,帶領十萬大軍,進攻秦國。
秦王立刻改變了攻齊的計劃,索性聯合齊國,分兩路迎擊楚軍。 楚軍擋不住兩國的夾攻,連打幾個敗仗,屈平陣亡,秦兵佔領了楚的漢中地方。 消息傳到漢北,把屈原急壞了。他憤怒、嘆氣,最後決定趕回郢都,設法去抵抗秦國。
半路上,他接到了懷王的命令,派他出使齊國,恢復聯盟。屈原高興地想:"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齊國。 懷王違背聯盟,齊國十分憤恨。但是屈原是齊王敬重的人,經過一番談判,就答應撤回助秦攻楚的齊兵。 屈原還未返國,就得到了秦楚議和的消息。他怕懷王再受欺騙,連忙辭了齊王,趕回楚國去。
他到了楚國雲夢地方,看見當地百姓正在追悼在戰爭中陣亡的將士。 屈原十分感動,停下車進去參拜。他立在神位面前誦讀他所做的《國殤》詩,悼念為國犧牲的戰士。念到沉痛的地方,百姓都流下淚來,屈原也放聲痛哭。 屈原走了幾天,忽聽傳說:張儀又到郢都來了。他不禁連連跺腳,日夜兼程,向郢都趕去。
子蘭、靳尚聽見屈原回來了,連忙來報告王後鄭袖。他們都怕屈原再回郢都,讓他留在懷王面前,日久總是大患。 這夜,鄭袖就向懷王哭訴:"屈原在雲夢地方對百姓說,那些陣亡的,都是我向大王進言而冤死的。這回他回來,要替冤死的伸冤報仇。"懷王聽了大怒:"他敢這樣?簡直是瘋了!" 鄭袖趁機進讒:"是瘋了!不是瘋了怎會對百姓說這樣放肆的話?我怕見他!他要在郢都,就讓我到江南去!"
第二天,懷王下了一道命令:任屈原為三閭大夫,不必進宮,立刻赴任。他派子蘭把命令送給屈原。 子蘭見了屈原,奸笑著向他道喜,傳達了懷王的命令。屈原卻呆了,他仰天長嘆:"大王,你再不能糊塗喲,楚國的江山,楚國的百姓,全在你的身上喲!" 女媭怕他再惹禍殃,勸他趕快離開郢都去上任。屈原說:"你是替我擔心,我是替楚國擔心呢!"但是尋思無計,只得准備上任去。
屈原走了,楚國滿朝文武都投入鄭袖、子蘭一黨,聯盟不久又散了。從懷王二十七年起,秦國連連對楚國發動戰爭。 楚國國勢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對抗秦兵的力量。懷王三十年,秦國佔領了楚國北部的八座城池。 懷王正在愁悶,忽然接到秦王的來信,請他到秦國武關地方,商談秦楚永世友好的辦法。懷王左思右想,決不下主意:要不去,只怕秦軍向南進攻;要去呢,又怕秦國心懷叵測。
子蘭首先勸懷王:"秦王願意和好,這機會可失不得。"靳尚也說:"走一遭兒,至少有幾年太平。 懷王回到後宮,又聽了鄭袖一番勸行的話,這才打定了主意,馬上寫了回信,同意去武關會談。 准備了幾天,他和靳尚帶了五百人馬動身,才離郢都,途中只見有一匹馬飛一般奔來。
奔到跟前,馬上的人跳下,伏在車前,大聲慟哭。懷王一看,原來是三閭大夫屈原,他聽到了懷王要去武關的消息,連夜飛馬而來。 只聽他悲聲說道:"大王啊!秦國如虎口,這危險冒不得喲!你要想想楚國的祖宗和百姓,不能單聽小人的說話喲!" 十多年不見,屈原憔悴了。懷王見了他,想起這十多年來國勢,一天天走下坡,心裡也湧起了一陣感傷。
他正在沈思,靳尚站出來狠狠地對屈原說:"今天是大王出門的好日子,三閭大夫說這些喪氣話什麼意思?" 屈原氣得嘴唇發抖,顫聲說道:"上官大夫!你是楚國人,也該替楚國想想,不能把大王送進虎口啊!" 靳尚大怒,迭聲叫讓開。屈原攀住了車轅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揚鞭催馬,簇擁著懷王走了。
屈原爬起來,一邊追,一邊叫。靳尚只怕懷王心裡動搖,加快一鞭,那車飛一般去了。 屈原喘著氣站住了,眼睜睜望著向西而去的人馬,等到不見了影子,還獃獃立在那兒。 不到半個月,靳尚只剩下一人一馬逃回郢都。果不出屈原所料,懷王和五百人馬一到武關,就被秦國扣留,已經送往咸陽。
噩耗傳遍了全國。鄭袖為了安定人心,立太子熊橫為頃襄王;自己掌握國政;任命子蘭做管理全國軍政的令尹。 屈原拚死趕到郢都,要求頃襄王恢復六國聯盟,用強大的實力,向秦國討回懷王。 子蘭等人是勸懷王去秦國的,怕懷王回來問罪,又怕得罪秦國。因此不但不聽屈原主張,而且立刻驅逐他出都。不許他再回郢都。
這班人趕走了屈原後,醉生夢死一般地過日子,過了三年忽然接到懷王的死訊。 原來,懷王到了咸陽,秦王就大會群臣,然後接見懷王,要他當面立下割讓黔中地方的文書。懷王憤怒已極,一口拒絕了。 秦國就把他扣押起來。關了一年多,看守漸漸鬆了,懷王就把看守人灌醉,換了服裝逃出咸陽。
走了幾天,到了趙國地界,懷王說明情由,請求救援,但是趙國人恨他屢次破壞聯盟,不許進城。 懷王懊惱地向南走,想投奔魏國去。才到半路,秦兵已經追到,把他捉住了。 懷王重新被押回咸陽,氣得吐血,生了一年多病,在頃襄王三年時死了。
秦國把這副無用的枯骨送還楚國。懷王的靈柩到達郢都的時候,楚國百姓個個感到奇恥大辱,沿路都有人失聲痛哭。 這事件把屈原的心擊碎了,他本來把復興楚國的希望寄託在懷王的醒悟上,現在覺得什麼都完了。他在懷王靈柩面前哭昏了過去。 他要求頃襄王趁各國都在怨恨秦國的機會,設法聯絡,一同對付秦國。頃襄王全不聽他。
他就日夜在宮門前痛哭,期望打動頃襄王。這可惱了鄭袖,叫子蘭來斥罵他:"你不聽命令,是看不起大王嗎?再不回去,就叫人押著你走!" 屈原厲聲大罵:"是你勸大王到秦國去的!你是楚國的令尹嗎?你是秦國的奸細啊!把國家鬧成這個樣子,楚國的百姓要吃你的肉哩!" 子蘭慌忙報告鄭袖,鄭袖大怒:"這是瘋子,還能讓他做什麼官,讓他死得遠遠的,永遠不準回來!"
她立刻叫頃襄王革掉屈原的三閭大夫職位,叫人押送,流放到江南去,永遠不準過江。。 屈原被押回家,見了女媭,長嘆一聲:"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緊,只恨他們把國家斷送了!"他把這個家,托女媭搬回故鄉去。 又設了靈位,祭奠懷王。他念著招魂的長詩,懷念著當年興旺的楚國。
屈原到了流放的陵陽地方,日夜心煩意亂。他知道楚國定有災難:"但是我怎能為了逃避災難,離開出生的地方,到處亂撞呢?" 屈原考慮了幾天,覺得楚國一片黑暗,悶得氣也難喘,因此決定出國去走一遭兒。 走了幾天,到了楚國的邊境,他又躊躇起來。
他的馬悲哀地嘶叫著,馬夫也回頭望著楚國嘆氣。屈原不禁激動地說:"對,我們是楚國人、楚國馬,死也要死在楚國的土地上!" 他回到陵陽住了九年,既沒有回郢都的希望,又聽到楚國的局面越來越壞。每個傳來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 他想起懷王是因為拒絕割讓黔中才死在秦國的,決意到這塊地方去看看,來到黔中郡漵浦地方住了下來。愛國的火焰在他心裡燃燒,可自己又無能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邊湖旁踱著。
滿腹的憂愁憤恨,他都寫成了詩篇。他越來越老了,但是復興楚國的希望,卻一天也沒有熄滅過。 頃襄王二十一年,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把他擊昏了:秦將白起進攻楚國,佔領郢都,楚國的宗廟和陵墓都被毀了。 楚國要亡了!他決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頭也不梳,臉也不洗,昏昏沉沉的走了幾天,到了汩羅江邊。他在清澈的江水裡看見了自己的滿頭白發,心裡像波浪一樣翻騰起來。
聯盟給小人破壞了,楚國受到了危險,百姓遭到了災殃。屈原在江邊踱著。他懷念郢都,懷念百姓,憎恨敵人,憎恨姦邪,決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賣國的小人,激發全國百姓的愛國赤誠。 這里的土地沒被秦兵踐踏過,是干凈的。他解下衣服,包著江邊的石頭,用帶子緊緊縛在自己身上。奮力向江心一跳。愛國詩人帶了楚國的干凈石塊,很快沉了下去。這天是五月五日。 屈原死後,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為他是和危害楚國的小人奮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們就掛起昌蒲劍,喝著雄黃酒。預防姦邪的侵害。
百姓相信愛國詩人是不會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們搖著龍船,到處去尋覓詩人。他的愛國精神,已經在中國人民心中生了根。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阿利蓋利·但丁)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屈原的影響】
漢代以來,屈原在中國歷史上地位日漸崇高,影響愈加深遠。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偉大,一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二是他用畢生心血寫成的20多首詩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據《漢書·藝文志》,從屈原生活的時代起,至西漢末年的300年間,模仿屈原辭賦創作新篇的有66家,771篇,另有雜賦作者12家,133篇。除《楚辭章句》注釋的宋玉、景差、淮南小山、東方朔、庄忌、王褒、劉向、王逸的作品外,緊隨其後者有枚乘《七發》、司馬相如《大人賦》,揚雄《長楊賦》,張衡《思玄賦》,曹植《九愁賦》,阮籍《東平賦》,左思《三都賦》,陶淵明《閑情賦》,鮑照《蕪城賦》,江淹《別賦》、《恨賦》,庚信《哀江南賦》等名篇,繼承了屈原創作風格,把楚辭創作發展到新的階段。
從漢代以來至清朝末年的兩千年間,解釋《楚辭》的注本雖然很多,但大多亡佚了。流傳下來的注本,游國恩認為較有影響者有以下10種,即:東漢王逸《楚辭章句》17卷,北宋洪興祖《楚辭補注》17卷、《楚辭考異》1卷,南宋朱熹《楚辭集注》8卷、《楚辭辯證》2卷,明汪瑗《楚辭集解》8卷、《蒙引》2卷、《考異》1卷,明清之際王夫之《楚辭通釋》14卷,錢澄之《楚辭屈詁》不分卷,清林雲銘《楚辭燈》4卷,王邦采《離騷匯訂》4帙、《屈子雜文箋略》2帙,蔣驥《山帶閣注楚辭》6卷、《余記》2卷、《楚辭說韻》l卷,戴震《屈原賦注》10卷、《通釋》2卷、附汪梧鳳《音義》3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注本和研究論著更多。
關於屈原作品的評價,王逸說:「屈原之辭,誠博遠矣。自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辭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範,取其要妙,竊其華藻。」劉勰說:「故《離騷》、《九章》,朗麗以哀志;《九歌》、《九辯》,綺靡以傷情;《遠游》、《天問》,瑰詭而惠巧;《招魂》、《大招》,耀艷而深華;《卜居》標放言之致;《漁父》寄獨往之才。故能氣往轢(利)古,辭來切今,驚采絕艷,難與並能矣。」李白盛贊「屈平詞賦懸日月(屈原的詩歌像高懸在天空的太陽、月亮一樣光芒萬丈)」。杜甫立志「竊攀屈宋宜方駕(我要努力攀上屈原、宋玉詩詞的高峰同他們並駕齊驅)」。北宋邵博說:「《楚辭》文章,屈原一人耳。」蘇軾說:「吾文終其身企幕而不能及萬一者,推屈子一人耳。」明蔣之翹說:「予讀《楚辭》,觀其悲壯處,似高漸離擊築,荊卿和歌於市,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凄婉處,似窮旅相思,當西風夜雨之際,哀蛩(窮)叫濕,殘燈照愁;幽奇處,似入山徑無人,但聞猩啼蛇嘯,木魅山鬼習人語來向人拜;艷逸處,似美人走馬,玉鞭珠勒,披錦綉,佩琳琅,對春風唱一曲《楊白華》;仙韻處,似王子晉騎白鶴,駐緱(勾)山最高峰,吹玉笙作鳳鳴,揮手謝時人,人皆可望不可到。」清沈德潛說;「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如太空之中,不著一點;如星宿之海,萬源湧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動,萬物發生。古來可語此者,屈大夫以下,數人而且。」王國維說:「大詩歌之出,必須侯北方人之感情與南方人之想像合而為一,即必通南北之驛騎而後可,斯即屈原其人也。」魯迅先生說:「在韻言則有屈原起於楚,被讒放逐,乃作《離騷》。逸響偉辭,卓絕於世。後人驚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產,故稱《楚辭)。」魯迅先生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肯定《史記》史學價值的同時肯定了《史記》的文學價值,與《史記》具有同等價值的是《離騷》。郭沫若先生對屈原和屈原作品的評價,本書隨處可見,下面的這段話更加耐人尋味,道出了屈原及其作品與中華民族的關系:「楚人是把在政治上統一中國的功名和產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兌換了。……由楚所產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產生出的《楚辭》,無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國統一著的。中國人如果不滅種,中國文如果不消滅,《楚辭》沒有毀滅的一天。楚人的功勞是不朽的,屈原是會永遠存在的。」
歷代文人歌頌屈原的文藝作品,大量的詩詞之外,小說、戲劇、美術作品都有,以沈亞之《屈原外傳》,睢景臣《屈原投江》,陳洪綬《屈子行吟圖》,蕭雲從《離騷圖》,門應兆《補繪離騷圖》較有影響。當代歌頌屈原的詩歌、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劇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以郭沫若哈姆雷特式史劇《屈原》為最有名,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公演,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投入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戰爭。
政權回到人民手中以後,屈原研究活動蓬勃興起,從個體研究到群體研究、專門機構研究,從總體的綜合性研究到具體的專題研究,關於屈原的生卒年月、身世根底、思想品格、時代特徵、政治生涯、詩歌創作等,無不成為研究課題,其火熱程度遍及中國,波及全球,使屈原從一個傳統文化佔主導地位的東方文明古國走向全面開放的西方世界,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最權威的「使者」。
1982年端午節,由湖北省社科院、社科聯、文聯發起,邀請全國18個省市約120多名屈學專家和作家、藝術家在屈原故鄉秭歸舉行第一次全國性「屈原學術討論會」。1983年8月、1984年5月分別在遼寧大連和四川成都舉行兩次全國性「屈學研討會」。1984年端午節在武漢成立全國第一個屈原研究團體——湖北省屈原研究會(後更名學會)。1985年4月在岳陽成立湖南省屈原學會。同年端午節在楚國郢都遺址,今湖北省江陵縣召開中國屈原學會成立大會,著名楚辭研究專家姜亮夫教授被推舉為名譽會長,另一位楚辭研究專家湯炳正教授當選為會長。至1998年5月,中國屈原學會先後在浙江富陽、湖南汨羅、貴州貴陽、山西臨汾、湖北江陵和廣東深圳召開了6次年會。除全國性活動外,各省市屈學研究活動也方興未艾,僅湖北省屈原學會便先後在武漢、黃石、襄陽、恩施、江陵、宜昌等地召開了多次年會,獲得多項研究成果。1999年端午節,中國屈原學會再度回到屈原故里秭歸、學會會長褚斌傑教授蒞會主持,為20世紀的屈原研究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屈原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前蘇聯著名漢學家H·T·費德林在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屈原詩歌的獨特性與全人類性」的重大研究課題,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屈學研究的興趣。以研究內容為標志區分,國外學者對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大致形成三種趨向:一種以前蘇聯H·T·費德林、E·A·謝列勃里雅可夫和匈牙利漢學家F·托凱為代表的傳統式,著重從屈原作品本身探討其藝術價值及其在世界文學史的地位;一種以日本藤野岩友、竹治貞夫、稻畑耕一郎教授為代表的學院式,著重對屈原詩歌進行考據和詮釋;一種以美國漢學家詹姆土·R·海陶瑋、勞倫斯·A·施奈德,英國漢學家戴維·霍克思,法國漢學家戴密微,德國漢學家衛德明為首的西方式,著重從屈原身世和作品中研究中國古代政體中君臣之間的微妙關系,深入探討屈原的政治生涯和文學創作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內外條件,施奈德的專著已經反饋到中國。稻畑耕一郎教授專程來華出席中國屈原學會成立大會,許多日本學者甚至認為古代的楚國「是日本人的故鄉」。
屈原精神作用於古代,也作用於當代。愛國主義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國家和社會的凝聚力,檢驗個人行為的試金石。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有人勸他離開楚國。憑他的才華和聲望,列國君王都求之不得。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人才的流動具有廣泛的市場。許多有識之士在本國得不到重用,便去列國謀求發展。特別是那批以游說為業的縱橫家,朝秦暮楚,有奶便是娘。耿耿丹心的屈原卻是「去國不忍」。他報國未遂,遠離楚宮,仍「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屈原精神的偉大,在於他可以出走而堅決不走。「鳥飛返故鄉,狐死必首丘」的愛國情懷,在他自身的行為中堅持不渝。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屈原之後,如北宋的楊業,南宋的岳飛、文天祥,明朝的史可法,南明的夏完淳,清朝的林則徐、鄧世昌,到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兒女林祥謙、施洋、夏明翰、吉鴻昌、江竹筠等,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使站在他們面前的劊子手嚇得發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恨不為國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愛國主義的旗幟在他們手裡越舉越高,使他們成為民族的象徵,為理想敢於拋頭顱灑熱血的真的猛土。「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屈原長眠九泉兩千多年,居然在20世紀中葉「活」了過來,登上「波音』飄洋過海,瀟灑地走進號稱文明國度的西方世界,闖進神聖的高等學府,叩開知名學者的書齋,磁鐵般地吸引他們擁抱他、崇拜他、研究他。這是人格的力量,文學的力量,正義的力量,是中華民族5000年燦爛文化的拓展與延伸,超越時空的世界性傳播,所有炎黃子孫都引以為榮。
1953年,屈原以詩人身份同波蘭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法國的文學家拉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運動領袖何塞·馬蒂一道,成為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貳』 中國古代神話的文學價值是什麼。急
你們猜「玉皇大帝」和「觀世音菩薩」,誰貴誰輕呢?答:觀世音菩薩貴。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還在六道輪回之內,尚未跳脫三界),而觀世音菩薩(很至高無上的果位,是在六道輪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所以觀世音菩薩更貴,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釋天,與基督教上帝在同一個級別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級。天帝見觀世音菩薩,皆要誠心禮拜,叩頭頂禮。(你不信的話,去找陰律無情書上查,可是寫得清楚楚的)。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輪回內)雖是三界之內的王帝,三界之內的老大。但終究尚未跳脫三界,也有墮入無間地獄的可能性。因地藏經記載,無間地獄之所以叫做無間地獄,之四原因:無倫男女、種族、年齡、貴賤、或龍、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一旦墮入這地獄,都是同樣的受苦,所以叫做無間。你仔細看,有說過佛、菩薩也墮入無間地獄的可能性嗎?因佛、菩薩是很至高無上的果位,在三界之外,命亦是極貴無比,又不會造作任何罪業,即永不打入無間地獄的。要知道不但觀世音菩薩比天帝命貴的,連三界之外的一切佛、一切菩薩,皆都比天帝命貴的。如:觀世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及其他所有佛,所有菩薩,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嗎?
『叄』 甘蔗林的公公與兒媳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甘蔗林的公公與兒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阿明,不要去了好不好?要不,我也要跟你去。」「不行,你也去了,爹和小弟怎麼辦,家裡沒有一個女人也不成的。」
結婚一年的阿明和妻子小娟在房間里談論著出門打工的事。阿明有一個46歲的爹和一個18歲在讀高中的弟弟,他娘在兩年前因病去世了,一年前,他爹叫人給阿明介紹了鄰近二村的小娟結了婚,小兩口生活甜甜****的好不令人羨慕。幾天前,爹爹說家裡的農活並不太多,要阿明去南方打工賺錢養家。
「我們才剛結婚不久,現在就要離開,那我如果想你了怎麼辦?」「你個小**,是想我的傢伙還是想我的人哪,小**。」
「嗯,你笑我,我不來了了。」「你個小**,明天我就要去打工了,可有兩三個月的時間不能你的穴了,今晚我可要好好的干你,我要把你幹得向我求饒。你今晚要搞死了你。」
「我才不怕你呢——,反正明天你要去了,我也要有好幾個月不能挨了,誰怕誰呀。」
阿明摸著小娟的身體,喘著粗氣,慢慢地解開鈕扣。農村的女人還不大習慣戴**,一打開,就露出了……
『肆』 西遊記的內容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豬悟能、沙僧沙悟凈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內容分為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
2、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的緣由;
3、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
《西遊記》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西遊記主要人物簡介:
1、唐僧:小說里的唐僧是虛構的人物,和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別的。小說里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法號玄奘,號三藏,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
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
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
2、孫悟空:又叫美猴王、齊天大聖、孫行者。是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明靈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只著花果山水簾洞洞天說了一聲,有誰敢進去。
為我們尋個按家之地,不傷身體者,我等拜它為王,石猴藉此機會將「石」隱去了。後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須菩提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
此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
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
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
所以孫悟空很容易就會成為中國小男孩崇拜的偶像。孫悟空也是傳說的舍利子中最主要一顆名叫無谷舍利的利子後原身。
3、豬八戒:又叫豬剛鬣、豬悟能、豬烈剛,獃子。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
在高老莊搶占民女,後被孫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號為凈壇使者。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
豬八戒這個形象是吳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雖好吃懶惰,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
4、沙和尚:又名沙悟凈、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塘虱精),後觀音菩薩收服,命沙河尚拜唐僧為師。
保他去西天取經。因他最好拜唐僧為師,知道負責挑擔。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寶杖。書中又將沙和尚稱為「沙僧」。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部分章節介紹:
1、第一回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
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2、第二回
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變為松樹,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與佔山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的眾猴與物品。
3、第三回
悟空使攝法將傲來國庫館里兵器搬進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紛紛拜悟空為尊。悟空向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
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4、第四回
悟空被授以「弼馬溫」之官,他得知此官為末等職,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與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敗。金星再次招來悟空。玉帝命造齊天大聖府,讓悟空居住。
5、第五回
悟空管理蟠桃園,吃盡園中大桃。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伍』 翁熄小瑩結局
他的結局挺好的,小說作品中的人物,如果很善良的話,肯定會有一個好的結局,雖然中間可能會有波折。
『陸』 求大量描寫古代美男的句子 適合小說的 要多種類型的 如妖媚的 可愛的 一塵不染的
英氣逼人的五官清晰而立體,一雙湛藍色的眼眸閃爍著不知名的光芒。性感的薄唇緊緊的抿著,配上柔美的臉部曲線讓人有親吻的沖動。接近一百八的精壯身軀有著令人羨慕的完美比例。小麥色的肌膚是我最欣賞的顏色。尤其當冷硬的線條被羞意打破後,他整個人充滿了令人瘋狂的魅惑。
俊朗的眉,清麗的眼,挺直的鼻樑,不染而朱的嘴唇。烏黑的頭發直達臀際,披散在潔白的頎長身軀上,裝點出妖魅般的美麗。
黑金色的深邃眼眸,俊美非凡的臉龐,舉手投足在在都流露出渾然天成的帝王霸氣,看了叫人難以抗拒那野性的魅力
白衣黑發,衣和發都飄飄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飄拂,襯著懸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他的肌膚上隱隱有光澤流動,眼睛裡閃動著一千種琉璃的光芒。容貌如畫,漂亮得根本就不似真人 這種容貌,這種風儀,根本就已經超越了一切人類的美麗。他只是隨便穿件白色的袍子,覺得就算是天使,也絕對不會比他更美。這種超越的男女,超越了世俗的美態,竟是已不能用言詞來形容。
細長的眉毛,高挑的鼻樑,尖細的下顎,加上一雙明亮得像鑽石般的眼眸,時而閃著睥睨萬物的神彩,讓他看起來像只趾高氣揚的波斯貓,優美的粉紅色薄唇有些刻薄的上揚,帶了點囂張的味道,所有的五官在他臉上組合成了完美的長相,一身名牌的高級衣服,包裹著纖細卻不失陽剛的身子,那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的傲慢模樣,在人群中特別顯著。
如黑曜石般澄亮耀眼的黑瞳,閃著凜然的英銳之氣,在看似平靜的眼波下暗藏著銳利如膺般的眼神,配在一張端正剛強、宛如雕琢般輪廓深邃的英俊臉龐上,更顯氣勢逼人,令人聯想起熱帶草原上撲向獵物的老虎,充滿危險性。
只見那人俊美絕倫,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稜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外表看起來好象放盪不拘,但眼裡不經意流露出的精光讓人不敢小看。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一雙劍眉下卻是一對細長的桃花眼,充滿了多情,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淪陷進去。高挺的鼻子,厚薄適中的紅唇這時卻漾著另人目眩的笑容。
『柒』 在中國古代詩與史的關系
若說文學本質上從屬於歷史,這可能是既無人反對又無人深究的一個問題。目前論壇的平靜,只能說明現代人理論上的麻木。其實,這個問題不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有過爭論。明代的王廷相、楊慎對杜甫以詩為史的做法都頗有微詞,而清代王夫之則更為激烈,他在評《古詩十九首·上山采蘼蕪》時寫道:詩有敘事敘語者,較史尤不易,史才固以隱括生色,而從實著筆自易。詩則既事生情,即語繪狀,以用史法,則相感不在永言和聲之中,詩道廢矣。……杜子美放之作《石壕吏》,亦將酷肖,而每於刻畫處,猶以逼寫見真,終覺於史有餘,於詩不足。論者乃以「詩史」譽杜,見駝則恨馬背之不腫,是則名為可憐憫者。[1]王夫之由於主張情感本質觀,所以偏執得可愛。文學與歷史雖在形式上判然有別,但在歷史真實的高度上,並非沒有同一性。特別是那些有意反映社會生活本來面貌的文學作品,它所表現的歷史真實的程度,常常是驚人的。杜甫以詩歌的形式表現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歷史的真實面貌,給我們留下了形象的歷史畫面,因而享有發展中片面強調以文為詩,而模糊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抹煞文學的美學特徵之典型表現。」[2]看來,文學的歷史屬性,實有認真討論之必要。同樣,關於文學歷史屬性的爭論,在西方也有發生。例如,席勒在《論悲劇藝術》中寫道:由此可見,嚴格注意歷史真實性往往損害詩意真實,反之,嚴重破壞歷史真實性,就會使詩意真實性更能發揮……因而誰若想把悲劇詩人召喚到歷史的法庭之前,並想向他學習知識,真是對悲劇——其實對全部詩藝都是如此——極其缺乏了解。[3]席勒將詩意與歷史完全對立起來,顯然是對歷史和文學的雙重誤解。假如悲劇的創作要以 「破壞」歷史真實為代價,那麼「詩意真實」還有什麼意義;如果悲劇經不起歷史法庭的檢驗,那麼,悲劇還有詩意的魅力嗎?所以,在西方文論史上,極少有人同意席勒的觀點。相反,文學的歷史屬性,卻得到了較充分的討論。但是,由於這個問題的復雜性,無論中西都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和討論。一、中國古代對文學歷史屬性的討論中國最早的歷史的文學觀,一般表現為詩、史混同論。這可能與中國上古的雜文學觀念有關,既然訴諸竹帛者都是文學,那麼,詩與史自然為一家了。關於詩與史的關系,敏澤先生在他的《中國美學思想史》中,有比較醒目的勾勒,現在,讓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作比較詳細地梳理和研究。最早將文學與歷史等而視之並訴諸文字的是孟軻(前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在孟子看來,《春秋》等史書的出現,乃是《詩經》延續和補充,詩於史幾乎具有相同的性質和功能。由此開創了中國詩、史不分的文藝觀。其實,這種思想並非孟軻首創,很可能是他對上古詩學傳統的總結。請看,孔子提出的「興觀群怨」說中的「觀」的意思,不就包含著歷史的文學觀的內核嗎?所謂「觀風俗之盛衰」(鄭玄注),所謂「考見得失」(朱熹注),都必須承認這樣一個理論前提,即詩歌是對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而這就是文學歷史屬性的表現。孔子這樣看待詩歌,也非憑空產生,而是從當時官方對待民間詩歌的態度和做法中自然而然地歸納出來的。孔子之前,許多文獻記載了宮廷和貴族「觀樂」的活動。這些都是孟子點破詩與史關系的基礎。在漢代,司馬遷作為一個真正的歷史學家,卻以《詩經》為楷模,為自己制定寫作原則,他寫道: 《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作為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4] 顯然,司馬遷是繼承了孟子的觀點,按《詩》的原則去寫歷史,《史記》成了他的發憤之作。這樣,《史記》中充滿了濃郁的詩情,具有鮮明的文學性便不足為怪了。同時,司馬遷寫《史記》還秉承了《春秋》以來的史學傳統。他說:「上明三王之道,下辯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疑,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5]這樣他又把「不虛美」,「不隱惡」的秉筆直書精神,帶進了史傳文學,開啟了中國文學的寫實傳統。這種思想與先秦詩學的「美刺諷諫」說合流,形成了《詩大序》的文學觀,它對《詩經》作了新的詮釋。其雲:是以一國之事 ,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這里將《詩經》之風、雅、頌全都系之於社會生活,稱為「四始」,認為它是《詩經》達到藝術至境的原因,明顯是一種歷史的觀察視角。這種視角在揚雄、班固那裡也有表現。揚雄(前[6]總之,文章雖為心聲,而實際上,它卻是歷史時空中的客觀世界在心靈上的反映。班固(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7]班固對司馬遷的這一評價,既樹立了史學原則,又樹立了一條文學原則,而影響深遠,幾乎貫穿中國文學史。他在《漢書·藝文志》中,除重申了古代「采詩」、「觀風」之說外,還以歷史的眼光,論述了「詩」亡而「賦」作的社會原因。如雲:春秋之後,周道浸壞,聘問歌詠,不行於列國。學詩之士,逸在布衣,而賢人失志之賦作矣。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咸有惻隱古詩之義。[8]這里揭示了詩亡而賦作的社會原因,肯定了詩、賦產生的社會根源的一致性,也是對文學歷史屬性一種發現。之後,何林在《公羊傳解詁》中對詩歌「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本質性概括,王充《論衡》中對司馬遷實錄精神的再次肯定,都可以看出《漢書》的影響。魏晉六朝之際,玄理與緣情文學觀並起,先後成為主流文學傾向。而文學的歷史本質觀,呼聲甚微。惟有葛洪(班固以史遷先黃老而後六經,謂遷為謬。夫遷之洽聞,旁綜幽隱,沙汰事物之臧否,核實古人之邪正。其評論也,實原本於自然,其褒貶也,皆準乎至理,不虛美,不隱惡,不雷同以偶俗。劉向命世通人,謂為實錄……。葛洪不僅佩服司馬遷那種歷史學家的勇氣,還推崇王充厚今薄古的反傳統眼光,他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唯一的敢說今詩勝於古詩、漢賦高於《詩經》的評論家。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劉勰由於主張「原道」、「宗經」,其歷史的文學觀並不明顯。唯在《文心雕龍·時序》中,亦顯示了對文學歷史屬性的尊重。認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是隨時代(歷史)的變化而變化,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必然表現為那個時代的文學藝術。因而提出了「時運交移,質文代變」的著名觀點。這其中就包含著對文學的歷史屬性的領悟。其雲: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有虞繼作,政阜民暇這里敘述了不同的時代便會產生不同的作品,是想說明一個道理:有什麼樣的社會生活便會產生什麼樣的文藝,因此,文學的歷史屬性在這里是映襯得是很分明的,只是劉勰沒有言明而已。唐代,應當說是中國文學史上文學的歷史本質觀生成的時期。唐初,撰史成風,因此,出現了著名歷史理論家劉知己(夫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觀乎國風,以察興亡。是知文之為用,遠矣大矣。若乃宣、僖善政,其美載於周詩,懷、襄不道,其惡存乎楚賦;讀者不以吉甫、奚斯為諂,屈平、宋玉為謗者,何也?蓋不虛美不隱惡故也。是則文之將史,其流一焉。固可以方駕南、董,俱稱良直者矣。[9]劉知己這段論述大有深意:其一,他將「不虛美,不隱惡」不僅視為史學傳統,而是首先視為詩學傳統,這可能是唐人以詩為史的理論根據;其二,他所列舉文學作品和作家,在內容上是忠於生活,體現歷史真實的典範,在人格上是不諂、不謗的忠良正直的典範,這就為唐代作家樹立了理想的藝術範本和人格範本;其三,在傳統觀念中,對歷史家充滿著尊敬,他們可「以口誅筆伐」使「亂臣賊子懼」,是民族精神的正義的象徵,而文學藝術直到漢代還被有些人視為「雕蟲小技」,文學之士被視為「弄臣」,劉知己能一反傳統觀念,認為文學與歷史具有同樣的價值,文學家與歷史家一樣,都是民族的忠良正直之士,這對歷史學家觸動也許不會太大,但對文學家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振奮;其四,「則文之將史」的提出,等於為文學樹立了一個嚴格的歷史批評標准,這樣,我國文學史上許多作品,如《國風》、《楚辭》,如賈誼、趙壹、晁錯等的作品,都有了「言成軌則,為世龜鏡」[10]的歷史借鑒作用。這已是相當自覺的文學的歷史本質觀。顯然他在在當時是影響巨大的,就連狂放不羈的李白都受了這種文學觀的影響,他在《古風》二首中寫道:《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我志在刪述,重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這里,李白以《詩》亡而作《春秋》的孔子自況,以「志在刪述」,重輝「春秋 直筆在史臣,將來洗筐篋。(《八哀詩·故司徒李光弼》) 留滯一老翁,書時記朝夕。(《雨》二首之二) 采詩倦跋涉,載筆尚可記。 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墜。(《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杜甫的創作態度,顯然是受司馬遷以來的詩、史混同論的影響,他胸懷黎民,肩擔社稷,秉筆直書,以詩為史,這在中國詩歌史上無疑是個創舉。杜甫不僅用歷史的文學觀從事創作,同時他還用這種眼光去評價同時代的詩人。例如,他將元結(覽道州元使君結《舂陵行》兼《賊退後示官吏作》二首,志之曰:當天子分憂之地,效漢官良吏之目。今盜賊未息,知民疾苦,得結輩十數公,落落然參錯天下為邦伯,萬物吐氣,天下少安可待矣!杜甫認為,元結其人為天下邦伯、亂世忠臣,有漢官良吏之風;其詩有知民疾苦「直舉胸臆[11]的「春秋」筆法和實錄精神。所以,杜甫將元結視為同調,他寫道:「我多長卿病,日夕思朝廷」,「感彼危苦詞,庶幾知者聽」。[12]又說「何人采國風,吾欲獻此詩」。看來,杜甫在當時並不孤立,寫「規風」之詩,呈「鑒戒」之章,以詩為史,正是杜甫與元結文學觀的中心思想,在中唐之後影響巨大,發展為白居易、元稹為首的新樂府詩歌運動。白居易(自登朝來,年齒見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便是著名的新樂府運動的創作原則。所謂的「合時」、「合事」而作,是指文學作品的內容必須符合現實生活的本來面貌,尊重歷史真實。這種作品必然具有鮮明的歷史屬性,所以這種文學觀,實質上是一種歷史的文學本質觀。而這些正是他從前人的書、史中悟出的道理。這使白居易和元稹都成了十分自覺的歷史主義者,他在寫給樊宗師的詩中說: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元稹為御史,以直立其身……君為著作郎,職廢志空存。雖有良史才,直筆無所申。何不自著書,實錄彼善人,編為一家言,以備史闕文。[13]白居易對元稹人格的稱贊,對樊宗師的建議,都是以歷史學家的眼光和氣魄要求於文學家的。由司馬遷、劉知己、杜甫以來所提倡的秉筆直書的「實錄」精神,在這里得到了正面的闡述和發揚。他在這里提出的詩人為「良史才」,視詩歌為「史」之「闕文」的觀點,在當時是有相當影響的。例如,唐憲宗時代的李肇(生卒不詳),曾著《國史補》一書。這一書名是大有深意的,說明他已將文學視為歷史的、或者說是正史的補充,標志著我國文學的歷史本質觀的深化。書中將《莊子》的寓言、沈既濟的《枕中記》、韓愈的《毛穎傳》等志怪、幻想型作品,統統視為「史」,也許認為文學有補察時政的作用吧,將它們稱為國史之「補」,盛贊這些作品的作者為「良史之才」,他所使用的理論范疇,可能是從白居易那裡化出,但是,他的文學觀,已與白居易那種走寫實路子達到歷史真實的有所不同。李肇的文學觀,分明是想將整個文學都納入歷史的范疇,而白居易的文學觀還僅僅是想將直書時事的文學作品,視為歷史。對歷史范疇理解上的含義的廣狹之分是很明顯的,而李肇的眼光更高遠。
『捌』 翁媳亂情什麼時候完結
翁熄亂情,什麼時候完結?這個什麼時候環節吧?也是根據他的時間來決定的,他很愛的,需要走出一段時間才能來決定這個事情
『玖』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與誰有關(古代哲學家)
出自吳承恩的《西遊記》
吳承恩(1506-1582),字汝忠,號射陽,明代文學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說《西遊記》的作者。少年時,吳承恩喜聽淮河水神及僧伽大聖等故事,中年後,開始將唐僧西遊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書房"射陽(竹移)"中,創作成百回本小說《西遊記》。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名著」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他除奮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潛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愛好有增無減,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創作,歷時7年。
步入青年時代的吳承恩是狂放不羈、輕世傲物的年青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貧窮困苦的處境,使這位大才子狂放不羈,招來了紛至沓來的笑聲,被人交口稱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吳承恩約二十歲時,與同鄉一位姓葉的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正 ,忠於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不僅付資無由,而且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吳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剛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屢試不第,很可能與他不願作違心之論以討好上官有關。他厭惡腐敗的官場,不願違背本心,對黑暗的現實持否定態度。他在《二郎搜山圖歌》一詩中寫道:「民災翻出衣冠中,不為猿鶴為沙蟲。坐觀宋室用五鬼,不見虞廷誅四凶。野夫有懷多感激,撫事臨風三嘆惜。胸中磨損斬邪刀,欲起平之恨無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間豈謂無英雄?誰能為我致麟鳳,長令萬年保合清寧功。」認為「民災」的形成,社會現實的丑惡,原因就在於統治者用人不善,讓「五鬼」「四凶」那樣的壞人當道。他想「致麟鳳」,行「王道」,扭轉乾坤,但是懷才不遇,壯志未酬,只能空懷慷慨,撫事臨風嘆息。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里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
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抗爭。
②吳承恩與西遊記
吳承恩曾寫過一本志怪小說《禹鼎志》。他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說,他的志懌小說、神話小說,寫的雖是神仙鬼怪,其實著意的還是在於「人間」,為的是寄託他的政治理想,鞭笞邪惡勢力,使讀者「悚然易慮」,並非無為而作,或搜奇獵異以資談笑。他創作《西遊記》,目的也是如此。在《西遊記》四十五回中,寫到孫悟空布置自然之神布雲、打雷、下雨時,特別命令雷公鄧天君說:「老鄧仔細替我看那貪贓壞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幾個示眾!」孫悟空最恨的是「貪贓壞法之官」,這與吳承恩在許多詩文中所表現的特別仇視貪官污吏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西遊記》的神話世界裡,處處有人間的影子:神聖的天宮表面氣派不凡,至高無上的玉帝卻賢愚莫辨,十分昏庸,天庭和人間的王朝相彷彿;地府森嚴,官官相護,貪贓枉法,無辜的人有冤難伸,和地上的衙門並無兩樣;妖魔鬼懌殺人吃人,貪財好色,仗著魔力法術稱霸一方,無惡不作,簡直是人間惡霸、官僚的化身。《西遊記》還寫到了一些人間國度,那裡的統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賢,武也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的」,這同樣是明朝廷君臣禍國殃民罪行的寫照。吳承恩塑造的孫悟空,嫉惡如仇,神通廣大,一切稱凶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推動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或一命嗚呼,或束手就擒,這都反映了吳承恩掃盪社會丑惡現象和丑惡勢力的強烈願望,也是《西遊記》民主性精華之所在。
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於萬曆十年離開了人世。
③西遊記的主要人物
唐僧,俗家姓陳,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們稱為唐僧。西行取經時,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賜法名三藏。唐僧十八歲出家皈依佛門,經常青燈夜讀,對佛家經典研修不斷,而且悟性極高,二十來歲便名冠中國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愛。後來被如來佛祖暗中選中去西天取經,並賜寶物三件,即袈裟、九環錫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痴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為弘揚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不忘他的歷史功績。
孫悟空,法號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小到綉花針,大到頂天立地。他占花果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攪亂王母娘娘的蟠桃勝會,偷吃太上老君的長生不老金丹,打敗天宮十萬天兵天將,又自不量力地與如來佛祖鬥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後來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三打白骨精,收服紅孩兒,熄滅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韌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後被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變身術,能騰雲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雲棧洞,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豬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沙和尚,法名悟凈,原是天宮玉帝的卷簾大將,因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鏟,武藝高強,不畏強敵。經南海觀世音菩薩點化,拜唐僧為師,與孫悟空、豬八戒一起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他身上有兩件寶,一件是菩薩葫蘆,一件是九個骷髏組成的項圈。後來,他用九個骷髏作為九宮,把菩薩葫蘆安放在其中,成為法船,穩似輕舟,順利地幫助師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吳承恩有詩《贈李石麓太史》,石麓為李春芳的號。李籍隸江蘇興化縣,嘉靖年間狀元及第,因善撰「青詞」而累升宰輔。少時曾在江蘇華陽洞讀書,故又有號「華陽洞主人」。曾受命總校《永樂大典》。在《西遊記》第九十五回有一首詩:「繽紛瑞靄滿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載清河海,電繞長春賽禹湯。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潤有餘芳。古來長者留遺跡,今喜明君降寶堂。」沈先生發現,這首詩的第四、五、六、七四句,暗含「李春芳老人留跡」,與卷首「華陽洞天主人校」指的是「編撰《西遊記》」之意。
胡適與魯迅主張吳承恩為《西遊記》作者的根據是明天啟間《淮安府志》,該志記有吳承恩作《西遊記》,但未說明此為何類圖書。清代咸豐重刻《淮安府志》刪去這一條。
1983年末,章培恆先生在《百回本〈西遊記〉是否吳承恩所作》中指出,從《西遊記》問世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三百餘年裡,各種刊本或署朱鼎臣編輯,或只署華陽洞天主人校而不署作者姓名,或署丘處機撰,沒有一本承認吳承恩的著作權。胡適1921年的《西遊記序》也說此作「是明朝中葉以後一位無名的小說家做的」。後來魯迅先生力主吳承恩說,胡適得到魯迅抄給他的材料,便在《〈西遊記〉考證》中也持此主張。然而細觀他們的考證,所依據的間接材料有二條,直接材料僅一條。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1506—1582),字汝忠,一字以忠,明代中葉淮安人。淮安在漢代曾叫射陽縣,縣的東南有一湖泊叫射陽湖,所以吳承恩以「射陽」為號,經常自署為「射陽居士」。後代亦有人稱他為「射陽山人」,這大約不是他當年的自號。淮安地處淮水之南,秦漢時期為淮陰縣。唐代為楚州,一度時期也曾改稱過淮陰郡,故他在署名時,前面往往冠以「淮陰」二字。這是明清時代兩淮文人的普通風氣。
關於吳承恩的家世,目前人們了解的還是很少。因為資料太少了,迄今為止,可供查考的資料主要的只有《先府賓墓誌銘》一種。現在,我就根據這篇墓誌銘和其他一些材料,作如下一些推測。
吳承思先世漣水人,是後來遷到淮安的。是什麼時間遷居淮安的呢?他自己沒有講,我猜想最遲不應晚於明初。其理由有二:
第一, 從時間上推算,應在明初之前。《先府賓墓誌銘》雲:
先世漣水人,然不如何時徙山陽。遭家窮孤,失譜牒,故三世以上莫能詳也。曾祖諱鼎;祖諱銘,餘姚訓導;皇考諱貞,仁和教諭。
這里所說的曾祖、祖、皇考,均是以吳承恩的父親吳銳的身份來說的。所謂「三世以上」,就是指的這三世,並不包括吳承恩父子,若連他們父子計算,當為五世。這五代吳承恩是清楚的,從他父親的曾祖吳鼎向上便「莫能詳也」。吳承恩生於十六世紀初,距明代開國 130餘年。按通常 3 0年為一世的說法來計算,吳承恩向上四代為 12 0年,時間正好是明初。「三世以上莫能詳也」的意思,明顯是說吳鼎並非遷淮始祖,遷淮是他以前的一世、二位甚至幾世的事,只不過是因為沒有譜牒,吳承恩說不清楚罷了。所以,吳氏遷淮不當晚於明初。
第二,元朝末年戰爭頻仍,淮安所遭戰禍尤為嚴重,土著居民死散殆盡,人口銳減。據黃梨洲為淮安楊士傑作的傳記,以及曹鑣《淮城信今錄》、楊慶之《春宵囈剩》等記載,「明初誰人存者止七家」。「淮人」大概指的是城內居民,「七家」可能是指七個姓。據說這七姓是一「節孝徐(積)、槐樹李、梅花劉、切面張、面合王、裱背王、南門潘(塤)」等幾家。此外,還有人說七姓中有姓吳的,但那是指的是後來中進士做過御史的吳節、吳那一家,與吳承恩並無瓜葛。吳承恩的祖先不是淮安元代遺民,而是元末明初從漣水遷入的。明初,明太祖針對江北居民稀少的狀況實行移民政策。來誰的移民多遷自江南,而且多為富戶或軍官。至今淮安許多人還世代相傳說自己老家是江南蘇州或其他什麼地方。吳承恩家由北向南,自然不屬於這個潮流,應該是元末明初破產農民的流遷。
吳承恩祖先遷淮後是從事什麼職業的呢?《先府賓墓誌銘》中沒有談及。當時遷淮的人中有的是軍籍,隸戎於淮安衛、大河衛、寬河衛等衛所;有的是商籍,從事商業活動;也有一些人是先人在淮做官而定居下來的;有些人家從事醫業,如潘家、盧家;還有很多人家從事儒業,依靠讀書做官吃飯,等等。吳承恩家不是軍籍,也不是做大官人家的後裔,也不象一開始就是業儒的。據《先府賓墓誌銘》記載,吳承恩家出過兩代學官:曾祖吳銘做過浙江餘姚縣的訓導,祖父吳貞由例貢做過浙江仁和縣(今杭州市)的教諭(同治《山陽縣志》卷九、光緒《杭州府志)卷一0二的記載均為訓導)。訓導與教諭都是官微俸薄的冷官,遠離家鄉,顛沛流離,妻兒往往不能團聚在一起。當吳承恩的父親吳銳四歲時,其母梁氏,帶著他一起去仁和,夫妻父子團聚以享天倫之樂。團圓的日子還未過數月,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吳銳的父親即吳承恩的祖父吳貞競病逝任所。梁氏無奈,只有帶著四歲的孤兒吳銳回淮。由於他家兩代經營的是「九儒十丐」的「窮儒」,既無什麼積蓄,更無其他收入,所以家境越來越窮。因為窮,又無親友接濟,吳銳到了上學的年齡也不能上學,比別人家孩子遲了好幾年,才開始進入社學讀書。因為無錢給社學先生送禮,先生就不怎麼教吳銳。但是,吳銳很聰明,在旁邊專心聽先生給別人講,居然學到了所有的課業,並且學得很好。吳銳的聰慧感動了社學先生,得到了先生的贊賞,推薦他到鄉學去繼續讀書。但終因吳家家計困難而沒有去成。梁夫人痛心疾首地說:「吳氏修文二世矣,若此耳,斯孤弱奈何!」先是梁夫人哭泣,接著吳銳也跟著哭,母子抱頭痛哭一場了事。吳銳失學以後幹些什麼我們無法知道,但他到二十歲的時候,便娶了小商人徐家的女兒成了家。佛家世代賣花邊花線一類小商品,吳說便承襲了他家的行業,坐在店堂里成了一個小商人。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吳承思家的一些老底。所謂「修文二世」,大概就是指的承恩的曾祖吳銘和祖父吳貞。再進一步細細琢磨這句話,似乎吳家業儒的也僅此兩代,其先世並不是讀書人家。吳家先世既非業儒,又非軍籍,更非官宦,此外要麼就是從事農業,要麼就是經營商業。兩相比較,我認為他家初遷淮時經營的是小商業可能更象些。這里有兩條理由。
一、吳承恩家並無地產收入。有人說,吳家遷淮後原住在二鋪灌溝,從事的是農業。他們的根據是因為吳承恩死後葬在那裡,並稱那兒為「先壠」。這個證據是不足為憑的。「壠」就是墓地,「先壠」是先人墓地的意思,並不說明他家在那兒有多少土地。城裡人死了總不能埋在城裡,葬到鄉下去是必然的,在鄉下買一塊土地作為墓地是正常的事情。當然,吳家一開始就置下這塊地產,自然用不著再去買的。但我想那樣是不大可能的。吳家由漣水遷來,如果原來就是地主富戶,那他就不會放棄原有的土地,拋開家園到這兒來重置田產,如果是破產農民遷來,那他更不會有錢到淮安鄉下買田。明初從江南向江北移民,是因為江北地多人稀,動員江南富戶到江北墾荒,是有開發江北的目的的。當時是用行政手段「趕」來的,淮安至今農民中仍有「洪武趕散」的說法。明初漣水的經濟狀況不會比淮安好,吳家遷淮決不是因為是富戶而被「趕」來的。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吳家擁有一定的地產,當做教諭的吳貞死後,吳家不至於窮到那種地步,吳承恩的父親連個社學都上不起,遲了幾年才上;上了社學又無錢給先生送禮,以致受人歧視;到了最後還是輟學了事。依我的推測,他家簡直沒有什麼地產,他家先輩遷淮後根本不是農民。
二、我認為吳家來淮後就住在河下。當時河下在淮河(當時也叫黃河,黃河奪淮後,這一帶淮河下游也是黃河的下游。),西邊則是運河,河下處在兩河之間,是一個商埠。當時從各地來的商人和各種職業的人很多,大都聚居在這里。這些人後米都逐漸入了山陽籍。他家遷淮後落腳於河下,處在一個家家經商的街市之中,從而受其影響,從事某種小商業來謀生是很自然的事情。從現在他家在河下的周圍環境來看,正是這樣的情況:打銅巷、釘鐵巷、粉章巷、估衣街包圍在他家的四周。這些巷子里的居民基本上經營著巷名中所列的行當。當經商有了餘利,生活狀況有所改善,就向讀書做官的方向進取,並且有了一些成效,出現了兩代學宮(盡管吳貞是例貢生出身,可能要出一點錢,但正好證明他家既有讀書子,經濟上又小有富餘)。這時,他家便拋棄了原來所經營的與現在做官(雖然是不入流的小官)身份不相稱的商業,生活來源就靠做學官的微薄俸祿來維持。一旦這條道路出了問題就會出現麻煩。果然,吳貞死了,沒有官俸了,全家生活立即出現危機,連吳說上社學讀書都困難。如果是官僚兼地主的家庭,是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吳家沒有地產,生活艱難,是可以想見的。這時為生活所逼,「修文二世」的書香子弟,中途輟學,弄到店堂做起小生意來,一下子又退回到了小商人的地位。這對於吳家來說,祖上經營過的職業,後人重新拾起,輕車熟道,一般情況下是很自然而不突兀的。
吳承恩說他家的境況「窮孤」。「窮孤」是他家世的主要特徵。所謂「窮」,主要是指經濟上困難。如前所述,他家確實不富裕,有時比較艱難。另外,也可能兼有指命運不太好的意思,幾代以來曲曲折折不發達,沒有交上當大官、發大財的好運。已經做了兩代小官了,結果不但沒有上升,反而又回到了原來的地位,陷入艱難困境。所謂「孤」,大概指人丁不興旺,幾代單傳,勢單力薄,人口不多。吳家困難了,無人資助,受人欺侮了,也沒有人為他撐腰;吳承恩的父親受盡了官府胥吏的敲詐勒索,也沒人為他說句公道話。這些明顯看出他的家族是多麼「窮孤」、寒微。家族內既沒有做大官賺大錢的人可以作為他家政治上或經濟上的靠山,恐怕本族中的兄弟叔伯都很少,現在還沒發現他的家族中其他人的記載。種種跡象表明他家可能幾代單傳。
吳承恩的親戚關系中,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祖上的親,吳承恩沒有談到過,大概無足稱道。祖母梁氏娘家何處不清楚,八成是淮安人。當時淮安梁家也不顯耀,舅祖的情況也不知道。未見有祖姑母的記載,無從談起。嫡母徐氏是個商人的女兒,生母張氏何許人也更一無所知。關於舅家及姑母家,竟連片言只語也未見,或者乾脆就沒有姑母。吳承恩的父輩以上親屬情況,簡直是個謎。
有人樂於稱道吳承恩自己這一代中的兩門親戚:一是姐夫沈家,另一是妻舅葉家。他們分別是沈翼和葉淇的後裔。沈翼和葉淇二人,分別在景泰年間和弘治年間任過南、北戶部尚書,這兩家在淮安都很有地位。但是,吳承恩的姐夫和妻子大概只是這兩家的族人,並非這兩位尚書大人的嫡傳裔孫。然而總算是沾親帶故,有一點親戚關系。
吳承恩的岳父葉家的情況也有點相類似。葉氏先祖為南宋初年宰相葉衡,世居浙江之金華。葉淇曾祖葉顒,在元代以詩名世,著有《樵雲獨唱》,祖父葉土廉,洪武初戍淮,遂為淮安衛人。《明史》卷一八五有葉淇傳。據傳,淇字本清,景泰五年進土,授御史,成化中累官至大同巡撫,弘治四年為戶部尚書,尋加太子太保。墓誌銘為李東陽撰。據墓誌,葉淇生於1426年,卒於1501年。他「長身修髯,見者知為偉器,」「配何氏,贈夫人,繼闕里孔氏,封夫人,皆有內行」。何氏事不詳,孔氏,即吳承恩為之撰《壽葉太老夫人八十頌》和《葉太母輓詩序》(見《射陽先生存稿》卷一、卷二)的「葉大老夫人」和「葉太母」。承恩在這兩篇文章中說:「先尚書國柱臣,康乂海內,震宮保翊」,「太夫人秀鍾闕里,為先師四十五代之真裔」。又說;「承恩叨忝婚姻,班太母曾孫之末」。雖然吳承恩在《先府賓墓誌銘》中僅言他「娶葉氏」,未明言是出於哪一個葉家,但我們從這兩篇文章便可知道葉氏是葉淇的後裔,是葉淇曾孫一輩的族人。葉太母孔氏生於1468年,比她丈夫葉淇小四十二歲,葉淇去世時她年僅三十四歲。從時間上推算,承恩妻葉氏根本不可能是孔氏親曾孫女,僅在曾孫這一「班」中,而且又是「末」。看來承恩妻葉氏並非葉淇的嫡傳子孫。李東陽所撰的葉淇墓誌中關於孔氏的記載,僅在明刻本《懷麓堂文後稿》卷二十四中有之,到了此書的清刻本中,「繼闕里孔氏,封夫人,皆有內行」幾個字被刪去了。這就使我想起吳承恩的姐姐吳承嘉來。大概婦女嫁作繼室、側室,或者未生兒子的,就是這樣的命運。被封為夫人的孔氏尚且如此,平民百姓的女子吳承嘉不入沈氏族譜還有什麼的可說呢?葉淇弟兄二人,其弟名葉洋。洋子葉贄,宇崇禮,天順庚辰進土。據天啟《淮安府志》卷十六記載,他「當官外和內嚴,庶獄緣請定法,人不敢幹以私。歷守三大郡,孜孜盡職,不拂情以招怨,不立異以邀名。累工、刑二部侍郎」。此叔侄二人是當時葉氏的重要人物。葉贄子葉筌,號笛溪,為承恩的叔丈人。《射陽先生存稿》卷一詩《寄笛溪葉太文》、卷四《賀笛翁太丈七帙障詞》,即為他所作。葉筌家庭條件十分優越,父親為朝廷大吏,自己承其蔭為光祿寺典簿(同治《山陽縣志》卷九)。叔叔葉寶很有錢,據說葉贄入官至歸隱四十餘年,出入供費皆出於他。障詞中說,葉筌「處則為貴公子,出則為賢士夫,倦而歸也則為鄉耆勘。少年時喜歡交結各種人,「江湖游俠,時候於其門;異端方伎,日列於其前」。既而改變生活方式,結交皆海內名士:「懸箔而有琴棋,揮金以收書畫。橫長笛,撰小詞,尋奇春雨之亭,避俗水西之館」。但他終身輕財重義,「方其乏,則朝儲忘乎午餐;時其豐,則食客倍於家眾」。吳承恩雖然是他的侄倩,但因為是當時的名士,仍然被他「禮之為上客」。他們的友情是很好的。當葉筌在京城時,承恩作詩《寄笛溪葉太丈》,發出「物情懸舊賞,離夢繞滄波」的感概,要葉筌「應念故山蘿」。其實,葉筌比吳承恩大不了幾歲。障詞說,隆慶四年(1570年)是葉筌的七十壽辰,那麼,他當生於1501年,與吳承恩的年齡相彷彿。障詞還說,「承恩締姻門下餘四十年」。這句話需要作些斟酌。「余」當為「餘」之誤植,但字書說「余」、「餘」相通,古人喜歡用通假字,這可姑且置之勿論。「餘四十年」在古漢語中意為「垂四十年」、「接近四十年」,因此這句話很成問題。我們將「餘四十年」盡量說得大一些,為三十八、九年,到1570年吳承思才結婚三十八、九年,那麼他結婚的時間當為1532年頃。這一年吳承恩父親剛剛去世,他為他父親撰寫墓誌中剛好趕上與上「娶葉氏」,這未免過於玄了些。而且,吳承恩此年已將近三十歲了,對於一個幾代單傳、四十多歲方得獨生子的家庭來說,恐怕決不會讓孩子到了三十歲,自己到了七十多接近死期才讓孩子結婚成家。因此,我認為這「餘四十年」當為「四十餘年」之誤。這樣的話,承恩的結婚年齡在二十來歲,方可說得過去。
葉筌的兒子葉恩,為嘉清二十九年進土,官御史,孫子葉允武,中萬曆二十年武會試第一。這已是吳承恩身後的事了。總之,吳承恩的這門親戚就是這樣的狀況,似乎要比沈氏家族好一些。
吳承恩有幾個子女?也沒有記載。他有過兒子,名叫鳳毛,但很早就去世了。有沒有其他子女無法知道。陳文燭為他作的《花草新編序》中說,吳承恩去世以後,吳家已「家無炊火乏矣」。根據這句話來看,吳承恩是他家最後一個去世的人,大概是沒有其他子女,他死了以後,煙囪子就不冒煙了,從此便斷了煙火。即使有女兒的話,那大概早已出嫁了。但是沒有材料證明這一點。
吳鳳毛的情況只有兩處提到過,一是《介社頒》中說:「承 恩令子之平生肺腑交也,又重以婚姻之誼」。另一處是為沈坤父母作的墓誌銘中說:「彼我既羈,貫友通家。我亡子鳳毛,祭酒又嘗許昏以女」。前一篇文章是嘉靖二十三年(1544)沈坤中狀元滿三年考,皇帝贈封其父母,適逢沈母六十四歲壽辰,作此為之慶賀的。嘉靖二十三年對於沈坤來說,是喜事連連的時期。嘉靖二十年他自己中了狀元,這一年皇上誥命贈封父母及妻子,妹婿張侃此年也中了進土,他的家族正處在上升時期。此時能與吳承恩訂兒女親家,確實是沈坤不忘友情很看得起吳承恩的事情。但如果說訂親是前幾年即沈坤中狀元以前的事,也許更有一定的合理性。那麼,鳳毛生年當在嘉靖十一年至嘉靖二十年之間。第二篇文章作於嘉靖三十五年冬(1556),文章中已稱鳳毛為「亡子」,說明他已經死了,而且可能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了。因為墓誌中說沈坤父母的三個孫女,一個嫁了周學禮,另兩個也許聘了人家。這三人當中,當然包括那個曾經許聘吳鳳毛的沈坤的女兒在內,因為鳳毛死了,便又另許了別人。但此事過去的時間似乎又不會太長,因為在承思的印象中還記憶猶新,並把這件事寫到沈坤父母的墓誌銘中去。也許鳳毛就在此前一二年才去世。但這些都是推測,究竟吳鳳毛生於何年,卒於何年,活了多大,還難以說清楚。
以上是對吳承恩的家世及有關情況所作的簡單考述,目的是供研究《西遊記》和吳承恩的學人們參考。許多地方是大膽的推測,還有待於發現新的資料來糾正和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