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小說常用第一人稱
㈠ 中國最早使用第一人稱敘事的長篇小說是哪部作品
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 。
㈡ 小說的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寫法有什麼不同
取決於主人公是用「」這個人稱代詞還是直接用名字作為人稱代詞
例如 1.剛一醒來,就覺得頭好疼,像被誰打暈了一樣。
此為第一人稱
2.剛一醒來,小明就覺得頭好疼,像被誰打暈了一樣。
此為第三人稱
區別在於 第一人稱能更細致的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描繪其內心想法,代入感較強。
而第三人稱描寫更真實,從旁邊者的角度給予人不同的感受。
㈢ 古代第一、二人稱的尊稱
尊稱,也叫敬稱,是對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
除了帝王,第一人稱沒有尊稱。寡人、朕,是帝王專用的自稱,也不是尊稱。(秦以前,不論尊卑,皆自稱朕)。
第一人稱一般用謙稱。古代君主自稱孤、朕、寡人、不穀。一般人自稱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
其他還有:哀家、吾、我、予、余,等。
第一人稱,一般都是尊稱。針對不同的對象,稱呼可有多種。稱呼帝王時,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萬乘、聖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對一般人,則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閣下、長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對對方的父親稱令尊、尊公、尊大人,對對方母親稱令堂、太君,對對方的妻子稱令正,對對方妻父稱泰山、冰翁,對對方兄弟稱昆仲、昆玉、令兄(弟),對對方的兒子稱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對對方的女兒稱千金、玉女、令愛等等。
還有:女、汝、爾、若、而(通爾)、乃、卿。
㈣ 古代史稱第一人稱是怎麼叫
現代常用的作為第一人稱代詞的有我、我們,是比較單純的。古漢語中第一人稱代詞比現代漢語要復雜,經常使用的有「余、予、吾、我」四個,還有「朕、昂、儂」等,這些代詞沒有單、復數的區別,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我、我們」。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語、賓語和定語,表示單數。如蘇軾《石鍾山記》「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孟子·萬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經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復數。如《史記·項羽本紀》「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別人是刀和砧板,我們是被宰割的魚和肉,為什麼還要告辭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說的這些話,對我觸動很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稱,如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我父親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後就成為只能用於皇帝的專用代詞了,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我是始皇帝)。
「昂」多用在《詩經》中,如《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人涉昂否,昂須我友」(別人涉水過河,而我卻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儂」屬於吳地方言,魏晉南北朝時開始被作為第一人稱代詞使用。
㈤ 第一人稱是什麼
可作為第一人稱的字詞
我(普通話)、
俺(地方話)、
孤(古代皇帝的自稱,與朕相近)、
朕(朕,身也。在先秦時代,「朕」是第一人稱代詞。)、
人家(常用於女性稱謂)、寡人(寡人這個稱號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稱,春秋戰國時期常用。而在其後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稱。)、
爺們(男子漢、男人,又讀爺們兒)、
余、予、吾(輩)、
在下(謙稱在下,例:蓋聶常常就自稱在下)、
鄙人(對自己的謙稱)、
私人、咱(自稱之詞)、
灑家(是宋元時關西方言,猶咱)、
小生(讀書人自稱)、
本座(有特殊身份地位的人或大人物的自稱)
在英文中的第一人稱
單數:I,me,my,mine 復數:we,us,our,ours
㈥ 現代人用「我」表示第一人稱,古代人用什麼字表示第一人稱
諸侯、君主多以“孤”“寡人”自稱。實力較強的諸侯,自稱“寡人”。“一種最常用的漢字之一我”字是。在小學我們就學過,第一人稱是“我”,第二人稱是“你”,第三人稱是“他(她)”。無論是在文學作品裡,還是現實生活巾,都自稱“我”是一種很普遍的做法。但在古代,耍是一個人公共場合或者是社交場合,簡單自為“我”,能被譏笑為不懂禮貌。最早出現的“我”字在甲骨文上,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諸侯實力較弱的,自稱“孤”。東漢末年,在擔任冀州牧時的袁紹,有過給公孫瓚寫信:“孤與足下,既有前盟舊要,申之以討亂之誓。”意思就是:我們曾經有過友好盟約,一起發誓討伐叛亂。到了秦朝,第一次採用了“朕”的說法的是秦始皇,並將它變成了天子、皇帝的專用自稱。除了天子和皇帝,其他人全部不可以自稱為“朕”。不然的話,人頭落地輕者,誅滅九族重則。
㈦ 寫古代小說用第幾人稱好
第一人稱。真實生動,有韻味直抒胸臆。感人
但第三人稱寫條理清晰。還是看樓主心情寫。
其實也可以第一第三混合寫。只要轉換視角好就行
㈧ 寫古代言情小說用第一人稱好還是第三人稱
用第一人稱好。第一人稱容易拉近與讀者距離,使讀者進入『我』這個角色,而且可以使文章更具真實性,故事性,更生動形象,還能便於抒發情感,進行詳細心理描寫。綜上所述,用第一人稱好~
㈨ 散文,小說中第一,第二,第三人稱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1、漢語人稱
第一人稱:我、我們。第二人稱:你、你們。第三人稱:除「我,我們,你,你們」的其他主語。
2、這三種人稱各有其表達效果與優點。
第一人稱的優點是,增加對事情對人物敘述的真實性,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第二人稱敘述的好處是,增加親切感,這種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對我們娓娓而談一樣,無形之中拉近了讀者的距離.有呼告效果,可加強感染力;用於物,有擬人化效果。第三人稱敘述則顯得比較客觀公正,這是以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的身份來進行敘述的方法,能直接地展現生活,不受時空限制,反映現實更自由。
㈩ 求解,小說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都是怎麼稱的
[第一人稱 / first person]拼音:dì yī rén chēng
敘述人稱的方式之一。
在記敘、抒情一類文章中,敘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現,以「我」自稱的即第一人稱。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虛構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須和作品中其他人物發生種種關系,並對人物\事件等起說明和見證作用。這種敘述方式常給人以親切真實之感,但筆觸所至,只能限制在"我"所經歷或耳聞目見的范圍之內。
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它的優點是能使讀者產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從作者方面來說,它更便於直接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師》記的是真人真事,通過第一人稱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對蔡芸芝先生「慈愛」「公平」之心的敬仰。《故鄉》是小說,文中的迅哥(「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過第一人稱手法,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深刻反映了舊中國農村的衰敗和蕭條,表達了自己對新生活的渴望。由於採用第一人稱,給人的感覺是真實、親切的,因而也為作者直接表達(或宣洩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寫的內容不能超過「我」耳聞目睹的范圍,所以不便於廣闊地反映現實生活。
第二人稱
在言語活動中﹐指稱與說話人相對的聽話人。
如"你"﹐在敘事性文學作品中運用第二人稱是較少見的敘述方式。
古文中「爾」也為第二人稱,意為"你"。或者「汝」也可做「你」看。
作品理解
一部分人認為,文學作品根本不存在第二人稱的形式。即便是第二人稱,以「你」等來做敘述,也需要存在「我」的第一人稱敘述形式,所以從根本上講,依然是第一人稱。也有人認為是第一、二人稱兼用。
當然,還有另一種理解。第二人稱便是以配角來作為主角,將真正的主角(隱藏主角)作為配角來敘述,這便是以第二個人的思考模式與態度來評判主角,其實意在講述隱藏主角的故事。
第三人稱
在言語活動中﹐指稱說話人與聽話人以外第三方的﹐為第三人稱。如"他"﹑"她"﹑"它"﹑"他們"等﹐在敘事性文學作品中運用第三人稱是最常見的敘述方式。
第三人稱寫法的優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廣闊的活動范圍,作者可以在這當中選擇最典型的事例來展開情節,而沒有第一人稱寫法所受的限制。如《誰是最可愛的人》採用第三人稱寫法,自由、靈活地選取三個典型事例來表現志願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這三個事例從不同側面集中表現了志願軍戰士最本質的思想感情。「松骨峰戰斗」——對敵人的恨,體現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火中救小孩」——對朝鮮人民的愛,體現了國際主義精神;「防空洞談話」——高尚的苦樂觀,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三個典型事例,有集體的,有個人的,有戰斗場面,有戰地日常生活。正是由於採用第三人稱寫法,作者才能這樣全方位地表現主題。但是,第三人稱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稱那樣使讀者感到親切。為了彌補第三人稱敘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發揮文章中人物對話或獨白的作用,通過他們的口,講出他們親身經歷的事或心理活動等。如《誰是最可愛的人》里防空洞中戰士的對話,就很真實地展示了戰士的內心世界,讓人有親切感。
當然,在某些文學作品中也出現了將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糅合起來的敘述方法——平時用第三人稱敘述,而到了關鍵的內心描寫的時候就轉用第一人稱敘述。
另外,第二人稱敘述的作品相對很少,因為它比第一人稱敘述的限定范圍更加狹窄,舉例說明:
「又走了一段時間,當我來到碰面地點時,他已經在那待著了。」
「你不會做這么魯莽的事情。於是你果斷的啟用了腰帶上系著的毒葯瓶。」
這種表述方式比較適用於散文。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