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歌妓生活的小說在古代稱為
❶ 古代把彈琴的人稱作什麼。
古代人聽歌休閑娛樂的地方叫:
教坊、妓院、戲院等,如XX樓、XX院、XX坊。
裡面彈琴的女子叫:
歌妓、聲妓、謳者、歌姬、歌女等。
相關資料:
歌女是中國近代對以唱歌為職業的女性的稱呼,古代則有歌妓、聲妓、謳者、歌姬等稱呼。像中國古代其他類型的藝人或藝妓一樣,歌妓的社會地位低下,她們多在教坊或妓院表演,近代再加上夜總會、舞廳等,有些會(但不一定)提供性服務。有些歌妓是王公貴族的家妓,除了用作宴客、娛樂外,貴族還以她們作為身份、財富的象徵。
各種稱呼及其由來
古漢語「妓」是指女性的藝術表演者,而「伎」是「妓」的本字,因此以演唱為業的女性稱為歌妓(伎)或聲妓(伎)。後來「妓」在漢語中變成「女性性工作者」的同義詞,為免引起誤會,就多用「歌伎」或「聲伎」。
「謳者」的「謳」是歌唱的意思,「謳者」就是「唱歌的人」。
「歌女」一詞則出現於1920年代末至1930年之間。而歌姬則是美稱,「姬」在古漢語里是對女性的美稱,也有美女的意思,日語中的「姬」也保留了美稱的意義,常用來稱呼貴族女性,日語至今仍然把女歌手稱為「歌姬」。但現在於中文裡稱女歌手為歌姬或歌女則含有貶義,尤其指於酒廊、酒樓、夜總會、游樂場等場所走場演唱為生的女歌手,已故香港女歌手梅艷芳就曾說自己小時候走場表演唱歌,被稱呼為「歌女」,受同學歧視。
「商女」、「秋女」、「秋娘」見於唐朝,杜牧的七言絕句《泊秦淮》中的「商女」就是指歌妓「商女不知亡國恨」。而商女的稱呼源自秋女、秋娘,秋女、秋娘是唐人對歌妓的稱呼,白居易《琵琶行》就把歌妓稱為「秋娘」,古人把五音(宮、商、角、征、羽)與四季相配,因為商音凄厲,與秋季肅殺之氣相應,故以商配秋。於是「商女」就成為歌妓的別稱。
台灣日治時期,有一種叫「藝旦」的歌妓,也作「藝妲」,常於酒樓以戲曲悅客,此名稱最早見於清朝同治年間,她們一般不提供性服務。
英語稱為Sing-song girl,由字面上看,很多人會認為是直譯「歌女」一詞,其實不然。據張愛玲所述,「Sing-song girl」是源自吳語的「先生」一詞,吳語把高級妓女稱呼為「先生」(「先生」可以是對任何人客氣的稱呼,不限性別),而她們必會在宴席上歌唱,英美人就誤把「先生」當作「Sing-song」(唱歌)了。
歷史
先秦時期
歌妓歷史悠久,原始宗教崇拜中有不少歌唱和舞蹈,那些於宗教儀式中表演歌舞的女性相信為後世歌妓、舞妓的前身。夏朝時,夏桀就蓄養三萬女樂,亦即歌舞女藝人。至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地方還保留巫娼,有些歌舞表演則脫離宗教崇拜,變成純娛樂性質。成語「秦樓楚館」為妓院別稱,而古代妓院為歌舞表演場所,所以先秦時期已有歌妓。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嫁給呂不韋前就是邯鄲的歌妓。
漢朝
漢朝時,皇宮中和貴族府中都有很多歌妓,用作於宴席上表演,娛樂君主、貴族、大臣等,少則數十,多則數百。東漢梁冀就蓄養上千名歌妓這些歌妓有時會成為貴族的寵婢,有些會被正式納為妾侍,有些更成為後妃。例如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後衛子夫,本來是漢武帝姊姊平陽公主府中的歌妓。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蓄納聲妓、歌妓的風氣盛行,貴族府中的歌妓往往數以百計,這段時期的歌妓作為貴族顯示財勢的功用最為明顯,亦常出現搶奪歌妓的事,《世說新語》就記載不少關於歌妓的故事。三國時期曹操有一歌妓,唱歌唱得很好,但脾氣很壞,曹操雖然生氣,但又怕殺了她就聽不到那麼悅耳的歌聲。後來曹操訓練一百個歌妓,直至當中有人唱歌像那個脾氣壞的歌妓一樣好,就把她殺了。東晉的石崇,有一歌妓名綠珠,由於石崇性好浮誇,得罪了當時許多權勢人物,後來孫秀見綠珠貌美,欲搶奪綠珠。綠珠矢志不從,並跳樓自盡。
宮廷中亦多蓄歌妓、舞妓,南朝時流行的宮體詩,就是供宮中歌妓吟唱來娛樂君主、貴族之用。一些歌妓也成為後妃,例如陳後主的貴妃張麗華就是歌妓出身。
隋唐
隋唐時蓄歌妓的風氣亦很盛行,貴族、文人與歌妓酬唱、交往也很普遍,有些文人更把歌妓引為知己,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就有不少開於歌妓的描述。唐人傳奇故事中有不少女主角都是歌妓,例如《虯髯客傳》的紅拂女原為楊素府中的歌妓,《柳氏傳》的柳氏為歌妓,《霍小玉傳》的霍小玉被逐出霍王府後淪為歌妓等。詩詞中也有不少關於歌妓的作品,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寫一個嫁作商人婦的歌妓,他自己也有蓄養歌妓,當中以樊素歌藝最好,白居易有詩:「櫻桃樊素口」贊美樊素的歌藝。李商隱有《贈歌妓二首》。女詩人杜秋娘本身就是歌妓(「杜秋娘」即「杜姓歌妓」)。晚唐以溫庭筠為代表的花間派詩詞,與歌妓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從內容和形式上看,花間派詞主艷情,柔媚婉約,與「倚聲填詞」、協樂歌詞的性質分不開,以描寫深閨綉房、歌樓妓館的淺斟低酌為主。這些詞通常會於宴會中由歌妓演唱,因此這些詞得以廣泛流傳,歌妓實在功不可沒。
宮廷中也有不少歌妓,唐玄宗愛好音樂,他於開元二年(公元724年)設置左右教坊,掌管宮廷的俳優雜技。當中的宜春院由女伶組成,稱為「內人」;由於她們常在皇帝面前演出,又稱「前頭人」。當時出了一些優秀的宮廷歌妓,如念奴、許和子(許永新)等,二人的事跡見五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據載,念奴歌喉有如鑽出了天上的朝霞,雖然鍾鼓笙竽的嘈雜也不能遮遏,因此玄宗對她十分寵愛。 ,元稹亦曾在《連昌宮詞》詩中描寫了當時的情況。許和子是吉州永新(今永新縣)人,因此又稱「許永新」,父親是樂工,據段安節《樂府雜錄》載,她從小就喜歡唱歌,且美麗聰明,她的歌唱自然清新,善於變古調為新聲。。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舉行盛大宴會,但觀眾的喧鬧聲干擾了音樂聲,玄宗很不高興。高力士就建議由許永新登台演唱,以止喧嘩,許永新歌聲一起,場內頓時寂靜無聲,觀眾都被她的歌喉所吸引了。玄宗常常說她的歌值千金。
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時,南方相對穩定,宮廷內外都有歌妓,亦有歌妓出身的妃嬪,後蜀後主孟昶的費貴妃(花蕊夫人)就是歌妓出身。而孟昶善於享樂,和花蕊夫人在宮中亦
宋朝
宋朝時,不少士人都有蓄養歌妓,或與歌妓交往、酬唱,亦影響文學創作和傳播。
其中婉約詞派與歌妓關系很深,北宋初年婉約詞派的詞是為了讓歌妓歌唱而作,內容多為男女戀愛、閨情等。張先、晏殊、柳永等詞人都有不少關於歌妓的詞作。其中柳永更是長期流連妓院,經常與歌妓接觸,常為歌妓、樂工填詞,也常自度新曲,再填詞讓歌妓演唱。他仕途不順,亦可能因為如此,對同在社會下層的歌妓有特別的感情,與她們保持一種和諧的關系,當時歌妓們都很喜歡跟柳永酬唱:「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永死後,杭州名妓謝玉英出頭,與其他歌妓出錢把他殮葬,每年清明,歌妓們都會去柳永墓拜祭,稱為「吊柳七」或「吊柳會」。他有不少關於歌妓的詞,例如《惜春郎》、《鳳銜杯》等,內容包括描述歌妓生活、描繪歌妓色藝、抒發對歌妓的相思眷戀等,在《樂章集》中有提到的歌妓有蟲娘、英英、心娘、酥娘等。
除了婉約派的詞人外,開創豪放派的蘇軾亦有與歌妓交往,他離開杭州赴密州(今山東諸城),途經蘇州時,有歌妓守在閶門出城處,為他設宴餞行,蘇軾就賦《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送給她。蘇軾的妾侍王朝雲也是歌妓出身,歌妓琴操亦與蘇軾有交情。蘇門學士秦觀也與歌妓交往甚密。而蘇軾的好友陳慥多蓄聲妓,令妻子柳氏不滿,柳氏更當著客人面前擊壁大呼,陳慥因此十公畏懼妻子,此事亦即成語河東獅吼的由來。
北宋末年的歌妓李師師善詞曲、工歌唱,十分有名,連宋徽宗也被她所吸引,更多次離宮與她相會。《大宋宣和遺事》說李師師曾被冊封為李明妃、瀛國夫人等,但國學大師王國維則說李師師從未進過宮廷。周邦彥亦與她有來往,寫了幾首表露愛意的詞贈予李師師,亦有一首《少年游》描寫君臣都與李師師交好,此詞觸怒了宋徽宗,周邦彥被貶謫出京。《李師師外傳》載,金兵破汴,金兵主帥欲把她獻給金太宗,李師師拔下金簪自刺其喉自殺不遂,再吞簪而死。
除了李師師外,周邦彥亦曾與另一歌妓岳楚雲交往。
南宋之後,詞逐漸被「雅化」,較少描寫歌妓的詞,很多詞亦不再適合由歌妓演唱,但當時的詞人仍有些為歌妓而作的詞。
元朝
元朝時,各種職業被分為十等,娼妓、藝妓(包括歌妓)、優伶等同屬於第八等的「倡」,一些演出雜劇的女伶本身出身自教坊司的歌妓。此外,不少歌妓會於歌樓里或宴席中演唱散曲助興,元人夏庭芝的《青樓集》和陶宗儀的《輟耕錄》記載了一些歌妓、女伶的生活花絮和事跡,除了演出雜劇和演唱散曲外,她們還會演唱戲文、慢詞、諸宮調等。元朝著名的歌妓有梁園秀、張怡雲、順時秀 、珠簾秀、天然秀等。她們亦與文人交好,有些演出雜劇的歌妓,還與元曲作家建立深厚的友誼,例如珠簾秀和關漢卿、天然秀和白仁甫等。
明朝至清朝中葉
明朝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設置「國營妓院」,稱大院,後稱舊院。因此歌妓多集中於秦淮河一帶。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和北京立教坊,到了明朝中葉,找士大夫歌妓的風氣更盛[18]在嶺南亦有歌妓,例如張喬,她生於明萬曆年間,卒於崇禎六年(1633)七月廿五日,字喬婧,一字二喬,又名張麗人。隨母淪落為歌妓,與南園詩社諸子交厚,年僅十九歲就死去,其友彭孟陽等把她葬於廣州白雲山麓梅花坳,當時名士各作詩一首,植花一株於墓旁,號為「百花冢」。
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艷,她們與文人士大夫的風流韻事,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
清朝雍正時,雍正皇帝下令廢除教坊司,但樂戶仍然繼續經營妓院,因此歌妓並沒有消失。乾隆時,揚州成為煙花之地,有不少歌妓,鄭板橋的詩就有「千家養女先教曲」一句,可見歌妓之眾多。而《落拓》一詩亦提到「縫衣歌妓家」,鄭板橋的《道情十首》被北京歌妓招哥傳唱,他知道後便託人帶錢給招哥:「宦囊蕭瑟音書薄,略寄招哥買粉錢」。乾隆下江南時,遇到一個歌妓,欲立她為妃,他的第二任皇後烏喇那拉氏就剪自己的頭發來勸諫他,結果乾隆打消立歌妓為妃的念頭。
乾隆、嘉慶年間,經濟的發展刺激妓業,包括歌妓的發展,當時珠江三角洲的妓業十分昌盛,尤其是廣州一帶,趙翼著的《檐曝記》中說:「廣州珠戶不下七八千,皆以脂粉為生計。」。當時珠江上的歌妓分為三個幫:廣州幫、潮州幫、揚州幫,均傳習各自地方的曲藝,互相交流,加上文人的幫助,歌妓場所興起一種叫南音的新曲種。嘉慶年間,嶺南文士馮詢、招子庸等的幫助下,在木魚歌、龍舟歌、南音(皆為嶺南歌曲種類)的基礎上,通過「變其調」而創造出新曲種粵謳,通過歌妓演唱而廣泛傳播。
清末民初至現代
清末民初時,上海的妓院有不少歌妓,韓邦慶的小說《海上花列傳》就是描寫這些歌妓的生活。她們通常被稱呼為「先生」,當時上海有不少從歐洲或美國來的外國人,而歌妓在招待客人時必會唱歌,吳語「先生」又與英語「sing song」音近,所以英語把她們稱為「Sing-song girl」。而中文「歌女」的名稱在1920年代末葉才出現,即民國十四年之後。民國時期的歌女除了在傳統的妓院、酒家表演,還有於夜總會、舞廳等由西方傳入的娛樂場所表演,由於她們多會與客人交際應酬、飲酒,因此又稱交際花(交際花亦包括舞女)。
在秦淮河上,有一種於「七板子」上賣唱的歌妓,本來是於茶舫上賣唱,後來被政府取締後,才改於七板子上賣唱,朱自清和俞平伯就分別於兩篇同樣題為《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的文章描述過她們。雖然這種歌妓是賣藝不賣身的,但當時一些人,包括一些知識份子,認為她們從事的職業不正當。朱自清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10月11日)中,就說到聽歌雖然與狎妓不同,但他覺得她們與娼妓(性工作者)都屬於「妓」,認為她們從事的是不健全的職業,而接近妓者是不正當的行為,所以拒絕聽歌妓唱他又提到她們是「被逼的以歌為業」。而俞平伯則出於對歌妓的尊重和同情而拒絕聽歌,認為聽歌是對她們的侮辱。
台灣由同治年間開始出現一種叫藝妲的歌妓,盛行於日治時期。她們在藝妲間接受訓練和表演,亦會到酒樓、廟會、私人筵席等表演,以演唱戲曲為主,多名藝妲唱曲並作角色扮演則稱為藝妲戲。
在廣東、香港、澳門等地區,同治年間,廣州出現專門收養盲女傳授粵曲彈、唱技藝的「堂口」,這些能彈能唱的失明女歌手被稱為「瞽姬」,被稱呼作「師娘」,俗稱「盲妹」。也有一些歌女到茶館、酒樓賣唱。民初時廣州有一種「曲藝茶座」,第一家曲藝茶座是廣州西關十五甫正街的初一樓,「師娘」常會登台演唱,不久又有健全的女歌手演唱,一些歌妓脫離妓籍後亦加入女伶行列。1918年,校書(歌妓)林燕玉在初一樓客串登台演唱,開了失明藝人和女伶混合演唱之先,後來又有卓可卿等,取代了「師娘」。妓院里的未成年歌女稱為「琵琶仔」,琵琶仔往往會成為妓女(當地人稱「阿姑」)。
「歌女」一詞出現後,由於「歌妓」的「妓」令人聯想到性工作者,而「歌姬」的「姬」又有「寵姬」、「姬妾」的意思,「歌妓(伎)」和「歌姬」的稱呼被「歌女」所取代。在1920年代左右,隨著唱片業和電影業的發展,加上五四前後西方戲劇理論的傳入,令不少知識分子加入演藝行列,藝人的社會地位亦得到提高。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女歌手已不再稱為「歌女」,「歌星」這個名稱亦開始出現。「歌女」亦開始帶有貶義,常用來指一些知名度較低或到處演唱為生的女歌手,直至二十世紀中後期,仍然有人以「歌女」作為於酒廊、酒樓、餐廳、舞廳、街頭(如香港廟街、大笪地等)、游樂場(如香港荔園)等地方演唱,而知名度不高、「檔次較低」的女歌手之貶稱。
❷ 歌女的各種稱呼及其由來
古漢語「妓」是指女性的藝術表演者,而「伎」是「妓」的本字,因此以演唱為業的女性稱為歌妓(伎)或聲妓(伎)。後來「妓」在漢語中變成「女性性工作者」的同義詞,為免引起誤會,就多用「歌伎」或「聲伎」。
「謳者」的「謳」是歌唱的意思,「謳者」就是「唱歌的人」。
「歌女」一詞則出現於1920年代末至1930年之間。而歌姬則是美稱,「姬」在古漢語里是對女性的美稱,也有美女的意思,日語中的「姬」也保留了美稱的意義,常用來稱呼貴族女性,日語至今仍然把女歌手稱為「歌姬」。但於中文裡稱女歌手為歌姬或歌女則含有貶義,尤其指於酒廊、酒樓、夜總會、游樂場等場所走場演唱為生的女歌手,已故香港女歌手梅艷芳就曾說自己小時候走場表演唱歌,被稱呼為「歌女」,受同學歧視。
「商女」、「秋女」、「秋娘」見於唐朝,杜牧的七言絕句《泊秦淮》中的「商女」就是指歌妓「商女不知亡國恨」。而商女的稱呼源自秋女、秋娘,秋女、秋娘是唐人對歌妓的稱呼,白居易《琵琶行》就把歌妓稱為「秋娘」,古人把五音(宮、商、角、徵、羽)與四季相配,因為商音凄厲,與秋季肅殺之氣相應,故以商配秋。於是「商女」就成為歌妓的別稱。
台灣日治時期,有一種叫「藝旦」的歌妓,也作「藝妲」,常於酒樓以戲曲悅客,此名稱最早見於清朝同治年間,她們一般不提供性服務。
英語稱為Sing-song girl,由字面上看,很多人會認為是直譯「歌女」一詞,其實不然。據張愛玲所述,「Sing-song girl」是源自吳語的「先生」一詞,吳語把高級妓女稱呼為「先生」(「先生」可以是對任何人客氣的稱呼,不限性別),而她們必會在宴席上歌唱,英美人就誤把「先生」當作「Sing-song」(唱歌)了。
清末民初至現代明朝至清朝中葉元朝宋朝五代十國隋唐魏晉南北朝漢朝先秦時期歷史 魏晉南北朝時,蓄納聲妓、歌妓的風氣盛行,貴族府中的歌妓往往數以百計,這段時期的歌妓作為貴族顯示財勢的功用最為明顯,亦常出現搶奪歌妓的事,《世說新語》就記載不少關於歌妓的故事。三國時期曹操有一歌妓,唱歌唱得很好,但脾氣很壞,曹操雖然生氣,但又怕殺了她就聽不到那麼悅耳的歌聲。後來曹操訓練一百個歌妓,直至當中有人唱歌像那個脾氣壞的歌妓一樣好,才把她殺了。東晉的石崇,有一歌妓名綠珠,由於石崇性好浮誇,得罪了當時許多權勢人物,後來孫秀見綠珠貌美,欲搶奪綠珠。綠珠矢志不從,並跳樓自盡。
宮廷中亦多蓄歌妓、舞妓,南朝時流行的宮體詩,就是供宮中歌妓吟唱來娛樂君主、貴族之用。一些歌妓也成為後妃,例如陳後主的貴妃張麗華就是歌妓出身。 隋唐時蓄歌妓的風氣亦很盛行,貴族、文人與歌妓酬唱、交往也很普遍,有些文人更把歌妓引為知己,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就有不少開於歌妓的描述。唐人傳奇故事中有不少女主角都是歌妓,例如《虯髯客傳》的紅拂女原為楊素府中的歌妓,《柳氏傳》的柳氏為歌妓,《霍小玉傳》的霍小玉被逐出霍王府後淪為歌妓等。詩詞中也有不少關於歌妓的作品,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寫一個嫁作商人婦的歌妓,他自己也有蓄養歌妓,當中以樊素歌藝最好,白居易有詩:「櫻桃樊素口」贊美樊素的歌藝。李商隱有《贈歌妓二首》。女詩人杜秋娘本身就是歌妓(「杜秋娘」即「杜姓歌妓」)。晚唐以溫庭筠為代表的花間派詩詞,與歌妓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從內容和形式上看,花間派詞主艷情,柔媚婉約,與「倚聲填詞」、協樂歌詞的性質分不開,以描寫深閨綉房、歌樓妓館的淺斟低酌為主。這些詞通常會於宴會中由歌妓演唱,因此這些詞得以廣泛流傳,歌妓實在功不可沒。
宮廷中也有不少歌妓,唐玄宗愛好音樂,他於開元二年(公元724年)設置左右教坊,掌管宮廷的俳優雜技。當中的宜春院由女伶組成,稱為「內人」;由於她們常在皇帝面前演出,又稱「前頭人」。當時出了一些優秀的宮廷歌妓,如念奴、許和子(許永新)等,二人的事跡見五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據載,念奴歌喉有如鑽出了天上的朝霞,雖然鍾鼓笙竽的嘈雜也不能遮遏,因此玄宗對她十分寵愛。 ,元稹亦曾在《連昌宮詞》詩中描寫了當時的情況。許和子是吉州永新(今永新縣)人,因此又稱「許永新」,父親是樂工,據段安節《樂府雜錄》載,她從小就喜歡唱歌,且美麗聰明,她的歌唱自然清新,善於變古調為新聲。。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舉行盛大宴會,但觀眾的喧鬧聲干擾了音樂聲,玄宗很不高興。高力士就建議由許永新登台演唱,以止喧嘩,許永新歌聲一起,場內頓時寂靜無聲,觀眾都被她的歌喉所吸引了。玄宗常常說她的歌值千金。 宋朝時,不少士人都有蓄養歌妓,或與歌妓交往、酬唱,亦影響文學創作和傳播。
其中婉約詞派與歌妓關系很深,北宋初年婉約詞派的詞是為了讓歌妓歌唱而作,內容多為男女戀愛、閨情等。張先、晏殊、柳永等詞人都有不少關於歌妓的詞作。其中柳永更是長期流連妓院,經常與歌妓接觸,常為歌妓、樂工填詞,也常自度新曲,再填詞讓歌妓演唱。他仕途不順,亦可能因為如此,對同在社會下層的歌妓有特別的感情,與她們保持一種和諧的關系,當時歌妓們都很喜歡跟柳永酬唱:「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永死後,杭州名妓謝玉英出頭,與其他歌妓出錢把他殮葬,每年清明,歌妓們都會去柳永墓拜祭,稱為「吊柳七」或「吊柳會」。他有不少關於歌妓的詞,例如《惜春郎》、《鳳銜杯》等,內容包括描述歌妓生活、描繪歌妓色藝、抒發對歌妓的相思眷戀等,在《樂章集》中有提到的歌妓有蟲娘、英英、心娘、酥娘等。
除了婉約派的詞人外,開創豪放派的蘇軾亦有與歌妓交往,他離開杭州赴密州(今山東諸城),途經蘇州時,有歌妓守在閶門出城處,為他設宴餞行,蘇軾就賦《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送給她。蘇軾的妾侍王朝雲也是歌妓出身,歌妓琴操亦與蘇軾有交情。蘇門學士秦觀也與歌妓交往甚密。而蘇軾的好友陳慥多蓄聲妓,令妻子柳氏不滿,柳氏更當著客人面前擊壁大呼,陳慥因此十公畏懼妻子,此事亦即成語河東獅吼的由來。
北宋末年的歌妓李師師善詞曲、工歌唱,十分有名,連宋徽宗也被她所吸引,更多次離宮與她相會。《大宋宣和遺事》說李師師曾被冊封為李明妃、瀛國夫人等,但國學大師王國維則說李師師從未進過宮廷。周邦彥亦與她有來往,寫了幾首表露愛意的詞贈予李師師,亦有一首《少年游》描寫君臣都與李師師交好,此詞觸怒了宋徽宗,周邦彥被貶謫出京。《李師師外傳》載,金兵破汴,金兵主帥欲把她獻給金太宗,李師師拔下金簪自刺其喉自殺不遂,再吞簪而死。
除了李師師外,周邦彥亦曾與另一歌妓岳楚雲交往。
南宋之後,詞逐漸被「雅化」,較少描寫歌妓的詞,很多詞亦不再適合由歌妓演唱,但當時的詞人仍有些為歌妓而作的詞。 明朝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設置「國營妓院」,稱大院,後稱舊院。因此歌妓多集中於秦淮河一帶。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和北京立教坊,到了明朝中葉,找士大夫歌妓的風氣更盛[18]在嶺南亦有歌妓,例如張喬,她生於明萬曆年間,卒於崇禎六年(1633)七月廿五日,字喬婧,一字二喬,又名張麗人。隨母淪落為歌妓,與南園詩社諸子交厚,年僅十九歲就死去,其友彭孟陽等把她葬於廣州白雲山麓梅花坳,當時名士各作詩一首,植花一株於墓旁,號為「百花冢」。
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艷,她們與文人士大夫的風流韻事,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
清朝雍正時,雍正皇帝下令廢除教坊司,但樂戶仍然繼續經營妓院,因此歌妓並沒有消失。乾隆時,揚州成為煙花之地,有不少歌妓,鄭板橋的詩就有「千家養女先教曲」一句,可見歌妓之眾多。而《落拓》一詩亦提到「縫衣歌妓家」,鄭板橋的《道情十首》被北京歌妓招哥傳唱,他知道後便託人帶錢給招哥:「宦囊蕭瑟音書薄,略寄招哥買粉錢」。乾隆下江南時,遇到一個歌妓,欲立她為妃,他的第二任皇後烏喇那拉氏就剪自己的頭發來勸諫他,結果乾隆打消立歌妓為妃的念頭。
乾隆、嘉慶年間,經濟的發展刺激妓業,包括歌妓的發展,當時珠江三角洲的妓業十分昌盛,尤其是廣州一帶,趙翼著的《檐曝記》中說:「廣州珠戶不下七八千,皆以脂粉為生計。」。當時珠江上的歌妓分為三個幫:廣州幫、潮州幫、揚州幫,均傳習各自地方的曲藝,互相交流,加上文人的幫助,歌妓場所興起一種叫南音的新曲種。嘉慶年間,嶺南文士馮詢、招子庸等的幫助下,在木魚歌、龍舟歌、南音(皆為嶺南歌曲種類)的基礎上,通過「變其調」而創造出新曲種粵謳,通過歌妓演唱而廣泛傳播。 清末民初時,上海的妓院有不少歌妓,韓邦慶的小說《海上花列傳》就是描寫這些歌妓的生活。她們通常被稱呼為「先生」,當時上海有不少從歐洲或美國來的外國人,而歌妓在招待客人時必會唱歌,吳語「先生」又與英語「sing song」音近,所以英語把她們稱為「Sing-song girl」。而中文「歌女」的名稱在1920年代末葉才出現,即民國十四年之後。民國時期的歌女除了在傳統的妓院、酒家表演,還有於夜總會、舞廳等由西方傳入的娛樂場所表演,由於她們多會與客人交際應酬、飲酒,因此又稱交際花(交際花亦包括舞女)。
在秦淮河上,有一種於「七板子」上賣唱的歌妓,本來是於茶舫上賣唱,後來被政府取締後,才改於七板子上賣唱,朱自清和俞平伯就分別於兩篇同樣題為《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的文章描述過她們。雖然這種歌妓是賣藝不賣身的,但當時一些人,包括一些知識份子,認為她們從事的職業不正當。朱自清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10月11日)中,就說到聽歌雖然與狎妓不同,但他覺得她們與娼妓(性工作者)都屬於「妓」,認為她們從事的是不健全的職業,而接近妓者是不正當的行為,所以拒絕聽歌妓唱他又提到她們是「被逼的以歌為業」。而俞平伯則出於對歌妓的尊重和同情而拒絕聽歌,認為聽歌是對她們的侮辱。
台灣由同治年間開始出現一種叫藝妲的歌妓,盛行於日治時期。她們在藝妲間接受訓練和表演,亦會到酒樓、廟會、私人筵席等表演,以演唱戲曲為主,多名藝妲唱曲並作角色扮演則稱為藝妲戲。
在廣東、香港、澳門等地區,同治年間,廣州出現專門收養盲女傳授粵曲彈、唱技藝的「堂口」,這些能彈能唱的失明女歌手被稱為「瞽姬」,被稱呼作「師娘」,俗稱「盲妹」。也有一些歌女到茶館、酒樓賣唱。民初時廣州有一種「曲藝茶座」,第一家曲藝茶座是廣州西關十五甫正街的初一樓,「師娘」常會登台演唱,不久又有健全的女歌手演唱,一些歌妓脫離妓籍後亦加入女伶行列。1918年,校書(歌妓)林燕玉在初一樓客串登台演唱,開了失明藝人和女伶混合演唱之先,後來又有卓可卿等,取代了「師娘」。妓院里的未成年歌女稱為「琵琶仔」,琵琶仔往往會成為妓女(當地人稱「阿姑」)。
「歌女」一詞出現後,由於「歌妓」的「妓」令人聯想到性工作者,而「歌姬」的「姬」又有「寵姬」、「姬妾」的意思,「歌妓(伎)」和「歌姬」的稱呼被「歌女」所取代。在1920年代左右,隨著唱片業和電影業的發展,加上五四前後西方戲劇理論的傳入,令不少知識分子加入演藝行列,藝人的社會地位亦得到提高。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女歌手已不再稱為「歌女」,「歌星」這個名稱亦開始出現。「歌女」亦開始帶有貶義,常用來指一些知名度較低或到處演唱為生的女歌手,直至二十世紀中後期,仍然有人以「歌女」作為於酒廊、酒樓、餐廳、舞廳、街頭(如香港廟街、大笪地等)、游樂場(如香港荔園)等地方演唱,而知名度不高、「檔次較低」的女歌手之貶稱。
❸ 名詞解釋:詩經,柳永,章回體小說,楚辭,樂府,擬話本,古文運動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現存的《詩經》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
柳永(?-約1053), 北宋詞人. 原名三變, 字景庄. 後改名永, 字耆卿, 排行第七, 崇安(今屬福建)人. 景佑元年(1034)進士. 官屯田員外郎. 世稱柳七、柳屯田. 為人放盪不羈, 終身潦倒. 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 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 創作慢詞獨多. 鋪敘刻畫, 情景交融, 語言通俗, 音律諧婉, 在當時流傳很廣, 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 但作品中時有頹廢思想和庸俗情趣. 詩僅存數首, 《煮海歌》描寫鹽民貧苦生活, 甚痛切. 有《樂章集》.
章回體小說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時期的「講史話本」發展而來的。「講史」就是說書的藝人們講述歷代的興亡和戰爭的故事。講史一般都很長,藝人在表演時必須分為若干次才能講完。每講一次,就等於後來章回體小說中的一回。在每次講說以前,藝人要用題目向聽眾揭示主要內容,這就是章回體小說回目的起源。章回體小說中經常出現的「話說」和「看官」等字樣,正可以明確看出它與話本之間的繼承關系。
經過長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現了首批章回體小說,其中著名的有《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等。這些小說都是在民間長期流傳,經過說話藝人補充內容,逐漸豐富,最後由作家加工改寫而成的。明代中葉以後,章回體小說的發展更加成熟,出現了《西遊記》、《西廂記》、《金瓶梅》等著名作品。由於社會生活日益豐富,這些章回體小說的故事情節更趨復雜,描寫也更為細膩,它們在內容上和講史已沒有多少聯系,只是在體裁上還保持著講史的痕跡。這就是清代寫作的《紅樓夢》還是有「看官」、「且說」等詞句的原因。
楚辭是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的詩歌,它是《詩經》三百篇後的一種新詩。漢武帝時,劉向整理古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楚辭》,從此,「楚辭」成為一部總集的名稱。至於後人以《離騷》為代表稱之為「騷」,這和後人稱《詩經》為「風」一樣,雖然名不符實,卻是有意把楚辭和漢賦兩種文體形區別開來。
樂府始於秦!
根據《漢書·禮樂志》記載,漢武帝時,設立採集各地歌謠和整理、制訂樂譜的機構,名叫「樂府」。後來,人們就把這一機構收集並制譜的詩歌,稱為樂府詩,或者簡稱樂府。到了唐代,這些詩歌的樂譜雖然早已失傳,但這種形式去相沿下來,成為一種沒有嚴格格律、近於五、七言古體詩的詩歌體裁。
擬話本
中國文人模仿話本形式編寫的小說。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最早使用這一名稱,指的是宋元時代的《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和《大宋宣和遺事》等作品。魯迅認為它們是由話本向後代文人小說過渡的一種中間形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一些學術著作把明末文人模仿話本形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稱為擬話本,即魯迅稱之為「擬宋市人小說」的作品,如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中的部分作品,以及二拍、《石點頭》、《醉醒石》等。這表明擬話本的含義已經發生了變化。
唐宋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其內容主要是復興儒學,其形式就是反對駢文,提倡古文。
所謂「古文」,是對駢文而言的。先秦兩漢的散文,特點是質朴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自南北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流於對偶、聲律、典故、詞藻等形式,華而不實,不適於用。西魏蘇綽曾仿《尚書》作《大誥》,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體,未有成效。隋文帝時下詔禁止「文表華艷」,李諤上書請革文華,都沒有扭轉頹風。唐初文壇,駢文仍佔主要地位。唐太宗為文也尚浮華。史學家劉知幾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張;王勃提議改革文弊,但他們自己的作品,仍用駢體;陳子昂也揭櫫復古的旗幟。唐玄宗天寶年間至中唐前期,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梁肅、柳冕,先後提出宗經明道的主張,並用散體作文,成為古文運動的先驅。韓愈、柳宗元則進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論,並寫出了相當數量的優秀古文作品,當時有一批學生或追隨者熱烈響應,終於在文壇上形成了頗有聲勢的古文運動,把散文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他們倡導古文是為了推行古道,為了復興儒學。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5080736.html
http://info.datang.net/N/N0387.HTM
❹ 《西廂記》在古代為什麼被稱為禁書呢
《西廂記》在古代被稱為禁書是因為作者在這本書描寫太多反封建思想。
在封建王朝君王,都是要求子民遵循三綱五常的禮法,對女性則更為苛刻,還有專門的約束女性的法規,叫《女則》。
女則上要求未出嫁的女性不能隨便出門,更不能與男子說太多的話,婚姻應由父母做主,父母要你嫁誰你嫁誰。而《西廂記》思想太超前才會被禁。
《西廂記》主要故事劇情
《西廂記》寫了書生張生(名珙字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該劇具有較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制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志的沖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全劇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一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具有詩情畫意。
❺ 【求書】古代文,非穿越,女主是個青樓歌妓,男主好像是將軍吧
前世註定,逃不脫這命運,夢中驚醒,倒轉了古今,為你撫琴,你起舞弄輕影,川流不盡,相信愛的奇跡會降臨。
《逃之夭夭:一歲太子妃》文 / 滄海·鏡
穿越有無數種穿法:
連人帶身的穿,那叫人穿;帶個魂去穿,那叫魂穿;女人附到男人身上,那叫耽美;男人附到女人身上,那叫找死;睜開眼睛看到綾羅綢緞,那叫宮斗;睜開眼睛看到刀光劍影,那叫江湖;摸摸屁股還是豆蔻年華,那叫走運;摸摸屁股居然沒摸到……那麼很好,你走的是狗屎運,你變成嬰兒了,從咿咿呀呀開始吧!
林曉白,人間一枚發了霉的蛀蟲,父母健在,家產萬貫。男朋友是紅極一時的天王巨星——護桑嫻郢,他也是財團董事的繼承之子。人生再也沒有她這么幸福完美的了。
原本以為日子會繼續這么過下去,每天吃喝拉撒過幸福的時光,可是沒有想到在結婚那一天,愛到瘋狂的護桑嫻郢為了和她永生永世在這個時刻不分離,竟然在交杯酒里下了毒!當鮮血從林曉白的嘴角溢出,她看到護桑嫻郢張揚的笑臉:「曉白,曉白你終於是屬於我,永遠永遠的屬於我了!!!」
腦海瞬間變得黑暗……她跌倒在石階上,腳下的紅色玫瑰鋪滿一地。
當身體的意識緩緩恢復,她感覺到了溫熱和柔軟。睜不開眼睛,只能在一片安寧之中尋找一個突破口。
突然腦袋闖破了什麼東西,隨之聽到一聲尖銳的嘶吼:「出來了,出來了!夫人,您的孩子出來了!!!」
林曉白只覺得天旋地轉……孩子出來了?難道我生了?!丫的老娘還是個**怎麼可能就生了?等……等等……為什麼我覺得身體黏糊糊的,而且下半生好像還埋在什麼地方……
當一股力將我從那個地方推出來的時候,尖銳的聲音再次喊了起來:「恭喜夫人,是個女兒啊,老爺終於有女兒啦!!!老爺終於盼到女兒啦!這下好了,老爺和皇上的約定可以實現了!終於可是實現了!」
丫的,難道說生出來的這個才是我?!!!不會吧,我明明是二十五歲啊,怎麼一下子變成剛出生的嬰兒了啊?!
《穿越:惡女要從良 (完結+番外)》文 / 琉金琥珀
我不是學考古的,也不是學歷史的,更不是學文學的。
我只是一個學國際金融管理的小會計。
可是,老天,你為什麼要把我狠心的扔在這個鬼地方啊?!
既然要穿越,那好歹也要給我個絕世容顏吧?
這位姑娘父母雙亡,連A杯都沒有的飛機場身材。
要我可怎麼討生活?
哎,這位冷麵將軍,看你一本正經的樣子,原來你也逛青樓啊?
還有,這是誰家的腹黑皇子?
君子坦蛋蛋,小人才藏機機。怎樣?想與她赤誠相對?等一百年後吧!
《穿越:今妃昔比(完結)》文 / 慕紗
【為救下異世是親人的命,她揮劍親手斬斷了自己的愛情!隨後而來的是讓她幾乎喪命的瘋狂報復。】
穿越就穿越吧,反正成風了。
冷宮就冷宮好了,清靜!
可是為什麼這年頭連冷宮都這么吃香?
一會兒是吃醋的後宮寵妃來示威,一會兒又是囂張的宮女來跋扈。
睡覺也能被人給非禮,而且這些人還都是一個德性,占完便宜拍拍屁股就走人。連最起碼的再見都不說一聲。
他們欺負咱外來的好欺負是不是?
《穿越之小妾不好惹 (第二部更新中)》文 / 秋水靈兒
林果兒--嗚-,睡個覺也能穿越,這太離譜了吧?她還憧憬著未來美好的獨居生活,怎麼來到了這么個不知名的朝代,還是一個性格惡劣脾氣暴躁卻帥的掉渣的王爺的老婆_哦,不對,應該是不受寵幸卻天天受折磨的妾而已。面對花心王爺的桃花燦爛,自己一再逃跑,卻讓自己也陷入了感情的漩渦,難道桃花這東西也能傳染?面對慕容家族的三個男人的糾纏,她該怎麼做呢-----
慕容烈:心愛的女人被她的哥哥奪走,他便將奪妻之恨發泄在她身上,沒想到,在她一次落水之後,竟然完全變了個樣,現在的她,讓自己忍不住心動,忍不住想愛,這是一見鍾情嗎?為何會時隔三年才會鍾情上呢?
慕容傲:人如其名,天生霸氣而驕傲,渾然天成的一種王者之氣,可是那隻是外表的強硬,他的一顆被摧殘堅硬的心,在遇到她的剎那,土崩瓦解,只要看到她的笑,他就滿足,於是,他決定要定了她了。
《傾城小逃妃》文 / 秋水靈兒
她-穿越到了古代,莫名的成了亡國的公主,受盡屈辱,卻依然頑強自信的活著。
她善良、美麗、可愛、迷糊,有時還有點小白。
她對美好的愛情充滿嚮往,卻不知道究竟誰是自己的真愛。
「本王告訴過你,這輩子你休想逃離我,你是本王的女奴,知道嗎?」他冷酷的宣告了她想離開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了。
「你好美。」他喃喃低語,一雙冰冷邪惡的藍眸興致勃勃的欣賞著他的獵物。
「不過...我只允許你一個人勾/引我哦。」他輕聲曖昧的在她耳邊說著,聲音很小,卻正好讓她能夠聽到。
「姐姐?」這時,有些微風掠過,吹起了他如墨玉一般的黑發,絕美精緻的五官散發著高貴而溫柔的氣質,有種太過純凈的美麗。
那個冰冷暴虐的男人,那個有著藍色眼眸的邪惡男人,那個有著春風般溫和笑容的男人,那個比女人還要柔媚的抑鬱男人。
她陷入感情的迷茫之中,她想讓每個人都過的幸福,害怕傷害任何一個她愛的人,她選擇逃離------
《紅顏傾城:女皇媚惑天下》文 / 死亡之吻783
她是一個來自21世紀的遊魂,因為丈夫的出軌,朋友的背叛而香消玉殞。
她來到了古老的「威客帝國」,成了美麗無雙的「月影公主」。
為了自由,她被迫去贏取商業巨富江焰、武林盟主皇甫恆、神醫顧凡子……的感情,她遊走於這些出色的男人之中,視感情為兒戲,讓這些男人死心塌地的愛上了她。
原以為任務完成了,可以得到她想要的自由,可是她最終還是被抓回後宮,成了男人手上的玩物和犧牲品。
權利和自由,虛偽和愛情……
她到底要的是什麼?天下?美男?
等她終於得到了一切,她才發現,她渴望的只不過是一份永不離棄的真愛……
《壞娘子:頭牌娘子玉如意(全本)》文 / 司空希
一個被無良小販埋進土裡呆了三天又挖出來的戒指,詭異的帶著她在圓月下劃破時空,終於得嘗生平兩大願望之一——挖人家祖墳,光榮的成為了一名盜墓工作者。
果然挖人祖墳是要遭報應的,在一場亂七八糟,當事人也分不清楚是如何如何的血戰後,她自投羅網的跑進了對方老大的地盤。
色相吸引不了人家,沒有被當成禍水XXOO又OOXX,一句發育不良的少年從此確定了她的性別為——男,開始了她假男人真小人的「幸福」生活。
然後……
某個帥帥的近身侍衛說:我會保護你。
某人眨眨眼:然後呢?
……
某個邪魅的敵國大將說:有你在,這場仗贏定了。
某人眨眨眼:贏了有肉吃嗎?
……
某個悶燒的杯具男說:你……斷袖嗎?
某人眨眨眼:真愛有理,背背無罪,恭喜你出櫃。
……
===
她,玉如意,人稱玉老鴇,是京城第一大青樓的當家。
她畢生的志願,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青樓。
她要讓她的青樓,沖出京城,走向世界!
為了她偉大的青樓事業,
上到皇家,下到丐幫,哪裡沒有她的腳印?
黑道白道,誰沒遭過她的陷害?
俊男美女,統統給她下海撈錢!
*
他只不過是打仗了,受傷了,快隔屁了,
隨便找間有瓦的房子前昏倒一下而已,
怎麼醒來就變成了這間青樓的頭牌?
有沒有搞錯,他可是個男的!!!!
瞧瞧這女人說什麼,男的也可以當名妓?!
好,她敢收,他就敢當,看看到底是誰倒霉!
《極品寵姬(完結+番外ing)》文 / 煙綠·指涼
他對她說:「世界上只有一個肖楠讓我煩惱不已,讓我欲罷不能。」
她卻對他說:「我要的你給不起!」
再次穿越,他已是大陵的國王。
而她從乞丐變成了聖女,輾轉在幾個男人之間,尋找自己的答案。
他對她說:「因為這個名字你配成為我大陵的後!」
她卻對他說:「我不屑成為大陵的後!」
她沒有身份沒有名份,只是他身邊的一個寵姬,極品寵姬,可是誰有知道這背後的秘密呢?
煙綠的新穿越文《秦戀洛傾天下》,如果喜歡古文,喜歡穿越的朋友請多多支持!文的左側可以直接點入。
《穿越:鳳火殘妃》文 / 千落嫿芯
一個睡眠中的穿越,堂堂的空姐,穿越成了王爺的下堂妻,成了已死姐姐的替代品,他不停地折磨著她,踐踏她的尊嚴,只為了報復。
她終於在他把自己送與他國國主後堅定報仇的心,勾/引啟國國君,魅惑執國國主,一路風光而歸,卻看到他與他的女兒在一起,邪笑地注視著她,那一刻,她把所有的怨恨都歸咎在他的身上,他要一統十國,稱霸天下,那麼,自己就先破了他廉國,讓他俯在自己的腳下,俯首稱臣!
可是,他不是恨她嗎?為何看到她倒在別人懷里,會憤怒里紅著雙眼恨不得咬碎那男子的咽喉?
《虐戀:絕色王妃不受寵》文 / ↘妖精·《
你殺害了我最心愛的人!我要毀了你的一生!
他噴涌而出的話語刺激著她。
我厭惡你到不想看到你!
她憎恨的語氣傷害著他。
他與她之間,是愛?是恨?一場孽緣的牽絆……
折磨,鞭撻,流產···一件件事情侵蝕著她脆弱的心。
無視,厭惡,蔑視···一種種態度刺激著他冷酷的心。
「你真的那麼討厭我?」他問。
「是的。」她回答。
「錦時不是我殺的!」她說。
他沒有回答···
【本文屬極虐文,不喜者慎入】
《穿越:刺字皇後 【完+番外】》文 / 鳳嘯九天
她是皇後,大婚夜裡離奇昏迷,醒來時已是第二天早晨。
她對自己的未來滿懷希望,一個殘忍的事實摧毀了她,賤字加身,被貶冷宮,中毒身亡。
她最終不明白新婚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一切都那麼詭異?
「來人,在這個賤人的身上刺下賤字~!!!」
雪白的胸部,一個紅色的賤字赫然入目,就向晶瑩的雪邊盛開著一朵梅花,刺眼駭人。
賤字加身嗎?好,暴君,我會用十倍的傷害還給你!!
林夢曦穿越,穿越的女主會如何破解那些離奇詭秘的事情,她和自己所愛又將演繹怎樣的情感故事?
親們關注哦。
《穿越:王爺的絕愛寵妃【完】》文 / 鳳嘯九天
我因情自殺穿越南玉國,成了相俯的千金,一入相府,奇怪的事情接連發生。
兩個王子,兩個江湖大俠,都是極品男人,他們被我打動,我的心卻被一個極品的大王子俘獲。
面對宮廷糾紛,皇室爭奪,我放棄了那段心旌震動的情感,在無奈中逃避。
為了挽救皇室危機,我成了六歲的娃娃的妃子,六歲的娃娃皇帝卻是我的親生弟弟。
兩個江湖大俠原來是極品小王子的另一種身份,當皇室回到真正的君王手裡的時候,我和最愛的人縱情江湖,那個陪我浪跡天涯的又是哪一位?
本書以情感為主,塑造了好男人形象,喜歡好男人的請進,喜歡變態男人的,慎入!!!!
《穿越:冷情王爺的隔世棄妃 【完】》文 / 鳳嘯九天
世事哪裡有公道?情深的戀人乘自己出國的機會害了父親,下飛機後等待她的是一紙遺書和死亡的消息。
好心的閻王公主許她回去穿越前生。
可是面對的第一件事情怎麼是和人新婚......
原來她穿越前朝竟然成了王爺的妃子.
可是故事剛剛開始啊,她能得到嚮往的愛情嗎?
紅袖添香網上看到的推薦給你
❻ 唐代傳奇小說,
到了唐代,中國小說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雖然題材上仍離不開搜神索逸,但較之魏晉南北朝小說,情節更曲折完整,人物性格更鮮明,文辭更華艷,結構更闊大。
唐代稱小說為傳奇。唐人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短篇小說的成熟。因為它已超出了記錄傳聞逸事的范疇,而成為文人有意識的創作。唐人傳奇大體可分為三類內容:
1�神怪故事。這是直接繼承筆記小說的神仙怪異小說,著名作品有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這兩部作品諷刺了熱中功名富貴的封建士子。
2�戀愛故事。這一部分是唐代傳奇小說中最有價值的作品。如《李娃傳》、《鶯鶯傳》、《霍小玉傳》、《任氏傳》、《柳毅傳》等都是有名的作品。它們大都歌頌堅貞不渝的愛情,譴責封建禮教對婦女的迫害,並且塑造了一系列爭取婚姻幸福的婦女形象。
《柳毅傳》講的是落第書生柳毅替遭受婚姻折磨的洞庭龍女傳書,使她獲得解放,後歷經坎坷,倆人終成眷屬的浪漫故事。人物描寫是這部小說最成功的地方。柳毅的正義、龍女的深情、錢塘君烈火般的個性,都刻畫得十分鮮明。它用幻想反映現實的手法,對後代文學影響很大。
《李娃傳》通過妓女李娃與滎陽公之子這對地位懸殊的戀人歷經風雨,終於獲得幸福的故事描寫,批判了封建門閥觀念,歌頌了郎才女貌的愛情標准。小說人物形象豐滿,情節曲折,筆法清麗。
3�俠義故事。這類作品描寫俠客義士懲強扶弱的英雄行為,代表作品有《紅線傳》、《謝小娥傳》等。
唐人傳奇不僅在題材、思想上超越了前人小說,而且藝術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唐人傳奇中,很多篇章描述了一個人物某段時期或一生的經歷,以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及思想發展。唐人傳奇是中國風格小說形式的開始,它的體制短小,但初具長篇小說的輪廓。
http://www.ccnt.com.cn/literature/wenxue/xiaoshuo/1.htm
從文體學角度看唐代傳奇小說的成熟
文學院01-5 薛 揚
提 要 唐傳奇是一種成熟的古典小說形式,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從文體學角度看,唐傳奇已經具備了獨特的文體特徵和藝術特色,在中國文壇上開創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
關鍵詞 唐傳奇;小說;文體
小說是一種歷史悠久、不斷發展的文學樣式,有著獨特的文體特點和不朽的藝術魅力。中國的小說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其源頭可以回溯到遠古,「後羿射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動人的神話傳說都是先民智慧和想像的結晶。不能否認,中國小說深受神話傳說的影響,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到唐傳奇、宋話本,再到明代的《西遊記》、清代的《聊齋志異》,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一脈相承的痕跡。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志怪、志人小說出現了,志怪小說的代表是《搜神記》,而志人小說的代表是《世說新語》。無論是寫神怪靈異,還是寫名士風流,都是作為一種史實記載下來的,是靠實地訪問,從民間搜集而記錄下來的,因此叫作「志」。「志」是記錄的意思,而不是創作。所以最初的小說,是同歷史歸於一類的。直到梁代蕭統編《文選》,才第一個要把文學和歷史區分開來。與神話傳說相比,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已有了長足的進步:能夠以更長的篇幅、更生動的筆墨敘述奇聞怪事,能夠抓住人物某一小事或寥寥數語凸現人物性格。
魏晉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留下了不可抹殺的成就,不過, 盡管六朝志怪並不完全是為宣揚神道而作,它也有娛樂的目的,但總體來說,它們受神道意識的影響畢竟很深,作為文學創作的意識反而不明確 , 基本上還是「粗陳梗概」而缺乏深入細致的描繪。 如果從文體學方面來考察,真正可以被稱為是成熟小說形式的古典小說至少要到唐代才產生。從另一方面講,我國的小說脫離歷史領域而成為文學創作,也是進入唐代之後的事。
在唐代文學史上,與詩歌蓬勃發展同樣值得矚目的就是傳奇小說的應運而生。唐傳奇就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多以神怪、劍俠、愛情為題材,無論是篇幅長度、人物描寫還是結構布局跟神話傳說及魏晉志怪、志人小說相比都有了長足進步。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於搜奇記異,然敘述宛轉,文辭華艷,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而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這些唐傳奇已經把小說從「從殘小語」、「粗陳梗概」發展到了「篇幅較長」、「敘述婉轉」的高級階段。 在唐傳奇中不但出現了較六朝志怪更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小說結構,而且其情節更為復雜,內容更偏於反映人情世態,現實性更強,對於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劃,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唐代小說的發展還表現在富於想像虛構與講求文采,它們不再是歷史性質的東西了,而是發揮想像創作而成的,更多地加入了創作的成分,這就同過去的作品有所區分。參照蕭統的文學定義看,虛構、想像正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則正是講求文采。從此,小說便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了 .所以說,從唐傳奇開始,中國小說進入了自覺創作的新時期 ,唐傳奇宣告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進入成熟階段。
從文體學角度來看,小說是人類對於自然和自身,現實和幻想的理解和再現,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和生活場景描寫來廣泛反映社會生活的敘事性文學樣式,只有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俱全的文學作品才具有作為小說的資格。從這一點來看,上古神話傳說因篇幅短小,人物形象塑造往往過於單薄,情節也相對簡單,僅僅是敘述故事而已,也很少有環境背景的描寫。至魏晉,志人、志怪小說雖篇幅略有增長,但在創作技巧上仍不夠成熟,往往通過只言片語或一二小事來表現人物性格某一方面,不能多角度、多側面地反映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結構上也比較簡單 ,在環境方面也著墨不多。
唐傳奇小說在剛出現的時候,還帶有志人、志怪小說的痕跡,但同時也顯示出了自己的新發展。如王度的《古鏡記》,雖然同志怪小說的題材相類,藝術上也不夠成熟,但它作為唐傳奇開山始祖的功績卻是不能忽視的。接下來出現的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通過主人公歐陽紇失妻後歷經艱險,終於奪回妻子的描寫,表現了他對於妻子的摯愛。這篇小說已經開始著重描繪人物的活動,情節曲折,結構也趨於完善,還有對白猿所居幽險環境的生動描寫。同時期的《遊仙窟》、《隋文帝獅子驄》等傳奇都情節動人,描繪如生,已經能充分地體現出小說的藝術特色和文體特徵。
到了中唐時期,唐傳奇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看都有了新的進步,可謂是傳奇小說的黃金時期。從內容上看,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占據了主要地位,即使談神說怪,也往往具有社會現實內容,這方面的傑出代表是沈既濟的《枕中記》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它們都曲折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子熱中功名富貴的思想,也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場的險惡和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的丑態,結構嚴整,情節豐富,脈絡清晰,深具諷刺小說的精粹。
以愛情為題材的傳奇小說如《柳毅傳》、《霍小玉傳》、《李娃傳》、《鶯鶯傳》等在傳奇小說中成就最高。它們大多歌頌堅貞不虞的愛情,譴責封建禮教和門閥制度對婦女的迫害,創造了一系列優美的婦女形象。這些作品常運用寫實手法來刻畫人物性格和環境氣氛,有的充滿詩意的想像,情節離奇富於戲劇性;有的如實反映現實生活,聯系廣闊的社會生活來描寫愛情,通過人物的性格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還有的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文筆清麗優美,為人稱道。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些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傳奇小說,如無名氏的《李林甫外傳》等,豐富了唐傳奇的題材范圍。
晚唐時期出現了大批傳奇專集,充分反映了晚唐文人對傳奇這種文學形式的進一步重視,如薛用弱《集異記》、牛僧儒《玄怪錄》、牛肅《紀聞》等。
唐傳奇的興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到唐代,文、筆區分的意識已經淡化,因而文人在寫作野史及傳聞雜錄一類東西時,也往往馳騁文采。劉知幾批評當時之史, 「 其立言也,或虛加煉飾,輕事雕彩;或體兼賦頌,詞類俳優 」 (《史通 · 敘事》)。這對於嚴格的歷史著作當然不妥,但各種傳聞雜錄,本來就不是嚴格的歷史著作,它經過有意識的 「 虛飾雕彩 」 ,反而更向文學靠攏了。文壇上風行的這種大膽虛構創作的風氣,無疑對傳奇小說的興盛起了推動作用。
唐代城市繁榮、商業經濟發達,因而產生了多種面向市井民眾的俗文學形式,如說話、變文等,都是以虛構故事來吸引聽眾的。它們不僅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興趣。如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他弟弟生日時請來的 「 雜戲 」 表演中,就有 「 市人小說 」 即民間說話。又元稿《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在 「 光陰聽話移 」 一句下自注雲: 「 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巳,猶未畢詞。 」 這條注說的應該就是元稹與白居易二人一起聽藝人說話。這一類新興的俗文學受到世人的注目和歡迎,必然會給文人創作帶來刺激,並促使他們從「當代」生活中不斷吸取新鮮的素材。盡管士大夫中輕視小說的態度沒有完全改變,但唐代貴族文化意識在逐漸衰退,並不足以阻止傳奇小說的崛起,所以越來越多的文人都把注意力投入到這種比詩文辭賦更富有趣味性的創作中去了。
唐傳奇最興盛的時期是在中唐,這裡面也有社會心理的因素。唐代總體上說來,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時代,這種浪漫精神曾經以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和進取意識的特點出現在初盛唐的詩歌中。而到了中唐,社會和時代的變革使得文人士大夫對社會對人生都不再那麼抱有期望,他們的心靈渴望迴避殘酷的現實而需要在現實以外的世界中求寄託。而小說正是提供了一種虛構的世界,可以讓人們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釋人生,表達對於人生的種種願望。這就為傳奇小說的風行提供了心理上的解釋。
在分析了唐傳奇興盛的情況及原因後,讓我們再從文體學角度對唐傳奇作為中國真正成熟的小說形式加以簡單的分析。
我們認為,唐傳奇實際上已經具有了作為短篇小說的資格,經過對數十篇唐傳奇小說的分析總結,試將唐傳奇的文體特徵歸納如下:
• 篇幅短小,字數少則千字,多則萬字。
• 情節精巧、緊湊,通過提煉緊湊、典型的情節來表現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
• 人物集中、鮮明。由於篇幅有限,唐傳奇一般只集中塑造一兩個典型化程度很高的主要形象,並且已經能通過社會環境因素的作用來表現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 結構精美、嚴密。一般只有一條線索,單純集中,枝蔓少,圍繞主要矛盾展開情節。
• 語言精練、優美、生動,概括力和表現力都很強,能用儉省的筆墨寫出豐富的內容。
• 有的傳奇小說中夾入詩篇,雖然造成小說文體的不純,但卻為傳奇小說增添了魅力。
• 唐傳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散文體式。較之六朝駢文,它是自由的文體;較之唐代 「 古文 」 ,它又多一些駢麗成分和華美的辭藻。這些特點從小說的要求來看未免過於文章化,但讀來自然流暢而富於文采。
由此看來,唐傳奇對於小說文體特徵諸要素的表現已經相當充分,與後世成型的現代短篇小說相比,可謂別具魅力,各有所長。
當然, 唐傳奇作為文學史上開始進入成熟階段的短篇小說,難免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傳奇往往採用史傳的簡潔筆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細致的描述,有時更用歸納的方法寫人物,與後世小說相比顯然過於簡練而不夠高明。唐傳奇作品中還普遍存在議論成分,由作者出面直接向讀者表明意見,顯然會影響讀者的自由解讀。
但盡管如此,唐傳奇畢竟以成熟獨特的藝術魅力登上文壇,展開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與以往產生文學樣式如詩歌、駢文相比,傳奇小說能夠更自由更方便更具體地反映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理想,更深刻更直接地表現人們的外在環境和內在思想,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學史上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另一方面看,作為真正成熟的古典小說,唐傳奇的題材、主題和藝術表現手法對後世文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所表現的反對封建婚姻制度,抨擊門第觀念,追求愛情自由,歌頌俠義行為,否定榮華富貴等思想,成為了後世小說戲曲的傳統主題。同時,唐傳奇「作意好奇」,運用想像、虛構和曲折情節,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敘述宛轉,文辭華艷等特點對後世小說發展也產生了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❼ 古代的「妓」和「伎」真的不一樣嗎
電視劇《夢華錄》中的「歌伎」和「樂伎」,都聲稱自己不以色侍人,與「娼妓」有區別。事實上也是這樣,古代的「歌伎」「樂伎」都是以「伎」侍人的,這里的「伎」同「技」,也就是憑借一技之長去賺錢養家糊口的,俗稱「賣技」「賣藝」,相當於後來的「歌女」「舞女」之類,相當於現代的「藝人」。而不是指去靠出賣肉體來過活的「娼妓」。下面詳細說明。
中國詩詞在普及化過程中,伎女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歌伎是傳播宋詞的活躍分子,她們的傳播行為主要以唱詞的形式進行。
總之,「伎」在古代是指以歌舞(也可指雜技)為業的藝人,男女兼指。後來寫作「妓」,一是專指女藝人了,另一是指娼妓。
❽ 寫歌妓生活的小說稱為什麼小說,寫冤錯案的小說又叫什麼小說
風月小月 ,公案小說(如《施公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