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中國古代小說主題思想研究報告

中國古代小說主題思想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 2022-08-16 07:46:46

A. 中國四大古典小說揭示的主題是什麼

西遊記:廣泛地揭露和批判了黑暗的封建社會,歌頌了對天宮、地獄統治者及危害人民的妖魔鬼怪的反抗斗爭。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到西晉初年三國歸晉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蜀魏吳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在對三國態度上,尊劉反曹鄙吳是民間的主要傾向,而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和皇室正統思想.

水滸傳:作為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水滸》生動的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的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

紅樓夢:以寶黛愛情悲劇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揭示現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治思想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

B. 談談對中國古代小說的認識 600字左右

寫作思路:可以寫一下中國古代小說每一個階段的特點,將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史詳細地描述一下,最後闡述自己的理由和觀點等等。

正文:

中國古典小說是文學中的一種樣式,一般是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同時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中國古代經典的小說,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代表作。

上古到先秦兩漢的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說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媧補天》《誇父逐日》。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其情節結構比較簡單、粗略。如干寶的《搜神記》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的成熟。如《柳毅傳書》和《鶯鶯傳》。

宋代的話本,明代的擬話本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小說的發展,擬話本的題材更加廣泛,情節更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如《灌園叟晚逢仙女》。

明清章回體小說將古代小說逐漸推向了頂峰。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等,《紅樓夢》則代表古代小說的頂峰。

中國古代小說輝煌燦爛,但是它的出現和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無到有,歷經千年,達到鼎盛...

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歷史大體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說單線發展,宋元時代,文言、白話兩種短篇小說雙線發展,明代開始,文言、白話、長篇、短篇多線發展,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狀態。

我國古代小說的特點: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節曲折,故事完整;語言准確簡練,生動流暢,富於個性;敘事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記。

C. 我國古代小說發展及其規律簡述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
吳祖緗先生的《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新選入1995年版高中第五冊課本,在人教版初高中全套語文教材中,從宏觀上評論文學現象的文章僅此一篇,所以值得重視.文章的題目概括了評論的范圍,即我國古代小說,重點是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文章第一部分論述發展,溯源導流,線索清晰;第二部分評析"規律",據史立論,要言不煩.
寫作特點主要有四.
一,評論精當,一語中的
文學評論要以科學的文藝理論為指導,提出評論者的觀點.觀點新穎獨到而又持之有據,評論才有價值.本文的價值,正在於作者對所評論的文學現象發表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評析精當,往往一語中的.
關於我國小說的起源,有人說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傳,諸子散文等等.魯迅先生則認為勞動者休息時"彼此談論故事,正就是小說的起源".作者則明確指出:"其實源只有一個,那就是神話傳說."
對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說,一般評論者認為這時小說已"初具規模",是我國小說的"雛形".作者則認為:"'志'是記錄的意思,而不是創作","是作為史實記載下來的",還算不上真正的小說.
再如,"唐代小說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想像虛構和講求文采","歷史小說走宋代傳奇的路子……,作為文學作品是失敗的","《金瓶梅》開辟了一條寫平凡人和生活的道路"等,都有作者的真知灼見在,而與以往文學史中的觀點不同.如《金瓶梅》因有較多的猥褻描寫而長期列為禁書,直到80年代才有較深入的研究.作者不僅說它"顯示了現實文學的長足發展",而且拿婦孺皆知的《紅樓夢》作比較,認為"紅樓夢的道路,是金瓶梅所開創出來的",這就使讀者明確了金瓶梅在小說發展史上不容忽視的地位.
在對小說發展源流考察的基礎上,作者歸納出4條規律.這是對文學現象所作的理性思考,使文章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而更具有指導的意義.
二,論據典型,以一當十
從文章題目的論述范圍而言,可以寫成一部專著,作者卻大題小作,以簡馭繁,僅用4000來字就說清了問題.其原因一是闡述論點精練簡潔,要言不煩,二是選擇論據少而典型,以一當十.
作者論證第1條規律―――小說來自民間,反映人民意願時,主要舉《三國演義》為例.在這部文人創作的小說成書之前,早有民間的話本《三國志平話》等在流傳. 以《三國演義》為例證明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予,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並由此引申出中國古典小說重視情節,也是保留了民間創作的特點而形成的,還拿這一點與外國小說作了對比.
論證第2條規律―――中國古典小說受史傳文學影響,舉《水滸傳》為例.先引劉知幾的話,指出史傳文學的經驗是"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再說民間文學寫人往往是好壞分明,壞人無好處,好人無壞處.經過比較,指出《水滸傳》是吸收史傳文學寫人藝術經驗的第一部古典小說,它寫人如"明鏡照物,妍媸畢露".最後指出《水滸傳》使小說的人物描寫大大推進一步,而後才有《儒林外史》《紅樓夢》.
論證第3條規律―――小說立足於現實,不脫離現實,主要舉《西遊記》為例.先總述書中所寫神怪境界,唐僧的"八十一難"等情節都是現實生活中有的.再舉兩個細節具體說明,一是"小子國",有太監高采為現實根據;二是書中所寫魔怪從神佛處來,有錦衣衛的橫行霸道為現實根據.再總述"一部《西遊記》……正是辛辣地挖苦與諷剌了神佛即現實統治勢力".最後說到《三國演義》《水滸傳》表現的民族感情,正統觀念,也都是現實的反映.《西遊記》在我國古典小說中,是最富於幻想而似乎遠離現實的,證明了《西遊記》也立足於現實,其它為群眾熱愛的小說就更不用說了.
論證第 4條規律―――小說受封建統治文化的壓迫摧殘而發展極為艱難,作者沒有舉具體事例,只概括列舉兩種文化現象:一是"許多偉大作家生活,創作條件都全無保障 ".讀到這里,我們自然會想起"舉家食粥",貧病交迫,英年早逝的曹雪芹.二是"許多偉大的作品不知道作者是誰".讀到這里,我們也會想到《金瓶梅》的作者至今還無定論,對《西遊記》的作者也時有異見.從這兩種文化現象,作者"感受到封建文化對小說創作的殘酷扼殺;"感覺到那些現實主義大作家和他們的不朽作品的崇高可貴."
文章這一部分論述4條規律,主要舉了三部小說為例,可以說少到不能再少,而每一個例證都充分證明了作為分論點的一條規律,論據十分典型,論證十分有力,真是以一當十,以少勝多.
三,縱橫交織,結構嚴謹
文章形式是為表現內容服務的.這篇評論的內容是要從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脈絡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這就決定了它的結構形式.論述發展歷程,追根溯源,再順流而下,按時間順序,呈縱式結構;概括規律,則取並列式,由主到次,一一道來,呈橫式結構.這樣,全文縱橫交織,經緯互補,結構嚴謹,線索清晰.
課文第1―7段為第一部分,依時間先後論述小說的發展源流.
第一段明確指出我國小說的起源是神話傳說而不是別的,並對神話與傳說的區別作了界定:"神話是把神人化,傳說是把人神化".
第2 段指出魏晉南北朝出現的志怪,志人小說只是記錄史實,嚴格地說還不是小說創作.第3段先引用蕭統《文絢序》為文學下的定義,再論述唐代應運而生的傳奇小說已脫離了歷史領域,其代表作《長恨歌傳》《李娃傳》等都是依照傳說創作而成.其特點虛構,想像正是"事出於沉思";而講求文采,則正是"義歸於翰藻",因而唐人傳奇是小說走向成熟的標志.
第4段指出宋代小說"沒有什麼虛構和富有文採的創作加工",可以說是古代小說發展的低谷.後來的歷史小說"按照史書的記載編寫",作為文學作品是失敗的.
第5段論述話本小說的興起以及話本與小說的不同風格.話本"是植根於講給人聽的說書藝術的","以描繪精彩動人的情節場面和塑造生動活躍的人物性格見長";話本小說和演義小說則是經過文人加工進行再創作,而專供人閱讀的小說.
第6段論述明清時期文人獨立創作的小說.以其代表作《金瓶梅》為例,論述其寫平凡人和生活在文學發展史上的開創意義.《紅樓夢》就是沿著《金瓶梅》開辟的現實主義道路,而"走到一個輝煌的頂點".
以上6個自然段,從小說的起源,雛形,寫到成熟,中落,再發展而達到高峰,評述了我國古代小說發展的脈絡及特點,簡潔明了,線索清晰.這一部分的表達方式主要是述中有評.第7段用"大致就是如此"作一簡單小結,以過渡到第二部分.
第8―16為第二部分,分述4條規律.第8段承上啟下,作為過渡.
第9―11段論述小說來自民間,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第12―13段論述史傳文學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
第14―15段論述中國為群眾長期熱愛的小說創作多是立足於現實,不脫離現實的.
第16段論述中國小說受封建統治文化的摧殘,發展極為艱難.這一段寫得言簡意豐,戛然而止.
上述4條規律的論述,有主有次,有詳有略,先評後述,以論帶敘.一條規律就是一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都論述得有理有據,條理分明.
四,字斟句酌,分寸恰當
與寫評論一部文學作品相比,對文學現象的評論是一種更高級,更復雜的批評活動.因為文學現象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本文評論的對象是我國古代小說,從上古神話到清末名著,上下數千年;范圍包括"筆記",傳奇,話本,演義,"擬話本",章回體等多種小說樣式,具體作品更是浩如煙海,何止萬千.要評論恰當是很難的.作者憑借深厚的語言修養,精練而恰當地表述了自己從長期研究中獲得的真知灼見.其語言的特色主要表現為:10准確周嚴.如第1段說神話與傳說"兩者之間的界限很難確切劃分".這句話強調兩者的"同",同到難以分辨.但兩者畢竟有"異",神話是"把神人化",傳說是"把人神化".
作者用"很難"和"確切"對"劃分"嚴加限制,就不致造成自相矛盾.
又如第14段說"中國為群眾長期熱愛的小說創作多是立足於現實,不脫離現實,否則就沒有生命力."有了"為群眾長期熱愛"這個限制性短語,就把論述范圍縮小到少數優秀小說,而把多數小說排除在外.在"立足於現實"之前又加"多是"一詞,使這一論述更為嚴密,無懈可擊.
再如第15段論述《西遊記》中的描寫,兩次用"不是沒有現實根據的"這種雙重否定的句式來減輕語氣,就比直說"有現實根據"顯得分寸恰當,留有餘地.
20簡潔明了.評論語言多用判斷句,為求嚴密,句式往往較長.作者卻常用短句就准確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如:
神話是把神人化,傳說是把人神化.
"志"是記錄的意思,而不是創作.
唐代小說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想像虛構與講求文采,這就同過去的作品有所區分.
傳奇小說發展到宋代就衰落了.
這一類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說發展史上開辟了一條新路.
史傳文學不是源,而是流.
正是作者立足於現實的創作精神,才使作品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這些話都說得語氣肯定,簡潔明了.正因如此,才使這篇評論有如此巨大的容量.

D. 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趨勢

一、小說的源頭——神話傳說早期的神話故事就有《山海經》、《穆天子傳》等。古代社會生活不發達,神話傳說反映了初民與自然的斗爭,同時有著奇幻的想像和離奇的故事,塑造了許多神話人物形象,這些都成了後代小說發展的土壤和養分。另一方面,先秦的歷史散文和歷史著作為魏晉的志人小說提供了藝術手法和形象基礎。如先秦的《左傳》、《國語》、《戰國策》等多是紀錄人物行事的,在講述故事、刻畫人物方面多有精彩之處。《論語》、《孟子》、《莊子》等多記錄人物言論,通過語言展開故事事件、描摹人物,這種方法為《世說新語》所吸收。二、魏晉小說——志人志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小說的形成時期。從內容說,分為談論鬼怪神魔的「志怪小說」和記錄人物的逸聞趣事的「志人小說」。魏晉時期大量產生志怪小說,著名的作品有《神異經》、張華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遺記》、劉義慶的《幽明錄》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干寶的《搜神記》。在藝術上,魏晉志怪小說多取材於非現實的故事題材,顯示出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在故事結構上多數粗陳梗概,也有一些結構比較完整,描寫比較細致,初具短篇小說的規模,並且出現了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它對唐代的傳奇影響很大。「志人小說」出現在東漢末年的清議品評人物的社會風氣基礎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它主要記錄當時士族統治階級人物的逸聞趣事,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說:「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三、唐人小說——唐傳奇唐代小說被後人稱為唐傳奇,是小說成熟的標志。從此小說正式形成自己的規模和特點,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唐傳奇的產生與社會環境有密切的聯系。隨著當時城市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市民階層,為了滿足市民的文化需要進而產生了「市人小說」。同時唐代科舉發達,許多詩人和歷史家都加入了小說創作的隊伍,形成了各種文學體裁和文學形式的交互影響和融合。唐傳奇的小說作品多收錄於《太平廣記》,其中名篇很多,如《古鏡記》《枕中記》《南柯太守記》《任氏傳》《鶯鶯傳》《霍小玉傳》等。唐傳奇體制短小,但有長篇小說的規模,比較全面地採用了史傳文學的手法,把一個人的前後完整的一段生活或一生描述下來,情節曲折,大膽想像,細致刻畫了人物微妙的思想感情和內心生活。唐傳奇還以簡潔、准確、豐富、優美的語言把古代散文的巨大表現力發揮到了很高的地步。四、宋代小說——話本小說發展到宋代,隨著城市說唱文學的成熟,以民間「說話」藝術為基礎發展了話本小說樣式。話本有不同於傳奇的體裁特點:正文之前有詩詞或一兩個小故事,即入話;為渲染故事或者人物風貌,故事中間可以加入詩詞或者駢文;話本結尾的地方又用詩句總結全篇勸誡聽眾。宋元話本的小說包括《京本通俗小說》的全部,《清平山堂話本》的大部分。小說話本以愛情、公案兩類作品為最多,愛情類以《碾玉觀音》和《鬧樊樓多情周勝仙》成就較高;公案類以《錯斬崔寧》和《宋四公大鬧禁鬼張》較為出色。話本故事情節統一,注意情節的生動感人,布局巧妙,引人入勝。其次,話本小說開始運用典型細節來刻畫人物性格,而且還精於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話本小說有時還通過富有戲劇性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特徵。話本小說總的說來,在故事結構、人物刻畫上的特點表現了古典小說中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成熟。五、明代小說繁榮——明擬話本和章回小說明代文人對宋元話本由喜愛而編輯、加工、模仿話本寫作,這就出現了專供案頭閱讀的文人模擬的話本,稱之為擬話本。擬話本的代表作品有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及凌 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擬話本。元末明初出現了一批章回小說名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神魔小說《西遊記》,世情小說《金瓶梅》,俠義小說《水滸傳》。這類小說體制宏大,融合歷史、傳說和現實生活的寬廣社會生活畫面,反映復雜的社會思潮和人文思想;故事從短小到長篇,人物從簡單到復雜,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採用了多種刻畫方法,塑造了許多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情節曲折,結構復雜,並且具有一定的敘事模式,為清代的長篇小說繁榮打下了基礎。六、清代小說雙峰——短篇精粹《聊齋志異》和長篇巨制《紅樓夢》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創造性地繼承了魏晉志怪小說、唐傳奇的優秀傳統,並且能用唐傳奇的手法寫志怪,既反映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又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成為我國短篇文言小說之最。《聊齋志異》在思想內容上正如作者所言「集腋成裘,妄續幽明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奮之作;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它是一部有所寄託的表達理想和人民願望的短篇集;從藝術上說,能夠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手法結合在一起,深刻地表達了現實生活和美好理想之間的矛盾;其次,塑造了一系列的有現實基礎和生活環境的鮮明個性的人物,比如行動嚴謹的青鳳,性格開朗天真爛漫的嬰寧,不知樂愁的小謝等;再次,善於描寫細節並把人物性格語言和生活融為一體。《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的不朽巨著,反映了清代整體的社會生活,稱為「時代的鏡子」。曹雪芹善於選擇生活素材,如臨其境般逐日描摹了當時社會生活,並且用各種手法塑造了典型人物。人物分主次,性格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人物通過不同情節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全方位刻畫,層層深入重點突出。次要人物則抓住重點個性通過特定的情節突出表現;《紅樓夢》還善於把人物的內心情感與故事情節的發展進程和自然環境結合起來,烘託人物渲染情節;小說還把人物的內心活動心理描寫凸現出來,描摹細膩入微,反映心靈辯證法。在結構上比以往的小說更加完備,更加宏偉,更加嚴密。全書以寶黛愛情為主線,以賈府為生活空間,將各種人物事件錯綜復雜地連接在一起,彷彿像生活本身一樣復雜多彩。它的語言也達到了古代文學的頂峰,簡潔而純凈、准確而傳神、樸素而多彩。《紅樓夢》對民族文學的傳承是多方面的,同時對後代文學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它是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不可企及的高峰。魯迅先生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E. 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史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縣」乃古「懸」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說舉著細小的釣竿釣繩,奔走於灌溉用的溝渠之間,只能釣到泥鰍之類的小魚,而想獲得大魚可就難了。

靠修飾瑣屑的言論以求高名美譽,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春秋戰國時,學派林立,百家爭鳴,許多學人策士為說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學說,往往設譬取喻,徵引史事,巧借神話,多用寓言,以便修飾言說以增強文章效果。

莊子認為此皆微不足道,故謂之「小說」,即「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淺識小道」,也就是瑣屑淺薄的言論與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說之為小說的本來含義。

而中國小說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開始具有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兩種不同的小說系統。文言小說起源於先秦的街談巷語,是一種小知小道的紀錄。在歷經魏晉南北朝及隋唐長期的發展,無論是題材或人物的描寫,文言小說都有明顯的進步,形成筆記與傳奇兩種小說類型。

而白話小說則起源於唐宋時期說話人的話本,故事的取材來自民間,主要表現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識。但不管文言小說或白話小說都源遠流長,呈現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

小說的特點

1、價值性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

2、容量性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說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致地展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可以表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優勢是可以提供整體的、廣闊的社會生活。

F. 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內容提要

小說研究是古代文學學科中比較活躍的一個領域,小說中的幾部經典作品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聊齋志異》、《紅樓夢》等都有專門的學術刊物,斷代研究則有明清小說研究的專刊,這種情形在詩詞、散文研究領域是不多見的。小說研究的這些學術刊物為學者提供了論壇,為百家爭鳴提供了平台,多年來支持和幫助了一大批中青年學者,並且正在為小說學術的發展不斷地作出新的貢獻。小說研究領域既然有如此多種的學術刊物,為什麼還要新編一種《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呢?現有的刊物的確不少,但從宏觀來看,它們所形成的研究格局還有不盡合理之處。第一,小說研究不應當完全集中在幾部經典作品上。幾部經典作品是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的代表,但並不是中國古代小說歷史的全部,有許多作品的思想藝術算不上一流,但它們存在過,有些還曾經產生過很大的社會效應,或流傳到海外對域外文學產生過深遠影響,把這些作品摒棄在學術視野之外,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第二,文言小說研究和白話小說研究由於歷史的原因,長期處於分離狀態,形成各自獨立的兩個研究領域,這種人為的分家多少割裂了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互動的親緣歷史關系,不利於小說研究的深入。新編這個刊物,就是要把文言和白話打通,讓兩者的研究有一個對話的平台。第三,明清是小說發展的成熟期和鼎盛期,但明清小說不是無源之水,小說有源遠流長的承傳因革的歷史,研究的目光不能僅僅凝聚在明清小說之上,應當通觀歷史,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全局在胸,方能對局部的問題作出正確和深刻的判斷。基於上述幾點認識,我們決定編刊這本涵蓋小說全史和小說各種文體的學術集刊。
我們這個提議立即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熱烈響應,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文學院慨然在經費上予以支持,使得這個構想得以轉變成為現實。值此刊物出版之際,我們誠摯地向以上單位致以謝意。
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有編刊《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籌劃,當時曾與國內外部分學者深入交換過意見並達成共識,國內外學者把他們的最新成果寄給我們,錢鍾書先生聞之欣然為這個刊物題寫中文和英文刊名。眼看就要成功了,未料到當時聯系的一家出版社因財力問題把文稿退了回來,這一擱十幾年就過去了。雖然那編定的文稿中的絕大多數文章後來都陸續在國內外的刊上發表了,但我們對文稿的作者和支持我們的學者仍然長期抱著愧疚的心情,尤其愧對熱心為本刊題寫書名的錢鎮書先生。今天,《中國古代小說研究》能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總算對此事有了一個遲到的交代。讓我們再一次感謝那些支持我們這項事業的學界前輩和學術同行們。

G. 分析小說主題思想,需要分析哪些方面以《紅樓夢》為例分析一下主題思想

紅樓夢是清代文人曹雪芹­所寫的,高諤續後四十回,全書以前八十回成就最高 可謂封建小說最高峰,毛澤東此書有很高評價,不讀紅樓夢五遍 不算中國人

紅樓夢以作者的生活為藍本加以藝術化手法描寫,這部在資本主義萌芽 興起,封建社會走向敗落的背景完成的巨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財富,

紅樓夢以寶黛的愛情為線索描寫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以致對封建社會的敗落 都有深刻的認識,體現了一種新的精神 ,小說對女子 有著深刻描寫 以金陵十二釵為代表的封建社會的女子 在此都有描寫,全書以白描得手法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 且各具性格活靈活現

小說以一塊頑石為開篇講其化為通靈寶玉體驗紅塵百態,寶黛的木石前盟,一場愛情悲劇體現了封建社會的百態人生,其中反叛精神有重大體現 ,一本西廂記的閱讀,少男少女的愛情觀有了體現 追求自由戀愛終不被封建社會所容忍,

書中以賈家為主線說明了封建家族的關系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終落個白茫茫空一場的結局

書中的大觀園亦是封建社會的縮影,大觀園里是非多 , 紅樓夢的 主要故事都在此發生 ,書以寶黛的愛情覺醒和其發展一步步深入的揭露了封建社會的本質所在,它所保護 的是地主階級的利益一切損害其利益的東西 都要被扼殺,賈母是這個封建家族的族長有絕對權威,堅決維護封建利益 ,為了四家族的利益不惜犧牲寶黛的愛情和她對他們的慈愛,但這個實質是社會蛀蟲的家長也終救不了家族的敗落,終落個白茫茫好乾凈。

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封建浪子的代表賈璉,具有反抗精神的晴雯和鴛鴦,封建的奴僕襲人 ,等等 所有的形象共同成就了這部偉大的紅樓夢 。

紅樓夢在各個方面皆有成就,為研究紅樓夢有專門的紅學可見其成就之高,紅樓夢再詩詞方面有很重要的發展,他根據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場景配以適合人物的詩詞。

紅樓夢甚至再醫葯學都有重要的作用,書中的葯方皆為真實可用之方,再有對建築,文藝,古代禮儀,甚至古代女子的閨房布置等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紅樓夢對今世人有重要作用,它開拓視野豐富人的精神。給人以美感享受和精神上的啟迪。

紅樓夢可謂封建正史的補充本,不同的是它體現的是人的自由精神 和追求自由展現的唯美。美的長存,紅樓永生。

H.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論文

從「女兒國」看時代——《西遊記》和《鏡花緣》對比賞析 增大字體 泊頭師范語文組:黃冬冬 摘要:《西遊記》、《鏡花緣》都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中的文化瑰寶,在當今時代仍是魅麗不減,兩部書作者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是女兒國這個意象把兩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從女兒國本身還是他們的荒誕、詼諧之風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共性的東西,但「文以載道」、「明其本然」,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表面,還要逐層深入,挖掘實質,找尋其時代意義。關鍵字: 「女兒國」 封建禮教 「女尊男卑」 實質 時代意義 《西遊記》、《鏡花緣》都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中的文化瑰寶,在當今時代仍是魅麗不減,兩部書作者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是女兒國這個意象把兩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從女兒國本身還是他們的荒誕、詼諧之風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共性的東西,但「文以載道」、「明其本然」,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表面,還要逐層深入,挖掘實質,找尋其時代意義。掀起「荒誕」、「詼諧」的現象外衣,我們要立足於時代背景、作者的社會經歷來探求兩部書中女兒國所蘊含的社會實質和時代意義: 首先我們從兩部作品「女兒國」內女性所處的角色來分析。西遊記中「女兒國」雖也有「農士工商皆女輩,漁樵耕牧盡紅妝」的涉及,但作者並沒有展開來描繪,而是把視角放在女王求愛和舉國臣民女子對男人的態度上,說明在這個女兒國中作者目的是突出女性作為愛情主角的實質。而其現實意義也生發於此。《西遊記》成書於明中葉,當時程朱理學統治著整個社會,他們主張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為大」,對女子這種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的教化根深蒂固。在這種封建倫理道德的壓制之下女性本身也成為扼殺自己的劊子手。在宋元時代作品就已出現了許多列女形象,她們把自己的貞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有的女性手被男子碰一下就認為有辱自己名節而自斷手臂。而如果女子稍有反抗則被輿論灌之為「壞女人、不貞不潔的妖婦」之惡名。《水滸傳》中潘金蓮、潘巧雲和盧夫人等女性由於背叛丈夫、沒有從一而終,而只有落得被殺的下場。這些作品中作者的思想還沒徹底開化,她們是被封建道德束縛了手腳。而今我們在幻想的「女兒國」中看到另一圖景:女王得知御弟駕臨,立即對眾臣子宣布:「寡人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這是何等大膽的求愛之舉呀!而舉國上下女子對男女交合之事無任何羞怯之態。作者也敢於涉足這一方面,勇氣可嘉!在現實社會中女子從小處於深閨之中,習熟「禮教」,萬事遵禮教而行,即使心中青春萌動,也羞於出口,而最終往往在家人的擺布之下葬送個人幸福。構想中「女王」則勇敢的沖出了這個樊籠,女王從沒接觸過男性,但他對情愛有著強烈的渴求,他對唐僧大膽的求愛實質是理學禁慾主義窒息下婦女們發出的心靈吶喊。但「女兒國」在描述這種正義之舉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在禮教桎梏下女性心理的扭曲變態發展。唐僧一行剛進入西梁邊界就從一中年婦女口中得知:「那年小之人」不忘「風月之事」,「那個肯放你過去!就要和你交合,假如不從,就要害你性命,把你們身上肉都割了做香袋」。這是何等的兇殘與變態呀。這正寓指:在現實社會下由於封建道德、禮教的壓榨,女性不能自由、合理追求情愛、幸福,最終使她們走上邪惡之路而不能自拔。如《水滸傳》中潘金蓮、潘巧雲等就是這種扭曲人物。兩者都是在封建包辦婚姻下背夫偷情,更甚者潘金蓮和西門慶狼狽為奸毒害親夫。他們大膽追求幸福的勇氣可嘉但不道義的行為又讓人生恨。是封建社會扼殺了他們的軀體,泯滅了他們善良的靈魂。《西遊記》作者正是站在社會高度逆時代不能為而為之,這種沖破時代枷鎖的壯舉實為可敬。但《西遊記》的「女兒國」只是局限於女性自身情愛角度,沒有上升到社會層面。而《鏡花緣》女兒國中女性角色則發生了變化,已經成為社會活動參與者。有人會認為《西遊記》中「女兒國」也是由女子來掌管國家、處理社會事務。但那隻是虛渺的假象,因為在此國中作者向我們突出展現的是:河水受孕、女王求愛、國師說媒和擺席設宴。只要從深層次探求,便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即現實社會中「女主內、男主外」大環境下女主母的行為:處理家務,管理婢妾、內眷。這種「常理」行為對封建禮教沖擊力度不大。吳承恩展示的「女兒國」只在個人圈子裡徘徊,他本人也難以想像女子還有社會的一面。由於作者這種局限,是他迴避了這方面的渲染。而李汝珍則把重點停留於此,而且進行了大膽設想:「女主外,男主內」讓女性管理國家,處理社會一切事務。這在其中「治河除水患」中得到精彩體現。此項工程雖是由唐敖這一外來男性協助,但如此龐大的工程一直是女王、國舅操心費力之事,而且這么艱巨而繁重的勞動還是由國中「女百姓」來擔負完成的。它們有制鐵造具上的「心靈手巧」,也是力量上的強者。書中對此工程的艱巨作了詳細描述:挖坑、推壩、攪土且「要費許多力氣」。「嬌弱」女子們完成如此重任,的確難以想像,但作者所傳達給我們得女性卻做到了,而且還做的很成功,這不得不讓人敬佩、嘆服。由此及彼,讓我們也會聯想到「女兒國」中女性在其他國家事務、社會勞動上的瀟灑身影。在此作者把女性的才能、智慧和力量充分體現出來,讓現實中的男性看了也不得不汗顏。這些俗人們整天叫囂「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的謬論,但一向「柔弱」、「淺薄」的女子在「女兒國里」則成了社會的主力軍,這對現實社會的沖擊非同一般呀。 其次我們從兩部作品「女兒國」內:女王外來男性的態度上挖掘深層次的進步性。《西遊記》中西梁女王對唐僧總體上採取屈卑的求愛。當女王得知唐僧已來本國,立刻按耐不住向臣子們宣布:「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這就把自己放在了第二位上,緊接著又派國師去說媒,「禮」字為上。在見到唐僧後那種嬌羞、嫵媚、風流盡情展現,且又「御弟哥哥」叫個不停。這表明在她心目中仍是男性佔主體地位,男性統治女性才天經地義,男尊女卑的意識沒有改變。在這一點上作者仍受時代局限,沒有重大突破。與吳承恩相距幾百年的李汝珍卻提出了「女尊男卑」的石破天驚的設想。在這個王國中女王對外來男性「林之洋」就沒有了禮遇,而是強制性的逼娶,逼林之洋「穿耳」、「纏足」,做其「王妃」。在國王眼中「男性」是處於屈卑之地,應順從自己。此國中體現的「女尊男卑」意識,雖有些矯枉過正之感,實則是作者在向社會呼籲「人人平等」思想,讓男女倒置,喚起世間南子正視封建社會對女子近百年的摧殘。這種女子苦痛遭遇的轉嫁的確讓女子們揚眉吐氣了一回。這在時代進步和現實意義上已遠遠優越於《西遊記》了。 從以上兩大方面的分析對比,讓我們切實感受了《鏡花緣》中「女兒國」的優越與進步。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兩位作者都是在封建專制大環境中成長起來,在逆境的壓抑下,使他們有此驚人的創造和成就。但兩人所處的畢竟不是同一時代,而他們的個性風格也應有所差異。明中葉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並發展,啟蒙思潮也在興起,但明前期近一個世紀的政治高壓和文化封鎖,使此時的經濟文化在休養生息中沒完全擺脫出來。而此書又是作者對前人作品的綜合和完善,放不開手腳,創造性不大正是作者的這種成書經歷和時代的局限,才使《西遊記》中女兒國的現實意義稍遜色了些。到了清中後期,經歷了時代的更替、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意識的升華。封建專制雖仍甚嚴,但也是「秋後的螞蚱,蹦不了幾天了」,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人們的思想異常活躍,文學創作也進入繁榮興盛期,李汝珍正是這個時代的產兒,他雖然和吳承恩有著相似的個人經歷,可他生存於高度發展、高度激越的時代,生性樂觀豪放,正是時代的熏染和作者的狂放不羈之風才有了我們的《鏡花緣》,也才為我們構築了奇妙的「女兒國」。而我們正是通過兩部作品中「女兒國」片斷的對比賞析才真正透徹的從立體上審視了時代的進步和作者思想的升華。 參考資料:賴力行 《中國古代文學史》 呂晴飛 《〈鏡花緣〉為婦女大唱贊歌》(山東師大學報)章培恆/駱玉明 《中國文學史(下)》

I. 中國古典小說的特徵的主題;情節;人物;語言;形式;

一、政治特徵

中國文學有著關心政治的傳統,文學家在文學作品中表達對政治的關心成為心理定勢。古代文人的政治理想不亞於政治家的理想,因此,古代文學特別注重文學與時代、與政教的關系,強調「詩言志」、「文以載道」、 「教以化之」等重大社會功用,強調政治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並由此形成一個鮮明地主張「有為而作」、「有補世用」的優良傳統。如王充就說過:「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世用者,一章無補。」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要「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蘇東坡也提出文學創作要「有為而作」,「言必中當時之過」。[1]這是因為中國古代的文學家其主體是政治家和准政治家,他們都是致力在政治方面有所作為,當政治之路走不通或者走的坎坷時,才開始搞文學,成為文學家的,而文學在這些文學家手中主要是用來為政治服務的工具或者派遣政治郁悶的消遣品。這是由中國古代文人「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理想模式決定的,「立言」是最低層次的人生理想,搞文學是讀書人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選擇。因此可以說,文學一方面是屈原、司馬遷、曹植、陶淵明、李白、孟浩然、陸游等政治失意者的事業[2],一方面是政治得意者的消遣,形成了文學史上的上官體、花間集,台閣體、西昆酬唱集和玉樓春、金縷曲、玉樹後庭花等。

二、補史特徵

每個作家的作品,大多是作家自己的親身履歷事件和某種情感歷程的記錄。這是由文學的功利性決定的,在中國古代,還沒有專業文學作家,人們或者是把文學當作言志、詠物、抒懷的工具和消遣手段,或者是把它作為「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工具。從屈原的作品裡可以找到他的出生、發展、理想、政治遭遇,以及他的被流放和思想上的矛盾斗爭直至最後的自殺;從李白的作品裡可以再現他少年時代如何心高氣傲,喜歡旅遊「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年時代如何可以政治進取、自信恃才、堅持「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及政治失意後的苦悶和惆悵,晚年時如何在超脫和苦悶中度過。[3]杜甫不僅用詩歌記錄了他自己的生平大事,而且也記錄了他所處的時代的戰亂和苦難,因此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中國古代小說也是如此,明代商業繁榮,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便有了反映市民生活情趣和人生價值觀念的小說,「三言」、「二拍」等作品對於好貨逐利的肯定、對於金錢的崇拜、對於商業道德的推崇都是那一時代的縮影。

三、地域特徵

古典文學的語體是極具地域特色的。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文學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南北差異。對此,歷代不少學者都曾論及。中國古代文學「北雄南秀」的風格差異,與地域文化的影響和滲透有著密切的關系。北方文學雄渾剛貞藝術風格的形成,得力於本地區多種文化基因的母育和熏陶,而這種藝術風格又在地域文化的互補中呈現出既守恆又轉換的趨勢。有中國古典文學閱讀經驗的人,常能指認出所讀作品中或濃或淡的地域民俗特徵。就詩歌而言,《詩經》和《楚辭》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晶。讀中國古代小說的文言筆記小說,便可窺見北派南派的分野。最出名的北派風格的筆記小說要推《聊齋志異》和《閱微草堂筆記》。《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紀曉嵐有流徙新疆的經歷,因此他書中故事的發生地就最遠到達了伊犁、烏魯木齊。袁枚的《子不語》、《續子不語》,朱梅叔的《埋憂集》中的人物,多出入無錫、杭州、江陰、吳江、廣東、義烏等地方。在上海墨海書館混過事的王韜的《淞濱瑣話》,也基本都寫江南的故事,最遠的寫到了閩、桂、湘。這三位作者的文言小說集,可看做是南派筆記小說的代表。

四、哲理特徵

天地人心,精理為文。理趣美是古典文學的一種最高境界。它是情感美、畫幅美和氣韻美的大融合、大升華。其表現形態可以歸納為思接千載,探求常理;內省外視,揭示奧秘;定格瞬間,顯示永恆等。這種理趣美的形成,源於作者對世界外物的整體性感悟,對人生意義的普遍性揭示和哲理性思考。而且還與作者藉以承載這種思考而展示的景、事、物、場面所呈現出的審美特質密切相關。《周易》居於六經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活水源頭。它對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其哲學體繫上。《周易》試圖對包括自然、社會、人類的歷史發展等等范圍極其廣泛的問題作一總括和說明,由此而呈現的《易》道精神,如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陰陽互動的建構方式與通變致久的發展觀點等,均對古代文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此特別指出的是,宋代的詩文的哲理性特徵尤為明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王安石的散文游記《游褒禪山記》記褒禪山後洞之游,因受「怠而欲出者」的影響,『不得極夫游之樂』,回來以後,自悔之情不能已,同時悟治學之道,庶幾類此,因以作文,勸喻人們在學習中必須深入思考,謹慎選取,而不可淺嘗輒止,人雲亦雲。

五、教育特徵

中國有文學教化的傳統,包括「詩言志」傳統、「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傳統、諸子散文說理傳統、漢大賦和政論文諷諫傳統等。為此,中國古代歷來就要求文藝要起到「勸善懲惡」的作用,講究美刺諷諫,歌頌光明正義,批評黑暗腐朽,要求文藝有鮮明的思想傾向性,其實便蘊含有教育傾向,即作家在其文本創作、文學批評家在其理論主張中所體現和提出來的人文知識、勸導生活方式、勸戒人生不良、倡導道德倫理等所形成的具有教育指向和意義的思想內容傾向,包括地理教育、歷史教育、人格教育、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婚姻愛情教育、政治理想教育等方面。[4]這是身為士人的文學家和文學理論家,為了表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文關懷,熱衷並致力於以文學來實施人文教育的方式來吐露自己的政治情懷與人文情懷的結果。

六、情感特徵

中國古代古典文學具有強烈的情感特徵。對於詩文的評價,文人也總喜歡首先從「性情」或「性靈」來著眼,把有無強烈的抒情的感動,提高為衡量文學的價值、區別文學與非文學的首要標識,這在蕭繹的《金樓子•立言》中說得非常明確。在具體創作中所表現的情感內容和作者的人生觀念、生活經驗、社會地位密切相聯。如梁代文學最為引人注目的,一是宮體詩,一是邊塞詩。如果簡單地以傳統倫理標准來衡量,很容易把這兩種內容看作是截然對立的東西,而給以完全不同的評價。但實際上它們都是當代文人竭力追求文學的美感與抒情性的結果。因為這兩種題材在他們看來,都具有能夠引起興奮和感動的抒情強度,符合於「情靈搖盪」的文學標准(宮體詩人大都也寫邊塞詩,甚或將兩種內容寫入一篇之中,就是一個直接的證明)。古典文學偏重抒情的傾向隨著文學的發展不斷得到了增強,詩歌從詩經、楚辭(或稱「騷體」)開始就是感情熱烈的抒情詩,散文至唐代韓、柳豎立起了一道明確的界碑,此前,文多平庸、蒼白,較少感染力;至韓、柳而面目為之一變,於渾厚堅實中寓有一氣貫注的精神氣脈和情感力量,展現出來異常鮮明的抒情特徵。

七、道德特徵

更為可貴的是古典文學通常具有強烈的道德感。中國文化是一種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尤為注重人文領域內的問題。倫理道德與現實政治成為中國文化關注的兩大核心,從而使中國文化呈現出道德型文化與政治型文化的特徵。中國古代特別強調文學創作要表現進步的思想、正義的事業、崇高的理想,對現實的黑暗、政治的腐朽、道德的墮落、不良的風尚,要進行尖銳的揭露和批判,早在先秦時代的孔子就說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漢代的司馬譴責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發憤著書」的思想,後來唐代的韓愈則進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則鳴」主張,要求文學為受封建專制主義迫害的人鳴不平。如明清小說就非常重視人物的德行節操,總是傾盡全力贊揚那些大忠大孝、品行高潔之士,人物形象的善惡良莠,有如涇渭之水,分明易辨。《三國演義》推崇諸葛亮、關羽,就因為他們忠義赤誠,肝膽照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關羽的「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都足以讓人們領悟到這種道德文化精神的魅力。

八、宗教特徵

佛教、道教對作家思想上的影響和創作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佛教鄙視現實、尊重自然、保持自然本性的思想,道教鄙視權貴、憤世嫉俗的思想都對作家起過作用,由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柳宗元、韓愈、白居易、蘇東坡這類大家及其作品為證。更有賈島、寒山、皎然、拾得、貫休、齊已、靈一等著名詩僧以他們的作品給中國古代文學大上了宗教的烙印。由於受道家和佛家對言意認識關系認識影響,古典文學創作講究要創造象外有象,景外有景,具有文生文外的特點,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使作品富有含蓄的韻味。文學作品要做到其美在「言意之表」,是中國古代文學創作和西方很不同的民族傳統特點。古典文學追求豐厚的審美意蘊、顯示強烈的時代意識和表現出深刻獨到的人性思考,追求一種豐厚、新穎和深刻的思想內蘊。這種立意意識,對適應時代要求,繁榮文學創作,促進古典文學的蓬勃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九、志異特徵

因尚怪奇而志異也是古典文學的以給顯著特徵。詩歌以為晉南北朝時期的玄言詩和遊仙詩為代表,小說則表現得尤為突出,從產生之日起,就或者願意用小說來發明神鬼之不誣,或者致力於用小說來記述人們的奇異言行,如魏晉時張華作《博物志》,干寶寫《搜神記》,劉義慶著《世說新語》,唐代是中國小說的自覺時代,乾脆出現了《任氏傳》、《柳毅傳》、《南柯太守傳》等一大批傳奇,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更使志異之大成,長篇小說則有《封神演義》、《西遊記》,甚至像《紅樓夢》也將神話故事作為小說情節的起因和外在線索。[5]

十、美感特徵

對於文學的美感特徵,很早就為人們所注意了。《論語•雍也》講「文質彬彬」,雖然原本是就「君子」的人格修養而言,但一直以來都被看作是重要的文論思想,其含義就是在重視「質」——質朴自然的內容表達方式的同時,也看重「文」——華美有文採的形式。在這個意義上,文學真正獲得了自身的價值。我國古代諸種文體如詩、詞、曲、賦、散文、戲曲、小說都因其各具的節奏、旋律、韻調、藻飾、意境、趣味等而表現出獨特的美感特徵。蕭統《文選序》指出,文學作品就是要成為「入耳之娛」、「悅目之玩」,文學創作就是要「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而他所確立的選文標准就是「綜輯辭采」、「錯比文華」。蕭統文論代表了我國古代文藝思想中「騁辭尚麗」的一端,稍有些過,但卻十分鮮明地表達了我國古代文學對於美感效應的特別注視與追求。

中國古典文學是一個跨時漫長、覆蓋極廣,而且有著深厚傳統的文學存在。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並稱,「風」指《國風》,代表《詩經》,「騷」指《離騷》,代表《楚辭》。[6]後世文人,一般說來,或主要接受了《詩經》的影響,或主要接受了《楚辭》的影響,由此發展形成兩種不同的優良傳統——「風」詩傳統即現實主義精神的世代相傳,「騷」詩傳統即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精神代代相傳,也就是西方文學理論講的現實主義風格和浪漫主義風格。前者在內容上的主要特徵是正視現實,描寫現實,揭露現實,批判現實,由此出現了文學史上的兩漢樂府民歌、建安風骨、唐代新樂府運動以及宋代王禹偁、金元之際的元好問、元代的關漢卿、清代曹雪芹等文學現象和傑出作家。後者的主要特徵是充滿激情和幻想的積極浪漫主義,並由此出現了文學史上漢代的賈誼、曹植、阮籍、,兩晉南北朝時的左思、鮑照,唐代的李白、李賀,宋代的蘇東坡、辛棄疾,明代的吳承恩,清代的蒲松齡等優秀作家。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在一定意義上是個類似於「儒道互補」的命題,以致雅俗之辨成為中國古典文學思想史的一個重要命題。

J. 以「試析中國古典小說的創作風格」為題寫論文5000字

1


1
重視寫人,尤其重視寫人的思想性格,這是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傳統。


2
)受古典散文的影響,精於藝術構思。


3
)講究語言精練,追求簡約美。


4
)受民間傳說和「說話「藝術的影響,形成了講故事的傳統。


5
)受史傳文學的影響,形成紀傳體的傳統和現實主義的藝術傳統。


6
)受古典詩詞的影響,多在敘事中穿插詩詞韻語。


7
)受古典繪畫的影響,講究傳神寫意,在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2
、我國古代小說有如下特點:

⑴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情節曲折,故事完整,這是我國古代小說獨特的藝術傳統。


語言准確簡練,生動流暢,富於個性化。這是古代小說吸收民間口語、繼承古代散文的傳統而形成的又
一重要特點。


敘述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記。敘述是表述小說生活內容的一種方式。

3
、簡述明代白話短篇小說反映了哪些時代特徵
?
⑴反映了明代社會生活的新特點,主要是市民(特別是商人)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施潤澤灘闕遇友》
中小手工業者依靠勞動發家致富的故事,生動地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區絲織業的繁榮情況,以及小手工業者
如何依靠自己的勞動發家致富的具體情景。

⑵愛情婚姻小說中表現出的新思想、新觀念。這主要有兩類。一類從正面表現市民階層在愛情婚姻問題上
的新觀念、新追求,如《賣油郎獨占花魁》。另一類是描寫情與禮的矛盾,或以悲劇結局來揭露和控訴封
建禮教對婦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或以喜劇結局來否定禮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張浩遇鶯
鶯》。

⑶揭露社會的黑暗和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這也可分為兩類。一類直接描寫惡霸壓迫人民,如《灌園叟晚
逢仙女》,另一類通過統治階級的內部斗爭揭露其兇殘陰險的本性,如《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4
、在確立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范圍時,應該考慮的三個小說文體的基本要素是:

⑴必須是寫人的,以人為中心,比較著意於刻畫人物形象;

⑵必須有故事,有情節,反映社會生活中一定的矛盾沖突

⑶必須有非紀實性的特徵,作品在反映生活時有選擇、有提煉、有虛構,在藝術上概括和集中。

5
、古代的史傳文學和寓言故事對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但它們都不是小說本身,它們和小
說文體的異同主要是:

⑴寓言故事和小說都重視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於說理,而小說則要通過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生活、表現
作者的思想傾向。

⑵史傳文學和小說都重視敘事和人物描寫,但史傳文學要符合史實,不容誇飾、虛構,而小說則離不開誇
飾和虛構。

6
、為什麼說唐傳奇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真正走向成熟?

(1)
傳奇的作者有了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和山此而決定的小說新的市美特徵,
這是古代小說走向成熟的最重
要標志。

(2)
在內容上,由志怪走向現實,題材擴大,反映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

⑶在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很大提高。這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一種質的新變。

7
、宋元時期的話本小說的基本特點:

⑴創作目的與唐傳奇有很大的不同,是為了滿足聽眾的文化娛樂需要。

⑵題材內容上幾乎都是反映現實生活(尤其是作為聽眾的市民階層的生活)的。

⑶表達根據是在口語基礎上加工提煉而成的白話,通俗性是其最鮮明的特色。

⑷故事性很強,有頭有尾,線索清楚,生動曲折,關於布置懸念,非常引人入勝。

⑸注意寫人物,特別注意展示人物的命運。在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時,多從人物自身的語言和
行動來刻畫,而且多在故事的流動發展過程中完成,很少靜止的剖析性的心理描寫。

⑹在結構形式和表現手法上,開頭常有「入話」,中間或結尾常穿插或引入詩詞韻語。

8
、明清小說繁榮的三個標志是:

⑴中國古典小說的各種形式體制都已經完備成熟,出現了全面繁榮的局面。

⑵作家輩出,名作如林。

⑶現實主義藝術,在創作方法和具體表現手法上,都已經成熟。總的特色是豐富、細膩、深刻。

9

在明清長篇小說名著中有四部代表作,它們分別屬於什麼小說類型?如下:

⑴歷史演義小說,如《三國演義》。

⑵英雄傳奇小說,如《水滸傳》。

⑶神魔小說,如《西遊記》;⑷人情小說,如《金瓶梅》、《紅樓夢》。

⑸諷刺小說,如《儒林外史》;⑹公案俠義小說,如《三俠五義》。

10
、簡要談談中國古典小說的思想傳統;

⑴由於中國古典小說最初的源頭來自民間,在後來的發展中又始終同民間文學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它總是
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和願望要求。

⑵有訓誡的傳統,同時又強調小說要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要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

⑶中國古典小說作家有「發憤著書」的傳統。

熱點內容
武俠小說里比較好聽的名字大全 發布:2025-01-23 23:12:43 瀏覽:47
好看的玄幻小說完本推薦聽書 發布:2025-01-23 22:35:29 瀏覽:812
倪匡的衛斯理小說全集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23 22:26:49 瀏覽:900
卡梅隆的科幻小說故事 發布:2025-01-23 22:07:56 瀏覽:338
批量下載有聲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1-23 22:05:56 瀏覽:479
兄弟古代強強小說 發布:2025-01-23 21:47:14 瀏覽:775
靠接吻活命小說免費 發布:2025-01-23 21:03:19 瀏覽:726
兵王大佬在都市小說 發布:2025-01-23 21:00:40 瀏覽:230
女主患精神病的現代文小說 發布:2025-01-23 20:59:37 瀏覽:963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代沒有出現長篇小說 發布:2025-01-23 20:59:28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