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良葯
① 金庸武俠小說中所有的葯品的名稱和效果
悲酥清風
那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毒氣,是搜集西夏大雪山歡喜谷中的毒物制煉成水,平時盛在瓶中,使用之時,自己人鼻中早就塞了解葯,拔開瓶塞,毒水化汽冒出,便如微風拂體,任你何等機靈之人也都無法察覺,待得眼目刺痛,毒氣已沖入頭腦。中毒後淚下如雨,稱之為「悲」,全身不能動彈,稱之為「酥」,毒氣無色無臭,稱之為「清風」。下毒方法繁復。其解葯亦是一種氣體,裝於瓷瓶之中,氣味奇臭無比。 一旦中毒任憑內力再高也無法憑借內力逼出毒素。唯一不中此毒的目前已知只有段譽。(見金庸《天龍八部》)
三笑逍遙散
星宿派最常用的一種物品 用毒蛇和蠍子還有蜈蚣和毒蟾蜍 毒蜘蛛製作而成 中了三笑逍遙散在不知不覺中會發出一種奇怪的笑聲,而中此次毒葯的人在笑了三聲之後立即致命 。這種毒葯只對中了內傷的人起作用。蘇星河即被丁春秋以此毒害死。(見金庸《天龍八部》)
情花毒
神鵰俠侶中,這兩處地方是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美倫美奐,特別是那眩目的情花,以及情花之毒,卻是詭異的很,食之先甜後苦,但食的過程卻已中了毒,平日里雖無症狀,卻在念及心愛的人時,便痛不欲生了。情花。斷腸草。兩種讓人聞風喪膽的巨毒。卻也相剋,中了情花之毒,定要拿斷腸草來解,以毒攻毒。小龍女中了情花毒,在倒轉經脈逼毒時又中了冰魄銀針,後在絕情谷低服食蜂蜜及寒潭白魚,解了劇毒。(見金庸《神鵰俠侶》)
化屍粉
金庸小說《鹿鼎記》中的一種毒葯。一旦遇到人血,便化作黃水。在小說開頭由海大富所有,後來被韋小寶所得。是韋小寶常用道具之一。相傳為西毒歐陽鋒所創。後來的武俠小說中也有化屍粉出現。(見金庸《鹿鼎記》)
醉仙蜜
夏雪宜被溫家五老騙服溫家秘方—醉仙蜜,全身無力,敗於五行陣下,被溫家五老擒住,手腳筋脈均被挑斷,被押往尋寶。(見金庸《碧血劍》)
通犀地龍丸
歐陽鋒煉制的避毒聖葯。這顆鴿蛋大小的黃色圓球,顏色沉暗,,並不起眼,得自西域異獸之體,經歐陽鋒配以葯材制煉過,佩在身上,百毒不侵,毒蛇毒蟲均敬而遠之,普天下就只這一顆而已。(見金庸《射鵰英雄傳》)
無常丹
黃葯師創。猩紅如血的丹葯。天下傷葯,只怕無出桃花島無常丹之右。(見金庸《射鵰英雄傳》)
田七鯊膽散
黃葯師創。用作治外傷。(見金庸《射鵰英雄傳》)
生生造化丹
續命神丹,當日胡斐手背中了碧蠶毒蠱,鶴頂紅,孔雀膽三種剛毒,若立即把手砍斷,服此丹可延命九年,再服無效。(見金庸《飛狐外傳》)
② 武俠里的"蒙汗葯"是什麼成分
蒙汗葯的主要成分曼陀羅花。
「蒙汗葯」就是具有麻醉作用的植物浸液。由於該葯的主要作用是使肌肉鬆弛,汗腺分泌受到抑制,所以古人將此葯取名為「蒙汗葯」是極為確切的 。
蒙汗葯乃是用曼陀羅花製成,無論是誰,只要吃下有蒙汗葯的食物或酒,沒有不倒的。
(2)武俠小說良葯擴展閱讀:
1、蒙汗葯名字由來
但凡讀過歷史公案、武俠小說的人,對蒙汗葯必定不陌生。《水滸傳》《三俠五義》等書中就多次提及蒙汗葯。
例如,《水滸傳》里,母夜叉孫二娘、催命判官李立都將蒙汗葯摻入酒食中招待過路客人,待人暈死後,將人肉做餡包包子。由於蒙汗葯如此神奇,以至於很多人都猜測它是小說家們的虛構。
但據考證,歷史上確有「蒙汗葯」這種東西,一些醫葯學家甚至給出了它的大致配方,其中:曼陀羅花、烏頭、押不蘆、醉魚草就是蒙汗葯的主要成分。蒙汗葯主要是用來麻醉的。
2、關於蒙汗葯說法
關於蒙汗葯,典籍中並沒有關於其成分配比的確切記載。人們通過對一些醫學著述的描繪,推斷出蒙汗葯的主要成分應該是曼陀羅花。
曼陀羅是茄科的一種有毒植物,又名山茄花、洋金花。曼陀羅為一年生草本,高四五尺,葉呈卵圓形,端尖,邊緣呈不規則波狀分裂。夏秋間開花,花紫色或白色,有漏斗形三合瓣花冠,邊緣五裂,果實為卵圓形,有不等長尖刺,熟時四瓣裂開。
曼陀羅花主要成分為莨菪鹼、東莨菪鹼及少量阿托品,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東莨菪鹼。由於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肌肉鬆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多用它來製成蒙汗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蒙汗葯
③ 在武俠小說中被稱為冥界的「死亡之花」到底是一種什麼花
這種被稱為死亡之花的花,既不屬於蘭花,也不是蕈類,他們一般都是雌雄同株的鹿蹄科植物,全身不含葉綠素,沒辦法進行光合作用,只能從腐爛的其他植物中獲取養分,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這種花的成長過程還是很詭異的,這種叫死亡之花的植物還有個名字叫幽靈花,在武俠小說中經常被賦予很神奇的功效,既能讓人起死回生,又能傷人與無形。
死亡之花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但是水晶蘭卻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他又過於脆弱,使得人們很難一睹其芳容,很多的植物學家也研究過對他的培育技術,但是因為他的生長特性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生存,人工養殖想要成功,除非是模擬出一個適合他的原生環境來,否則,普通的培育方法是沒辦法讓他存活的。
④ 武俠小說中的謠言你都信了幾個
看過武俠小說的人對於毒葯能殺人於無形應該不陌生,斷腸草和鶴頂紅則是最常使用的毒葯。在小說中它們不分伯仲,往往都是標榜著見血封喉,殺人滅口必備良葯。那麼,在現實世界中,它們真的存在嗎?誰的毒性更強一些呢?
首先說說斷腸草,在植物的分類中,它其實並不是某一種植物的名字,而是一類植物的統稱。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馬錢科鉤吻屬的鉤吻。鉤吻全株植物都有毒,特別是嫩芽和嫩葉,只需吃幾片就足以致命。不過斷腸草並非真的像它的名字那樣,能夠絞斷人的腸子。而是通過其葉片中所含的鉤吻素來抑制受害者的中樞神經,從而使中毒者出現四肢無力、語言含糊、視野重影、上吐下瀉、腹痛難忍的症狀,最終在4~7小時後死於呼吸麻痹。
鶴頂紅則是一種由含有砷華、雄黃、毒砂等含砷的礦物質煅燒加工得到的含有砒霜的混合物,因其含有硫的雜質而呈紅色。但是它的毒性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毒性也不如斷腸草厲害,它只能使人出現中毒現象,但是不會致人死亡。
所以想殺人於無形?這兩種毒葯都不行!
毒葯不行,蒙汗葯總可以吧?不過蒙汗葯是啥葯?
除了毒葯,蒙汗葯可以算得上武俠小說中出場率很高的一種葯物了。那麼,在現實生活中,蒙汗葯究竟是一種什麼葯呢?
科學家認為,蒙汗葯可能是以曼陀羅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葯物。曼陀羅又名山茄子,有毒副作用,屬於致幻類植物,在我國西南各省份都有分布。通過分析,曼陀羅含有一種叫作東莨菪鹼的物質,它能夠讓人產生強烈的麻醉和致幻作用。該葯的葯性極強,人服用後就會迅速昏睡,導致對以後發生的事渾然不覺。
除了曼陀羅之外,蒙汗葯還有可能是以草烏和押不蘆為原料製成的。草烏中含有烏頭鹼,它能使人的神經末梢先興奮後麻醉。但是烏頭鹼有劇毒,三四毫克就可以致人死命,與史書中記載的蒙汗葯只能使人失去知覺而不能夠置人於死地的功效不符。所以,蒙汗葯不太可能是草烏。還有一種說法是押不蘆,即外用葯洋金花,具有催眠麻醉作用。在南宋周密的記載中說,押不蘆產於「回回國」西邊數千里,用一點點就能讓人昏迷不醒。但是押不蘆的數量稀少,在古代,普通人很難得到押不蘆。所以,押不蘆也不太可能是蒙汗葯的主要成分。
所以,蒙汗葯最有可能是由曼陀羅製成的麻醉葯。
阿沐敲黑板!古書上有記載:「用風茄為末,投酒中,飲之,即睡去,須酒氣盡以寤。」風茄就是曼陀羅的別稱,所以蒙汗葯就是由曼陀羅為製作原料的神經麻醉類葯物。現代醫院麻醉劑也是由曼陀羅製成的。
⑤ 行走江湖大俠們的這些奇丹妙葯,你沒吃過但一定聽過
武俠小說中通常會有比較誇張的表現手法,
比如一些功夫或者其他會被形容的很厲害,
好的輕功會上天,
好的兵器能夠削鐵如泥,
甚至好的武功能夠天下無敵。
於是在這一場場的江湖爭斗之中,
江湖人能夠用到的東西都帶著神秘而又玄幻的色彩在文化中讓我們有了一個主觀的臆想。
爭斗難免受傷流血,
那麼江湖人是怎麼治療自己的呢?
(圖)《東邪西毒》劇照。圖片來源網路
武俠中的各種靈丹妙葯都是在作者經過現實的架構後變為演繹的,
這種思想上的靈丹妙葯構成了奇特的江湖文化。
但總體而言,
能夠在武林中值得江湖人出手的葯品,
在現實世界裡也都是相對金貴的東西。
人參也好,靈芝也罷,
總是執政貴族的零食,
普通百姓的期望。
唯一的區別或許就是在江湖的武俠世界中有了屌絲逆襲的一番希望,
而掩去了普通大眾在面對沉痛病痛來臨時無助的目光。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彭程
⑥ 為什麼看武俠小說的人少了
的確是與時代有關,人的思想在變化,對文章的要求自然也在變。
⑦ 武俠小說經典語錄
導語:武俠小說的世界,有一股無法實現的悲愴。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武俠小說的經典語錄,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古龍小說經典武俠語錄
【1】:喜歡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 --古龍
【2】:夕陽最美時,也總是將近黃昏。 世上有很多事都是這樣子的,尤其是一些特別輝煌美好的事。 所以你不必傷感,也不用惋惜,縱然到江湖去趕上了春,也不必留住它。 因為這就是人生,有些事你留也留不住。 你一定要先學會忍受它的無情,才會懂得享受它的溫柔。 --古龍 《白玉老虎》
【3】:對於沒有將來的感情,在最美麗的時候停止是最美麗的,但很少人知道這個秘密,結果只會摧毀了那份最美麗的回憶。 --古龍
【4】:你愈下決心不思念對方,就會愈思念對方,因為決心不思念對方正是思念對方。 --古龍
【5】:一個人用情太專,看起來反到似無情了! --古龍
【6】:如果能讓別人笑一笑,偶爾做做愚蠢的事有何妨 --古龍
【7】:當別人說了一些使你受到極大傷害的話時,正是你最能夠進步和成長的時刻,因為別人的話很可能刺中了你一向不敢面對的盲點。 --古龍
【8】:他不願阿飛再想這件事,忽然抬頭笑道: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 阿飛道:嗯。 李尋歡道: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道:十七朵。 李尋歡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凍結。 因為他數過梅花。他了解一個人在數梅花時,那是多麼寂寞。 --古龍 《多情劍客無情劍》
【9】:有困難的時候找朋友,決不是一件丟人的事。真正丟臉的是,有困難的時候,竟然無朋友可找。 --古龍
【10】:冷風如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 萬里飛雪,將穹蒼作烘爐,熔萬物為白銀。 雪將住,風未定,一輛馬車自北而來,滾動的車輪輾碎了地上的冰雪,卻輾不碎天地間的寂寞。 --古龍 《多情劍客無情劍》
【11】:道是不相思,相思令人老。幾番細思量,還是相思好。 --古龍 《蕭十一郎》
【12】:良葯苦口,毒葯卻往往是甜的。 世界上的事就這么奇怪--最可怕,最醜陋的東西,在某一剎那間看來,往往比什麼都美麗,比什麼都可愛。 所以殺人的劍光總是分外明亮,剛流出的血總是分外鮮艷。 所以有人說:“美,只不過是一瞬間的感覺,只有真實才是永恆的。” “真實”,絕不會有美。 殺人的利劍也和菜刀一樣,同樣是鐵,問題只在你看得夠不夠深遠,夠不夠透徹。 可是,也有人說:“我只要能把握住那一剎間的美就已足夠,永恆的事且留待予永恆,我根本不必理會。” --古龍 《多情劍客無情劍》
【13】: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英雄的鬥志,都是這樣子的,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棄 ° --古龍
【14】:既已錯了,又何必再錯,心已死了,人又何必再死? 舊恨已夠多,又何必再添新愁?血已流得夠多,又何必再流? --古龍
【15】:陸小鳳:“有的人求名,有的人求利,我求的是什麼呢?” 西門吹雪淡淡道:“麻煩。” --古龍 《陸小鳳傳奇》
【16】:每個人這一生中都難免要做錯幾件愚蠢的事,若是人人都只做聰明事,人生豈非就會變得更無趣了。 --古龍
【17】:人心裡的痛苦,有時正像腐爛的傷口一樣,你越不去動它,它爛得越深徹;你若狠狠的給它一刀,讓它流膿流血它反而說不定會收口。 --古龍
【18】: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永遠陪著另一個人。人與人之間無論相聚多久,最後的結局都是別離。不是死別,就是生離。 --古龍 《天涯明月刀》
【19】:不再孤獨--只有曾經真正孤獨的人,才知道這是多麼奇妙的感覺。 --古龍
【20】: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充滿了自卑,往往就會變成一個最驕傲的人。 --古龍 《英雄無淚》
【21】:痛苦能使人清醒,人活著就痛苦,那本是誰也無法避免的事,你若能記住這句話,你一定會活的更堅強些,更愉快些。因為你漸漸地就會發現,只有一個能在清醒中忍受痛苦的人,他的生命才有意義,他的人格才值得尊敬. --古龍
【22】:世上最多人信奉的宗教不是基督教,不是佛教,也不是伊斯蘭教,而是「名利教」。但許多人信了,並不快樂。 --古龍
【23】:一個人若想別人對他生出好感,最好的法子就是先讓別人知道他很喜歡自己。 --古龍
【24】:路本是同樣的路,就看你怎麼走。 --古龍 《陸小鳳傳奇》
【25】:這世上大多數人本就是為了別人而活著-----有些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也有些是為了自己所恨的人-----這兩種人同樣痛苦。這世上真正快樂的人不多。 --古龍
【26】:一個人若有很深的心機,很大的陰謀,就絕不會做錯事。 --古龍 《流星·蝴蝶·劍》
【27】:剛刀雖強,卻連一線流水也切不斷; 微風雖弱,卻能平息最洶涌的海浪。 --古龍
【28】:痴並不可笑,因為惟有至情的人,才能學得會這痴字。 --古龍
【29】:一個男人若是能活六十年,至少有十年光陰是白白浪費了的。這十年中,起碼有五年是在等女人換衣服,還有五年是在等女人脫衣服。 你走的時候,我也許不會送你,可是你若再來,無論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我一定會去接你。 --古龍 《陸小鳳系列》
【30】:問題並不在有幾成機會,而在於你能把握機會。若是真的能完全把握機會,一成機會也已足夠。 --古龍 《流星·蝴蝶·劍》
金庸小說經典武俠語錄
各有因緣莫羨人。
《笑傲江湖》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書劍恩仇錄》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我卻偏偏不喜歡......
《白馬嘯西風》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書劍恩仇錄》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 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笑傲江湖》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舍,莫若相忘於江湖..
《天龍八部》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神鵰俠侶》
阿朱就是阿朱。
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一個阿朱。
《天龍八部》
今天的中國,有的人很有權力,有的人很有財富,有的人很有知識,有的'人很有名氣。可他們普遍都沒有一樣東西——良知。因此,當官的魚肉百姓,有錢的為富不仁,有知識的助紂為虐,有名氣的麻木不仁。活生生使這個社會墮落成非人的人間。縱使你擁有的再多,你依然只能算衣食無憂的窮人
靖哥哥,我死後你要答應我三件事:一,我允許你為我難過一陣子,但不允許你永遠為我難過。 二,我允許你再找一個妻子,但她必須是華箏,因為她真心愛你。 三,我允許你來拜祭我,但不能帶著華箏來,因為我畢竟還是很小氣。
《射鵰英雄傳》
我走過山的時候山不說話,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說話;
我坐著的毛驢一步一步滴滴答答,我帶著的倚天喑啞。
大家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實我只是喜歡峨嵋的霧,像十六歲那年綻放的煙花。
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說話,我走過山的時候也聽不到回答;
我騎的毛驢步步滴滴答答,悠悠飄向遠處可從不想要回家。
《神鵰俠侶》
“書到用時方恨少,肉到肥時方恨多”
《鹿鼎記》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歸來兮,哀我何悲。
《天龍八部》
慧極必傷 情深不壽
《書劍恩仇錄》
亂世之際,人不如狗。
《射鵰英雄傳》
天山鳥飛絕,故人兩相忘。
《天龍八部》
一夢如是。
《天龍八部》
情深意真 豈在丑俊 千山萬水 苦隨君行
《書劍恩仇錄》
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白馬嘯西風》
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麼法子?
《白馬嘯西風》
好令後人發現寶藏之時,知道世上最寶貴之物,乃是兩心相悅的真正情愛,決非價值連城的寶藏。
《雪山飛狐》
這些雪花落下來,多麼白,多麼好看。過幾天太陽出來,每一片雪花都變得無影無蹤。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許許多多雪花,只不過已不是今年這些雪花罷了。
《神鵰俠侶》
你愛一個人要一生一世愛她,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你不想做到是你無法做到,世事難料,當初也只是當初了。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奈河橋
《鹿鼎記》
穆念慈道:“他是王爺也好,是乞兒也好,我心中總是有了他。他是好人也罷,壞人也罷,我總是他的人了。”
《射鵰英雄傳》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倚天屠龍記》
這本寧願把世間千萬種苦難都放到自己身上 只是要他平安喜樂
《笑傲江湖》
沐春風,惹一身紅塵;望秋月,化半縷輕煙。顧盼間乾坤倒轉,一霎時滄海桑田。方曉,彈指紅顏老,剎那芳華逝。
《天龍八部》
⑧ 為何說包不同和桃谷六仙是金庸老爺子的連載良葯
大家都愛看金庸的小說,很多小說看過多遍依舊愛不釋手,不厭其煩。畢竟,金庸筆下的故事引人入勝,環環相扣,讓人慾罷不能;金庸筆下的人物也是個性鮮明,不落俗套,讓人過目難忘。
不過,金庸筆下也有一些人物,未見得讓所有人都舒服。比如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和天龍八部中的包不同。
⑨ 關於辯題「武俠小說是否應該進課本」
好的文章成千上萬,但是中學課本的容量畢竟有限。金庸的武俠小說情節動人,作為消遣讀物休閑時刻讀一讀倒也無妨,但其思想性尚未優秀到可以擔當「課本讀物」的重任:因果報應、以牙還牙思想的宣揚,也與現代法治格格不入。因此不應該進入中學課本。
A組初賽第3場: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A組的最後一場初賽,今天在澳門大學和東吳大學之間展開。
本場比賽的辨題是:金庸小說應不應該進中學課本。賽前,即有評論指出,辯題中「中學課本」的定義范疇有待討論——畢竟華語組的6支隊伍分別來自不同地區,所用的中學課本也不盡相同。若不明確對象,則難於構築起辯論的交鋒陣地。
比賽的過程基本演繹了這種預測,雙方在此問題上避實就虛,從概念而非現實的層面展開探討。相較之下,澳門大學更受到大眾評判團青睞,以9:6獲得支持,可謂險勝。而4位評委彷彿也頗感為難,兩隊票數以2:2平分秋色。
因此,大眾評判團的「關鍵一票」首次發揮威力,可謂險勝!本回合也是總決賽開賽以來比分最接近的一場。
盡管東吳大學唯一的一位女辯手王櫻儒吸引了不少場下觀眾的眼球,但三辯「型男」劉立超最終贏得了評委的首肯,拿下本場最佳辯手。
賽後通過15位大眾評判團成員表決,新加坡國立大學辯論會盡管在初賽中敗北,但憑其優秀的表現,高票贏取最後一張進軍A組半決賽的入場券。
各領風騷,同是辯壇霸主
在華語組初賽最後一場相遇的,是來自中國澳門的澳門大學和代表中國台灣參賽的東吳大學。海峽兩岸,都有辯論傳統,卻有不同路數。
澳門大學辯論隊的歷史可追溯到80年代,當時的澳門大學辯論隊獲邀參加首屆亞洲大專辯論會。1988年後,澳門大學辯論隊因故暫別了華語辯壇。現在的澳門大學辯論隊正式成立於2001年,在2003年和2005年的國際大專辯論會都擠入了八強。
而來自中國台灣的東吳大學代表隊,則是今年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的冠軍。在比賽中他們先後戰勝了南京大學代表隊、復旦大學代表隊和電子科技大學代表隊,實力不容小覷。
澳門大學和東吳大學面對的,是「金庸小說應不應該進入中學課本」這樣一個話題。金庸小說從評委到觀眾,肯定都不陌生。而中學課本雖然只是薄薄一本,但卻直接關繫到下一代的知識體系構建,乃至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金庸開辟了武俠小說的嶄新境界,但其作品是否能夠作為課文進入中學課本,尚有爭議,這也正是賽前最令人期待的論辯焦點。
風格迥異,一樣賞心悅目
比賽開鑼,雙方剛剛自報家門,已是殺機隱現。正方澳門大學在一辯陳詞中緊扣中學課本的「內容」必須精挑細選,注重「文化性」、「思想性」。
東吳大學也不甘示弱,直擊「不能僅以文章內容的好壞來評判是否得以進入教材」。因為教育的本質乃是「讓學生對原本不那麼感興趣的作品產生興趣」,猶如良葯苦口。而課本,則意義重大,「是知識的媒人」。
自由辯論階段,雙方繼續圍繞課本的本質屬性、選取文章應當遵循的標准等問題展開。對於金庸作品的涉及,彷彿被泛化和弱化了,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而雙方也都不曾深入地分析金庸小說的文本,這不得不說是辯論場上的一點遺憾,也為後面的評委點評埋下伏筆,留好「口實」。
一方面,正方力主金庸小說應該進入中學課本,強調興趣是學習的良師。針鋒相對的是反方觀點,強調中學課本篇幅有限,傳統文化例如古文亟待保護,在「薄薄一冊」的現實情況下,應該保住陣地。辯論戰場從而由「內容」轉向「篇幅」等「技術層面」。正方就此展開攻勢,號召兼容並包地選用,不論古文還是金庸,都大可以節選之以達最優化的配置。
經歷了「放」的你來我往,雙方「收」得也算是自如乾脆。總結陳詞階段,澳門大學和東吳大學不約而同回歸對教育的討論,也把論辯推向了更高思想性的層面。
澳門大學作為「挺金派」,認可教育和課本的多元化,好比「淋上了巧克力汁的花椰菜」——既補充了營養,也讓小童易於接受。東吳大學三辯則巧用生活作比喻,直陳沒有哪個母親會如此養育,「你喜歡吃的在外面總不會少食,回到家裡,媽媽當然還是要給你補身子」。
教頭出招,評委施展絕技
這是一場特殊的辯論賽,說起特殊,不僅因為辯題的生動趣味,也不只言其高潮迭起的場上局面和戲劇化的娛樂性辯論效果。這一番交手,不僅是澳門大學對東吳大學,場上選手對場上選手的比拼,也把教練和評委拉了進來。難怪賽後有評論說:「評委點評比辯論精彩,教練出招較辯手好看」。
在評委提問環節,面對已經問過正方的問題,東吳大學一辯王櫻儒在回答對金庸小說的了解程度時,引發全場爆笑。「男看金庸女看瓊瑤,不男不女看三毛」,這個形容自己「個頭小小志氣高,機智爽朗愛俏皮」的政治學專業五年級女生,一指自己隊中二、三辯兩位男生,「他倆不男不女……所以評委老師,我們對金大俠恐怕都不大熟悉」。
真正的技驚四座,還在評委印象點評環節。
評委老梁不僅張口便是金庸小說人物,更連背兩段原文,彷彿信手拈來,可見功夫之深已入無人之境。而最後的「教頭對決」,更是把辯論與武俠之妙融會貫通。正反雙方帶隊教練走上台,模擬一對一陳述、對攻,在年輕辯手基礎之上再深入剖析。不論教育、讀書還是立人層面,終於道出了金庸作品之最核心,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八個字,或許也是辯論所執著追求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