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小說後宮的位分

古代小說後宮的位分

發布時間: 2022-08-03 02:23:35

㈠ 中國古代後宮位分大全

大小排列皇後
皇貴妃
貴妃
正一品:德妃 淑妃 賢妃 惠妃
從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貴姬
從二品:昭儀 昭媛 昭容 昭華
庶二品:淑儀 淑媛 淑容 淑華
正三品:修儀 修媛 修容 修華
從三品:貴嬪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貴儀
從四品:順儀 順媛 順容 順華
庶四品:充儀 充媛 充容 充華
正五品:姬
從五品:榮華婉容
庶五品:婉儀 芳儀 芬儀 德儀 賢儀 微儀
正六品:嬪
從六品:良媛 良娣
庶六品:小媛、小緋
正七品:貴人
從七品:美人 才人 良人
庶七品:常在 答應
正八品:選侍
從八品:娘子 舞涓
庶八品:寶林 娛靈
正九品:芳婉 柔婉
從九品:順常 順成
庶九品:承徽 列榮
正十品:御女 采女
庶十品:充衣 承衣刀人 更衣
末: 官女子
編輯本段按朝代位分排列大小排列皇後皇貴妃貴妃 正一品:德妃 淑妃 賢妃 從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貴姬 從二品:昭儀 昭媛 昭容 昭華 庶二品:淑儀 淑媛 淑容 淑華 正三品:修儀 修媛 修容 修華 從三品:貴嬪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貴儀 從四品:順儀 順媛 順容 順華 庶四品:充儀 充媛 充容 充華 正五品:姬 從五品:容華婉容庶五品:婉儀 芳儀 芬儀 德儀 賢儀 微儀 正六品:嬪 從六品:良媛 良娣 庶六品:小媛、小緋 正七品:貴人 從七品:美人 才人 良人 庶七品:常在 答應 正八品:選侍 從八品:娘子 舞涓 庶八品:寶林 娛靈 正九品:芳婉 柔婉 從九品:順常 順成 庶九品:承徽 列榮 正十品:御女 采女 庶十品:充衣 承衣刀人 更衣 末: 官女子
編輯本段上古媵是作陪嫁的人的意思,可以是未出嫁的妹妹或侄女,或者是其他國家的人(天子或諸侯娶妻時才會有)。例如女英是舜的媵。
編輯本段商有時有並後(同時有兩個王後)的情況。
《周禮》記載:王的後妃「編制」為:一後(嫡妻)、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諸侯一娶九女,且不再娶,可見妾是八個;大夫是一妻二妾;士則是一妻一妾。而庶民,則只許有一妻與之匹配,故而庶民被稱為匹夫匹婦。但《周禮》很可能是戰國晚期儒家的空想作品。
另外一些儒家作品則稱天子「一娶十二女」,「古者天子娶後,三國來媵,皆有娣侄,凡十二女。」並稱諸侯「一娶九女」,也有稱天子「一娶九女」的。
編輯本段周周代天子開始立後,正嫡便叫王後。
《周禮》規定:天子立一後,三夫人(正一品),九嬪(正二品),二十七世婦(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五者相參,以定尊卑。與外朝六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對應。
六宮即前一宮,後五宮。後五宮指後一宮;三夫人一宮;九嬪一宮;二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妻一宮。
後正位宮闈,體同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知喪祭賓客;女御序王燕寢。
編輯本段秦秦王贏政兼並六國,統一天下,自稱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後。
超級:「皇後」。第一級:「夫人」。第二級:「美人」。第三級:「良人」。
第四級:「八子」。第五級:「七子」。第六級;「長使」。第七級:「少使」。
編輯本段漢漢帝國後妃制度繼承秦制,並明確規定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後,母親稱皇太後,中國後妃制度的母後稱號就此確定,歷代相沿。 嬪御制度漢代時確立,漢代後宮制歷漢初四帝,以後漢武帝、漢元帝的訂立、增益。嬪御名號分為十四等:昭儀、婕妤、娥、容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涓,無涓這一等還包括共和、娛靈、保材、良使、夜者。
公元前二世紀七十年代,西漢王朝第七任皇帝劉徹嬪御名號分為十等。超級:「皇後」,位比皇帝,爵比皇帝。
第一級:「婕妤」,位比宰相,爵比親王。
第二級:「妗娥」,位比上卿,爵比列侯。
第三級:「容華」,位比中二千石(副宰相),爵比關中侯。
第四級:「充衣」,位比真二千石(部長),爵比大上造(文官最高級,一品)。
第五級:「美人」,位比二千石(州長),爵比少上造(文官第二級,二品)。
第六級:「良人」,位比千石(州長級),爵比中更(文官第三級,三品)。
第七級:「八子」,位比干石(州長級),爵出左更(文官第四級,四品)。
第八級:「七子」,位比八百石(副州長),爵比右庶長(文官第五級,五品)。
第九級:「長使」,位比八百石(副州長級),爵比左庶長(文官第六級,六品)。
第十級:「少使」,位比六百石(縣長),爵比五大夫(文官第七級,七品)。
公元前五世紀五十年代,第十一任皇帝劉奭將妃嬪等級增至十五級,而在最末兩級之內,再分為若乾等:
超級:「皇後」,位比皇帝,爵比皇帝,
第一級:「昭儀」,位比宰相,爵比親王。(新設的最高位號頭銜,原「夫人」取消。)
第二級;「婕妤」,位比上卿,爵比列候。(原是第一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二級。)
第三級:「妗娥」,位比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原是第二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三級。)
第四級:「容華」,位比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原是第三級,新編制中,降為第四級。)
第五級:「充農」,位比二千萬,爵比少上造。(原是第四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五級。)
第六級:「美人」,位比千石,勢比中更。(原是第五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六級。)
第七級:「良人」,位比千萬,爵出左更。(原是第六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七級。)
第八級:「八子」,位比八百石,爵比右庶長。(原是第七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八級。)
第九級:「七子」,位比八百石,爵比左庶長。(原是第八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九級。)
第十級:「長使」,位比六百石,爵比五大夫。(原是第九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十級。)
第十一級:「少使」,位比四百石,爵比公乘。(原是第十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十一級。
「公乘」,文官制度最末一級。)
第十二級:「五官」,位比三百石。(十二級以下,已沒有爵位可比。)
第十三級;「順常」,位比二百石。
第十四級:級內分六等,「舞涓」、「共和」、「娛靈」、「保林」、「良娣」、「夜香」,位比百石。 第十五級:級內分兩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位比斗食。
東漢的後宮人數沒有什麼減少,但鑒於西漢外戚權重,改革後宮,嬪御名號只設四等。東漢光武帝並省前制,皇後之外,只立貴人、美人、彩女。後又加宮人、凡嬪妃四等(後宮只立皇後、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依舊,但奉祿不過是數十斛粟。又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但卻沒有爵秩,只是賞賜充給而已)。
編輯本段三國曹魏時出於文學的浪漫和對雅號的喜好,嬪妃分成12等: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國,皇後之下分後妃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 文帝增五等: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除順成。
太和時,明帝詔復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
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淑妃位同相國,爵比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縣令;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侯;修容比亭侯;修儀比關內侯;婕妤視中二千石;容華視真二千石;美人視比二千石;良人視千石。
編輯本段晉晉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編輯本段南北朝南朝宋在晉制上有增有刪,至宋明帝時規定:以貴嬪、貴妃、貴姬為三夫人;以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以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另設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三年,太子宮置內職,良綈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南朝梁、陳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三職。北朝北朝承魏晉制度,略有增損。「道武追尊祖妣,皆從帝謚為皇後。始立中宮。余皆或稱夫人,多少無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儀及貴人、淑房等。後庭漸多矣。又魏故事,將立皇後,必令乎鑄金人,以成者為吉,又則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內宮:左右昭儀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後來又置女職,以典內事:內司視尚書令、仆;作司、太監、女侍中三宮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宮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表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北周宣帝自稱為天元皇帝,皇太後便被尊為天元皇太後,又設正陽宮皇後、天皇太後、天皇後、天右皇後、天左皇後,後宮制度至此全亂了。二年二月,改制詔為天制,敕為天敕。頌令: 尊天元皇後為天無皇太後,天皇太後李氏為天元聖皇太後,天元皇後楊氏為天元大皇後,天皇後朱氏為天大皇後,天右皇後元氏為天右大皇後,天左皇後陳氏為天左大皇後,正陽宮皇後稱皇後。
編輯本段隋隋文帝楊堅得天下後,鑒於前朝的積弊,一一加以革新。後宮中也一改舊制,只設皇後正位宮闈。開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禮》著內官程式,省減後宮人數,規定嬪3人,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9人,負責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絲台,視正七品。
隋煬帝時,後妃、嬪沒有專職,「唯端容麗飾,陪從燕遊而已。」煬帝醉心此事,自製嘉名,以貴妃、淑妃、德妃為三夫人,品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九嬪,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為二十七世婦;寶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為御妻。總計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共分二十級:第一級貴妃,第二級淑妃,第三級德妃,位比親王。第四級順儀,第五級順容,第六級順華,第七級修儀,第八級修容,第九級修華,第十級充儀,第十一級充容,第十二級充華,位比宰相。第十三級婕妤,位比部長。第十四級美人,第十五級才人,位比省長。第十六級寶林,第十七級御女,位比廳長。第十八級采女,第十九級承衣,第二十級刀人,位比縣長。
編輯本段唐唐代皇後以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二十七世婦: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寶林、御女、采女各27人。 唐開元時期,以皇後以下設四夫人不合舊制,「乃置惠、麗、華三妃,六儀,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宮、尚儀、尚服各二。」
初期:第一級惠妃,第二級淑妃,第三級德妃,第四級賢妃,位比親王。第五級昭儀,第六級昭容,第七級昭媛,第八級修儀,第九級修容,第十級修媛,第十一級充儀,第十二級充容,第十三級充媛,位比宰相。第十四級婕妤,位比部長。第十五級美人,位比省長。第十六級才人,位比廳長。第十七級寶林,位比郡長(太守、知府),第十九級采女,位比縣長。
編輯本段宋兩宋嬪御的名號沒有準則,比較紛紜雜亂。大致地說,初入宮時,女子的名號有:侍御、紅霞帔。再進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數和郡名上沒有一定。夫人以後,再進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後進為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貴儀等。再進為妃一級:貴妃、賢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後宮的顯著特色是無定位,由初級開始,隨寵遇增長,不斷晉級。
編輯本段遼遼代皇後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這間沒有什麼等級差別。元代除了皇後和各妃這兩個稱謂,後宮中再沒有別的名號。
編輯本段金金代明確規定,選後不取自庶族。
金創國之初,後宮嬪妃沒有名號。到金熙宗時,始有貴妃、賢妃、德妃之稱。海陵王執政時,後宮寢多,寵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間,後宮簡少。金章宗明昌時期,後宮規制大備。
金代後宮仿照漢制立了一套嬪御制度,明文確定: 皇後下設貴妃、賢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漢三夫人; 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漢九嬪;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漢二十七世婦; 寶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漢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都不得是後宮內官。

㈡ 古代妃子的所有位分

在中國古代的後宮一直有四妃、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的說法,這也是皇帝的龐大妻妾群配置。在唐朝初期的時候,一直參照隋朝舊制,妻妾群享受的待遇從正一品一直到正八品。

很多人都好奇,為何皇帝的配偶為何不能叫妻子,反而被稱為王後。在荀子的觀點中,天子獨大,世界上沒有人能跟他平起平坐,由於「妻」的諧音是「齊」,有著平起平坐的的含義,這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才會叫「後」。

㈢ 古代後宮排名是怎麼排的。

古代後宮基本是如下排名:

皇後

正一品:貴妃、淑妃、賢妃、德妃

從一品:夫人

正二品:妃

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

正三品:貴嬪

從三品:婕妤

正四品:容華

從四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

正五品:嬪

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貴人

從六品:才人、美人

正七品:常在、娘子

從七品:選侍

正八品:采女

從八品:更衣

擴充資料:

朝代不同,後宮排名常有所變化。以下為不同朝代後宮排名:

清朝:

在清朝,將之分為八等級,分別為;

皇後一人

皇貴妃一人

貴妃兩人

妃四人

嬪六人

貴人不限人數

常在不限人數

答應不限人數

每個皇帝的妃嬪數目有很大差異:康熙皇帝擁有後宮嬪妃等79人,而光緒皇帝只有一後二妃三人。

宋朝:

宋朝立,沿唐制,設四妃、九嬪、等等。真宗、仁宗在位時,把九嬪擴充至十八人,仁宗又在妃級別中增一位號名宸妃。

宋朝定宮制為:

皇後一人

四妃(貴妃、惠妃、麗妃、華妃)

九嬪(太儀、貴儀、妃儀、淑儀、婉儀、順儀、順容、淑容、婉容、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婕妤

美人

才人

唐朝:

初開國時,參考前朝舊制而設立:

皇後一人

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

婕妤九人

美人九人

才人九人

寶林二十七人

御女二十七人

采女二十七人

唐高宗時改制為:

皇後一人

贊德二人

宣儀四人

承閨五人

承旨五人

衛仙六人

供奉八人

侍櫛二十人

之後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又改宮制為:

皇後一人

惠妃、麗妃、華妃、貴妃,各一人,正一品

六儀(波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為正二品)

美人,四人

才人,七人

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

隋朝:

初時,由於隋文帝之皇後—獨孤伽羅善妒,因此後宮位號非常簡單,雖有設置、但仍不正式作為皇妾:

皇後一人

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

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

御女,三十八員,掌女工絲枲,視正七品

又參循漢、晉舊制,設置六尚、六司、六典等女官職,以掌後宮典儀

因獨孤皇後善妒,後宮位號形同虛設,在獨孤皇後薨亡後,隨文帝才又將之改為:

貴人,三位

嬪,增至九人

世婦,增至二十七人

御女,增至八十一人

隋煬帝時期,隋煬帝又參閱古典,自製嘉名以充實後宮:

皇後一人

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品正第二

婕妤,十二員,品正第三

世婦:美人、才人十五員,品正第四

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

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

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

另又有承衣刀人,皆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㈣ 後宮妃嬪位分表

明朝:明代後妃的封號按等級依次為

皇後;皇貴妃;貴妃;賢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昭儀、婕妤、才人、選侍、淑女等等。

在清朝,將後妃分為八等級,為:

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還有最小的官女子:就是可以陪皇帝過夜的宮女)。

入關後,後妃名稱多了起來。順治十五年(1658)決定採用禮官建議,乾清宮設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寧宮設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沒有定數。此外還有女官。然而這個制度並沒有真正執行。同時「福晉」、「格格」的稱謂仍然存在。

康熙後典制完善了,用「福晉」和「格格」稱呼後宮嬪妃的情況才消失。後妃設皇後1名,居中宮,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沒有定數,分居東西12宮。

東宮有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宮有永壽宮、翊坤宮、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儲秀宮。每宮都有宮女供役使。

(4)古代小說後宮的位分擴展閱讀

皇後、皇貴妃、嬪、妃、貴人、常在、答應等,她們都住在乾清宮兩側的東西六宮。一旦皇帝駕崩,按祖制她們都要搬到慈寧宮、壽康宮、寧壽宮、壽安宮居住。這里的生活可以說是與歡笑無緣,只有在「紅顏暗老白發新」的清寡單調的生活中了此一生。

慈寧宮偶爾也有歡樂,如給皇太後上徽號,冊立後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後萬壽節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只有這時清王朝的遺孀們濟濟一堂,飲酒作樂。但這樣的活動畢竟一年只有幾天。

慈寧宮建築群中的佛堂很多,這些太後、太嬪、太妃們在百無聊賴的守寡期間,焚香禮佛,試圖從那虛無縹緲的佛界中尋求精神安慰和寄託。

㈤ 古代後宮等級制度

等級:

皇後為正室

以下為側室

正一品:皇貴妃

從一品:貴妃、淑妃、賢妃、德妃

正二品:夫人

從二品:妃

正三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

從三品:貴嬪

正四品:婕妤

從四品:榮華

正五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

從五品:嬪

正六品:小儀、小媛

從六品:貴人

正七品:才人、美人

從七品:常在

正八品:答應

從八品:承衣 更衣

無品級:秀女

嬪妃分居東、西十二宮:

東六宮為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

西六宮為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

每宮均有主妃位、妃包括妃以上者居主妃位,其他為各宮個「閣」

(5)古代小說後宮的位分擴展閱讀:

皇太後和皇後的金約(用金做成的飾物),上綴青金石、綠松石、珍珠、珊珊等為垂褂物。皇太後和皇後的耳飾左右各三,由金龍銜一等珠。皇貴妃和貴妃的耳飾以及宮中貴人耳朵扎有三個孔,配戴三副耳墜。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緣,以立龍、正龍和萬福萬壽為綉衣圖案。領後垂明黃絛,飾以珠寶;也有以正龍、行龍或立龍和八寶平水為圖案綉文。皇太後和皇後、皇貴妃的冬朝袍用明黃色、披領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緣,並有金龍、行龍、正龍以及八寶平水等圖案綉文。

皇太後和皇後的領約,以縷金鑄之,以珍珠、綠松石、珊珊為飾。皇太後和皇後著朝服時胸前掛有三盤朝珠。著吉服掛一盤朝珠,均為珍珠和珊珊等高檔飾物;皇貴妃、貴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為飾。

這種朝珠共計一百零八顆,分四部分,以三顆大珠間隔,每個部分二十七顆。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配有綠色采,絛用明黃色,綉文為五穀豐登。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庄緞;夏朝裙用緞紗,圖案與冬裙相同。



㈥ 古代後宮地位排列

以明朝初期為例,後宮中除了至高無上的皇後外,其他嬪妃的地位排列如下:

一等 貴妃

二等 妃

三等 昭儀

四等 昭容

五等 婕妤

六等 美人

七等 才人

八等 貴人

九等 選侍

十等 淑女

1、後宮指帝王君主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通常指代生活在後宮的女性。

2、帝王君主通常會擁有一位皇後和數量不等的妃嬪,妃嬪可從數人至千人不等。各個時代嬪妃的等級排列都不相同。

(6)古代小說後宮的位分擴展閱讀:

後宮產生的原因

1、是為了炫耀皇家氣派。

2、是為滿足皇帝的荒淫生活,生而為中國皇帝如斯幸哉。

3、是用多個女人來減少無子的風險,為保證皇族的統嗣綿延不絕,江山社稷的後代有人,後宮制度有其優越性。

4、有安全方面的考慮,後宮的女人多則成千上萬,少也成百上千,晉武帝司馬炎就坐上一駕羊車,讓羊拉著車在後宮里溜達,如果羊停在哪個老婆的房前,當晚他就在哪過夜了。皇帝自己都不知道在哪睡覺,刺客當然也就更難找到。

㈦ 古代後宮位份從高到低排列順序(包括妃子,王爺,大臣,女官,公主,阿哥,宮女,宮殿

正超品:皇後/正宮娘娘(統領後宮,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除側皇後以外的妃嬪)

從超品:側皇後/娘娘(統領東六宮或西六宮,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除皇妃和側皇妃的妃嬪) 以封號為准

正一品:皇妃(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嬪)

從一品:側皇妃(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從四品以下妃嬪)

庶一品:夫人(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庶四品以下妃嬪)

正二品:貴妃(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嬪)

從二品:妃(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從六品以下妃嬪)

庶二品:側妃(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庶六品以下妃嬪)

正三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昭儀為首)(昭儀1名,其餘各2名)(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嬪)

從三品:貴嬪(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從八品以下妃嬪)

庶三品:貴姬(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庶八品以下妃嬪)

正四品:婕妤 (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正9品以下妃嬪)

從四品:容華

庶四品:嬪

正五品:婉儀,婉媛,婉容,充儀,充媛,充容(婉儀為首)(婉儀1名,其餘各2名)

從五品:順儀,德儀,佩儀,芬儀,芳儀(順儀為首)(順儀1名,其餘各2名)

庶五品:小儀,小媛,良娣,良媛(小儀為首)(小儀1名,其餘各2名)

正六品:姬

從六品:貴人

庶六品:美人,才人,淑人(美人大)

正七品:良人,麗人,佳人(良人大)

從七品:淑女、常在(淑女大)

庶七品:寶林

正八品:選侍(不限)

從八品:舞涓

庶八品:答應

正九品:御女,采女(御女大)(不限)

從九品:更衣,充衣,華衣(更衣大)(不限)

庶九品:娘子(不限)

正十品:秀女(不限)

(7)古代小說後宮的位分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社會以男子血統為中心,以對女性佔有的多少來顯示其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的大小。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也表現在對女性的大量佔有上。

自夏朝開始,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局面形成。隨著王位傳子的繼承製,尤其是形成和確立嫡子繼承製,等級分明,身份有別的後妃嫡庶制度也隨之建立起來。

歷代的妃嬪名號先後出現過千餘種。根據名號的不同,妃嬪被區分成若乾等級。不同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經濟、禮儀等方面的待遇,在後宮的居處地也有區別。區分後妃尊卑貴賤等級,是「正嫡庶,廣繼嗣,息妬忌,防淫匿,塞禍亂」(《白虎通義·嫁娶》)的必要措施。

㈧ 古代後宮分幾個等級

不同的朝代是不一樣的,你要的是哪個朝代的。 致地說,夏殷以前,中國後妃制度比較簡略,文字記述也很模糊,大率將天子的配偶統稱為妃。如皇帝有四妃;帝嚳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稱為次妃。 周代天子開始立後,正嫡便叫王後。 《周禮》規定:天子立一後,三夫人(正一品),九嬪(正二品),二十七世婦(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 五者相參,以定尊卑。與外朝六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對應。六宮即前一宮,後五宮。後五宮指後一宮;三夫人一宮;九嬪一宮;二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妻一宮。後正位宮闈,體同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知喪祭賓客;女御序王燕寢。 秦王贏政兼並六國,統一天下,自稱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後。 漢帝國後妃制度繼承秦制,並明確規定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後,母親稱皇太後,中國後妃制度的母後稱號就此確定,歷代相沿。 嬪御制度漢代時確立,漢代後宮制歷漢初四帝,以後漢武帝、漢元帝的訂立、增益。嬪御名號分為十四等:昭儀、婕妤、 娥、容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涓,無涓這一等還包括共和、娛靈、保材、良使、夜者。 西漢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後,其餘嬪御名號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 武帝時又加婕妤、 娥、容華、充依。 元帝時加昭儀,又有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等。 東漢的後宮人數沒有什麼減少,但鑒於西漢外戚權重,改革後宮,嬪御名號只設四等。東漢光武帝並省前制,皇後之外,只立貴人、美人、彩女。後又加宮人、凡嬪妃四等。(後宮只立皇後、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依舊,但奉祿不過是數十斛粟。又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但卻沒有爵秩,只是賞賜充給而已。) 曹魏時出於文學的浪漫和對雅號的喜好,嬪妃分成12等: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國,皇後之下分後妃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 文帝增五等: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除順成。 太和時,明帝詔復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淑妃位同相國,爵比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縣令;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侯;修容比亭侯;修儀比關內侯;婕妤視中二千石;容華視真二千石;美人視比二千石;良人視千石。 晉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北朝承魏晉制度,略有增損。「道武追尊祖妣,皆從帝謚為皇後。始立中宮。余皆或稱夫人,多少無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儀及貴人、淑房等。後庭漸多矣。又魏故事,將立皇後,必令乎鑄金人,以成者為吉,又則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內宮: 左右昭儀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後來又置女職,以典內事: 內司視尚書令、仆;作司、太監、女侍中三宮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宮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表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南朝宋在晉制上有增有刪,至宋明帝時規定:以貴嬪、貴妃、貴姬為三夫人;以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以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另設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三年,太子宮置內職,良綈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南朝梁、陳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三職。 北周宣帝自稱為天元皇帝,皇太後便被尊為天元皇太後,又設正陽宮皇後、天皇太後、天皇後、天右皇後、天左皇後,後宮制度至此全亂了。 二年二月,改制詔為天制,敕為天敕。頌令: 尊天元皇後為天無皇太後,天皇太後李氏為天元聖皇太後,天元皇後楊氏為天元大皇後,天皇後朱氏為天大皇後,天右皇後元氏為天右大皇後,天左皇後陳氏為天左大皇後,正陽宮皇後稱皇後。 隋文帝楊堅得天下後,鑒於前朝的積弊,一一加以革新。後宮中也一改舊制,只設皇後正位宮闈。開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禮》著內官程式,省減後宮人數,規定嬪3人,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9人,負責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絲台,視正七品。 隋煬帝時,後妃、嬪沒有專職,「唯端容麗飾,陪從燕遊而已。」煬帝醉心此事,自製嘉名,以貴妃、淑妃、德妃為三夫人,呂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九嬪,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為二十七世婦;寶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為御妻。總計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唐代皇後以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婦: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寶林、御女、采女各26人。 唐開元時期,以皇後以下設四夫人不合舊制,「乃置惠、麗、華三妃,六儀,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宮、尚儀、尚服各二。」 兩宋嬪御的名號沒有準則,比較紛紜雜亂。大致地說,初入宮時,女子的名號有:侍御、紅霞帔。再進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數和郡名上沒有一定。夫人以後,再進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後進為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貴儀等。再進為妃一級:貴妃、賢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後宮的顯著特色是無定位,由初級開始,隨寵遇增長,不斷晉級。 遼代皇後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這間沒有什麼等級差別。元代除了皇後和各妃這兩個稱謂,後宮中再沒有別的名號。金代則復雜和完善一些。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確規定,選後不取自庶族。金創國之初,後宮嬪妃沒有名號。到金熙宗時,始有貴妃、賢妃、德妃之稱。海陵王執政時,後宮寢多,寵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間,後宮簡少。金章宗明昌時期,後宮規制大備。 金代後宮仿照漢制立了一套嬪御制度,明文確定: 皇後下設貴妃、賢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漢三夫人; 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漢九嬪;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漢二十七世婦; 寶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漢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都不得是後宮內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後宮除了正皇後以外,不有所謂的第二皇後、第三皇後,只要皇上高興,設多少皇後都行。 明代的後宮宮女很多。宮女被皇帝御幸以後,便獲得妃的名號,進入了皇帝嬪妃的行列。但明代後宮除了皇後的稱謂,只有妃這一級,沒有嬪。妃有貴妃、淑妃、寧妃、賢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貴妃在妃這一級中地位最高。 清代宮廷的後妃制度是在清入關以後坐鎮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燁確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後;母親為皇太後;太皇太後、皇太後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 皇後坐鎮中宮,主持後宮事務; 皇後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住東西六宮; 嬪以下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分住東西六宮。 清後宮制度規定,皇帝大婚之前,選八位比皇帝大的宮女,供皇帝進御,即獻身皇帝。八位宮女都有名分,授以宮中四個女官的職銜:司賬、司寢、司儀、司門

㈨ 古代的後宮的輩分順序。

1、周朝:女御、世婦、嬪、夫人、後。

2、秦朝:少使、長使、七子、八子、良人、美人、夫人(五國相王前秦君為公爵或伯爵,配偶為夫人)、王後(至始皇才稱皇後)。

3、漢朝:

西漢:舞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順常、五官、少使、長使、七子、八子、良人、美人、充衣、容華、𫰛娥、婕妤、昭儀

東漢:采女、宮人、美人、貴人、皇後。

4、隋朝

初期:御女;世婦;嬪;皇後。

隋煬帝時期:承衣、刀人;采女;御女;世婦:美人、才人;寶林;婕妤;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皇後。

5、唐朝

初開國時:采女;御女;寶林;才人;美人;婕妤;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皇後。

唐高宗:才人;美人;婕妤;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皇後。

唐玄宗開元年間:才人;美人;六儀;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惠妃、麗妃、華妃;皇後。

6、宋朝:貴人(真宗始設);才人;美人;婕妤;沿用唐制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嬪(真宗、仁宗擴充):太儀、貴儀、妃儀、淑儀、婉儀、順儀、順容、淑容、婉容;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合稱四妃),宸妃(宋仁宗增設);皇後。

7、元朝:元朝初期後宮位號簡朴,只設皇後、妃子二等,但人數不定。以斡兒垛來區分後妃的地位,一座宮帳可同時住著數位皇後或妃子,而在眾宮帳中,以第一宮帳中的第一皇後地位最尊。後期斡兒垛制度消失,位號有皇後、妃、嬪、才人四等,而元朝皇帝在後期盡量保持同時間只有一位皇後在位。

8、明朝:美人;貴人;昭容;昭儀;婕妤;嬪;妃;貴妃;皇貴妃;皇後。

9、清朝:官女子;答應;常在;貴人;嬪;妃妃;貴妃;皇貴妃;皇後。

(9)古代小說後宮的位分擴展閱讀:

妃嬪,是一種用來代指所有皇帝之妾的總括之稱,妃嬪等級是用來區分她們之間的地位和級別的。不只在古代中國,歷史上只要有過後宮制度的國家之君主,他們所有的妾都可以廣泛的被稱做嬪御,這樣的代稱之詞比較常使用在東方國家。

兩宋

宋與唐相仿,妃的稱號,除貴、淑、德、賢外,又加一宸妃。遼代妃號更多,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貞佑後之制,貴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麗妃、柔妃,而無德妃、賢妃。九嬪同。婕妤下有麗人、才人為正三品。

順儀、淑華、淑儀為正四品。尚宮夫人,尚宮左夫人、尚宮右夫人、宮正夫人、寶華夫人、尚儀夫人、尚服夫人、尚寢夫人、欽聖夫人、資明夫人為正五品。

尚儀御侍、尚服御侍、尚寢御侍、尚正御侍、寶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為正六品。

司正御侍、寶符御侍、司儀御侍、司符御侍,司寢御侍、司飾御侍、司設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葯御侍、仙韶使、光訓良侍、明訓良侍、遵訓良侍、從訓良侍為正七品。

典儀御侍、典膳御侍、典寢御侍、典飾御侍、典設御侍、典衣御侍、典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為正八品。

掌儀御侍、掌服御侍、掌寢御侍、掌飾御侍、掌設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葯御侍、仙韶掌音、祗肅良侍、祗敬良侍、祗願良侍為正九品。 金海陵王當政時,妃子多達十二員: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

明朝

到了明朝,朱元璋監於歷代後宮宮女太多,秩序混亂,干預政事,後患無窮,曾進行過整飭。規定了六宮定製和出入制度。但這也無濟於事,嘉靖皇帝,一次選入宮中的有名號的妃嬪就有九人,其他無名號的就更多了。

明朝的妃號有賢、淑、敬、惠、順、康、寧、昭等。諸妃中以皇貴妃位次最高,僅次於皇後,貴妃為第三。終明一朝,共有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昭儀、婕妤、美人、才人、貴人,選侍、淑女等名分或等級,但各時期有變化,不是一成不變。

清朝

在康熙以後,才典制大備,後宮號位定製嚴明。皇帝的正妻稱皇後,居中宮,主內治。以下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為主位。貴人、常在、答應均無定額,但各皇帝妃嬪數目的多少出入較大。

清代後宮妃嬪稱號按地位高低依次為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

參考資料:網路-妃嬪等級

熱點內容
類似欲成歡的小說現代文 發布:2025-01-24 12:26:51 瀏覽:903
現代言情甜寵完結小說聽書 發布:2025-01-24 11:54:35 瀏覽:547
中國現代與後現代小說代表作家 發布:2025-01-24 11:41:44 瀏覽:486
推薦小說偵破類 發布:2025-01-24 11:39:50 瀏覽:967
艷情武俠小說全搜 發布:2025-01-24 11:29:19 瀏覽:668
小松左京日本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24 10:45:19 瀏覽:786
溫瑞安武俠小說寂寞高手 發布:2025-01-24 10:31:18 瀏覽:534
女主溫暖的言情小說合集 發布:2025-01-24 10:20:04 瀏覽:567
小說雲中歌1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24 09:44:53 瀏覽:358
玄幻世界之無敵系統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24 09:30:29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