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武俠小說內功和武功的區別

武俠小說內功和武功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7-26 04:25:52

Ⅰ 請問一下,武俠小說里的心法,身法,內功都有什麼關系,干什麼用的謝謝。

內功是利用某種心法來修煉,提高自己的功力。身法一般指的是輕功。身法用來躲避敵人的攻擊或用來增強自己的攻擊力。心法包含的內容就多了,有修煉內功、外功、輕功、拳、劍、掌、指等武功的。內功一般是指修煉自身的內家功力,增強自己的進攻能力的。總之,三者之間有聯系,也有區別。

Ⅱ 真有功夫嗎真有內功嗎和武俠小說上一樣嗎

都有,與武俠小說描述的有一定的區別。。內功與氣功又有區別。科學上,所謂內功即是寸勁加強版,不依賴距離(即短距離甚至是零距離)發出強大的爆發勁。
原理如高頻振動器,內功即將高頻振動轉化為肌肉本能,在打擊物體的瞬間,在打擊力量不變的前提下,對物體進行零距離高頻打擊,這種所謂的內功,強者甚至可以發出所謂的內力外放,形成所謂的氣勁,達到遠程攻擊的目的,對物體進行直接打擊時可以出現諸如隔山打牛(與物體表面形成諧振,對物體內部進行毀滅性打擊),劍氣(與武器形成諧振並影響空氣振動,有點像高頻振動匕首)等現象。
內勁又有陽勁與陰勁之分。陽勁,即採用內功的一般攻擊頻率,但攻擊力量巨大的攻擊方法;陰勁,即攻擊力量稍弱,但是攻擊頻率極高的攻擊方法。這也是內功分陰陽的說法的解釋。
無論哪種所謂的內功,均非一兩日可以練成,這需要巨量的時間對肌肉與神經反應的高強度鍛煉,或者達到一定技術(有可能嗎?)後對肌肉與神經改造。
當然,不排除世界上有其他方法可以讓人瞬間學會所謂的內功,但是知道它的基本原理並不難,僅此而已。
內功的理論。各家的內功理

太極
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內家有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用行話來說叫「樁功」。初級的樁功只是為了體驗氣,比如某一個姿勢,你要感覺到有熱氣從腳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間。有這種感覺說明練對了,沒有就說明練得不對。當你對於內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練習更加高深的樁功,這時,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導、控制你的內力,並使之在身體里如何運行。
氣功。有人認為氣功是深呼吸療法。實際上氣功鍛煉包括調心、調身、調息三類手段,每一類手段又有多種方法,深呼吸只是眾多呼吸鍛煉方法中的一種。

氣功圖
氣功一詞古已有之,詞義不定。古時,各傢具體功法傳播范圍很小,而氣功一詞比具體功法的傳播范圍還要小。今天,正好相反。氣功一詞的傳播范圍要比具體功法的傳播范圍大的多。轉折點是上世紀50年代劉貴珍推廣氣功。劉貴珍得習傳統功法治病療效甚好,便大力推廣傳統功法治病。並定名氣功療法。從此氣功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神秘世界的一扇大門。劉貴珍之事本身就是帶有非常強烈的功利性的。之後的推廣亦帶有非常強烈的功利性。之後的幾十年間,各家各派的各種功法均被冠以氣功之名,出版、口傳心授。但在出版、傳播之時。這些功法大都被刪掉了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屬性。以及一些高層次的危險地內容。80年代,氣功武術熱。不少人增加了氣功的意識形態屬性,招搖撞騙。直至90年代末之事。之後傳統與氣功皆消沉。不過,氣功一詞卻壯大了起來。道、佛、武、醫在對外宣傳時皆言氣功。舊時,丹道就是丹道、導引就是導引、止觀就是止觀、吐納就是吐納。道、僧、武、醫各練各的。沒有人將他們統稱起來,因為其功法都與理論緊密結合。正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舊時,陰陽和諧尚有邪教。近代,有陽無陰,陽自找陰。玉石俱焚。從氣功的前世今生,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是沒有什麼能脫離世俗世界而獨立存在的。是沒有什麼世外的。以前,文化知識傳播不廣,接觸這些的人自然是知之甚深,道、武、僧、醫十分不同。新中國成立後,文化知識廣泛傳播。外行要了解內行,便要對其進行最籠統的概括。再加上要符合時代,自然要改造內行。內行要迎合時代,也接受改造。這是唯物。事物的發展自有其規律。人為地改變規律,最終還是要回到原來的規律。這也是唯物。總的來說世界還是唯物的。 「氣功」一詞不是50年代才出現的名詞,早在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的《少林拳術秘訣》中就有《氣功闡微》一節。至於氣功的內涵,以氣為主,主要的修練方法就是首先通過呼吸。而呼吸鍛練僅僅為傳統修練方法中的一種,因此,氣功一詞並不能概括丹道、坐禪等等。這兩個問題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氣功:中國特有的一種健身術。基本分兩大類,一類以靜為主,靜立、靜坐或靜卧,使精神集中,並且用特殊的方式進行呼吸,促進循環、消化等系統的功能。另一類以動為主,一般用柔和的運動操、按摩等方法,堅持經常鍛煉以增強體質。
氣功大致是以調心、調息、調身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調心是調控心理活動,調息是調控呼吸運動,調身是調控身體的姿勢和動作。這三調是氣功鍛煉的基本方法,是氣功學科的三大要素或稱基本規范。
氣功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醫療保健等多種實踐中,逐漸總結而形成的。氣功療法與體育療法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可以包括體育療法,但體育療法卻代替不了氣功療法。肢體運動始終只是氣功調心的手段之一,呼吸運動也是為調心服務的,三調是統一的整體,必以調心為核心。內練與外練是結合的,應以內練為主。氣功之氣是指「內氣」、「真氣」,是介於紫外線和紅外線之間的人體自有的一種能量。可以用意念調動真氣達到病灶或其他他部位,氣功療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至少它是心理療法與體育療法的綜合。
氣功療法包含心理療法,但是與心理療法有區別。心理療法一般是指醫生用語言、表情、姿勢、態度等,對覺醒狀態下的病人進行說理、暗示治療;或用一些特殊的誘導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種表面上有些類似於睡眠的催眠狀態,再對呈催眠狀態下的病人進行暗示治療。故病人始終是被動的。而氣功療法的特點是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病人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自我鍛煉從而加強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氣功與宗教有著本質的區別。氣功作為一門科學,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與教義,只從教徒的修煉實踐中提取科學的內涵。這反映在道藏、佛經中也記載了不少古代氣功的資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論,也常為練功者所借鑒。氣功功法不同,其特點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靜自然、意氣相隨、練養結合、動靜結合、循序漸進、因人因病而異、持之以恆、生活有節。上述要求,大多適用於各種氣功,練功者具體練某種功時,還要參照該種氣功的具體要求。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熱、各種急性病及急性傳染病的人不宜練氣功。
把後天空氣與先天元氣合成一股浩然正氣的功夫;對生命過程實行自我調節、自我鍛煉、健身長壽的科學。

武功是兩人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鬥智較力的對抗練習形式。目前武術競賽中正在逐步開展的有散打、推手、短兵三項。武功狹義上就指武術,武術運動以攻守進退、運動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編成的整套練習形式。主要包括拳術、器械、對練、集體表演。

武俠世界裡武功的厲害程度,各家描述有異,但決無那般神奇。

Ⅲ 內功和氣功有什麼區別

一樣的 別聽他們胡說 樓上是不是看電視看多了啊 內功其實就是一種用呼吸來調節人的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法門! 氣功可分軟,硬氣功和冷月功!硬功如太祖門的大力金剛手或是八寶門的武功!你若是一名出學者我建議你學太祖門的大力金剛手 它不用按時辰練功不用記大小周天!丹田是一大片不是一個穴位一個點!
下面是此功練法:
少林太祖大力金剛掌秘功

一、少林太祖門之源流 《太祖秘譜》載:「打遍天下第一家,太祖功夫最可誇。大宋皇帝趙匡胤,少林寺里傳秘法。」「十八絕技第一先,古剎練到金鑾殿。若問此拳名和姓,少林定宋太祖拳。」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在未成大業之前,曾經出家到少林寺里做俗家弟子,學習正宗少林拳棒,歷經多年苦練,獨有心得,遂以少林為根,自開一門,即太祖門。 後來趙氏離寺,挾技闖盪江湖,因其武功高強,被官府徵招留軍,戰績卓著,後升至大將。公元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作為馬上皇帝,成為宋朝第一代開國帝王。趙登基後,招集天下英雄好漢,憑武術考試,選拔其中優秀拳種十八家,分門分派,定勢下傳,以太祖門居首,而後即流傳開來。 太祖門的近代傳人中,以張世德最為著名。張世德,太祖門三十四代掌門人,原籍河南開封,後因戰亂,輾轉定居在河南虞城利民鎮。生於1893年,35歲時,獲中央國術館第一屆國術國考優等獎。同時獲優等獎的共37名,其中有著名武術家馬英圖、郭長生、佟忠義、楊松山、劉丕顯、韓化臣、胡鳳山等(證明資料可查閱1928年《申報》與《大公報》,或1934年10月2日出版的《中央國術館第二屆國術國考專刊》第13頁中所附第一屆國術國考考試人員錄)。 張世德傳子張鐵林。張鐵林生於1918年,卒於2001年,享年83歲,是太祖門第35代掌門人,得其父真傳,以大力金剛手著稱。張鐵林授徒范玉修、高翔等人。 二、丹田混元氣功 「混元氣里有神奇,萬兩黃金買不去。練功先練丹田功,太祖功夫它第一」。丹田混元氣功,是太祖門第一功,所有功夫皆以此為基礎,此功不成,余也難成。其以靜為主,以動為輔,以求丹田內氣,兼得腰力內勁。 「先天元氣生丹田,師傳秘法來修煉。調動先天真元氣,再加後天成混元」。元氣是人生來就有的,故稱「先天元氣」。它來源於父母,由先天之精生化而來,是人體生命的原始動力。元氣和人呼吸之氣(後天氣)關系甚密。 「太祖氣功有秘傳,練門選在下丹田。太祖丹田是一片,不是穴位不是點。上至臍位下至陰,丹田位在兩中間」。太祖氣功首從丹田練起,因為丹田是「先天之本」、「元氣之根」,此處有命門穴、氣海穴、會陰穴等人體大穴,有任脈、督脈、沖脈、帶脈等經脈聚匯,有腎、腎上腺、生殖系統、肝、腸、膀胱等重要器官,有大量的植物神經和神經節,能生氣、存氣,故把丹田作為氣功練門。 「練成後天氣混元,丹田好似火葯彈。不怕生來力量小,瘦子也能倒嵩山」。混元氣是指在人體元氣的基礎上,通過練功獲得的一種內氣,首先產生於丹田,故稱「丹田混元氣」,丹田混元氣,隨意念受人精神影響,可以運行於體內,是一種集中的內在動能,具有強大的能量,一旦練成,運到手節,通過手節,可以產生驚人勁力。 1.站丹田(朝佛勢)。此勢是丹田混元氣行功練最常用的姿勢。 正身直立,面向前方,兩腿並齊伸直,腳尖自然外分。雙臂彎曲,雙手合十,掌心相對,掌指向上,高與鼻齊。兩眼睜開,向前平視。雙唇閉住,牙齒相合,舌抵上齶,全身肌肉放鬆,然後排除雜念,專心練氣(圖1)。 練氣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氣時,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氣,緩緩進入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呼氣時,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長、勻細。 此呼吸法,叫「順呼吸」。吸氣時,腹部自然鼓起;呼氣時,腹部自然回收。丹田混元氣所有行功,皆用此法。 「練氣行功三要領,講給門人仔細聽。一要肌肉來放鬆,周身緊張氣難通。二要思想來入靜,精神混亂氣亂行。三要呼吸深而勻,出入匆忙氣不停。三要缺一也不可,百練混元氣自成」。 練功不幾日,丹田之處會產生一種溫熱感,似有微動,似有物生,此乃丹田混元氣初萌之狀。但不可執著,不可強求,似有似無,隨其自然。如此秘法,正確習之,一般百日後,丹田混元氣萌生、凝聚漸漸充盈。久而久之,鼻只一吸,心念一到丹田,混元氣即至,此功大成。 2.蹲丹田(馬步勢)。雙腿成馬步樁,膝節彎曲,頭正脊直,睜眼平視。雙掌合十,掌指向上,高與鼻齊。全身放鬆,不可蠻拙緊張。排除雜念,聚精會神,意守丹田。閉唇合齒,舌抵上齶。用鼻呼吸練氣(圖2)。 練氣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氣時,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氣,緩緩進入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呼氣時,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長、勻細。 此勢是「站丹田」之進勢,功量加大了。但要循序漸進,初習時,膝節稍屈即可,功深後再加大幅度。 3.坐丹田(端坐勢)。上身正直,雙目平視,端坐椅上,全身放鬆。雙掌合十,掌指向上,高與鼻齊。思想集中,排除雜念,意守丹田。閉口合齒,舌抵上齶。用鼻呼吸練氣。 練氣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氣時,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氣,緩緩進入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呼氣時,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長、勻細。 4.卧丹田(仰卧勢)。仰卧床上,身體正直,全身放鬆。雙眼閉上,也可睜開。雙掌合十,也可放於其它處。精神集中,排除雜念,意守丹田,閉口合齒,舌抵上齶。用鼻呼吸練氣。 練氣之法,由呼吸入手。吸氣時,心念守住丹田,意感有氣,緩緩進入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呼氣時,心念仍存丹田,而不作想像。呼吸用鼻,深長、勻細。 此勢也是站丹田之輔勢,睡前或睡後,加習片刻,有助長功,也可專練。 5.貫丹田(順氣勢)。正身直立,兩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掌指向上,高與鼻齊。閉口合齒,舌抵上齶。雙目平視,即「站丹田(朝佛勢)」。全身放鬆,心意入靜,然後練氣。 由鼻吸氣一口,同時雙掌向下推按,動作要慢,按至丹田處即停,兩臂適當彎屈,掌心向下,掌指相對。吸氣要深長勻細,意念守住丹田,感覺氣隨手按並慢慢充潤整個丹田(圖3)。 然後呼氣,意念仍存丹田,雙掌收歸原位。如此反復練習。手動意隨,意到氣到,丹田貫注,自有其妙。 此法與下勢「扭丹田」、「壓丹田」、「開丹田」、「揉丹田」、「走丹田」同屬動練氣,上述「站丹田」、「坐丹田」、「蹲丹田」、「卧丹田」屬靜練氣。而動練氣是在靜練氣的基礎上加些動作,以強化意念,提高氣感,還能通關盪滯,強筋壯肌,增功助力。如此內外結合,相得益彰。 「丹田開功靜練氣,再用動法加把力。動作千萬別慌張,緩慢柔和不著急」。外動而內靜,動作與呼吸、意念要協調一致,動作營自然,起得穩,練得穩,收得穩。 6.扭丹田(側扭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兩腿伸直並齊,雙掌合十,高與鼻齊。意念守住丹田,思想集中,全身放鬆,即「站丹田(朝佛勢)」。眼向前平視。閉住嘴唇,牙關相合,舌抵上齶,用鼻吸氣。 當氣吸滿後,身體即開始動作,側扭腰節,帶動肩背,但臉方向不變,眼依然平視前方,手形、樁形亦不變。同時用鼻呼氣,意念仍存丹田。先向左復向右,或先向右復左,順序自便(圖4)。 呼完後,仍回歸原預備勢,再行扭動,收勢過程中,即行吸氣,回到原位時正好吸滿。如此反復練習,動作要緩,呼吸要慢,意念要淡。外動和意念及呼吸要協調自然,沉穩平和。 7.壓丹田(鞠躬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兩腿伸直並齊。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向前平視。閉住嘴唇,牙關相合,舌抵上齶,即「站丹田(朝佛勢)」。全身放鬆,思想集中,意念守住丹田,用鼻吸氣。 當氣吸滿後,身體即開始動作,向前探背,腹臀後送,下頦隨抬,但面部方向不變,眼依然向前平視,手形不變,樁形不變,同時用鼻呼氣,意念仍存丹田(圖5)。 呼完後,收歸腰節,回原靜勢。收勢過程中,即開始吸氣,回到預備勢時正好吸滿。接著反復練習,動作要緩慢柔和,不能猛烈急促。 8.開丹田(後仰勢)。 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兩腿伸直並齊。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向前平視。閉住嘴唇,牙關相合,舌抵上齶,即「朝佛勢」。全身放鬆,思想集中,意念守住丹田,以鼻吸氣。 當氣吸滿後,身體即開始動作,向後仰背,腹臀前送,但頭節向前勾屈,而不後仰,眼依然向前平視,手形不變,樁形不變,同時用鼻呼氣,意念仍存丹田(圖6)。 呼完後,收歸預備勢,再行練習。收勢時即行吸氣,回到原位時正好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9.揉丹田(掌蓋勢)。身正直立,兩腿並齊伸直,雙掌相壓,掌心蓋住丹田,掌指橫放,左掌壓右掌,或右掌壓左掌,可以自便。 然後劃圓揉動,先向左或先向右,互換揉動,各揉數十圈,多多益善。如此可以調動真元,生精益氣(圖7)。 練功時,全身放鬆,心念集中,呼吸均勻,意守丹田,內外結合,緩緩習之。不可太輕,也不可太重,輕重要適當,更不能亂揉一通。 10.走丹田(散步勢)。身正頭平,全身放鬆,思想集中,意念仍存丹田,呼吸細勻,而後緩緩行走。如平常走步,可直走,可走圓。 此功既是一種練功法,隨意練之,有助長功;又是一種收功法,在練本功後,用此法可以卸火通經,舒筋順氣,長用有大益處,不要輕視。 「丹田混元氣」是一種武功,旨在積聚內氣內能,為高層絕藝打下根基。同時又可用於治病保健,對於神經、腦、肺臟、腸胃、腎臟、性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強壯作用。 作為內功,一樣的練法,因體質、心智等不同,必然產生不同的內景、功效等,還可能因對功法不了解而出現偏差,所以學者一定要吃透功法方可使用,不能生吞活剝,貿然亂習。 三、大力金剛掌功 「太祖大力金剛手,趙門神功世罕有。鐵手一發奪人命,功成江湖任意走。運氣發氣正宗藝,苦練硬功稱魁首。拳似油錘掌如刀,不遇狂賊不出手」。(太祖門還有大力金剛捶功,與大力金剛掌功同稱大力金剛手) 大力金剛掌是太祖門的絕藝,屬陽剛之勁,重在傷人,數年純功即可開磚斷石(圖8,圖9)。 1.大力金剛掌運氣功。「混元內氣已大成,再練秘法運氣功。先吸後呼是要竅,先聚後走是要領。吸時心守丹田處,呼時意隨內氣功。運氣千萬不能快,快則氣散白練空。心領意引一路走,哪裡需要哪裡停。打通道路氣方順,百練功純自通靈」。 (1)推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齶。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雙手即開始動作,向前緩緩平行推出,手為五峰掌型,五指開張,掌指斜指向上,掌心向前,臂同肩平。同時用鼻呼氣,意想丹田內氣緩緩上提通臂,並漸漸貫注於雙手。至臂直時,正好呼完。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頦,含胸,探背(圖10)。 然後緩緩收歸原預備勢,收回時吸氣,回到原位,正好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2)撐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齶。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雙掌即開始動作,向左右緩緩撐出,五指張開,掌指向上,掌心向外,臂同肩平。同時用鼻呼氣,意想丹田內氣緩緩上提通臂,並漸漸貫注雙手,臂直呼完。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頦,含胸,探背(圖11)。 呼凈後,緩緩收返原預備勢,收回時吸氣,如此反復練習。 (3)托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齶,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雙掌即開始動作,緩緩向上平行托出,五指開張,掌指向後,掌心向上,臂寬同肩,同時用鼻呼氣,意想內氣漸漸貫注雙手,至臂直後完成呼氣。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頦,含胸,探背(圖12)。 然後緩緩收回預備勢,收時吸氣,回到原位正好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4)按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齶。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雙手即開始動作,緩緩向兩胯外下同時按出,掌指向前,掌心向下,五指開張,同時用鼻呼氣,意想內氣緩緩貫注雙手,至臂直後完成呼氣。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頦,含胸,探背(圖13)。 然後緩緩收回原勢,收時吸氣,到原位後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5)擔運勢。先做好預備勢:身正直立,雙腿並齊伸直。雙掌合十,高與鼻齊。眼平前視。閉唇合齒,舌抵上齶。用鼻吸氣,意念守住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當氣吸滿後,身體與雙手即開始動作,腰向側扭,雙掌前後擔出,掌心向外,五指開張,掌指向上。若向右扭,則左掌在前,右掌在後。若向左扭,則反之。先左後右或先右後左,順序自便。臂高同肩,同時用鼻呼氣,意想內氣漸漸貫注雙手,至臂直後完成呼氣。心念集中,呼吸細勻,動作沉穩。炯目,咬牙,松肩,伸臂,直膝,收頦,含胸,探背(圖14)。 然後緩緩收回原勢,收時吸氣,到原位時吸滿。如此反復練習。 運氣貴乎緩!隨動而運,使意氣相合,要求加強心意體會。其呼吸用「順呼吸法」,吸氣時腹鼓,呼氣時腹收。氣到雙手,有熱脹之感,覺雙手氣聚生勁。運氣功成,雙臂經脈通靈,意之所動,內氣即動,意到雙手,氣即貫注。 雙手底功已備,則可發氣斷物。 2.大力金剛掌發氣功。「練罷運氣練發氣,發氣全在一氣疾。吸聚呼發三節動,以氣摧力大無比。意氣力合成一體,內勁一出人驚奇。再加外功鐵手硬,走遍天下無人敵」。 運氣有成,即練發氣,以獲得雙手勁力。 (1)拍發勢(太祖拍案)。發氣前先做好預備勢:兩腿前後分開,立成左馬樁。揚起右掌,揚掌時用鼻吸氣,全身放鬆,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然後向下拍擊而出,掌心向下,掌指向前,五指並緊。兩腿變成左弓步。拍掌時要用全力,即以腰發勁,同時以鼻快速呼氣,氣流從鼻孔短促噴出,意在掌面,意感氣發到掌,力大無比。炯目,咬牙,擰腰,轉胯,掌緊(圖15)。 發完即收,回原預備勢,蓄氣再發。如此反復練習。 (2)推發勢(單掌推碑)。先做好預備勢:兩腿前後分開,立成左馬樁。右掌拉撤,撤掌時用鼻吸氣,全身放鬆,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然後向前全力推擊而出,掌心向前,五指並齊,掌指向上。兩腿變成左弓步,同時以鼻快速呼氣,氣流短促噴出,意在掌根,意感氣發到掌,力大無比。炯目,咬牙,擰腰,轉胯,掌緊(圖16)。 發完即收,回原預備勢,蓄氣再發。如此反復練習。 (3)劈發勢(力劈華山)。先做好預備勢:兩腿前後分開,立成左馬樁,右掌揚起,揚掌時用鼻吸氣,全身放鬆,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然後向下全力劈擊而出,掌心向左,五指並齊,掌指向前。兩腿變成左弓步,同時以鼻快速噴氣,意在掌棱,意感氣發到掌,力大無比。炯目,咬牙,擰腰,轉胯,掌緊(圖17)。 發完即收,回原預備式,蓄氣再發。如此反復練習。 (4)削發勢(寶刀削喉)。先做蓄氣勢:兩腿前後分開,立成左馬樁。右掌提撤,提掌時用鼻吸氣,全身放鬆,思想集中,意守丹田,覺氣緩緩充盈丹田。 然後用全力向前削擊而出,掌心向下,掌形平卧。兩腿變成左弓步,同時以鼻快速噴氣,意在掌棱,意感氣發到掌,力大無比。炯目,咬牙,擰腰,轉胯,掌緊(圖18)。 發完即收,回原預備勢,蓄氣再發。如此反復練習。 以上為金剛掌發氣四大母勢,動作皆按右後勁勢為例。 發氣貴乎急!先蓄後發,配合手動,以氣催力,提高速度,加大沖量。氣在先行,力在後隨,氣到則力到。練習日久,即聚即發,隨意蓄發,氣勁合一,大有妙用。 3.大力金剛掌硬功。「內練丹田混元氣,外練雙手筋骨皮。砂袋木板磚石具,你不吃苦不成器。先輕後重要漸進,先軟後硬要循序。肉手成鐵真絕藝,打人如同打稀泥」。 硬功主修外剛,堅硬雙手,以氣功為根,再加用砂袋、木板、磚塊、石塊等硬物操練,使肉手似鐵,雙掌如刀。 (1)鐵砂袋:用細鐵砂或粗鐵砂,加布作一袋狀,大小適中,先練小後練大。 鐵砂袋練功有兩種置放法:一種卧放,放置於椅上、凳上或桌上;一種掛放法,掛在牆上或樹木上。 卧放操練力劈華山、太祖拍案。掛放操練單掌推碑、寶刀削喉。都按發力要領打。 (2)木板:用小木板或大木板,卧放或懸掛。 卧放操練力劈華山、太祖拍案。懸掛主要操練單掌推碑,輔練寶刀削喉,都按發氣要領打。 (3)磚塊:准備普通磚幾塊,卧放於地上或置放於桌凳上。 操練力劈華山、太祖拍案。按發氣要領打。 (4)石塊:自製大石塊,置於桌上。 主要操練單掌推碑,輔練寶刀削喉。按發氣要領打。 初習時,可在磚塊上或石塊上加覆書本、毛氈等軟物,由軟漸硬,可防受傷。高度要適當,動作要准確,不要急於求成。 練硬功要循序漸進,發力由慢到快,打擊由輕到重,功量由小到大。最忌急躁蠻暴,否則不但功夫無進,而且有害於身體。尤其打磚石時,稍有不慎,即致損傷,此時必須立即停止練功,調養後再練。重者須療治。

Ⅳ 為什麼有人認為武俠小說里厲害的武功都是內功

首先說一下鄙人的對武學的理解: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所謂無堅不摧,是說任何防禦都有一個上限,只要能夠使用出超越這個上限的力量,就能夠將其打破。所謂唯快不破,是說不論對方力量有多麼強大,只要打不著你,那就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因此,武俠小說中,修煉過內功的武者往往是有著全方位的增益buff,這也就讓內功在武者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Ⅳ 金庸武俠小說里佛家武功和道家武功有什麼區別啊真氣內力有啥聯系

佛家的功夫是由外而內,就是入門先練拳腳功夫,有基礎了才開始練內功,而且72絕技都各自配合的內功,這個在天龍八部里說明過;
道家以練氣為主,由內而外,先練內功,內功強了,普通的招式也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可以參考天龍八部里虛竹在少林寺用羅漢拳的一招黑虎掏心逼的鳩摩智無發近身;在射鵰中,馬珏在蒙古教郭靖內功那一段,都是能很好體現道家的武學宗旨的。
真氣我覺得應該是精氣、精力,內力越深厚,真氣越充盈。

Ⅵ 武俠小說中的內功是什麼

你是認真的么?如果不是隨便說說我們可以聊聊
我是通過物理論證的這些而不是生物角度,當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作用.
你似乎在說科幻小說.我告訴你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實現人腦超光速通信.算不算直接控制能量呢.雖然那隻是廣義上的能量范疇.
不過目前,就已有資料,這些人掌握的都不是你所說的最後一句的直接控制能量.而人腦可以控制提內的能量是有依據的,只是不象你想像的"直接"控制.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武術其實就是一種內力,我就可以雜碎幾塊磚頭,也可以跳過2米高的牆.當然這些不宜模仿.
你是高三的孩子吧?

Ⅶ 金庸武俠里,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有什麼區別

金庸原文:
「自己武當的功夫講究內力深厚,不練這類【碎金裂石】的【硬功】。
而其餘【外家門派】,盡有【威猛凌厲】的掌力、拳力、臂力、腿力,以至頭槌、肘槌、膝槌、足槌,說到指力,卻均無這般造詣。」

可見金庸小說認為的內家以心法為宗旨,注重內力修煉。而外家以招式修煉為重,以硬功見長。

內家與外家,最早的說法是明末清初《王征南墓誌銘》:「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於少林為外家……。」

內家
所謂「內家」,是對武術的流派而言。在武術界里人們通常把武術分為兩大流派:一個是以武當為代表的武當流派,一個是以少林為代表的少林流派(實際上不只是這兩個派別,武術的流派眾多)。傳統認為,武當為練氣道士所授,注重內氣修煉,不注重姿勢修煉,所以稱之為內家;也有稱修煉內功的即為內家。其實不然,現在有些拳不是道士所傳,也不起源於武當,但也屬於內家。只要是以本土文化為理論依據的拳種,同時注重內外修煉,動作含蓄,開合自然,中正安舒,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的拳術,都應屬於內家。

外家
所謂的「外家」,是對武術的流派而言。傳統指以少林為主要流派的拳種,大多數人認為,少林拳為外方人士所授,故稱外家,也有人認為少林派注重姿勢修煉而不注重內功修煉,稱之為外家,也有稱修煉外功的即為外家。其實不然,現在有些拳不是少林所傳,也不起源於少林,但也屬於外家。一般來講,只要是注重外修為主,內修為輔,動作舒展,閃展騰挪,躥蹦跳躍,以動制靜,以剛克柔的拳種,都應屬於外家。

Ⅷ 武俠小說中的內功,內力和真氣的區別.都是什麼作用

三者是相符相存的。。內功只是修煉的方法主內,內力是由內功修煉出來並存在體內的力量,而真氣則是自我調節,並將招式充分發揮的內在力量。。。
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確。。。

Ⅸ 在武俠小說里,內力和武功有什麼關系,是不是內力越高,招式越厲害

內力是用來提高招式的攻擊力的,因為不是時間上所以的劍法都有「獨孤劍法」之類的那麼強,所以練內力好讓自己的功力增強,如果只有招式沒有內力的話,跟人過招刀劍相沖,一碰上運氣的(運用內力)就只能落敗了。而且輕功也是一門很重要的武學,沒有內力也是不行的。

Ⅹ 武俠小說里說的武功,是不是就是現在說的功夫

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武功肯定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定的基礎的,但是他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因為藝術的創作形式就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現實生活中有一些源頭,但是它進行了誇大誇張,去製造更好的場景效果,所以我們看到的武功都特別的厲害,在小說裡面。

現在武學已經逐漸沒落了,因為有一句話叫做俠以武犯禁,因為武學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超過了普通人的限制,至少普通人是拿他們沒有辦法,他們一個人可以打10個人,雖然說武學發展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去傷人,但是人的想法是最沒有辦法控制的,所以現在不去大規模的推廣這些東西,我們對這些東西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防身的階段。

熱點內容
古代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1-25 02:22:25 瀏覽:364
玄幻曖昧bl小說 發布:2025-01-25 02:11:34 瀏覽:647
有沒有小說是女主開頭救了男主現代文 發布:2025-01-25 01:53:15 瀏覽:560
好看的校園類變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25 01:47:27 瀏覽:179
咪咕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25 01:08:21 瀏覽:669
大學校園短篇小說勵志 發布:2025-01-25 01:06:46 瀏覽:114
玄王小說免費全文閱讀 發布:2025-01-25 00:30:51 瀏覽:476
女強胎穿玄幻魔法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25 00:12:22 瀏覽:767
聽書稿向哪裡投稿 發布:2025-01-24 23:24:51 瀏覽:769
蘿莉喊龜頭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1-24 21:54:59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