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星河
⑴ 金庸武俠小說里有哪些神醫,最專業的是那四位
金書中,幾乎每部小說都有「神醫」,下面我就對金庸各部小說中的「神醫」逐一評述,並一一排名。
《飛狐外傳》。這部小說里,出現了兩位神醫。一位是女主角之一,程靈素。第二位就是她的師傅,毒手葯王無嗔大師。當然,無嗔大師基本算是沒有出場就已經辭世了。重點說一說程靈素。此人的名字就大有來歷,乃是靈樞素問的巧妙結合,(有人考證出,鄭逸梅《掌故小札》:「劉季平夫人陸靈素,為清浦名醫陸士諤之女弟,爽朗有丈夫氣」。醫學世家為女娃取「靈素」之名,所在多有。)嗯,一般人不了解《黃帝內經》的,恐怕和胡斐一樣,不知「靈樞」和「素問」,只覺得這兩個字雅緻而已。實際上,用醫學經典作為名字,已經暗暗顯示出此人身份。其實無論是程靈素還是無嗔大師,都兼有「醫」和「毒」兩項能力。我們這里重點討論的是醫。
關於程靈素的醫療能力,文中有不少描寫。比如,在她給胡斐治毒砂掌之毒時:「說著輕輕嘆了口氣,拉過胡斐的右手,用銀簪在他每根手指上刺了一個小孔,然後雙手兩根大拇指自他掌心向手指擠迫,小孔中流出的血液,帶有紫黑之色。她針刺的部位恰到好處,竟是不感痛楚,推擠黑血,手勢又極是靈巧,過不多時,出來的血液漸變鮮紅。」——恰到好處,極是靈巧。「然後取出一個黃色小瓶,倒出一些紫色粉末,敷在胡斐手指的針孔上,在他手臂關節上推拿幾下,那些粉末竟從針孔中吸了進去。」——按照胡斐的評價就是「大國手」。至於後文,醫治苗人鳳所中的斷腸草之毒,醫治馬春花所中的鶴頂紅和番木鱉之毒,以及最後給胡斐治療所中三大劇毒,已經屬於最高級的解毒能力了。解毒,應該也算是醫療能力的范疇。可惜,有關治療其他外傷疾病的描寫不多,所以,略顯單薄。
關於無嗔大師的醫療能力,文中程靈素的話最有代表性。「程靈素笑道:『那算什麼?你若見我師父給人開膛剖腹、接骨續肢的本事,那才叫神技呢。』」——開膛剖腹、接骨續肢,這已經和現在的醫療水平接近了。在那個時代幾乎是不可能的。果然是葯王……
《雪山飛狐》。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醫,只有一個普通的跌打醫生閻基,也就是寶樹,本領低微。且是惡人,不值一提。
《連城訣》。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醫。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里,出現了逍遙派。逍遙派最大的特點,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雜」。什麼都會,什麼都能。用蘇星河的話來說,就是「本門向來並非只以武學見長,醫卜星相,琴棋書畫,各家之學,包羅萬有。」這里就已經出現了一個「醫」字。所以,也就出現了一位神醫薛慕華。有趣的是,金庸這些小說里,外號叫作「神醫」的,似乎只有這么一位。有關薛慕華的外號,還一些模糊的地方。本來「神醫」二字,稱呼任何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都可以。但是,薛慕華好像就「霸佔」了這個稱呼。這一點,他的師傅蘇星河曾經對虛竹說:「你有一個師侄薛慕華,醫術只懂得一點兒皮毛,江湖上居然人稱『薛神醫』,得了個外號叫作『閻王敵』……」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薛慕華的外號是「閻王敵」,但是也被叫作「薛神醫」。書中還有一個地方,是作者借蕭峰的想法寫出來的,「他早聽說薛神醫是當世醫中第一聖手,只因「神醫」兩字太出名,連他本來的名字大家也都不知道了。……」可見,「薛神醫」已經是一個固定搭配了。呵呵,所以才說「霸佔」這個稱謂。其他書里的其他神醫,似乎很少有人用「姓氏+神醫」來稱呼的。
關於薛慕華的醫療能力,書中描寫最細致的,就是他給阿朱治傷的片斷。其中,他只是號脈,就能知道阿朱受傷的原因。「喬峰心下欽佩:『玄慈方丈這一掌確是我用銅鏡擋過了,消去了大半掌力。這位薛神醫當真醫道如神,單是搭一下阿朱的脈搏,便將當時動手過招的情形說得一點不錯,看來他定有治好阿朱的本事。』」——能診斷出症狀,不算什麼。能診斷出受傷原因的,就很神奇了。金庸小說里,描寫出能做到這一點的,不多。不過,可憐的薛神醫在他師傅嘴裡,被貶的……慘!原文是:「你有一個師侄薛慕華,醫術只懂得一點兒皮毛,江湖上居然人稱『薛神醫』,得了個外號叫作『閻王敵』,豈不笑歪了人的嘴巴?」——皮毛!老天哪!那才是皮毛而已!這么一來,逍遙派的醫術,就被拔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過蘇星河也的確有資格這么說。後文中,「蘇星河滔滔不絕,將各人的傷勢和源由都說了出來。」——果然,也是能診斷出受傷原因的。不過文中又補充了一句話,使得蘇星河的醫療能力,更是令人瞠目。「蘇星河道:『 武林中因打鬥比拚而受傷,那是一目瞭然,再容易看也沒有了……』」——都不用號脈了,一目瞭然!!看來,師傅說徒弟「皮毛」並不為過的。由此可見,逍遙派的醫術,的確神奇。
同為逍遙派弟子,虛竹雖然是後入門的,但是,後來居上。書中有這么一段話:「虛竹於醫術雖然所知無多,但跟隨天山童姥數月,什麼續腳、換手等諸般法門,卻也曾聽她說過。」——逍遙派的醫術能到那個地步?!續腳、換手,諸位,斷肢再植,就算是現在,也算是高難度手術了。如果是「換」,那麼,還要考慮一個排斥反應呢!顯然,超越了我們現有醫學水平。唉!考慮到祖國醫學的神奇(其實是老金的誇張),就姑且信之。——後來,虛竹果然為阿紫治好了眼睛。據我分析,似乎是更換了角膜?呵呵,又是一項現在醫學上高級的手術了。虛竹只是看了看逍遙派的醫書,就能有如此表現,逍遙派的醫學水平啊!由此可見,有了逍遙派,神醫就不是神話了……
《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里,沒有出現神醫。但是請注意,又出現了一位「文才武學,書畫琴棋,算數韜略,以至醫卜星象,奇門五行,無一不會,無一不精!」的人物——黃葯師。上面這些評語,是黃葯師的弟子曲靈風說的。醫卜星象,又有了個「醫」字。關於黃葯師這個人,很奇怪,和逍遙派的弟子很有相似之處。不過他的武功卻不像,所以就不多聯想了。就事論事,黃葯師在醫療方面,的確也是很有能力的。比如,在周伯通被他打傷以後,他拿出了自己煉制的葯物:「伯通,天下傷葯,只怕無出我桃花島無常丹之右。」——這是一句很自負的話。意思當然是說,他的「無常丹」天下第一。這種葯物,估計是他發明的,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醫療能力。(後文中,黃蓉還拿出了田七鯊膽散,也是黃葯師發明的。還有,著名的「九花玉露丸」)
可惜,原文里對黃葯師的醫療能力,著墨不多。卻偏偏寫出了他的一個終身遺憾——沒能救了自己的愛妻。愛妻流產,生下女兒。他用盡辦法,卻「保住孩子沒保住大人」。這個,原本也不賴他。就算是我們現在的醫療技術水平,在產科方面,也經常會遇到一個「保孩子還是保大人」的兩難選擇。不過,考慮到逍遙派早就已經超越了現有醫療水平,那麼,黃葯師的這一點,也就成了給自己抹黑的一筆了。「神醫還能連自己的老婆都救不了?」——很苛刻。但是很無奈啊。
至於本書中另一位療傷高手,一燈大師,用的是一陽指,為黃蓉治傷。好是好,可惜,不算醫療,就不考慮了。
《白馬嘯西風》。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醫。
《鹿鼎記》。本書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姚春。呵呵,想必各位都記不起這個名字了。原文如下:「第二位跌要名醫姚春,徐老頭受了傷,便由他醫治。」這是一個治跌打損傷的大夫,雖是「名醫」,卻還不夠「神醫」。不予考慮。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有名的神醫了。一些太醫,不算。如果勉強排的話,神龍教主洪安通倒是很有兩下子。尤其是他弄出了一些葯物,什麼「豹胎易筋丸」、「大補雪參丸」、「百誕丸」之類的。的確厲害。呵呵,按理說呢,黃葯師也不過是發明了一些葯物,和洪教主本來沒有什麼區別的。但是,畢竟黃老邪被人誇贊過「醫卜星象無一不精」,而洪教主從來沒人評價過。所以,沒辦法,可憐的洪教主就不能參與「神醫」評選了。《俠客行》。本書中有一位重要角色,居然就是大夫。呵呵,他就是貝海石。此人被人稱作「著手回春貝海石」。——著手回春,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不過書中也有交待:「此人久病成醫,『貝大夫』三字外號便由此而來,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大夫」——久病成醫,如何學醫的原因,這倒也沒關系。可是說他不是真正的大夫。其實就不對了。可能是因為大夫的身份顯得不高而已,事實上,他一直以大夫的身份「工作」著,比如,給石破天看病。特別是後面,為了做出一個假的石中玉,於是,給石破天來了一次「整容」。原文是「貝大夫並非真的大夫,然久病成醫,醫道著實高明,於是在石破天肩頭、腿上、臀部仿製疤痕,竟也做得一模一樣,毫無破綻……」——醫道著實高明。整形外科啊!不過,不知為什麼,金庸總是要強調一下「並非真的大夫」,呵呵,這不是擺明了要抹去「貝大夫」參選金庸筆下神醫的評選資格嘛!可惜,這么一位整形外科的高手,就只好pass掉了……
《倚天屠龍記》。這部書里,又出現了一位神醫:胡青牛。此人被稱為「蝶谷醫仙」。書中對於這個稱謂,有個介紹:「胡青牛畢生潛心醫術,任何疑難絕症,都是手到病除,這才博得了『醫仙』兩字的外號,『醫』而稱到『仙』,可見其神乎其技。」——原來如此!神乎其技這四個字,不是一般醫生能夠達到的了。書中對他的醫術,描寫的也比其他神醫似乎都要多。從一開始醫治常遇春(雖然沒有醫治,但只是不想治),到後面醫治張無忌(雖然沒有治好,但是已經很不錯了,而且使張無忌多存活了好幾年。)。再到後面醫治十五個傷勢古怪的人,無不顯示出「蝶谷醫仙」的高超水平。特別要指出的一點是:胡青牛不光是自己的醫術高,而且,有很高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比如,書中曾有這么一段話:「其實他畢生真正自負之事,還不在『醫術』之精,而是於『醫學』大有發明創見,道前賢之所未道。他自知這些成就實是非同小可……」——能有發明創見,就不是一般的醫生了,已經是宗師一級的人物。至於教學水平,胡青牛曾有這樣一段話:「以你的聰明才智,又得我這個百世難逢的明師,不到二十歲,該當便能和華佗、扁鵲比肩……」——能讓張無忌不到二十歲就可以達到華佗扁鵲的水平,此人本人的醫術是個什麼地步!這種教學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了。後來,臨別時,胡青牛又把自己的手寫醫書傳給張無忌,「他只讀了八九天,醫術已是大進」——七八天,就能讓張無忌這么一個已經有很高醫術的人再一次「大進」!厲害吧?!而且,胡青牛對於解毒也很有獨到之處:「王難姑的解毒方法並不甚精,依她之法,其實不能去凈毒性。張無忌依照胡青牛先前以手指在桌上所書葯方,換過了葯材,王難姑卻也不知。」——甚至比自己的妻子「毒仙」王難姑更強。之可惜,書中沒有顯示胡大夫的外科技術水準。
本書中,另一位神醫,當屬張無忌了。他既然是胡青牛的嫡傳弟子,當然也差不了。何況,按照胡青牛的評價:「該當便能和華佗、扁鵲比肩」——嗯,這還不夠嗎?只不過,作為主人公,張無忌已經不靠醫術出名啦!舉一例:張無忌給十五個傷勢古怪的人看病,其中,治療紀曉芙時有這么一段描寫:「發覺她肩臂上共受了三處刀傷,臂骨亦已折斷,上臂骨有一處裂成碎片。這等骨碎,在外科中本是極難接續,但在『蝶谷醫仙』的弟子看來,卻也尋常……」粉碎性骨折,在現在的醫療水平下,都是很難治療的外傷了。可是在他眼裡「卻也尋常」?!還有一個突出的事例,就是在宋青書被俞蓮舟打成重傷後,去給他治療。有這么一段描寫:「再輕摸他的頭骨,察覺前額與後腦骨共有四塊碎裂」「周芷若道:『若你救他不得,世間也無第二人能夠。』」——此時胡青牛已死,世間第一神醫,自然就是張無忌了。周姐姐這句話,評價的十分中肯。不過,張哥哥的醫術更加神奇。一句「宋師哥的性命或能救轉」,表明已經成功。事後,宋青書被運回武當山,還都是活著的,證明了這一點。可惜被張三豐一句「有不如無」,然後就清理了。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分析,顱骨骨折,嚴重腦外傷,還是很嚴重的。這也證明了張無忌的醫術。書中描寫張無忌醫術的地方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了。事實上,他不但學會了胡青牛的《醫經》,還學會了王難姑的《毒經》。這么看來,張無忌又多了一項本事。不過很可惜的是,書中有兩處地方,給張無忌的醫術「抹了黑」。這就是關於成昆和殷離的「死」。其實兩個人都沒有死,只不過一個是裝死,一個是疾病導致的「假死」狀態。對於成昆,張無忌「俯身探他鼻息,觸手處臉上肌肉冰涼,已然死去多時。」,對於殷離,張無忌自己說:「我的的確確以為你已經……已經死了,累我傷心得痛哭了幾場……」——前者,其實可以理解。當張無忌聽說成昆已死時,心情難免激動,而且,成昆作為一個高手,裝死的能力應該不差。這一點上,張無忌只能說是粗心了。但是後者,就不好說了。一位名醫,沒有看出人還未死,不能不說是一個笑話。就連殷離自己都說:「老天爺有眼,你這醜八怪便沒眼。你連人家是死是活也不知道。我才不信呢。你是嫌我的臉腫得難看,沒等我斷氣,便將我埋在土中,你這沒良心的、狠心短命的死鬼!」——哈哈,「我才不信呢!」是啊!蝶谷醫仙的弟子,居然看不出病人死活,誰能信啊!而張無忌的回答更為可笑:「你罵得是,罵得很是。當時我真胡塗,見到你滿臉鮮血,沒了呼吸,心又不跳了,只道已是無救……」——天哪!這就無救啦?不至於吧?您可是神醫一級的人物喲!不是說你已經能「和華佗、扁鵲比肩」了嘛!扁鵲,聽說虢國太子死半日了,並沒有相信,而是斷定他得了「屍厥症」,於是輕松治好。天下人傳言扁鵲能「起死回生」,但扁鵲卻否認說,他並不能救活死人,只不過能把應當活的人的病治癒罷了。 呵呵,張教主能和人家相比么?人家是把「死人」看活,他是把活人看「死」,差得遠嘍!說的輕一點,起碼也是「缺乏實踐經驗」,馬虎大意。沖這一點,張無忌的「神醫」資格就有點……唉……
《碧血劍》。本書中也沒有什麼神醫。不過同樣出現了五毒教,這回的五毒教教主是何鐵手。書中有一句話的評價「何惕守頗識醫葯」。僅此而已。頗識,水平有限。不作考慮了。
《鴛鴦刀》。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醫。
《越女劍》。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醫。
這也就是金庸小說里的全部神醫角色了。如果按照原著中刻畫的醫術水平來做一個十大排行的話呢,排行如下:
No.1:蘇星河。
理由:不用號脈,一目瞭然。
No.2:虛竹。
理由:角膜移植,不怕排斥。
No.3:無嗔。
理由:開膛剖腹,接骨續肢。
No.4:平一指。
理由:號脈便知病源,內科外科全行。
No.5:胡青牛。
理由:神乎其技,並有發明創見;名師高徒,弟子卻也不凡。
No.6:薛慕華。
理由:號脈便知病源,外號就是神醫。
No.7:程靈素。
理由:國手水平,可惜多限於解毒。
No.8:張無忌。
理由:比肩扁鵲,可惜不辨生死。
No.9:黃葯師。
理由:傷葯天下第一,可惜救不活愛妻。
No.10:天竺神僧。
理由:據說天下第一,可惜沒有證據。
⑵ 武俠小說招式名字,幫忙想想
亢龍有悔,神龍擺尾,見龍在田,雙龍取水,戰龍於野,震驚百里……盪劍式,破劍式,總決式,撩劍式
⑶ 有本武俠小說中有這樣一段話,「風雲變色震乾坤」。求書名!主人翁還有一把武器叫「星河吟」
《戰國武林群英傳》在台灣出版的時候、改成《天星吟》
⑷ 武俠世界也有經典,你心目中武俠小說「四大名著」是什麼
1.武俠小說中並沒有公認的四大名著,黃玉郎的香港玉皇朝在80年代倒是有武俠漫畫四大名著的稱謂,它們分別是《龍虎門》《醉拳》《如來神掌》和《中華英雄》,四部漫長皆為長篇巨著,為香港漫畫的經典。
這只是個人對武俠四大名著的看法,畢竟見仁見智。如有不同,歡迎大家交流。
⑸ 武俠小說中醫術高強的人
薛慕華,《天龍八部》中的人物,號稱「閻王敵」——「薛」所「慕」之「華」者,華佗也。
函谷八友之老五,原為逍遙派蘇星河弟子。醫術高明,胡須半黑半白。
蘇星河為使弟子八人免於禍端,將八人同時逐出門牆,從此不見,這八人不敢再以師兄弟相稱,但眷念師門情深,於是紀念在函谷關學藝之地,並稱「函谷八友」。
薛神醫是「函谷八友」中讀者最熟悉的一個,蕭峰攜阿朱到聚賢庄求醫,求的就是這位薛神醫。後來蕭峰被蕭遠山救走,阿朱留在莊上,還是給薛神醫救治過來。
平一指,《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居住於開封府,人稱「殺人名醫」,即認為生老病死自有老天的道理,所以「醫一人,殺一人;殺一人,醫一人」。最後由於無法醫治令狐沖的怪症,口吐鮮血,死於五霸岡上。
胡青牛,號稱蝶谷醫仙,《倚天屠龍記》中的神醫。因為任憑如何,他不治非明教教徒者,又得名見死不救。雖在張無忌的幫助下暫逃一劫,終於還是死在「金花婆婆」—黛綺絲的手下。
⑹ 《天龍八部》蘇星河為什麼笑
蘇星河中了丁春秋的「三笑逍遙散」!
三笑逍遙散是星宿派最常用的一種物品。用毒蛇和蠍子還有蜈蚣和毒蟾蜍、毒蜘蛛製作而成,中了三笑逍遙散在不知不覺中會發出一種奇怪的笑聲,而中此次毒葯的人在笑了三聲之後立即致命。這種毒葯只對中了內傷的人起作用。
《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從1963年9 月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至1966年5月完成。前後共有三版,在2005年第三版中經歷6稿修訂,結局改動較大。
這部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
⑺ 金庸武俠小說中,那些很優美的名字有何依據
比如逍遙派兩大弟子。蘇星河與丁春秋。
星河:空間上的無限延伸。春秋:時間上的無限延伸。
再比如阿朱與阿紫。《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二者成鮮明對比。
比如游坦之林平之,結果二人的境遇都和名字的意義相悖,不坦亦不平。
tips:表哥這詞兒和四大惡人的老四窮凶極惡雲中鶴,金老也許對徐志摩玩味了一把。
⑻ 你認為武俠小說中最美最好聽的人名是什麼
哈哈 這些都是老名字了 西門吹雪 花滿樓 楚留香
這是剛找的 感覺都很好聽...
男:白岩鶴<冷漠的> 華迎雨 劉清狐
女:歐陽姮雁 <活潑的> 吳琪花 佟石婷 單婉鶯
女:韓雪依 韓月雪 韓珍茵 鑫樂漪 尹智秀 尹恩惠
男:林飛儒 江純一 鄭依南 千川雪
男: 蕭崖.劍悉.司南.武影
女: 劍蛾.梔薔.蔓櫻.詩妍
女:黃紫玉、白牡丹、明月、彩雲、庄夢蝶、徐碧蓮、柳飄飄、譚雪雲、譚雪瑩、杜紫鵑、紫霞、紫雲 鄢紫綺,王莫憶,李夢顏,秦雨若 蕭寒 葳冰 漣伊水 竇華倫 王莫憶,李夢顏,秦雨若 佩晴
⑼ 你知道武俠小說中的人物綽號及名字嗎
天龍八部
1. 惡貫滿盈——段延慶
2. 無惡不作——葉二娘
3. 凶神惡煞(南海鱷神)——岳老三
4. 窮凶極惡——雲中鶴
5. 俏葯叉——甘寶寶
6. 筆硯生——朱丹臣
7. 玉虛散人——刀白鳳
8. 金算盤——崔百泉
9. 修羅刀——秦紅棉
10. 一陣風——風波惡
11. 十方秀才——全冠清
12. 鐵面判官——單正
13. 聰辯先生——蘇星河
14. 非也非也——包不同
15. 劍神——卓不凡
16. 芙蓉仙子——崔綠華
17. 星宿老怪——丁春秋
18. 閻王敵——薛慕華
19. 追魂杖——譚青
笑傲江湖
1. 君子劍——岳不群
2. 六猴兒——陸大有
3. 仙鶴手——陸柏
4. 大嵩陽手——費彬
5. 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6. 天王老子——向問天
7. 金刀無敵——王元霸
8. 殺人名醫——平一指
9. 萬里獨行——田伯光
10.賽北明駝——木高峰
11. 狂風快劍——封不平
12. 托塔手——丁勉
13. 金眼雕——魯連榮
14. 雕俠——上官雲
15. 黃面尊者——賈布
16. 乾坤一劍——震山子
17. 雁盪高人——何三匕
射鵰英雄傳
1. 東邪——黃葯師
2. 西毒——歐陽鋒
3. 南帝——段智興(一燈)
4. 北丐(九指神丐)——洪七公
5. 中神通——王重陽
6. 老頑童——周伯通
7. 飛天蝙蝠——柯鎮惡
8. 妙手書生——朱聰
9. 馬王神——韓寶駒
10. 南山樵子——南希仁
11. 笑彌陀——張阿生
12. 鬧市俠隱——全金發
13. 越女劍——韓小瑩
14. 鐵掌水上飄——裘千仞
15. 銅屍——陳玄風
16. 鐵屍——梅超風
17. 鬼門龍王——沙通天
18. 大手印——靈智上人
19. 參仙老怪——梁子翁
20. 千手人屠——彭連虎
21. 五湖廢人——陸乘風
22. 神運算元——瑛姑
23. 三頭蛟——候通海
神鵰俠侶
1. 赤練仙子——李莫愁 2. 活菩薩——金輪法王 3. 神鵰大俠(西狂)——楊過 4. 鐵掌蓮花——裘千尺 5. 劍魔——獨孤求敗 6. 小東邪——郭襄 7. 西山一窟鬼——樊一翁等 8. 白額山君——史伯威 9. 管見子——史仲猛 10. 青甲獅王——史叔剛 11. 大力神——史季強 12. 八手仙猴——史孟捷
倚天屠龍記
1. 昆侖三聖——何足道 2. 多臂熊——都大錦 3. 銀鉤鐵劃——張翠山 4. 金毛獅王——謝遜 5. 白眉鷹王——殷天正 6. 紫衫龍王——黛綺絲 7. 青翼蝠王——韋一笑 8. 蝶谷醫仙——胡青牛 9. 混元霹靂手——成昆 10. 毒手無鹽——丁敏君 11. 玉面孟嘗——宋青書 12. 布袋和尚——說不得 13. 鐵觀道人——張中 14. 冷麵先生——冷謙 15. 八臂神劍——東方白 16. 開碑手——胡豹 17. 神機子——鮮於通
⑽ 求 瓊瑤寫的所有出名小說名稱金庸的所有出名小說名稱
金庸最出名的武俠小說是15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即: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以及《越女劍》這15部!
瓊瑤作品及其年表如下:
1 窗外 1963年春
2 幸運草
3 六個夢
4 煙雨朦朦
5 菟絲花 1964年夏於台北
6 幾度夕陽紅 1964年8月30日
7 潮聲 1964年底
8 船 1965年7月15日於台北
9 紫貝殼 1966年6月29日深夜
10 寒煙翠 1966年3月18日於台北
11 月滿西樓 1966年暮秋
12 剪剪風 1967年5月14日夜
13 彩雲飛 1968年3月9日黃昏於台北
14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黃昏於台北
15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
12月26日修正完畢
16 水靈 1971年1月14日於台北
17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18 海鷗飛處 1972年3月20日午後於台北
19 心有千千結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
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畢
20 一簾幽夢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21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22 碧雲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
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畢
23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
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24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
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正
1976年3月13日黃昏四度改定
25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
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
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26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27 我是一片雲 1976年4月8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6年4月15日午後一度修正
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28 月朦朧鳥朦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29 雁兒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30 一顆紅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8年1月12日黃昏修正
31 彩霞滿天 1978年4月17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8年5月11日黃昏初度修正
1978年8月7日再度修正
32 金盞花 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
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33 夢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
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34 聚散兩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後初稿完稿
1979年12月18日晚改寫完稿
1980年4月24日最後修正
35 卻上心頭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於可園
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於可園
36 問斜陽 1980年12月 9日初稿完稿於可園
1981年2月 23日黃昏修正於可園
37 燃燒吧!火鳥 1981年5月 12日黃昏初台北可園
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於台北可園
38 昨夜之燈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1982年3月5日午後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39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 16日午後寫於台北可因
40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 14日凌晨初稿完成於台北可園
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於台北可園
1983年10月 4日夜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41 冰兒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5年8月 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2 剪不斷的鄉愁 1988年10月15日寫於台北可園
43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 14日黃昏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9年5月11日修正於長沙華天酒店
44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0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5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1年1月31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6 青青河邊草 1992年司月8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2年1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7 梅花烙 1993年7月26日於台北可園
48 水雲間 1993年8月26日於台北可園
1993年9月3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9 新月格格 1994年6月22日完稿於台北可國
50 煙鎖重樓 1994年8月10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51 還珠格格 1997年7月19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7年7月30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52 蒼天有淚 1997年10月14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7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