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獨孤紅武俠小說鑒賞

獨孤紅武俠小說鑒賞

發布時間: 2022-04-23 03:58:21

❶ 找一本武俠小說 (血影神功)作者獨孤紅

這本書是東方玉的《無名島》,為《同心劍》的續集。至於《血影神功》、獨孤紅什麼的,明顯是冒名而已。男主角是「岳小龍」,女主角「凌杏仙」,唐繩武並不是主角,只是有這么個人而已。

❷ 尋找一本比較早的武俠小說《英雄血淚》,作者寫的是獨孤紅

又名 血旗震山河 這個名字好找!是秋夢痕寫的

❸ 獨孤紅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刺客》《刺馬》《刀神》《孤騎》《劍客》《天燈》《俠宗》(《玉龍美豪客》)《俠種》《響馬》《血令》《丹心錄》《斷腸紅》《豪傑血》《紅葉詩》《江湖路》《江湖人》《劍花紅》《滿江紅》《男子漢》《菩薩蠻》《菩提劫》《檀香車》《無刃刀》《俠骨頌》《玉釵香》(《京華風雲錄》)《玉翎雕》《紫鳳釵》《大野遊龍》《恩怒情天》《江湖奇士》《龍爭虎鬥》《名劍明珠》《聖心鷹影》《鐵血冰心》《武林春秋》《雪魄梅魂》《英雄兒友》《大明英
烈傳》《武林正氣歌》《血花•血花》《血灑黃沙紅》《雍乾飛龍傳》《鐵血•柔情•淚》《美人如玉劍如虹》《十二郎》

❹ 傳統武俠小說的特點,分類,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傳統武俠時期】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後,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後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跡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范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❺ 獨孤紅的簡介

1960年前後創作第一部作品《紫鳳釵》一夕成名,轟動台港,之後《丹心錄》、《滿江紅》、《玉翎雕》、《孤騎》相繼出版,各家出版社爭相求稿。稿約自此不斷,再無暇兼顧公職,遂辭去電台工作,專心從事寫作。獨孤紅偏愛撰寫以明清宮廷為背景的武俠小說。從事寫作至今近30年,作品達60餘部,名列台港十大名家,風靡海內外華人世界,所撰武俠小說無不一版再版。被譽為台港第一快手。獨孤紅熱愛戲劇,近年來則以部分時間從事電視劇本的編寫。屢創收視佳績。

❻ 獨孤紅的介紹

獨孤紅本名李炳坤,1937年生,河南人,是一名武俠小說作家。代表作品有《紫鳳釵》、《丹心錄》等。

❼ 獨孤紅的筆名由來

1965年諸葛青雲撰《血掌龍幡》第一集後,即交李炳坤代筆續完,幾可亂真。因而贈以「獨孤紅」筆名,祝其一炮而紅,旗開得勝。另一說為:「有一次寫武俠的朋友聚在一起,諸葛青雲開玩笑說:'獨孤紅就是只有你一個人紅,你的筆名乾脆叫獨孤紅好了!』我覺得這名字蠻有意思的,所
以後就叫獨孤紅了!」在獨孤紅那一輩的武俠小說作家中,他是出道最晚的,幾部代表性作品,都出版於1965年以後,那時台灣武俠小說的黃金十年(1960~1970年)已經過了一大半。對這點,獨孤紅曾半開玩笑地說:「當我紅的時候,武俠小說的輝煌歲月已經到了末期,整個武俠市場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❽ 獨孤紅的個人作品

作品名 出版年代 出版社 備注 紫鳳釵 1963 大美 處女作,大美1966第一次出版 血掌龍幡 1965 不詳 大多封面都印為「蟠」,實為「幡」。諸葛青雲開筆掛名,獨孤紅代筆。成名作 斷腸紅 1966 大美 無 雍乾飛龍傳 1966 春秋 無 大明英烈傳 1967 南琪 台灣拍過同名電影似與原著無關,為獨孤紅名著之一。1998年有內蒙版 俠骨頌 1967 大美 出版,商工日報連載 滿江紅 1967 春秋 曾連載與該出版社編刊的《武藝》雜志,1979文川書社再版,國內八十年代出過第一版 武林正氣歌 1968 大美 另名「正氣歌」 血灑黃沙紅 1968 南琪 國內八十年代出過第一版 俠宗 1968 大美 國內改名為「玉龍美豪客」 豪傑血 1968 春秋 為《滿江紅》後傳之一 丹心錄 1968 春秋 實為《滿江紅》前傳,國內1989年有華文版 俠種 1969 春秋 無 聖心魔影 1969 春秋 無 菩薩蠻 1969 南琪 無 玉翎雕 1969 春秋 《滿江紅》後傳之一 檀香車 1969 春秋 無 男子漢 1969 南琪 無 江湖人 1969 大美 無 武林春秋 1970 春秋 曾連載於《武藝》雜志 十二郎 1970 四維 無 雪魄梅魂 1970 四維 為獨孤紅無歷史背景武俠小說之一,國內最早引進獨孤紅作品之一 天燈 1970 春秋 無 英雄兒女 1970 大美 無 刀神 1970 春秋 電影版改名為「風流殘劍血無痕」。另有裕泰版,國內有內蒙1998版 響馬 1970 春秋 國內80年代第一次出版為最早引進作品之一 鐵血冰心 1971 大美 原刊本封面有諸葛青雲題字 無刃刀 1971 四維 無 血花·血花 1971 南琪 為獨孤紅傳統風格武俠之力作,國內有1998內蒙版 煞情劍 1971 春秋 無 菩提劫 1971 大美 國內90年代第一版 報恩劍 1972 不詳 中華日報連載七個月,國內有1998內蒙版 玉釵香 1972 四維 澳門毅力盜版流傳最廣 劍客 1973 南琪 自立晚報一年連載完 江湖路 1973 大美 無 孤騎 1975 四維 自立晚報連載三年,國內80年代末期出過一個版本,內頁大篇幅介紹獨孤紅,為當時所僅見 天津十日 1975 不詳 武俠春秋雜志連載一年 計中計 1975 不詳 武俠春秋雜志連載 龍騰虎躍 1975 不詳 2002年有上硯版 血令 1976 南琪 萬盛選為「十大名家作品」 紅葉詩 1977 不詳 國內1998年有內蒙版 鐵血柔情淚 1977 不詳 自立晚報連載兩年,漢麟版改名「鐵血柔情傳」,國內1992年版延用原名 虎符 1978 不詳 無 大野遊龍 1978 不詳 無 龍爭虎鬥 1978 漢麟 為抗日背景小說萬盛90年代末重新推出,1998年有內蒙版 名劍明珠 1979 不詳 又名「名劍留香」,自立晚報連載一年,1980年有漢麟版,1993年有北京人民文學版 劍花紅 1979 漢麟 無 恩怨情天 1979 不詳 有萬盛版 劍膽琴心 1980 不詳 自立晚報連載一年,有萬盛版 朱門淚 1980 不詳 有萬盛版 龍虎風雲 1980 金蘭 時代周刊連載,倪匡作序,與諸葛青雲、卧龍生、司馬紫煙聯合持筆 神劍山莊 不詳 不詳 國內1993年有海峽文藝版,六大名家合著,原刊本胡金銓導演題字,陳海虹插圖,初版不詳 血滴神刀 1981 四維 無 美人如玉劍如虹 1981 不詳 初版不詳,1992年有台灣皇鼎版,約90代初國內以雜志形式出版,與諸葛青雲1977同名作品無關.1981年中國時報6月15日至7月19日連載全集,由此可證明為短篇之格局 情劍恩仇 1981 不詳 自立晚報連載一年,1998年有內蒙版 刺客 不詳 不詳 與朱羽1975年台灣先鋒版小說同名,與冷楓1975年武俠春秋作品同名 刺馬 不詳 不詳 無 碧島玉娃 不詳 不詳 原刊本未見,南湘野叟1962年撰同名小說 十里蓮花湖 不詳 不詳 九十年代萬盛推出新版,為民初背景作品 宦海江湖 1982 不詳 自立晚報連載,1998年有內蒙版 絕代天香 1983 不詳 即《無玷玉龍》正續合集,1990年選入《國內華文港台澳文學選刊》,1998年有內蒙版 一代女皇 1985 無 編劇 一代公主 1985 無 與麥文等聯合編劇 怒劍狂花 1985 無 編劇,原著應為丁情。孫玉鑫1964年同名作品與此無關 江南遊 不詳 無 編劇,應為80年代作品 大執法 不詳 無 編劇,應為80年代作品 龍虎英雄 不詳 不詳 1998年有內蒙版 龍虎會京華 不詳 不詳 1998年有內蒙版 帝疆風雲 不詳 不詳 1998年有內蒙版,為《龍虎會京華》之姊妹篇 帝疆驚龍 不詳 不詳 1998年有內蒙版 河山血淚情 不詳 不詳 1998年有內蒙版 飄香名劍斷腸花 不詳 不詳 1992年有台灣皇鼎版,1998年有內蒙版 大風沙 不詳 不詳 1992年有台灣皇鼎版,1998年有內蒙版 狀元郎 不詳 不詳 1992年有台灣皇鼎版,2002年有上硯版,內地未見 劍魂錄 不詳 不詳 出版年月不詳,武俠文學網登載出書10冊 江湖引 不詳 不詳 2002年有上硯版,國內版未見 江湖奇士 不詳 不詳 無 血海飄香 不詳 不詳 無 情關 不詳 不詳 2002年有上硯版,國內版未見 宦海情海 不詳 不詳 2002年上硯版列為第68部,而《宦海江湖》則為第49部,可知非同一作品。國內版未見 大城龍蛇 不詳 不詳 2002年有上硯版,國內版未見 京華游龍 1985 不詳 中華日報連載,1998年有內蒙版 浪子 1987 不詳 1992年台灣皇鼎版出書四冊,內地未見.另有2002年台灣上硯版,中華日報連載一年 關山月 2005 不詳 《丹心錄》後傳,上硯約稿,互聯網傳播,已出上硯版 【注】:
本年表之來源有三:
一,《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之「獨孤紅目錄」。
二,中華武俠文學網。
三,諸葛慕雲個人收藏。
本年表由諸葛慕雲整理而成,由私家偵探製作

熱點內容
現代都市女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1 14:23:13 瀏覽:715
經典的文筆好看禁忌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1 14:23:05 瀏覽:706
秦漢全本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1 13:53:52 瀏覽:93
都市之召喚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01 13:38:08 瀏覽:892
描寫生動的短篇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1 13:33:39 瀏覽:153
科幻小說神秘島全文 發布:2025-02-01 13:04:16 瀏覽:187
南疆傳人在都市有聲小說 發布:2025-02-01 12:55:41 瀏覽:26
小說流浪地球閱讀 發布:2025-02-01 12:52:48 瀏覽:389
短篇小說推薦古言虐文 發布:2025-02-01 12:42:16 瀏覽:24
古代言情女尊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2-01 12:13:36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