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武俠小說里的景色

武俠小說里的景色

發布時間: 2022-04-21 09:57:19

Ⅰ 金庸小說中描寫景色的好句子

《書劍恩仇錄》

這時郁雷之聲漸響,轟轟不絕。待出春熙門,耳中盡是浪濤之聲,眼望大海,卻是平靜一片,海水在塘下七八丈,月光淡淡,平鋪海上,映出點點銀光。

這時潮聲愈響,兩人話聲漸被掩沒,只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驀然間寒意迫人,白線越移越近,聲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嶺,天際而來,聲勢雄偉已極。潮水越近,聲音越響,真似百萬大軍沖烽,於金鼓齊鳴中一往直前。

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牆直向海塘壓來。
月影銀濤,光搖噴雪,雲移玉岸,浪卷轟雷,海潮勢若萬馬奔騰,奮蹄疾馳。

《倚天屠龍記》
這時置身處已高於少林寺所有屋宇,但見少林寺層崖刺天,橫若列屏,崖下風煙飄洌,寺中鍾聲隨風送上,令人一洗風俗之氣。

《射鵰英雄傳》
放眼浩浩盪盪,一碧萬頃,四周群山環列拱屹,真是渺渺崢嶸,巍乎大觀。

《碧血劍》
這時山谷間忽吐白雲一縷,扶搖直升。良久,東邊一片黑暗中隱隱朱霞炫晃,顏色變幻不定,或白或橙,緩緩地血線四映,一噴一耀,轉瞬間太陽如一大赤盤踴躍而出。下面雲影被日光一照,奇麗變幻,白虹蜿蜒。

Ⅱ 收集武俠小說中景色的描寫什麼景色都可以

滿樹的桃花隨風飛揚,遠處那白衣白衫的人早已看呆了,樹下,滿樹桃花象風中的精靈隨風而起風輕輕的吹,也許是命也許是劫,旁邊的流水,陽光依舊明媚,身份尊貴如他,美麗而又善良的天使,陽光灑在她比桃花還要美麗的 容顏上,清澈又香甜,她卻像天使,竟比桃花還要輕靈,今生不可忘懷了,隨風而飄,卻也沒想到還有這如桃花天使的女孩,她隨風而舞,久久不肯落下,桃花是精靈,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她永遠不會注意到遠處的他已經看在眼裡看到心裡,這就是他今生的 桃花劫了吧

Ⅲ 金庸筆下的鹿鼎山真存在,還藏有哪「四絕」風景呢

對於《鹿鼎記》大家肯定不陌生,金庸在《鹿鼎記》中提到了一座埋藏了四十二章經的神山,這座神山真的存在,就是大興安嶺呼瑪縣的鹿鼎山。鹿鼎山位於黑龍江省的一個邊境小鎮,這里山勢險峻,有著“奇松、怪石、神泉、農田”四絕,這里物產豐富,可以真正稱得上是風景壯麗,人傑地靈。

Ⅳ 在武俠小說中,必出的十大場景是什麼

好像每一本武俠小說總要有一場轟動武林的決戰,這一戰驚天地泣鬼神,這一刻凝固在時間的盡頭,千千萬萬年以後還是一道傳說。

江湖中為什麼總有那麼多巔峰對決呢?用古龍的話來說,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十場巔峰對決如下,因為每一場都十分精彩,所以小謝就不排名了:

✪謝曉峰燕十三

謝曉峰和燕十三都是絕世的劍客,如果這世界上有了一個謝曉峰,又有了一個燕十三,他們就遲早必定會相見。而他們相見的時候,就必定有個人死在對方的劍下!於是,他們的一戰也就成為了劍客之間最為輝煌的決戰之一。

夕陽紅如血、楓林紅如血,他們在一片殷紅中決戰。謝曉峰破了燕十三的第十四劍,燕十三卻衍生出第十五劍!勝負既分之時,燕十三無法控制「第十五劍」的威力,同時為了毀了這「第十五劍」,刺穿自己的咽喉!這場決戰驚心動魄,如那漫天殘紅,絢爛的消逝,留給人無盡的感慨。

✪李尋歡上官金虹

這一戰堪稱古龍小說最經典的一戰。約戰之地開始定的是一個長亭,戰前李尋歡鄭重的去看戰場,考察每一寸土地的柔軟度(影響輕功),樹枝的柔韌性,陽光刺眼角度等等…上官知道小李會來,居然提前放了一個裝有女子一縷青絲的匣子,用以擾亂李尋歡的心境,兩人做了充分的准備然而最後他們決斗的地方並不是長亭……

這一戰是關起門打的,沒有人看到過。上官金虹本來有很多機會可以殺了李尋歡,可是他太過自信,以為自己可以接住李尋歡那一刀,結果,他輸了,小李飛刀,例無虛發!

✪楚留香水母陰姬

水母陰姬是楚留香時代最可怕的女人,也是武俠史第一女同。她武功奇高,非常聰明,卻是個變態!這樣一個人真的是太恐怖了。而且楚留香的武功根本不足以對抗水母陰姬,她以為楚留香可以接她七招,結果一招楚留香就被她打飛了。

✪洪七公歐陽鋒

兩個老頭鬥了一輩子,最後卻一同辭世,說起來怎麼都有些落寞。英雄從來都是沒有結局的,從來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我們知道他們的英雄事跡,知道他們的宿命歸結,卻從來沒有看過英雄壽終正寢。就像一個朝代緩緩落下帷幕,不管你願不願意,所有的一切都在宣告這個時代結束了。

兩人當下融為一幅「太極之圖」,洪七公一躍而起,抱住歐陽鋒,說「好個歐陽鋒!好個歐陽鋒!」。歐陽鋒剎時迴光返照,心中一片澄明,與洪七公相擁大笑,兩人在笑聲中同時辭世。

Ⅳ 給個武俠小說的景物描寫謝謝

冷風如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

萬里飛雪,將蒼穹作洪爐,溶萬物為白銀。

雪將住,風未定,一輛馬車自北而來,滾動的車輪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卻碾不碎天地間的寂寞。
——《多情劍客無情劍》第一章
鐵中棠無言的跟在水靈光身後,走入了黑沉沉的樹林,甚至連樹林中都沒有絲毫聲音,風聲和蟲鳴都已被夜色壓死了。

鐵中棠只覺自心底泛起了一陣寒意,腳步更輕更急,而暗林中終於漸漸露出了微弱的光亮。

慘碧色的光亮,鬼火似的映著碧綠的林木,林木間人影幢幢,彷彿是幽靈在林中聚會。

突聽一個陰森森的聲音道:「來了么?」

水靈光道:「來了!」

一叢林木間,有片空地,搖曳的懸掛著十數點慘碧的珠光,又彷彿是幽靈的眼睛。

慘碧的珠光下,人影綽綽,圍坐著一團人,映著慘碧的珠光,人面都也變成了慘碧的顏色。

當中坐的,正是那名震天下的九子鬼母。

她此刻已換了一身碧綠的長衫,碧管高髻,盤膝而坐。

鐵中棠卻昂然走到她面前。

九子鬼母上下打量了他幾眼,陰森森笑道:「大旗門下的弟子,膽氣總是比常人高了一等!」

鐵中棠變色道:「你怎知道我是大旗門下?」

水靈光輕輕道:「我說的。」

九子鬼母道:「他說你身懷大旗門血旗,可是真的?」

鐵中棠道:「她從未說過一句假話。」

九子鬼母道:「拿出來瞧瞧!」

鐵中棠瞧了水靈光一眼,突然伸手入懷,取出了他隨身珍藏的血旗,隨手一抖,迎風招展。

九子鬼母霍然長身而起,目光如炬,緊緊盯在這面血旗之上,足足有半盞茶功夫之久,都未曾眨眼一下。

鐵中棠道:「你看清了么?」

九子鬼母忽然長長嘆息了一聲,坐了下去,緩緩道:「果然是昔年號令天下的血旗!」

水靈光輕輕道:「她老人家說天下只有這個血旗能解今日之圍,我聽見了才將你喚到這里。」

鐵中棠精神一振,大聲道:「真的?」

九子鬼母道:「不錯,本門昔日曾受此旗大恩,也曾立下重誓,只要這面血旗所至,持旗人所發之令,老身無不聽從。」

鐵中棠大喜道:「那麼……」

九子鬼母突又大喝一聲,截口道:「且慢,你既然手持此旗,可知道持旗發令的規矩么?」

鐵中棠呆了一呆,他腦海中似乎依稀有些印象,但此血旗已有多年未現,大旗門後代弟子早已將此事淡忘了。

九子鬼母緩緩道:「昔年雲、鐵兩位前輩,雖然挾此血旗,君臨天下,但唯恐多擾江湖同道,是以才立下了這規矩!」

鐵中棠根本不知有何規矩,也不敢插口。

九子鬼母冷冷道:「血旗已有多年未見於江湖,這規矩,你是要回去問他,還是此刻就聽老身說出來?」

鐵中棠道:「前輩名重武林,想來不會騙人的。」

九子鬼母沉聲道:「持旗人先道名來!」

鐵中棠道:「鐵中棠!」

九子鬼母大喝道:「鐵中棠,你此刻應雙手持旗閉目而立,從此刻起所說的第一句話,便是血旗所發之令,是以萬萬不可再隨意說話了,知道么?」

接著又道:「還有一事,你應切記,持旗人所發之令,必須有關人命生死,而且不得超過十字!」

鐵中棠心頭一震,大驚忖道:「不得超過十字,叫我如何發令?"放眼望去,四座一片寂然,都在凝神傾聽。

九子鬼母更是面色凝重,再也不肯開口。

要知昔年大旗門開山宗師,傲骨崢嶸,他們雖以惡徒的鮮血匯集成了這面血旗,卻根本沒有挾恩自重,要以此血旗來號令江湖同道之意,只是江湖中人為了感恩圖報,才立下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要血旗所至,凡事一律聽命,而雲、鐵兩人深恐因此養成後人的狂傲之氣亂施號令,是以才自己約束自己,定下這苛刻的規矩,不是人命關天之事,不可以旗發令,所發之令,更不得超過十個字,這規矩本應世代相傳,只是大旗門近來屢遭慘變,聲威大不如前,縱有血旗,也未見有人聽令於他,是以掌門便未將這規矩傳給後人。

鐵中棠雙手舉起血旗,緩緩闔上眼瞼,心頭卻是萬念奔涌,不住的暗問自己:「這十個字叫我如何說法?」

他若是說:「請爾等放行讓路!"豈非連大旗的仇人也一起放了,他怎能以本門血旗來救本門的仇敵。

他若是說:「只放本門兄弟!"那麼便要將李宅父子也一起困死,他怎麼忍心害這兩個意氣干雲的俠士?

他若要說:「放本門兄弟及李家人。"那海大少,以及那些不是姓李的家丁,便要死在那裡。

他更不忍害死那些無辜的人。

一時之間,他只有木立當地,當真是難以開口。

九子鬼母突然冷冷的道:「再若不說,便無效了。」

語聲微頓,她又補充道:「這規矩本有限時,以十數為限,老身雖然未數,但想來時間已到了!」

鐵中棠情急之下,大喝道:「讓路放行,退出這里。」

鐵中棠緩緩放下手來猶自木立當地,額上冷汗,涔涔而落,雨點般落在他那已被汗水濕透了的衣衫上。

水靈光忽然輕輕長嘆一聲,道:「我本當你要說那句話的。」

鐵中棠變色道:「什麼話?」

水靈光道:「放我要放的人!」

鐵中棠身子砰然一震,雙目圓睜,目毗盡裂,突然狂吼一聲,張口噴出一股鮮血,俱都濺在他掌中血旗上。

水靈光大驚道:「你……你怎麼?」

鐵中棠血淚俱流,道:「我先前怎麼想不起這句話?"話聲未落,又是一股鮮血隨口而出,他身子也仆倒地上。

水靈光撲抱了上去,流淚道:「這不怪你,不怪你,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緊張的。」

她平靜的心情一失,說話便又口吃起來。
---場景《大旗英雄傳》第七章

Ⅵ 金庸小說中寫得好的景色描寫!

雪山飛狐:嗖的一聲,一支羽箭從東邊山坳後射了出來,嗚嗚聲響,劃過長空,穿入一頭飛雁頸中。大雁帶著羽箭在空中打了幾個筋斗,落在雪地。
西首數十丈外,四騎馬踏著皚皚白雪,賓士甚急。馬上乘客聽得箭聲,不約而同地一齊勒馬。四匹馬都是身高肥膘的良駒,一受羈勒,立時止步。乘者騎術既精,牲口也久經訓馭,這一勒馬,顯得鞍上胯下,兩皆英健。四人見大雁中箭跌下,心中都喝一聲彩,要瞧發箭的是何等人物。
等了半晌,山坳中始終沒人出來,卻聽得一陣馬蹄聲響,射箭之人竟自走了。四個乘客中一個身材瘦長、神色剽悍的老者微微皺眉,縱馬奔向山坳,其餘三人跟著過去。轉過山邊,見前面里許外五騎馬發力賓士,鐵蹄濺雪,銀鬣乘風,眼見追趕不上。那老者一擺手,說道:「殷師兄,這可有點兒邪門。」
那「殷師兄」也是個老者,身形微胖,留著兩撇髭須,身披貂皮外套,一副富商氣派,聽了那瘦長老者的話,點了點頭,勒馬迴向大雁,馬鞭揮出,啪的一聲,抽向雪地,鞭梢將大雁卷上。他左手拿著箭桿一看,叫了道:「啊!」
三人聽得叫聲,縱馬馳近。那「殷師兄」連雁帶箭向那老者擲去,叫道:「阮師兄,請看!」瘦長老者伸左手抄出接過來,一看羽箭,大叫:「在這里了,快追!」勒轉馬頭,當先追去。
其餘二人都是壯年,一個身高膀闊,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更顯威武;另一個中等身材,臉色青白,鼻子卻凍得通紅。四人齊聲唿哨,四匹馬噴氣成霧,忽喇喇放蹄趕去。這白茫茫山坡上望眼皆雪,四下更無行人,追蹤容易不過。
這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日子在江南早已繁花如錦,在這關外長白山下苦寒之地,卻積雪初融,渾沒點春日氣象。東方紅日甫從山後升起,淡黃的陽光照在身上,殊無暖意。
山中雖冷,四名乘者縱馬急馳之下,不久人人頭上冒汗。
那高身材的男子脫下外,放在鞍頭。他身穿青綢麵皮袍,腰懸長劍,眉頭深鎖,滿臉怒容,眼中竟似要噴出火來,不住價地催馬狂奔。
這人是遼東天龍門北宗新任掌門人「騰龍劍」曹雲奇。天龍門掌劍雙絕,他所學都已頗有所成。白臉漢子是他師弟「回龍劍」周雲陽。高瘦老者是他們師叔「七星手」阮士中,在天龍門北宗算得是第一高手。那富商模樣的老者則是天龍門南宗掌門人「威震天南」殷吉,這次事情與天龍門南北兩宗俱有重大幹系,是以他千里迢迢,遠來關外。
書劍恩仇錄里就有一段我記憶深刻
陳家洛也帶了心硯到湖上散心,在蘇堤白堤漫步一會,獨坐第一橋上,望湖山深處,但見竹木陰森,蒼翠重疊,不雨而潤,不煙而暈,山峰秀麗,挺拔雲表,心想:「袁中郎初見西湖,比作是曹植初會洛神,說道:『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不錯,果然是令人目酣神醉!」他幼時曾來西湖數次,其時未解景色之美,今日重至,才領略到這山容水意,花態柳情。凝望半日,雇了一輛馬車往靈隱去看飛來峰。峰高五十丈許,緣址至顛皆石,樹生石上,枝葉光怪,石牙橫豎錯落,似斷似墜,一片空青冥冥。陳家洛一時興起,對心硯道:「咱們上去看看。」峰上本無道路可援,但兩人輕功不凡,談笑間上了峰頂。

Ⅶ 金庸小說中桃花島在哪

《射鵰英雄傳》里,黃葯師的老窩啊!裡面種了很多桃花,機關重重,有一種「山重水復凝無路」的感覺了! 呵呵~~~~
舟山桃花島
簡介
位於舟山本島沈家門漁港的南面,面積43平方公里。其中南部的對峙山為舟山群島的最高峰,山脈向四周延伸,形成群峰起伏,層巒疊起的山海風景。相傳前秦隱士安期生在島上白雲山修道煉丹,「嘗以醉,墨灑於山石上,遂成桃花紋」島名由此而來。

對峙山上有一聖岩寺,建於海拔482米處的一個天然石洞之內,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當年安期生學道煉丹於此洞之內。據說書中的許多景點均可在桃花島上找到。

桃花島崗巒密布,山勢起伏,林木蔥翠,風光旖旎,有「海島植物園」之稱。樹木花卉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海上植物園」之美名。樹木有73種、356個品種,其中屬於國家自然保護范圍的珍稀樹種達數十種,如毛紅椿、普陀樟、全綠葉冬青等,還有水仙、杜鵑、黃楊、蘭花等名貴花卉。桃花島上的水仙與蘭花,是島上的"土特產",尤其是水仙花,名列中國三大水仙之一,遠銷香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全島由塔灣金沙、安期峰、大佛岩、桃花港、鵓鴣門、烏石礫灘六大景區組成;有龍女峰、東海明珠、白雀寺、聖岩寺、含羞觀音、仙人橋、黃葯師居室、清音洞等60多處景點。桃花島還以其石奇而吸引遊客。有的巨石如同獅子下山,有的又像海豹頂球,有的還似仙女拜佛。對峙山山頂屹立的「大佛頭」奇石群,如巨形雕塑,雲霧繚繞,巍峨壯觀。尤其在山頂之上,有一塊大石塊,形如佛頭,不論從遠至百里,還是從近在咫尺的地方,從任何角度觀看,其大小始終如一。傳說天上有位神仙下凡巡視,路過東海,為桃花島的旖旎景色所迷戀,不願返回天府,化身為石,長住於此。

如世外桃源的桃花島,與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桃花島正好吻合,現正在規劃興建「金庸武俠文化村」。金庸先生欣聞題詞「碧海金沙桃花島」。著名導演謝晉拍攝電影《鴉片戰爭》時,在桃花島上搭建了外景地定海古城,成為新的旅遊景點。

遊人若登臨遠眺,近山遠海,詩情畫意,盡收眼底,不禁嘆為如入仙境。

浙江省級風景名勝區桃花島位於東經112°13'~122°19',北緯29°46′~29°52',地處浙江省舟山群島東南部,為舟山群島第七大島。桃花島北距舟山市普陀區政府所在地沈家門7.8海里,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海山雁盪」朱家尖隔港相望,西與寧波市隔海相距12公里,南臨桃花港國際深水航道,東瀕著名的東海漁場。全島面積為41.7平方公里,總人口2.15萬人。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的「東邪」黃葯師就住在這個島上。

桃花島古稱「白雲山」,秦時安期生抗旨南逃至桃花島隱居,修道煉丹,一日醉墨灑於山石,成桃花紋,斑斑點點,故石稱「桃花石」,山稱「桃花山」,島稱「桃花島」。桃花島從宋至明洪武十九年屬昌國縣安期鄉,清康熙初年建安期鄉桃花庄,光緒年間為定海安期鄉,民國時改稱桃花鄉,後幾經建區並鄉,撤區並鄉,直至今日的桃花鎮。

桃花島是金庸先生所著《射鵰英雄傳》和姐妹篇《神鵰俠侶》所描繪的美妙神奇東海小島。島上的風景旅遊資源豐富多樣,門類齊全,品位較高,集海、山、石、礁、岩、洞、寺、廟、庵、花、林、鳥、軍事遺跡、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茂,於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桃花島擁有舟山群島第一高峰——安期峰;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東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岩;是中國三大水仙名品之一的普陀水仙和浙江名茶普陀佛茶的主產地,又是浙江沿海林木品種最多的島嶼,素有「海島植物園」美稱。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神話傳說有機融合,形成桃花島風景名勝區六大景區,即:桃花峪景區、塔灣金沙景區、安期峰景區、大佛岩景區、懸鵓鴣島景區和桃花港景帶,組合成武俠、佛教、道教文化三條旅遊專線。擁有金沙日出、金龍吐珠、安期雲霧、高山聞鍾、百家朝聖、山石桃花、奇洞探幽、桃港雄姿、礫灘涌潮、林帶煙樹、龍潭簾珠、大佛夕照12大景觀和大佛岩、彈指峰、東海神珠、清音洞、白雀寺、仙人橋、含羞觀音、龍牙擎天、定海古城、安期煉丹洞等30餘處主要景點。

桃花島的美麗和神秘,吸引了歷代不少文人墨客來此觀光探奇、尋古考證。從先秦安期生第一個上島之後,漢時大臣李少純、宋代文學家蘇軾、元朝文學家吳萊、明代軍事家朱丸、清代詩人朱緒、繆燧、當代武俠文化大師金庸、詩人方牧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作品,為桃花島的人文景觀和海洋文化作不斷補充和深化,其中朱緒的詩更全面地贊美了桃花島的自然風光,詩曰:「墨痕乘醉灑桃花,石上斑玟爛若霞。浪說武陵春色好,不曾來此泛仙槎。」

近幾年來,隨著旅遊設施開發建設日臻完善,海上世外桃源——桃花島愈來愈被海內外遊客所推崇。

金庸筆下的桃花島
金庸先生所著《射鵰英雄傳》和姊妹篇《神鵰俠侶》中描繪的美妙神奇的東海小島桃花島,處於舟山群島東南部,普陀區諸島嶼中心,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第七大島,面積41.74平方公里,2萬餘人口,宋時建桃花山莊,現以島建鎮。桃花島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沙雕故鄉」———朱家尖、「十里漁港」 ———沈家門組成普陀旅遊金三角。桃花島歷史悠久,宋乾道《四明國志》有證:客浦遺址考證,在商國時期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先秦,隱士安期生漂流至桃花島,采葯修道,開爐煉丹。嘗以醉墨灑於山石,遂呈桃花紋,奇形異狀,宛若天然,故石稱桃花石,山稱桃花山,島稱桃花島,被譽為「海上仙山」。桃花島擁有舟山千島第一高峰———安期峰,海拔539.7米;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東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岩,岩體高 78米;舟山第二大沙灘———千步金沙;還是中國三大水仙名品之一的普陀水仙和浙江名茶之一的普陀佛茶的主要產地;又是浙江沿海島嶼中林木品種最多的島嶼,共有78科、556種,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美譽。桃花島碧海金沙環繞、多奇峰怪石、林木蔥郁、氣候宜人、環境清幽、風光旖旎,集山、海、沙、石、礁、岩、洞、花、林、鳥、寺、廟、庵、天象奇觀、軍事遺跡、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輝,相得益彰。大佛岩是桃花島的標志,不但自然景觀獨特,而且蘊含著豐富的武俠文化內涵,是金庸筆下《射》書中桃花島主黃葯師的主要活動場所。大佛岩中腹的「清音洞」是先秦安期生漂流到桃花島後的第一個居室,在《射》書中是黃葯師藏《九陰真經》和關押老頑童周伯通的石窟。安期峰以峰、石為特色,寺、洞為主體,龍、道、佛三大文化為背景,具有山清、水曲、石趣、峰奇、境幽、氣爽的特點。安期峰是舟山群島獨一無二的風景,古代詩人在此留下了不少名句。安期生選此仙境長時期在此隱居,學道煉丹,直至白發蒼蒼,人稱「千歲翁」,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位於桃花島東海岸的桃花峪,奇岩壁立,桃花峪龍珠灘上,有一顆直徑80厘米,重約500公斤的球形石被人們稱為「東海神珠」。每當台風將臨時,海浪激飛散落,形成七彩長虹似龍騰躍,龍珠在龍喉里吞吐翻滾,發出隆隆迴音,編織出一幅美妙神奇的「金龍吐珠」圖,被譽為「中華一絕」。形如拇指從掌中彈出,孤峰矗立、刀削斧劈、懸崖絕壁的彈指峰,是桃花龍女恩賜給桃花島鎮海擋風的玉如意,也是金庸筆下桃花島主黃葯師練功習武之所。這里的海崖風光可謂佳境。難怪600多年前元朝文學家吳萊到此遊玩時寫詩贊曰:「……雕鎪鬼斧觖,刮濯龍湫移……」。清代文學家朱緒來桃花島泛舟環游,寫下了《桃花山》和《桃花龍潭》詩,贊美桃花島風光。在《桃花山》詩中還特別點出了觀環島景觀的感受,詩曰:「墨痕乘醉灑桃花,石上斑紋爛若霞。浪說武陵春色好,不曾來此泛仙槎。」 桃花島不但具有濃郁的漁鄉風情和民俗文化,而且各代不少文人墨客、旅行家來桃花島觀光、探奇、尋古、考證,從先秦的安期生第一個上島之後,漢時的大臣李少純;宋時的文學家蘇軾;元朝文學家詩人吳萊;明朝的文學家、軍事家朱丸;清朝文學家、詩人朱緒、繆燧;直到當代武俠文學大師金庸,每一位名人都留下了與實景相結合的作品。

Ⅷ 要幾句武俠小說里描寫場景的句子!

老者甲足踏九宮,左手捏了一個劍決,徐徐圍著大漢乙走了起來。他雙足變換間,口中尚自念念有詞,眼見整個人越走越快,最後直如一團風一般尋找著大漢乙的破綻。 大漢乙暗運一口氣,九環刀當胸一橫,徑自雙目一閉,呼吸平穩竟似熟睡。 老者甲的九宮步法最是耗力,若是年輕時尚且算不得什麼,此刻緊緊半柱香的功夫卻是已感輕微的疲倦。奈何大漢乙看似從容的站在那裡,竟是全身毫無破綻。老者甲無奈之下揚手一劍刺出,三星直化九道銀芒,徑取大漢乙背後空門。一劍化三清竟是練到了九芒齊出的境界! 眼見劍芒已經到了大漢乙的身後,大漢乙猛地雙目圓睜,怒吼一聲卻不戈擋,反而一個縱身躍上了老者上空。 須知人在空中沒有大地做依靠,破綻最是繁多,更何況空中並無接力之物,一旦氣竭只能任人宰割。 老者甲眼中露出喜色,劍式順勢一挑,一招劍指天南刺向大漢乙的雙足。 大漢乙面對老者猶如附骨之毒般的長劍卻是不為所動,他雙手緊握刀柄,順勢一個空翻,頭下腳上的劈了下去。 這一刀可算凝聚了全身的功力,再加上從天而降的氣勢上先聲奪人,一時間強大的壓迫好似天崩地裂一般。 老者甲不料對方有此一招,撤身已是不及,長劍揮舞間已是剎那遞出了八八六十四劍。

熱點內容
玄幻言情女強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0:49:32 瀏覽:449
沒心的人小說閱讀理解答案 發布:2025-02-02 00:47:53 瀏覽:455
免費下載倪匡衛斯理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0:46:13 瀏覽:964
超級無敵系統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2-02 00:44:50 瀏覽:518
網游小說偵探小說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0:22:00 瀏覽:198
好看的推理加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1 23:53:27 瀏覽:844
好看的小說重生文娛小說 發布:2025-02-01 22:45:57 瀏覽:543
國際大獎小說哪個好看 發布:2025-02-01 22:40:39 瀏覽:388
女特工重生在現代軍隊的小說 發布:2025-02-01 22:32:29 瀏覽:173
現代的醫療小說 發布:2025-02-01 22:01:13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