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青年武俠小說作者

青年武俠小說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4-14 08:49:06

⑴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作品有那些

提起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起金庸、古龍、溫瑞安等,是他們為我們寫出了一笑泯恩仇、刀光劍影的快意江湖。
個人很喜歡看金庸的小說,大家風范。天龍八部更是經典作品,主人公寫到一半才出來,這等功力沒幾人可以相比。

近些年金庸的作品不斷的被拍成電影、電視劇,好像今年笑傲江湖又被翻拍,並且已經殺青。下面這小鮮肉就是令狐大俠,符合你們心中那個令狐大俠嗎?

所謂的經典作品

要看演員的扮相、氣質,符不符合原著人物?

還有劇情是否符合原著,改動大不大?

還有,就是能不能被觀眾認可,這才是關鍵?!

我們看看金庸每部小說的最經典影視作品

電視劇

雪山飛狐

要數1991年孟飛版的,這版最好看。小編上學時每天中午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看這部武俠片。裡面的主題曲至今還被人傳唱:追夢人和雪中情

連城訣

推薦吳樾版的,他是國內唯一一位多次獲得國內外武術比賽的冠軍,被授予國家武術最高級別(武英級)。演這種武俠劇得心應手

天龍八部

黃日華版喬幫主,最符合原版的大俠氣質。這部劇無論是演員、選景、劇情都很到位,成就最經典的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黃日華版的郭靖,翁美玲版的俏黃蓉,更是一代人的經典回憶。

鹿鼎記

這部劇,推薦陳小春版的。

其實還有梁朝偉版也不錯,但這部拍攝時間較早,採用的技術如:武打設計都不夠完美

黃曉明版的也可以,但沒有陳小春版那種小混混習氣,可能黃教主太正派了,不適合這種小混混角色

笑傲江湖

呂頌賢版的令狐大俠最經典。還有岳靈珊、儀琳的扮相都不錯。感覺還是TVB出的作品最好,大陸拍的除了場景好以外,其他都一般

書劍恩仇錄

這一版推薦趙文卓的,趙文卓帥氣俊朗,符合陳家洛的英雄形象

神鵰俠侶

這版絕對要數古天樂版的。一遇楊過悔終生,一遇古仔終生不嫁的妹紙,可能也不在少數。還有李若彤的小龍女,至今無可替代

俠客行

梁朝偉版的絕對是經典。梁仔同時扮演2個人物,還有鄧萃雯當時處於顏值巔峰。

倚天屠龍記

倚天要數咆哮教主馬景濤了,扮相真帥,還有葉童版趙敏、周海媚版周芷若,直到現在也難以超越。後面的蘇有朋友這一版也可以,但還是感覺港版能拍出武俠片的味道

也可以看看吳啟華版的,扮相、劇情也不錯。

推薦這2版

碧血劍
這版要看林家棟版,不知道他是誰?天下無賊中的那個眼鏡男。

電影

最出名的要數程小東徐克執導、李連傑主演的笑傲江湖3之東方不敗,配合黃沾的笑傲江湖曲。整部電影盪氣回腸、這才是我們想像的江湖。

還有王家衛執導的東邪西毒、劉鎮偉執導的東成西就,都是經典

李連傑主演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當然還有星爺的2部鹿鼎記



還有這部電影,大伽雲集,特效放到現在,也屬精良

本文由小特看電影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⑵ 當代著名青年武俠小說家

現在的大陸新武俠局面很好,有很多優秀作家。比如滄月、小椴、時未寒、方白羽、楊叛、盛顏、碎石、鳳歌,這些人都是青年武俠作家,開創了新局面。時未寒和方白羽來我們學校演講的時候,闡述了武俠發展之路,現在時隔繁榮的時代。
另外,我也很喜歡看武俠小說,可以的話,交個朋友?

⑶ 除了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還有哪些著名的武俠小說家

武俠小說,金庸之外,最有名的當屬梁羽生和古龍兩個。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那是武俠小說最為流行的一段時期。現在40到60歲之間的人,幾乎都有過那種「爭相傳閱」的經歷。

和金庸同時期的武俠小說「高手」,梁羽生和古龍之非常有名氣的。實際上,至今在評價武俠小說大家的時候,一般以「金、古、梁」為武俠三巨頭相稱。三人的作品都是各有千秋。畢竟,從文學作品來說,自古文無第一,很難說誰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客觀地說,我們只能評價他們作品的傳播程度。

當然,上世紀是武俠小說發展的黃金時期,金庸梁羽生古龍之外,還有非常多的武俠名家。像溫瑞安、卧龍生等等。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⑷ 大家介紹一些獲過獎的武俠小說給我看看啊比如《昆侖》。

《昆侖》是近年來武俠大成之作,個人也十分喜歡。昆侖涵蓋的知識很多,再其情節之跌宕起伏讓人心為之動……(要按這標准,還真挺難找!個人也鬧書荒啊)1.看過《昆侖》定要看同為山海經的《滄海》了,鳳歌這部作品更成熟了!2.除卻鳳歌,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孫曉了!「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孫大的《英雄志》也是近年來佳作之一,就是篇幅有點長,現在都寫22卷了,23結局也快出了,它有點像一部歷史書。這部作品爭議也挺多,具體看個人品味了!孫曉的另一本書《隆慶天下》寫的也很好,只是目前只出了一,二馬上也要連載了。個人感覺與《昆侖》頗有相似之處,值得一讀。3.像 時未寒的《山河》,小椴的《杯雪》,滄月的書也很好,只是覺得其更重於對情感的描寫,更多的是玄幻。另外王晴川的《雁飛殘月天》,比起他的《飛雲驚瀾》更具可讀性。智俠方白羽的《千門》系列,白無衣的《明清縛鬼錄》,這是個新作,人沒什麼名氣,但覺得體裁很新穎。劉建良先生的《美女江山一鍋煮》也頗具特色,還有他的新作《逆天譜》。最近還在看黃易的《雲夢城之謎》,也不錯。以上這些都是些個人覺得文筆不錯的作品,其程度不亞於獲獎的,還有一些記不起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O(∩_∩)O~

⑸ 武俠小說新銳

最近風頭正勁的有:步非煙 滄月 鳳歌 時未寒 小椴 燕歌 蕭鼎
其中鳳歌、 時未寒與金庸的風格相似,我比較喜歡。滄月和步非煙都是女作家,作品比較驚奇,縹緲,其中步非煙還曾經方言要革金庸的命,也可以去看一看。
還有就是九把刀的了,西德也相當不錯,我就知道這么多了。見諒見諒。

⑹ 武俠小說家古龍

由於國共內戰的緣故,熊耀華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於德聲教會小學。1950年漂洋過海,定居台灣。先就讀師院附中(今師大附中)初中部,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學(高中)。才華橫溢的熊耀華在這段時間大量寫詩,投稿藍星詩刊、成功青年等。可惜天倫夢碎,就讀成功中學時,父親熊飛(熊鵬聲)因外遇拋棄妻兒,不久熊耀華亦離家出走,獨居於浦城街,一度加入幫派,刀疤累累。高二時(1955),這個叛逆少年在晨光雜志發表小說《從北國到南國》,筆名古龍,開始了他的職業寫作生涯。筆名由來:一說古龍一女友叫古鳳,才起名為古龍

⑺ 求武俠小說家溫玉的資料。曾代筆寫古龍劍玄錄的。

據考,在最初版的《劍玄錄》第十章末,有一〈更名啟示〉,內容如下:

「《劍玄錄》這書名是我在五年前取的,當時我也曾有寫這本書的構思,且後來因為太忙而未曾動筆,實在是因為太懶,就藉太忙的理由而寬恕了自己,於是過了五年,華源書局的芮發行人居然還未忘記這書名,這構思,而他的賢公子小芮先生,就執筆代我寫了這本書,承蒙他們看得起,還用了我那根本不響亮的名字『古龍』。

小芮先生是聰明而多學的青年,他寫得實在比我好,我不敢掠美,最主要的是,我想『一個文采如此瑰麗,立意如此新奇的作家,本應該有他自己的聲明。』於是我便向芮發行人建議,『何不用他自己的新名字,創他自己的新事業?』於是《劍玄錄》從第十一集起,就卸下我那塊老招牌了,但新招牌呢?又承芮發行人瞧得起,要我為他的公子起個筆名。起個響亮的筆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盛情難卻,我只有勉力為之,我想了許久,突然想起,『諄諄君子,溫良如玉』這句話,我想就用『溫玉』這兩個字,送給我們博學多才的小芮公子。」

所以可以確定本書是古龍構思,溫玉代筆,所以不列入古龍作品,或是前十章寫古龍作,之後改溫玉作。

——《網路》

⑻ 求一部經典武俠小說的名稱和作者

卧龍生 的《劍氣洞徹九重天》
主角:江楓、青鳳、藍鳳、歐陽吟雪 歐陽吟霜

主要內容:原來萬里征戰紛擾不息的江湖武林,一下子平靜了20年,那是三位身負絕世武功,人稱「武林三聖」的先輩全力奮斗的結果。江湖上最惡毒的四大凶煞,十二邪神一個個被他們鏟除,並在九華山上與各路江湖首腦共同訂下了平定江湖禍亂之源的盟約。然後,這三位高人突然失蹤了,但,江湖上從此真的平靜了嗎? 本書的開篇即發生在20年後,江湖情勢表面平靜,內里已潰爛腐朽,少林、武當兩大門派的首腦均被控制降服,真是煙封江湖,霧鎖武林。實際上一股巨大的魔道暗流正在涌動,他們懷著罪惡的目的,企圖推翻朝廷,奴役萬民。 在此山雨欲來的危急時刻,以少俠江楓、張四姑和七寶和尚為首的一支匡扶正義、勇於獻身的武林豪傑沖殺出來了,他們正是「三聖」生前培植的新生一代。 故事情節以尋找隱藏極深,主宰操縱世間動亂的秘密魔頭為主線,採取抽絲剝繭的策略,一層層、一關關、一戰戰、一陣陣,拚死的搏鬥,步步深入。這其中包涵著刀光劍影,血淚淋漓,生死悲歡,情愛纏綿,千危百難,動魄驚心的風風雨雨……終於:正義戰勝邪惡,正義之劍盡斬群魔,以生命換得了一個太平的春光。
--------------------------------------------------------------------------------------------------------------------
你看看是不是這書。是不是都請回復一下。

⑼ 推薦幾本網路武俠小說

長刀無痕 作者:狂沙
這是絢爛瑰麗江湖中熱血少年的神話!這是絕代梟雄輝煌悲壯的慘烈篇章!趙烈性格復雜,心機深沉,性子暴烈但帶著淡淡的憂郁!趙烈不但用詩辭歌賦留下無數文才風流!更造就了後人無法超越的千古鐵血傳奇!殺一是為罪,屠萬是為雄,屠得九百萬,即為雄中雄!

浪子江湖 作者:舒志琪
靖難之役方過未久,天下大亂而後治,正是風雨飄搖。蒙古王室重入中原之心未滅,扶桑高麗又蠢蠢欲動,而朝中亂黨紛生,新生的大明朝勢如危卵。 清荷劍派、天魔聖教正為武林霸主之位而斗個你死我…

⑽ 古龍的生平簡介

古龍
●飽經風霜

生於亂世,

飽嘗家庭離異的辛酸,

過早地承擔生命的全部。

古龍,原名熊耀華,祖籍江西。

關於他的出生年代,至少有3種版本: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這個出生之謎,權當一個懸念,留給讀者去想像和猜測。

他的出生地點:香港。

他的童年大致界於抗日戰爭時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間。可以說,他在一個獨特的時期,在一個獨特的地點度過了喧囂而動亂的童年。

用張愛玲的話來說,那是一個亂世。整個人類都似乎沉淪於毀滅的沖動,戰爭摧毀了一切的文明與寧靜的家園。

張愛玲在1943年創作的《傾城之戀》中,對於當時香港的狀況有過生動的描繪:

從淺水灣飯店過去一截子路、空中飛跨著一座橋梁,攔了這邊的山。……牆是冷而粗糙,死的顏色。

那天是十二月七日,一九四、年,十二月八日;炮聲響了。一炮一炮之間,冬晨的銀霧漸漸散開,山巔,山窪子里,全島上的居民都向海面上望去,說"開仗了,開仗了。"誰都不能夠相信然而畢竟是開仗了。……巴而頓道的附近有一座科學試驗館、屋頂上架著高射炮,流彈不停地飛過來,尖溜溜一聲長叫,吱喲呃呃呃…,然後砰地落下地去。那一聲聲的吱喲呃呃呃呃撕裂了空氣,撕毀了神經。淡藍的天幕被扯成一條一條,在寒風中簌簌飄動。風里同時飄著無數剪斷了的神經尖端。

那一年,古龍大約3~5歲,他是被抱在父母的懷中,還是被父母牽著小手,混雜在躲避空襲的人群中?這種恐怖的記憶,是否成為他後來創作的源泉之一?

至於香港,一個鴉片戰爭時期被英國人掠奪的漁村,一個三四十年代的繁華的都會,一個聚集了各種膚色與夢想的冒險家樂園。有一個1936年生於香港後來定居美國的詩人曾在回憶中這樣提及香港:

對於香港,我沒有什麼好說的。中國人奴役中國人,中國人欺騙中國人。接觸的目光……要投給他們燃燒的汗,中風似的警呆:不安傳透他們的器官,血脈,毛管和趾尖……我們貧乏的力量再不敢在事務間作太熱切的旅行……不敢認知我們尚未認知的城市,不敢計算我們將要來到那一個分站,或分清我們坐卧的地方,我們什麼也不知道,我們只期待月落的時分。

這就是古龍成長的時空架構。這一切的一切,映射在他年幼的目光中。在這樣的年代出生、成長的人們,無疑與時代共同承受了人類史上難得的巨變與災難。生命在飄泊之中,生命在追尋之中。

也許,古龍小說中的兩種聲音與他生存的時空不無聯系,一種聲音是對於"家園"的呼喚,另一種聲音是對於"希望"的呼喚。

家園已在望。

光明也已在望!

希望永在人間!

1949年的巨變改寫了中國歷史。

中國國民黨潰逃台灣孤守一島;大陸上的...帶給人民無比的理想與希望。許許多多個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航向。大時代轉換中的人間悲喜劇,讓人不勝感慨。

然而,畢竟,戰爭結束了,人們不必再去躲避無情的炮火,也不必淪落在荒山野嶺。人們可以從容地建設自己的家園。

古龍隨著他的父母遷居到台灣。經歷了戰爭的噩夢,初享和平的氣氛,已是少年的古龍,本應沐浴在家庭的溫馨中。

但是,外面的戰爭結束了,家庭內的戰爭卻爆發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尤其是對於未成年的大多數人而言,家庭是港灣,父母是唯一能夠依靠的人。父母在孩子的心中,也是最神聖、最崇高的形象:他們無所不知,他們寬厚仁慈,他們堅定不屈。因此,沒有什麼比父母之間的離異更讓孩子感到寒心。感到夢的破滅。成人世界的神聖光環都會因這種離異消失殆盡,使年幼的靈魂從此疑慮重重。

古龍的家庭並不貧困,他的父親曾擔任台北市長的機要秘書,無須為溫飽發愁。如果一切平靜如水,這該是一個平淡而溫暖的家庭。遺憾的是父母間的感情終究不能彌合,在不斷的爭吵中分道揚鑣。

古龍惶恐而不安地目睹著兩個親人的分離,他將憤怒與怨恨發泄在父親身上。於是,一場父子間的爭吵接踵而至,使這個失去了父母間情愛的家庭又失去了父子之間的深情厚意。

倔強的古龍離家出走,過早地承擔了自食其力的艱辛。

生存下去,成為最迫切的問題。天地之大,人海茫茫,卻常常找不到一個容身之所,也找不到一點點親切的關懷。

他到處幫人打工,食不果腹,困頓潦倒,尤其在冬天,在寒風撲面的夜間,游盪在街頭,無家可歸。仰望稀疏的星空、蒼涼的明月,等待黎明的到來。這樣的心情充滿了凄苦,卻也飽含著不屈的嚮往。如同他自己在作品《名劍風流》中描寫的一個人物:

人生的痛苦,他卻已嘗得大多了。但無論如何,我還活著,我還年輕,世界這么大。到處都是我可以去的地方。

在極度的痛苦中,希望更顯得誘人、美麗,她會使堅強的人更加堅強,更加勇往直前。少年的古龍,在一無所有,一無所靠中,已表現出了後來洋溢在他作品中的那種昂揚的人生情懷:永遠不絕望,永遠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更有意義。

在朋友的幫助下,古龍在台北浦城街找到了一處小小的落腳之地,算作是自己的"家"。他一邊拚命打工,一邊又含辛茹苦地念書,居然以一個流浪少年的身份讀完了高中和大學。

古龍讀書的成績還算不錯,並不因打工而有所影響,可見他天賦之高。他讀的大學是淡江大學,專業為英文。就在這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歐美小說。他對於文學的興趣完全萌發,不僅讀而且寫,成為地道的"文學青年"。

不幸的生活經歷,落寞的精神狀態,總是使一個年輕人傾向於文學的天地。因為在那一片天地里,充滿了悲傷也充滿了愛,還有同情和美夢,那一一片天地可以遮擋住現世的惡濁與慘痛。幾乎所有的"文學青年"對於"為什麼喜歡文學"這一問題,都可能回答:因為孤獨。

稿費制度是19世紀才出現的新事物。出版業的商業化使作家的寫作也沾染上濃厚的商業色彩。稿費的誘惑可能摧毀文藝寫作的美學品質,也可能促使文藝寫作的蓬勃興旺。此中利弊幾乎非語言所能講清。

與許多文學青年一樣,古龍在親手嘗試了寫作的甘苦並得到發表後,便明白了一個道理:寫作不僅可以抒發胸中郁結,還可以賺到金錢。

他的第一篇作品叫作《從北國到南國》,帶著憂傷的,抒情調子的中篇小說,發表在1956年的《晨光》雜志上。

他還寫了大量的詩與散文,但漸漸地,寫得更多的是小說。

因為寫小說似乎更能解決生活上的需要。

他迷戀於寫作。迷戀是一種瘋狂,完全不顧及現實的條件。迷戀音樂。美術、文學的人,大抵被一般人視作愚狂,固為迷戀這些"玩藝兒"的後果常常只是:窮困。

大學畢業後,絕大多數的同學都願意在政府或教育界謀一份穩定的差事,養家糊口。古龍開始時大概也有過這樣最正常的想法,也一度在台北美軍顧問團混得了翻譯這樣的職務。如果他埋頭做下去,也許不會飛黃騰達,但至少不會為生活發愁。

但對於文學的迷戀,使古龍做著這樣的好夢:幽靜的小茅屋,竹林,小溪,陽光燦爛,在窗前或樹下、溪旁讀書寫文章。他喜歡的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是創造文字時的那種無限快樂,因而,出乎常人的意料,他辭去了工作,在偏僻安靜的瑞芳鎮租了間房子,過起了自由寫作人的生活。有一段時間,他過得清淡而充實。每個月都有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鉛字,每個月他都可以到台北市去領取稿費。錢雖不多,卻也足以招待那幫狐朋狗友,大家相聚陋室,酒興飛揚,頗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意境。

歡樂苦短。以純文藝作品謀生,用俗語"有了上頓沒下頓"來形容最為恰當。在瑞芳鎮的隱居生活中,古龍漸漸地感到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關鍵是錢,如果沒有錢,哪有什麼自由自在的生活。

現代文明蔓延全球,又有哪一方桃花源能供人擺脫一切的羈絆?在文明的社會網路中,人無處可逃,他(她)只能憑著自己的能力,去為自己贏得一塊立足之地。

人類的青春情懷必然是文學的,恰如人們常說的:每個年輕人都是詩。當心靈未被污染的時刻,懷抱的只是對於美,對於善,對於真的無限渴望與追尋。生命可以犧牲,理想無法混滅,這是青春的詩情。

然而,日常生活的腳步日益迫近,生存問題的嚴峻往往會將曾有的五彩幻夢擊得粉碎。活下去,是唯一的願望。

所以,人們逐漸變得循規蹈矩,步步為營,走進了一座由經驗、常識、掩飾,以及不加拷問的接受所構成的監牢。人們在求生的過程中漸漸地放棄了許多美麗的東西。

作為一名文學青年,作為一名將自己的悲哀與憧憬寄託其中的文學寫作者,當古龍接受出版社的建議,轉向武俠小說時,他內心是有隱痛的。正如他自己所說:

因為一個破口袋裡通常是連一文錢都不會留下來的,為了要吃飯、喝酒、坐車、交女友、看電影、住房子,只要能寫出一點東西來,就要馬不停蹄的拿去換錢,要預支稿費。……為等吃飯而寫稿雖然不是作家們共有的悲哀,但卻是我的悲哀。我相信有這種悲哀的人大概還不止我一個--- 《一個作家的成長與轉變》

這種文章為"經國之大業"與"為稻粱謀"之間的矛盾,一直困擾著古龍的寫作。但不管怎樣,1960年左右他轉向武俠小說寫作時,實際上已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一舉成名

經過近十年的奮斗,

終於殺出一片新天地,

隨之而來的是名譽與金錢。

1960年,武俠小說已成為最流行的大眾文化消費品之一。金庸、梁羽生已經名滿天下,其他大大小小"寫家"也各顯神通,各據要津。

古龍要想在"武林"中佔得一席之地,必須找到自己的寫法,自己的風格。否則,他只能成為武俠小說生產流水線上的一名操作員而已。

開始時,他沒有名氣,為求發表與稿費,他當過一些名家的槍手。當然,他自己明白,這只是權宜之計。

無論如何,要拿出大量的、獨特的作品,才會讓人刮目相看。古龍之所以異軍突起,與他的寫作之快,構思之奇不無關系。人們很難想像一個人怎麼能像機器一樣,每天寫出那麼多的文字,編出那麼多的故事。

從1960年到1963年這4年間,他就寫出了14部小說:《蒼穹神劍》、《月異星邪》、《劍氣書香》、《湘妃劍》、《劍毒梅香》、《孤星傳》《失魂引》、《游俠錄》、《護花鈴》、《彩環曲》、《殘金缺玉》、《飄香劍雨》、《劍玄錄》、《劍客行》。

這還是不完全的統計,可能還有一些漏網之魚,無法查找。

古龍出手迅猛,不同凡響,很快博得了台灣"四大名家"之一的稱號,另三家是諸葛青雲、卧龍生及司馬翎。

在古龍看來,武俠小說也可以達到偉大作家們創造的偉大境界。武俠作家也可以像《戰爭與和平》的作者,《老人與海》的作者一樣,用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悲天憫人的同情心,有力地刻畫出人性,表達出主題。使讀者在悲歡感動之餘,還能對世上的人與事,看得更深、更遠些。

大約在1965年前後,古龍一口氣創作了《情人箭》、《大旗英雄傳》、《武林外史》、《名劍風流》、《絕代雙驕》等作品,標志著他的武俠寫作達到了新的高峰:或者說,他似乎找到了最屬於他自己的東西…這也是古龍的創作力最旺盛,想像力最豐富,膽子也最大的時候。那段時期,他什麼都能寫,什麼都敢寫。

據他自己的評價,"那些小說雖沒有十分完整的故事,也缺乏縝密的邏輯與思想,雖然荒誕,卻多少有一點味。"

"那時候寫武俠小說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寫到哪裡算哪裡,為了故作驚人之筆,為了造成一種自己以為別人想不到的懸疑,往往會故意扭曲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使得故事本身也脫離了它的范圍。"

不管怎樣,經過三四年的摸索,古龍終於寫出了他自己的作品,就像禪師對他的門徒所言:"你終於找到了你自己!"

《絕代雙驕》無疑是值得贊賞的一部,時至今日,它也已成為古龍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故事是典型的古龍式的,它的人物也是古龍式的人物。整部小說以一個陰毒的陷阱為背景,在謎一樣的氣氛中展開情節。移花宮主設計殺死江楓夫婦,又領養了他們留下的雙胞胎中的一個,而把另一個留給了江楓的結拜兄弟燕南天,為的是日後讓這對同胞兄弟自相殘殺。

在這部小說中,古龍奉獻給讀者一個難忘的人物--江小魚。在六十年代,武俠小說中的男主角大抵為正氣凜然的英雄,像江小魚這樣的男主角,實在是個異數。他的行為變化多端,一會兒是君子,一會兒是小人。、他的內心又似乎充滿矛盾,沒有誰能夠完全理解他,恐怕連他自己也難以完全了解自己。

另外一部《名劍風流》也筆力不弱。小說寫得是少年俞佩玉的成長歷程,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似乎注入了古龍自己的辛酸經歷,讀來非常感人。尤其是描寫了一個真假顛倒的復雜世界,以及一個個謎一般的假面人物,表達了古龍內心深處很深的悲觀情懷,特別引人深思。

經過將近十年的奮斗,古龍終於殺出了一片新天地。隨之而來的是名譽與金錢。

曾經飽嘗貧困的他終於擺脫了貧困。他從台北郊區的小鎮搬到了台北市,住進了用他的稿費換來的豪華住宅。

二層高的華宅、布置得極為考究。他的家人住在樓下,他自己則佔領了樓上一層。在這一層的自由天地中,他隨心所欲,以文字編織他心中的瑰麗想像,彷彿忘卻了塵世的紛紜。

他到處搜羅各種佳餚瓊釀。打開他家中能發現一些在台北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的酒,不知他是用什麼方法得到的。

他書房的牆壁上,掛滿了朋友送他的字畫。也有時髦的HIFI唱機。電視機、錄像機、電子游戲機和西洋飛鏢之類的玩意。

他為書商們寫書,也為報刊提供連載的武俠小說。

他大把大把地掙錢,又大把大把地花錢,真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

古龍的寫作沒有計劃,沒有規則,興之所至,毫不在乎。拖槁的惡習總是改不了,往往拿了出版社的錢,卻不按時交稿。在報紙上連載,也是這樣,害得報紙編輯叫苦連天,只好請人代筆。

香港作家倪匡就替古龍代過筆,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活脫脫是古龍筆法。有一次,古龍斷稿二十多天,全由倪匡代寫,沒有一個讀者發現其中奧妙。

據說,香港一家報館請了古龍寫槁,不料,古龍寫到一半又"插蠟燭",又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報館老闆懇請倪匡捉刀,怕倪匡不答應,特別強調:"我們專誠請倪匡先生寫稿,補古龍的小說,稿費跟古龍一樣。"

老闆的意思是古龍的稿費已很高了,與古龍"一樣"應當不算虧待您倪匡了。

倪匡聽後哈哈大笑:"我沒有興趣捉刀,同時也想讓你知道,我的稿費一向比古龍高。"

●小說風行天下

古龍的武俠小說銷量之多,流行之廣,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

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古龍的創作真正達到輝煌,成為風行天下的名家。

他的影響超越台灣地區,而與金庸、梁羽生一起被公認為現代武俠小說最有成就的三大家。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早期作品:

蒼穹神劍 【處女作】

月異星邪

劍氣書香 【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又稱金劍殘骨令】

劍毒梅香 【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失魂引

游俠錄

護花鈴

彩環曲

殘金缺玉

飄香劍雨 【佳作】

劍玄錄

劍客行

◆中晚期作品:

浣花洗劍錄 【佳作】

情人箭 又名《怒劍》 【佳作】

大旗英雄傳 又名《鐵血大旗》 【佳作】

武林外史 又名《風雪會中州》 【代表作】

名劍風流 (結尾由喬奇代筆) 【佳作】

絕代雙驕 【代表作】

楚留香傳奇(又名鐵血傳奇)分為三部:【代表作】

《血海飄香》

《大沙漠》

《畫眉鳥》

楚留香傳奇續集分為四部: 【代表作】

鬼戀俠情 【又名借屍還魂】

蝙蝠傳奇

桃花傳奇

新月傳奇

午夜蘭花

多情劍客無情劍 (又名風雲第一刀) 【代表作】

九月鷹飛 (風雲第一刀後傳) 【佳作】

天涯·明月·刀 【代表作】

邊城浪子 (天涯·明月·刀後傳)【佳作】

蕭十一郎 【代表作】

火並蕭十一郎 (蕭十一郎續集)

流星·蝴蝶·劍 【代表作】

「七種武器」系列:【代表作】

長生劍

碧玉刀

孔雀翎

多情環

霸王槍

離別鉤

拳頭 【僅完成六種,此非七種武器之一】

七殺手 【佳作】

劍·花·煙雨·江南

絕不低頭 (唯一的一部現代版動作小說)【特別推薦】

大人物 【佳作】

拳頭 【又稱憤怒的小馬】

三少爺的劍 【佳作】

陸小鳳傳奇系列(共七部):【代表作】

陸小鳳傳奇

綉花大盜

決戰前後

銀鉤賭坊

幽靈山莊

鳳舞九天

劍神一笑

大地飛鷹 【佳作】

血鸚鵡

七星龍王

碧血洗銀槍

英雄無淚 【佳作】

圓月彎刀 (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佳作】

歡樂英雄 【代表作】

白玉老虎 【代表作】

白玉雕龍 【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

飛刀·又見飛刀 【佳作】

風鈴中的刀聲 【佳作】 (結尾由於東樓代筆)

怒劍狂花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筆)

那一劍的風情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筆)

邊城刀聲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筆)

獵鷹·賭局 【紀念篇】 (遺作, 短篇)

★增補作品集(仍為古大師的作品):

菊花的刺 【增補集】

劍氣嚴霜 【增補集】

鐵劍紅顏 【增補集】

古龍的武俠小說銷量之多,流傳之廣,看來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即使是不看小說的人,也常會在銀幕上和熒屏上,看到古龍的作品,若論小說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數量之多,也只有金庸堪與比較。一曲《小李飛刀》(由《多情劍客無情劍》改編的電視劇的主題曲)在香港與東南亞,唱到家喻戶曉。有一個時期,歌星前往東南亞登台,若不唱這一首歌,觀眾便會大喝倒采。

累得連台灣歌星也要連夜趕練,即使口音不正,也要唱出這一首粵語歌曲。

若論到創作數量,港台作家中恐怕只有倪匡能與古龍相比。古龍的小說總數可能在2000萬字以上,香港桂冠圖書公司的"古龍小說專輯"收80多種。1995年3月珠海出版社的古龍作品集,附有一張清單,列出已在中國大陸正式出版的古龍小說共68部。

①蒼穹神劍 ②月異星邪 ③劍氣書香 ④湘妃劍

⑤劍毒梅香 ⑥孤星傳 ⑦失魂引 ⑧游俠錄

⑨護花鈴 ⑩殘金缺玉 11飄香劍雨 12劍玄錄

13劍客行 14浣花洗劍錄 15情人劍 16大旗英雄傳

17武林外史 18名劍風流 19絕代雙驕 20血海飄香

21大沙漠 22畫眉鳥 23多情劍客無情劍 24鬼戀俠情

25蝙蝠傳奇 26歡樂英雄 27大人物 28桃花傳奇

29蕭十一郎 30流星·蝴蝶·劍 31九月鷹飛 32長生劍

33碧玉刀 34孔雀翎 35多情環 36霸王槍

37天涯·明月·刀 38七殺手 39劍·花·煙雨·江南

40絕不低頭 41三少爺的劍 42陸小鳳傳奇

43綉花大盜 44決戰前後 45火並蕭十一郎

46拳頭 47邊城浪子 48血鸚鵡 49白王老虎

50大地飛鷹 51銀鉤賭坊 52幽靈山莊 53圓月彎刀

54飛刀·又見飛刀 55碧血洗銀槍 56離別鉤

57鳳舞九天 58新月傳奇 59英雄無淚

60七星龍王 61午夜蘭花 62風鈴中的刀聲

63劍神一笑 64白王雕龍 65怒劍狂花

66那一劍的風情 67邊城刀聲 68獵鷹,賭局

古龍在台灣"武林"排名第一,已無爭議。據台灣著名武俠研究學者葉洪生調查所得,認為台灣十大武俠小說家的排名是:古龍、司馬翎、卧龍生、上官鼎、諸葛青雲、伴霞樓主、慕容美、孫玉鑫、柳殘陽、獨孤紅。

爭議頗多的是金庸、古龍、梁羽生三人的排名。而這三人之中,最無爭議的是金庸的大師地位。金庸的作品所表現的深厚意蘊確非古龍、梁羽生所能及,他不僅是現代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名家。

那麼,古龍與梁羽生孰前孰後呢?這完全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古、梁二人風格不同,各有成就,代表著現代武俠小說的兩極。恰如陳墨在《古龍論》中所言:

"他(古龍)雖然不能與金庸並肩,但與梁羽生卻可以並列、比較。"

"不管怎樣排法,古龍已是超一流的巨星高手,這已是武俠小說史上的不爭之實了。"

香港名作家、名主持人黃沾對古龍作了這樣的評價:莫論古龍的小說是否比金庸的好,只要談及武俠小說的流派,就不能不提古龍。

金庸也曾說過,古龍的小說獨創一格,構思奇妙,有成就。

倪匡初讀古龍的作品,驚為奇才,在香港大力推介。他認為古龍是金庸以來最好的武俠小說作家,突破傳統,別具風格,浪漫激情、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其作品刻畫人性深刻,人物生動,能把傳統與現代合而為一。

小說家溫瑞安則說,古龍生前死後台灣還沒有可跟他相比擬的武俠小說家。他的文風簡潔利落,風格創新,將傳統與現代溶合,適合節奏快的現代社會,有些運用象徵手法的內容更是現代社會的縮影。、古龍的武俠小說之所以能在眾多名家中異軍突起,自成一家,風靡天下,這是與他獨特的創作手法分不開的。他本著"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宗旨,將情節小說變為懸念小說。還將寫人,寫人的命運,人的情感與性格這一文學命題應用到武俠小說中去。他曾多次說過:

武俠小說不該再寫神,寫魔頭,應該開始寫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俠小說中的主角應該有人的優點,也應該有人的缺點,更應該有人的感情。

武俠小說的情節若已無法改變,為什麼不能改變一下,寫人類的情感與人性的沖突,由情感的沖突中製造高潮和動作。

只有人性才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人性並不僅是憤怒、仇恨、悲哀、恐懼,其中也包括愛與友情,慷慨與俠義,幽默與同情,我們為什麼要特別著重其中丑惡的一面?

古龍十分重視剖析和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大膽借鑒現代意識流以及推理小說的寫作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化,情節發展更加富於邏輯,作品意境更加虛實匯融,讀來別有一番風味,可獲得強烈的藝術美的享受。

他最喜歡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稱道其文字洗練准確、有力。古龍語言風格明顯受其影響,但更具中國古典通俗小說特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古龍的作品有很多佛偈一樣的短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便是他的名言,曾引起無數讀者的共鳴。

他愛交相運用長短句。他說:"長句讀來如浩盪大河一瀉而來,突然以短句相接,猶如一把劍把水截斷,可以收到波瀾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

古龍後期小說充滿了自由發揮的情感與觀念。一方面抹去了小說的歷史背景,獲得最大程度的創作自由;一方面使用大量符合現代讀者口味的技巧,如背景切割;畫面交錯,鏡頭分攝等蒙太奇的手法,使小說幽遠而空靈。既是一種詩化文體,又是一種怕人的商業文體。

古龍才華橫溢,但他缺乏節制,過於放縱。當他功成名就時,並沒有放慢創作的速度。不像金庸,在成名後將他的舊作全部修訂一遍,表現出很嚴謹的創作態度,而他仍然像從前那樣大量地"生產"。他寫了很多很精彩的小說,也寫了很多糟糕的小說。

古龍是一個明顯地有性格缺陷的人,同時又是一個讓人感到他的缺陷有時也不乏可愛之處的人。

他也許應該知足了,有風行天下的名譽,有豪華的住宅,還有一位賢惠的妻子。

古龍書房中掛著陳定公先生寫給他的對聯,將他與他太太梅寶珠的名字嵌入聯內:

古匣龍吟秋說劍,寶簾珠卷曉凝庄。

寶魘珠鐺春試鏡,古韜龍劍夜論文。

●浪漫情史

他與許多女人有過纏綿的經歷,

或短暫或長久,

最終都如過眼煙雲,

隨風而去。

女人,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也可以是獸。

青春期的浪漫情懷,總是使一個女人成為神,成為童話,成為美、自由與愛等等一切的化身。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浪漫情懷轉瞬即逝。

對於一個藝術家而言,有時則是浪漫終身。

於是,他們的生活、創作與異性糾葛一起,密不可分。

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文學語言:

永恆的女性引領著我們

在一剎那間,一個女人的目光即改變了我的旨趣,決心和思緒。

我只要一顆女人的心

戀愛是青年人的上帝

中國文人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說法;西方文人則有"靈感源泉"的說法。女性的美刺激,喚起了作家和藝術家的創造力。所以,羅丹、屠格涅夫、畢加索、莫泊桑、蕭邦、喬治桑、海明威等人,一直到臨終前仍在戀愛。

有島武郎曾說:

我因為寂寞,所以創作。

我因為欲愛,所以創作。

我因為欲得愛,所以創作。

創作的沖動起於愛,起於寂寞。或者,可以這樣說,因為寂寞才去愛,因為愛的空虛才去創作。

不斷地追逐幻美,又不斷地失望、沉淪。

沒有一個女人能夠永遠美麗,也沒有一個女人能夠永遠善解人意,能夠永恆地承擔藝術家賦予她的純潔與希望。

所以,貝特麗亞只能生存於但丁的《神曲》中,卻非實在的生活里。

當愛上一個女人,不只是簡單的情慾,而包含了更多的征服野心,如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等等,到頭來只能空嘆人生的虛幻。

越是在得到之中,就越感到無常的悲涼。

因為凡是美的東西都是悲哀的,當然,悲哀的東西並不一定美。

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是文人面對風

熱點內容
一對一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424
主角修煉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8:09:01 瀏覽:228
找一本校園小說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發布:2025-02-02 08:07:28 瀏覽:867
腹黑會長是頭狼全文免費小說 發布:2025-02-02 07:50:10 瀏覽:351
有沒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7:17:05 瀏覽:540
俞靜雅葉北城小說的名字 發布:2025-02-02 07:08:23 瀏覽:854
科幻小說起什麼名字大全 發布:2025-02-02 06:43:40 瀏覽:48
2017完結網游類小說排行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586
鳳棲梧桐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2 05:54:54 瀏覽:549
校園男主混混成長小說 發布:2025-02-02 04:55:53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