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金庸武俠小說影響

金庸武俠小說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4-11 07:28:02

A. 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力超過四大名著了嗎

金庸小說在現代通俗小說中,可以說是取得了巨大成功了的。但是與四大名著比較,仍然有差距。(我估計,如果金庸先寫出小說,再去看紅樓,他會一把火把自己的小說燒了)
先說紅樓,四大中,紅樓第一,毫無爭議。很少有小說像紅樓這樣在許許多多小場面當中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容量。就以中學課本里選的林黛玉進賈府來說,它初步刻畫了林處處小心,步步謹慎,「心似比干多一竅」的性格特點,同時大致向讀者展示了賈府各色人等的形象。最突出的便是王熙鳳。(想起王熙鳳,覺得她的嘴實在厲害,看似在誇林,實際上卻在恭維賈母,難怪她能討賈母歡心。)再者,它又完整的介紹了整個賈府的布局,展示了以後故事的大舞台。凡此種種,用一句話說,就叫「一支筆當千萬支筆用」。個人認為,在從古至今,中國小說當中,無出其右者。(註:讀紅樓夢千萬別看通行的120回本,就是高鄂續本,而要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80回本,煞是好看,對鑒賞能力的提高絕對有好處。)
再說其餘三部。西遊,水滸,三國,大致可以比肩,三者各有特點。
西遊,最好在成年以後,涉世較深時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都曾經歷過叛逆的年齡階段。然而,取經的過程(其實是我們的成長過程),九九八十一難,磨去了我們的稜角,我們不再叛逆,孫悟空也不得不皈依,乃至成為佛界的一員。同時,取經所遇無不在暗諷世態,連最後傳經時也要送禮。從人物塑造來說,孫悟空和豬八戒無疑是最成功的,人物的性格無疑很豐滿(這一點無需多說吧)。不為人注意的是,西遊也頗含智謀策略,比如花皮怪抓唐僧用的「分瓣梅花計」與三國中諸葛亮為了搶收小麥而用幾個替身吸引司馬懿主力可以說是毫無二致。
水滸,第一遍讀時有多少人能真正讀懂呢?說來慚愧,我第一遍也沒看出它真正的內容宋江的險惡,比起笑傲江湖裡的岳不群,那簡直是祖師級別的。第一遍讀笑傲,只要不是獃子,讀完時都知道岳不群是偽君子,但第一遍讀水滸,除了老於世故,城府極深之人,極少有人能看穿宋江這個人,雖然有些人覺得宋江好像沒什麼本事,不過也不會去細想,而往往對眾好漢的事跡津津樂道,更有不少人覺得宋江確是個忠義之士呢。如果去看一看金聖嘆評點的水滸,那些不了解乃至指摘水滸的人才會真正認識它。人物塑造方面,無也不想多說,評書中水滸系列的武(松)十回,宋(江)十回,石(秀)十回,盧(俊義)十回相當受歡迎,而林沖,魯智深,李逵等等也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三國,向來有很多擁躉。人物塑造方面,稍遜於其他,但劉關張,諸葛亮,曹操,孫權,周瑜,司馬懿等等也是深入人心,尤其是劉備這個人,可以說是另一個宋江,外有仁義之名,內藏梟雄之志,連生性多疑的曹操都被他騙過(雖然時間不長,但蛟龍入海,再難收服),還有臨終對諸葛亮說的,什麼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就代替劉禪的話,算是把諸葛亮牢牢的拴在了蜀漢的戰車上(這里不是貶低諸葛亮,其實本人對他還是很佩服的),可以算是厚黑學中的經典。估計很多孩子都會認為劉備很仁義吧。人物方面並不是三國的亮點,三國最優秀的是它為後世提供了場面極其廣闊的實用智謀範本。舉個例子,努爾哈赤,這個清朝的始祖,他的戰略戰術方面知識,幾乎都來自於三國。而在現代,三國又在商業,企業管理方面繼續顯示著它巨大的實用價值,這對小說來說,簡直就是個奇跡。
金庸的小說固然很好,我也喜歡看,但是要說它超過四大名著,所言太過。評價低了固然不好,而評價過高也會招來批評。對他的小說的喜歡不應該使自己失去判斷力,公正客觀的評價他,才是對它真正的關心愛護。

B. 金庸武俠小說為何能影響一代人

我覺得金庸小說的成功以及風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缺少任何一方面 他的作品都不會火到這種程度
外因方面
上世紀6070年代是新派武俠小說發展最好的一個時期 最早的應該算是梁羽生 其後金庸古龍卧龍生等等都開始寫 這個時期武俠小說創作集體井噴 寫作和閱讀的受眾都可謂是空前的 一方面比之前的還珠樓主白羽等人的老派武俠要生動更多更吸引人內涵也更為豐富 另一方面 整個華人屆是趨於一個政治和社會比較穩定的狀態 人們對通俗文學的閱讀較以前更廣泛也更多(正因為武俠小說作為通俗文學中的一種 它的傳播范圍自然比一般的文學作品廣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那時「有華人的地方 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這是大的環境和閱讀氛圍
內因方面
金庸在這個時期 確實是對武俠小說創作 整體實力最強的一個 他比古龍的寫實 比梁羽生的生動好看 更關鍵的是 他的武俠小說不單純是武俠小說 而是有著較為深刻的內涵 金庸個人的國學修養非常強(撰武俠小說之前就是著名的傳媒人 也是《明報》創始人之一 這也為他的武俠小說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滋養) 比如他的《射鵰英雄傳》就是以中國傳統「易經」為載體創作的 《笑傲江湖》算是個政治斗爭的寓言 《連城訣》探討了人性中的惡 《天龍八部》探討了復雜的人性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分別就儒家和道家的視角塑造了兩個主人公郭靖和楊過 《鹿鼎記》分明就是半部中國歷代的政治變遷史算是一部歷史的一本歷史視角的武俠小說 而且探討了關於中國人國民性的問題 這些都是金庸小說在觀點和主旨方面的 就細節而言 他創造的武功啊情節啊以及和真實歷史的嫁接啊 等等 都可謂無人出其右 這些都是金庸武俠小說能夠成功的主觀方面的因素
所以說 在上世紀6070年代 那個時候 人民大眾普遍缺乏精神的和娛樂的雙重滿足和需求 而金庸的武俠小說 恰恰在思想性精神性 和娛樂性休閑性兩個方面給了華人讀者滿足 你說 這樣的作品有可能不風靡全球華語文學界嗎?
公開表示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名人有很多 甚至包括鄧小平蔣經國等政治家 山野村夫就更不用說 為什麼他能夠爭取到這兩方面多層次的讀者群 就是因為金庸的書 屬於那種 你具備多少給養就能從中汲取多少東西的人 不同層次的人在他的小說中所得到和體會到的是不同的 有民族大義 有文化傳統 有勵志故事 有郎才女貌 有兵器武功 等等 這正是金庸的高明之處
而反觀今日 金庸小說照當年比是式微的 但是這是人們閱讀習慣以及生活方式乃至主流價值觀改變的結果 試問現在讀書的人還有多少呢? 分到讀武俠和金庸的人頭上就更少 而且金庸小說里所宣揚的東西 未必都當下的年輕人認同 對吧?
因此 我覺得被金庸武俠小說影響深刻的 確是你問題中提到的那樣 屬那「一代人」 金庸的小說也避免不了時代和其個人的局限性 因為誰都避免不了

C. 看了金庸寫的武俠小說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有很強的社會學價值。裡面影射的很多是現在的社會丑惡現象。加之武俠小說想來受歡迎,所以影響格外之大。金庸先生的作品已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在國內形成一門顯學號稱「金學」。連日本都有研究金庸先生的學者。

D. 傳統文化對金庸小說的影響

1957年一部《射鵰英雄傳》出世,中國武俠小說的格局開始不一樣了,家國情懷、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大宋岳飛。有多少人歷史啟蒙教育與對歷史感興趣是從金庸武俠作品改編的影視劇與小說開始的。
金庸本名查良鏞,上個月底去世,無數人緬懷他,他的影響力非常廣泛。包含文化界、演藝界、對商界人物的影響、報業、歷史、政治等。加上金庸長壽,作品通俗影響范圍廣,無數各行各業的人都深受他作品中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人物影響,他使中國的歷史王朝變得有趣、不再遙遠。
地域影響力包括台港澳、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亞洲的韓國、日本、泰國等因為電影電視劇的因素也有一些影響。海外華人世界無數人看過他的作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影響力。
金庸曾經做過《大公報》的記者幾年,後來創辦了香港大報《明報》,寫過無數政論文章,也是香港回歸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為香港香港回歸做過貢獻,。
有人說金庸的小說有點像現在的網路小說,簡單普通影響有限。這主要是說金庸的小說通俗,這話對,但《三國演義》、《紅樓夢》也是通俗小說。魯迅的作品文章也是通俗小說,小說這東西本來就需要通俗。
金庸作品傳遞的價值觀正確,三觀正,也有一些普及歷史的意義,讓中國的傳統王朝歷史變得吸引人,他重構了一個融入了歷史的武俠世界。
華羅庚、鄧小平、馬雲等,雖然他們將金庸武俠小說視為一種休閑放鬆的消遣,華羅庚曾經說過「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但歷史上戲劇等何嘗又不是消遣,這是民眾文化娛樂的需求。
金庸對中國歷史很感興趣,有人說他歷史水平有限,做不了歷史學家。這話對著,一個人一輩子的精力有限,金庸當年既寫武俠小說、也寫報紙政論文章、還要管理《明報》,非常忙碌。但他算得上歷史小說作家,這一點是沒有質疑的。

E. 金庸作品在海外有什麼樣的影響

金庸的文學文化影響,在華文世界無遠弗屆。曾有人這樣形容,「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美國北京聯合會榮譽會長李紅是一名金庸小說迷。她告訴記者,上初中的時候,從《射鵰英雄傳》就開始迷上了金庸的「刀光劍影江湖天下,纏綿悱惻愛恨情仇」。

李紅說,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塑造了「言之俠者,重信守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客精神。這種愛國情懷、俠義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血液中的一部分。在金庸文學作品中成長,學習中華文化的海外華人也尋求到了自我身份的認同。

「金庸作為一代文學巨子的殞落,令人扼腕嘆息。」海外著名評論家,北美中文作家協會副會長陳瑞琳提到,金庸的作品代表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忠孝仁義,蘊含著莊子的「雲游四方」,也有老子對於「天地人和」的思想,這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享的文化密碼。

受金庸劇影響桃花島的遊客人數暴增

此前,由於受到金庸劇《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的影響,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的桃花島的遊客人數暴漲,而為了感謝大俠金庸,桃花島將出資為金庸修建一座銅像。

後來,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的桃花島旅遊管委會就將一份設計圖送至張紀中處,徵求意見,這正是金庸銅像的設計圖紙。桃花島旅遊管委會負責人邵先生告訴記者,已經播出的內地版《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都是在這里拍攝的。

受此影響,桃花島去年全年的遊客總人數從原先的每年8萬人暴漲到37萬,旅遊盈利也相應增加了5800萬。於是,當地旅遊局出資於本月15日為金庸修建銅像。

以上內容參考 中新網-受金庸劇影響遊人數暴增 桃花島要為金庸立銅像

以上內容參考 中新網-海外華人追念金庸:武俠精神已融入華人血液

F. 金庸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至情至性。

多少人醉心於金庸小說,都是被其中一些至情至性的人和事打動。

虛竹習慣了體制內的生活,習慣了粗衣素食,可是命運卻安排他先後成了逍遙派CEO,控股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旅遊度假區的靈鷲宮董事長。人生如棋,不是所有際遇都可設計。有些幸運,唯獨眷顧不忘初心之人。

世人皆知歐陽克為白駝山莊的少莊主,武藝高強、風流倜儻。可嘆他一往情深,看錯了人,犯了職場大忌,卻鮮為人知。

那一晚的風陵渡口,我有故事你有酒,沒有刀光劍影,只有脈脈溫情。

你我從未見過風陵師太出場,卻知其師是個深情人。

當局高層愛上叛軍首腦,一定不是「政治正確」。但那又怎樣?世上不如意事居八九,我偏要勉強。

人生就像一場越過三峰的旅程,過遠橋,乘蓮舟,攀岱岩,跨松溪,翻翠山,賞梨亭,游聲谷,日有青書在手,夜有清風明月,卻再也不是從前的無忌少年。張無忌不飲濃茶,亦不喝碳酸飲料,卻在周芷若這杯檸檬水和趙敏這碗蒙古烈酒上,又糾結起來。

平心而論,一言蔽之,辟邪劍譜的奧妙關鍵在於那一個補刀。

人潮人海中,我彷彿又看到岳不群,他還是端著溫熱的茶缸,只是杯里不再有枸杞。

  • 金庸老爺子一生的成就如何?

  • @伯通

  • :金庸,用通俗現代漢語塑造了一個鮮活浩瀚的江湖,並將其代入到整個華語世界的集體認知中,進而影響到難以計數之人類的生命流變。這個如創世神一般的漢字組裝專家,因其人生經歷之多樣性,加之極低的討論門檻,直至去世,依然在引發圍觀者情緒激盪——愛之者嗚呼哀哉,厭之者斥其淺薄。
  • 金庸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60後(馬雲、張小龍……)

    阿里巴巴——馬雲——風清揚

G. 金庸及其小說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當時舊武俠小說雖也熱火朝天,但自始至終為新文學所瞧不起,始終難登大雅之堂,當時自命為大雅的報紙和自命為大報的報紙,都不屑於刊登,武俠的讀者,還缺少知識分子,而主要是下層的「識字分子」。當時武俠小說的地位,猶如流浪江湖的賣解藝人,看的人雖多,卻始終算不得名門正派,梁、金一出,局面頓時改觀,各大報也都以重金作稿酬,爭相刊登,讀者也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港、台、新、馬,一時風起雲涌,開創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新世紀。隨後,關於武俠小說的專門研究也漸成熱潮,與純文學相比美。

H. 金庸小說對你的寫作有哪些影響

愛情觀,歷史觀,我初中時候開始看的,完全後作文特飛猛進

I. 金庸武俠小說對你的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影響

俠義精神有利於形成青年正確的社會正義感。金庸筆下的武俠英雄,大多身懷絕技,且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愛憎分明,能夠行俠仗義,見義勇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如《射鵰英雄傳》中善良忠厚、堅豪勇敢、被譽為「俠之大者」的郭靖;如《神鵰俠侶》中急公好義、排憂解難的「神鵰大俠」楊過;如《笑傲江湖》中坦率真誠、光明磊落的令狐沖;如《雪山飛狐》《狐外傳》中鋤強扶弱的錚錚鐵漢胡斐,等等。這種是非分明、疾惡如仇的俠義精神,非常有利於引導青年形成正確的社會正義感,有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

J. 金庸武俠小說的價值及意義是什麼

個人看法:文學價值,史學價值,藝術價值都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
有意義的地方大概就是 塑造的人物性格 能讓讀者 更懂些人性吧

熱點內容
小說排行榜前 發布:2025-02-04 08:44:58 瀏覽:980
現代版皇宮小說 發布:2025-02-04 08:44:57 瀏覽:289
蛋美言情快穿小說 發布:2025-02-04 08:05:51 瀏覽:627
最新關於火影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07:51:38 瀏覽:644
玄幻穿越小說完本 發布:2025-02-04 07:40:58 瀏覽:695
經典的虐戀短篇現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07:35:32 瀏覽:187
搞笑gl穿越完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06:36:47 瀏覽:738
古代小說女主叫夏子安 發布:2025-02-04 06:23:36 瀏覽:235
女主高冷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05:56:30 瀏覽:510
關於寫校園回憶的小說 發布:2025-02-04 05:37:54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