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接種小說

古代接種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4-11 02:41:56

『壹』 請問古代沒有污染,所用食物全是純天然,為何古人的壽命低呢

說到古人壽命,很多人都覺得在純天然的自然環境里,古人應該很長壽,在傳說中上古時期的彭祖活了800多歲呢。不過這在科學世界裡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後來有學者認為對彭祖的年齡計算採用的是「小花甲計歲法」,在這種演算法里,一年也就是60天,可是即使這樣算來,彭祖也活了130歲。130歲對於現今的平均壽命來說也是相當厲害了,那麼古人是不是都很長壽呢?一般情況下能活多少歲?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生病。話說生病了去找醫生就好了,但是在古代一般人可是看不起病的,醫療費用很高。清代小說《紅樓夢》中講醫生上門看一次病的費用就要一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就相當於尋常人家的半個月開銷,這還不算給你開葯治病等後續費用。所以在古代普通人是看不起病的,能看得起病的一定是官宦有錢人家。因此,民間產生了許多偏方,甚至有許多窮苦百姓偏方也買不起,全靠身體扛過去,抗不過去就只好等死。

看病貴,話說回來,即使有錢看病也不見得就好,因為在古代的醫療水平實在是有限,有時候不僅看不好病,甚至還會用錯葯加重病情。許多在現今看來無關緊要的病,在古代可就是重疾,比如瘧疾、感冒等。

『貳』 一本小說,忘了叫什麼了,前面是女主幫好友接種生子,沒想到自己…後來她懷孕了,跟男主結了婚…

不知道。。。

『叄』 歷史上古代人是怎麼接種疫苗預防疾病的

天花疫苗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疫苗,可以追溯到11世紀,是宋代中國人發明的疫苗,叫做「痘苗」。清代醫學家朱純嘏的《痘疹定論》載:「宋仁宗時丞相王旦,生子俱苦於痘,後生子素,召集諸醫,探問方葯。時有四川人清風,陳說:峨眉山有神醫能種痘,百不失一。不逾月,神醫到京。見王素,摩其頂曰:此子可種!即於次日種痘,至七日發熱,後十二日,正痘已結痂矣。由是王旦喜極而厚謝焉。」這也是史料記載的最早一次天花疫苗接種。不過朱純嘏將「宋真宗時」誤記成了「宋仁宗時」。

清代的官編醫書《御纂醫宗金鑒》也說:「古有種痘一法,起自江右,達於京畿。究其所源,雲自真宗時峨眉山有神人出,為丞相王旦之子種痘而愈,遂傳於世。」

最早的天花疫苗接種方法,是利用天花患兒身上的痂或膿汁直接作為痘苗,吹到接種者的鼻孔內,使之感染天花病毒,出一次症狀略輕的痘,從而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這一種痘法也叫做「人痘法」,跟後來的「牛痘法」相區別。作為痘苗的痂或膿汁,叫做「時苗」,跟後來的「熟苗」也不一樣。

可以想像,用「時苗」接種的人痘法,一開始的風險是非常大的,跟被自然傳染了天花幾乎沒什麼差異,「苗順者十無一死,苗凶者十隻八存」,接種的致死率約20%。後來,醫生發現,如果對痘苗加以篩選,選育六七代之後,痘苗的毒力就會大大降低,幾乎不再致死。這種選育出來的痘苗,就是「熟苗」。清代醫書《種痘心法》稱:「其苗傳種愈久,則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若時苗能連種七次,精加選煉,即為熟苗。」

「熟苗」的安全性如何?另一本清代醫書《種痘新書》提供了一個數據:「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致死率降至0.33%。

按有史料可證的說法,這種比較安全的「熟苗」最早出現在明代隆慶年間。此前,明朝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天花瘟疫:「嘉靖甲午年春,痘毒流行,病死者什(十)之八九。」致死率竟然高達80%以上。這場天花的流行,也促成了種痘法的推廣:「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由此蔓延天下。」正是在這次接種痘苗的過程中,明代醫生發明了「熟苗」接種法。

當時許多醫生家中都保存有「熟苗」:「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近日溧陽人竊而為之者亦不少。當日異傳之家,至今尚留苗種,必須三金,方得一枝丹苗。買苗後醫家因以獲利。時當冬夏種痘者,即以親生族黨姻戚之子傳種,留種謂之養苗。」北宋的峨眉山神醫既然「能種痘,百不失一」,我估計家中也保存有篩選、改良過的痘苗。

入清之後,由於順治皇帝死於天花,康熙對天花的傳染非常警惕(康熙本人也得過天花),下令推廣種痘法:「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諸子女及爾等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今邊外四十九旗以喀爾喀諸藩,俱命種痘,凡所種皆得善愈。嘗記初種時,年老人尚以為怪。朕意為之,遂全此千萬人之生者,豈偶然耶?」

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17世紀下半葉,清代康熙年間),中國的種痘法傳入俄羅斯,然後經中亞傳至土耳其。18世紀初,英國駐土耳其公使的夫人蒙塔菇又將種痘法從君士坦丁堡帶回英國,英國很快成為歐洲的人痘接種中心

~

『肆』 中國古代醫學成就表

公元前2500年
-2500.00.00?中國已有釀酒活動,並出現大量的陶制專用酒器,古字中的醫字從酉字,酒與醫相聯系
-2000.00.00?中國的甲骨文中關於王制敘述中提到"病小臣",視為醫療行政之始
-2000.00.00?中國的甲骨文中已有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和多種疾病的描述,並有除蟲、沐浴等記載
-2000.00.00?中國的倉頡整理象形文字,以鳥、獸、蟲、魚為偏旁規范生物名稱,初具生物分類思想
-1500.00.00?中國的《尚書•說命》對服葯後的反應與疾病關系進行了論述
-1500.00.00?中國的商都設有下水道,已知住宅、身體、飲食清潔,並出現專門的衛生和醫療用具
-1000.00.00?中國《周禮》《禮記》對四季氣候變異引起的多發病與疫病流行已有一定認識
-1000.00.00?中國出現"凌人",專管藏冰,用冰防腐
-1000.00.00?中國的《周禮》劃分醫學為食醫、 疾醫、瘍醫、獸醫,為醫學分科之始
-1000.00.00?中國設立醫官掌管醫葯衛生,年終統計醫師治癒或死亡人數並予獎罰,為醫療考績之始
-1000.00.00?中國文獻記載的生物名稱已有1000多種,並分為草、木、蟲、魚、鳥、獸六類
-700.00.00?中國的管仲提出生命起源的氣化論,認為生命是由氣本身的自然變化而產生的.
-580.00.00?中國的醫緩提出治療疾病的"攻、達" 兩種方法, 並認為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為不治
-556.00.00)中國人已經認識到狂犬之為害
-541.00.00)中國的醫和倡陰、 陽、風、 雨、晦、明 "六淫致病學說",為最初的病因理論
-500.00.00?中國描寫人體解剖與生理的《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問世
-500.00.00?中國的《爾雅》出現類和屬的概念,植物區別為草本和木本,動物分為蟲、魚、鳥、獸、畜
-400.00.00?中國的扁鵲診病時,已用望、聞、問、切等方法,已用針灸、按摩、湯葯等多種方法
-400.00.00?中國的簡帛醫書《十一脈灸經》記載詳細的經脈學說,已有湯、散、丸、葯酒等劑型
-400.00.00?中國的簡帛醫書《五十二病方》詳實敘述各病症狀,其手術和非手術療法豐富多樣
-400.00.00?中國簡帛醫書《導引圖》為現存最早的醫療體育圖
-300.00.00?中國的《內經》論述了臟腑、經絡、營衛氣血以及疾病認識、治則治法、養生保健等
-300.00.00?中國的《山海經》記載有關葯物百餘種,並敘述數十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300.00.00?中國的魏襄王使用玉唾壺,說明此時講究個人衛生,已用唾壺收拾痰涎
-220.00.00)中國的政府專設有「癘人坊」,收容流落到社會上的麻風病人
-220.00.00)中國湖北的秦簡較詳細地記載了有關法醫學的內容,包括活體及現場和屍體的勘查等
-220.00.00)中國咸陽的阿房宮安裝了五角形直徑60厘米的下水道管,並配有浴池、冰庫等設施
-213.00.00)中國的秦始皇下令焚詩書百家,惟醫葯、種樹之書不在禁書之列,得以倖免
-206.00.00)中國的湖南湖北的漢墓葬式說明屍體防腐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
-150.00.00?中國的醫師淳於意針對漢文帝詔問所述之25例病案,匯集成《診籍》(最早的醫案.00.00)
-26.00.00)中國的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書, 有醫經7部,經方11部
公元1年
5.00.00)中國政府設"本草待詔" 一職, 徵集國內通曉方術、本草的學者,為《本草經》創造了條件
16.00.00)中國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同解剖屍體 "度量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其終始,雲可以治病"
25.00.00)中國朝廷置太醫令,掌諸醫,下設員醫 293人,員官19人。另設葯丞、方丞各一人
27.00.00)中國的《論衡•解除篇》中提出蚤、虱有吸血之害
60.00.00?中國民間倡導跑步、氣功等健身運動
100.00.00?中國的《神農本草經》成書
125.00.00?中國鄭玄釋「五毒攻之」為用瓦罐將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燒之",即以升華法煉制外科用葯
162.00.00)中國隴右軍中大疫, 死者十之三四,軍中設庵盧收治病人,此乃野戰傳染病院之始
186.00.00)中國畢嵐創造翻車渴烏(灑水車),用灑南北郊路。乃城市用灑水車以保持衛生之始
190.00.00?中國的《難經》 約成書於此時
190.00.00?中國的《治百病方》約成書於此時
190.00.00)中國的華佗應用酒服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在麻醉下施行開腹術
190.00.00?中國的華佗提倡醫療體育法,創模仿虎、鹿、熊、猿、鳥動作的"五禽戲」
200.00.00?中國的張仲景完善中醫辯證施治理論
210.00.00)中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葯的臨床診治體系
250.00.00?中國的王叔和著《脈經》,是中國第一部切脈診斷專書
250.00.00?中國的王叔和將《傷寒雜病論》 分為專論傷寒之 《傷寒論》與專論雜病之《金匱要略》
256.00.00)中國的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
300.00.00?中國的葛洪撰《肘後方》首次描述了天花的流行,預防恙蟲病及防治狂犬病發作的方法
307.00.00)中國的出現一系列腳氣病診療技術專著
350.00.00?羅馬君士坦丁帝改信基督教,遷都拜占庭,下令在東方大城市興建醫院
356.00.00)中國發現多處流行疾疫,故實行人群隔離措施,如染疫朝臣百日不得進宮等
392.00.00)中國有例唇裂修補手術取得成功
420.00.00)中國的胡洽編著了《百病方》,其中載有用水銀制劑作利尿葯
479.00.00)中國的雷斅編成葯劑學專著《雷公炮炙論》
491.00.00)中國的南方發大水,有人立廨收養貧病人,此為私立慈善醫院的最早形式
499.00.00)中國的《劉涓子鬼遺方》論述了金創、癰疽、瘡癤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500.00.00)中國的陶弘景編撰《本草經集注》、《補闕肘後百一方》等書
500.00.00)中國葛洪的《肘後方》傳入日本
514.00.00)中國的針灸傳至朝鮮
518.00.00)西亞各國開始與中國通商, 所產多種葯材如薰陸、鬱金、蘇木、青木香等傳入中國
533.00.00?中國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作物與環境的關系、作物的特性等
550.00.00)中國針灸傳至日本
552.00.00)中國的梁元帝蕭繹以《針經》贈日本欽明天皇
562.00.00)中國的知聰攜《明堂圖》等 160餘卷醫書至日本
570.00.00)中國已經使用汞錫銀合金作為齒科的填充劑
608.00.00)日本派葯師惠日、倭漢直福因等人來中國學醫
610.00.00)巢元方等編撰《諸病源候論》,為中國第一部病因病理學專著
610.00.00)中國的《諸病源候論》中載有腸吻合術、網膜結扎切除術、血管結扎術等方法
624.00.00)中國在首都舉辦太醫署,設兩級四科,是歷史上規模較大的醫科大學,師生340多人
629.00.00)中國頒令各州、府設立地方醫學校教授醫學
641.00.00)中國的漢人大天、藏人達馬郭夏把大批中醫葯書籍譯成藏文,開始了藏漢醫學交流
645.00.00)中國的玄奘由天竺等地收集大批醫葯文獻回長安。對中印醫葯文化交流產生影響
652.00.00)中國孫思邈的臨床醫學網路全書《千金要方》成書,首次繪制彩色經絡穴位掛圖
659.00.00)中國的蘇敬等人對前代本草著作進行修訂,所撰《新修本草》由政府頒行全國
682.00.00)中國孫思邈所撰的《千金翼方》公布於世
693.00.00)中國醫學教育制度傳入朝鮮,朝鮮置針博士,教授中國醫學
700.00.00)中國的比吉•贊巴希拉漢翻譯《醫學寶鑒》、《屍體圖鑒》、《甘露寶鑒》等西方名著
700.00.00)中國的漢人摩訶衍和藏人毗盧遮那共同編譯成《月王葯診》,為最早的一部藏醫文獻
700.00.00)日本引進中國醫學教材和教育制度,設醫師、醫博士、醫生、針師、針博士等
713.00.00)中國孟詵所撰《補養方》經張鼎增補,改名為《食療本草》
739.00.00)中國的陳藏器撰成《本草拾遺》,創 "十劑"(方劑)分類法,並載"罌粟"入葯
750.00.00)中國各地的醫家已廣泛應用海藻、昆布、海蛤等製成丸散,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752.00.00)中國的王燾撰《外台秘要》,集醫學之大成,記有金針撥內障法及白帛浸尿法等技術
754.00.00)中國鑒真和尚抵達日本,傳授中國科學文化與醫葯知識
762.00.00)中國的王冰重新編釋《內經•素問》
800.00.00?中國藏人宇陀•寧瑪元丹貢布等所撰的《據悉》(四部醫典)成書
800.00.00?中國回鶻(維吾爾族)醫學文獻在此時大量涌現
820.00.00)中國唐代詩話中,載有眼科醫生能為患者裝假眼, 以珠代之
841.00.00)中國道人藺某撰《理傷續斷方》,其手法、手術復位及夾板固定的方法都有很科學
847.00.00)昝殷著《經效產寶》,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著
919.00.00)中國籍的波斯人李珣著《海葯本草》
936.00.00)中國的和凝父子撰著《疑獄集》,為法醫學之始
937.00.00)中國此時已經能夠以刀針割治癭瘤(甲狀腺腫)
947.00.00)中國的契丹主患熱病,以冰罨貼胸腹四肢,為中國冰罨療法之始
951.00.00)中國此時的臨床使用已經出現鼻飼給葯法
950.00.00?中國的北方已將過去用楊枝作刷清潔牙齒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出現植毛牙刷
973.00.00)中國的劉翰、馬志等人修改國家葯典《本草》,編成《開寶新詳定本草》
974.00.00)中國的李昉等重新校勘《開寶新詳定本草》,為《開寶重定本草》
978.00.00)中國政府設立翰林醫官院,組織編撰《太平聖惠方》等
992.00.00)中國的王懷隱等編成《太平聖惠方》,頒諸州,設醫博士掌之
998.00.00)中國的四川一些醫生開始為群眾施行種痘術
1000.00.00?阿拉伯的阿維森納吸收希臘和東方醫學傳統,建立阿拉伯醫學體系(《醫典》)
1026.00.00)中國的王惟一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鑄造等身針灸銅人兩具作為針灸教學模型
1045.00.00)中國的《續資治通鑒》載此時依據解剖刑犯內臟,繪制出《五臟圖》
1057.00.00)宋代創設"校正醫書局",校正了《神農本草經》等歷代醫學經典著作,並刻版印行
1060.00.00)宋代官辦醫學校「太醫局」,學生300人分習產、眼、瘡腫、口齒及瘡腫等九科
1061.00.00)中國的蘇頌主編成《本草圖經》,系第一部由政府編繪成的刻版葯物圖譜
1068.00.00)中國的醫官馬世辰應邀前往高麗國(今朝鮮)治病
1075.00.00)中國的《蘇沈良方》首載秋石製取法, 為最早的性激素制劑
1076.00.00)中國的官方改革醫學教育,採用"三舍法",重視臨床實習考察,令學生分習各科
1076.00.00)中國在太醫局設官營葯鋪賣葯所,即熟葯所,實行國家專賣,此後推行全國
1082.00.00)中國的慎微編撰《證類本草》
1086.00.00)中國開始注意鍍金工人為水銀所熏引致頭手俱顫,及採石人為石末傷肺等職業
1106.00.00)中國的楊介與畫工解剖死刑後的人體,校以古書,編成人體解剖圖譜《存真圖》
1114.00.00)中國將合葯所改為醫葯和劑局,賣葯所改為醫葯惠民局,實行葯政管理
1117.10.01)中國政府公布次年《運歷》,警示民眾提前預防疾病
1130.00.00?中國首都已經建立每年春季沿門清理地溝,每日掃除垃圾及清除糞便等公共衛生制度
1130.00.00)中國竇材的《扁鵲心書》首載山茄花(曼陀羅花)和大麻花作全身麻醉劑
1144.00.00)中國的成無己撰《註解傷寒論》
1149.00.00)中國陳旉編撰的《農書》中有關於垃圾糞便合理處理和利用的記述
1170.00.00)中國的洪遵刊《洪氏集驗方》,首次記述同種異體骨移植術
1200.00.00)中國的張杲已能鑒別天花和水痘
1220.00.00?中國的《聖濟總錄》成書,頒行全國
1232.00.00)中國的葯肆中始有"飲片"之名
1237.00.00)中國的陳自明撰著《婦人良方大全》,為中國最早的婦科專著
1247.00.00)中國的宋慈撰成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
1268.00.00)中國政府頒布衛生法規,設官醫提舉司掌醫戶差役詞訟,由儒吏執掌衛生法規
1285.00.00)中國形成各路醫學教授學正,訓誨醫生每月朔望到指定處交流經驗的制度
1292.00.00)中國元朝政府在首都和上都(多倫)各設回回葯物院
1300.00.00)中國的滑壽發現小兒麻疹之粘膜疹
1307.00.00)中國鄒鈜續增陳直的老年病專著《養老奉親書》,更題為《壽親養老新書》
1316.00.00)中國政府規定醫生必須精通十三科之一方能獲准行醫
1330.00.00)中國蒙古族的忽思慧撰《飲膳正要》,為中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
1331.00.00)中國的李仲南撰《永類鈐方》,首次提出"俯卧拽伸"復位法治療脊柱骨折
1337.00.00)中國的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首創"懸吊復位法" 治療脊柱骨折
1400.00.00?中國蒙古族的沙圖穆蘇(一說回族)撰成《瑞竹堂經驗方》
1403.00.00)中國的明朝政府編成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其中收載有明代以前的大量醫書
1513.00.00)中國的李濂撰著了《醫史》
1550.00.00)中國的沈之問撰著了《解圍元藪》,為中國第一部麻風病專著
1554.00.00)中國的薛鎧著《保嬰撮要》,創用燒灼斷臍法預防嬰兒破傷風
1567.00.00)中國《痘科金鏡賦集解》載,安徽以接種人痘法預防天花,後逐漸傳至全國
1567.00.00?中國安徽太平縣的醫生發明了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術
1568.00.00)中國的徐春甫等在直隸順天府(今北京)組織成立"一體堂宅仁醫會"
1575.00.00?中國的王向撰著《眼科龍術醫書
1578.00.00)中國的李時珍撰著的《本草綱目》成書,1593年於金陵首次印行,世稱金陵刻本,該書明確提出部、類、種三級生物分類程序
1600.00.00?中國蒙古族的占布拉著《醫法海鑒》,記述蒙古醫治療各科疾病的方葯
1601.00.00)中國的楊繼洲撰《針灸大成》
1602.00.00)中國的王肯堂著《證治准繩》
1617.00.00)中國的陳實功《外科正宗》中記述設計精巧的鼻息肉摘除術、氣管縫合術等
1617.00.00)中國、朝鮮聯合舉行醫學疑難問題討論會,會議紀要名為《醫學疑問》
1620.00.00)中國的武之望著《濟陰綱目》
1625.00.00?中國的土茯苓輸至印度、土耳其、波斯等國。被視為治花柳病良葯
1632.00.00)中國的陳司成撰《霉瘡秘錄》,為中國第一部梅毒病證治專著
1642.00.00)中國的吳又可著《溫疫論》,論述傳染病傳染途徑、病源及特異性等
1642.00.00?中國的吳又可撰寫流行病學專著《溫疫論》
1650.00.00?中國藏族的德西•桑吉嘉措著《藏醫史》
1675.00.00)中國的漁陽天花流行,有人設壇廠,購求出痘夭亡兒屍火化,以控制傳染
1681.00.00)中國政府詔令全國推廣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之流行
1683.00.00)荷蘭東印度公司的W.T.瑞尼把中國的針灸術介紹到歐洲
1688.00.00?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已經開始向歐洲傳播
1704.00.00)根據《四部醫典》和《月王葯診》內容繪制的藏醫學系列掛圖共79幅全部完成
1717.00.00)中國人痘接種術傳入土耳其,隨後又由英國公使夫人M.W.蒙塔古傳入英國
1721.00.00)波爾斯東在美國首先推廣中國人痘接種術
1723.00.00)中國蔣廷錫等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內有《醫術典》(醫部全錄) 520卷
1742.00.00?中國的俞茂鯤在《醫宗金鑒》介紹了痘衣、痘漿、水苗、旱苗四種接種方法
1742.00.00)中國的吳謙等編撰《醫宗金鑒》刊行
1742.00.00)中國的葉天士著《溫熱論》,門人集其醫案撰為《臨證指南醫案》
1757.00.00)中國的張宗良著《喉科指掌》
1759.00.00)中國的趙學敏撰《串雅外編》、《串雅內編》
1772.00.00)中國政府編輯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錄醫書97部,存書目94部,附錄 6部
1787.00.00)中國藏族的蒂瑪•丹增彭措撰《晶珠本草》
1792.00.00)中國的唐大烈主編《吳醫匯講》,為中國最早的醫學期刊
1798.00.00)中國的吳鞠通著《溫病條辨》《醫醫病書》及門人整理之《吳鞠通先生醫案》
1800.00.00)中國蒙古族的洛•索勒日哈木著《脈訣概要》《巴莎木製葯法》和《葯物識別》等
1800.00.00?中國蒙古族的堪布-伊舍巴拉吉爾撰《甘露醫理》、《甘露診療》等
1820.00.00)真性霍亂(俗稱吊腳痧)傳入中國
1822.00.00)《太醫院志》載, 清政府下令在太醫院內廢止針灸科
1828.00.00)中國的汪期蓮輯《瘟疫匯編》,記載蒼蠅為瘟疫(霍亂)傳染之媒介
1830.00.00)中國的王清任撰成 《醫林改錯》,糾正前人在人體解剖中的某些謬誤
1830.00.00?中國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糾正許多解剖學與生理學的錯誤認識
1838.00.00)中國的鄭宏綱著《重樓玉鑰》
1848.00.00?中國的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記述了植物1714種,繪圖精審,有的可據以定科或目
1864.00.00)中國的吳尚先著《理瀹駢文》
1872.00.00)中國新疆的拜德熱丁•蘇皮阿匐撰著《驗方鎖要》
1875.00.00?中國的蒙人占布拉道爾吉著《蒙葯正典》
1884.00.00)中國的唐容川先後著《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中西匯通" 之名目此始
1898.00.00?中國的嚴復譯出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介紹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思想
1900.00.00?中國的庫西卡編著《蒙醫驗方集》,初並附有蒙、藏、漢、滿四種文字的蒙葯名錄

『伍』 中國古代的種痘之術

關於實施種痘免疫的最早記載是在什麽時候呢
明末喻昌《寓意草》(1643)對顧諟明的二郎,三郎在北平種痘醫案的記載,較為具體一些:"顧諟明公郎種痘,即請往看.其痘苗淡紅,磊落中含水色,明潤可愛,且顆粒稀疎,如晨星之麗天門下,醫者先已誇為狀元痘."42清初董含《三岡識略》記載安慶一姓張醫師三代所傳種痘術,更為具體:其法取患痘者的稀痘漿,貯於小瓷瓶內,埋於土內待用.其用法:將所貯痘漿染衣令小兒穿著,則三日萌芽,五日痘長,十日痘萎.這是清代文獻關於種痘的最早記載.1681年,清政府曾專差迎請江西醫張琰,為清朝王子和旗人種痘.據張琰《種痘新書》說:"經余種者不下七,八千人,屈指記之,所莫救者,不過二,三十耳."可見種痘術醫術已相當高.
對於種痘術的發明時間,地點,人物,醫書有不同的說法.除了前引清董玉山《牛痘新書》所稱"唐開元間,江南趙氏"之說,並有清代醫家張璐(1617-1700)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所撰《醫通》說:"邇年有種痘之術,始自江右,達於燕齊,近則遍行南北."書中記有痘漿,旱苗,痘衣等種痘法.康熙52年(1713)朱純嘏著《痘疹定論》卷二"種痘論"說,宋真宗時(11世紀)宰相王旦請峨眉山女神醫到京為其子王素種痘.這是醫典對種痘起源的最早的詳細描述,盡管是以帶有神話色彩的文本出現.
1727年清初俞茂鯤《痘科金鏡賦集解》中則把發明人痘接種術確定在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聞種痘法起於明隆慶年間,甯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家之傳,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稱是由安徽太平縣人發明並傳之天下,但未具姓氏.書仲介紹了四種種痘法,即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1742年成書的《醫宗金鑒》也記有四種接種人痘的方法,清代朱奕的《種痘新法》則描述了人痘苗的選育方法:"其苗傳種愈久,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符合現代疫苗制備的滅活原理.
張琰在《種痘新書》自序中說:"余祖承聶久吾先生之教,種痘箕裘,已經數代."可知張琰之父善種人痘,傳自其祖父,其祖則稱傳自聶久吾.聶久吾(尚恆)生於明隆慶(1567-1572)六年(1572),而現存聶久吾著《活幼心法》等醫書中均無種痘內容.按張琰自序的說法:"宇內方書總無種痘之說,豈治痘之方則宜傳之於世,而種痘之術不可向人言乎 蓋秘其訣而不肯筆之於書,私其技而不欲公之於世也.余今乃洩人之所未洩,傳人之所不傳".清伍士山在《種痘新書序》言其曾問張琰:"公家既有秘傳,曷不公之於世,普利群生 "張琰嘆曰:"醫書充棟,惟種痘之術不傳,蓋術家欲專其利,故秘其術以自私也.余行術數十年,……今余年將就衰,欲將其術傳之天下,故纘述遺篇,詳加參考,且將祖父秘傳一一書之於冊".由此可見,種痘之術確曾長期在極少數方家內部秘傳,不為世人所知;就連張琰本人也是在"行術數十年"之後將其書之筆端,公諸於世. 《醫宗金鑒》說種痘"此誠去險履平避危就安之良法也.然種痘一科,多口傳心授,方書未載,恐後人視為虛誕之辭,相沿日久,無所考稽,使至理良法竟置無用之地,神功湮沒,豈不大可惜哉!今將種痘一法細加研究,審度精詳,纂輯成書,永垂千古,庶為種痘之津梁,咸登赤子於夀域也."其所謂"口傳心授",確實是種痘術自從發明直到明代一直未被公開的原因,這或許也是古代"醫道不分"且醫家在某些秘術傳承上深受道教秘傳傳統影響的表現.事實上,一般的痘疹治療,同樣存在著秘傳的現象,明孫一奎《赤水元珠》卷二十七上"痘疹心印小引"曰:"專門者以痘為秘術,為禁方,固不道其道,心其心,各師其見,各顓其法,而不思融洽眾理以契所歸."
清黃百家曰:"痘疹不知起自何時,相傳在晉宋之間.數千年來,毒痡極矣.天道好生,物極必返.邇乃有種豆之仁術.康熈戊申,余讀書甬上,有曁陽某者,挾此術至,吾友陳夔獻篤奉之,號於同志.余時卽欲學焉,而未暇也.歲辛酉,余以試事在省家,大人以帖諭雲:'痘疫盛行,余方日夜恐恐,適浦陽有傅啇霖者,以種痘術抵吾里,孫軰七人俱得安全,其未信者鄰里同舍多罹此厄.'余益感而願得之.今年夏,啇霖過訪余,與之促膝連床,啇霖亦不惜,盡傾底蘊.余時適往崑山,未得竟業.政初,啇霖之兄也,文譽斐然,本其家授,兼以此術濟世,葢自明初,其遠祖竇繼先生從戴原禮游,卽精於醫,傳至其曽祖思川,祖岐山,始以種痘術聞逺近,父希成,叔希美,為格等繼之,而政初集其大成. 其為符咒,可廢乎 曰不可.痘疫時行,實有邪祟,且忌諸犯觸,非此無以發人之誠信耳,故古有祝由科,非無謂也.因與政初詮次増定其家傳之本,為《天花仁術》一書,總種痘時痘為十卷,公之同好,所謂父不哭子,其利漙哉!政初更善針術,其經絡補瀉,悉本靈素,與今所行世者逈異,此其一端雲."
亦有人提出人痘法發明於清初.民國13年惲鐵樵著《保赤新書》卷二"鼻苗":"我國當清初時代,曾有人發明種痘之法,用出天花小孩的痘痂,研碎了和在新棉花絮裏,搓成小團,塞在嬰孩鼻孔之中,謂之鼻苗."作者此說亦無證據,不過作者接著說:"在發明這鼻苗的人,理想極通.天花既是外感,食積,驚恐為誘因,病源復雜,傳變自然厲害,若用痘苗引痘,那就純粹的內因,病源單純,自無危險,豈不是極通極通麼.……詳究其源,雲是玄女降乩之方,轉取痘氣薰蒸,發胎毒於安宓無病之時.……原其種痘之苗,別無他苗,惟是盜取痘兒顆粒之漿,……據此在發明之人,恐不能取信於大眾,卻要托之玄女以自重,在醫家之評論,全不計其發明之功,反要科其盜竊之罪.這就是中國醫學不發達之原因了." 清初痘疫大流行,確實給人提供了某種歷史心理學的背景.但毫無疑問清初發明種痘之說不合歷史事實.
李約瑟《中國與免疫學的起源》一文及其《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一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六卷認為,1549年刊刻行世的明代醫家萬全所著《痘疹心法》中,首次提到種痘.又有研究者認為"基本可以確定種痘始於明隆慶年間(引者注:隆慶1567-1572),即16世紀中葉";"種痘術最初於晚明出現在皖南和江西的弋陽等地,大約在清初傳入江南";"人痘術在明隆萬年間已在皖南和江西等地出現,而且至遲到18世紀中葉,江南的人痘接種術已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
然而進一步的考證表明,1523年去世的明鄭善夫的《少谷集》卷二十中,最早提到種痘之事.該書卷二十•書四"與應南洲"曰:"春間得越中二手教,繼得顯仁濟上種痘事;近又得二兄宦跡,皆好音也.善夫入秋,病稍去體,然神思大減,眼就花,齒半揺動,百年未中,而衰颯如此,不肖可言耶.白下之命,於病軀散才甚稱,且得以暇日,求吾斯未信處,竊自慰也.石龍兄此時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
文中提到的"顯仁",在卷十八《寄應南洲》一信中又曾提及:"顯仁親事,尚爾優游",可知"顯仁"其人時當在冠齡之下.而"濟上"則是地名,卷二十五《病中懐鄭繼之二首》詩句"衛川分手去,濟上寄書來"即其證;又按宋王應麟《通鑒地理通釋》卷七"濟上:濟水之上."綜上,"顯仁濟上種痘事"是說顯仁在濟南完成種痘之事,從信中提到的"白下之命"(指嘉靖元年即1522年明朝南京朝庭的詔命),及文中"石龍兄此時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一句,可知此信寫於嘉靖元年(1522),那一年他被薦任南京刑部郎中,不久改吏部,而不應是翌年上任途中罹病返家之後去世之前所寫.
由此可見,目前所知最早關於種痘之事的記載是在1522年.
(五) 988-989年:峨眉山頂女神醫始傳種痘術
清抄本《正一道門慶麻痘娘科》和抄本《痘門拜娘娘誥全科》都提到"戊子己醜行正令"這個時間點,值得注意.這種長久流傳於民間社會的宗教科儀文本,往往用秘言訣語的方式,流傳著某些鮮為人知的重要資訊.
《正一道門慶麻痘娘科》:"拜請天宮天姆娘,功德齊天不可量,戊子己醜行正令,普天伐土布恩光".《痘門拜娘娘誥全科》:"拜請天宮天姥娘,功德其大不可量,戊子己醜行正令,遍游天下種痘瘡,是男是女賴清吉,或老或少得安康".顯然"戊子己醜行正令"是指在"戊子己丑"年裏傳布這神聖的種痘術.那麼"戊子己丑"是指何年代
根據這些經書拜頌的天姥娘娘乃指向峨眉山上傳播種痘的神醫,參之以朱純嘏《痘疹定論》對該女神醫為王旦(在世時間是957-1017年)之子王素(在世時間是1007-1073)種痘及及傳播種痘術的事跡,"戊子己丑"當指宋端拱元年(988)和二年(989).因為在女神醫為王素種痘前,種痘術已在峨眉山地區傳播,只是因為方坤撰《全閩詩話》卷七明•鄭善夫:"其赴召也,便道游武夷,深入九曲,絕糧抱病,放舟南下,抵家而卒,年三十九,其徒髙瀫傅汝舟為庀棺斂,太守汪文盛葬焉."
宰相之子王素種痘始聞名於世而已.按《痘疹定論》,王旦生子而傷痘,命人為尋名醫,於是"時有四川人做京官者,聞其求醫治痘,乃請見而陳說種痘之有神醫,治痘之有妙方,十可十全,百不失一.王旦知之,喜相問曰:'此神醫是何姓名,何處居住也 汝即知之,為我請來.'彼應之曰:'此醫 環峨眉山之東西南北,無不求其種痘,若有神明保護,人皆稱為神醫,所種之痘,稱為神痘.'"乃請神醫."不逾兩月,敬請神醫到汴京.見王素,摩其頂曰:'此子可種.'即於次日種痘."此其證.
又,經中描述"峨眉山上三大娘",乃"身穿泗州綾羅緞,八副羅裙湊地裝,頭戴金釵玉霞帔,足踏系鞋三寸長, "可見經傳認同天姥娘娘乃小腳"三寸長",無疑裹足,乃為五代以後的人物特徵,決非唐或唐前.當然也不排除是清代的時代特徵滲入道教話語演變過程,盡管娘娘本非清代人物.

『陸』 哪本小說是說女主為了接種,逃婚到美國,男主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是外國人,女主在酒店看到男主,便把原先

我也再你找到沒有找到了,把書名告訴我呀,拜託,拜託!

『柒』 世界范圍內出現過哪幾次的傳染性疾病的大爆發

天花(Smallpox)
早在16世紀,歐洲的探險家、殖民者和征服者還沒有進入新大陸之前,美洲大陸上已經居住著將近1億名土著居民。但在隨後的100年內,傳染病的爆發使人口驟減為500到1000萬。雖然其中有些原住民,比如印加人和阿茲特克人,已經開始修建城市。但由於時間短暫,他們還沒有大量馴養動物,也尚未滋生出侵擾歐洲人的許多病菌。但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許多土著居民無法抵擋的傳染病也隨之來到了新大陸。
這些傳染病中最嚴重的天花。天花病菌已經在人類社會傳播了數千年,其中最厲害的疾病會導致30%的死亡率。天花的症狀包括高燒、全身酸痛、皮疹、水泡和永久性傷疤。這種疾病一般通過與患者的皮膚或體液直接接觸傳播,但是封閉環境中也會通過空氣傳播。
盡管在1796年天花疫苗已經出現,但是天花病毒仍在繼續傳播。甚至在1976年,天花還造成了2萬人的死亡和全球數百萬人的恐慌。同一年,世界衛生組織開始推行大規模接種天花疫苗。1977年,天花病例徹底消失。如今,這種病毒除了實驗室外,在自然界已經不見蹤影。
西班牙流感(Spanish influenza)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全球有3700萬人在戰爭中喪生,數百萬士兵開始返回家鄉。這時一種新型疾病出現了,有些人稱之為西班牙流感,或者世紀大流感和1918流感。這場災難在幾個月內帶走了2000萬人的生命。在一年的時間內,流感繼續蔓延,死亡人數十分驚人。估計全球范圍內有5000萬到1億人死於此疫。這場流感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瘟疫。
西班牙流感與我們現在每年都會遇到的常見流感不同。那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被稱為H1N1禽流感病毒。科學家們懷疑這種病毒是一戰前從美國中西部地區的鳥類傳染給人類的。後來在西班牙造成800萬人死亡,這次流感因此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圍內,大部分人類對這種病毒完全沒有抵抗力,正如同1550年阿茲特克人面對天花時的困境。大規模的運輸部隊和補給部隊使病毒向其他地區的傳播更為快速。
1918年流感同樣有普通流感的典型症狀,比如發燒、惡心、腹痛和腹瀉。同樣,病人臉上經常有黑斑出現,肺部充滿液體,很容易導致缺氧,該症患者往往死於肺部充液。
隨著病毒的變異和向非致命方向的轉變,這次流感一年之後慢慢消失了。對於我們而言,由於基因與部分抗體的遺傳性,對H1N1家族的病毒均有一定的抵抗性。
黑死病(Black Death)
車上堆滿屍體,木板上擺滿死去的家人,貴族和農民齊聲哀號,希望進入天堂得到解脫。這就是黑死病,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傳染病。黑死病被認為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1348年的歐洲,有一半人死於黑死病。當時,中國和印度也有不少人因此而死。黑死病沿著戰爭和貿易的路線不斷傳,沿途的城市和鄉村完全毀滅,全球的政治、經濟受到致命性打擊。
黑死病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是流行性鼠疫,通過老鼠身上的跳蚤和空氣進行傳播。但最近的研究對此提出質疑。一些科學家認為黑死病可能是類似於伊波拉病毒的一種出血性病毒。科學家正在研究疑似鼠疫受害者的遺骨,希望發現一些遺傳證據來證實這一理論。
如果說黑死病是鼠疫的話,那麼現在還仍然存在。由耶爾森氏桿菌引起的鼠疫如今還會在一些老鼠泛濫的貧窮地區發生。但只需在發病的早期階段進行一些簡單治療,就能大大減輕病情。這種病的主要症狀包括淋巴腺腫大,發燒,咳嗽,血痰和呼吸困難。
瘧疾(Plague)
瘧疾並不是什麼新型傳染病。最早關於瘧疾的記載出現在4000年前,當時的希臘人就記述了瘧疾的破壞性影響。最早關於蚊子傳染疾病的說法出現於古印度和中國的醫書上。即使是現在,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很多疾病跟蚊子有關。
瘧疾一般是由蚊子和人類身體上的虐原蟲微生物引起的。當受感染的蚊子停留在人類皮膚上開始吸血時,瘧原蟲微生物就會進入人體。一旦進入血液,就會在血紅細胞內生長並最終摧毀紅細胞。症狀有輕有重,典型症狀是發燒。發冷,出汗,頭痛和肌肉痛。想了解更多信息,請查看瘧疾的發病原理。
古時候瘧疾傳播的情況現在已難以考證。但是我們仍然能在一些瘧疾肆虐的地區看到它驚人的破壞力。1906年,美國政府招募了26000名工人建造巴拿馬運河。其中的21000人後來因為瘧疾住進醫院。
戰時的士兵受瘧疾的傷害最大。據報道,僅美國南北戰爭中就有1316000人感染瘧疾,其中約一萬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士兵飽受瘧疾之苦,長達三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駐軍中有60000人死於瘧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試圖清除瘧疾病。他們首先使用了現在已經禁用的滴滴涕(DDT)進行大規模殺蚊,然後全民預防蚊蟲滋生。在美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宣稱瘧疾已經在美國絕跡後,世界衛生組織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根除瘧疾。但是,隨著抗葯性瘧疾及蚊蟲的出現,花費了巨大人力和財力的消滅瘧疾行動被迫擱淺。
如今,瘧疾仍然還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肆虐。特別是在沒有推行世界衛生組織清除瘧疾行動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每年都有將近3億5千萬到5億人口感染瘧疾,多達一百萬人因此而死去。即使在美國,盡管之前進行過大清除,每年也有超過1000個病例,還有少數人死亡。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簡稱TB)
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肺結核就存在於世了。古代小說詳細記載了肺結核患者死亡的過程。人們甚至在在古埃及的木乃伊中發現了肺結核病菌存在的DNA證據。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在人群中依靠空氣傳播。感染者呼吸時細菌隨之而出,然後再進入其他人體內。病菌一般直接攻擊肺部,導致患者胸部疼痛、體弱無力、體重下降、發燒、夜間盜汗和血痰。有時也會影響到大腦,腎臟或者脊柱。
從17世紀開始,肺結核就在歐洲大陸流行了將近200年,感染者中近1/7死去。肺結核在美洲殖民地更是常見。即使是在19世紀晚期,美國每年死亡人口中仍有1/10是因肺結核而死。
1944年,醫學界發明了抗生素來治療肺結核,並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經歷了5000年的折磨之後,我們終於可以擺脫這種被古埃及人稱為「死亡之病」的傳染病了。
雖然有現代治療手段的幫助,但如今每年還有將近800萬人感染肺結核,而其中200萬人死去。
由於預防和治療手段失效,全球性貧困狀況,以及抗葯性結核病菌的出現,這種疾病在上世紀90年代卷土重來。此外,艾滋病病人因為身體免疫系統受到破壞,所以更容易感染肺結核。隨著艾滋病的傳播,肺結核也開始死灰復燃。
霍亂(cholera)
古代印度已經有霍亂病例存在,但直到19世紀,世界其他地區才出現了類似的病例。在19世紀,商人在各地進行貿易時,霍亂病毒隨著他們進入了中國、日本、北非、中東和非洲的一些城市。六次大規模霍亂爆發,奪取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霍亂是由一種叫做霍亂弧菌的腸內桿菌引起的。輕度感染病例十分常見。5%的感染者有可能會嚴重嘔吐、腹瀉和腿抽筋,甚至嚴重脫水和休克。大多數人的免疫系統都能抵抗住霍亂,前提是您能熬過長時間的脫水狀態。直接接觸患者通常會感染病毒,但是霍亂病毒主要通過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進行傳播。
19世紀,歐洲工業革命期間,霍亂病毒被貿易商們帶到了歐洲那些擁擠和骯臟的商業城市。醫生們把霍亂流行的原因歸咎於嚴重的空氣污染,他們倡導清潔的生活環境和增加污水處理系統。這對霍亂的流行有很好的預防作用。雖然醫學界最終認定霍亂並非由空氣傳播,而是受污染的水源引起,但是霍亂病例的確因城市清潔計劃大大減少了。
在上個世紀,人們始終認為霍亂不過是18世紀的陳年舊事,隨著科學的進步和衛生條件的改善,霍亂病毒早被根除。然後,就1961年,一種新型霍亂在印度尼西亞爆發,並最終蔓延到全世界。這場流行性霍亂一直持續到今日。1991年,30萬人感染了新型霍亂,4000人被奪去生命。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簡稱(AIDS)
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艾滋病引發了一場世界性的災難,從1981年至今,大約2500萬人因此喪生。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目前有3320萬人是HIV攜帶者,僅2007年就有210萬艾滋病患者死去[資料來源:Avert]。
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是由人體免疫缺損病毒(HIV)引起的。這種病毒通過人體的血液、精液和其他體液進行傳播,直接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免疫系統被破壞的人對各種病菌都沒有抵抗力,也稱為機會性感染(Ols)。如果人體免疫系統被嚴重破壞,HIV就變成了艾滋病。
科學家懷疑艾滋病毒是20世紀中期由猴子和類人猿傳染給人類的。20世紀70年代,非洲人口急劇增長,戰爭,貧窮和失業困擾著非洲各國。賣淫和吸毒泛濫,艾滋病毒也通過不安全性交和污染的針頭得以傳播。即使在醫院,針頭的重復使用和不安全的輸血也給艾滋病的傳播提供了便利。很快,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大規模肆虐,很多貧窮國家的勞動力因此而死去,成千上萬的兒童成為孤兒。
雖然有些葯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攜帶者發展為艾滋病患者,但目前尚無葯物能夠完全根治這種疾病。很多團體和組織都在開展艾滋病預防的宣傳和教育活動。正如上文所說,艾滋病病毒一般通過不安全性交和重復使用的輸液針頭傳播。因此醫葯部門一直在號召使用避孕套和一次性針頭來預防艾滋病的傳播。若想了解更多有關艾滋病的信息,請查看什麼是艾滋病(AIDS)。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了解一種更為嚴重的傳染病——黃熱病,它曾經打敗了拿破崙的大軍。
黃熱病(Yellow Fever)
當歐洲殖民者把大批非洲奴隸運往美洲的時候,很多新型傳染病也被帶了過去,其中就有黃熱病。黃熱病,又稱「黃傑克」,在殖民地地區廣泛傳播,大批農場因此消失,一些主要城市也受到毀滅性影響。
1803年,拿破崙派遣33000人前往北美洲的法國領地去鎮壓當地起義,軍隊登陸後不久,29000人就感染黃熱病死亡。巨大的損失迫使拿破崙放棄了那塊領土。隨後,法國把這塊領土賣給了美國。這就是史書記載的路易斯安那州事件。
黃熱病和瘧疾類似,都是通過蚊蟲進行傳播。典型症狀有:發燒、發熱、頭疼、肌肉疼痛、背痛和嘔吐。嚴重感染時會導致出血,休克、腎和肝功能衰竭,有致命的危險。肝功能衰竭會導致黃疸病或者皮膚發黃,這就是它被稱作「黃熱病」的原因。
盡管開展了接種疫苗、改善生活環境和大規模清除蚊蟲等活動,黃熱病現在依然在非洲和南美洲肆虐。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了解到士兵在戰場上不僅僅要躲避子彈,還要防止流行性斑疹傷寒。
斑疹傷寒(scrubtyphus)
很多人擠在一起,環境骯臟,每個人都不停地用手抓身上的虱子。自古以來,露宿戰場的士兵不僅要時刻防備敵人,還必須面對寄生蟲和病菌的威脅。一種名叫普氏立克次氏體的微小病菌曾經導致了世界著名的瘟疫大爆發,那就是傷寒病。
由於它經常在駐軍里爆發,又被稱為「露營熱」或者「戰爭傷寒」。在歐洲30年戰爭期間,斑疹傷寒、瘟疫和飢餓奪走了1000萬的生命。有時候,斑疹傷寒的爆發會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資料來源:Conlon]。
1489年,在西班牙軍隊圍攻摩爾人的大本營格蘭納達時,一場斑疹傷寒爆發了,西班牙軍隊由25000人驟減為8000人[資料來源:Conlon]。由於斑疹傷寒的破壞,西班牙人只能等待下個世紀,才能把摩爾人驅逐出西班牙。一戰中也有類似事件,傷寒使數百萬的俄羅斯、波蘭和羅馬尼亞士兵死去。
斑疹傷寒的典型症狀包括:頭痛、食慾不振、疲倦和體溫急劇上升,並迅速轉為發燒,同時伴隨著發冷和惡心。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傷寒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斑點壞疽、肺炎和腎功能衰竭,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最終導致精神錯亂,昏迷和心力衰竭。
如今隨著醫療手段的進步和衛生條件的改善,斑疹傷寒逐漸減少。二次大戰中斑疹傷寒疫苗的使用和DDT滅蚊行動的開展,使得斑疹傷寒在發達國家已經銷聲匿跡。但是在南美洲、非洲和亞洲的一些地區,斑疹傷寒仍然沒有得到消除。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看到隨著衛生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因病癱瘓的人反而越來越多了。
脊髓灰質炎(polio)
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痹症。研究人員推測這種疾病已經在全球肆虐了上千年,導致成千上萬的兒童癱瘓或死亡。在1952年,僅美國就有約58000個脊髓灰質炎病例,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終癱瘓。在這些病例中,更有超過3000人死亡。
這種疾病是由破壞人體神經系統的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myelitis)引起。它會通過糞便傳播,經由受污染的食物和飲水擴散。初期症狀包括發燒、疲勞、頭痛、嘔吐、身體僵硬和四肢疼痛。大約每200個感染者中,就會有一人癱瘓[資料來源:WHO]。雖然麻痹症狀主要集中在腿部,但有時也會蔓延至呼吸系統的肌肉組織,從而導致患者死亡。
脊髓灰質炎患者大多是兒童,所以也被稱為小兒麻痹症,但成人同樣會感染此症。這主要取決於患者頭一次接觸病毒,也就是初次感染的時候年齡多大。在青少年時期,人體免疫系統對脊髓灰質炎的抵抗力更強。所以說,初次感染時患者年紀越大,癱瘓或死亡的危險性就越大。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很古老的疾病,早在人類世界中傳播了千百年。如果在幼年時期接觸過脊髓灰質炎病菌,人體自身抵抗力就會相應提高。但到了十八世紀,我們的醫療手段得到長足發展。這限制了疾病傳播,同時降低了人們在幼年時期接觸病菌的機會。結果越來越多的患者要到年長一些時,才會接觸到脊髓灰質炎病菌,因此在發達國家,脊髓灰質炎導致癱瘓的比例直線上升。
目前還沒有針對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治療手段,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醫學界研製出了完美的脊髓灰質炎疫苗。從那以後,這種疾病在發達國家基本得到控制,只有在某些發展中國家才會出現脊髓灰質炎的流行性大爆發。人類是這種病菌的唯一攜帶者,而廣譜疫苗幾乎可以保證讓脊髓灰質炎從此絕跡。在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全球脊髓灰質炎根除計劃,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捌』 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到的26項發明是哪些

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燦若星辰,對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的貢獻巨大。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曾經列舉了中國傳入西方的26項技術,為什麼是26項呢,王渝生說,那是因為李約瑟用完了從A到Z排序的26個字母,所以是26項技術;美國學者坦普爾在《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一書中詳細描述了"中國領先於世界"、"西方受惠於中國"的中國古代100項技術發明。
王渝生說,在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中醫中葯、10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新四大發明之外,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等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國古代發明還可以列舉出許多,他們與四大發明、新四大發明具有同樣的意義。弘揚中國古代文明,通過研究歷史、科技史發掘更多的古代發明,意義在於以史為鑒,古為今用,服務現實,創造未來。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系統,並仍然或曾經在日語和朝鮮語、越南語中使用。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之一。其中,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已經失傳,僅有中國的漢字沿用至今。
中國是世界早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發明弓箭和陶器、出現農牧業、觀察天文、開創醫葯的地區之一。
夏朝發明了干支紀年,出現了十進位制。西周人用圭表測日影來確定季節;春秋時期確定了二十八宿;後期則產生了古四分歷。
中醫中葯、十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葯、指南針、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
中國是數學古國,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九章算術》、《數術九章》是古代數學名著。古代世界各國曾經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種進位制,現在統一使用十進位值制。王渝生說,中國是世界最早採用十進位制的國家,在世界數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字的合文來記數,最大的記數有二萬多,記錄了戰爭中殲敵、俘虜人數,以及牛羊頭數。後來發展成籌算和珠算的逢十進一的十進位值制,是對記數和計算的革命性發明,其沿用至今。

中國還是天文學古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太陽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國家,,中國古代天文計算採用的赤道坐標已經為現代天文學所採用,中國成為領先世界採用赤道坐標的國家。古代天文學家在進行天文計算時分別依照地球自轉的赤道平面和公轉的黃道平面確定坐標系,中國古代天文計算採用的是赤道坐標,以赤道二十八宿為准研究日、月、五星的運動,西方則按黃道坐標,有所謂黃道十二宮,這是兩種不同的坐標體系。中國現存的古代觀象儀器,像北京古觀象台攀龍附鳳的多種觀象儀,採取的都是赤道坐標。現代天文學研究證明,赤道坐標優於黃道坐標,現代天文學已經用赤道坐標系統替代黃道坐標系統。

中國古典詩歌
國風、楚辭、漢樂府、魏晉風骨、北朝民歌、南朝吳歌西曲、南朝宮體詩、唐詩、唐五代詞、宋詩、宋詞、元曲、明曲、明山歌、清詞、清詩
中國古典散文
先秦散文、漢賦、六朝駢文、唐宋古文、明清小品
中國古典小說
先秦神話、六朝志怪、唐傳奇、宋話本、明清小說
中國古典戲劇
漢代百戲、元代雜劇
其他主要的文學體裁
唐宋隨筆、明清戲曲、明清對聯等等。
中國古典哲學
中國古典哲學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兵家、名家、雜家、禪宗、密宗、凈土宗、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律宗、理學、心學、道學、回教、媽祖崇拜等等。
中國古典音樂
中國古典音樂包括宮、商、角、征、羽、簫、笛、嗩吶、塤、笙、蘆笙、箏、古琴、揚琴、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鑼、鼓、板、梆子、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等等。
中國古代游戲
角力:角抵、相撲、拔河、斗雞、鬥牛、鬥蟋蟀、斗鳥、
競技:擊壤、投壺、蹴鞠、擊鞠、步打、木射、鞦韆、毽子
鬥智:九連環、七巧板、圍棋、象棋、
猜射:射覆、藏鉤、謎語、酒令
賭博:骰子、六博、樗蒲、雙陸、五木、投瓊、彩戰、牌九、天九、麻將
紙牌:葉子戲、馬吊牌、默和牌

中國航海史是世界第一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沒有像西方的航海那樣承載了侵略和殖民的任務。
中國的發明還遠不止以上所說:
人痘接種———現代免疫學
北宋丞相王旦的長子死於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別人再染上這種病,就從全國各地請來名醫、術士,試圖發現某種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一位從峨眉山來的道姑獻出一張處方:將一種毒性減弱了的人痘痘苗,通過鼻腔黏膜為健康人「接種」,從而使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紀,種痘技術起源於中國,16世紀,人痘接種普及,18世紀末,歐洲將此技術用於種牛痘和其後的現代免疫學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合力研製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現代免疫學中的一場硬仗!」
被中香爐———現代平衡環
一個銅制的容器,里頭放入火炭,置於被中,就成了中國古代用於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爐」。奇處就在這銅制容器上:不論香爐在被子里怎麼翻滾,香爐四周的環形支架都能保證香爐呈水平放置,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何其妙哉!
「你看,這不就是現在航空、航海中廣泛應用的萬向支架嗎?現代航船上的指南針、飛機上的導航儀,在顛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國古人取暖的一個『小玩意兒』!」
記里鼓車———現代Taxi
漢代有種馬車,車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馬車每駛至一定里數,木人就會揮動鼓棰,敲響前方的小鼓,古代稱之為記里鼓車。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木人手上有線連著一個齒輪,齒輪又連著另一個齒輪,形成一套減速齒輪組,最後連著車輪。車輛啟動,車輪就帶動齒輪組,齒輪組帶動木人,木人則敲起鑼鼓。
「這下你知道了吧?現在滿大街跑的Taxi,它的計程方式和記里鼓車沒有本質區別。」
秋石———現代性激素
這是一種外形頗似秋天白霜的晶體。
公元前2世紀,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詞,來指稱從人的尿液中提取出來的性激素。公元11世紀,張聲道在《經驗方》中又確切記載了秋石的製法。
「今天,從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方法。在歐洲,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發現尿液中有性激素。」
國外版「中國發明」
「其實,絲綢、瓷器、金屬冶煉、農業技術上的精耕細作,哪樣不是響當當的中國發明啊!」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1900 -1995 )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書中一一列舉了中國向西方世界傳播的26項技術,除傳統的四大發明之外,還有鼓風機、帆車、船尾舵、馬挽具等
《中國科學技術史》全書共七卷(原版分為二十分冊出版),李約瑟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證據,全面而又系統地闡明了四千年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展示了中國在古代和中世紀科技方面的成就及其對世界文明所做的貢獻。
第一卷,主要評介中國文獻、地理、歷史、交通、中西科技交流,包括全書規劃等;
第二卷,評介影響中國主流文化的四大家,即儒、道、墨、法,中國科學基本思想,偽科學和懷疑論傳統,中西方的社會法則與自然法則;
第三卷,研究中國數學、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地圖學、地質學、地震學、礦物學;
第四卷,研究中國的物理學、機械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技術;
第五卷,研究中國的早期化學、煉金、制葯所用器具和理論根據、內丹、造紙、印刷、采礦、冶金、陶瓷、火葯、火器、鹽業;
第六卷,研究中國的植物學、動物學、生物技術如營養、發酵、農業、醫葯、醫療、解剖、胚胎、針炙、麻醉;
第七卷,中國的社會與經濟。

http://form.nlc.gov.cn/sino/show.php?id=8

具體是那26項,抱歉!沒能找到!但這些也足以說明我國的歷史是多麼的輝煌燦爛!!

『玖』 中國古代發明

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陽黑子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觀測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記錄
日月星辰——陰陽合歷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歷法著作——《太初歷》
土圭測日影
星隕如雨——流星群的觀測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歷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郭守敬的《授時歷》
周公觀景——天文台的設置
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
精推細算——《九章算術》
運籌帷幄——零與籌算
十進制記數法
中國剩餘定理——大衍求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憲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術
朱世傑和他的《四元玉鑒》
雙假設法——盈不足術
級數與垛積術的應用
中國——算盤的故鄉
磁石的魔力——指南針的發明
《墨經》與第一運動定律
被中香爐與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游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神秘的倒影
奇異的鏡子——透光鏡
世界最早的潛望鏡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魚
傑出的機械——指南車
火葯的發明
火柴的發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氣
會燃燒的石頭——煤的開發和利用
張衡的地動儀
最早的測風儀
雲向西 雨沒犁——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溫度觀測儀和降水觀測儀
天氣預報
古老的物候歷
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涇往洛—一鄭國渠
貫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
我國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魚
我國最早的潮汐圖——竇叔蒙《濤時圖》
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青銅時代——銅礦開采
煮海為鹽——鹽鹵開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狀》
草木魚蟲鳥獸——動植物分類
舉杯邀明月 把酒問青天——制曲和釀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礦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特色鮮明的《王禎農書》
精耕細作五穀豐登
茶的種植與茶文化
魯桑百豐綿綿——桑蠶技術
濟世之谷——豆類植物的栽培和豆類食品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善其事 利其器——鐵犁的發明
蓄力播種機——三角耬
揚場工具——扇車
水利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兩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魚塘
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栽培技術
地下渠道——坎兒井
望齊侯之色——中醫的診斷術和治療術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神農嘗百草——中草葯治病
伏羲制九針——針灸療法
華陀麻醉術——麻沸散
免疫法——種痘術
養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鐵的冶煉技術
百煉成鋼——多種多樣煉鋼技術
黃銅和鋅的冶煉
中國銀——含鎳白銅的冶煉和西傳
水法冶金——膽銅法
三大鑄造技術
糧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記錄里程的車輛——記里鼓車
縱橫馳騁——蹄鐵術與馬蹬的發明
魯班與鋸刨傘的發明
巨龍橫卧——萬里長城
世界第八奇跡——秦兵馬俑
巧奪天工——風格獨具的橋梁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隋大興城
宮殿建築的瑰寶——故宮
最高最占老的重樓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不沉之舟之奧秘——水密隔艙
運河船閘
大風起兮車如飛——風帆和帆車
飛行者的至寶——降落傘
凌波之至寶——舵
高效率的推進工具——櫓
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風箏
天文與地文航海技術
水平旋翼和螺旋槳
「騎士階層」的大敵——火葯及火葯武器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
戰車戰船
異彩紛呈的冷兵器
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造紙術的發明
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術
木活字印刷術和檢字盤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我國最早的建築學專著——《營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紡織技術
手搖腳踏紡車
織機和提花機
染料和染色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我國最早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通鑒紀事本末》
我國古代最大的網路全書——《永樂大典》
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形式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銅器與金文
秦代標准字體——小篆
今文字的開端——隸書
筆勢飛動 直抒性靈——草書
點畫縈帶 體勢流美——行書
結構完美的字體——楷書
我國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作——《說文解字》
民族文化中的瑰寶——文房四寶
石窟藝術與敦煌壁畫
唐代傑出的藝術品——唐三彩
形式整齊 聲調和諧——律詩
婉約豪放說宋詞
歷史悠久的中國古樂器
朱載堉與「十二平均律」
聞名中外的曾侯乙編鍾
我國第一部介紹戲曲作家 作品的專著——《錄鬼簿》
生旦凈丑——中國的傳統戲曲
元曲與關漢卿
中國古代保健體操——五禽戲
中國功夫——武術
中國古代足球——蹴球
古老的棋類運動——中國象棋
奧妙無窮的黑白世界——圍棋
造紙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水運儀象台建於北宋末年,由吏部尚書蘇頌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儀器,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中國古代的偉大科技成就。
蚊香的發明可能與古人端午節的衛生習俗及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
黑火葯,指南針,印刷術。
人類文明的曙光——火
人類最早的遠程武器——弓箭
人類最早的工具——石器
中醫中葯對世界最偉大的貢獻是其防病治病的實踐技術。
中國是數學古國,《九章算術》、《數術九章》是古代數學名著。
中國還是天文學古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太陽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國家。
在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中醫中葯、10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新四大發明之外,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等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國古代發明還可以列舉出許多。
24節氣堪稱我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方面也出現了許多新的進展。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發展的兩個黃金時代。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古代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鄭國渠、靈渠、龍首渠、京航大運河等。隋朝興建的京杭 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航行運河。這些工程無論在建築規模、技術水平 還是在農業灌溉、航行、運輸的獲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紀歐洲無法比擬的。
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經》一書中提出了點、線、 方、圓等幾何概念。《周髀算經》已有勾股定理的運算方法。成書於漢代的 《九章算術》共收有應用題的解答方法246個,內容十分豐富,在算術、代數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別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遠遠勝過古希臘的數學 體系。祖沖之用「割圓術」求出的圓周率十分精確,在世界上處於遙遙領先 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國古代對世界文明發展的突出貢獻—「四大發明,它 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造。
指南針發明於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當時的人們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 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這種指南儀被稱為「司南」。北宋時 已用人工磁化方法製造指南儀。曾公亮1044年編輯的《武經總略》一書記載 了「指南魚」的製造方法。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進一步說明了 用鐵針磁化製作指南針的方法。指南針發明不久,被用於航海,它指引著中 國遠洋船隊航行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線上,並在十二世紀傳入阿拉伯,以 後傳入歐洲。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勞動人民從漂絮和漚麻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始於西 漢。新疆羅布卓爾漢烽燧遺址出土的西漢古紙,都是植物纖維紙,質地還比 較粗糙,東漢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倫,他憑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總結工 匠經驗的基礎上,以破布、樹皮、舊麻為原料,改進造紙工藝,製造出一批 質量比較高的實用紙。造紙技術首先傳到朝鮮和越南,七世紀傳到日本,八 世紀傳到阿拉伯,十三世紀傳到歐洲。
印刷術的發明,大體經歷了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兩大階段。大約在隋代, 人們在印章石刻的拓印方法啟示下,發明了雕版印刷技術。北宋時期(約在 公元1041-1049年),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技術,它用膠泥製成 活字,然後排版印刷,既經濟又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 大的革命。元代王禎又研製成功了木活字,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
火葯的發明始於煉丹術。煉丹士在煉丹過程中,偶然發現點燃硝、硫、木 炭為主要原料的混合物,會引起燃燒和爆炸。火葯發明後,被用於軍事,結 果改變了戰爭的面貌,也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正如馬克思所說:「火葯把騎士 階層炸得粉碎」。在北宋的抗金戰爭中,宋軍使用了「霹靂炮」、震天響等殺 傷力很大的火葯武器。宋代後期,又發明了火葯砂槍、火葯炮。火葯大約於 1225至1248年,由商人傳入印度和阿拉伯,以後傳人西方。
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居於世界的領先地位。我們對 我國祖先科學創造、發明的揭示與探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啟迪廣大青少 年勤奮好學、開拓進取之心。
歷史發展到今天,已進入聲光電的影像時代,知識信息的傳播,形象、直 觀。本書選用「圖話」的形式,以「圖」展現歷史風貌和各種形象,以「話」 敘說史實,圖文互補,有景有情地向讀者展示了祖國幾千年文明發展的累累 碩果。
本書雖名為《中國古代發明圖話》,但是其中的一些條目並不是嚴格意義
的發明,如一些天文現象,是我們祖先最先觀測到的,是屬於發現方面的內 容,但由於對社會生產實踐和人民日常生活起過重要作用,意義重大,又有 開創性,我們也放在本書中一並講述。
再如,有些學術著作,對某一領域里的發明創造作了真實、完整的記錄和 描述。歷史上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著作才得以總結、流傳下來,如《周髀 算經》、《王禎農書》等。我們也收到本書中。對同一學科,內容相近的學術 著作,我們只選擇撰寫年代比較早的,加以介紹、講述。
本書沒有採用編年史的框架,基本上按天文、歷法、物理、化學化工、地 學、生物學、農學、醫葯學、輕工、冶金機械、建築、航行航空、軍事、文 化藝術的順序編排,但又未作嚴格的分類有些條目在內容上有交差,如:四 大發明之一的火葯,在火葯的發明中作了介紹,在火葯武器中又有涉及;再如種桑養蠶,在桑基魚塘中講述,在紡織的有關條目中又進一步闡述。我們 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照顧敘述上的方便,而且也是為了使讀者更加全面、
准確地掌握有關知識。並且在條目內容有交差的同時又有側重。
我國的傳統文化深厚、絢麗,有許多文獻典籍流傳下來。以往的同類出版 物只介紹科技領域里的發明發現,其實,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我們祖先同樣有 獨特的發明創造,如:漢字、詩詞歌賦、音律和古代樂器等等。它們都是人 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社會發展同樣起著不可低估的歷史作用。
為此,我們增加了一些社會科學方面的有關條目,這是本書的獨到之處。
在圖片的選用方面,除了展示器物以外,我們還注意表現古代科學家在著 述、發明時的情態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場景,向讀者展示百折不撓的科學巨匠 在發明創造過程中,一個個奇特有趣的感人故事,以增強歷史感和藝術感染力,使讀者進一步體會到發明者的艱辛。

『拾』 牛痘苗接種法的發明者是()A.李時珍B.華佗C.弗萊明D.詹

A、李時珍是明代著名中醫葯學家,撰《本草綱目》、《奇經八脈考》等,《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古代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A錯誤.
B、華佗,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嗎,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是中國醫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傑出外科醫生之一.B錯誤.
C、亞歷山大?弗萊明(公元1881-1955年),英國細菌學家,是他首先發現青黴素.C錯誤.
D、愛德華?詹納 (Edward Jenner) (1749年5月17日-1823年1月26日),亦譯作愛德華?金納或琴納,又名:安特?愛德華?詹納,是一名英國醫生,以研究及推廣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聞名,被稱為免疫學之父,並且為後人的研究打開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針對其他疾病尋求治療和免疫的方法.D正確.
故選:D

熱點內容
君子如玉小說現代文 發布:2025-02-04 10:54:49 瀏覽:121
評分高熱門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2-04 10:41:37 瀏覽:582
女主重生男主暗戀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10:35:42 瀏覽:216
橫煉宗師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04 10:26:09 瀏覽:852
最短的科幻小說的題目 發布:2025-02-04 10:17:06 瀏覽:511
霸王刀惜花劍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04 10:09:19 瀏覽:280
校園小說有肉又甜的電視 發布:2025-02-04 09:08:31 瀏覽:841
小說排行榜前 發布:2025-02-04 08:44:58 瀏覽:980
現代版皇宮小說 發布:2025-02-04 08:44:57 瀏覽:289
蛋美言情快穿小說 發布:2025-02-04 08:05:51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