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武俠小說對打情節
A. 金庸古龍小說中,哪場打鬥最為經典
胡一刀大戰苗人鳳。初起源,是世家恩仇。胡一刀是條漢子,不想把苗田兩家的丟人事明言,苗人鳳遂劃出「打遍天下無敵手」這個金庸書中最霸道綽號,逼他出戰。初見在滄州客店,苗人鳳進門,胡一刀在哄孩子。兩人旁若無人對飲,不說話。胡夫人出了一聲,胡一刀手一抖,苗人鳳冷笑三聲,出門就走。胡夫人答應胡一刀「我不會死,把孩子養大」,胡一刀大喜。之後決戰,胡一刀把兒子託孤給苗人鳳,苗人鳳把他和商劍鳴的宿仇告訴胡一刀。胡夫人當時既尊重,口氣也大。「我當家的未必是你對手,」「苗大俠,你若死了,你這班朋友,未必辦得成什麼事。」苗胡交手。胡一刀因為使的是寶刀,不肯占兵器便宜,讓,最後自己拿了把輕一些的刀;苗人鳳也不願占他的便宜,把自己劍尖撅折了。打到吃午飯,二人旁若無人的吃,苗人鳳完全不忌憚胡一刀可能下毒。田歸農偷襲胡一刀,被苗人鳳趕走。胡一刀當晚七百里快馬,用自己偷學的苗家劍法,去殺了商劍鳴,給苗人鳳報了仇,趕回來,第二天打完,才把商劍鳴首級交給苗人鳳。苗人鳳把「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包袱,送給了胡一刀的兒子——也就是胡斐。大戰幾天後,苗人鳳晚上與胡一刀抵足而眠。打到第五天,胡夫人看出苗人鳳劍招破綻,告訴了胡一刀;胡一刀有機會,但不制勝,和苗人鳳相約,換了刀劍打。終於胡一刀挨了一劍,苗人鳳挨了一腳。胡一刀中毒而死,胡夫人對苗人鳳道:「我這幾日,親見苗大俠大仁大義,知道這孩子是託付得過了,我就不多吃這二十年的苦頭了。」隨即自刎殉夫。這一連串細節,每一個都是豪氣充溢,光明磊落,上遏日月,下抵黃泉,瀟灑倜儻,已到極點。什麼叫做肝膽相照,什麼叫做「最好的對手勝過最好的朋友」,都在這里頭了。走江湖的,武功高下,本來就在其次;苗胡大戰,肯定沒有《天龍八部》里那麼玄幻,但看這兩個人,就明白他們為什麼是當世武功最高的兩個。非只是武功,而在氣度。張無忌在《倚天屠龍記》里,段譽在《天龍八部》里,到後來都是武功通神,但就是少了這股子浩盪磊落的氣,所以總顯得憋憋屈屈。
B. 描寫古代小說武俠打鬥的段落,越長越好
原創。
呼嘯的咆哮聲劃過定格的地平線,一場滂沱大雨即將降臨。奏鳴的旋律是劍上血流動的聲音,是一道致命的傷口開放的瞬間。劍光交錯著隕落,飛舞。閃爍的暗影連連出招,引得天地都為之變色。轟鳴的雷電隕落大地,鑿開一條碎裂的光芒。
他,此刻無聲挑起對手言語,只是一揚劍影朝他對面的黑衣男子縱臂刺去。他的呼吸都透著血腥的甜味,他的招式化做粉碎一切的惡魔煙火,盤旋著朝黑衣男的心肺一路彌散。黑衣男冷哼一聲,架起寒劍抵住。眼看,他就要贏這決無退路的一場了。
他則忍不住苦澀地哈哈的笑,隨後劇烈的咳嗖起來,身上竟不知什麼時候中了狠狠的一劍,也許利刃實在太快,他的傷口蜿蜒的劇痛此刻才作祟起來。他知道自己不能有片刻的懈怠和喘息,也許倒下就化做塵埃,不能再起來。所以,他咬牙著,展開劍鞘,祭起劍中劍來,只求一招結束戰斗。
若喜歡,請採納。
若還要寫,請追問。
C. 梁羽生小說經典的十場大戰
經典之一:劍闖名山,紅顏覓知己
經典之二:卅年恩怨一朝結,雙劍合璧斗大盜
經典之三:紅燭未殘妖女至,冰峰較技掌門危
經典之四,冰河決戰,鐵馬金戈一生愁
經典之五:惡斗凶頑,拼將一死酬知已
經典之六,誰是天下第一?
經典之七:三場比試決生死,誰是俠來誰是魔
經典之八:四俠斗雙魔
經典之九:白鶴亮翅,武當一劍震天下
經典之十:擂台爭雄,龍騰虎躍斗京華
D. 玄幻武俠的小說中打鬥的情節描寫。。。急求!!!
比大海更深沉的憂傷,
比天空更青藍的悠遠,
自九幽地淵之底復現,
我以自身鮮血為誓,
傳承彼幽暗之力,
賜予所能觸及的一切,
彼之判決!
大海般的淡藍光輝,在少女周身鍍上一層氤氳光環,綁在腦後的馬尾無風自飄,神異的氣氛籠罩四周。 當最後兩句話高聲唱頌出去,深藍判決的威力開始狂掃四周。亮得刺眼的藍色光幕,猶如成千上萬的藍寶石同時閃耀生光齊放光彩,似緩實快的往外擴張,夾帶強大能源的沖擊波朝四面八方轟擊而去,摧毀著所經過的一切,將方圓半里的大范圍全數吞噬在內……
大神是這么寫的。
雖然我覺得這位大神在惡搞《秀逗魔導士》
比黃昏更為昏暗,
比血液更為赤紅,
在時間之流中出現吧,
在您的偉大的名下,
我在這黑暗中起誓,
把阻擋在我們前方,
所有的愚蠢之物,
集合你我之力,
賜與其同等的毀滅吧
E. 武俠小說中描寫打鬥的場面
她的劍一旦出鞘,又會增加多少亡靈......
但他依然直視她的眼睛,彷彿有幾分悲傷。
那樣的眼神,幾乎令她這樣一個心早已冰冷如鐵的劍客為之一震。
然,不自量力的他還是緩緩拔劍,月光泠泠澈澈的灑下,似乎和他那帶有青光的劍容為一體。
兩人相隔兩丈,那女子只是默默看著他,竟微微笑了起來。
她的笑容中沒有一絲悲哀,彷彿一朵開在冷雨中的薔薇,寂寞,孤獨,美麗,而又充滿了戒備。
那樣的笑容,讓他看呆了。沒想到這樣的女子竟然也會笑!
只是在他怔住的一剎,緋紅的劍光從那女子的袖中流出。還不及他提劍反擊,那一抹緋紅色已經到了他的面前。
足尖點地,急退!
然,即使是他,她也毫不留情,也許是著幾年殺戮了太多的緣故,他對於她,也只是普通人了。
青色的劍光終於沖天而起,劍在空中虛虛實實挽了三個劍花,如蛇吐芯一般,直刺向她的眉心。
但只是這一招,幾乎達到了他畢生武術的顛峰。而她,只是輕輕點地,竟憑空消失了!待他收劍,後退,她便出現在十丈之外。
但只是千分之一秒,緋色的劍光在他胸口處一閃,又迅速消失。連他也什麼都沒有看到,便突然感覺到胸口一痛。低頭,一行殷紅的血流下。
這樣快的劍光......不愧是XX教的教主!
剎時,兩人同時出劍,都快如電光。
在兩劍還未相交時,兩股劍氣發生了沖撞,發出「叮」的一聲響,青光色的劍竟被震脫出手。
他滿眼震驚。
那時他第一次敗給別人!
況且對方只是個女子。
F. 武俠小說中有哪些精彩的打鬥場面
金庸所寫的一些武俠小說裡面都會有非常精彩的打鬥場面,小時候對這些打鬥場面,一度非常的興奮,非常的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這樣厲害的武功。
G. 梁羽生武俠小說經典打鬥場景
我個人覺得最經典的一場打鬥是在《聯劍風雲錄》結尾張丹楓大戰喬北溟,兩人分別是正邪兩派的宗師級人物,而且這一場打鬥影響了江湖幾百年,我粘貼一點過來,其他部分你自己看書吧
張丹楓「呼」的一聲,一口氣噴將出來,喬北漠但覺撲面冰寒,但這股寒流瞬即過去,接著便是春風拂面,好像一下子從肅殺的隆冬到了陽春三月,周圍的空氣也變得溫和潮濕起來。喬北漠心頭一震,想不到張丹楓的內功深厚,竟至如斯!張丹楓也有點駭然,心道:「他果然是練成了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
原來張丹楓是以絕頂玄功,將侵入體內的陰寒之氣,一口氣噴將出來,所以喬北漠先感寒冷,後覺溫和,溫和的最張丹楓本身的真陽之氣,足見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侵入張丹楓體內,也不過如將一顆石子投入湖中,稍稍盪起波紋而已。
但張丹楓雖沒受傷,真氣也不免有所虧損,當下立即運劍如風,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免得兩敗俱傷。喬北漠將獨腳銅人舞得潑風也似,但聽得一片金鐵交鳴之聲震耳欲聾。張丹楓這柄青冥寶劍有斷金戛玉之能,劍鋒一劃,銅人上便是一道裂痕,一過片刻,銅人身上已是傷痕斑駁,銅屑紛飛,喬北漠暗叫不妙。激戰中張丹楓一招「長虹經天」,橫削過去,喬北漠將銅人一推,銅人雙手倏地張開,竟似活人的手臂一樣,靈活非常,戳向張丹楓的胸前大穴。高手比斗,只差毫釐,這一下等如喬北漠的手臂突然伸長數尺,只聽得「卜」的一聲,張丹楓被銅人戳了一下,於承珠。張玉虎大驚失色,但緊接著一道青光削過,銅人的兩根手指也被寶劍削了下來,於承珠吁了口氣,低聲說道:「師父沒有受傷。」
忽見兩人的身形都緩慢下來,彼此繞場遊走,過了片刻,喬北漠首先發出一聲大喊,身形飛起,銅人一擺,朝著張丹楓磕下,張丹楓挺劍一挑,左掌橫擊,喬北漠的銅人抵著張丹楓的劍尖,他的身子便如同懸在半空似的,左掌劃了個圈,也拍將下來,看看雙掌只差半寸便要相交,喬北漠忽地在半空中翻了一個筋斗,倒縱出三丈開外,張丹楓仍然站在原地,但身形亦似驚濤駭浪中的小舟一樣,搖擺不足,原來是彼此都受到對方的掌力震盪,各有顧忌,不待雙掌相交,便即分開。這一招在內功的較量上是張丹楓勝了一籌,但喬北漠這一記劈空掌,卻是挾著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掌力,張丹楓要驅散侵入體內的陰寒之氣,卻不免比喬北漠多費一點真氣,比對起來,實在是雙方都未佔到便宜。
一招過後,兩人又都靜止下來,但見喬北漠汗水淋漓,張丹楓的頭頂如冒出熱騰騰的白氣。
原來他們二人,最初都想速戰速決,但雙方旗鼓相當。各有顧忌,結果還是不能不相持下去,彼此動用絕世神功,乘暇抵隙,襲擊對方,這樣一來,喬北漠每發一掌,固然是要消耗不少真力,張丹楓每次抵禦他挾著第九重修羅阻煞功的掌力,同樣也要耗損真氣來驅散侵入體內的陰寒邪毒,故此,雙方在每次換了一招之後,最少都要等待過了一盞茶的時刻,方能再度交手。
這時形勢表面上雖似緩慢許多,其實卻是外弛內緊,不但在每一次過招的時候,都有生命的危險,即在「松」下來的時候、也是充滿危機,誰若稍微疏忽,敵人就必定會乘慮而入,教你命喪當場。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雙方總共不過換了五招,喬北漠所用的那個獨腳銅人,耳朵、鼻子、手指,全都被張丹楓的寶劍削掉。喬北漠發如亂草,根根倒豎,額上青筋暴露,頸下短須如朝,再加上用的是一個缺耳缺鼻缺指的獨腳銅人,形狀端的十分稀奇古怪,但場上卻是靜到了極點,誰都不敢笑出聲來。喬北漠這方的人,心上都如懸了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張丹楓這方的人看到他頭頂的白氣越來越濃,亦同樣是驚心動魄!
就在這時,忽見喬北漠雙眼圓睜,大喝一聲:「不是你死,便是我亡!」銅人一磕,左掌平推,呼的一聲,寒光陡起,在同一時候,發出了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修羅陰煞功固然是運足了功力,銅人的來勢也是威猛無倫,使的是邪派中的一種「伏象神功」,力逾千鈞,他居然能夠一心二用,同時使出兩種絕頂神功,當真是武林中罕見罕聞的超人本領,少林三大神僧和氓山派掌門韓鐵樵這幾個武學大行家,看到喬北漠這突如其來的一擊,都不禁「啊呀」一聲,驚叫起來!
霎時間,但見匝地寒光,漫天劍影,這兩大高手,當真是靜如江海凝光,動如雷霆疾發,喬北漠同時使出兩種絕頂神功,張丹楓也施展了平生所學,驟然間使出了殺手神招。
但聽得鐺鐺兩聲,銅人的兩條臂膊又被削去,青光繞過,喬北漠的滿頭亂發被削得乾乾凈凈。說時遲,那時快,喬北漠的第二掌又已拍到,「蓬」的一聲,正中張丹楓的背心,張丹楓整個身軀飛了起來。就在眾人驚叫聲中,張丹楓的第二招殺手神招早已發出,空中灑下了千百朵劍花,三大神僧中也只有本領最高的無相上人才看得清楚;就在這瞬息之間,喬北漠的身上已中了張丹楓七劍!
喬北溟大吼一聲,將銅人擲出,這一擲是他畢生功力之所聚,張丹楓也不敢硬接,不得銅人飛到,立即也將寶劍擲出,但見一道長虹穿過銅人心腹,銅人去勢頓綴,墜下地來,青冥寶劍兀自飛出十餘丈外,這才插在樹上。這幾下動作快如電光石火!待得眾人驚魂稍定,看清楚時,只見張丹楓與喬北漠又合在一起,雙掌相抵,大家都動也不動,有如兩尊石像。原來喬北漠在擲出銅人之後,立即閉了全身穴道,暫時止住流血,向張丹楓撲來。脹丹楓本來可以避開,但他知道喬北漠的心意,喬北漠練成了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若然不能與自己硬對一掌,他必然死不瞑目。張丹楓為了成全他的心願,也想藉此考驗一下自己的功力,竟然伸出雙掌,接受他臨死的一擊。
這時除了三大神僧之外,誰都不知道喬北漠已是臨死之前的掙扎,他雖然中了七劍,但身上沒有半點血漬,面目猙獰,雙目火紅,哪裡瞧得出他是受了重傷?連於承珠那等對師父有極度信心的也不禁驚惶,其他人等更是緊張得連大氣也透不出來。
喬北漠將殘存的真力都迫聚掌心,發出了第九重的修羅陰煞功,雖說是臨死前的掙扎,威力也大得驚人,張丹楓吸了口氣,骨節格格作響,全身的功力也都聚在掌心,喬北漠但覺對方的內功源源而來,競似無窮無盡。要知喬北漠雖說是練成了正邪合一的內功。霸悍之處,為任何一派內功所不及,但到底時間還短,卻怎及得張丹楓正宗內功的純厚?喬北漠這才知道,即使自己沒有受傷,一上場來就與張丹楓對掌的話,亦是勝他不得,爭雄之念一灰,登時全身軟了下來,張丹楓輕輕一推,說道:「喬北漠,你好生去吧!」喬北漠長嘆一聲,仆地便倒,真氣一散,所受的七處劍傷,傷口立即擴大,血如泉涌。
張丹楓慘然問道:「喬北漠,你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喬北漠斷斷續續地說道:「死在你的劍下,死也值得!只、只、只可惜我一生心血……武學失傳……」張丹楓神色黯然,說道:「這我可沒有辦法幫助你了。「
其他的打鬥的話我覺得《雲海玉弓緣》中厲勝男大戰唐曉瀾和《萍蹤俠影錄》中張丹楓雲蕾雙劍合璧也不錯
H. 情節比較緊湊,打鬥的描寫也比較真實的武俠小說。
目犍連
《龍鼎天之一代天驕》
傳統武俠
作者沒有固守傳統武俠的堡壘,試圖讓武俠這個精神內涵更加符合時代的口味。書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卻沒有讓人感覺到有什麼雷同。個性都很鮮明,讓人能很快的進入角色和場景之中,文章讀來畫面感也更加生動,情節一環扣一環,真是精彩!
藝生
《鳳霸山河》
女生武俠
簡介文筆凝練,語言優美,可以看出藝生還是下了蠻多功夫的,看簡介就有讀下去的慾望。開頭的環境描寫很成功,成功的渲染了氛圍,情節很流暢,能夠不知不覺的深陷,至少我是,一不注意就看了那麼多章。話說藝生簡介裡面寫有點肉,但是這實在是不算神馬,還可以接受,藝生寫的肉很含蓄哪。細節描寫公里強大的讓我五體投地,每一句都是那麼美,那麼惹人醉。
渭水商風
《玄門八脈》
歷史武俠
"文筆很好呢,有大家風范。打鬥場面寫得特別好呢,各種功法招式都特別詳細,看上去行雲流水,非常自然,驚險曲折之處扣人心弦,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總的來說,是一篇非常好的作品。
"
十萬大水
《洗劍集》
傳統武俠
"很好的一本武俠仙俠類型的書,裡面的情節和打鬥場景讓人看了直呼過癮,欲罷不能。挺不錯的。
"
枯南
《俠道》
傳統武俠
"看過最好看的武俠小說,人物塑造方面特別好,個性鮮明。情節迂迴曲折,很不錯的一本小說。
"
I. 武俠小說中的經典決斗有哪些
月圓之夜,紫荊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葉孤城對西門吹雪。
J. 誰能給我一些經典的武俠小說打鬥場面的文章
突然間眼前一共,身前三尺處已多了一人,正是游坦之。這一下來得大是出其不意,以
丁春秋眼力之銳,竟也沒瞧清楚他是如何來的,心驚之下,不由得退了一步。
他這一步跨中帶縱,退出了五尺,卻見游坦之仍在自己身前三尺之處,可知便在自己倒
退一步之時,對方同時踏上了一步,當然她是見到自己後退之後,這才邁步而前,後發齊
到,不露形蹤,此人武功之高,當真令人畏怖。丁春秋眼見他有一張死沉沉的木黃臉皮,伸
手可觸,已來不及開口質問:「我是要和阿紫比武,幹麼要你來橫加插手?」立即倒竄出
去,抓住一名門人,便向他擲了出去。
游坦之應變奇特,立即倒躍丈許,也是反手一抓,抓到一名丐幫三袋弟子,運勁推出。
那三袋弟子竟如是一件極大暗器,向丁春秋撲去,和那星宿派門人在半空中的一撞。旁人瞧
了這般勁道:「這兩名弟子只怕要撞得筋斷骨碎而死。」
哪知二人一撞之下,只聽得嗤嗤聲響,跟著各人鼻中聞到一股焦臭,真是令人慾嘔,群
雄有的閉氣,有的後退,有的伸手掩鼻,有的立服解葯,均知丁春秋和庄聚賢都是以陰毒內
勁使在弟子身上。那兩人一撞,便即軟垂垂的摔在地下,動也不動,早已斃命。
丁春秋和游坦之一招相交,不分高下,心中都是暗自忌憚,同時退開數尺,跟著各自反
手,又抓了一名弟子,向前擲出。那兩名弟子又是在半空中一撞,發出焦臭,一齊斃命。
兩個所使的均是星宿派的一門陰毒武功「腐屍毒」,抓住一個活人向敵人擲出,其實一
抓之承,先已將該人抓死,手抓中所喂的劇毒滲入血液,使那人滿身都是屍毒,敵人倘若出
掌將那人掠開,勢非沾到屍毒不可。就算以兵刃撥開,屍毒亦會沿兵刃沾上手掌。甚至閃身
躲避,或是以劈空掌之類武功擊打,亦難免受到毒氣的侵襲。
游坦之那日和全冠清結伴同行,他心無城府,閱歷又淺,不到一兩天便和全冠清套出了
真相。叢冠清心想:「這人內力雖強勁無比,武功卻平庸之極,終究無甚大散。」其後查知
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門徒,靈機一動,便竄掇游坦之向阿紫習學星宿派武功,對著阿紫
之面,卻將游坦之的武功誇得地上少有,天下無雙,要阿紫一一將所學武功試演出來,好讓
游提之指點。
游坦之和阿紫年幻都輕,一個痴,一個盲,立時墮入計中。阿紫將本門武功一項項的演
將出來,並詳述修習之法。游提之的「腐屍毒」功夫便由此學來。「腐屍毒」功夫的要旨,
全在成帶有劇毒的深厚內力,能將人一抓而斃,屍身上隨即沾毒,功夫本來卻並無別般巧
妙。這道理星宿派門人個個都懂,就是練不到如此內力而已。阿紫在南京城外捉些毒蛇毒蟲
來修練,連毒掌功夫也未練成,更不用說這「腐屍毒」了。
阿紫雖然聰明剔透,但眼睛盲了,瞧不到游坦之臉上神情,而自己性命又確是這庄公子
從丁春秋手下搶救出來的,再聽全冠清巧舌如簧,為游坦之大肆吹噓,憑她聰明絕頂,也決
計猜不到這位「武功蓋世的庄公子」,竟會來向自己偷學武藝。
阿紫每說一招,游坦之便依法試演,他身上既有冰蠶寒毒,又有易筋經上的上乘內功,
兼具正邪兩家之所長,內力非同小可,同樣的一招到了他手中,發出來時便斷樹裂石、威力
無究,阿紫聽在耳中,只有欽佩無已的份兒。游坦之也傳授她一些易筋經上的修習內功之
法。阿紫照練之後,雖無多大進境,卻也覺身輕體健,筋骨靈活,料想假以時日,必有神
效。
其時游坦之早已明白,自己所以有此神功,與那本怪書上裸僧的圖像大有關連,為了要
在阿紫跟前逞能,每日里在無我之處勤練不輟。有一日,正自照著圖中線路運功,突然間一
陣勁風過去,那怪書飄了起來,飛出數丈之外。游坦之正倒轉了身子,內息在數處經脈中急
速遊走,一抬頭,但見那怪書已抓在一個中年僧人手中。游坦之大急,叫道:「是我的,快
還我……」突然之間驚努交集,內息登時岔了,就此動彈不得,眼見那和尚笑吟吟地轉身而
去,越是焦急,四肢百骸越是僵硬木直。
奪去這易筋經的,正是鴆摩智。他精通梵文,明慧妙悟,比之蕭峰和阿朱瞠目不識、游
坦之誤打誤撞方得濕書見圖,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游坦之垸直過到六個時辰,穴道方解,嘔出一大灘鮮血,便如大病了一場。好在他於書
中圖像已練了十之六七,習練已久,倒也盡數記得,此後繼續修習,內功仍得與日俱增。
其後全冠清設法替游坦之除去頭上鐵罩,以人皮面具遮住他給熱鐵罩燙得稀爛的臉孔,
然後攜同他去參與洞庭湖君山丐幫大會。以游坦之如此深厚功力、怪異武功,丐幫中自無人
可與相抗,輕而易舉的便奪到了幫主之位。同時全冠清亦正式復歸丐幫,升為九袋長老。游
坦之雖然當上幫主,幫中事務全憑全冠清吩咐安排。全冠清眼見幫中不服游坦之的長老、弟
子仍然不少,大是隱憂,總不能一個個都殺了,於是獻議與少林派爭奪中原武林盟主,使丐
幫幫主庄聚賢成為天下武林第一人,憑此武功威望,自可征服與幫中心懷不平之人。
阿紫喜事好勝的性情,雖盲不改,全冠清這一獻議,大投所好。游坦之本不想做什麼武
林盟主,但阿紫既力贊其事,便便也依從遵行。全冠清精心策劃,縝密部署。邀請各路英雄
好漢同時於六月十五聚集少林寺,使是他的傑作。
阿紫心想既有武功天下第一的庄聚賢撐腰,更何懼於區區星宿老怪,當即自封為「星宿
派掌門人」,命人做起紫旗,到少室山來耀武揚威。
丐幫一行來到少室山上,眼見山頭星宿派人大集,這一著倒不在全冠清意料之中,便向
游坦之進言,丁春秋一出口,立即上前動手,以免阿紫為難。
丁春秋眼見對手厲害,立時便使出最陰毒的「腐屍毒」功夫來。這功夫每使一招,不免
犧牲一個門人弟子,但對方不論閃避或是招架,都難免毒,任你多麼高明的武功,只有施展
絕頂輕功,逃離十丈之外,方能免害。但一動手便即逃之夭夭,這場架自然是打不成了。不
料游坦之已從阿紫處學會了這門功夫,便犧牲丐幫弟子性命,抵禦丁春秋的進襲。他二人擲
出一名弟子,跟著又擲一門弟子。但聽得砰砰砰響聲不絕,片刻之間,雙方已各擲了九名弟
子,十八具屍體橫卧地上,臉上均是一片烏青,神情可怖,慘不忍睹。
星宿派弟子人人驚懼,拚命躲縮,以防給師父抓到,口中歌頌之聲仍是不斷,只是聲音
發顫,哪裡還有什麼歡欣鼓舞之意?
丐幫弟子見幫主突然使這等陰毒武功,雖說是被迫而為,卻也不感駭異,均想:「本幫
行事,素以仁義為先,幫主如何能在天下英雄之前,施展這等為人不齒的功夫,那豈不是和
星宿派同流合污了么?」更有人想:「倘若喬幫主仍是咱們幫主,必會循正道以抵擋星宿老
怪的邪術。」
丁春秋反手想再抓第十人時,一抓抓了個空,回頭一看,只見群弟子都已遠遠躲開,卻
聽得呼的一聲,游坦之的第十人卻擲了過來。丁春秋又驚又怒,危急中飛身而起,躍入了門
人群中。那丐幫弟子的屍體疾射而到,星宿派眾弟子欲待逃竄,已然不及,七八人大呼「我
的媽啊」聲中,已給屍首撞中。這具屍毒劇毒無比,這七八上臉上立即蒙上一片黑氣,滾倒
在地,抽搐了幾下,便即斃命。
阿紫聽了身旁全冠清述說情狀,只樂得格格嬌笑,叫道:「丁春秋,庄幫主是我星宿派
掌門人的護法,你打敗了他,再來和你掌門人動手不遲。你是輸了,還是贏了?」
丁春秋懊喪之極,適才這一仗,他內力雖強,每一次所用手法卻都一模一樣,可見他只
是從阿紫處學得一些本門的粗淺功夫,其中種種精奧變化,全然不知。這一仗是輸在星宿派
門人比與幫弟子怕死,一個個遠遠逃開,不像丐幫弟子那樣慷慨赴義,臨危不避。他心念一
轉,計上心來,仰天大笑。
阿紫皺眉道:「笑!虧你還笑得出?有什麼好笑?」
丁春秋仍是笑聲不絕,突然之間,呼呼呼風聲大作,八九名星宿派門人被他以連珠手法
抓住擲出,一個接著一個,迅速無倫的向游坦之飛去,便如發射連珠箭一般。
游坦之卻不會使這一門「連珠腐屍毒」的功夫,只抓了三名丐幫幫眾擲出,第四招便措
手不極,緊急之際,一躍而上,沖天而起,這般避開了擲來的毒屍,卻不必向後逃竄,可說
並未輸招。
丁春秋正是要他閃避,左手一招。阿紫一聲驚呼,向丁春秋身前飛躍過去。
旁觀眾人一見,無不失色:「擒龍功」、「控鶴功」之類功夫如練到上乘境界,原能凌
空取物,但最多不過隔著四五尺遠近擒敵拿人,奪人兵刃。武術中所謂「隔山打牛」,原是
形容高手的劈空掌、無形神拳能以虛勁傷人,但就算是絕頂高手,也決不能將內力運之於二
丈之外。丁春秋其時與阿紫相距六七丈之距離,居然能一招手便將她拖下馬來,武功之高,
當真是匪夷之思。旁觀群雄中著實不乏高手,自忖和丁春秋這一招相比,那是萬萬不及,駭
異之餘,盡皆欽服。
卻不知丁春秋擒拿阿紫,所使的並非真實功夫,乃是靠了他「星宿三寶」之一的「柔絲
索」,這柔絲索以星宿海旁的雪蠶之絲製成。那雪蠶野生於雪桑之上,形體遠較冰蠶為小,
也無毒性,吐出來的蠶絲卻韌力大得異乎尋常,一根單絲便已不易拉斷。只是這種雪蠶不會
做繭,吐絲也極有限,乃是極難尋求之物。那日阿紫以一雙透明漁網捉住褚萬里,逼得他羞
憤自盡,漁網之中便滲得有少量雪蠶絲。丁春秋這根柔絲索盡數在雪蠶絲絞成,微細透明,
幾非肉眼所能察見,他擲出九名門人之時,同時揮出了柔畢索。他擲出七具毒屍,一來逼開
游坦之,二來是障眼之術,令人人眼光都去注視於他「連珠腐屍毒」上,柔絲索揮將過去,
更是誰都難以發覺。
待得阿紫驚覺得柔絲纏到身上,已被丁春秋牽扯過去。雖說丁春秋有所憑藉,但將這一
根細若無物的柔絲揮之於八七丈外,在眾高手全不知覺下,一招手便將人抓住擒到,這份功
力自也非同凡俗。他左手抓住了阿紫背心,右手點了她穴道,柔絲索早已縮入了大袖之中。
他擲屍、揮索、招手、擒人,一直在哈哈大笑,待將阿紫擒到手中,笑聲仍未斷絕。這大笑
之聲,也是引人分散目光的「障眼術」。
游坦之身在半空,已見阿紫被擒,驚惶之下向前急撲,六具毒屍已從足底飛過。他左足
一著地,右掌猛力便向丁春秋擊去。
丁春秋左手將前一探,將以阿紫的身子去接他這一招開碑裂石的掌力。游坦之此刻武功
雖強,臨敵應變的經驗卻是半點也無,眼見自己一掌便要將阿紫打得筋骨折斷,立即便收回
掌力。可是發掌時使了全力,急切間卻那裡能收得回來?本為中等武功之人,也知只須將掌
力偏在一旁,便傷不到阿紫,可是游坦之對阿紫敬愛太過,一見勢頭不對,只知收掌回力,
不暇更思其他,將這股偌大掌力盡數收回,等如以此掌力當胸錳擊自己。他一個踉蹌,哇的
一聲,噴出一口鮮血。
若是內力稍弱之人,這一下便已要了他的性命,饒是他修習易筋經有成,這一掌他究竟
也不好受,正欲緩過一口氣來,丁春秋那容他有喘息的餘裕,呼呼呼呼,連續拍出四掌。游
坦之丹田加內息提不上來,只得揮拳拍出,連接了他四掌,接一掌,吐一口血,連接四掌,
吐了四口黑血。丁春秋得理不讓人,第五掌跟著拍出,要乘機制他死命。
只聽得旁邊數人齊聲呼喝:「丁老怪休得行凶!」「住手!」「接我一招!」玄慈、觀
心、道清等高僧,以及各路英雄的俠義之士,都不忍這丐幫幫主如此死於丁春秋手下,呼喝
聲中,紛紛搶出相救。
不料丁春秋第五掌擊出,游坦之回了一掌,丁春秋身形微晁,竟退開了一步。眾高手一
見,便知這一招是丁春秋吃了點小虧,當即止步,不再上前應援。原來游坦之吐出四口瘀血
後,內息已暢,第五掌上已將冰蠶奇毒和易筋經內力一並運出。丁春秋以掌力硬拼,便不是
敵手。若不是丁春秋佔了先機,將游坦之擊傷,令他內力大打折扣,則剛才雙掌較量,丁春
秋非連退五步不可。
丁春秋氣息翻湧,心有不甘,運起十成功力,大喝一聲,須發戟張,呼的一掌又向前推
去。游坦之踏上一步,接了他這一掌,叫道:「快放下段姑娘!」呼呼呼呼,連出四掌,每
出一掌,便跨上一步。這五步一踏出,已與丁春秋面面相對,再一伸手,便能搶奪阿紫。
丁春秋掌力不敵,又見到他木然如僵死的臉孔,心生懼意,微笑道:「我又要使腐屍毒
功夫了,你小心著!」說著左手提起阿紫身子,擺了幾擺。
游坦之急呼:「不,不!萬…萬萬不可!」聲音發顫,驚恐已達極點,知道丁春秋「腐
屍毒」功夫一施,阿紫立時便變成了一具毒屍。
丁春秋聽到他話聲如此惶急,登時明白:「原來你這小子給這臭花娘迷住了,哈哈,妙
極,當真再好不過。」他擒獲阿紫,本想當眾將她處死,免得她來爭星宿派掌門人之位,這
里見了游坦之的情況,似可將阿紫作為人質,脅制這個武功高出於己的丐幫幫主庄聚賢,便
道:「你不想她死么?」
游坦之叫道:「你……你……你快將她放下來,這個……危險之極……」丁春秋哈哈一
笑,說道:「我要殺她,不費吹灰之力,為什麼要放開?她是本派叛徒,目無尊長,這種人
不殺,卻去殺誰?」游坦之道:「這個……她是阿紫姑娘,你無論如何不能害她,你已射瞎
了她一雙眼睛,那個,求求你,快放她下來,我……重重有謝。」他語無倫次,顯得對阿紫
關心已極,即哪裡還有半分丐幫幫主的風度?
丁春秋見他內力陰寒強勁,聽他說話聲音,實在與那鐵頭人十分相似,可是他明明頭上
並無鐵罩,而且那鐵頭人又怎能是丐幫幫主?當下也無暇多想,說道:「要我饒她小命也不
難,只是須得依我幾件事。」
游坦之忙道:「依得,依得。便一百件、一千件也依你。」丁春秋聽他這般說,心下更
喜,點頭道:「很好!第一件事,你立即拜我為師,從此成為星宿派弟子。」
游坦之毫不遲疑,立即雙膝跪倒,說道:「師父在上,弟子……弟子庄聚賢磕頭!」他
想:「我本來就是你的弟子,早已磕過了頭,再拜一次,又有何妨?」
他這一跪,群雄登時大嘩。丐幫自諸長老以下,無不憤慨莫名,均想:「我幫是天下第
一大幫,素以俠義自居,幫主卻去拜邪名素著的星宿老怪為師。咱們萬萬不能再奉此人為幫
主。」
猛聽得鑼鼓絲竹響起,星宿派門人大聲歡呼,頌場星宿老仙之聲,響徹雲霄,種種歌功
頌德、肉麻不堪的言語,非常人所能想像,總之日月無星宿老仙之明,天地無星宿老仙之
大,自盤古氏開天闢地以來,更無第二人能有星宿老仙的威德。周公、孔子、佛祖、老君,
以及玉皇大帝、十殿閻王,無不甘拜下風。
當阿紫被丁春秋一擒,段正游和阮星竹便相顧失色,但自知本領不敵星宿老怪,決難從
他手中救女兒脫險,及後見庄聚賢居然肯為女兒屈膝事敵,卻也是大出意料之外。阮星竹既
驚且喜,低聲道:「你瞧人家多麼情義深重!你……你……你哪及得上人家的萬一。」
段譽斜目向王語嫣看了一眼,心想:「我對王姑娘一往情深,自忖已是到矣盡矣,蔑以
加矣。但比這位庄幫主,卻又大大不如了。人家這才是情中聖賢!倘若王姑娘被星宿老怪擒
去,我肯不肯當眾向他下跪呢?」想到此處,突然間血脈賁張,但覺為了王語嫣,縱然萬死
亦所甘願,區區在人前受辱之事,真是何足道哉,不由得脫口而出:「肯的,當然肯!」王
語嫣奇道:「你肯什麼?」段譽面上一紅,囁嚅道:「嗯,這個……」
游坦之磕了幾個頭站起,見丁春秋仍是抓著阿紫不放,阿紫臉上肌肉扭曲,大有苦痛之
色,忙道:「師父,你老人家快放了她!」丁春秋冷笑道:「這小丫頭大膽妄為,哪有這么
容易便饒了她?除非你將功贖罪,好好替我干幾件事。」游坦之道:「是,是!師父要弟子
立什麼功勞?」丁春秋道:「你去向少林寺方丈玄慈挑戰,將他殺了。」
游坦之遲疑道:「弟子和少林方丈無怨無仇,丐幫雖然要跟少林派爭雄,卻似乎不必殺
人流血」。丁春秋面色一沉,怒道:「你違抗師命,可見拜我為師,全屬虛假。」游坦之只
求阿紫平安脫險,哪裡還將什麼江湖道義、是非公論放在心上,忙道:「是!不過少林派武
功甚高,弟子盡力而為……師父,你……說過的話可不能不算,不得加害阿紫姑娘。」丁春
秋淡淡地道:「殺不殺玄慈,全在於你;殺不殺阿紫,權卻在我。」
游坦之轉過身來,大聲道:「少林寺玄慈方丈,少林派是武林中各門派之首,丐幫是江
湖上第一大幫,向來並峙中原,不相統屬。今日咱們卻要分個高下,勝者為武林盟主,敗者
服從武林盟主號令,不得有違。」眼光向群豪臉上掃去,又道:「天下各位英雄好漢,今日
都聚集在少室山下,有哪一位不服,盡可向武林盟主挑戰。」言下之意,竟如自己已是武林
盟主一般。
丁春秋和游坦之的對答,聲音雖不甚響,但內功深厚之人卻早將一字一句都聽在耳里。
少林寺眾高僧聽丁春秋公然命這庄聚賢來殺玄慈方丈,無不大怒,但適才見到兩個所顯示的
功力,這庄聚賢的功力既強且邪,玄慈在武功上是否能敵得住,已是難言,而各種毒功邪術
更是不易抵擋。
玄慈本不願和他動手,但他公然在群雄之前向自己挑戰,又勢無退避之理,當下雙掌合
什,說道:「丐幫數百年來,乃中原武林的俠義道,天下英雄,無不瞻仰。貴幫前任幫主汪
劍通幫主,與敝派交情著實不淺。庄施主新任幫主,敝派得訊遲了,未及遣使道賀,不免有
簡慢之罪,謹此謝過。敝派僧俗弟子向來對貴幫極為尊敬,丐幫和少林派數百年的交情,從
未傷了和氣。卻不知庄幫主何以今日忽興問罪之師,還盼見告。天下英雄,俱在此間,是非
曲直,自有公論。」
游坦之年輕識淺,不學無術,如何能和玄慈辨論?但他來少林寺之前,曾由全冠清教過
一番言語,當即說道:「我大宋南有遼國,西有西夏、吐番,北有大理,四夷虎視眈眈,這
個……這個……」他將「北有遼國、南有大理」說錯了方位,聽眾中有人不以為然,便發出
咳嗽嗤笑之聲。
游坦之知道不對,但已難挽回,不由得神態十分尷尬,幸好他戴著人皮面具,別人瞧不
到面色。他「嗯」了幾聲,繼續說道:「我大宋兵微將寡,國勢脆弱,全賴我武林義士,江
湖同道,大夥兒一匡扶,這才能外抗強敵,內除奸人。」
群雄聽他這幾名話甚是有理,都道:「不錯,不錯!」
游坦之精神一振,繼續說道:「只不過近年來外患日深,大夥兒肩頭上的擔子,也一天
重似一天,本當齊心合力,共赴艱危才是。可是各門各派,各幫各會,卻你爭我斗,自己人
跟自己人打架,總而言之,是大家不能夠齊心。契丹人喬峰單槍匹馬的來一鬧,中原豪傑便
打了個敗仗,又聽說西域星宿海的星宿老……星宿老……星宿老……那個星宿老……嗯,他
曾連殺少林派的兩名高僧……這個……那個……」
全冠清本來教他說「西域星宿老怪曾到少林寺來連殺兩名高僧,少林派束手無策」,游
坦之原已將這些話背得十分純熟,突然間話到口邊,才覺得不對,連說了幾個「星宿老」,
卻「老」不下去了。
群雄中有人叫道:「他是星宿老怪,你是星宿小妖!」人群中鬨笑大作。
星宿派門人齊聲唱道:「星宿老仙,德配天地,威震寰宇,古今無比!」千餘人齊聲高
唱,登時將群豪的笑聲壓了下去。
唱聲甫歇,人叢中忽有一個嘶啞難聽的聲音大聲唱道:「星宿老仙,德配天地,威震寰
宇……」調調和星宿派所唱一模一樣。星宿派門人聽到別派之中居然有人頗贊本派老仙,此
事十分難得,那是遠勝於本派弟子的自稱自贊。群相大喜之下,鑼鼓絲竹出力伴奏,不料第
四句突變急轉直下,只聽他唱道:「……大放狗屁!」眾門人相顧愕然之際,鑼鼓絲竹半途
不及收科,竟爾一直伴奏到底,將一句「大放狗屁」襯托得甚是悠揚動聽。
群雄只笑得打跌,星宿派門人俱都破口大罵。王語嫣嫣然微笑,說道:「包三哥,你的
噪子好得很啊!」包不同道:「獻丑,獻丑!」這四句歌正是包不同的傑作。
游坦之乘著眾人擾攘之際,和全冠清低聲商議了一陣,又朗聲道:「我大宋國步艱危,
江湖同道卻又不能齊心合力,以至時受番幫欺壓。因此丐幫主張立一位武林盟主,大夥兒聽
奉號令,有什麼大事發生,便不致亂成一團了。玄慈方丈,你贊不贊成?」
玄慈緩緩地道:「庄幫主的話,倒也言之成理。但老衲有一事不解,卻要請教。」游坦
之道:「什麼事?」玄慈道:「庄幫主已拜丁先生為師,算是星宿派門人了,是也不是?」
游坦之道:「這個……這是我自己的事,與你無關。」玄慈道:「星宿派乃西域門派,非我
大宋武林同道。我大宋立不立武林盟主,可與星宿派無涉。就算中原武林同道要推舉一位盟
主,以便統籌事功,閣下是星宿派門人,卻也不便參與了。」
眾英雄紛紛說道:「不錯!」「少林方丈之言甚是。」「你是番邦門派的走狗奴才,怎
可妄想做我中原武林的盟主?。」
游坦之無言可答,向丁春秋望望,又向全冠清瞧瞧,盼望他們出言解圍。
丁春秋咳嗽一聲,說道:「少林方丈言之差矣!老夫乃山東曲阜人氏,生於聖人之邦,
星宿派乃老夫一手創建,怎能說是西域番邦的門派?星宿派雖居處西域,那隻不過是夫夫暫
時隱居之地。你說星宿派是番邦門派,那麼孔夫子也是番邦人氏了,可笑啊可笑!說到西域
番邦,少林武功源於天竺達摩祖師,連佛教也是西域番邦之物,我看少林派才是西域的門派
呢!」此言一出,玄慈和群雄都感不易抗辯。
全冠清朗聲道:「天下武功,源流難考。西域武功傳於中土者有之,中土武功傳於西域
者亦有之。我幫庄幫主乃中土人氏,丐幫素為中原門派,他自然是中原武林的領袖人物。玄
慈方丈,今日之事,當以武功強弱定勝負,不以言辭舌辯定輸贏。丐幫與少林派到底誰強誰
弱,只須你們兩位首領出手較量,高下立判,否則便是說上半天,又有何益?倘若你有自知
之明,不是敝幫庄幫主的敵手,只須甘拜下風,推戴我庄幫主為武林盟主,倒也不是非出手
不可的。」這幾句話,顯然認定玄慈是明知不敵,膽怯推諉。
玄慈向前走了幾步,說道:「庄幫主,你既非要老衲出手不可,老衲若再顧念貴幫和敝
幫數百年的交情,堅不肯允,倒是對貴幫不敬了。」眼光向群雄緩緩掠過,朗聲道:「天下
英雄,今日人人親眼目睹,我少林派決無與丐幫爭雄斗勝之意,實是丐幫幫主步步見逼,老
衲退無可退,避無可避。」
群雄紛紛說道:「不錯,咱們都是見證,少林派並無絲毫理虧之處。」
游坦之只是掛念著阿紫的安危,一心要盡快殺了玄慈,好向丁春秋交差,大聲說道:
「比武較量,強存弱亡,說不上誰理虧不理虧,快快上來動手吧!」
他幼年時好嬉不學,本質雖不純良,終究是個質朴少年。他父親死後,浪跡江湖,大受
欺壓屈辱,從無一個聰明正直之士好好對他教誨指點。近年來和阿紫日夕相處,所謂近朱者
赤,近黑者黑,何況他一心一意的崇敬阿紫,一脈相承,是非善惡之際的分別,學到的都是
星宿派那一套。星宿派武功沒一件不是以陰狠毒辣取勝,再加上全冠清用心深刻,助他奪到
丐幫幫主之位,教他所使的也盡是傷人不留餘地的手段,日積月累的浸潤下來,竟將一個系
出中土俠士名門的弟子,變成了善惡不分、唯力是視的暴漢。
玄慈朗聲道:「庄幫主的話,和丐幫數百年的仁俠之名,可太不相稱了。」
游坦之身形一晃,倏忽之間已欺近了丈余,說道:「要打便打,不打便退開了吧。」說
話間雙向丁春秋與阿紫瞧了一眼,心下甚是焦急不耐。
玄慈道:「好,老衲今日便來領教庄幫主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的絕技,也好讓天下英
雄好漢,瞧瞧丐幫幫主數百年來的嫡傳功夫。」
游坦之一怔,不由自主的退了兩步。他雖接任丐幫幫主,但這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兩
絕技,卻是一招也不會。只是他曾聽幫中長老們冷言冷語的說過,這兩項絕技是丐幫的「鎮
幫神功」。降龍十八掌偶然也有傳與並非出任幫主之人,打狗棒法卻必定傳於丐幫幫主,數
百年來,從無一個丐幫幫主不會這兩項鎮幫神功的。
玄慈說道:「老衲當以本派大金剛掌接一接幫主的降龍十八掌,以降魔禪仗接一接幫主
的打狗棒。唉,少林派和貴派世代交好,這幾種武功,向來切磋琢磨則有之,從來沒有用以
敵對過招,老衲不德,卻是愧對丐幫歷代幫主和少林派歷代掌門了。」雙掌一合,正是大金
剛掌的起手式「禮敬如來」,臉上神色藹然可親,但僧衣的束帶向左右筆直射出,足見這一
招中蘊藏著極深的內力。
游坦之更不打話,左手凌空劈出,右掌跟著迅捷之極的劈出,左手掌力先發後到,右手
掌力後發先到,兩股力道交錯而前,詭異之極,兩人掌人在半途相適,波的一聲響,相互抵
消,卻聽得嗤嗤兩聲,玄慈腰間束帶的兩端同時斷截『分向左右飛出丈許。游坦之這兩掌掌
力所及范圍甚廣,攻向玄慈身子的勁力被「禮敬如來」的守勢消解,但玄慈飄向身側的束卻
為他掌力震斷。
少林派僧侶和群雄一見,登時紛紛呼喝:「這是星宿派的邪門武功!」「不是降龍十八
掌!」「不是丐幫功夫!」丐幫弟子之中竟也有人叫道:「咱們和少林派比武,不能使邪派
功夫!」「幫主,你該使降龍十八掌才是!」「使邪派功夫,丟了丐幫臉面。」
游坦之聽得眾人呼喝之聲大作,不由下心下躊躇,第二招便使不出去。
星宿派門人卻紛紛大叫:「星宿派神功比丐幫降龍十八掌強得多,幹麼不使強的,反使
差勁的?」「庄師兄,再上!當然要用恩師星宿老仙傳給你的神功,去宰了老和尚!」「星
宿神功,天下第一,戰無不勝,功無不克。降龍臭掌,狗屁不值!」
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