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中國古代小說中的經典詩詞

中國古代小說中的經典詩詞

發布時間: 2022-04-04 07:01:53

A. 穿越小說里的經典詩句有哪些

1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七世君生》
2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步步驚心》
14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執手千年》
自慚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誤傾城。
世間哪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不負如來不負卿》
葉落江秋孤舟蔚,海煙長空一色藍。
花落人去空落雪,楚楚凄凄弄停雲。
殤酒無味畫聲崢,且看離人綰青絲。----《綰青絲》
雲髻鬆鬆換就,鉛華淡淡妝成,紅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不定。笙歌散後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靜。相見怎如不見,有情還是似無情。----《蔓蔓青蘿》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誅顏》
兩情若是長久時,尤其在朝朝暮暮。
相見時難別亦難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B.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

1、《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2、《戰國策》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

《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戰國策》曾被斥之為「邪說」、「離經叛道之書」。「《戰國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學觀多取道家,社會政治觀接近法家,獨與儒家抵牾不合,因而為後世學者所詬病。」

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並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

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師道作《戰國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戰國策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校注》。

3、《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4、《牡丹亭》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 《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5、《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C. 古代小說中開頭的那些詩句叫什麼

這是個詞
傳說中得行文詩

D. 現代小說中的經典詩句

出來混的 總要還

E. 寫古代小說中優美的詩詞

根據需要吧,情節,環境,人物心情,可以用的詩詞都不同。把合適的詩詞放在小說中合適的地方,才是真合適,不好泛泛而談,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射鵰英雄傳》結尾引用李白的《秋風詞》:「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天龍八部》段譽對月吟《詩經·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表達對王語嫣的單相思之苦,符合人物身份,也是情節需要。

F. 中國古代經典文學有那些

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西廂記牡丹亭魯迅文集本草綱目

說文解字戰國策東觀漢記晏子春秋周易楚辭詩經國風中庸三略夏書

呂氏春秋史記列女傳漢書後漢書小雅墨子吳子周禮新序九歌九章九懷

墨子閑詁魏策燕策楚策趙策秦策齊策韓策頌孟子列子慎子九嘆九思

宋衛策東周策管子靈樞經春秋繁露三國志尚書金剛經爾雅儀禮虎韜犬韜

彖傳象傳新書鹽鐵論韓非子禮記白虎通德論九章算術六韜文韜武韜豹韜

三十六計大戴禮記逸周書大雅周頌周書荀子孫子兵法揚子法言大學尹文子

莊子易經前漢記魏書尉繚子國語釋名商君書司馬法春秋左傳小爾雅棋經

文子經說上淮南子鬼穀子山海經漢賦論語說苑龍韜鶡冠子越絕書西周策

商書孝經方言春秋穀梁傳春秋公羊傳朝詩外傳韓詩外傳吳越春秋三字經虞書

七諫公孫龍子孫子算經商頌四大名著古典文學文學名著網站地圖中國文學基地

魯迅文集在線閱讀朝花夕拾集外集魯迅詩集譯文序跋集古籍序跋集集外集拾遺補編

漢文學史綱要中國小說史略吶喊集外集拾遺野草彷徨且介亭雜文末編南腔北調集

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花邊文學准風月談偽自由書二心集三閑集墳而已集

且介亭雜文附集 華蓋集 故事新編熱風魯迅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

G. 經典古代詩詞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四方。 劉邦《大風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之五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岳飛《滿江紅》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過零丁洋》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牧《遺懷》
上邪下難正,眾枉不可矯。 何承天《上邪篇》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絕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水滸傳》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白居易《琵琶行》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 屈原《楚辭.九章.涉江》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陸游《夜泊水村》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一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 楊萬里《小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岳陽樓記》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樂游原》
無邊落水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
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 《水滸傳》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木蘭詩二首》之一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蝶戀花》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琵琶行》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石灰吟》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歇送武判官歸京》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論詩》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俞文豹《清夜錄》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之一
九州生氣恃春雷,萬馬齊喑究可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李開先《寶劍記》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史記·蘇秦列傳》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移居》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蜀相》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蘇軾《水調歌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蘇軾《洗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詳《過零丁洋》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唐·杜甫《水檻遣心》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唐·白居易《賣炭翁》
溫故而之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蕷洲。 唐·溫庭筠《望江南》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宋·周敦頤《愛蓮說》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樂府詩集·木蘭詩》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杜甫《春夜喜雨》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宋·朱淑真《生查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唐·王翰《涼州詞》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秋夕》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唐·高(馬並)《山亭夏日》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唐·鄭谷《淮上與友人送》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曹劌論戰》
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劉禹錫《烏衣巷》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唐·李白《子夜吳歌》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唐·黃巢《題菊花》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宋·李清照《武陵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唐·杜甫《詠懷古跡》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史記·張儀列傳》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徐霞客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武王伐紂平話》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彼得斐詩集》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清·吳梅村《圓圓曲》
品德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朱熹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宋·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論語·微子篇》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揚子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晉·陶淵明《飲酒》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晉·陶淵明《歸田園居》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晉·陶淵明《歸田園居》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玉台新詠·孔雀東南飛》

H. 古代小說里的經典句子。

祈然,你會好好活下去的,對嗎?不,你必須活下去。也許這世上有很多人恨你,質疑你,但卻沒人能否定你的存在!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水冰依和步殺!所以,無論將來有多艱苦,多孤單,你一定要好好走下去,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背棄了你,也請你始終相信著,我和步殺永遠信賴你.最難過的時候,也請你等待,明天會幸福。因為你比任何人,都更應該獲得幸福。
當你想起我,眼淚忍不住要流下來時候,就請抬頭看看這片天空。如果天,依舊是那麼得藍;雲,依舊是那麼得瀟灑,那你就不應該哭,因為我的離去並沒有帶走屬於寧采臣的一片天空。
這一生,我都不會忘記,曾有個男孩承諾一輩子的誓言,伴我走過落英紛飛的季節。
——選自《瀟然夢》

I.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有那些

1.《紅樓夢》

《紅樓夢》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徵。它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小說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

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2.《詩經》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3.《水滸傳》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4.《史記》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5.《西遊記》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J. 中國古代著名詩集

1、《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准。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2、《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3、《白氏長慶集》

《白氏長慶集》是唐代白居易作品的集名。本書原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集出版,故名為《白氏長慶集》。原為七十五卷,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到了宋代已經亡軼四卷,現存七十一卷。有影印宋紹興本,不分前、後、續集,其中詩三十七卷,分為諷喻、閑話、感傷、歌行、雜律等,文三十四卷。

4、《漢樂府》

漢武帝劉徹時,在定郊祭禮樂時重建樂府,它的職責是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後來有不入樂的也被稱為樂府或擬樂府。

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後,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於《詩經》的是,它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採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較為完整。

此外,漢樂府還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開拓敘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其與詩經、楚辭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後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漢代《孔雀東南飛》、北朝《木蘭詩》和唐代韋庄《秦婦吟》並稱「樂府三絕」。此外,《長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也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5、《楚辭》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以南方民歌為基礎,採用楚國方言創作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為「騷體」。

楚辭,也作「楚詞」。本為楚地的歌辭。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吸收其營養,創作出《離騷》等巨制鴻篇,後人仿效,名篇繼出,成為一種有特點的文學作品,通稱楚辭。西漢劉向編輯成《楚辭》集,東漢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註成《楚辭章句》。

熱點內容
小說女主李楚楚古代 發布:2025-02-05 13:59:12 瀏覽:435
冥王冥婚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5 13:55:20 瀏覽:667
枕美有聲小說在線聽書吧 發布:2025-02-05 13:36:05 瀏覽:638
都市全技能類型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13:30:56 瀏覽:604
好看虐心言情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05 13:13:51 瀏覽:433
反派親媽的搶戲日常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5 13:13:50 瀏覽:377
經典原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5 12:45:11 瀏覽:396
知否網路小說版權費 發布:2025-02-05 12:26:53 瀏覽:664
關於福爾摩斯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5 12:05:01 瀏覽:574
穿越現代和抗日交易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11:49:15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