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小說古代形容茶館

小說古代形容茶館

發布時間: 2022-04-03 04:01:10

A. 求老舍小說《茶館》

《茶館》是戲劇,不是小說。

B. 老舍先生的作品茶館主要講的是什麼

《茶館》結構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展示了從清末到北洋軍閥時期再到抗戰勝利以後的近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和各階層的不同人物的生活變遷。

每一幕寫一個時代,北京各階層的三教九流人物,出人於這家大茶館,全劇展示出來的是一幅幅氣勢龐大的歷史畫卷,形象地說明了舊中國的必然滅亡和新中國誕生的必然性。

《茶館》這出三幕話劇中,共有70多個人物,其中50個是有姓名或綽號的,這些人物的身份差異特大,有曾經做過國會議員的,有憲兵司令部里的處長,有清朝遺老,有地方惡勢力的頭頭,也有說評書的藝人、看相算命及農民鄉婦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層次。

(2)小說古代形容茶館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58年5月,作者老舍在《劇本》雜志上發表了題為《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的文章,說明了《茶館》是怎麼寫的:「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50來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

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正面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麼,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里,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曾任小學校長、中學教師等職;1923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華語講師,此間創作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長篇小說。

1930年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並寫出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和短篇小說《月牙兒》等。

新中國成立後應召回國,創作了《龍須溝》、《茶館》等23部話劇和長篇小說《正紅旗下》。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盡。

C. 武俠小說里的茶樓的名字都叫什麼

臨安好登樓——參見小椴《杯雪》(又名《亂世英雄傳》),舊版在開頭列舉了臨安的眾多酒樓名稱,新版開頭寫了一兩頁才介紹到。

D. 穿越小說里女主進茶館一般怎麼寫啊,要先來段環境嗎,就寫寫茶館的內部有沒有具體的句子。謝謝了~~~

「古樸典雅,安逸寧靜」這是置身於「雅趣茶道館」里的感受。四壁明式的花格窗,名人的真跡字畫,寬暢的休閑空間,可雅集十多位茶友聚會,這就是館里格調高雅的「品茗閣」。

E. 有一本古代小說男主女主在茶館相遇

尋找前世之旅。

內容簡介:
人說今生的劫難往往都是前世種下的因,有因必有果,這是不能改變的,但世上偏偏就有這么一種交易,能穿越時空尋找你的宿世根源,化解你的今生之劫,而你所要付出的僅僅是---------一滴眼淚。
葉隱,自小被神秘師父所收養的她,精通通靈術,面對形形色色的委託人,一次次穿越不同國度的不同時空,在一次次完成任務後,她是否能化解自己的劫難?她是否會在某個時空失落了自己的愛情?

F. 老舍《茶館》文化內涵

】:《茶館》創造了東方舞台的奇跡,創造了中國話劇的輝煌。重看《茶館》彷彿又看到了作者那滿懷正義感和愛國主義熱情的赤誠之心。《茶館》描繪了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抗戰勝利後這三個歷史時期。它使我們面對著清廷的沒落、軍閥混戰、帝國主義的侵略、農村的破產和凋敝、人民的苦難、統治者的野蠻和腐朽。善良的受凌辱,正義的遭踐踏,美好的被毀滅,不屈者則在尋出路。透過《茶館》我們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對話劇事業的貢獻,開創了舞台視野的新格局。
作為一名小說家,老舍的藝術視野是開闊的。他能夠站在世界文化和中國文學的角度,嫻熟自如在小說世界流連。但老舍轉向話劇創作之後,面臨著新的挑戰,一個他尚不熟悉的舞台,他感到舞台的限制和束縛。他將舞台放置在一個茶館里,而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所,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五十年來的變遷。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寫一個小小的茶館,反映社會的滄桑變遷,無形之間有種立體感,將整個社會的縮影搬上了歷史的舞台,用生活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同時傳遞出某種政治消息。

一、人物安排和劇情發展的獨特見解

老舍在人物安排和劇情發展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一)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然鬆散而中心人物卻有些著落,就不至於說來說去,離題太遠,以人物帶動故事。(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是由同一個演員扮演,這樣也會幫助故事的連續。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個演員扮演,就容易使觀眾看出故事是連續下來的,即使一幕與一幕之間相隔許多年。(三)每個角色都說自己的事情,可是又與時代發生關系。這么一來,廚子就像廚子,說書的更像說書的了,因為他們說的是自己事。同時,把自己的事情又和時代相結合,像名廚而落得去包辦監獄的伙食,順口說出這年月就是監獄里人多……因此,人物雖各說各的,可是又能反映時代,就使觀眾既看見了各色的人,也順便看見了那個時代的面貌。這樣人物雖然也許只說了三五句話,可是的確交代了各自的命運。(四)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茶館》的創作,老舍已經在俯視舞台。人物表現中,已不再介紹人物性格,他已經從舞台跳出來,俯視著歷史和社會這個舞台,看那些人物獨立地表演。人物敘述說明性的語言逐漸減少。每個人物都具有舞台的獨立性和表演性,他們的話語中包含著人物的全部信息:身份、地位、性格、生活現狀等等。如第一幕唐鐵嘴一上場,開口幾句就包含著許多內容:

唐鐵嘴:(慘笑)王掌櫃,捧捧唐鐵嘴吧!送給我碗茶喝,我就先給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說,拉過王掌櫃的手來)今年是光緒二十四年。您的貴庚是……

這幾句話點明了時間,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戊戌變法的大時代中。唐鐵嘴作為相面先生的身份以及他的生存狀態,清楚地顯現在觀眾面前。接下來王利發的幾句話更加清楚地說明了唐鐵嘴困頓的原因。

王利發:(奪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賣那套生意口啦!用不著相面,咱們既在江湖,都是苦命人!(由櫃內走出,讓唐鐵嘴坐下)坐下,我告訴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煙,就永遠交不了好運!這是我的想法,比你的更靈驗!

這句話表現了王利發精明的性格,也表現了一個生意人和為貴的處世特點。他有些看不起唐鐵嘴的落寞,也有些厭惡他的糾纏,但他不願意得罪這么個人,他給他一些善意的忠告,就把一個舞台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來。

二、取材上的連貫

《茶館》的藝術構思是取材上的連貫。聯想到其他的劇本無不體現這一特點如《龍須溝》等。老舍以平民世界為主要的取材對象,平民世界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意蘊,以及真實動人的藝術效果。老舍目光緊盯著北京底層社會,緊緊抓住底層社會市民的命運,始終洋溢著一種北京市民社會從根底上散發出的生活氣息,北京城雖然很大,甚至是皇城國都,但自古以來,北京這片土地上就更多地帶有一股特定的平民意味和氣息,這就是北京城特有的性格。《茶館》以茶館為反映時代的舞台,抓住了平民的心態與性格。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抓住了北京城的本質和特點。

三、敘事結構上的相通

老舍的話劇是敘事結構上的相通。對老舍話劇的藝術結構歷來有兩種概括:一個是「世態畫卷式」,另一個是「人物展覽式」。無論是哪種形式,都共同顯示了老舍話劇寫實型的基本形式。在老舍這種純朴的寫實的話劇形式中,又蘊含著一種詩化的特色。從「人物展覽式」的角度來看。詩化則體現在劇中的每一個形象,既是那樣的真實具體,又都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象徵意義,每個人的性格和命運都超越了具體的人事而具有形而上學的哲學意蘊。老舍採用「人物展覽式」把三個時代的各種人物搬上台、把各種丑惡現象都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使觀眾從三個時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動中,看到三個時代的無可救葯,也看到北京底層市民的悲慘命運。

四、人物塑造上的延續

老舍話劇是人物塑造上的延續。在老舍的人物畫廊中,刻畫最成功也是成就最大的就是底層市民形象。老舍不僅寫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他更是把底層平民看作一個形象整體來塑造的。老舍對底層市民形象的成功塑造,又並不是簡單地表現自身、描寫自我,而是集中體現了老舍對底層市民這一階層的獨特見解。老舍通過他筆下一個又一個的市民形象如:秦二爺、松二爺、王利發等,訴說著他們來自社會最底層的生活感受,表達他們對社會發展的看法,同時也深刻地表明老舍自己的歷史觀和人生觀。老舍對他筆下那些底層貧窮的市民形象,沒有採取一味同情的態度,而是在充分理解他們現實遭遇的同時,也對他們身上的種種局限,甚至是他們身上的某些國民劣根性,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深切的批判。

五、承傳語言風格和體現文化屬性

老舍話劇是語言風格上的承傳和文化屬性的體現。《茶館》里的人物和故事,無一不是以文化審視和文化批判為核心焦點的。《茶館》里的王利發、常四爺、松二爺以及秦仲義秦二爺這幾個主要人物形象,他們各自鮮明獨特的的性格,歸根到底顯示的是一種文化的屬性,而他們各自的悲慘命運,也同樣顯示出一種文化的悲劇。王利發一生卑微懦弱的生活狀態和生存理想,既有傳統處世哲學的深刻影響,又有傳統文化與現實社會沖撞的深刻矛盾。王利發作為一個安分守己的底層市民的代表,他的走投無路,既是腐朽黑暗的世道使然,也是那種逆來順受的奴性文化使然。秦二爺在「譚翤同問斬」、戊戌變法失敗的時候,敢於同龐太監叫板對陣,並不是簡單的「膽大玩命」而是一個文化的側影,他與龐太監「鬥嘴皮」的底氣,來自於他的實業和實力,這就是近代民族發展和民族文化進步的些許自覺與自信。

六、價值和魅力

老舍話劇的價值和魅力,還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是他的個性化的追求,老舍在這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追求,他要求自己劇中的人物必須做到「開口就響」,「話到人到!」就是說劇中人物在初次出場時,一開口就能聞聲見人,神形畢現,幾句話甚至是一句話就能把人物最基本的性情和性格特徵凸顯出來。從《龍須溝》到《茶館》,那麼多的劇中人物,都顯示出這種「開口就響」的本領。這一「絕活兒」既體現了老舍對生活的熟悉、對人物的熟悉,也體現了他對語言與人物、語言與生活之間關系的真切體悟和准確把握。二是它特有的樸素美,老舍話劇以其生活的原汁原味而展現出一種質朴無華的風格。從《龍須溝》到《茶館》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不就是我們身邊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嗎?沒有一絲一毫的奇光異彩,全是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正是老舍在劇作中那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命運,在那些原汁原味的生活故事中,蘊涵著詩意和哲理。

G. 急求老舍先生小說《茶館》的摘抄

在這里,可以聽到最荒唐的新聞,如某處的大蜘蛛怎麼成了精,受到雷擊。奇怪的
意見也在這里可以聽到,像把海邊上都修上大牆,就足以擋住洋兵上岸。這
里還可以聽到某京戲演員新近創造了什麼腔兒,和煎熬鴉片煙的最好的方法。這里也可以
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個出土的玉扇墜兒,或三彩的鼻煙壺。這真是
個重要的地方,簡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H. 茶館歷史

茶樓里也有不少文人學者的行蹤。「陶陶居」門廳上的黑底金字大招牌,據說是康有為的手筆。過去,陶陶居曾是粵劇藝人不掛牌的俱樂部,是他們埋組班」的活動場所。五十年代,陳殘支的《香飄四季》中有幾個典型人物,是在茶樓中找到模特兒的。

魯迅的小說中的人物有沒有在廣州的茶樓中拾綴,不大清楚但在他的筆記中卻可看到,一九二七年,他在廣州的那一段日子裡,曾經到山泉太平館、陸園、妙奇香、別有春、北園、南園、一景酒家、國民餐店、陶陶居和拱北樓、晉華齋、福來居、大觀飯店等地方,看來魯迅之到茶樓,

除日常所需飲饌外,也會有觀察民情的因素在內。作家韋君宜來穗坐了三四個茶樓,對廣東人上茶樓很有體會。她稱贊茶樓「象個群眾的社交場合,氣氛確實可愛」,這點人情味實在令人愉快。

「說」茶樓的樓梯上下人頭攢動,食後自動招呼服務員以碟為單位計價是「君子之交」,「不止有情趣,而且有風格」,是「真正老廣東人的風格。」這不是虛言妄贊而是體驗入微。

(8)小說古代形容茶館擴展閱讀

茶館的類型

戲曲茶樓

戲曲茶樓是一種以品茗為引子,以戲曲欣賞或自娛自樂為主體的文化娛樂場所。這種即品茶又娛樂的文化方式,在我國由來已久。

戲曲茶樓在裝飾上更強調戲曲表演的氛圍和要求,相對來講,品茶是它的一種主要的附帶功能,它不太講究茶葉、茶藝,而是以茶葉為引,在戲曲與樂曲聲中,鬆弛身心,交流聯誼,享受戲曲藝術。

綜合型茶樓

綜合型茶樓主要體現在經營服務項目上,以茶藝為主,同時有經營茶餐、餐飲、舊吧、咖啡、電腦、棋、牌等內容,把多種服務項目綜合在一起,以滿足客人的多種需求。

仿古式茶樓

仿古式茶樓在裝修、室內裝飾、布局、人物服飾、語言、動作、茶藝表演等地方、都以某種古代傳統為藍本,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整理,並結合茶藝的內在要求重新進行現代演繹,從總體上展示古典文化的整體面貌。各種各樣的宮廷式茶樓、禪茶館等,那就典型的仿古式茶樓。

園林式茶樓

園林式茶樓突出的是清新、自然的風格,或依山傍水、或坐落於風景名勝區,以及一個獨門大院,它由室外空間和室內空間共同組成,往往營業場所比較大。室外是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突出的是一種純自然的風格,讓人直接與大自然接觸,

從而達到室內人造園林達不到的一種品茗的意境。這種風格是與現代人追求自然、返璞歸真的心理需求相契合的,但它對地址的選擇、環境的營造有較高的要求,因此現代茶樓中為數較少。

室內庭院式茶樓

室內庭院式茶樓以江南園林建築為藍本,結合茶藝及品茗環境的要求,設有亭台樓閣、曲徑花叢、拱門迴廊、小橋流水等,給人一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心理感受。

室內多陳列字畫、文物、陶瓷等各種藝術品,讓現代都市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去尋找回歸自然,心情神寧的感覺,進入「庭有山林趣,胸無塵俗思」的境界。

I. 描述古代茶館的句字或文章

下面的資料里,一堆的古文摘選,自己看吧~
1、茶館的萌芽
茶館茶館最早的雛形是茶攤,中國最早的茶攤出現於晉代,據《廣陵耆老傳》中記載:「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日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也就是說,當時已有人將茶水作為商品到集市進行買賣了。不過這還屬於流動攤販,不能稱為「茶館」。此時茶攤所起的作用僅僅是為人解渴而已。
2、茶館的興起
唐玄宗開元年間,出現了茶館的雛形。唐玄宗天寶末年進士封演在其《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這種在鄉鎮、集市、道邊「煎茶賣之」的「店鋪」,當是茶館的雛形。 《舊唐書 王涯傳》記:「太和九年五月涯等倉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為禁兵所擒」,則唐文宗太和年間已有正式的茶館。 大唐中期國家政治穩定,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加之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天下益知飲茶矣」,因而茶館不僅在產茶的江南地區迅速普及,也流傳到了北方城市。此時,茶館除予人解渴外,還兼有予人休息,供人進食的功能。
3、茶館的興盛
至宋代,便進入了中國茶館的興盛時期。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現了萬商雲集、百業興旺的情形,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館。而孟元老的《東京華夢錄》中的記載則更讓人感受到當時茶肆的興盛「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晚即散,謂之鬼市子……歸曹門街,北山於茶坊內,有仙洞、仙橋,仕女往往夜遊吃茶於彼。」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時的杭州,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定都臨安(即今杭州),統治階級的驕奢、享樂、安逸的生活使杭州這個產茶地的茶館業更加興旺發達起來,當時的杭州不僅「處處有茶坊」,且「今之茶肆,刻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面,敲打響盞歌賣。」《都城紀勝》中記載「大茶坊張掛名人書畫……多有都人子弟占此會聚,習學樂器或唱叫之類,謂之掛牌兒。」 宋時茶館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們喝茶聊天、品嘗小吃、談生意、做買賣,進行各種演藝活動、行業聚會等。
4、茶館的普及
到明清之時,品茗之風更盛。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市民階層不斷擴大,民豐物富造成了市民們對各種娛樂生活的需求,而作為一種集休閑、飲食、娛樂、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大眾活動場所,茶館成了人們的首選,因此,茶館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形式愈益多樣,茶館功能也愈加豐富。
5、茶館的衰微
近現代,中國經歷了戰爭,貧困和一些非常時期,茶館也就一度衰微。
6、茶館的復興
近二三十年來,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導致了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茶館作為文化生活的一種形式也悄然回復,茶館已成為人們業餘生活的重要選擇之一。
7、茶館的衍變
(1)書茶館 書茶館,即設書場的茶館。清末民初,北京出現了以短評書為主的茶館。這種茶館,上午賣清茶,下午和晚上請藝人臨場說評書,行話為「白天」、「燈晚兒」。茶客邊聽書,邊飲茶,倒也優哉游哉,樂樂陶陶。 老北京的茶館遍及京城內外,各種茶館又有不同的形式與功用。這里,重點從文化,社會功用角度介紹幾種。老鄉京有許多書茶館,在這種茶館里,飲茶只是媒介,聽評書是主要內容。書茶館,直接把茶與文學相聯系,給人以歷史知識,又達到消閑、娛樂的目的,老少皆宜。

熱點內容
穿越小說完結古代言情 發布:2025-02-05 19:20:32 瀏覽:534
主角把小龍女帶回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18:33:35 瀏覽:323
女主腹黑末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5 18:22:50 瀏覽:936
免費小說大全閱讀軟體 發布:2025-02-05 18:17:48 瀏覽:213
看玄幻小說人數最多 發布:2025-02-05 18:14:42 瀏覽:782
越級清晰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5 18:09:36 瀏覽:96
小說校園愛情王楓 發布:2025-02-05 18:09:28 瀏覽:767
必看的歷史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5 18:05:51 瀏覽:442
玄幻小說有金手指無敵的主角 發布:2025-02-05 17:21:31 瀏覽:722
清風入我懷小說免費 發布:2025-02-05 17:16:05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