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可以寫論文嗎
⑴ 畢業論文 關於網路文學方面的論文
全文下載地址:
http://www.lnskl.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703/20070324105037771.doc
網路文學創作動機分析
摘要:創作動機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目的,也是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緣由,它給整個創作過程以重要的影響.本文從網路文學的產生,創作內容,寫作技巧,以及網路文學的生存現狀,研究成果幾個方面探討分析,認為純粹的訴說慾望應該是網路文學創作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
關鍵詞:文學;網路文學;理論研究
筆者在以往對網路文學的研究中,為網路文學概括了如下的定義和特徵:網路文學是網民在網路上發表的供網民閱讀的文學.即網路文學是在網上"創作"的文學,是利用網路的多媒體和Web交互等信息技術創作出來的,以互聯網路為傳播媒介的文學作品.技術化,自由化,大眾化,口語化是網路文學的特徵.網路文學創作動機很大程度與自由化這一特徵有著緊密的聯系.網路的技術化所帶來的開放性,使網路空間中的日常活動具有身份的變動性和匿名性,以及地位的平等性,決定了網民在其間沒有現實社會中的約束與限制,享有精神上的民主與自由,為那些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提供了開放,平等,自由的創作空間.這種自由度較高的創作環境,為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使得網路文學創作在此意義上最接近於文學的本質屬性.因為文學創作的靈魂就是追求自由.
網路文學創作這種崇尚,追求自由的特點,不僅使其最接近於文學的本質屬性,而且極易調動起那些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的創作慾望,促進他們創作動機的形成.
動機(intention),在心理學上指引起和維持個體行為,並將這一行為導向某一既定目標的願望或意念.創作動機就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目的,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緣由,它給整個創作過程以重要的影響.作家進行文學創作總會出於某種原因,或者心中有所郁積不吐不快,或者有某種思想需要傳達,或者要維護或批評某種現存事物等等,這都屬於創作動機的范圍.按照創作動機所屬的范圍,可以把它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創作動機的個體因素.文學創作首先是一種個體性精神活動,所以作家個體性的精神需求是創作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創作動機的社會性因素.文學創作雖然是個體性精神活動,但作家卻無時不生活在社會關系的網路中,因而受著社會的制約.文學創作的動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常是作家對社會向他發出的某種"召喚"的積極回應.〔1 〕
本文所要研究的網路文學創作動機,主要是指那些有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在從事創作活動時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不包括那些借網路載體,以求通過高點擊率或參加原創文學大獎賽取得成名或出版捷徑的動機.張抗抗作為一名十分關注網路文學生存狀況的女作家,對網路文學的創作動機曾作過這樣的表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網路文學的作者,基本上出於比較純粹的訴說慾望,是一種非功利性的寫作""進入21世紀,網路文學已逐漸成為一種更為普及的民間傾訴方式,是通往言論自由的必要途徑."青年文學評論家夏烈認為,在最初的幾年裡,網路寫手基本上都是20世紀70年代生人,他們的創作個性化因素非常強,如安妮寶貝的悲傷愛情,慕容雪村的城市小說.〔2 〕筆者對此極有同感,這也是許多網路文學研究者比較一致的看法.這在那些曾經在網路上很知名的網路寫手身上也同樣可以得到印證:2000年11月18日,北京"網易"嘉賓聊天室里,由丁磊,朱威廉主持的一次網路文學討論會上,與會嘉賓紛紛直抒己見.寧財神說:"我寫東西純屬扯蛋,能成名我自己都弄不明白上怎麼回事."櫻櫻在回答"為什麼在網上碼字"時說:"為了表達的快樂.我們很難得到機會在傳統媒體上發表,而在網路上就不必有這個顧慮.可也造成了網路文壇一大批嘰嘰歪歪心情泛濫的現象."2005年11月在杭州簽售新作《孔雀森林》的網路文學先行者,網路作家"痞子蔡"蔡智恆感慨地說:他們那一代的網路寫手沒有寫作經驗,只是希望通過文字抒發自己的情懷.最初的安妮寶貝等人都是出自這樣的"無心插柳".〔3 〕可見,純粹的訴說慾望應該是網路文學創作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
訴說慾望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其實質就是一種情感的宣洩.網路文學創作的最初形式,就是文學創作的愛好者是通過BBS或個人主頁,然後有了專門的文學網站,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這些寫作愛好者如果按照網民的類型來劃分,他們絕大多數屬於"風花雪月派":這類人洋溢著滿腹詩情,從小就想當個曲高和寡的詩人,無奈純文學不景氣,所投詩稿從未發表,便在田裡沒命地刷些風花雪月的東西……〔4 〕甚至有些網路寫手並未認為他們所創作的作品能夠屬於文學作品的范疇,而只能稱其為有感而發的筆記.因此,這些作品往往帶有強烈的訴說傾向,表現出不加修飾的自然和真實,令人讀來耳目一新,為之一振.事實上,網路文學創作的始作俑者和較早的後繼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家(或寫者)屬於那種"被沖動的情感所支配的藝術家".有的作者還在網上建起了個人主頁,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網路文學原創陣地的設立,使網路文學的創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景象.〔5 〕而網路的技術性特點所表現出來的空間界限的超越,使得作品輕而易舉地能夠面向眾多的公眾,獲得一個超出寫作者預期,甚至是想像的讀者群,使他們收到了意料不到的結果.另外,網路技術為寫作者提供的匿名性,使他們能夠得以隱身,創作上就表現出了更多的隨心所欲,無所顧忌,甚至是一些隱私性的表達,這也極其適合情感宣洩的要求.文學愛好者的創作作品能夠不受任何約束地得以發表,這極大地滿足了個人的發表慾望,能夠最大限度地表達作者的理念和情緒,從而使得這些"被沖動的情感所支配的藝術家"能夠為所欲為地表達自己最原始的創作動機,不用去承受傳統作品發表所需要的那種檢查制度,創作動機得到了自由的釋放.就像有人所說的,哪裡有會上網的人群,哪裡就會有所謂的"網路文學"作品.談天說地無所顧忌,嬉笑怒罵皆成文章.〔6 〕
從網路文學的創作內容看,基本都是寫作者的個人的生活經歷,甚至絕大部分是愛情經歷,而不是其他經歷.這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業余創作心態,在網路上表現的就尤為突出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這些經歷有相當的數量,其實是作者幻想的結果.幻想是指寫作者通過建構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幻想世界實現一種理想性的精神補償.幻想是由實現不了的慾望而產生的.寫作者因在現實生活中造成某種缺失,於是他將缺失性體驗化為幻想,使此幻想的審美形式滿足自己的願望.弗洛伊德在《創作家與白日夢》中寫道:"我們予此斷言:一個幸福的人絕不會幻想,只有一個願望未滿足的人才會幻想的動力是未滿足的願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個願望的履行,它與使人不能感到滿足的現實有關聯."這就深刻地揭示了幻想與創作動機的關系.其實,這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愛情題材最適於幻想,最適於情感宣洩和自我表現.
從網路文學的寫作技巧看,沒有傳統小說的嚴謹性,表現出一種隨意的鬆散,似乎是即興寫來,隨意塗鴉,懶得去考慮什麼結構問題.作者敘述故事時,缺乏必要的鋪墊和解釋,人物行為常常是乖戾突兀的,人物的性格變化和情節發展常有中斷,不能順理成章.其實,這正是寫作者情感宣洩的創作動機,在寫作技巧上留下的痕跡,或者可以說成是情感宣洩對寫作技巧的基本要求.寫作者如果在創作過程中不時地設計敘述的銜接,情感的勢頭勢必要被打斷.其實宣洩的情感所支配的結果,就是網路文學的現實的敘述狀態.著名網路寫手邢育森的《活得象個人》,作品中的"我"自稱為"變態狂",行事和思維亂七八糟.於是作品就在這亂七八糟中展開著情節,才使得人物與情節相得益彰.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網路文學的產生,創作內容,寫作技巧,還是從網路文學的生存現狀,研究成果,筆者認為網路文學的創作動機,從最原始的角度分析,那就是純粹的訴說慾望,或者可以表述為情感的宣洩和自我表現.■
參考文獻:
[1]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475-476.
[2][3]網路文學遭遇七年之癢.新華網(www.xinhuant.com),2005-11-17.
[4]程樂華.網路心理行為公開報告.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4,(1):29.
[5][6]從網路小說看網路文學基本特徵.風雨夜行人的blog (http://fxyxr.blog.hexun.com)
⑵ 中文系畢業生可以寫網路小說 《匆匆那年》的畢業論文么求回答
怎麼不行?別人還寫八角與鹵雞肉的論文呢。論文別太拘謹了,自己擅長什麼就寫什麼,中文系的老師是最開明通達的。
⑶ 高分懸賞!誰能幫我找一些關於網路小說的資料,要寫論文的,好的話有加分~
老師家長對網路小說看法的調查
http://bbs.ht88.com/dispbbs.asp?boardid=34&id=4895
關於高一(1)班學生網路小說閱讀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摘要:
在網路盛行的今天,網上閱讀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學生對此尤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網上學語文,發揮網路閱讀的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反映了高一(1)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了學生閱讀網路小說的現象及原因,進行了引導閱讀的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 課外閱讀 高中生 網路小說
引言
21世紀是信息網路時代,書籍閱讀正與網路在彼此沖擊中逐漸融合,網路小說勢如破竹地發展起來。閱讀范圍逐漸擴大,閱讀內容紛繁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引導中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篩選閱讀資料。因此對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提高閱讀效率,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中國有句古話叫:"開卷有益。"那麼,高中生究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給高中生帶來的究竟是什麼?就此,我展開了調查。
一、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網路小說?我認為網路小說就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用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眾的網路文學。網路文學這個概念,從文學體裁的角度上看不存在;而從文學內容的角度上看又含糊不清,究竟是指像《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樣的以網路生活為內容的文學作品呢?還是指所有原創於網路上的各類文學作品的集合呢?我的理解應該是後者。我想,現在我們沒有必要給這個東西一個明確的定義,它僅僅是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而理解是千姿百態的,現在就來統一這些理解有些為時過早了。在"網路小說"到底是不是"文學"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的時候,"網路小說"卻已經成為了一種不知定義的文化,一個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文化。校園網路小說有《愛爾蘭咖啡》、《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一杯熱奶茶的等待》、《愛的魔咒》、《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等等。
二、調查問卷情況
本次問卷主要對高一(1)班48名同學、書店報亭和部分家長進行了調查。高一(1)班屬UEI實驗班,班上學生大都有條件上網且經常進行網上閱讀。在與同年級班級對比中,該班學生的閱讀量和信息攝取需求也較大,居中等水平,因而選取該班作抽樣問卷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
1、你是否讀過網路小說?
A、有98% B、沒有2%
2、你認為閱讀網路小說對你有用嗎?
A、有用,98% B、沒用,2%
3、你讀網路小說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A、消遣64% B、隨大流30% C、拓寬知識面2% D、盡早了解社會4%
4、你喜歡讀哪一類網路小說?(可多選)
A、青春類(36人次,75%)B、游戲類(16人次,33%)C、言情類(18人次,38%)D、網路類(20人次,42%)E、時尚類(22人次,46%)F、武俠類(12人次,25%)G、偵探類(6人次,13%)H、卡通類(22人次,46%)I、經典類(4人次,8%)J、綜合類(10人次,21%)
5、你覺得現在網路小說有哪些優點?(可多選)
A、情節生動(47人次,98%)B、語言幽默(40人次,83%)C、貼近生活(46人次,96%)
6、你認為網路小說的閱讀對你產生哪些影響?(可多選)
A、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46人次,96%) B、語言應用、寫作風格上的轉變與提高比較大(40人次,83%) C、沒有影響(2人次,4%)
7、讀後你會和別人交流嗎?
A、會(98%) B、不會(2%)
8、你會和什麼人交流?(可多選)
A、朋友(20人次,42%)B、同學(46人次,96%)C、老師(2人次,4%)D、家長(0人次,0%)E、兄弟姐妹(2人次,4%)F、網友(36人次,75%)
9、怎樣交流?(可多選)
A、網路聊天(36人次,75%)B、平時閑聊(46人次,96%)C、書信隨筆(12人次,25%)D、編輯簡訊(2人次,4%)E、文學沙龍(0人次,0%)F、課堂作文(2人次,4%)
(2)對書店的調查情況:
我利用周末分別對本市的兩家國營書店(朝陽路新華書店、海州新華書店),三家私營書店(席舒書屋、先鋒書店、鴻國書城),新浦步行街、華聯、南小區的四個報亭進行調查,並對書店報亭相關人員進行訪問,以此針對影響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客觀因素進行另一角度的分析。以下是書店報亭中書籍類型的分配情況:
校園網路小說 33%
名著 29%
競賽、輔導 31%
科普類 7%
書店受利益驅使,根據銷售量而進書的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網路小說的市場份額,卻減少了其他特別是科普類書籍的份額。學生書籍市場趨向於單向化。
(3)對家長的訪問:
我利用高一家長會的機會與高一(1)班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有關的交流。我們通過問答形式了解現代家長對高中生閱讀書籍的看法,所問問題諸如"你是否經常陪子女逛書店購買輔導書""你的孩子看網路小說嗎""你允許他看網路小說嗎"之類。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不同意中學生閱讀網路小說,他們認為網路小說僅僅是一種文化垃圾,不僅沒有益處,而且容易使中學生沉迷於其中的情節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多買輔導書,甚至有家長不同意學生購買和閱讀文學名著,認為太浪費時間。
三、調查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作了如下思考:
(一)學生為什麼喜歡網路文學?
原因之一:網路文學貼近生活
與傳統文學相比較,網路文學更貼近生活。它不僅情節簡單,敘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寫個人經歷,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且多抒寫同齡人內心感受,寫的那些話好像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讀後讓人心裡一陣舒暢。正如「GGMM」們所說:「網是虛擬的,但擁有是真實的。」另外,網路文學還富於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豐富、幽默、前衛的對白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贏得學生青睞,有關專家分析,中學生喜愛網路文學,與中學生好奇心強,渴求溝通了解,追求前衛、追求自由不羈等心理特點有關。在我們所調查的高中生中,96%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貼近生活,其語言、情節都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提煉,其形象是現實人物的簡縮。受此影響,學生們的作文,主題貼近生活,准確、真實地反映內心世界,語言生動活潑,娓娓敘來,輕松自然。較過去學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狀況,這個變化讓許多語文老師都很是驚喜。
原因之二:網路交流的隱秘性
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中學生在與網路文學的接觸中,有96%認為受到它影響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眾所周知,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發展的特殊的年齡階段——心理斷乳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矛盾時時痛苦著他們的心靈,他們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他們渴望傾訴,渴望交流,但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這樣,隱秘的網路文學就成了他們心靈張揚的理想場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不經意間,學生的自我關注加深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思想也日趨成熟,多了一份對於人生的思考。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樣的文字很深刻很現代很能觸動人心;大多數的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網路文學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豐富才會精彩。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追求時尚追求個性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他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他們可以擁有許多理想中的現實、現實中的色彩瑰麗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於是,自由、活潑、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現在了語文老師的面前。
(二)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如下誤區:
一是功利性閱讀:在應試教育升學就業壓力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80%的家長急功近利,首選教材輔導類書,對網路小說持否定的態度,甚至否定文學名著。
二是隨意、盲目性閱讀:高中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首選消遣類讀物,如言情小說,武打小說等通俗讀物;網路閱讀絕大多數首選純娛樂類讀物,網路游戲,卡通,幽默等。
三是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講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或愛情游戲,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這一部分作品對中學生而言,絕對還為時過早。如果中學生讀多了這些文章,勢必會影響中學生的觀念,不排除有中學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於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事情,這對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型最重要時期的中學生來說是不利的。
四是由於網路是一個傾訴的空間,是一個宣洩的角落,當人們想著淡褪的往事,想著曾經的美好與單純,想著現實的殘酷與尷尬;或許就會生出些許的無奈與滄桑。就如《祈禱擁抱》一般:孤獨的人祈禱一個擁抱,給天下所有孤獨的靈魂。網路文學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
五是錯誤不合時宜地運用網路語言,並將它摻雜於作文當中。在高一(1)班學生的作文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恐龍」「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妹妹)」「掛了(死了)」等等的網路語言,網路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①高中生學習壓力大,騰不出時間。
②家長望子成龍,給學生購買大量的輔導書。
③即使抽出時間,高中生為了放鬆身心,首選還那些網路小說中的娛樂雜志、漫畫等非知識類書籍。
④高中生佔有信息量大、求知慾強,個人感情上的考慮增多,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求閱讀此類愛情題材的網路小說。
⑤高中生面對殘酷的升學現實,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教育人文性的增加,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裡承受能力明顯下降,此消彼長之下,自然需要一個傾訴、宣洩、逃避的心靈空間,網路小說滿足了學生的精神需要。
⑥高中生生活緊張單調,因而更喜歡簡單、新奇的字眼。而對於使用這些字眼的合理性,學生顯然還無法辨別。
四、思考與對策:
目前國內中學教育界對學生熱衷閱讀網路小說的問題大都持排斥態度。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堵」和「疏」。所謂「堵」,就是通過學校行政命令,使網路小說禁讀令成為學校的規章制度,再通過班主任、課任教師和家長的合作,禁絕學生閱讀。這種作法的弊端顯而易見。這不僅違背了中學生的客觀認知規律,而且也有悖於新課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理念。從當年中學校園「瓊瑤」「金庸」禁絕令的禁而不止可見,「堵」是行不通的。
另一種對策是「疏」。所謂「疏」,就是引導學生閱讀所謂高品味的文學作品,使學生自然疏遠網路小說。這種作法又太過理想化。事實上,這種方法,我們中學語文教師一直在做,但收效不大。在研究過程中,我也做過這樣的嘗試,向學生推薦一些情節性強的文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但學生並無太多感受和體驗。並且我們給學生的書單和指導意見有很多隻是一廂情願,並未考慮學生的實情。因而,「疏」也是很難操作的。
對此,我是這樣看的。網路小說的獨辟蹊徑與異軍突起,是文化多元化中的一支生力軍,是文學景觀中新添的芳園,但她與文學"正規軍"的分野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擠壓空間的較量和一爭高下的抗衡。事實上,誰也不可能取代誰。你可以巨樹參天,我可以灌木蔥蘢;你可以花團錦簇,我可以淡姿輕搖;你可以典雅華貴,我可以朴實清新,如此「面向未來」,才符合人們審美要求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才符合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經典文學的互補交流、相得益彰,多元並舉、相映生輝,是網路小說的正確取向,也是其走向成熟與繁榮的最佳選擇。
作為一個處於新世紀與舊世紀交替時期的高中生,學生們強烈地感受到教育制度的變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它對課外書的容納度。那麼,作為語文老師,怎樣面對網路小說的沖擊?我認為應該既疏且導。
(一)檢視我們給學生開的書單,為學生提供一些富有時代色彩又有較強可讀性的書目。不要非經典不讀,不要非「正經」不讀,不要非文學書不讀。時下流行的韓寒等人的校園文學可讀,《心靈雞湯》之類的暢銷書可讀,《窮爸爸-富爸爸》之類有關經濟方面的書可讀……讀什麼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強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己辨明什麼是好書,有用的書。
(二)給學生提供一些專題性的「豆腐塊」文章。這是解決中學生課業繁重,課余時間少卻又要增大閱讀量的較好方法。當然,《語文讀本》在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以為,《語文讀本》里的文章還是有太過經典之嫌。文章不在多而在精,結合現實生活和學生關心的問題,自編自選一部分美文範文指導學生閱讀。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其中的語言能很好的完成對意境的烘托,聯想豐富。那麼,我就將它與古詩詞一起講。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老師都有這種感覺:古詩人的心境、遭際是現代中學生特別是閱讀量極少的學生沒有體驗過的,因而理解很困難。單純從語言角度賞析又太乾巴生硬。結合了學生愛讀想讀的《幻城》再來講語言,課就生動多了,學生的思維也自覺地動起來了,他們對古典文學的理解也深入了。實踐證明學生僅用少量的時間,卻一樣增長了見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鑒賞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主題性的文學欣賞校本課的開設。許多文學名著失去了他的學生讀者群,並不是它不經典,而是它不適應學生的閱讀情趣和需要了。因而我們在引導時也沒必要一定指出哪本書好,而是結合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聯系有關的受學生歡迎的網路文學切實指導學生閱讀。新課程給我們開了個好頭,我覺得還要把校本課程與之相結合才能更有效。
總之,能讓學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安靜地讀幾本好書,讀幾篇好文章,便是我進行這項調查的初衷。
正如飲食一樣,讀書需要人們的細細品嘗,有些東西看起來不好吃,可是很有營養;有些呢看起來美味誘人,可是只不過是垃圾食品;還有一些色香味俱全。那麼,我們也應當且必須在意識到課外書的重要性的同時,克服新世紀相應產生的浮華的新事物的誘惑,爭取在這個還不需徒傷悲的少壯時期,獲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識與才能,並成熟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在今後能更適應人生的起伏與時代的變遷。
參考文獻:《中國青年報》《高中生閱讀》
2學生的看法
http://www.gzubbs.com/index1/bbs/dispbbs.asp?boardid=22&id=25707
還有一些 如下
http://hi..com/xsxbzxj/blog/item/f7dfbdf218bb4912b17ec52d.html
http://iamywd319.spaces.live.com/blog/cns!65EC20E51344D30B!159.entry
http://www.waok.net/wyjj/19722/355750.asp
⑷ 寫小說 和 寫論文 哪個更有前途呢
這兩樣都可以進行啊 關鍵看你時間有沒有足夠多的允許
寫小說的話 在起點中文網 每天都要更新約三千字的文章 不是小數目
論文的話 文學類的要積累的
如果你寫的好的話 以後還會有頭銜 某某研究者
可見 都要堅持 總而言之 文章總在賤賣 投資文學需謹慎
不要搞垮身體
⑸ 論文流網路小說有哪些
奧術神座(作者:潛水的烏賊),重生之神級學霸(作者:志鳥村),走進修仙(作者:吾道長不孤),醫師1879(作者:草席)
⑹ 如果以網路玄幻文學寫畢業論文,寫哪一方面內容比較容易切入
我建議你不要寫這樣的論文,
在下是今年剛畢業的,也是中文系的,
寫的是金庸小說《蕭峰之死的必然性》,
結果被指導老師一直所阻撓,
最後我費了很大工夫才頂下去,
算是以這篇論文作為畢業論文。
金庸數年前就已經成為很多人公認的大師,
但尚且都不能為老師們接受,
何況是還沒有被大家所接受的網路玄幻文學呢?
如果你堅持寫,堅持寫贊賞之類的文章,
結果可以想的到,你的論文絕對不會成為優秀論文,
寫作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麻煩。
要麼你就寫批判類的,
比如這類文學的粗製濫造等等,
這樣的話可能遇到的阻撓要相對少的多。
現在的畢業論文,說實話,你寫的再好,
但只要你選取的觀念與你所在學校老師們的觀念不一樣,
那你一定會困難重重,
你真想寫的話,寫的好可以去投稿,
但不要寫在畢業論文上,
畢業論文就是混著過的。
這是我的一點建議和教訓。
⑺ 以網路小說為研究對象,能出的論文題目有哪些
網路小說的文學性問題
網路小說興起的原因
網路小說的前景
等等
⑻ 寫小說與論文的關系的論文要怎麼寫啊
我覺得可以從小說和論文之間的「文筆」「內容」「結構」「思路」等方面進行對比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