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說
Ⅰ 有關古代才子或佳人的小說
廣陵王聽過嗎?
廣陵王高長恭
Ⅱ 請問一下清代「才子佳人小說」得特點
溯才子佳人愛情小說程式之遠源,則是司馬遷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較為集中地按照這種程式演繹愛情的,是唐代的傳奇小說。爾後於明清之際,蔚為大宗,儼然成為數百年間人情小說的主流。
主要有以下特點:
1
一見鍾情,才色互動
2
重情義輕勢利
3
藝術化、審美化的交接方
Ⅲ 才子佳人小說的代表作品
第一階段才子佳人小說的代表作有《玉嬌梨》、《平山冷燕》、《好逑傳》、《金雲翹傳》和《定情人》。 又名《俠義風月傳》,十八回,題「名教中人編次」,書敘大名府秀才鐵中玉,美貌多智而且武藝高強。父鐵英在朝中為御史,因參侯沙利強奪民女無佐證反而被參下獄。中玉進京省親,持錘闖入公侯府,救出民女。鐵英得以昭雪,升都察院。侯沙利被罰。中玉名動京師,游學山東。山東歷城縣兵部侍郎水居一因薦邊將失機被削職充軍,其弟水運謀奪兄產,逼侄女冰心嫁學士之子過其祖。冰心沉著機智,多次擺脫過其祖的糾纏。其日,水運又偽造居一復職喜報。誘冰心出而劫之。適中玉來歷城,路遇相救。中玉寓居長壽院,過其祖設計投毒。冰心遂迎忠玉至家,為之療治。二人雖互相敬慕,但卻嚴守禮教。後水居一獲釋升尚書,與鐵英為兒女定婚。過學士不甘失敗,唆使萬御史劾奏中玉曾在冰心家養病,男女同居一室,先奸後娶,有傷名教。皇後驗明冰心確系 處女,中玉、冰心奉旨完婚。
第二階段創作的才子佳人小說,即雍正、乾隆以及以後的作品,主要有《蝴蝶媒》、《五鳳吟》、《幻中游》、《女開科傳》、《二度梅全傳》、《英雲夢》、《白圭志》等,代表作為《雪月梅傳》、《駐春園小史》、《鐵花仙史》。 五十回,題「鏡湖逸叟著」,作者陳朗,字曉山,生。平不詳。《雪月梅傳》乾隆三十九年(1774)成書,乾隆四十年付梓。書敘嘉靖年間,金陵岑秀,天資俊雅,熟習韜略。懼禍攜家投山東沂水縣母舅何式玉。式玉妻子本是仙姑,生女小梅,仙姑離去,式玉郁悶而死。小梅被叔祖賣給浙江王進士為婢。岑秀到沂水落空不遇。
江南六合老秀才許秀有一個女兒雪姐,美慧異常。一日與乳母林氏自舅家歸,路上被大盜擄去,林氏遇害,雪姐被賣為妾。不甘受辱,自縊而死,得何仙姑賜仙丹還魂,與岑秀訂婚。
鄉試臨近,岑秀母子乃返回金陵,經過湖州,租賃王進士的房屋暫居。王進士就是當初買小梅的人,進士有女 月娥,並收小梅為義女。王進士先後將月娥、小梅配岑秀。岑秀中舉奉命征討倭寇,分兵進剿。大獲全勝。許雪姐、王月娥、何小梅共事岑秀,各得封贈。小說以抗倭斗爭為故事背景,將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人情小說熔於一爐,篇幅也大大加長,由中篇發展到長篇,顯示了才子佳人小說的重大變化。
Ⅳ 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越多越好
才子與佳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多見諸中國古代小說,寄託著從古至今中國人的愛情烏托邦。上周六的省圖東南周末講壇,來自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王枝忠教授,在古代文學海洋中浸淫多年,為大家系統介紹了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才子與佳人,及雙方擇偶標準的幾經變遷。 才子與佳人這兩個詞,是誰首創的呢? 「較早出現佳人形象,是在《詩經·關雎》中的『窈窕淑女』。詞的出現是在漢代李延年歌中『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而才子概念的出現也是在漢代以後。」 才子佳人小說的出現,王教授認為,最早的要算漢代《西京雜記》里「鼎鼎大名的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司馬相如見卓文君風流漂亮,便『以琴心挑之』,後就導致文君夜奔。而在此處較強調相如的文采、文君的相貌,即男才女貌。文中如此形容『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這便成為後來美女的標准」。由此開了先河。 魏晉南北朝的《世說新語》也不忘給才子佳人留下一幅幅繾綣畫卷,但王教授指出,「其中比較完整、寫得細膩感人、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是唐代,特別是傳奇小說,60%寫才子佳人的故事。」 「《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張生見到相國之女驚為天人,但實際上,鶯鶯小姐不僅有貌,還有詩才,比如她寫『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熏疑是玉人來』。這代表著唐傳奇小說與以往才子佳人小說的一個變化:男女均有才有貌;此外,唐代是詩國,互訴衷曲,靠的是詩來詩往。《霍小玉傳》對後代同樣影響很深,和《鶯鶯傳》一樣是才子佳人定位,以詩傳情。但唐代很重門第,小玉名為霍王之女,實是小婢所生,地位卑微,於是門第拆散了他們。還有《飛煙傳》,飛煙也是位才女,臨死時說:『生得相親,死亦何恨!』……總之,唐才子佳人小說對雙方才貌強調比較多,用詩歌大量體現,但大多以悲劇收場,對後世戲曲影響很深。」 宋元則為才子佳人小說的過渡時期。 「故事更多樣化。男主角多為著名文士,女主角身份多樣,比如宋代話本小說《流紅記》的『紅葉傳詩』,是真實發生的故事,甚至有人指出男主角是中唐著名詩人顧況,而女主角則是一宮女。還有明代白話小說代表《三言二拍》中《蘇小妹三難新郎》,不再是早期的私相幽會、兩情相悅,而且大多是喜劇結局。」 到了明末清初,則是才子佳人小說的高峰期,甚至影響到了《紅樓夢》。雖然明太祖朱元璋重理學,女性在男性社會中被大量醜化,可見《水滸傳》《西遊記》中。但物極必反,導致一批文人專門寫女性是多麼美好。 「《好逑傳》典型表現了當時才子佳人的三種條件,有才有貌,人品也要好,之前是不問人品的。該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共處一室一夜談詩論文,絕無越禮。男性的擇偶標准也比從前苛刻,認為才很重要,說:『前者(相貌)易得,後者(才華)難求,若無後者,寧可不娶。』」 而清代小說繞不過的是《聊齋志異》,這其中除了佳人多為鬼狐花妖,又有了新的變化。「才子有不少是先讀書,後經商,為儒商,性關系也比較開放,但也有終身只做紅顏知己,如《嬌娜》。」同時,清代還有個很大的變化,佳人不再局限於良家女子,而是風塵女子。如福州魏秀仁著的《花月痕》寫「秦淮八艷」的,「這些才妓都工詩善畫,文人認為只有風塵女子中才有紅顏知己,因此對她們極盡褒揚。即『青樓原有掌書仙,未可全歸露水緣』。」
Ⅳ 求穿越到古代的。文武雙全 才子佳人的小說。要全本的
蔓蔓青蘿,瀟然夢,此心無垠1-2部;大唐明月,強推;綰青絲;鳳囚凰,不錯;等等。你先看看有沒你喜歡的,這些都是本人看過且有較深印象的。
Ⅵ 歌德稱贊清代才子佳人的小說
《好逑傳》
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的歐洲,如果你問一位學者或作家,他所了解的中國最優秀的小說是哪一部,那麼,他一定會告訴你,是《好逑傳》。《好逑傳》,清代長篇小說,又名《俠義風月傳》,題「名教中人編次」,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傳》,4卷18回。
簡介
《好逑傳》的書名取自《詩經》第一篇《國風·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全書十八回講述的是鐵中玉和水冰心的愛情故事。二個在患難相助之中,互通情愫,卻又謹守禮義大防,最終御賜婚姻,終成「好逑」。清刊本題為「名教中人編次﹐遊方外客批評」。著者批者俱不詳。 此書18世紀傳入歐洲﹐有英﹑法﹑德文譯本﹐曾得到德國作家歌德的贊賞﹐目前外文譯本已達15種以上。
創作考證
據康熙、乾隆間人夏二銘《野叟曝言》載:《好逑傳》「版清紙白,前首綉像十分工緻」,可知該書早在清初已刊行於世。是書創作時間當更早,學者多認為作於明代。夏二銘所見本久已失傳。今天見者,有獨處軒藏版大字本、萃芳樓藏版本、凌雲閣梓本、三讓堂刊小字本、煥文堂刊本等。
故事梗概
《好逑傳》敘述御史鐵英之子鐵中玉「既美且才﹐美而又俠」﹐曾為援救韓願妻女﹐隻身打入大夬侯養閑堂。又有兵部侍郎水居一之女水冰心美貌聰慧﹐多次智勝過學士之子﹐惡霸過其祖仗勢逼婚﹐後為鐵中玉路遇所救﹐而鐵因此遭害致疾﹐冰心則不避嫌疑﹐迎至家中護視﹐彼此相敬。幾經曲折後﹐鐵中玉得中翰林﹐與冰心成婚。其中水冰心抗婚一段頗為曲折﹐顯示了她「臨事作為﹐卻又有才有膽﹐賽過須眉男子」的性格特色﹐在明清之際諸多才子佳人小說中屬於上乘。全書大旨在宣揚「守經從權」之說﹐將綱常名教與青年男女正當交往調合起來﹐使「名教生輝」﹐「以彰風化」﹐因此夾有大段說教。
Ⅶ 余華《古典愛情》與古代才子佳人的小說有何不同
余華的小說《古典愛情》中是對傳統才子佳人小說的戲仿。小說中的人物與情節都與傳統的才子佳人小說如出一轍。
首先從身份來說,柳生是出身寒門上京趕考的才子, 小姐惠是亭亭玉立的大家閨秀。這兩位主要人物的塑造與傳統的才子佳人小說中的主人公幾乎一模一樣。
其次是對古典才子佳人小說情節的重構。當出現小姐有可能生還的徵兆的時候, 讀者的心裡也許會燃起對故事圓滿結局的期待。但是, 由於柳生沒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 在小姐還沒有完全生還的時候挖開了小姐的墳墓一探究竟因而破壞了小姐生還的大事, 從此永遠與小姐陰陽兩隔。
因此, 這個故事以悲劇結尾。
Ⅷ 清代才子佳人小說的代表作有哪些
紅樓夢 不是才子佳人小說 是世情小說
清代才子佳人小說有 玉嬌梨 鳳凰池
Ⅸ 求風流才子或才子佳人類的架空歷史小說。
強推何處金屋可藏嬌,慶余年,回到明朝當皇帝,
Ⅹ 清代第一部才子佳人小說是《 》。
是《好逑傳》嗎?
溯才子佳人愛情小說程式之遠源,則是司馬遷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較為集中地按照這種程式演繹愛情的,是唐代的傳奇小說。爾後於明清之際,蔚為大宗,儼然成為數百年間人情小說的主流。
主要有以下特點:
1 一見鍾情,才色互動
2 重情義輕勢利
3 藝術化、審美化的交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