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小說性術語
A. 寫穿越小說必須了解的古代名詞都有哪些
兵器名稱,穴位,服飾,門派,武功套路,葯物,詩詞音律,官階,嬪妃制度,時辰
B. 古代禁書都有哪些
古代禁書都有:《金瓶梅》、《痴婆子傳》、《如意君傳》、《玉蒲團》。
中國古代禁書的文章大多寫的是香艷之景,除此之外,書中另多配有春宮。「雪夜閉門讀禁書」,乃封建時代一些士大夫所謂的「賞心樂事」之一。
一、《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從此,文人創作成為小說創作的主流,《金瓶梅》擺脫了這一傳統,以現實社會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為題材,使中國小說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日臻成熟,為其後《紅樓夢》的出現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備。
二、《痴婆子傳》
《痴婆子傳》為淫穢小說,以淺近文言之倒敘筆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竇初開,少試私情,至出嫁後傷風敗俗,亂倫淫盪,最終被視為「敗節婦」遣歸母家,後皈依佛門,以清涼之水凈洗淫心之故事。
三、《如意君傳》
《如意君傳》在性描寫上,直接受《趙飛燕傳》、《天宮遺事諸宮調》的影響,進而又影響了《金瓶梅》等後來的性文學創作,成為範本和楷模。在入清之後的各個歷史時期內,它均被列入查禁淫書范疇,為中國性文學發展史上影響深遠的重要作品。
四、《玉蒲團》
《玉蒲團》起源於古代著名戲劇小說家李漁所著的古典文學名著《肉蒲團》。男主角未央生娶嬌妻後天天淫樂,在受岳丈責備後便雲游四海。最後故事以未央生之妻被賣入妓院,他上妓院時被妻識出而妻上吊、他入空門而結束。
C. 中國古代小說有幾種體裁
中國古代小說有7種體裁,分別為志怪小說、軼事小說、傳奇小說、話本小說、章回小說、譴責小說和演義小說。
志怪小說指我國漢魏六朝的談鬼神怪異的一種舊小說。起源於古代神話和傳說。軼事小說用於記敘魏晉以來崇尚清談的知識分子的狂放傳聞和軼事是一種小說。傳奇小說是一種情節多奇、神異的古典小說。一般指唐、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話本小說指宋元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語言把小說、講史的內容記錄下來自己備忘或為傳授別人。章回小說是在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分章敘事的小說。譴責小說以揭露社會弊病,並對封建官場和社會的種種病態進行鞭笞與譴責的一類小說的總稱。
(3)中國古代小說性術語擴展閱讀
古代志怪小說的發展:
志怪小說來自漢魏六朝時期帶有神怪色彩的小說,多數來源於巫和方士的奇談怪論。
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等。
明朝時期,志怪小說可以舉干寶的《搜神記》作為代表,該書收集了許多晉朝以前的神怪故事,成為一部匯編性質的小說集。其中一些優美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如《董永》、《三王墓》、《韓憑妻》等,長期在民間流傳,有的還曾編成戲曲和白話小說。
東晉時期,志怪小說比較完整的還有相傳是陶淵明作的《搜神後記》、王嘉的《拾遺記》、劉敬叔的《異苑》、吳均的《續奇諧記》等,其他的書大部分都散失了。
D. 中國古代文學唐宋文學名詞解釋
唐宋文學名詞解釋
1,文章四友——指初唐時的崔融、李嶠、蘇味道、杜審言,世號「崔李蘇杜」。四人以文章齊名,人稱「文章四友。」文章四友創作了大量的近體詩,探討了近體詩的格律、聲病、對仗等因素,對近體詩格律形式的完成做出了貢獻。四友中成就最高的是杜審言。
2,初唐四傑——指初唐時期(武後、高宗時),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等四位詩人。他們同時以文詞齊名,號為「四傑」。主要成就:他們把詩歌從宮廷推向市井都市,題材擴大,思想嚴肅;五律由他們開始有了初步的定型,別具特色的歌行在他們手中,顯得縱橫奔放,激越飛揚,筆調靈活。其中以王勃成就最高。四傑的作品在題材、感情及藝術上都發生了重要變化,聲律風骨兼備的唐詩,從他們手中開始形成。
3,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又稱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他們活動於盛唐詩壇上,以王維、孟浩然最為著名,故名。其他代表詩人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他們的詩歌創作,多標舉隱逸,嘯傲山水,寄情田園;藝術風格都相似,力求清新自然,多寫五律和絕句,提高了詩歌表現自然景物的藝術技巧。其中以王孟的成就最高。
4,盛唐邊塞詩派——指盛唐時期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該派詩人以軍旅生活為描寫對象,是盛唐邊關戰爭狀況的藝術再現。此派詩人還有王昌齡、王之渙等人。
5,西昆體——西昆體以《西昆酬唱集》一書得名。《西昆酬唱集》是楊億、劉筠、錢惟演等十幾個御用文人點綴昇平的詩歌總集。其詩的
內容或詠宮廷故事、或詠官僚生活、或詠男女戀情、或詠事詠物。藝術上片面發展了李商隱詩追求形式美的傾向,因而缺乏真實的生活感受,內容單薄、感情虛假、好搬弄典故。「楊劉風采,聳動天下」,西昆體詩在宋初詩壇風靡了數十年之久。
6,蘇門四學士——指北宋文學家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等四人,他們都出自蘇軾門下,故時人以「蘇門四學士」相稱。其中秦、黃的成就最大。秦觀,字少游,以詞著名,為婉約正宗,有《淮海居士長短句》;其詞主情致,清麗婉約,情韻兼勝。黃庭堅,字魯直(人稱黃九),以詩稱世,開創江西詩派,有《山谷集》;其詩講究修辭造句,追求奇拗硬澀的風格,對後世影響很大。
7,江西詩派——南北宋之交的詩壇上出現了以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因其開創者黃庭堅及該派的大多數詩人是江西人,故稱江西詩派。該派詩人以學習杜甫相號召,但沒有很好地繼承杜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精神,而片面強調杜甫詩句法、用典等方面的藝術技巧,愈來愈走向形式主義的道路。江西詩派是宋代詩壇上最具實力、最具影響的詩派。
8,一祖三宗——元代學者方回《瀛奎律髓》一書以杜甫為江西詩派之祖,以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江西詩派的三個代表。故稱一祖三宗。一祖三宗是對江西詩派詩學淵源和代表人物的概括。
9,中興四大詩人——指南宋初期的四大詩人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和。語出元人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書詩》(,內雲:「自中興以來,言詩者必稱尤、楊、范、陸。」後人遂稱此四人為「中興四大詩人」。)
「中興」之時,指南宋初期。(紹興之後,趙構重建南宋政權,使趙宋重新振興,史稱「中興」。)這是陸游等四人的主要活動年代。中興四大詩人的作品,各有特色,成就不一。方回稱:「誠齋時出奇峭,放翁善為悲壯,公(尤袤)與石湖,冠冕佩玉,端莊婉雅。」(《跋遂初尤先生詩》)可見當時公論。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其詩以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主調,創有「放翁體」;楊萬里創「誠齋體」,其特點是以「活法」為詩;范成大創「石湖體」,以田園詩著稱;尤袤作品,存留不多,對後世影響較小。
10,永嘉四靈——又稱四靈詩派。指南宋中葉以後生活於浙江永嘉縣的四個詩人:徐照,字靈暉;徐璣,字靈淵;趙師秀字靈秀;翁卷字靈舒。他們以賈島、姚合為學習對象,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詞寫野逸清瘦之趣,對當時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文人起了鎮靜劑的作用,藝術上較大程度地糾正了江西詩派以學問為詩的風氣。
E. 小說中描寫古代新人洞房、男女歡愛的片段或詩句
他翻身將她壓在身下,脫去身上的衣服,和她赤裸交纏……
她根本來不及反應,遲鈍得跟不上他的腳步,直到感覺他慢慢進入了她,一股疼痛逼出她的眼淚,她的腦袋化作一片空白……
「小樂……」羅謙低頭吻她的臉,連綿的吻到耳邊,在她的耳里吐著濃重呼息……
她有感覺他彷彿說了話,無聲的話語隨著他的嘴唇摩擦她的耳門傳來,她似乎懂了那句話,眼淚自眼角滑落……
這一夜,他不曾自她的身上離開。
這是《笑常樂》那篇小說上截下來的,樓主若只是看看,那就看吧,若是用來參考著寫小說的,建議樓主將原段改改,以原段作為參考。老師說過,把別人的東西活用一下就屬於自己的了哦,這不是抄襲。
F. 中國古代性小說
金瓶梅
G. 求一些古代的女性用語
古代的女子稱呼:
女子自稱--「奴家」
女子謙稱--「妾」、「賤妾」、「奴婢」
老年婦女謙稱--「老身」
謙稱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後在皇上面前自稱--「臣妾」
王妃、王後在臣子面前自稱--「本宮」
寡居皇太後自稱--「哀家」
民間女子自稱--「小女子」、「民女」
稱對方的年齡(多用於年輕女子)--「芳齡」
稱對方的名字(多用於年輕女子)--「芳名」
女子謙稱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樹在古代被看作樹中的賤物)
其他:
「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謙稱自己;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
「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
「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僕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拙」--用於對別人趁自己的東西。如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拙荊、賤內、內人:稱自己的妻子。
「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女子、小婦人;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子: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沒有才智的)、不肖(沒有出息的),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常用謙詞。「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稱叔叔,等等。
「舍」--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後者如舍弟:稱弟弟;舍妹:稱妹妹;舍侄:稱侄子;舍親:稱親戚。
H. 中國古代詩歌的 風騷 名詞解釋
1. 風」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騷」指《離騷》,代表楚辭。後比喻優秀的文學作品或文采,後風騷用為詩歌的總代稱.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大約500年間的詩歌;《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詩歌總集。它們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晶,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故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並稱。「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示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唐宗 宋祖,稍遜風騷。—— 毛澤東《沁園春·雪》
2. 指婦女舉止輕佻放盪
3. 形容女子秀麗、俊俏
4. 比喻人的才華出眾、能力出類拔萃。
5. 意同風流,暗指時代潮流。
這是一個發展中的詞,根據運用的環境不同詞義會有些變通,文化是發展的,這個詞與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所以詞義的發展空間較大。
I. 中國古典小說里的詩詞專業術語叫什麼
判詞
J. 中國古代怎麼描寫房事
「雲雨」便成為了古代小說中描寫男女房事的常用詞語。
從古代房中書及色情小說中,記載男子在性交中施虐於女子的情況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