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第15
⑴ 金庸的十五部小說(20分)
哇塞!超好的問題啊!我要回答!我喜歡
央視版的《笑傲江湖》之後,我國第二部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40集電視連續劇《俠客行》經過半年多的緊張拍攝,在無錫封鏡, 內蒙古電視台取得《俠客行》的電視改編權後,組成了陣容強大的主創人員隊伍。曾執導的《啼笑姻緣》、《燕子李三》、《東方商人》等電視連續劇的王新民任這部電視劇總導演。這部戲起用了中國戲劇學院三年級學生吳健擔綱男主角,由他扮演主人公石破天、石鍾玉兄弟倆;其餘4名女主角也全部由新人飾演。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還有許還山、方舒、史可等演員。
據介紹,電視連續劇《俠客行》以金庸先生小說中的哲理性為主線,特別重視表現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世界的變化。此劇情景交融,故事一波三折,劇中大量採用的三維電腦動畫,烘託了劇情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02版《書劍恩仇錄》趙文卓主演(45集全)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9531.html
新書劍恩仇錄(黃海冰版)【大型武俠電視連續劇 根據金庸武俠小說改編】[32集全]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235867.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96版《笑傲江湖》呂頌賢主演(28集全)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7040.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83版《射鵰英雄傳》黃日華翁美玲主演總時長:38:08:37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6522.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05版《射鵰英雄傳》李亞鵬周迅主演(42集全)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9766.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99版《笑傲江湖》任賢齊,袁詠儀版(52集全)總時長:37:00:48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7029.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03版《連城決》吳越蘇暢主演(36集全)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9752.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03版《天龍八部》胡軍林志穎劉亦菲主演(40集全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09186.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01版《倚天屠龍記》吳啟華黎姿主演(40集全)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9655.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86版《倚天屠龍記》梁朝偉主演(36集全)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9440.html
碧血劍,書劍恩仇錄,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總時長:121:38:31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02265.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00版《小寶與康熙》張衛健版(40集全)總時長:32:00:38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6895.html
金庸武俠經典之作—03版《倚天屠龍記》蘇有朋賈靜雯主演(40集全)總時長:31:13:27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59661.html
最經典的金庸小說電視劇版本
1.笑傲江湖
我最喜歡令狐沖~~所以笑傲江湖排第一個說。並不是說笑傲江湖最好,只是我最近再看它。最好的一個版本是呂頌賢演的那個,雖然那一版任盈盈不太好看,但我覺得蠻好的。
2.射鵰英雄傳
當然是83版的,這是常識了已經。(黃老邪好帥!!)
3.神鵰俠侶
李若彤和古天樂一版的(恍若仙人......太漂亮了)
4.倚天屠龍記
馬景濤的那一版,雖然那一版的趙敏我恨死了。
蘇有朋那一版的楊逍太惡心,吳啟華那一版,張無忌太老了。
5.雪山飛狐
估計說是陳錦鴻一版的會有人罵,那一版偏離原著太多,根本沒有了袁紫衣和程靈素倆這人。不過88年的那個人是全,可男主角也太太太太太難看了吧......好歹陳錦鴻這一版還有個帥帥的福康安、痴心又機靈的心硯和個很可愛的幺一一。
6.鹿鼎記
肯定不是梁朝偉的那一版,梁朝偉多深沉優雅的一路類型。最經典的是陳小春的!又滑頭又夠賤~~
選舉金庸14部小說電視劇最美女主角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狐外傳
程靈素
袁紫衣
雪山飛狐
苗若蘭
連城訣
戚芳
水笙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的女主角實在不好說女的太多了,段譽的就只發了王語嫣。)
王語嫣
阿朱
阿紫
夢姑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暈了暈了...找了這么久也沒找到真人的...)
鹿鼎記(哎...累死我了...看小說的時候...巴不得小寶再泡幾個女的..巴不得金老再續寫.)
阿珂
雙兒
蘇荃
方怡
建寧公主
曾柔
小郡主
(郁悶終於發完了,由於時間緊迫沒有在五版裡面挑,直接用的張紀中版本的,反正都覺得電視劇《鹿鼎記》里的女主角比小說的差的太遠。)
《笑傲江湖》
任盈盈
岳靈珊
《書劍恩仇錄》
霍青桐
香香公主
《神鵰俠侶》
小龍女
《俠客行》
叮當
《倚天屠龍記》
周芷若
趙敏
殷離
小昭
《碧血劍》
溫青青
阿九
何鐵手
《鴛鴦刀》
唯一找到的資料(女主角蕭中慧的飾演者林鳳)
一.《雪山飛狐》
TVB1985年版雪山飛狐【雪山狐俠傳】戚美珍演的胡夫人和呂良偉演的胡一刀
⑵ 金庸的十五部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飛」是指哪一部小說
金庸先生給自己14部中篇,長篇小說寫的一個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b>》《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一個字,在廣大金庸迷心中廣為流傳。
⑶ 關於金庸15部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外加一部《越女劍》
飛:飛狐外傳
雪:雪山飛狐
連:連城訣
天:天龍八部
射:射鵰英雄傳
白:白馬嘯西風
鹿:鹿鼎記
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
神:神鵰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
碧:碧血劍
鴛:鴛鴦刀
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 、鹿鼎記、笑傲江湖、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都出了RPG游戲
⑷ 金庸15部武俠小說所述事件的歷史順序
1、《越女劍》--春秋末年
2、《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4、《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龍記》--1262/1263年。南宋末--元末明初
6、《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7、《笑傲江湖》--明朝的起止時間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上吊)。
8、《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
9、《俠客行》--清初
10、《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1、《鴛鴦刀》--清中前期
12、《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13、《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4、《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一天里——從早上 "東方紅日甫從山後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圓……"。
15、《飛狐外傳》--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以上是金庸15部小說事件發生的歷史年代順序。具體的考據可參看下列網址,真是相當佩服他們,能夠從蛛絲馬跡中查出具體年代,厲害啊!
http://..com/question/10421062.html?si=2
http://..com/question/7263202.html?si=1
⑸ 金庸15部武俠小說全部人物介紹
樓主晚上好!這真是個體力活啊。
網路裡面有系統清楚的介紹,每一部都非常詳細。例如:http://ke..com/view/10786.htm
⑹ 金庸十五部是哪十五部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分別代表什麼
金庸先生給自己14部中篇,長篇小說寫的一個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一個字,在廣大金庸迷心中廣為流傳。
⑺ 金庸的15部小說的時間順序
按寫作出版時間順序:
《書劍恩仇錄》(1955 年)、《碧血劍》(1956 年)、《射鵰英雄傳》(1957-1959 年)、《雪山飛狐》(1959 年)、《神鵰俠侶》(1959-1961 年)、《飛狐外傳》 (1960 年)、《倚天屠龍記》(1961 年)、《白馬嘯西風》(1961 年)
《鴛鴦刀》(1961 年)、《連城訣》(1963 年)、《天龍八部》(1963-1966 年)、《俠客行》(1965 年)、《笑傲江湖》(1967 年)、《越女劍》(1970 年)、《鹿鼎記》(1969-1972 年)
按故事發生時間順序:
《越女劍》 東周、《天龍八部》 北宋、《射鵰英雄傳》 南宋、《神鵰俠侶》 宋末元初、《倚天屠龍記》 元末明初、《笑傲江湖》 明、《碧血劍》 明末清初、《鴛鴦刀》 清初、《白馬嘯西風》 清、《鹿鼎記》 清 康熙、《書劍恩仇錄》 清 乾隆、《飛狐外傳》 清 乾隆、《雪山飛狐》 清 乾隆
《俠客行》與《連城訣》發生時間未知。
(7)金庸武俠小說第15擴展閱讀: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14部武俠小說的首字,構成了這幅對聯。加上另一部短篇《越女劍》,「金庸作品集」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
北宋詞人柳永的詞作在當時流傳很廣,以致於「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而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根據金庸作品改變的電視劇、電影的流傳,以今日傳媒業之發達,說其傳播程度遠超柳永當不為虛。在幾十年時間里,金庸作品被一再翻拍,牢牢占據電視機的熒屏,一批批明星因為主演金庸武俠劇而成名。
在圖書方面,金庸作品暢銷幾十年,銷售過億冊,大概也只有特殊時期下「毛選」所創造的記錄能與之相比。而其作品由「盜版」而正版,由單品種到全系列的引進出版,更伴隨著國人版權保護意識的萌芽和發展,與改革開放30年同步。
時至今日,金庸作品也從「成年人的童話」進入了各種版本的中國文學史,成為學者們的研究課題。
⑻ 金庸創作的15部小說是那15部啊,誰能告訴我嗎
從1955年到1970年,金庸寫了十五部小說,幾乎每一部品都可以反應寫這本小說當時香港或內~地的社~會背景,頗具諷刺意味。 《書劍恩仇錄》是他真正意義上的武俠處~女作,當時在他前面有同在新晚報工作的梁羽生寫的《龍虎鬥京華》,開創了新派武俠,所以他才是新派武俠的鼻祖,就在他發表作品的數天,新晚報的發行量大增,梁羽生雙拳難敵眾多讀者的強烈要求,出新作品,沒辦法,他只好求救於好友金庸,加上金庸年輕氣盛,很想建功立業一番,這樣,《書劍恩仇錄》就誕生了。有趣的是在之前金庸和梁羽生兩人是好朋友,而且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走上寫武俠的道路,只是當時報社在香港崇尚武俠和武術的大背景下為了賺~取利~潤而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兩人寫作。 《碧血劍》的出爐是當時報社沒有所想到的,因為《書劍恩仇錄》的連載使得香港的讀者大飽眼福,讓金庸的名號家喻戶曉,強烈要求報社要刊登有金庸的新作品。金庸自小對歷史就十分感興趣,於是他巧妙的以袁崇煥抗清為背景,成功塑造了金蛇郎君夏雪宜和袁承志兩位英雄,而小說的女一號溫青青和女二號阿九的也為後來人所津津樂道。可以說《碧血劍》是後來金庸成名作《射鵰英雄傳》的原型。因為袁承志、溫青青和郭靖黃蓉夫婦有驚人的相似。男的都老實憨厚,女的都精靈古怪,只是袁承志比之郭靖,少年老成,智商較高,溫青青較之黃蓉,溫柔體貼倒不見得。 《雪山飛狐》是他應邀為新晚報寫的另一部經典之作,其中的結尾胡斐手中的一刀到底劈還是不劈成為當時人們所討論的話題。 以後的《射鵰》三部曲,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本書書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稱號,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射鵰》是金庸在寫完《碧血劍》後馬不停地的驚世之作,女主人公黃蓉有當時「長城」影視公司的一號當家花旦夏夢的影子,也是他的夢中情人,後來他脫離新晚報,和幾個朋友創辦了屬於自己的明報,由於新創辦的報紙需要發行量來支持,於是他又開始自己的創作生涯,《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飛狐外傳》的連載就是支持明報屹立於香港數年不倒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寫《神鵰俠侶》之時,物質條件十分艱苦,他與自己的第一任人夫人朱玲竟然節儉到兩人晚上為了趕明天的報紙,共喝一杯咖啡提神的地步。與自己最親愛的愛人一起共事,讓他領會到了愛情的偉大,所以《神鵰俠侶》中的愛情描寫是驚天地、泣鬼神,與其說《神鵰》是一部武俠小說,到不如說他是一部驚天動地的愛情小說。 《倚天屠龍記》是《神鵰俠侶》的續集,也是當時支撐明報的主要力量之一,經過兩次大的改動,一次是1972年,另一次是 1979年,他的兒子查傳俠在美國跳樓自~殺,悲痛之餘終於體會到為人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艱辛,於是裡面刻畫出的張三豐見愛徒張翠山自刎、謝遜疼愛張無忌、宋遠橋對宋青書的喜愛等長輩對晚輩的偏愛,溢於言表,一次比一次真實,一次比一次富有真實感。 這里重點講一下《天龍八部》,他於1963年在明報和新加坡的一家報社同時連載,時間長達四年,這可以說是他所有作品中的最經典、最具有武俠感染力的的作品。段譽的驚險遭遇,蕭峰的俠之豪氣,虛竹的連連奇遇,讓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其中有一段時間金庸先生恰巧要去歐洲出差,為了不影響《天龍八部》的連載,便委託他的好友倪匡,自詡為寫漢字最多的華人,科幻武俠小說的創始人,筆名衛斯理,代寫一段,後來的阿紫、虛竹一段,不管在武術修為和遭遇方面,風格上都帶有他的玄幻的色彩,有意思的是由於他不喜歡裡面的阿紫,便把她的眼睛給寫瞎了,後來金庸趕回來時見他寫的面目全非,還和他吵了一架。不過金庸畢竟是金庸,在此基礎上加上了游坦之和阿紫的愛情,並將虛竹那一段做了修改,使得《天龍八部》比原來的構思那位出色。據說當時他到歐洲出差為假,真正的原因是當時香港x政x治混x亂,分為擁護共xx和反對共xx的左~右兩派,原因是當時大~陸三年自~然災~害,許多難民偷~渡到香港,金庸站在支持香港政~~府的一面,批評大~陸~當~政對移民潮的縱容。但是金庸兩面不討好,因為他的小說中映射了當時的政~~治現象,並且發行量堪稱是香港最大的,給民眾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他為了躲避當時偏~激分子的傷害,便跑到了歐洲。 《連城訣》的原型跟金庸小時候他家的一位名叫和生老長工有關,在查良鏞小時負責接送他上學。後來金庸聽他說了他的故事。他年輕時被財主少爺陷害入獄,未婚妻被奪去作了繼室,他出獄後復仇刺傷那財主少爺,復又入獄,受害幾死而幸為任丹陽知縣的查文清所救,而查文清辭官之後,便帶他回了海寧。在他所寫的武俠小說中,始終貫徹著這樣對弱者的同情。後來金庸說,他認為的善良,主要還是兩個字「俠氣」,也就是揚善抑惡,為弱者打抱不平,這成為金庸的「俠」的基本理念。 《笑傲江湖》、《鹿鼎記》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之下寫的,同時《鹿鼎記》也可以說是他的收山之作。金庸從小立志當外交官,自是關心政~治局勢,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之下,金庸先生將現實社會中的陰暗揭露的淋漓盡致,像《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鹿鼎記》中的神龍教教主洪安通,都是野心分子,映射了當時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的牛鬼蛇神。金庸自稱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就是《鹿鼎記》,他稱書中的韋小寶玩世不恭的態度和古怪張揚的個性很符合自己內心裡經常想描繪的一個真正的武俠人物。 金庸在1970年應邀為一個雜志寫短篇武俠評論,評論沒寫,倒是隨手寫了一篇關於范蠡與西施、小青愛情故事的超短篇小說《越女劍》,裡面最高潮的部分當時對「西子捧心」的金式由來。 金庸作品和梁羽生、古龍的作品風格迥然不同,梁羽生雖說是新派武俠的鼻祖,但他的小說我大都看過,絕大部分小說在體裁上仍然襲用章回體樣式,並別有起轉承回四個步驟,每一回的開頭或者結尾分別有一首詩或詞,讀起來索然無味,從詩詞中可以看出情節大都在意料之中,書中人個性不鮮明,不論男男女女,只有共性沒有個性,他的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狂俠天驕魔女》、《萍蹤俠影》《大唐游俠傳》都沒有跳出這個圈子。但和適合給導演發揮空間,拍成電視劇或電影。所以根據他的作品拍成的影視作品都很不錯,范冰冰版的《萍蹤俠影》就是經典。古龍的小說另闢蹊徑,語言犀利簡潔,往往一行便只有一個或兩個字。據說當時古龍在台~灣超級火,以至於找他寫小說的出版商不得不以行數來計算稿酬,所以他也懶得多動筆,一行就寫一個兩個字,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無論怎麼從努力,從傳統方面來,絕不會超過王度廬《卧虎藏龍》的作者和還珠樓主《蜀山奇俠傳》作者,新派寫法梁羽生占據了傳統與新派的結合點,金庸的浪漫創新和以假亂真的歷史寫法達到的高成就也使得走這條路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反其道而行之,於是創出了一種的新的類似於福爾摩斯偵探懸疑式的武俠小說,但因為他自己一生醉生夢死於女人和酒中,所以他的作品中絕少有守身如玉的女生,紅顏禍水在他的作品裡體現的特別多。 而金庸的作品自從拍成電視劇後,特別是近幾年,幾乎是罵聲一片,首當其沖的張紀中導演的李亞鵬周迅版的《射鵰》和王晶導演的聶遠、朱茵版的《雪山飛狐》,裡面敗筆甚多,由於時間關系,在此也就不一一支出,有興趣的話各位可到我博~客中看一看關於這方面的影評。為什麼會這樣,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金庸早期的工作就是為長城影視公司寫劇本,他把自己所寫的作品一開始就固定為電視劇或電影的劇本,他本就不希望別人擅自刪改他的勞動成果,是以當年倪匡的那一部分被他刪了,台灣任賢齊版《神鵰俠侶》被他告上法庭索賠,諸如此類。當然也有受到好評的,譬如說張紀中在全國~人~民的聲討聲中反思拍了胡軍版的《天龍八部》、竇智孔、黃聖依版的《碧血劍》現在依然是好評如潮,但是我認為美中不足的是所拍的劇本沒有採用金庸2003年修訂後的版本,這樣一來有新的內容加入,本身就可以作為一個炒作點,更可以促進金庸先生新版本小說的銷售情況,身為大陸娛樂界可以翻雲覆雨的大導演張大鬍子,沒有想到這一步我覺得他的炒作學問還需進一步提高。 總之,金庸的小說不僅是個傳奇,並且現在為學術界所爭議,到底是大雅或是大俗,依然沒有定論,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作品倒是不爭的事實,他本身這個人也是個傳奇,在文學界,他以小說家出名,在歷史界,研究古代史和西域史又是權威,在政~界,金庸又以時評著稱,並參與起草《香~港~基~本法》,同時在商業界,創辦明報,身價過億,確實為一奇才。
⑼ 金庸十五部武俠小說名稱(按創作時間排)
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5部小說,寫作的先後順序是: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越女劍》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⑽ 金庸十五部武俠小說名稱(按創作時間排)
金庸先生於一九五五年創作出了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最後一部《越女劍》則創作於一九七零年,十五部長短篇小說寫了十五年(《鹿鼎記》於一九七二年連載完畢後,四十八歲的他宣布封筆)。
《書劍恩仇錄》(1955 年)、《碧血劍》(1956 年)、《射鵰英雄傳》(1957-1959 年)、《雪山飛狐》(1959 年)、《神鵰俠侶》(1959-1961 年)、《飛狐外傳》 (1960 年)、《倚天屠龍記》(1961 年)、《白馬嘯西風》(1961 年)、《鴛鴦刀》(1961 年)、《連城訣》(1963 年)、《天龍八部》(1963-1966 年)、《俠客行》(1965 年)、《笑傲江湖》(1967 年)、《越女劍》(1970 年)、《鹿鼎記》(1969-197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