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關於江南的描寫
❶ 描寫江南生活的小說
叢立傑【江南水鄉】
鄒漢明《江南詞典》
節選以下:
瓦
瓦是江南的黑眉毛。
在一個優美的弧度里,江南的娟秀,江南的嫵媚,隨著木格子花窗里一個眼神的流轉,江南的性格就在高處的一片瓦楞上一覽無遺了。粉牆黛瓦,原本就是江南的老底子,江南的主色調,千百年來一直沒有變更過。黑與白,再加上大紅,就是民間江南一年四季的臉色。瓦的黑眉毛,配合著白粉牆那張光澤細膩的臉,就顯現著一種古老的樸素--這種樸素庇護著幅員遼闊的水鄉的居民。這樣的色調最是適合回憶--江南也只有在回憶中才容光煥發。眼前的江南,這道彎彎的眉毛在一種怪異的時尚中已經被拔得差不多了。江南只剩下一堵單調的白粉牆,彷彿是民間文化近一百年裡受盡驚嚇後的一個慘白背影。
沒有瓦的江南,還算是江南嗎?江南的瓦,就是標有江南日期的一個郵戳。老底子江南的瓦,是土窯里用稻柴燒制出來的。我小時候,為了一點微薄的報酬,曾去大隊的土窯上勞動--扒開碼得整整齊齊的瓦面上的稻柴灰,我將它們自土窯里取出,搬到場地上。這是我與瓦有過的最親密的一次接觸。我得感謝江南的瓦,感謝那些瓦的碎片。我的少年時代幾乎是相伴著一堆碎瓦片長大的。我家門前不遠處,有很大的一堆碎瓦,據說是開挖河道時堆成的,平時,這堆碎瓦成了我玩樂的對象。我將它們一片片取出,對著平靜如鏡的水面一一削去。瓦片跳躍著前進,水面上頓時出現一連串的波紋。這種游戲鄉下叫做削水漂--我玩削水漂玩出了精。長大後,在城市裡,我看到成人的另一種削水漂方法,並由此發明了一個隱喻,將大把大把的錢扔進某個地方,沒了,就說打了水漂--看來,玩樂也是有它一成不變的主題的。且說這一堆瓦片,也讓村裡的蠻橫少年吃足了苦頭,他們時常成群結隊來欺侮小他們幾歲的我。更多的時候,我撿起這些碎瓦片當武器,奮力擲到他們的腦袋上……對於瓦,我因此有了一種本能的親近,因為它曾經庇護了我孤單的童年,捍衛了我小小的尊嚴。
時間漸漸地遠去了,彷彿那些碎瓦片,沉到了水底,又被淤泥覆蓋。但是每到梅雨季節,我仍會對著鑲嵌在天空里的一片瓦楞發愣--黑色的瓦楞上不時會看到顫巍巍的小植物--這就是瓦楞花,纖細得須凝神才能看清楚,孱弱得彷彿是詩人呼出的最後一口精氣,風一來就會吹走。還有,長夜漫漫的日子,雨滴聚集在瓦楞溝里,形成江南的檐雨。檐雨滴答,孤寂的神經被一條怯生生的水線拎著--這情景,這聲音,如果讓嘉興南門東米棚下的贏弱少年朱生豪看到,聽到,怕又要做夢,又要失眠--「要是我們兩人一同在雨聲里做夢,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聲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信,如今成了兩人合葬墓的墓誌銘)檐雨清脆的滴答聲,徒增少年的孤寂。現在好了,這樣連成一片的瓦楞在江南已經見不到了。雨聲已經沒有了依傍,不知道一位罕見天才的孤獨還在不在,不知道那根失眠的神經是不是還垂直在天地之間。
我有時候會傻傻地思量:沒有了瓦,寒冬臘月里,江南的白雪下到什麼地方去呢?天上的雪,原是為了瓦在地上千年的等待應約而來的。瓦於我,是一份眷戀。瓦與雪,一黑一白,共同構成了江南最初的詩意--或許還是最飽滿的詩意。
弄堂
弄堂是時間這把鐵鍬固執地挖向空間的一條通道,是躺在地上的一口井,不過井水早已經乾涸。弄堂的左右兩面是青磚砌就的白粉牆,透過堅硬的白粉牆,是歌哭生聚、仍將綿延下去的日常生活。給弄堂墊底的是平平仄仄的青石板,青石板上的凹痕和蝕跡是歲月來過又離去的見證。
這是弄堂的三個現實主義的方面,這三個方面為弄堂贏得了古老和幽深的美名。這也是三張沉重、盛衰交替、歲月滄桑的臉孔。但是且慢,弄堂還有極其浪漫主義的一個方面--它的頂部是藍天,是想像力飛去的空闊和蒼茫,是心靈翕然張開的一個去處。正是有了這浪漫的第四個方面,弄堂的性格變得復雜起來--既有了陽光的朗照,也有了雨雪的滋潤;既有了寶石般耀眼的藍,也有了遺老般的陰郁。在一條小小的弄堂里,一個立體的江南就這樣橫躺在你的面前了。
在弄堂里,追逐一隻狗是一樁有趣的事情,俗語說「狗急跳牆」,可是,弄堂兩邊的牆太高了,再強壯的野狗都無法跳得上去,狗就只好向前猛沖,身體、尾巴都綳得筆直筆直。狗的頭卻不斷地彎向後面,在驚魂未定的逃竄中,恐懼地回過頭來打量追它的那一個地煞星。與狗在弄堂里綳得筆直的恐懼不同,貓卻是另一種經常在弄堂口出沒的動物。貓可以輕松地從一堵牆躥到另一堵牆,貓總是優雅地左右瞧一下,身子往後一縮,就「嗖」地一聲沖過橫在面前的長弄堂。倘若貓和狗在同一時間里一縱一橫穿過弄堂,那真是有趣的現象。不過,這場景比九大行星運行到了同一條直線上恐怕還要來得稀少。
在弄堂里,最活躍的當然要數風--每一陣吹來的風,總是或快活或悲哀地嗚叫。風在弄堂口拐彎,風彷彿在提醒並告訴人們,它的存在並不全是虛無的。不獨是風的聲音,弄堂里,所有的聲音聽起來都有一點狹長--大概是聲音也懂得了謙讓。然而弄堂偏是製造各種聲音的地方。一年365天,它被各種各樣的聲音灌滿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弄堂最是貼近老百姓的生活了--一陣狗吠,一聲貓叫,劈柴生煤爐的聲音,搗衣聲,呼兒喚女聲,小竹椅吱嘎吱嘎的叫喚聲,女人的高跟鞋篤篤輕敲著青石板的叩問聲,那是生活里各種聲音的聚會。
當然,弄堂里可能什麼聲音也沒有,只有陽光在靜靜地吸收木格子花窗上的潮氣,只有一個老人躺在藤榻里打發他多餘的辰光,只有帶著霉跡的青苔在默數時間的流逝……只有--白粉牆上風剝雨蝕的小青磚露出一個調皮的玩笑,縷縷炊煙捎給蒼穹一個沉默的問候……
稻草垛
深秋,收割後的水田,有點荒涼。水田裡,唯餘一片傷口般的稻根,等待著在以後的時光里靜靜腐爛。往年的時候,我會帶上一個自製的竹簍,一把鐵鍬,去乾涸的水田裡挖泥鰍。這個季節的泥鰍出奇的肥壯,算得上是餐桌上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這個時候的水田裡,還有一樣奇異的景觀,是我最最樂意看到的--農人將稻子脫去穀粒後,紮成一小捆一小捆的稻柴,小山似的堆成一堆。光禿禿的水田裡,這些零零落落的稻草垛特別醒目,彷彿大地上的一個個句號,一個個驚嘆號,預示著農忙季節已經結束,土地進人了休眠的階段。這稻草垛的搭建還是有些講究的,一般按著一個圓圈依次墊高,要搭得滾圓而且結實。頂上,一律製作一個傘形的尖頂,便於雨水往下流。
此地的稻草垛,大多憑空矗立在田野里,在濃霧彌漫的時日,頗有點像神話中的小木屋,有著別樣的風味,特別惹人喜愛。但是,如果一路往南去,走到江南以南,就會看到稻草垛的搭建又有些不同了。有人告訴我,南方的農家喜歡攀緣著一根電線桿或者一棵並不十分粗壯的水杉樹搭建,這樣的稻草垛還真有點兒傍大款的意味。遠望經霜的小水杉,彷彿稻草垛頭上剛長出來的一簇新潮的頭發。紫紅色的頭發,在風中飄拂。不過,我仔細一想,便明白那樣搭建的原委了。南方風大,稻草圍著依傍之物,大致不會坍塌。而我們這里,冬天很少起大風,就不用費力氣挪動成堆的稻草,哪兒方便就可以搭在哪兒。稻草垛是農民勞動之餘的結果,是他們無意中用最普通的材料創造的一個「造型藝術作品」。
當然,它們不像沙灘上一座座有明確創作目的的沙雕,是經過藝術家縝密的構思之後創作的。稻草垛純屬農民即興之作。農民創建它們的目的要原始和樸素得多。它大概是游戲精神和實用美學的結合。稻草垛隨意地撒落在乾涸的水田裡,唯其隨意,便越發顯得自然,與周圍的環境相匹配。在荒涼的田野里,它們就像一個個原始的圖騰,在大地上顯現著--沸騰的勞動冷卻之後的一個奇跡。稻草垛矮矮胖胖,遠看就像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農民,穿著棉衣棉褲,雙手相攏在袖管里,在陽光的漂洗和雨水的浸淫下,一派隨和安詳、忍耐知足的模樣。
我喜歡稻草垛的形狀、顏色,以及安穩地蹲伏在大地上的那個壯實的姿態。它讓我想起綿延了數千年的農業文明的最後一個溫暖的音符。唯一可惜的是,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了像莫奈一樣的藝術家,可以花上整整一天以至一個月的時間,在各種光線里打量一個稻草垛,直到它從這個具體的稻草垛里抽象出來,成為永恆之物。
(以上選自《江南詞典》,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❷ 武俠小說中有哪些非常精彩的情色描寫
6.杯雪小椴的寫作功力之深讓我擊節嘆賞,能夠把「俠」「義」二字寫到這種程度,就這一點而言,即使是金庸也難以望其項背。《杯雪》始終能夠扣住讀者的身心,使人隨著情節發展而或喜或悲。耿蒼懷的光明磊落,睥睨天下的氣概讓人熱血沸騰;駱寒與易斂到目前為止始終沒有見面,但是三年又三年,一個個木杯中飽含的知己之情又是多麼驚天地,泣鬼神!這才是真正的「天涯一旦成知己,滄海他年見此心」!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一份這樣的知己之情,《杯雪》才讓我們產生了共鳴,內心深處那份熾熱感情的共鳴。文章氣勢之宏大,令人嘆為觀止,情節之扣人心弦,讓人慾罷不能。小說的人物刻畫要有個性,人物的言行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這一點《杯雪》做得相當不錯。然而我映像最深的應該是袁老大,他還未出面作者就已經通過不少側面描寫把人物給勾勒出來了,像寧道奇一樣令人嚮往。最精彩的莫過於駱寒對袁老二那一戰,詭異莫測的「子母三劍」(姑且這樣叫吧)猶如神來之筆,看慣了武俠決斗的我也感到有了些新意,眼睛一亮。當然,《杯雪》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最明顯的就是朝代寫的不倫不類,明明是宋朝,寫得卻像明朝。可能小椴歷史知識方面的欠缺吧,即使是宋朝,情況也不是像書裡面那樣糟糕的,宋朝的經濟比較唐明兩朝來說還是比較發達的,另外宋朝江南也沒有因為發生蝗災而民不聊生。不過武俠小說不是歷史小說,不尊重歷史在我看來還是小問題。小椴是真正的集幾家之長於一身,在《杯雪》裡面的駱寒身上有一股冰冷肅殺之氣,我打不過你,但是我可以殺你,有溫瑞安的味道;而千軍萬馬之中取敵人首級的那一劍則是古龍風格的再現;整個文章的構思布局,主幹巍峨,旁支繁茂交錯,結構嚴謹,實在不容錯過。 7.英雄志這是一部史詩般的巨作。孫曉以四大主角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發展為明線,以朝代的興衰成敗,政局的動盪變化為暗線,成功地刻畫了四位個性鮮明的主人公:「聖光」盧雲,「修羅王」楊肅觀,「魔刀」秦仲海,「真龍」伍定遠。除了主角以外,很多配角也是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如「昆侖劍出血汪洋,千里直驅黃河黃」的卓凌昭,「長勝八百戰,武藝天下尊」的寧不凡。作者的成功之處最明顯的是把武俠作品的深度和內涵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特別是對盧雲等人的寫實風格,緊密聯系社會背景的手法十分高明,人物的互動極為巧妙。孫曉筆下的盧,秦,伍,楊分別是義俠,豪傑,好漢,梟雄。人物個性極具代表性,寫情方面也是妙筆生花,簡單朴實的語言勾勒出的情感感人至深,英雄人物性格更為復雜和深刻,情節延展更為廣闊,從這一點上是超過了金庸,不過文筆功力比金庸遜一籌。書中的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對俠和英雄有了更深層次的認定。說英雄,道英雄,但到底誰是英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孫曉的《英雄志》寫了四個主角,可能他認為四人都是英雄。但是在我看來,盧雲雖然行事頗有俠義之風(尤其是救伍定遠那一幕,那是自殺行為),但是可能是因為原先是書生,身上至始至終都有一股酸儒味,拖泥帶水而又不知權變,所以他是義俠。伍定遠空有「披羅紫氣,真龍之體,卻遇事不明,眼界狹窄,以及後來對盧雲的所作所為有失厚道,非真英雄。那麼就剩下秦仲海和楊肅觀了。楊肅觀稱:「當今天下英雄,唯有你和我!」楊肅觀善權術,有機變之能,更有「大輪回」的野心,秦仲海乃「業火魔刀」有顛覆天下之志,真英雄也!正應了曹孟德那句話「所以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8.蟬翼劍如果每本書里的主人公都是英俊瀟灑,文武雙全,機智而且人品冠絕天下,以救天下為己任,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大英雄、大豪傑,那我們還看武俠干什麼?所以就有了《蟬翼劍》這一另類。何子丘的寫作功力自是不用說的,文章布局方面處理得很有意思。《蟬翼劍》起初還不是很吸引人,但是你越往後看就會發現越好看,就好像兩塊磁鐵,越靠近一點,越深入一點,就越有吸引力。章節的題目也多是很平實的,不聳人聽聞,不嘩眾取寵,而以深厚的功力慢慢布好局,讀者逐漸被吸引進去,最後手不釋卷,欲罷不能了。看這部小說就好像喝祁門紅茶一樣,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像春風夾著不知名的花香拂過臉龐,一股清新自然的感覺,仔細品味,卻發現還有好幾種不同的香味在裡面呢…… 9.江山如此多嬌《江山》文筆優美,敘事流暢。此文是繼《十景緞》之後又一部較有影響的傳統武俠色文。其文與一般武俠小說不同,加入了古代生活化的描寫,江南的人文風物,特色小吃,風俗文化;展現一副色彩濃郁的《清明上河圖》,展示大明王朝的強盛,顯示泥人的深厚的文學功底。在人物的描寫上,玲瓏的驕憨,蕭瀟的溫柔,無暇的溫情,魏柔的孤傲,解雨的刁蠻,無一不印象深刻,當然這些紅粉佳人都凸現了主角王動形象更為豐滿。在情色描寫上,無暇與王動的亂倫情愛,使人印象深刻。與東瀛日文亂倫突出**情節描寫不同,作者加強了無暇這一角色的人物描寫,特別是無暇性格分裂和其轉變,使讀者不僅對其遭遇表示同情,也對其情愛轉變,最終展開了對王動的不倫之戀表示理解。可以說泥人在無暇與王動的情愛關繫上是頗費筆墨的,使這種亂倫情愛第一次超越於社會道德之上,予以認可。但隨著故事深入,或許考慮到全文的嚴謹,王動這一人物略顯僵化,與最初瀟灑不羈,狂放無行的淫賊不同,官場如履薄冰,沉迷於閨房畫眉的平凡人物。 10.落日風雷首先要說一聲「好!」。這是在絕大多數網路武俠,不論好的還是差的都半途夭折的情況下,對一個完整作品的由衷稱贊。雖然結尾略嫌倉促,主人公角色變化之易令人瞠目結舌,但是不管怎麼說,它都是一個完整的作品了,就這一點,它就比沒有寫完的作品強得多。因為不管你有什麼理由,沒有寫完的作品就是有缺陷的作品。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說說作品本身,這部小說的構思非常奇特,主角到後面既能居廟堂之高,又能處江湖之遠,真是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作者的文筆功底也很不錯,從一開始李天賜和好友的對白就能看出來。結婚雖然有點俗氣,但是妻子教夫君武功讓人莞爾。而隨著劇變主角踏入江湖,「神箭天王」的綽號不脛而走,於是震動朝野,得見皇帝,更是因緣際會取而代之,一切的一切雖然離奇而不切實際,但是我們看武俠書不就是求個「爽」字嗎?天賜做了我們一直想做的事,一統天下卻又笑傲江湖,何其快哉!
❸ 急求金庸哪部小說江南風味最明顯
《天龍八部》
姑蘇慕容,燕子塢。都是江南
❹ 求古風小說達人!!!!急急急急急!!求描寫古代戰場(邊塞)和江南水鄉的片段!
關於邊塞,這里推薦鼠七里的《風吹不散長恨花》,這是一片較短的小說,具體章節來說有很多處,不過由於小說本身不長,所以應該能夠看完。此外還有滄月的《飛天》,也是一篇很棒的短篇小說。
至於江南,想來你也有所涉獵了,這里推薦一個西失、蘇鏡 合著的《逆鱗》(雖說洛都按理不屬江南,然其行文用法卻頗得江南繁華氣韻,故妄舉此例)、樂小米的《美人如玉劍如虹》還有金尋者的《大唐乘風錄》。
為了保險起見,我稍後還是會把具體的章節發送到你的郵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❺ 收集武俠小說中景色的描寫
嵩山
嵩山北依黃河,南臨穎水,東西橫卧,故有嵩山如卧之說。《笑傲江湖》有嵩山派,嵩山掌門左冷禪是金庸筆下比較有名的主人公。《天龍八部》中,喬鋒幼時在嵩山少林寺受業於玄苦大師。少林寺武功號稱天下武學正宗,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倚天屠龍記》第一回,小東邪郭襄到達少林寺後,有一段風景的描寫:「這時置身處已高於少林寺所有屋宇,但見少林寺層崖刺天,橫若列屏,崖下風煙飄洌,寺中鍾聲隨風送上,令人一洗風俗之氣。」
錢塘潮
錢塘潮與亞馬孫河入海口的涌潮齊名,為世界少有的自然奇觀。《射鵰英雄傳》從牛家村開始,牛家村就在錢塘潮邊。《倚天屠龍記》借武當七俠之一的俞岱岩之眼寫到了錢塘潮。不過,《書劍恩仇錄》描寫錢塘潮最為細致了:「只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驀然間寒意迫人,白線越移越近,聲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嶺,天際而來,聲勢雄偉已極。潮水越近,聲音越響,真似百萬大軍沖烽,於金鼓齊鳴中一往直前。月影銀濤,光搖噴雪,雲移玉岸,浪卷轟雷,海潮勢若萬馬奔騰,奮蹄疾馳,霎時之間已將白振全身淹沒波濤之下。但潮來得快,退得也快,頃刻間,塘上潮水退得乾乾凈凈。」
洞庭湖(岳陽樓)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金庸小說多次寫到洞庭湖,《射鵰英雄傳》中,郭靖、黃蓉去鐵掌山途經洞庭湖,有一段景色描寫:「上得樓來,二人叫了酒菜,觀看洞庭湖風景。放眼浩浩盪盪,一碧萬頃,四周群山環列拱屹,真是渺渺崢嶸,巍乎大觀。」在七月十五丐幫大會上,由於一連串誤解,郭靖、黃蓉也被擒到了湖中的君山之頂。《神鵰俠侶》中,黃葯師隱身江湖,自得其樂,曾在洞庭湖賞月。金庸江湖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很好地體現了《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句名言。
雁門關
《天龍八部》中,雁門關是一個發生悲劇的地方。蕭鋒的父母在此被中原群豪阻殺。這一事件是全書重要的邏輯起點,蕭鋒的人生悲劇由雁門關這次意外開始,以雁門關懸崖自殺而結束。蕭鋒眼中的雁門關:但見東西山岩峭拔,中路盤旋崎嶇,果然是個絕險的所在,心道:「雁兒南遊北歸,難以飛越高峰,皆從兩峰之間穿過,是以稱為雁門。」當下從關西的高嶺繞道而行。來到絕嶺,放眼四顧,但見繁峙、五台東聳,寧武諸山西帶,正陽、石鼓挺於南,其北則為朔州、馬邑,長坡峻阪,茫然無際,寒林漠漠,景象蕭索。山道數步之外,下臨深俗,但見雲霧封谷,下不見底。顧嚴武曾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
泰山
泰山號為五嶽獨尊,古人說泰山如坐。在金庸江湖中,泰山大多是一處武俠門派或草莽強梁盤踞之處。《俠客行》中提到了泰山掌門盧十八,《天龍八部》寫到了泰山五雄,《笑傲江湖》中有泰山派。而描寫泰山最詳細的要數《碧血劍》第十一回,借群豪之眼觀泰山日出:「這時山谷間忽吐白雲一縷,扶搖直升。良久,東邊一片黑暗中隱隱朱霞炫晃,顏色變幻不定,或白或橙,緩緩地血線四映,一噴一耀,轉瞬間太陽如一大赤盤踴躍而出。下面雲影被日光一照,奇麗變幻,白虹蜿蜒。」
❻ 武俠小說中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江南在地理上廣義上是指江蘇、浙江,更廣一點指長江中下游地區(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狹義一般是指浙江(太湖一帶)
❼ 求金庸小說中很江南水墨味的片段
射鵰裡面的很多片段都很符合你的設想
譬如江南七怪和丘處機一開始沖突的片段
譬如18年後嘉興煙雨樓之約的一段
譬如郭靖與黃蓉在太湖上遇到陸乘風的那一段
總之很多很多啦
❽ 江南的所有武俠小說
江南的武俠很多都是短篇,像《春風柳上原》,《地獄道為君殺人》,《兒女心事誰可憐》、《二人江湖》《楓紅幻想》《何乃太多情》《紅樓奇劍錄》《繭》《江湖兒女》《烈火焚琴》《京》《紫微劫》《煙水如夢》《小船》《小聶》《中間人》《長沙絞風》《月刀相思紅豆》《雲水深處》《佛心紅顏》《兄弟訣》等等,長篇的有《光明皇帝》是個大坑,慎入~
江南的奇幻寫得也很好,九州縹緲錄,還有一些散篇,《商博良》《剎那公子》也很好看
還有《刺客王朝》《荊棘王座》等,這些都屬奇幻了
❾ 武俠小說《情斷江南》
http://author.readnovel.com/novel/27683/3.html
這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