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口號
❶ 金庸武俠小說對聯
金庸先生給自己十四部中、長篇小說寫的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一個字,在廣大金庸迷中廣為流傳。
❷ 金庸武俠小說經典語錄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有這么一個阿朱,豈是一千個一萬個漢人美女所比的了
無忌,你長大以後要小心女人騙你,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真理啊
楊過站在斷腸崖呼喊「小龍女啊小龍女,為什麼你不首信用」
李文秀「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黃蓉「難道你死我還能獨活嗎,難道現在你還不明白我的心嗎?」
郭靖「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郭某縱然不肖,豈能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憤蒙古殘暴,侵我疆土,殺我同胞,郭某滿腔熱血,是為我神州千萬老百姓而灑。」
「韃子若非懼我,何須跟我小女兒為難?韃子既然懼我,郭靖有為之身,豈肯輕易就死?」
「人性的貪婪躍然紙上,我始終認為,珠寶上是沒有實體的毒的,有的只是引誘人展現貪婪的獸性的魔力.」
「三妹,你看天上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你又何必煩惱?」——絕情谷中,楊過不辭而別之後,程英對無雙說
「什麼世俗禮法,名節清廉,通通全都是狗屁不通」
經典台詞實在太多了 小弟才疏學淺 一時只想起這么多 不足之處 還請見量 這些大多是憑記憶寫的 有什麼疏忽 還請大蝦們指出
滅絕師太道:「你這樣說:小女子周芷若對天盟誓,日後我若對魔教教主張無忌這淫徒
心存愛慕,倘若和他結成夫婦,我親身父母死在地下,屍骨不得安穩;我師父滅絕師太必成
厲鬼,令我一生日夜不安,我若和他生下兒女,男子代代為奴,女子世世為娼。」
1、「這些雪花落下來,多麼白,多麼好看.過幾天太陽出來,每一片雪花都變得無影無蹤.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許許多多雪花,只不過已不是今年這些雪花罷了。.」——《神鵰俠侶》小龍女
解析:感覺龍兒說得很有哲理,是啊,雪花落下,又會依然再下。可是,不過已不是原來的了。雪花的生命多麼短暫,但是她用她短暫的生命綻放了她的美麗。人終歸是要死亡的,要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在短暫的生命中綻放最美的自己就好了。
2、「不是老了,而是我的過兒長大了。」——《神鵰俠侶》小龍女
解析:這是楊龍兩人分別十六年初見時小龍女對楊過說的話。一別十六年,再見自己的摯愛時還能這么平靜,恐怕只有龍兒才能做到吧!
3、「過兒是不會娶你女兒的,因為我自己要做過兒的妻子。」——《神鵰俠侶》小龍女
解析:這是在英雄大會後郭靖讓楊過娶郭芙徵求小龍女意見時龍兒說的話。宋朝正是注重禮節之時,怎能允許師徒相戀?可是小龍女自小生活在古墓,不知世事,對那麼多人說出了自己的心思。多麼天真啊~也足見了她對楊過之愛。
4、「我只管過兒一個人,別人的事,我不管。」——《神鵰俠侶》小龍女
解析:有很多人就因為小龍女這一句話而不喜歡她,認為她太冷漠,但我卻不這么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小龍女不懂得憐惜自己,只要她的過兒好,自己也就好了。
5、「蛋破生雞,雞大生蛋,既有其生,必有其死。」——《神鵰俠侶》小龍女
解析:「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困惑了很多人。然而小龍女短短一句話便回答出了,精闢~
6、「人人都要死,那也算不了甚麼。」
解析:人人都要死,這是真理。然而不怕死的人的確不多見,龍兒就算一個~
7、「是舍則該舍。」——《倚天屠龍記》楊龍後人
解析:這是在屠獅大會後楊龍後人大戰周芷若後,周芷若失敗而去,張無忌獃獃地望著周芷若的背影時,楊龍後人所說的,我覺得很精闢。是啊,張無忌既然已選擇了趙敏,就不該再捨不得周芷若,是舍則該舍。人的一生,總會留些遺憾的。我最不喜歡張無忌的優柔寡斷,徘徊在四個女子之間,就不能痛痛快快地選擇一個么?他不像楊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最愛什麼。我沒看過原著,不知道這句是原著里本來就有的還是蘇有朋版電視劇里添加的,總之我很喜歡這句。
8、「蓉兒……蓉兒可不是小妖女,她是很好很好的姑娘……很好很好的……」——《射鵰英雄傳》郭靖
解析:眾所周知郭靖很笨,不會說一些花哨的語言。他實在想不出怎樣形容黃蓉,只能用很好很好,但足以證明黃蓉在他心中的分量。
9、 「他要娶別人,那我也嫁別人。他心中只有我一個,那我心中也只有他一個。」 ——《射鵰英雄傳》郭靖
解析:這句真的很感人,它使我們知道,即使不在一起,也可以愛~
10、「我永遠要跟著你,一輩子也不離開的了。」——《射鵰英雄傳》(郭靖)
解析: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郭靖的母親死後郭靖去華山論劍時碰到的黃蓉時所說的。很感人啊~
11、 「活,你背著我;死,你背著我。」——《射鵰英雄傳》(黃蓉)
解析:這應該是黃蓉中了裘千仞的鐵砂掌後郭靖背她時所說的話。一句,以足以。
1.「他們也都是勇士。咱們蒙古人有這么多好漢,但大家總是不斷的互相殘殺。只要大家聯在一起,咱們能把青天所有覆蓋的地方……都做蒙古人的牧場!」
———成吉思汗《射鵰英雄傳》
一代天驕豪言壯語,氣魄之大,胸懷之廣,無人能出其右。
2.「不錯。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倖之輩。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 洪七公《射鵰英雄傳》
正氣凌然,英雄本色,但人一旦憑自己的意志來判定他人的善惡,那將使社會陷入危機。
3.「我做了甚麼事礙著你們了?我又害了誰啦?姑姑教過我武功,可是我偏要她做我妻子。你們斬我一千刀、一萬刀,我還是要她做妻子。」
———— 楊過 《神鵰俠侶》
語出驚人、叛逆個性,楊過可謂宋代的90後。
4.「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李莫愁《神鵰俠侶》
此詞雖非李莫愁原創,卻是其悲劇一生最佳寫照。
5.「孩兒,你長大了之後,要提防女人騙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
———— 殷素素《倚天屠龍記》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至理名言,足為天下男人鑒。
6.「為甚麼你就甘心受我欺騙?因為你心中喜歡我,是不是?」
———— 趙敏 《倚天屠龍記》
直白大膽,主動熱情,趙敏之魅力實不可擋。
7.「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 李文秀 《白馬嘯西風》
只選對的,不挑好的,執著任性的大漠姑娘。
8.「一見尼姑,逢賭必輸。」 ———— 令狐沖《笑傲江湖》
油嘴滑舌、智計百出、機靈瀟灑,令狐沖人未正式出場,形象已深入人心。
9.「我死了,我死了!哪裡來的這樣的美女?這美女倘若給了我做老婆,小皇帝跟我換位我也不幹。韋小寶死皮賴活,上天下地,槍林箭雨,刀山油鍋,不管怎樣,非娶了這姑娘做老婆不可……她為什麼轉了頭去?她臉上這么微微一紅,麗春院中一百個小娘站在一起,也沒她一根眉毛好看。她每笑一笑,我就給她一萬兩銀子,那也抵得很……方姑娘、小郡主、洪夫人、建寧公主、雙兒丫頭,還有那個擲骰子的曾姑娘,這許許多多人加起來,都沒跟前這位天仙的美貌。我韋小寶不要做皇帝、不做神龍教教主、不做天地會總舵主、什麼黃馬褂三眼花翎、一品二品的大官,更加不放在心上,我……我非做這小姑娘的老公不可……皇天在上,後土在下,我這一生一世,便是上刀山,下油鍋,千刀萬剮,滿門抄斬,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男盜女娼,絕子絕孫,天打雷劈,滿身生上一千零一個大疔瘡,我也非娶你做老婆不可。」 ———— 韋小寶 《鹿鼎記》
典型的韋氏語錄,一個死皮賴臉、百折不饒、市儈率真的小流氓形象躍然紙上。
10.「一言既出,死馬難追。」 ———— 韋小寶 《鹿鼎記》
不學無術、濫用成語,但卻左右逢源、上下通吃,金玉滿堂、妻妾成群,韋小寶告訴我們中國社會文化的大書才是真正的學問。金庸作品中最成功人士韋小寶也,十大語錄獨占兩條。
❸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經典語句
金庸小說里最經典的句子: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還有從《書劍恩仇錄》的七字聯對(如「古道騰駒驚白發,危巒快劍識青翎」)、《碧血劍》的五字聯對(如「危邦行蜀道,亂世壞長城」),到《倚天屠龍記》的「柏梁台體」擬目(從「天涯思君不可忘,武當山頂松柏長」以下共40句,句句押韻)、《天龍八部》的自創新詞(分別以〈少年游〉、〈蘇慕遮〉等五個詞調分卷),到《鹿鼎記》集清人查慎行的詩句(如「縱橫鉤黨清流禍,峭風期月旦評」、「絕世奇事傳聞里,最好交情見面初」),變化繁復,風格各有差異。
❹ 金庸武俠小說里有關兄弟的名言
張翠山:娶老婆千萬不能娶對不起兄弟的,不然,你只能自殺。 ——武俠小說作家 金庸 《倚天屠龍記》
❺ 金庸作品的口訣是什麼
金庸14部小說作品的口訣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又名《素心劍》)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此外還有一部小說《越女劍》口訣中沒有體現,該小說發表於1970年,是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5)金庸武俠小說口號擴展閱讀:
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還有:
《袁崇煥評傳》(附於《碧血劍》之後)
《三十三劍客圖》(附於《俠客行》之後)
《成吉思汗家族》(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關於「全真教」》(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易經·陰陽與術數》(附於《神鵰俠侶》之後,新修版收)
另附有:
《陳世驤先生書函》(附於《天龍八部》之後)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附於《鹿鼎記》之後)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❻ 金庸的武俠小說用那句話概括的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❼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名句
,「區區在下是八步趕蟾、賽專諸、踏雪無痕、獨腳水上飛、雙刺蓋七省蓋一鳴!」
《鴛鴦刀》
這個空前絕後的綽號,引無數人捧腹大笑,一個武藝不精的小角色,卻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是這個綽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句話也為《鴛鴦刀》添色不少,堪稱經典
!
九,「可是哈卜拉姆再聰明、再有學問,有一件事卻是他不能解答的,因為包羅萬有的《可蘭經》上也沒有答案;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甚麽法子?」
《白馬嘯西風》
世間真情難尋,兩情相樂,更是難得,往往就想書中說的「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這可能最痛苦的,初讀此句時,便感到無比惆悵,不禁嘆息。可什麼人都不會解答得了這件事,只得自己忍耐。令狐沖這樣放任不羈的人都會如此,可見此事傷神之至。對此句最好的評論是:哎……(一聲長嘆)
八,「趙敏嫣然一笑,說道:『我的眉毛太淡,你給我畫一畫。這可不違反武林俠義之道罷?』」
《倚天屠龍記》
真情其實就在生活中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並不需要多少驚天動地之事,但要得到真情,並非易事,若得到,更應珍惜。趙敏這個人物,我個人認為,勝過黃蓉,可能是黃蓉在神鵰中的行為,令人厭惡,趙敏卻未令人厭煩過,可愛之處,也是體現在此。
七,說著伸手過去,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說著嫣然一笑,嬌柔無限。
《笑傲江湖》
這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比較完美的結局,這「嫣然一笑,嬌柔無限」一句,更顯任盈盈的美麗,令狐沖喜歡逍遙自在,可任盈盈還會這樣想,可見二人都是放任不羈者。我信道教,對《笑傲江湖》情有獨鍾,崇尚自然。所以將此排為第七。喜劇精神也應推廣。不要光讓大家哭!
六,「萬里霜煙回綠鬢,十年兵甲誤蒼生」
《碧血劍》
世間梟雄無數,亂世中甚繁,看過《百家講壇》的朋友應都知道閻崇年這個人,他講的「明末清初六十年」受到大家喜愛,明末清初六十年與《碧血劍》的歷史時期正好吻合,建議大家一看,無論亂世之中還是太平盛世,受苦的還是百姓蒼生,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李自成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驕傲自大,驕奢淫逸,敗有餘辜。真正為人民著想的統治者,應像道家一樣,這樣便可功成事遂,但一定要功成身退啊!
五,「你即無心我便休」
「革囊眾穢,爾來何為?」
《書劍恩仇錄》
這兩句我一起點評,因為他們有共同之處,都是叫人戒色的,但看語句,不會使人明白其意,須結合小說故事情節,才會使人明白其道理。情令人難以捉摸,往往想得到卻怎麼也無法得到。想得到心儀的人,可她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正像《白馬……》中說的一樣。消除這一心事的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清心寡慾,「你即無心我便休」,或把女人看成隔著皮革的爛肉罷了。但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幾何?和尚高僧做到都很難,更何況我們這些世俗之人呢?
四,「 四張機,鴦鴛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射鵰英雄傳》
一塊鴦鴛錦帕 ,一輩子的恩恩怨怨,為的還是一個「情」字,江湖恩怨,何時了啊!德高望重的一燈大師,也曾被情所擾,也怕帶綠帽子,慈悲為懷,但不救一個小童。當然,誰都有年少輕狂之時,做錯事的時候,但改了還是好同志嘛!一燈大師認錯態度好,主動當了和尚,拋棄名利皇位。但一燈大師當和尚的起因,不還是「情」嘛。
三,「你莫負了妹子——一段情,
你見了她面時——要待她好,
你不見她面時——天天要十七八遍掛在心」
《飛狐外傳》
每個人都不想傷心,但一定也不要讓別人上,我們要珍惜身邊每一個人,在一起便是緣,像《大話西遊》的名句,(在此便不說了),一定不要辜負別人,否則追悔莫及啊!這首歌在小說中出現了2次,每一次都令我感受不同,特別是靈素為救胡斐而捨身救他性命,著實令人感動,只有讀過小說,才會深有體會啊。
二「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書劍恩仇錄》
又是愛情的悲劇,我記得在我看《書劍恩仇錄》時,當我看到香香公主自殺的那一段,我心中無比沉重,差點哭了。那天晚上,我沒有睡著覺,一直在想,如果陳家洛沒有把香香公主給乾隆的話,會怎樣呢?我又不禁痛罵陳家洛,只為光復漢業,卻犧牲了一個回族公主的一生,陳家洛簡直太自私了!可還是這個「情」字啊!
一,「問世間情為和物,只教人生死相許。」
《神鵰俠侶》
我想,這句話大家都非常熟悉,我的評點也並不一定很好,畢竟我只有14歲,對情的認識很淺,所以,我不對其多加評論,只說一下《神鵰俠侶》是根據蘇軾的《江城子》改編,卻絲毫沒有抄襲痕跡,金庸的水平可見一斑啊!值得大家借鑒之處很多。
韋小寶對此的評語:你爺爺的,老子我的名言怎麼沒有呢?沒有也算了,連追女孩都不會,你個笨蛋,老子我教你。魯迅老弟曾以咱的經驗,總結為一句話,「跟隨似怨鬼,纏繞如毒蛇。」……(後面罵人的話先不說了)。
韋小寶之所以可以取得這么多姑娘的芳心,主要原因就是他不要臉,他陞官發財的原因亦是如此,他追女孩就像魯迅說的,「 跟隨似怨鬼,纏繞如毒蛇。」 在封建王朝,當官閉先學會當狗,拍馬屁的本領必須精湛,韋小寶這幾項都具有了,他怎能不會名利、色慾都有呢?
但像我們這樣的人,這種手段不甚可取。韋小寶的「精神」,是我道家所不容的,為了功名利祿和自己的慾望,而做出此等事宜,不得不令人厭惡。
❽ 日月神教口號有哪些
日月神教口號有:(出自笑傲江湖任我行)日月神教,戰無不勝,聖教之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出自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日月神教,戰無不勝,東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虛構門派,舊版小說稱為「朝陽神教」,新版小說將其修改為「日月神教」。
日月神教總壇在書中位於河北的黑木崖,因教中之人行事詭異,多造殺孽,故被江湖中人稱之為魔教,日月教與所謂的正教「五嶽劍派」格格不入。神教的至強武功為《吸星大法》和從華山奪來的《葵花寶典》殘本。另有獨門暗器黑血神針。任我行和東方不敗先後為教主。
如月神教由來分析:
「任我行是日月神教的,張無忌才是明教。」接著,金庸先生還向眾人解釋了「日月神教」不是「明教」的原因。他說,所謂的「日」、「月」並不是像人們想像中的由「明」字拆開來的。
人們心目中的摩尼教印象很多來自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張無忌、小昭等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都讓人難忘。不少讀者誤以為金庸小說中的日月神教即是明教,以為是明教在被朱元璋奪取政權之後,教眾流落民間,而取「明」之意為「日月神教」。金庸先生在此明確了只有張無忌才是摩尼教徒,這就能讓人們對明教有更多的了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月神教
❾ 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經典話
1.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2.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3.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4.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5.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6.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7.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8.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
9.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10.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1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12.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13.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14.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15.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16.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17.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❿ 金庸武俠小說中有那些經典的語句啊
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文字修辭方面
金庸修訂舊本小說,可謂達到了鉅細靡遺的地步,在文字修辭部分,幾乎每處皆有,是更動最多的部分。文辭的修訂,使金庸文字的風格更見典雅朗暢、流麗高華,可讀性也增強;尤其是金庸將若干仍饒具「說書」格套的「且說」、「話說」、「暫且不表」等盡行刪削,使小說內文更見純凈。論者謂金庸小說「達到了白話文的新高峰」,雖未免誇張,但就通俗小說而言,金庸的文字風格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可作為初入文章門徑者的津梁。當然,這瑣碎細微的修辭工夫,雖也展現了金庸自我嚴肅要求的意義,但相對於我們探討的主題,反而是較不重要的。 回目的重新設計,是金庸修訂版中下得工夫甚深的部分,從《雪山飛狐》之不著一字(僅用一、二、三區隔),到《笑傲江湖》二字擬目(如「滅門」、「聆秘」、「救難」)、《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之四字擬目(前者如「風雪驚變」、「江南七怪」;後者如「風月無情」、「故人之子」),到《飛狐外傳》等三、五、六字不等的白話「章」(如「血印石」、「大雨商家堡」、「風雨深宵古廟」);再從《書劍恩仇錄》的七字聯對(如「古道騰駒驚白發,危巒快劍識青翎」)、《碧血劍》的五字聯對(如「危邦行蜀道,亂世壞長城」),到《倚天屠龍記》的「柏梁台體」擬目(從「天涯思君不可忘,武當山頂松柏長」以下共40句,句句押韻)、《天龍八部》的自創新詞(分別以〈少年游〉、〈蘇慕遮〉等五個詞調分卷),到《鹿鼎記》集清人查慎行的詩句(如「縱橫鉤黨清流禍,峭風期月旦評」、「絕世奇事傳聞里,最好交情見面初」),變化繁復,風格各有差異。
金庸武俠詩詞賞析
1.最愛的詩句: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我的理由是:這是黃蓉相答樵子時所唱的曲子,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曲中之詞有視富貴如浮雲的豪氣,又有隱居山林不求功名的灑脫。最後一句「貧,氣不改!達,志不改!」更說明人不可因環境的變遷而改變自己的心志,頗似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陋巷單瓢亦樂哉」一句,更有古人顏回之風,安貧樂道不為富貴貧窮所困,這也是我所嚮往的境界,與其汲汲營營於名利,求取榮華富貴,倒不如隱居山林做個閑雲野鶴之人來得瀟灑!
2.最愛的詩句: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我的理由是:說《神鵰》的結局很「郭襄」,應是無人置疑。
郭襄給人的感動,是處在武林詭譎的氛圍中,還能保住純真的心、質朴的氣,讀郭襄,就像在將窒息的空氣里聞到清新。然而,神鵰俠的三枚金針打開了小小女孩的心扉,情竇初開的新蕊,還沒得到愛情滋養,就悄悄葬了心。
我特別愛吟詠「此時此夜難為情」一句,感慨金庸給了郭襄生命,卻又難為了她的似水柔情。
3.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我的理由是:元好問的經典名句,由大魔頭李莫愁吟出,特別教人震撼。
不過,回頭想想,如果是黃蓉、小龍女、趙敏來吟,就單單是甜蜜的少女初戀情懷了。金庸把名詞給了李莫愁,正因為李莫愁殺人如麻,但在冷酷的表相下,隱藏著她對愛情的渴望,即使在多年以後,陸展元都已成白骨,仍在午夜夢回時挑動李莫愁的芳心,更是讓她魂縈夢系。
「生死相許」是多少男女一生都在追求的夢,就算是女魔頭,心裡也有愛情的詩。
4.最愛的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我的理由是:主宰一部《天龍八部》的,不是豪邁的幫主喬峰,不是倜儻的公子哥兒段譽,當然也不是幸運的小和尚虛竹,真正的主宰,是無常的「命運」。
喬峰以一腔血氣,欲緝殺父母之凶,卻誤殺了情人阿朱;段譽不愛江山,只求語嫣的愛情,卻不料求來的是親妹妹;虛竹一心只想做個好和尚,卻是武功、美女、掌門,無從可卻地送上門來。
掃地僧該掃的,怕不是兩代的武林情仇,而是人心中對無常世界的有意執著,一切都「如夢幻泡影」,那怕你是英雄、太子或高僧?
5.最愛的詩句: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悲天憫人,慷慨悲壯,聞之不覺涕下!
6.最愛的詩句: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我的理由是:這是楊過在絕情谷拒絕裘千尺提親時所吟之詩,它總讓我聯想到杜甫的名句:「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巧的是,這十六個字正是因古代美男子竇玄貪新忘舊,而他的糟糠妻在悲憤之餘所寫下的。
然而楊過跟竇玄,是何等不同?盡管面臨生死之危,他對小龍女依舊不離不棄,非卿莫娶。小龍女何其有幸?竇玄妻何其不幸?而公孫綠萼愛上楊過這樣心有別屬卻又深情專一之人,又不知該歸類為何項?總之,楊過不顧情花毒而吟出這首詩的氣概,實足以令天下薄情郎汗顏。
7.最愛的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我的理由是:這是一篇祝賀女子出嫁的民歌,在《神鵰俠侶》中,楊過跟程英、陸無雙對抗李莫愁時,程英所唱的曲子。程英一生孤苦,當時以為會死,但她可以死在楊過身邊,她就十分心滿意足了。寫得樂觀、輕快,是《神鵰俠侶》中少有的歡愉詩詞,所以我很喜歡。
8.最愛的詩句: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我的理由是:明教這個革命團體,最浪漫的地方,在於團體性地朝革命目標前進,一但知其不可為,仍然執著化生命為醒世之大愛。《倚天屠龍記》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是明教在光明頂遭六大派圍剿,全體教眾面對身死教滅,依然端坐頌咒,悲憐世人哀苦的庄嚴場面。佛教說同體大悲,展書及此,誰能自持。也就因這股傻勁,明教的革命,神聖,卻也可愛。
9.最愛的詩句: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我的理由是:金庸善長以劍喻人,寥寥數語,道盡武林辛酸,為了漫漫至尊路,岳不群自殘、歐陽鋒鄙行、金輪法王失佛心志成武學龍象。令至尊夢扼腕的是,武林中多共生的瑜亮,因此號令天下,終成南柯,倚天一出,則鹿鼎爭逐。寶刀神劍,誰能勝出,猶在未定之天;至尊夢卻是一代復一代,一書又一書,捧書自省,展望白雲蒼狗,感慨至深。
10.最愛的詩句: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我的理由是:瑛姑的愛情,是「不愛帝王愛頑童」的少女戀愛憧憬。
段皇爺可以給的,是綾羅綢緞,是金璧輝煌,卻就是少了少女幻想相印的一顆心;周伯通闖入了這個等待的寂寞,卻匆匆地要燕渡寒潭,不留影痕地走,可不知人可以走,心卻如何忍分離?
「可憐未老頭先白」,織錦鴛鴦留不住頑童,瑛姑卻把心駐足在少女的夢中了,跨越漫漫一生,華發已生,等待卻不知盡頭;執著一生,美麗只留給伊人。
11.最愛的詩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我的理由是:每每讀至此詩,便不由淚流滿面,反覆咀嚼詩意,但感無限凄涼。「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心酸惟自知;與夢中妻相對無言,思念惟藉淚千行來抒解。然而世間多少人如此情痴?知音真愛皆難尋,抓住了時機,好好把握,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在怨悔,為時若已晚,只會心碎。
分手三年,比起東坡的十年、楊過的十六年,時間上是少了許多的,但本質上的蕭索落寞、孤寂悲愴之感,與蘇楊兩人相去不遠。
一位豪情大詩人,亡妻十年而情深意在;一位重情大俠客,愛妻十六年杳無音訊而堅守信諾、此愛不渝;平凡如我,三年飛逝,日夜思量,反復難忘。今日孤身一人,鬢雖無霜,淚已千行,不見短松立山崗,僅明月伴我自心傷。
12.最愛的詩句: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我的理由是:金庸一定愛極杜甫、白居易、陸游的詩與詞,也一定極仰慕岳飛、袁崇煥的英雄之風。
對我這一代人,「國仇家恨」只能在書上摸索,但對金大俠這般的祖輩耆老,烽火爭戰,其實就是生活。我相信,金庸在寫邊關外恣意強奪的遼人,或是鐵蹄入侵、蔑視漢族的蒙古人,甚至在大清初年、一直做「意識型態」斗爭的滿漢族群時,心裡必然浮現日寇侵華,或者國共爭逐的兵災連年、生民流離畫面。
也因此,金庸筆下的大俠,從喬峰到陳家洛,在他們偉偉的俠骨與綿綿的柔情外,總是在心裡,裝著一份同體的大悲,對國家、對民族、對同胞。
13.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的理由是:這首詩淺白易懂,但由袁紫衣這樣一位出家人的口中念出來,實在讓人覺得格外諷刺。她與胡斐發生感情,卻為了一個誓言而不願還俗,結果雖是辜負年華,長伴青燈,情思卻仍然繫念著心上人。我不曉得這樣的出家有何意義,實在是可悲又可嘆。
人人皆知離愛即可無憂無怖,然「情」之一字卻往往讓人身不由己,無可奈何。金庸在書末引用這首詩,除了反映袁紫衣與胡斐的愁苦之外,看著看著,身為讀者的我,心情竟也隨之黯然。
14.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我的理由是:雖然我對金書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單純的喜歡,可是這句詞,卻讓我印象深刻。李莫愁之所以殺人如麻,是因為痴心錯付。雖然這不代表那是值得原諒的,可是剝開魔頭的面具,李莫愁卻是一個為情所困的苦女子。一個情字可以叫人往好的方向走,也可以叫人往壞的方向走。愛情這兩個字,真的叫人好辛苦。就如此詞所訴,直叫人生死相許啊!
一個女子,一生當中,夢寐以求的不過是一份完整的感情及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人,而李莫愁也不例外,可惜的是這兩項她都欠缺。正因為她不曾體會生死相許的感情,她並不真正懂得情為何物,而將對陸展元的感情及怨懟,全報復在陸家人身上。我喜歡這首詩,因為它讓我了解到情愛對人生的另一種影響。李莫愁她始終都不快樂,因為她將感情變成她人生中的負擔,而將報仇視為人生的目的,進而造就她悲劇的一生,這又何苦來哉?又怎能不令人為之難過?
15.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的理由是:這是袁紫衣離去時,最後對胡斐所說的話,一句「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就要慧劍斬情絲,要胡斐忘了她。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她對胡斐的感情又何嘗不是難以割捨?如果說忘就能忘,又何來「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呢?這八句話正說明了人看不破情愛的糾葛,但也深藏著袁紫衣對胡斐矛盾的感情,彷佛註定他們倆有緣無份的結局,怎不教人為之淚流。
16.最愛的詩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我的理由是:周公竭力輔佐成王,卻惹來不利孺子的謠言。王莽為求權位,公孫布被,矯飾求譽,最後果真讓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在《倚天》中,對於殺害殷離的兇手,張無忌懷疑趙敏,甚至謝遜,卻偏偏想不到周芷若身上。老實如張無忌,他怎想的到懷中乖巧柔順的美人,竟有這般高明的偽裝、這樣狠辣的手段。可惜,世人多以片刻作為,來憑決一人的忠奸善惡。其實,一個人真面目到底如何,就像郭靖所言:「一個人要面臨大事,真正的品性才顯得出來。」而這首詩,正充分闡釋這個道理。
17.最愛的詩句: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我的理由是:每每讀到這首詩時,總能體會到陳家洛心裡的感受,為了光復漢業,不惜離開自己心愛的女人,到了最後,非但光復漢業失敗,連香香公主也為了救自己而犧牲,真是十年生死兩茫茫,未解此時真亦幻,欲語才覺杳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