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被禁明清小說
㈠ 明清小說產生的背景
明清小說
明代和清代的小說。明清兩代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明代小說 明代小說包括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又可分為文言短篇和白話短篇。長篇小說和白話短篇小說,是在宋元時期說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明代的長篇小說按題材和思想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類:①歷史演義小說。它是由宋元說話藝術中的講史一類發展而來的。歷史演義以一朝一代的歷史事實作基礎,吸取野史雜說和民間傳說的內容,敷演擴大而成。「七分事實,三分虛構」是其特點。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最典型的歷史演義小說,也是中國的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代表了歷史演義小說的輝煌成就。在它的影響下,歷史演義大量出現,內容差不多從遠古傳說時代到漢晉唐宋都有所作。較著名的有《列國志傳》、《全漢志傳》、《唐書志傳通俗演義》等,其中以馮夢龍改編的《新列國志》成就較高,影響也較大 。②英雄傳奇小說。它也是在宋元講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它與歷史演義小說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拘泥於一朝一代的歷史事件的演變,而是以描寫理想化的傳奇式的英雄人物為主,虛構的成分較多。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滸傳》是它的代表作品,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藝術趨於成熟。明中葉以後,產生了不少英雄傳奇小說,較著名的是萬曆年間熊大木所著的《北宋志傳》和無名氏所作的《楊家府演義》。此外,郭勛的《皇明英烈傳》和袁於令的《隋史遺文》也是明後期影響較大的英雄傳奇作品。③神魔小說。這類小說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響,內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滿奇異的幻想。吳承恩的《西遊記》是神魔小說中最優秀的一部。《西遊記》也是在宋元說話藝術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創作而成的。此外,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是影響較大的一部。羅懋登的《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董說的《西遊補》等也流傳較廣。④世情小說。它是以社會現實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為題材 ,刻畫種種世態人情的小說。以《金瓶梅》為代表。《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它開始擺脫了歷史故事、歷史傳說對小說創作的束縛,轉向現實題材,開始對日常生活作細致的描寫,這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瓶梅》之後,世情小說表現出兩種傾向:一種是在世情描繪中宣揚因果報應思想,如成書於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緣傳》等。另一種則演化為才子佳人小說,如成書於明末清初的《玉嬌梨》、《好逑傳》等。⑤公案小說。明後期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興起,是社會黑暗、政治腐敗的反映。較著名的公案小說有李春芳的《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 》和無名氏的《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等。這類小說在歌頌清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和階級矛盾的尖銳。公案小說一般都追求故事情節的離奇曲折而忽視人物性格的著力刻畫,藝術上顯得粗糙。同時在思想內容上也往往夾雜著鬼神迷信和封建說教。明代的短篇小說主要是白話短篇小說,白話短篇小說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明人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是摹擬學習宋元話本的產物,故被稱為「擬話本」。現存最早的明人輯印的話本集是《清平山堂話本》。收集白話短篇作品較多而且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明末天啟年間馮夢龍編輯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三書都包括宋元話本和明人的擬話本兩部分。其後,凌濛初模仿「三言」創作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均為擬話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話短篇小說比長篇小說更直接更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其中愛情婚姻題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 ,這類作品反映了市民階層的進步的愛情 婚姻觀念,批判了封建禮教的不合理性,歌頌了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爭。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黑暗政治,寫出了人民的苦難。另有些擬話本描寫了小商人和手工業者的生活和思想,帶有明顯的時代特點。擬話本承襲了宋元話本的傳統,一般都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情節生動曲折,感情色彩鮮明。它藝術手法更加成熟,特別是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更加趨於豐富細膩。比較優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玉堂春落難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說,是沿著唐宋傳奇的線索發展而來的。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有:瞿佑的《剪燈新話》、李昌祺的《剪燈余話》、邵景瞻的《覓燈因話》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說在寫法上模仿唐宋傳奇,缺乏創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響遠不及白話短篇小說。
清代小說 清代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思想文化領域的斗爭給予小說深刻的影響。從清初到乾隆時期,是小說的全盛時期,代表民主傾向的、真實描寫社會現實的作品是這個時期小說的主流,《紅樓夢》是它的最高代表。乾隆時期以後到鴉片戰爭以前,即嘉慶、道光時期,脫離現實、宣揚名教和因果報應的作品大量出現,小說創作呈現萎頓、沉悶的景象。清初至乾隆末年(1644~1795),小說創作在數量和質量、內容和形式、風格和流派等方面,比前代均有較大發展。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在清初格外突出。重要的作品有《水滸後傳》、《隋唐演義》、《說岳全傳》、《女仙外史》等,寫的是歷史和歷史人物,表現的是當時社會被壓迫人民和民族的反抗意識。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繼承了六朝志怪和唐代傳奇的優良傳統,是中國文言小說的最高峰。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汲取了古代文學中諷刺藝術的營養,展示了一幅廣闊的社會生活圖卷 ,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經典作品。長篇小說《紅樓夢》,描寫一個貴族家庭的衰敗,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對個性自由的要求與封建制度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閃爍著初步的民主主義精神。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此外長篇小說《綠野仙蹤》,話本小說《照世杯》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嘉慶至道光二十年(1796~1840),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有《說唐演義全傳》、《萬花樓楊包狄演義 》等,但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不及前期同類作品。續《紅樓夢》成風,這類作品都是想改變《紅樓夢》的悲劇精神,讓賈林大團圓,反映了封建傳統文藝思潮對《紅樓夢》的反撥,是一種倒退。《盪寇志》以續《水滸傳》為招牌,而立意與《水滸傳》正相反,表現了作者痛恨農民起義,維護封建統治的政治立場。這時期較好或有新意的作品,有《綠牡丹》、《雷峰塔傳奇》、《粉妝樓全傳》、《雙鳳奇緣》和《鏡花緣》等。清代小說的面貌和明代小說有顯著的不同。明代小說大都有一個從民間傳說、戲劇、話本到文人編定的演化過程。清代小說則不同,作家依據自己的生活和經驗選材、構思和描寫,在作品中充分表現作者個人的意願和理想。在結構、敘述和描寫人物各方面,也都臻於成熟。一般的作品都有獨創之處。《紅樓夢》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思想和寫法,是這時期小說的最傑出的代表。
《三國英雄志傳》書影(清嘉慶年間刊本)
清代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黃金時代 。不僅數量空前,風格流派多樣,最重要的是它與現實生活十分接近,不再只是描寫逝去的英雄時代和傳奇式的英雄人物,目光轉向世俗的社會和平常的人們。明代《金瓶梅》開辟的以現實社會及家庭日常生活為題材,著重寫市井間世俗情態的新路,到了清代才真正得到發揚。《儒林外史》、《歧路燈》、《綠野仙蹤》、《紅樓夢》都是寫現實生活中的人,充分顯示出長篇小說反映現實生活的巨大能力和容量。在清代,小說在文學領域成為主流,其成就超過了傳統詩文和其他文學樣式。
㈡ 中國古代十大毀禁小說是什麼
1《剪燈新話》
2《醋葫蘆》
3《品花寶鑒》
4《隔簾花影》
5《國色天香》
6《飛花艷想》
7《空空幻》
8《玉樓春》
9《紅樓春夢》
10《九尾龜》
㈢ 明清小說有哪些
1 長篇:A 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B 四大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孽海花》、《老殘游記》
C 其它:《金瓶梅》、《儒林外史》、《鏡花緣》、《封神榜》、《說岳全傳》等。
2 短篇:A 文言: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B 白話: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㈣ 明清小說名單
明代小說歷史演義小說
它是由宋元說話藝術中的講史一類發展而來的。歷史演義以一朝一代的歷史事實作基礎,吸取野史雜說和民間傳說的內容,敷演擴大而成。「七分事實,三分虛構」是其特點。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最典型的歷史演義小說,也是中國的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代表了歷史演義小說的輝煌成就。在它的影響下,歷史演義大量出現,內容差不多從遠古傳說時代到漢晉唐宋都有所作。較著名的有《列國志傳》、 《全漢志傳》、 《唐書志傳通俗演義》等,其中以馮夢龍改編的《新列國志》成就較高,影響也較大。
英雄傳奇小說
它也是在宋元講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與歷史演義小說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拘泥於一朝一代的歷史事件的演變,而是以描寫理想化的傳奇式的英雄人物為主,虛構的成分較多。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滸傳》是它的代表作品,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藝術趨於成熟。明中葉以後,產生了不少英雄傳奇小說,較著名的是萬曆年間熊大木所著的《北宋志傳》和無名氏所作的《楊家府演義》。此外,郭勛的《皇明英烈傳》和袁於令的《隋史遺文》也是明後期影響較大的英雄傳奇作品。
神魔小說
這類小說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響,內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滿奇異的幻想。吳承恩的《西遊記》是神魔小說中最優秀的一部。 《西遊記》也是在宋元說話藝術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創作而成的。此外,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是影響較大的一部。羅懋登的《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董說的《西遊補》等也流傳較廣。
世情小說
它是以社會現實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為題材,刻畫種種世態人情的小說。以《金瓶梅》為代表。《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它開始擺脫了歷史故事、歷史傳說對小說創作的束縛,轉向現實題材,開始對日常生活作細致的描寫,這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瓶梅》之後,世情小說表現出兩種傾向:一種是在世情描繪中宣揚因果報應思想,如成書於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緣傳》等。另一種則演化為才子佳人小說,如成書於明末清初的《玉嬌梨》、《好逑傳》等。
公案小說
明後期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興起,是社會黑暗、政治腐敗的反映。較著名的公案小說有李春芳的《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和無名氏的《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等。這類小說在歌頌清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和階級矛盾的尖銳。公案小說一般都追求故事情節的離奇曲折而忽視人物性格的著力刻畫,藝術上顯得粗糙。
代表作品
代表性作品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
《三國演義》以陳壽《三國志》為藍本﹐經各家說話人熔裁敷演﹐由羅貫中於元末明初寫定。初不分回﹐只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是清初毛宗崗改定的。此書生動描述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三國鼎立﹐最後司馬氏統一天下的復雜歷史﹐結構宏偉﹐場面壯觀﹐人物眾多。有些人物頗具特色﹐成為某一類型人物的代表﹐如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但總的來說﹐《三國演義》重於敘述歷史事件而薄於文學創造﹐人物有類型化的傾向﹐語言半文半白﹐顯示出由歷史向文學嬗變的痕跡。
水滸傳
《水滸傳》或題施耐庵著﹐或題施耐庵﹑羅貫中合著。描述北宋宣和年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樑山﹐「替天行道」的雄壯故事。宋江事史載甚略﹐宋人話本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水滸故事已在民間流傳﹐至《大宋宣和遺事》記宋江等三十六人聚義梁山泊﹐已略具《水滸》雛形。水滸故事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由文人加工寫定成書的。《水滸傳》情節曲折﹐故事性犟﹐善於在敘事中刻畫人物﹐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成為婦孺皆知的文學形象﹐但虛構成份多於《三國演義》。它是中國第一部用通俗口語寫成的長篇小說﹐在文學史和漢語史上都有很高價值。
西遊記插圖
神話小說《西遊記》取材於唐代僧人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經的事跡﹐由吳承恩在民間傳說和有關話本﹑雜劇的基礎上改寫而成。該書想像豐富﹐手法浪漫﹐語言詼諧﹐是白話小說中獨樹一幟的優秀之作。書中塑造了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和膽小自私的豬八戒兩個受人喜愛的文學形象﹐孫悟空的形象是人民群眾敢於同惡勢力作斗爭﹑不怕困難等優秀品質的藝術概括﹐也寄託了人民戰勝邪惡勢力的美好理想。
金瓶梅
刊行於明萬曆年間的《金瓶梅詞話》在白話長篇小說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擺脫英雄與神怪的傳統題材﹐轉而表現現實日常生活的創始之作。作者題蘭陵笑笑生﹐前人疑為王世貞﹐不可信﹐近年又有屠龍﹑李開先﹑賈三近諸說﹐但均缺乏有力證據。該書籍《水滸傳》中西門慶﹑潘金蓮故事為線索﹐演成百回長書﹐雖假託宋代﹐反映的卻是16世紀北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熟悉市井生活和市民語言﹐描摹人情世態細致傳神﹐語言潑辣生動。但書中對官僚地主放縱肉慾頗多自然描寫﹐影響了這部書的價值與流布。
長篇小說
此外﹐較著名的明代長篇小說還有熊大木的《北宋志傳》﹑郭勛的《皇明英烈傳》﹑許仲琳(或曰陸長庚)的《封神演義》﹑董說的《西遊補》﹑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等﹐均在中國文學史占據一定地位。
明代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的興起﹐是明後期社會政治腐敗的產物。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無名氏著《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余象斗著《皇明諸司公案》等﹐歌頌著名的清官包拯﹑海瑞﹑況鍾等。但多追求情節離奇曲折﹐藝術上較粗糙﹐多夾雜迷信描寫﹐並宣揚封建倫理道德觀念。
短篇小說
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也獲豐收。馮夢龍輯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收入宋﹑元﹑明話本及擬話本一百二十篇。題材多取自稗史或傳說﹐有宋元舊作﹐也有明人擬作﹐經馮夢龍潤色加工﹐反映出當時市民階層的思想﹑生活和情趣﹐對後世的白話小說及戲曲都有很大影響。常與「三言」並稱﹐地位相當的是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各四十篇﹐內有一篇重復﹐一篇雜劇﹐實七十八篇。「二拍」思想性﹑藝術性不及「三言」﹐但為凌氏本人創作﹐
選材標准與語言風格比較統一。此外﹐明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種。但成就皆遜於「三言」﹑「兩拍」。這些短篇小說中﹐愛情婚姻題材占重要地位﹐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和政治的黑暗也是重要主題﹐但美化統治階級﹐宣揚封建禮教和鬼神迷信等充滿糟粕的作品也占相當數量。
影響意義
同時在思想內容上也往往夾雜著鬼神迷信和封建說教。明代的短篇小說主要是白話短篇小說,白話短篇小說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明人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是摹擬學習宋元話本的產物,故被稱為「擬話本」。現存最早的明人輯印的話本集是《清平山堂話本》。收集白話短篇作品較多而且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明末天啟年間馮夢龍編輯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三書都包括宋元話本和明人的擬話本兩部分。其後,凌濛初模仿「三言」創作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均為擬話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話短篇小說比長篇小說更直接更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其中愛情婚姻題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這類作品反映了市民階層的進步的愛情婚姻觀念,批判了封建禮教的不合理性,歌頌了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爭。
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黑暗政治,寫出了人民的苦難。另有些擬話本描寫了小商人和手工業者的生活和思想,帶有明顯的時代特點。擬話本承襲了宋元話本的傳統,一般都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情節生動曲折,感情色彩鮮明。它藝術手法更加成熟,特別是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更加趨於豐富細膩。比較優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玉堂春落難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 《醉醒石》、 《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說,是沿著唐宋傳奇的線索發展而來的。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有:瞿佑的《剪燈新話》、李昌祺的《剪燈余話》、邵景瞻的《覓燈因話》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說在寫法上模仿唐宋傳奇,缺乏創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響遠不及白話短篇小說。
4清代小說編輯
簡介
聊齋志異
清代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思想文化領域里的斗爭﹐給小說創作以深刻影響。清初至乾隆時期是清小說發展的全盛時期﹐數量和質量﹑內容和形式﹑風格和流派與前代相比都有較大發展。清代小說基本是文人的創作﹐雖有歷史﹑傳說等素材的借鑒﹐但作品多取材於現實生活﹐較充分地體現了作者個人的意願﹐在結構﹑敘述和描寫人物各方面也多臻於成熟的境界。乾隆年間產生的《聊齋志異》和《紅樓夢》﹐分別把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的創作推向頂峰。
文言小說自唐傳奇以後雖歷代續有新作﹐如《夷堅志》﹑《剪燈新話》等﹐但多敘事簡單﹐文采不足﹐至《聊齋志異》則如異峰突起。作者蒲松齡用文言如白話﹐頗有傳神之筆﹐小說主人公多為狐鬼﹐但形像可愛﹐富於人間情趣。它代表了文言小說的最高成績。
代表作品
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作者曹沾﹐號雪芹﹐滿洲正白旗人。曹家曾三代居江寧織造任﹐後因事被抄而家道衰落。該書以曹家生活為原型﹐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與婚姻悲劇為主要線索﹐描寫了賈氏家族由盛而衰的歷史﹐反映出進入末期的中國封建社會不可避免的崩潰結局和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傾向。《紅樓夢》情節縝密﹐細節真實﹐語言優美。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塑造出許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像﹐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晴雯等﹐取得卓越的藝術成就。但曹雪芹只寫完《紅樓夢》的前八十回﹐今通行本後四十回一般認為系高鶚所續。清代後期還有許多續《紅樓夢》的作品﹐但多為續貂之作。
除《紅樓夢》外﹐比較著名的清代長篇小說還有《儒林外史》﹑《醒世姻緣傳》﹑《綠野仙蹤》﹑《隋唐演義》﹑《說岳全傳》﹑《女仙外史》﹑《鏡花緣》﹑《雷峰塔傳奇》等。話本小說則有《醉醒石》﹑《五色石》等。李漁的《無聲戲》﹑《十二樓》則是白話短篇小說藝術成就的代表。
㈤ 歷史上有哪些被【禁過】的著名小說
禁毀小說一般是指在明清時代的一批被統治者禁毀的小說,因為它們主要傳播了觸犯封建統治階級的思想。
禁毀小說一覽
狹邪類
《品花寶鑒》、《青樓夢》、《九尾龜》、《海上繁華夢》、《海上花列傳》、《十尾龜》、《花月痕》
艷情類
《醋葫蘆》、《歡喜冤家》、《風流和尚》、《空空幻》、《貪欣誤》、《錦綉衣》、《雙和歡》、
宮闈類
《濃情艷史》、《昭陽艷史》、《武宗逸史》、《西太後艷史演義》、《武則天外史》、《洪憲宮闈艷史演義》……
才學類
《野叟曝言》、《平山冷燕》、《合浦珠》、《鳳凰池》
講史類
《反唐演義會傳》、《遼海丹忠錄》、《樵史演義》、《後七國志》、《說岳全傳》、《北史演義》、《前七國志》、《西湖二集》
世情類
《禪真逸史》、《覺世十二樓》、《今古奇觀》、《型世言》、《紅樓夢補》、《鼓掌絕塵》、《騙經》、《紅樓幻夢》
才子佳人類
《花案奇聞》、《第一美女傳》、《綉屏緣》、《梅蘭佳話》、《萬錦情林》、《國色天香》、《飛花艷想》、《玉支璣》、《定情人》、《情夢析》
公案類
《武則天四大奇案》、《包公案》、《新民公案》
志怪類
《子不語》、《婆羅岸全傳》、《剪燈新話》
神魔類
《綠野仙蹤》、《列仙傳》、《女仙外史》
俠義類
《好逑傳》、《綉戈袍全傳》、《天豹圖》
㈥ 元明清小說有哪些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版。
《中國古代小說網路全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古代小說的歷史變遷》,《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中華書局,1980年。
張俊:《清代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張稔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教程》,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三聯書店1994年版。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浦安迪:《明代小說四大奇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1年版。
黃霖、韓同文選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
陳洪:《中國小說理論史》,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潘建國:《中國古代小說書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㈦ 明清小說有哪些
《紅樓夢》、《醒世姻緣傳》、《玉嬌梨》、《好逑傳》、《金瓶梅》、《水滸傳》(明初)、《楊家府演義》、《皇明英烈傳》、《隋史遺文》、《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西遊補》、《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西遊記》、《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清平山堂話本》、《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玉堂春落難逢夫》、《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綠野仙蹤》﹑《隋唐演義》﹑《說岳全傳》﹑《女仙外史》﹑《鏡花緣》﹑《雷峰塔傳奇》、《醉醒石》﹑《五色石》、《無聲戲》﹑《十二樓》等
㈧ 中國古代名著小說
一、明清之前的作品
《烈女傳》(西漢)劉向 《搜神記》 (晉)干寶 《太平廣記》(宋) 李昉、扈蒙、李穆等 《世說新語》(南北朝)劉義慶
二、明清小說
《西遊記》 吳承恩 《三國演義》 羅貫中 《水滸全傳》 施耐庵 《金瓶梅》 蘭陵笑笑生 《醒世恆言》 馮夢龍 《警世通言》 馮夢龍 《喻世明言》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馮夢龍 《初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禪真逸史》 方汝浩 《楊家府演義》作者不祥 《封神演義》 陳仲琳 《紅樓夢》(《石頭記》)曹雪芹、高鶚 《鏡花緣》 李汝珍 《聊齋志異》 蒲松齡 《三俠五義》 石玉昆 《小五義》 石玉昆 《濟公全傳》 郭小亭 《說岳全傳》 錢彩 《施公案》 未著撰人 《綠野仙蹤》 李百川 《隋唐演義》 褚人獲
三、清末及民國小說
《孽海花》 金松岑、曾樸 《老殘游記》 劉鶚 《儒林外史》 吳敬梓 《官場現形記》李伯元 《二十年目睹之怪狀》吳趼人 《大唐狄公案》(荷)高羅佩 《啼笑姻緣》 張恨水 《金粉世家》 張恨水
四、近代小說
《金鎖記》 張愛玲 《傾城之戀》 張愛玲 《十八春》 (《半生緣》) 張愛玲 《家》《春》《秋》 巴金 《京華煙雲》 林語堂 《子夜》 茅盾 《林家鋪子》 茅盾 《邊城》 沈從文 《四世同堂》 老舍 《駱駝祥子》 老舍 《茶館》 老舍 《阿Q正傳》 魯迅 《圍城》 錢鍾書
㈨ 中國明清小說有哪些著名的
1、明代小說代表性作品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
馮夢龍輯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收入宋﹑元﹑明話本及擬話本一百二十篇。題材多取自稗史或傳說﹐有宋元舊作﹐也有明人擬作﹐經馮夢龍潤色加工﹐反映出當時市民階層的思想﹑生活和情趣﹐對後世的白話小說及戲曲都有很大影響。常與"三言"並稱﹐地位相當的是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各四十篇﹐內有一篇重復﹐一篇雜劇﹐實七十八篇。"二拍"思想性﹑藝術性不及"三言"﹐但為凌氏本人創作﹐選材標准與語言風格比較統一。此外﹐明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種。但成就皆遜於"三言"﹑"兩拍"。這些短篇小說中﹐愛情婚姻題材占重要地位﹐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和政治的黑暗也是重要主題﹐但美化統治階級﹐宣揚封建禮教和鬼神迷信等充滿糟粕的作品也占相當數量。
2、清代小說《紅樓夢》除《紅樓夢》外﹐比較著名的清代長篇小說還有《儒林外史》﹑《醒世姻緣傳》﹑《隋唐演義》﹑《說岳全傳》﹑《女仙外史》﹑《鏡花緣》﹑《雷峰塔傳奇》等。話本小說則有《醉醒石》﹑《五色石》等。李漁的《無聲戲》﹑《十二樓》則是白話短篇小說藝術成就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