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關於網路小說的現狀

關於網路小說的現狀

發布時間: 2022-03-16 11:48:06

網路小說作家的現狀是怎樣的

網路小說家的現狀其實各有千秋,就比如說唐家三少的現狀是比較慘的,因為他的老婆剛剛去世沒多久,但是其他的網路小說家都是比較不錯的,因為現在看網路小說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所以他們混的還是比較不錯的。

② 概括網路文學的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網路文學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作協2018年5月17日在杭州網路文學周上首次發布的《中國網路文學藍皮書(2017)》披露: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路文學用戶3.78億,其中手機網路文學用戶3.44億。國內45家重點文學網站的原創作品總量達1 646.7萬種。中國網路文學創作隊伍非簽約作者達1 300萬人,簽約作者約68萬人,總計約1 400萬人。
從1994年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始,二十餘年來,中國的網路文學無論是作者數量、傳播平台、閱讀群體,還是產業化延伸,其數量與規模,都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和飛速的增長。在世界范圍內,從文學發展史和出版史的角度來看,網路文學無疑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一、中國網路文學的現狀
(一)中國網路文學的特點
中國的網路文學,無論是作者的創作、作品的發布,還是讀者的閱讀,均是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上完成的。與傳統的文學創作與出版比較,網路文學的創作與出版呈現四個特點:一是創作主體相對自由,無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表現手法的運用,作者都是在沒有任何範式約束的氛圍中進行文學創作;二是沒有層層的審查與曠日持久的等待,作者只要輕輕地敲擊一下鍵盤,作品就會立即發表;三是網路文學巨大的作品數量,使讀者可以從容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還可以與作者互動,交流自己閱讀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作者的創作;四是作品的價值由讀者的付費閱讀與打賞體現。
隨著網路文學的發展和管理機構的要求,互聯網平台和網站開始藉助軟體對作品進行必要的審查。但由於網路文學作品數量巨大,審查只能是對關鍵詞加以審核,對作品的藝術價值、思想傾向、語言文字的表達水平,只能交由讀者來評判。讀者的點贊和打賞,購買與否,是檢驗網路文學能否生存的唯一標准,也是作者能否為讀者接受的試金石。
(二)中國網路文學的作者群體
基於艾瑞咨詢的監測統計,2017年,網路文學作者數量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30.2%。以閱文集團為例,到2017年12月31日,其平台上作者已達690萬人,掌閱原創作者達到1.5萬名。在網路文學作者中,20世紀90年代及以後出生的居多,40歲以上的只佔作者總數的4.9%,網路文學作者的平均年齡是27歲,大多生活在二三線城市。作者中有如安妮寶貝、李尋歡、當年明月、寧財神這樣的專業作家,但大多是業余寫手,很多是在校大學生。這些寫手,往往系非文學專業畢業,理工科學歷居多。如網路知名作家血紅是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畢業,驍騎校是電力工程師。為了方便管理和付酬,網路平台一般將作者分為五個星級,一星級為小白作者,二至四星級為普通作者,五星級為大神作者。按閱文集團自己制定的評級標准,大神作者占作者總數的17.8%。大神作者是平台和讀者關注的對象,也是平台創造經濟效益的主要保證。一批大神作者已經成為品牌,如20世紀90年代的五駕馬車——痞子蔡、安妮寶貝、李尋歡、寧財神、邢育森,目前活躍的作者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江南、酒徒、蔣勝男等。
網路文學的作者,往往通過舉辦寫作大賽和文學年會來發掘。對於有潛力的作者,進行作品定製,由專人輔導,或者與傳統的教學研究機構合作,請專家授課,提高作者的寫作能力。2013年,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指導下,中文在線聯合其他網路平台,在京成立網路文學大學,聘請諾貝爾獲獎者莫言擔任首任校長。網路文學作者只要提供2萬字以上的作品,即可成為網路文學大學的學生。閱文集團於2017年6月發布內容全生態戰略,並成立內容產業基金,從優質內容出版、內容方商業扶持、內容品牌傳播和優秀青年作家創作扶持四個方面支持作者進行創作。阿里文學也與其影視業務共同宣布將為內容生產者提供包括平台、IP、宣傳等資源在內的一站式服務。
與此同時,網路文學作者受到各級主管部門的重視,除中國作家協會成立網路文學委員會外,各地作協相繼成立了網路文學專業委員會,部分作者加入了作家協會組織。這標志著整個社會對網路文學身份的認同,網路文學的價值為主流文化所逐步接受。
(三)網路文學的主要發表平台
中國的網路文學發表平台,曾經有上千家之多,後來盛大集團與騰訊閱文集團、中文在線通過資本運作,將一些優秀的網站集中到幾家主要的平台運營。從2017年網路文學平台日更新作品數量看,閱文集團及旗下起點中文、雲起書院、創世中文網、起點女生網、晉江文學網、瀟湘書院位列網路平台前10名,其中起點中文網日更新作品數量過萬,排名第一。縱橫中文網、塔讀文學、紅薯小說網、17K小說網,位列第二梯隊。從絕對數量來看,閱文集團以72%的作品數量佔比、88%的作者數量佔比位列第一。截至2017年6月,閱文集團擁有640萬位作者和960萬部文學作品,中文在線、掌閱及網路文學位列二、三、四名,中文在線、掌閱及阿里文學分別擁有300萬、50萬、40萬部作品。移動終端目前由掌閱、QQ閱讀領先。速途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網路文學市場規模已增長至130億元,2017年,國內市場份額名列前位的多家網路文學網站中作品的總數約為1 647萬,預計2019年,作品規模將超過2 000萬。
(四)網路文學的作品類型
中國的網路文學一改過去傳統文學作品中體裁劃分的方法,加上網路技術的發展,很多作品有意將不同體裁融合在一起,並運用了多媒體的表達手法,形成獨有的網路體。但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大多數網站將作品劃分為玄幻、奇幻、都市、歷史、軍事、競技、美文、同人等類型。在虛構類作品中,又分為穿越、架空。為了方便讀者查找,以言情小說為例,網站往往將作品貼上不同的標簽:一見鍾情、青梅竹馬、歡喜冤家、辦公室戀情、前世今生、靈異爆笑、情有獨鍾、日久生情、後知後覺等。讀者從這些標簽中,能夠迅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
網路文學作者的素材,一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二是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和營養,如從中國歷史、神話、古典小說中尋找人物和情節線索;三是從游戲中尋找題材;四是根據科學的有限假設而虛構的幻想事件。
(五)網路文學的閱讀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統計報告》),如前所述,截至2017年12月,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78億,較2016年年底增加4 455萬,占網民總體的48.9%。手機網路文學用戶規模為3.44億,較2016年年底增加3 975萬,占手機網民的45.6%。另據《2016—2017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文學網站日更新總字數達2億漢字,文學網頁日瀏覽量達到15億次。與此同時,網路文學在數字閱讀中的主流地位日益提高,《2016年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相對於2015年,2016年數字閱讀內容總量增長率達到88.2%,其中原創佔比從69%上升到79.7%。
(六)網路文學的產業化延伸
網路文學作為重要的IP資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網路文學的很多作品除以紙介質圖書形式出版外,還改編為游戲、動漫、電影、電視劇、有聲讀物及周邊產品,全版權、全產業鏈的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從最早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到《明朝那些事兒》《誅仙》,從《杜拉拉升職記》到《歡樂頌》,這些圖書不僅在網路上受到熱捧,出版為紙介質圖書後,也連續佔領國內的圖書暢銷榜。如《杜拉拉升職記》從一個不到2 000字的博客,延伸到系列圖書、電影、電視、話劇、音樂劇、周邊產品,形成一個10億元的大產業。
(七)網路文學的盈利模式
中國的網路文學,最初是免費閱讀,從2002年開始,起點中文網試行收費閱讀,這種模式很快被其他網站效仿。多年的探索發展,中國網路文學產業運營模式逐漸成熟。一條由網路寫手、文學網站、內容經紀人、出版商、影視投資商、游戲廠商、動漫公司,以及電信運營商、客戶端產品製造商、廣告代理商等組成的完整而復雜的產業鏈已經形成,並逐步形成了以作品版權為中心的運營模式,其盈利來源主要包括VIP付費閱讀收入、網路廣告收入、無線閱讀運營收入,以及線下出版、影視改編、動漫遊戲改編等版權延伸收入。其中,VIP付費閱讀和無線閱讀運營是最重要的兩大營收來源。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手機等移動終端已經成為網路文學閱讀最重要的載體。
同時,如前所述,高點擊率的網路文學改編成實體圖書後,也會獲得一筆不菲的版稅收入。據《華西都市報》2018年4月11日刊登的《霸榜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2017年,網路文學作家唐家三少年收入1.3億元,天蠶土豆年收入1.05億元。據此推算,網路平台的收入也不菲。《統計報告》顯示:網路文學業務營收也進入全面盈利期。公開資料顯示,閱文、掌閱、縱橫等網路文學企業在2017年均已實現盈利。除此之外,2017年下半年,國內兩大網路文學平台閱文集團和掌閱科技相繼上市,從資本市場融到了所需的資金。
二、中國網路文學的貢獻
首先,網路文學在探索中發展,產生了一批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俱佳的優秀作品。從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角度來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網路文學通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帶著信息化時代的技術特徵,佔領了中國的文化版圖。盡管網路文學的大多數作品因為寫作的倉促,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藝術缺陷,但正由於其規模龐大,沙裡淘金,其中還是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2008年,在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下,《長篇小說選刊》雜志社和中文在線曾舉辦過一次網路文學十年盤點,評出了十大優秀作品:《此間的少年》《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新宋》《竊明》《韋帥望的江湖》《塵緣》《家園》《紫川》《無家》《臉譜》。同時,還有一批受到讀者好評的作品,如《誅仙》《明朝那些事兒》《星辰變》《夢回大清》《斗羅大陸》等。這些作品因其在網上的點擊率很高,成為各家出版社關注和追逐的出版資源。據統計,網路文學每年向實體出版輸送的文藝類新書和暢銷書占其總數的1/2以上。2017年,在網路上先發表又以紙介質的形式出版了網路小說6 492部。同時,網路文學業已成為各大文化公司掘金的一塊寶地,許多網路作品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後贏得了很高收視率,如《小兒難養》《後宮甄嬛傳》《裸婚時代》《步步驚心》《失戀33天》《山楂樹之戀》等。同時,網路文學逐漸被主流文學接納。2009年,網路作家阿耐所著的《大江東去》成為第一部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網路小說;《上海文學》雜志的編輯金宇澄發表在上海「弄堂」論壇上的網路文學《繁花》經反復修改後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其次,網路文學的IP開發推動了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國的網路文學,與美國的好萊塢電影、日本的動漫,成為風靡世界的文化現象。網路文學作為重要的IP資源,IP經營不僅成為網路文學自身的重要收入來源,也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甚至一個產業的繁榮。2017年,由網路文學經過加工而出版的紙介質圖書達到6 492部,改編電影電視連續劇2 427部,游戲605部,動漫712部。根據網路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占據了影視劇市場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聽書作為網路文學的衍生業務得到迅速發展。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7年4月發布的《2016年中國閱讀白皮書》數據,2016年國內近7成數字閱讀用戶用過聽書功能,聽書用戶超過1億,願意付費的用戶比例達到65.3%。在這一趨勢下,蜻蜓FM、懶人聽書等垂直應用均在2017年獲得過億元人民幣融資;而微信讀書也於2017年7月發布新版本,宣布全面上線音頻內容。天涯社區、鐵血科技、天下書盟、博易創等數量眾多的網路文學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同時,網路文學的IP運作模式從一次性售賣向深度開發全方位合作發展。網路文學與網路游戲、網路動漫、網路影視、網路音樂等多元文化相互滲透,根據網路小說改編的《微微一笑很傾城》電視劇與移動游戲《倩女幽魂》實現雙向劇情滲入,影視與游戲深入融合。游戲工作委員會數據顯示,2016年影游聯動開發的移動游戲實際收入達89.2億元。
最後,網路文學逐步由國內走向國外,網路平台不僅獲得了經濟效益,而且彰顯了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互聯網時代,網路文學在中國產生的影響,很快也在世界各國贏得了反響。富有中國元素的武俠、玄幻、科幻、言情等網路作品,以其曲折離奇的情節、引人入勝的敘述,吸引了海外的讀者。據統計,盛大文學網站曾有超過3 600萬注冊網民,其中有30%的網民來自國外,網民分布在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起點中文網3 100萬注冊網民中,同樣有30%來自海外,分布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晉江原創網日均瀏覽量超過4 000萬,擁有注冊網民320萬,全世界共有211個國家和地區的網民訪問過晉江原創網,海外流量佔全站流量的30%以上。
中國網路文學出海,與網文海外門戶及網文翻譯網站的建立是分不開的。目前,在網文翻譯網站中,Wuxiaworld(武俠世界)是海外本土第一批成立的中國網文翻譯網站,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擁有了一批忠實的用戶,並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Wuxiaworld在全球網站排名為1 005,擁有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讀者。Gravity Tales是一個本土作者的翻譯+原創平台,不僅與閱文集團合作,對中國網文進行翻譯,而且擁有原創版塊,孵化了一批平台自身的網路小說作者。
與此同時,中國的網路文學也被海外的出版商所青睞。《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藏地密碼》《誅仙》《杜拉拉升職記》等一大批圖書的版權被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所購買。從輸出國家來看,從最初的東南亞,到日韓等國,再到後來的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土耳其等歐美國家,足跡已遍布二十多個國家,被翻譯為英語、韓語、泰語、日語等十幾種語言文字。
另外,網路文學網站主動走向海外,重視海外布局。如中文在線在歐洲和美國設立分公司,向海外讀者推廣網路文學。2017年5月,起點中文網的國際版——起點國際正式上線。目前,起點國際已上線九十多部作品,語種以英文為主,首波主打品類以仙俠、玄幻、科幻、都市等題材為主,除PC端以外,Android及ios版本APP也已同步上線。
三、中國網路文學尚需努力的地方
(一)網路文學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
第一,不少作品思想內容膚淺,創作態度主觀隨意。網路文學的作者為了取悅讀者,營造一種狂歡的氛圍,往往有意反傳統、打破規范,惡搞歷史和文化,生造語言文字。同時,跟風、抄襲、注水現象十分嚴重。第二,暴力色情隱現其中。無論是標題還是作品的內容,往往有一些露骨的色情、暴力、兇殺情節,有些還宣揚一夜情、換妻、虐戀等不健康的觀念。第三,思想傾向不夠健康。盡管近年來因為監管加強,色情描寫的作品有所減少,但作品宣揚的權力、金錢、物質崇拜仍然充斥網路文學。不少穿越小說,都是描寫草根穿越到另一個世界,不是當「王爺」,就是娶得三妻四妾,或者獲得巨額財富。第四,語言文字粗疏。在網路文學世界裡,20萬字是短篇,中篇在20萬到60萬字,比較走紅的網路小說,都以千萬字計。在網上連載的作品,作者一天要「碼」1萬字左右。在這種以迎合讀者,等待點擊的狀態下創作的作品,缺少生活的積淀,缺少藝術的構思,缺少修改打磨,其粗疏可想而知。阿耐網路長篇小說《大江東去》雖然最後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但長江文藝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在稿件修改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在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時,責任編輯雇請了幾位武漢大學研究生為其整理,做了大量的刪削工作方達到出版水平。第五,模仿抄襲嚴重。網路文學由於是類型化寫作,很多情節的設置已經形成了模式,因此,作品的抄襲現象比較嚴重。還有一些作者使用網路軟體寫作,盡管不能指證其作品抄襲某部作品,但這種機器寫作的方式缺少感情投入,很難突破原有模式。
(二)網路文學需要多方扶持
與傳統文學創作相比,網路文學的進入門檻很低,很多作者缺少文學修養和寫作技巧,作品一味地迎合讀者,追求點擊率,結果「鴻篇巨制」很多,但缺少文學性和思想深度。中國的網路文學如果要實現經典化,在中國文學史和出版史上留下一批精品,必須在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提高作者自身的文學修養和文學史意識。目前有些網站組織重要的「大神」級作者與傳統作者結對子,或者組織專家講學,將他們送到魯迅文學院之類的機構學習,意在提高作者的寫作水平。但短期的學習並不能迅速提高寫作能力,網路作者自己要有意識地閱讀文學經典,放慢寫作速度,有意識地打造能夠傳之後世的文學精品。第二,展開必要的網路文學批評。現在對網路文學的評價,主要從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方向來做宏觀的判斷,印象式批評多,對具體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缺少學理性的分析,有關部門要組織批評家,放下身段,客觀地分析當前網路文學的趨勢,展開對作家作品的有理論有深度的批評。第三,引導網路文學進入主流社會。目前各級作家協會都十分重視網路文學作者的創作,很多作者從網路文學的世界走入了文學主流群體,如安妮寶貝、金宇澄、慕容雪村、張悅然、當年明月、李可等,他們的不少作品已經成為文學精品進入文學史的視野。但與龐大的網路文學作者隊伍相比,這些作者僅僅是「冰山之一角」,主流社會對網路文學要採取包容和引導的態度,在探索中提高網路文學的文學性與思想性,讓網路文學從草根進入殿堂,真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標志性的文化現象。

③ 談網路小說的發展趨勢

網路小說不是產業,但是好歹算個行業。雖然是不太有前途的行業。
網路小說的過去咱就不回顧了,因為自從那次出醜後大家都知道我歷史差。
網路小說的現在,就是這個樣了:除了個別極品,其他都是垃圾。由於網路的便捷性,和網上商店一下,跟風成了潮流。都想做倒爺(就是教少投入技術含量,而只在形式和操作流程下工夫,推銷超低端及不合格產品,常用方式是跟風和以次充好的個人或者團體),不過倒的是文化而已。

網路小說的行業周期分析:就目前來看,網路小說應該是逐漸度過成長期,正向成熟期邁進。理由:
1,網路小說的消費群體已經成熟,不管是出錢的還是小白。至少有固定的群體在每天嗷嗷待哺的等著大神小神們做一件固定的事情:更新。
2,網路小說的運作模式也在趨於成熟,開始的全免費到後來的VIP到現在的買斷,雖然不還沒有完全確定,但是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完成一個網站、作者、讀者三方都滿意的博弈。雖然目前運作模式不穩定,但我們都知道了我們的努力目標。
3,網路小說的行業競爭規則正在建立,出現了不少專業作者(雖然大多數水平不咋樣)。但大家都知道網路小說的優勢,開始建立起了自己的門檻,那就是:更新。這是一個重要的門檻,他能將大多數非專業寫手擋在競爭資格之外。
4,網路小說還有有很多東西不夠成熟,比如寫手的水平,網站運作模式,收費和給作者計酬的方式。因此不能說他在成熟期。

網路小說的未來:
發展方向:寫手專業化,作品特色化,運作成熟化,免費還是收費化?這個我答不上來。
寫手專業化:日更5000或1W這樣的事只有吃這晚飯的人或者個別超人(像李思遠和煙大這樣的人)才能做到。而各位寫手越來越成熟的描寫修辭手法,也不是那些臨時興之所致能學得來的。一句話,那種非專業的,文筆不咋地的,還有TJ的,都將被擠出競爭行列。他們也許會因為一時靈感的出現成為瞬間流星,但絕對不能長久。
作品特色化:相信天天做倒爺的二流寫手們遲早有一天會覺悟,弄些沒技術含量的,低門檻的,人人都能寫的東西是不具備競爭力的。跟風也許會讓你的小說紅3天,但第4天你就將面臨餓肚子的危險,而越來越苛刻的小編也不是是干飯的,稍不小心你的作品就可能撲街。雖然我不否認由於網路小說的低門檻,大量的垃圾作品和打擦邊球的半黃不黑的18禁讀物扔將永恆存在,但那隻換不來白花花的銀子,寫了除了自慰以外還能有什麼作用呢?經濟規律告訴我們,要生存,就要有核心競爭力。網路小說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就是特色,像各位大神的書,有哪兩個人是雷同的?(例子我就不舉了,不然老說煙大大家都會覺得沒意思)所以,在未來,自己的特色才是作者生存的生命線。
運作成熟化:讀者在思考,作者在思考,老闆(網站)也在思考。如何讓三方滿意?如何提高網站訪問量?如何賺錢多?這都是網站要思考的問題,目前看來,這些運作程序沒被編寫好。但是從17K的讀者調查來看,他們在努力的做,不止他們,相信所有網站都在做這樣的思考,不過咱不急,身為一個老闆,他們有的是忠臣良將,他們遲早會思考出來一個讓咱滿意的答案的。因為他們是一個團隊。
免費還是收費化?這個問題很難說。因為這畢竟是網路,要盜版太容易了。而且,和游戲一樣,只要有一個網站大開免費之門,那其他的網站受的損失可就不像現實那麼小了。因為至少,現實還有個地域限制。個人的感覺是很有可能走上像博客一樣免費+打廣告的路子。

④ 畢業論文 關於網路文學方面的論文

全文下載地址:
http://www.lnskl.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703/20070324105037771.doc

網路文學創作動機分析

摘要:創作動機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目的,也是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緣由,它給整個創作過程以重要的影響.本文從網路文學的產生,創作內容,寫作技巧,以及網路文學的生存現狀,研究成果幾個方面探討分析,認為純粹的訴說慾望應該是網路文學創作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
關鍵詞:文學;網路文學;理論研究
筆者在以往對網路文學的研究中,為網路文學概括了如下的定義和特徵:網路文學是網民在網路上發表的供網民閱讀的文學.即網路文學是在網上"創作"的文學,是利用網路的多媒體和Web交互等信息技術創作出來的,以互聯網路為傳播媒介的文學作品.技術化,自由化,大眾化,口語化是網路文學的特徵.網路文學創作動機很大程度與自由化這一特徵有著緊密的聯系.網路的技術化所帶來的開放性,使網路空間中的日常活動具有身份的變動性和匿名性,以及地位的平等性,決定了網民在其間沒有現實社會中的約束與限制,享有精神上的民主與自由,為那些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提供了開放,平等,自由的創作空間.這種自由度較高的創作環境,為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使得網路文學創作在此意義上最接近於文學的本質屬性.因為文學創作的靈魂就是追求自由.
網路文學創作這種崇尚,追求自由的特點,不僅使其最接近於文學的本質屬性,而且極易調動起那些有著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的創作慾望,促進他們創作動機的形成.
動機(intention),在心理學上指引起和維持個體行為,並將這一行為導向某一既定目標的願望或意念.創作動機就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目的,是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作活動的緣由,它給整個創作過程以重要的影響.作家進行文學創作總會出於某種原因,或者心中有所郁積不吐不快,或者有某種思想需要傳達,或者要維護或批評某種現存事物等等,這都屬於創作動機的范圍.按照創作動機所屬的范圍,可以把它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創作動機的個體因素.文學創作首先是一種個體性精神活動,所以作家個體性的精神需求是創作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創作動機的社會性因素.文學創作雖然是個體性精神活動,但作家卻無時不生活在社會關系的網路中,因而受著社會的制約.文學創作的動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常是作家對社會向他發出的某種"召喚"的積極回應.〔1 〕
本文所要研究的網路文學創作動機,主要是指那些有文學創作愛好的網民在從事創作活動時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不包括那些借網路載體,以求通過高點擊率或參加原創文學大獎賽取得成名或出版捷徑的動機.張抗抗作為一名十分關注網路文學生存狀況的女作家,對網路文學的創作動機曾作過這樣的表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網路文學的作者,基本上出於比較純粹的訴說慾望,是一種非功利性的寫作""進入21世紀,網路文學已逐漸成為一種更為普及的民間傾訴方式,是通往言論自由的必要途徑."青年文學評論家夏烈認為,在最初的幾年裡,網路寫手基本上都是20世紀70年代生人,他們的創作個性化因素非常強,如安妮寶貝的悲傷愛情,慕容雪村的城市小說.〔2 〕筆者對此極有同感,這也是許多網路文學研究者比較一致的看法.這在那些曾經在網路上很知名的網路寫手身上也同樣可以得到印證:2000年11月18日,北京"網易"嘉賓聊天室里,由丁磊,朱威廉主持的一次網路文學討論會上,與會嘉賓紛紛直抒己見.寧財神說:"我寫東西純屬扯蛋,能成名我自己都弄不明白上怎麼回事."櫻櫻在回答"為什麼在網上碼字"時說:"為了表達的快樂.我們很難得到機會在傳統媒體上發表,而在網路上就不必有這個顧慮.可也造成了網路文壇一大批嘰嘰歪歪心情泛濫的現象."2005年11月在杭州簽售新作《孔雀森林》的網路文學先行者,網路作家"痞子蔡"蔡智恆感慨地說:他們那一代的網路寫手沒有寫作經驗,只是希望通過文字抒發自己的情懷.最初的安妮寶貝等人都是出自這樣的"無心插柳".〔3 〕可見,純粹的訴說慾望應該是網路文學創作最單純,最原始的目的.
訴說慾望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其實質就是一種情感的宣洩.網路文學創作的最初形式,就是文學創作的愛好者是通過BBS或個人主頁,然後有了專門的文學網站,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這些寫作愛好者如果按照網民的類型來劃分,他們絕大多數屬於"風花雪月派":這類人洋溢著滿腹詩情,從小就想當個曲高和寡的詩人,無奈純文學不景氣,所投詩稿從未發表,便在田裡沒命地刷些風花雪月的東西……〔4 〕甚至有些網路寫手並未認為他們所創作的作品能夠屬於文學作品的范疇,而只能稱其為有感而發的筆記.因此,這些作品往往帶有強烈的訴說傾向,表現出不加修飾的自然和真實,令人讀來耳目一新,為之一振.事實上,網路文學創作的始作俑者和較早的後繼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家(或寫者)屬於那種"被沖動的情感所支配的藝術家".有的作者還在網上建起了個人主頁,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網路文學原創陣地的設立,使網路文學的創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景象.〔5 〕而網路的技術性特點所表現出來的空間界限的超越,使得作品輕而易舉地能夠面向眾多的公眾,獲得一個超出寫作者預期,甚至是想像的讀者群,使他們收到了意料不到的結果.另外,網路技術為寫作者提供的匿名性,使他們能夠得以隱身,創作上就表現出了更多的隨心所欲,無所顧忌,甚至是一些隱私性的表達,這也極其適合情感宣洩的要求.文學愛好者的創作作品能夠不受任何約束地得以發表,這極大地滿足了個人的發表慾望,能夠最大限度地表達作者的理念和情緒,從而使得這些"被沖動的情感所支配的藝術家"能夠為所欲為地表達自己最原始的創作動機,不用去承受傳統作品發表所需要的那種檢查制度,創作動機得到了自由的釋放.就像有人所說的,哪裡有會上網的人群,哪裡就會有所謂的"網路文學"作品.談天說地無所顧忌,嬉笑怒罵皆成文章.〔6 〕
從網路文學的創作內容看,基本都是寫作者的個人的生活經歷,甚至絕大部分是愛情經歷,而不是其他經歷.這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業余創作心態,在網路上表現的就尤為突出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這些經歷有相當的數量,其實是作者幻想的結果.幻想是指寫作者通過建構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幻想世界實現一種理想性的精神補償.幻想是由實現不了的慾望而產生的.寫作者因在現實生活中造成某種缺失,於是他將缺失性體驗化為幻想,使此幻想的審美形式滿足自己的願望.弗洛伊德在《創作家與白日夢》中寫道:"我們予此斷言:一個幸福的人絕不會幻想,只有一個願望未滿足的人才會幻想的動力是未滿足的願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個願望的履行,它與使人不能感到滿足的現實有關聯."這就深刻地揭示了幻想與創作動機的關系.其實,這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愛情題材最適於幻想,最適於情感宣洩和自我表現.
從網路文學的寫作技巧看,沒有傳統小說的嚴謹性,表現出一種隨意的鬆散,似乎是即興寫來,隨意塗鴉,懶得去考慮什麼結構問題.作者敘述故事時,缺乏必要的鋪墊和解釋,人物行為常常是乖戾突兀的,人物的性格變化和情節發展常有中斷,不能順理成章.其實,這正是寫作者情感宣洩的創作動機,在寫作技巧上留下的痕跡,或者可以說成是情感宣洩對寫作技巧的基本要求.寫作者如果在創作過程中不時地設計敘述的銜接,情感的勢頭勢必要被打斷.其實宣洩的情感所支配的結果,就是網路文學的現實的敘述狀態.著名網路寫手邢育森的《活得象個人》,作品中的"我"自稱為"變態狂",行事和思維亂七八糟.於是作品就在這亂七八糟中展開著情節,才使得人物與情節相得益彰.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網路文學的產生,創作內容,寫作技巧,還是從網路文學的生存現狀,研究成果,筆者認為網路文學的創作動機,從最原始的角度分析,那就是純粹的訴說慾望,或者可以表述為情感的宣洩和自我表現.■
參考文獻:
[1]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475-476.
[2][3]網路文學遭遇七年之癢.新華網(www.xinhuant.com),2005-11-17.
[4]程樂華.網路心理行為公開報告.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4,(1):29.
[5][6]從網路小說看網路文學基本特徵.風雨夜行人的blog (http://fxyxr.blog.hexun.com)

⑤ 網路文學的現狀與前景

中國網路文學已經發展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現象,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網路文學的發展成就、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前景,有必要進行正確估價,以推動其健康發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網路文學異軍突起是中國當代文學重要成就之一

20多年來,中國網路文學異軍突起,以驚人的速度繁榮發展。目前,網路文學在中國擁有4.55億讀者,注冊作者1755萬人,簽約作家100多萬人,存量作品約2500萬部,並以每年200多萬部的速度增長。可以說,網路文學不僅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

盡管網路文學以其巨大影響逐步得到認可,但人們對網路文學的理解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廣義理解,從文本的創作、傳播到閱讀,這個過程只要是依託網路完成的,這種作品都可以稱為網路文學。這樣,大量自媒體寫作都可納入網路文學范疇。但目前文學界談到網路文學的時候,通常採用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隨著付費閱讀商業模式的建立,在網站發表的類型小說。

中國網路文學自發端以來,相當長一個時期處於自然生長狀態。所謂自然生長,就是在失去管理、約束的情況下隨意瘋長,其結果是在蓬勃發展、繁榮興旺表象下,因過分注重市場效益,一味追求「快」「長」「爽」,而出現了質量粗糙、內容低俗和背離主流價值觀的嚴重問題。後來大家不約而同以「野蠻生長、泥沙俱下」來概括中國網路文學這個時期的基本狀況。

玄幻小說是中國網路文學的重要類型,其在中國武俠小說、傳統志怪小說、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以及西方的科幻小說、魔幻小說的基礎上形成。歷史也是網路小說寫作的重要資源。網路歷史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是穿越小說,它借鑒了玄幻、科幻小說的幻想性,以武俠、歷史、言情為架構,專注於敘述主人公在兩種時空下的生活狀態和沖突、雙重生活經歷的交叉體驗等。網路文學基本沒有進入的門檻,這使很多初涉寫作的作者往往選擇以模仿跟風的方式進行寫作,於是一些文學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被不斷強化,最終形成若干類型。實際上,通俗文學、流行文學基本都是類型化的。特別是當它與商業結合的時候,走類型化的道路幾乎是必然選擇。中國網路文學在發展中逐步顯示出商業價值,並找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於是資本開始介入,使網路文學走上商業化的道路,網路類型小說空前繁榮。

⑥ 談談對現在網路小說的看法

唉,現在的那些大神和一代比起來幾乎可以說就是個渣啊!很難再從現在的小說里感覺到以前的那種感情,熱血、戰友情、 患難與共這些情感在現在小說里很少見到了。現在的就是扯淡啊!現在有很多幻想的灌水小說,比如說龍傲天一型。看過一本紅警的無限同人,那個作者就成功融合了,可惜那書後來太監了。唉

⑦ 關於目前網路小說的趨勢如何

隨著網路的迅速發展和中國的文盲越來越少,網路文學的興起是勢不可擋的!

網路小說是一種娛樂方式!但並不會取代主流文學的地位!

就像流行音樂和經典音樂一樣.....

流行是一時的經典才是永恆的!

或許網路小說里會出幾本成為經典,但也只是少數!...

電視劇永遠取代不了電影,及時電視劇不用錢...

一個道理!

不過現在網路這么發達,手機也可以上網看小說,看網路小說只會越來越多....

一句話,網路小說的巔峰時態將要來臨!

據我估計,未來五年內網路小說肯定會更迅猛的發展....

自己原創,望採納!

⑧ 網路小說的未來衰落了嗎

網路小說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衰落。
畢竟,網路不會衰落,小說不會衰落,那麼網路小說自然就不會衰落。
但是文化風向、審美情趣總是在改變,有可能漸變也有可能突變,比如新文化運動,比如文革,比如改革開放,都使文化產業發生了重大的轉型。
所以,網路小說在未來,並且是不久的未來,很可能在內容上發生一些變化。
如果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政府決定大力整頓網文行業,那麼很多小說將遭到封殺,能夠適應新政策的網文將出現。但網文不會衰落,因為小說這個東西的生命力是無限的。
如果以後出現了新的終端,人們不再依賴手機和電腦進行閱讀,那麼網文的的形式也會發生變化。
無論如何,網路小說不會衰落。
要看清網文的本質,網文不過是順應了網路時代出現的新文學形式,根子上還是那些延續了幾千年的東西。實在不是什麼新東西,不過是形式新而已。

⑨ 網路小說的現狀

台灣
台灣網路小說曾經出現爭議。傳統作家袁瓊瓊在《九十一年小說選》的序中說到台灣大部分的網路小說作者水平普遍不足,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而台灣網路小說與其含有社群文化的演進密不可分,年輕的作者與讀者都希望生產、再生產作品來追求溝通與認同。
台灣網路小說的起源自情色文學起家,交大學生自建的BBS性版上開始有BBS使用者發表創作,後因校方關切,遂將舞台搬移至私人站台,後來這種創作風潮影響了不少讀者也開始參與創作,最早的故事雖名為情色文學,但實際上仍以情感為主,情色的描寫反而是非常清淡的過場而已。
並且故事脫離了情色范疇,轉為生活紀錄、清新的校園小說,如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便是受到影響的第二代。於是網路文學開始由此萌芽。
當時第一代較為知名的作者如sambad、plover等,第二代的作者通常聚集在成大「貓咪樂園」BBS站,每個月舉辦的投票吸引了許多優秀作者和讀者參與,網路小說也才漸漸的廣為人知。
第二代知名的網路作家有痞子蔡、霜子、seba夜蝴蝶館、明琲、mayweng,守谷香、小光等,其中多人至今仍然活躍的發表網路小說,此時漸漸帶起了各站台開放個人版給網路作家的風潮。(如當時的啄木鳥園、華年小站等)
同時由於網路小說出版的成功,(紅色出版社-《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兩岸大賣百萬本的紀錄),出版社才開始注意到網路小說的市場性。
後來網路連線版引起的創作風潮有增無減,並且隨著各BBS站台為了吸引使用者,開始廣設個人版,並且由站方發起文學館,有個人文學館的站台有《盈月與繁星》、KKCICT底下的分站《永恆的國度》等,後期有無名小站、狂狷等,這就是現今網路小說百家爭鳴、新人輩出的時代。
大陸
大陸網路小說在網路以文字為主的時候便出現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而不斷壯大。那個時候的網路小說更趨向於一種意識的表達,是作者宣洩個人理想的工具。
2001年,著名網路小說家今何在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網路小說《悟空傳》,這是第一本在現實中出版的網路的小說,引發了國人對網路小說的無限熱情。
隨後,網路小說逐漸向商業化發展,出現了許多知名網路小說商業網站,如起點中文網,17K文學網等等,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有才華的作家。但是,網路小說的商業化也使得網路小說大軍中低級趣味,無聊低俗小說的泛濫,大量宣揚不道德行為,扭曲社會價值觀的小說作品出現,以贏利為目的,發表了大量垃圾文學,可以說是一大悲哀。
然而,其中也有許多具有真正思想的作者,比如寧致遠所作小說《楚氏春秋》、酒徒所作小說《明》、貓膩所作小說《慶余年》、方想所作小說《卡徒》,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雖然網路小說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總體上和其他文學發表形式相比,仍具有文學性不足、思想深度淺、和以快餐文學為主的缺點。同時,盜版侵權網站的肆虐也是網路小說的大敵。
經過6年發展,到2007年之後互聯網基本在國內普及,網路小說也隨之從萌芽到成長再到成熟,在爭議中步步前行。
在2010年之後,網路小說與影視劇集結合越來越緊密,成為了中國大陸文學的中堅力量,並且保持著旺盛的活力,蓬勃生長。

熱點內容
簡單易讀的英語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9 01:24:21 瀏覽:944
科幻小說好的立意 發布:2025-02-09 01:23:02 瀏覽:628
夫君耳朵毛茸茸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9 01:09:15 瀏覽:172
經典的好看的仙俠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9 01:02:02 瀏覽:741
以環保為題材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9 00:43:27 瀏覽:524
小說玄幻加愛情一類的 發布:2025-02-09 00:16:24 瀏覽:29
科幻小說密室輻射 發布:2025-02-09 00:13:56 瀏覽:595
主角心態正常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9 00:04:21 瀏覽:917
有沒有好的類似憾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8 23:19:01 瀏覽:546
女的比大的好看的小說排行榜揭曉 發布:2025-02-08 23:04:41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