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小說語體上分為哪些類型

古代小說語體上分為哪些類型

發布時間: 2022-03-12 22:21:09

Ⅰ 中國古典小說的按不同標准(語言、形式、題材)的分類。

1、語言上分為文言小說、白話小說
2、形式上分為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
3、題材上可以分筆記小說 、社會譴責小說類、神怪傳奇小說類 、古典歷史小說 、公案俠義小說類 、風月小說
或者可以將古典小說分為「志怪神魔」、,『英雄傳奇」、「社會人情」三大類。

比如,魏晉時期出現了志人和志怪小說(短篇、文言),應為小說之祖。唐傳奇宣告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進入成熟階段,是中篇小說的雛形了。 《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代表著中國古代小說甚至是整個文學史的至高點,至此,長篇章回體小說的模式基本形成。而這一時期以「三言」、「二拍」為代表的短篇小說也走向了成熟。

Ⅱ 小說分為哪幾類

1.詩歌
詩歌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詩歌可分為若干類別。

按國別分,可分為中國詩歌和外國詩歌;中國詩歌按時代分,可分為古代詩歌和新詩;中國古代.詩歌按體例分,分為詩、詞、曲;中國古代的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詞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l字以上);(1997年全國已考)元曲可分為小令和套數(又叫套曲);新詩又可分為自由詩和用舊形式寫成的新詩。

2.小說
小說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小說分為不同的類別:

按篇幅及其容量分,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

按內容分可分為歷史小說、現代小說科幻小說、公案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傳奇小說等。

按寫作體例分,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等。

按語言形式分,可分為文言小說、白話小說等。
3.散文

散文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含義。現代散文是同詩歌、小說、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古代散文是指除韻文以外的所有文體。

甲.現代散文

現代散文主要包括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以寫人敘事為主,兼有抒情、議論成分的散文,稱為敘事散文,它包括報告文學、傳記文學、回憶錄、游記等,如《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誰是最可愛的人》等;抒情散文是指以表現對生活的感受、抒發思想感情為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綠》、《春》等;議論散文是以議論、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學性的散文,雜文、小品文都屬於此類,如《文學和出汗》、《為自己減刑》等。

乙.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當廣的概念,賦、駢文、辯、說、論、奏議、序跋、贈序、銘、祭文、雜記、童話、民間故事、寓言、傳說、傳奇等,都屬於散文的一類。

4.戲劇

戲劇是一種綜合性舞台藝術,這里所說的戲劇實際上是劇本,即與小說、詩歌、散文並列的一種文體。戲劇離不開戲劇沖突,它體現在人物性格的沖突上,具體表現為一系列的動作。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即台詞)和舞台說明。舞台說明是寫在劇本每一幕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的說明性文字,內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它具有增強舞台氣氛、烘託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展開等多種作用。

按照不同的標准,戲劇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按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分,可分為話劇(如《雷雨》)、歌劇(如《白毛女》)和舞劇(如舞劇《紅色娘子軍》)。

按劇情繁簡和結構分,可分為獨幕劇(如丁西林的《一隻馬蜂》)、多幕劇(如曹禺的《雷雨》)。

按題材反映的時代分,分為歷史尉(如郭沫若的《屈原》)、現代劇(如丁毅、賀敬之的《白毛女》)。

按矛盾沖突的性質分,分為悲劇(如《屈原》)、喜劇(如《威尼斯商人》)、正劇(如《白毛女》)。

Ⅲ 中國古代的神鬼小說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以《 》為代表的 。另一類是以《 》《 》為代表的

中國古代的神鬼小說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

一類是以為《搜神記》代表的文言筆記體志怪小說

另一類是以《 西遊記 》和《 封神演義 》為代表的白話章回體「神魔小說」

滿意請採納

謝謝

Ⅳ 小說分為哪幾種類型

言情,玄幻,都市,網游。。。
最直接的就分為男主和女主,np還是1v1,bl還是bg

Ⅳ 中國古典小說有那些分類

中國古典小說大略可分類如下:
第一類是歷史小說,講的是帝王將相草莽英雄的功過成敗,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代表。坊間的各種演義也可歸此類。
第二類是世情小說,個中翹楚當屬《金瓶梅》與《紅樓夢》。三言二拍可歸此屬。後期的《老殘游記》《海上花》等亦一脈承之。
第三類是神怪小說,上承《搜神記》《子不語》,下啟《閱微草堂筆記》等筆記小說,以《聊齋志異》《西遊記》為佼佼者。

Ⅵ 古代文學體裁有哪幾種

古代文學載體15種,具體如下:

賦: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駢文: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如《與朱元思書》。

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探討,理論性較強。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

辯:「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如《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

論:一種論文文體,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如《文章辨體序說》。

序: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如:《〈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等。

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主要品德和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雜記:山川、景物、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記》、《登泰山記》。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如《世說新語》、《夢溪筆談》。

游記: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游記的取材范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如《岳陽樓記》。

傳奇:小說體裁之一。以其情節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如《柳毅傳》、《浮生縈雲》《南柯太守傳》等。

民間故事:群眾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經過很多人不斷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學形式民間故事常有神話式的幻想情節,充滿神奇色彩。例如:《漁夫的故事》、《牛郎織女》等。

(6)古代小說語體上分為哪些類型擴展閱讀

形成:

文學體裁的形成,除了歸根到底為社會生活所決定之外,還與文學傳統的繼承、革新和歷代創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

文學體裁是表達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具體樣式。它是適應於反映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同時又受制於作家對文學傳統的繼承、革新,藝術經驗的積累和創造能力的發揮。

各種文學體裁只有適應於反映社會生活的需要和廣大群眾的要求,並和民族的優秀文學傳統結合起來,才能健康地發展,並逐步地趨於完美。

參考資料

網路-文學載體

Ⅶ 中國古代文學分類

四言古詩:

詩是傳統文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詩歌起源於《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之一。

楚辭:

楚辭是戰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以楚國民歌為基礎,採用楚國方言創作出了新的一種詩歌體裁。

古樂府詩:

樂府詩漢代官方設立的音樂機關,負責採集民間歌辭入樂。魏晉時期,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五言古詩:

到漢魏時期,出現五言古詩。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

七言古詩:

七言詩是以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的詩歌形式。到唐代,七言詩形式才真正繁榮起來。

律詩絕句:

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范疇。律詩講究聲律、對仗,常見的類型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詞:

詞是傳統文學最特殊的存在形式。詞原本是配以樂曲用來歌唱的歌辭,後漸漸與音樂分離,獨立成一種文學形式。詞有詞牌名,詞牌名即是曲調的名字,後來成為詞體格式的名稱。不同詞牌名代表著不同的填詞格式,包括字數、韻律、句數等。

曲:

曲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

散文:

古代把與韻文、駢體文等相對的散體文章稱為「散文」。

賦是一種介於詩、文之間的重要文體。注重鋪敘和形容,在語言上講究詞藻的華美。

(7)古代小說語體上分為哪些類型擴展閱讀:

小說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真正成為文體是從魏晉南北朝開始。

魏晉時期出現志人、志怪小說,如干寶的《搜神記》、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到唐代,出現唐傳奇,相對於志人志怪小說,篇幅變長,內容更加豐富,情節也更加曲折。元稹的《鶯鶯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等。

小說的高峰時期是明清兩朝。出現影響深遠的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包括:《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西遊記》(四大奇書),以及清朝的《紅樓夢》。

Ⅷ 文學體裁分哪幾種類

文學體裁常見的種類有詩歌、小說、散文、劇本、劇小說、寓言、通訊等。

對文學體裁的分類有不同的標准,因而也有不同的分類法。

1、兩分法:韻文與散文

2、三分法:敘事類,抒情類,戲劇類

3、四分法:詩歌、散文、劇本、小說

4、五分法:詩歌、劇本、劇小說、小說、散文

中國古代文學體裁有賦、駢文、原、辯、說、論、奏議、序、贈序、銘、祭文、雜記、游記、童話、民間故事、寓言、傳說等。

現代文學體裁有詩歌、劇小說、劇本、小說、散文等。

(8)古代小說語體上分為哪些類型擴展閱讀:

文學體裁在歷史上是有形成和發展過程的,當實踐中創作某種文學體裁還沒有產生或者還沒成熟的時候,它在體裁分類的理論上也就不能反映出來。

比如在我國的文學史上,由於小說、戲劇成熟較晚,所以在文學體裁的分類理論上,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只分為散文、神話、詩歌三大類。其次,某一種文學體裁產生之後,仍然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

因此,研究文學體裁的分類,也需要注意它們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比如小說這一體裁,就經過了六朝志怪、唐宋傳奇、宋元話本到明清章回小說和「五四」運動以後的新小說等發展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特點。

對文學體裁進行分類普遍地採用「三分法」或「四分法」,這除了有歷史原因以外,主要是從實際情況出發的。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創作經驗的積累,為了表現新的生活,新的文學體裁必定會不斷地產生。

因而文學體裁的分類法,也就不是固定不變的。例如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特別是攝影技術的發展,在戲劇藝術的基礎上,產生了電影藝術這一綜合表現藝術的新形式,因此又相應地誕生了電影文學這一新體裁。其他如電視劇、科學幻想小說、廣播小說等等,都是近代以至現代才出現與發展起來的新體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學體裁

Ⅸ 古代文言文大分哪幾種類型

解答:
古代常見文學體裁及簡介:
①賦: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
②駢文: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
③說:古代議說明一類文章總稱。如:《師說》《馬說》《捕蛇者說》等等。
④論:一種論文文體。如:《過秦論》《六國論》等。
⑤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又包括:奏、議、疏、表等。
⑥序,跋:序也作「敘」或「引」,一般在書前。跋與之相反。
⑦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
⑧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
⑨祭文:在祭告死者或天地山川時誦讀的文章,如:《祭妹文》。
⑩傳奇:小說體裁之一。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Ⅹ 中國古代小說有幾種體裁

中國古代小說有7種體裁,分別為志怪小說、軼事小說、傳奇小說、話本小說、章回小說、譴責小說和演義小說。

志怪小說指我國漢魏六朝的談鬼神怪異的一種舊小說。起源於古代神話和傳說。軼事小說用於記敘魏晉以來崇尚清談的知識分子的狂放傳聞和軼事是一種小說。傳奇小說是一種情節多奇、神異的古典小說。一般指唐、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話本小說指宋元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語言把小說、講史的內容記錄下來自己備忘或為傳授別人。章回小說是在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分章敘事的小說。譴責小說以揭露社會弊病,並對封建官場和社會的種種病態進行鞭笞與譴責的一類小說的總稱。

(10)古代小說語體上分為哪些類型擴展閱讀

古代志怪小說的發展:

志怪小說來自漢魏六朝時期帶有神怪色彩的小說,多數來源於巫和方士的奇談怪論。

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等。

明朝時期,志怪小說可以舉干寶的《搜神記》作為代表,該書收集了許多晉朝以前的神怪故事,成為一部匯編性質的小說集。其中一些優美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如《董永》、《三王墓》、《韓憑妻》等,長期在民間流傳,有的還曾編成戲曲和白話小說。

東晉時期,志怪小說比較完整的還有相傳是陶淵明作的《搜神後記》、王嘉的《拾遺記》、劉敬叔的《異苑》、吳均的《續奇諧記》等,其他的書大部分都散失了。


熱點內容
玄幻小說巫道 發布:2025-02-10 07:52:24 瀏覽:262
科幻小說百度網盤 發布:2025-02-10 07:17:18 瀏覽:77
好看的有文筆的言情現代小說 發布:2025-02-10 06:52:02 瀏覽:33
完結小說男主席少 發布:2025-02-10 05:39:18 瀏覽:168
校園感情細膩小說 發布:2025-02-10 05:32:10 瀏覽:592
好看的玄幻小說推薦超經典 發布:2025-02-10 05:08:36 瀏覽:382
搜搜聽書 發布:2025-02-10 05:07:52 瀏覽:31
有趣幽默女主多yy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10 04:54:52 瀏覽:823
修真有哪些有聲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10 04:52:47 瀏覽:146
科幻小說預言2020 發布:2025-02-10 04:30:40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