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魯迅批評武俠小說

魯迅批評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3-11 23:18:51

❶ 魯迅有哪些很有諷刺意味的作品,能詳細說說內容嗎

有一篇叫做【拿來主義】,是在清朝末期,那時候的中國大量接受西方文化,一味盲目的跟風,要麼就是一味的送出去,要麼就是一味的拿進來,魯迅先生就此提出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抨擊了當時的社會風向。

❷ 魯迅罵胡適的原話是什麼

胡適第一次被魯迅極辛辣地不點名嘲諷說他「將自己的魂靈梟首通衢,掛出了原想竭力隱瞞的丑態。丑態,我說,倒還沒有什麼丟人,丑態而蒙著公正的皮,這才催人嘔吐。」

嘲諷是原因,是北師大風潮蔓延到北大,北大評議會部分人士認為教育部長章士釗解散女師大,乃是教育界罪人,在投票程序並不合法的情況下(如主持人違規參與投票以打破六票對六票的均勢,臨時宣布評議會無表決權之議案、強行付諸表決等),投票宣布北大獨立,與教育部脫離關系。

魯迅去世,胡適評價:他早年的文學作品、小說史研究,皆是上等

1936年10月,魯迅病逝。11月,蘇雪林致信胡適,痛罵「魯迅的心理完全病態,人格的卑污,尤其出人意料之外,簡直連起碼的『人』的資格還夠不著」。

胡適在回信中卻說:「但我以為不必攻擊其私人行為。……他已死了,我們盡可以撇開一切小節不談,專討論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麼,究竟經過幾度變遷,究竟他信仰的是什麼,否定的是什麼,有些什麼是有價值的,有些什麼是無價值的。……凡論一人,總須持平。

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魯迅自有他的長處。如他的早年文學作品,如他的小說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信中,胡適還替魯迅辯誣,說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並非抄襲之作。

❸ 魯迅擅長寫諷刺小說

是的!主要是通過對小說人物的描寫,批判封建社會制度的黑暗或是當時統治階級的腐敗!

❹ 魯迅在他的小說《阿Q正傳》中,批評了國人怎樣的丑惡心態,請文學愛好者簡述一下

他的雜文和小說時時不忘揭露批判我們中國人的劣根性,如:奴性、面子觀念、看客心態、馬虎作風、麻木、卑怯、自私、狹隘、保守、愚昧等等,這些在魯迅筆下都被揭露無遺。「論時事不留面子,貶錮蔽常取類型」魯迅自評。
有的人可能並不了解魯迅所批判的國民性的具體內涵,也不了解魯迅是在什麽背景下進行的這種批判,所以直觀地對魯迅的批判方式反感,不能接受,甚至擔心會醜化中國人,傷害民族自尊和自信。魯迅的確畢生致力於批判國民性,畢生攻擊、貶低民族傳統文化,醜化中國人,這對於凡事都比較講面子、講中庸的普遍的社會心理來說,的確不合,又特別有悖於「家醜不可外揚」的古訓。但作為一個清醒而深刻的文學家,一個以其批判性而為社會與文明發展提供清醒的思想參照的知識分子(在此意義上,西方人只承認中國只有一位知識分子,那就是魯迅)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真是我們民族更新改造的苦口良葯。
因此,重要的是理解魯迅的用心。
如果承認魯迅的批判是出於啟蒙主義的目的,而啟蒙又是我們民族進入現代化必經的「鳳凰涅槃」的需要,那麽就不會再擔心國民性批判會喪失民族的自尊,相反,會認為這種批判正是難能可貴的民族自省,是文化轉型的前提和動力。我們讀聞名中外的《阿Q正傳》,看小說中「醜陋的中國人」的代表,有時會不舒服,甚至感到惡心,因為這真是給我們揭了短,漏了丑。但你仔細一想,這又的確是真實的,一種毫無偽飾的真實。就如魯迅所說,這小說的目的就是要寫出國民沉默的靈魂來。通過阿我們重新發現了自己,以及我們周遭的許多落後的行為習慣,乃至心理模式、民風民性。魯迅是深刻的,但他又並非居高臨下。他總是帶著自己深切的生命體驗,帶著無限的悲憫和無奈,去表現和批判他所置身的那個病態社會。

資料來自 小站 魯迅說,醜陋的中國人

❺ 魯迅具有批判性的文章有哪些

一、《阿Q正傳》批判中國人的奴性。

二、《孔乙己》批判科舉考試,八股文。

三、《紀念劉和珍君》批判國民黨統治。

四、《葯》批判國民的愚昧無知,為革命家惋惜。

❻ 如果魯迅先生肯寫武俠小說,就沒有金庸什麼事兒了

別他媽的瞎逼逼了,魯迅只是被某組織為了特殊的考慮強行掛到神壇上的,其本身的文學功底、作品質量在同時代並不是頂尖的存在。(胡適、陳寅恪等人都強過他)金庸好歹也是現在四大才子之一,文學功底不弱於魯迅。

❼ 王朔對魯迅的評價是什麼有說到大文豪什麼的。謝謝

王朔曾經這樣說:「當時我很容易崇拜誰,《艷陽天》我覺得寫的非常好,但是我從來沒有覺得魯迅的小說寫的好,他的小說寫的過於沈悶。魯迅那種二三十年代正處於發軔期尚未完全脫離文言文影響的白話文字也有些疙疙瘩瘩,讀起來總有些含混。」

他認為:「魯迅寫小說有時是非常概念的,這在他那部備受推崇的《阿Q正傳》中尤為明顯。」

他進而攻擊魯迅的人品:「魯迅這個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開,自他去了上海,心無寧日,天天氣得半死,寫文章也常和小人過不去。憤怒出詩人,你憤怒的物件是多大格局,你的作品也就呈現出多大格局。」

王朔還說:「我認為魯迅光靠一堆雜文幾個短篇是立不住的,沒聽說有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的。我堅持認為,一個正經作家,光寫短篇總是可疑的,說起來不心虛還要有戳得住的長篇小說。」

❽ 簡述魯迅的文學批評

從中西文化競爭對立、互融共構視野中的文化批評,到以精神強健為目的的人學批評,再到立作家、立文學、立讀者、立人國,這就是早期魯迅的文學批評體系.其特點是開放性中包含著嚴密性,內部研究聯系著外部研究,宏觀文學批評中融化著微觀文學批評,渾然一體,氣息相通.它不是通常所說的浪漫詩學或文化詩學,它濃縮了魯迅全部的人生追求和文學文化追求.
魯迅文學批評的代表作是《摩羅詩力說》。
《摩羅詩力說》是魯迅1907年所作,1908年2月和3月以令飛的筆名發表於《河南》雜志第二期和第三期上,後由作者收入1926年出版的雜文集《墳》中。《河南》月刊是當時中國的日本留學生於1907年冬創辦的一個反清愛國的革命刊物。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談到,當時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青年同學籌辦一個名為《新生》的雜志,來提倡文藝運動,目的是要改變「愚弱的國民」的精神狀態,喚起中國人民的覺悟。後因人力物力缺乏,《新生》刊物無法創辦,故他把原為刊物撰寫的五篇論文——《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以及《破惡聲論》投寄《河南》月刊發表了。其中《摩羅詩力說》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他早年的文藝思想及美學觀點。

《摩羅詩力說》是魯迅為當時我國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應時而作的。它猛烈地批判了舊傳統、舊文化,抨擊了洋務派、維新派和復古派。《摩羅詩力說》是「五四」運動 前,思想啟蒙時期的重要巨作,是揭露批判封建意識形態的檄文,同時也是我國第一部倡導浪漫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文中的科學性、戰斗性和抒情性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少段落讀起來琅琅上口。從認識水平上,《摩羅詩力說》無疑是當時中國文化思想界最高的作品,這可以從晚清的有關報刊、文集以及其它相關資料中得到印證。

因此,要想了解魯迅先生如何洋為中用,對舊傳統、舊文化為代表的孔孟之道進行深刻批判,以及魯迅先生為何要以介紹浪漫主義詩人及其詩歌流派來作為反封建的武器,鼓吹「惡魔詩人」、「反抗詩人」、「復仇詩人」和「愛國詩人」的精神,大膽提出沖破禁區、掃盪迷信,大力宣揚救國救民、解放中華民族的思想,就必須去讀一讀這篇《摩羅詩力說》。

❾ 魯迅主要作品 反映了什麼 諷刺了什麼

魯迅主要作品,反映了封建舊社會的黑暗,諷刺了神經麻木的舊社會的愚昧人民,主張了用新思想洗去舊社會的無知,迎來新中國。

魯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阿Q正傳》等皆收於《吶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 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

散文詩集:《野草》(含《風箏》、《雪》等作品)《故鄉》;

論文集:《門外文談》 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附集》《准風月談》《集外集》《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8部。

熱點內容
武俠小說與儒家文化 發布:2025-02-10 23:13:59 瀏覽:500
邪惡黑暗血腥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10 22:34:02 瀏覽:817
以天龍八部人物寫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2-10 22:11:56 瀏覽:469
一女多男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10 21:43:28 瀏覽:414
古代草原女孩小說 發布:2025-02-10 21:41:01 瀏覽:841
異界空間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2-10 21:19:24 瀏覽:362
攻略那個渣小說免費 發布:2025-02-10 20:33:09 瀏覽:64
重生都市異能完本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10 19:58:25 瀏覽:428
好看小說房間推薦女生現言 發布:2025-02-10 19:28:24 瀏覽:934
全部免費全本小說欽件 發布:2025-02-10 19:21:50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