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小說女扮男裝宋玉

古代小說女扮男裝宋玉

發布時間: 2022-03-09 01:46:22

㈠ 古代美人宋玉的個人簡介

宋玉,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關於宋玉的生平,據《史 記·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 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 容辭令,終莫敢直諫。」記述極為簡略。《韓詩外傳》 有「宋玉因其友而見楚相」之言。劉向《新序》則作「宋 玉因其友以見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見察」,同時又 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問於宋玉」的話。王逸在《楚 辭章句》中則說他是屈原的弟子。晉代習鑿齒《襄陽耆 舊傳》又說:「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 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總之,關於宋玉 的生平,眾說紛紜,至難分曉。大體上說,宋玉當生在 屈原之後,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頗不得志。

宋玉的作品,最早據《漢書·藝文志》載,有16篇。 現今相傳為他所作的,《九辯》、《招魂》兩篇,見於王 逸《楚辭章句》;《風賦》、《高唐賦》、《神女賦》、 《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 5篇,見於蕭統《文 選》;《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 《釣賦》、《舞賦》 6篇,見於章樵《古文苑》;《高 唐對》、《微詠賦》、《郢中對》 3篇,見於明代劉節 《廣文選》。但這些作品,真偽相雜,可信而無異議的 只有《九辯》一篇。《招魂》頗多爭議,一般認為是屈 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 色賦》、《風賦》等篇,也有人認為不是宋玉所作,不 過它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相當重要的。

《九辯》是一首長篇抒情詩,借悲秋來抒寫「貧士 失職」的「不平」,並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現實的黑暗。 詩人的感情是真摯的,但不象屈原那樣激烈和執著,情 調相對有些低沉。詩中悲秋感懷的主題和借景抒情的手 法,對後代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漢武帝《秋 風辭》以下,如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秋思》,夏 侯湛的《秋可哀》、《秋夕哀》,江遒的《詠秋》,湛 方生的《秋夜詩》,何瑾的《悲秋夜》等,都與《九辯》 一脈相承。此後繼踵而作者,也代不乏人。

《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等篇,以 豐富的想像和鋪陳的手法來描繪女性的神情與體貌,在 文學史上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這類作品可能淵源於《離 騷》中上天求女的傳統,但多佚盪的情思而少諷諭的意 味。漢以後如漢武帝的《李夫人賦》、司馬相如的《美 人賦》、曹植的《洛神賦》、謝靈運的《江妃賦》等, 均由此發端;至南朝梁、陳間,更演化為宮體、艷情詩 的末流。《風賦》一篇,以「大王之雄風」與「庶人之 雌風」作對比,寫統治者與百姓之間的生活差別,雖屬 游戲娛樂文章,但多少帶有一些諷諫意味,在寫法上對 後代作家也有一定的啟發性。

宋玉的成就雖然難與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詩歌藝 術的直接繼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繪趨於細膩 工緻,抒情與寫景結合得自然貼切,在楚辭與漢賦之間, 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後人多以屈宋並稱,可見宋玉在 文學史上的地位。(姜亮夫)

宋玉和他的《九辯》

屈原之後,祖述「風騷」的楚辭作家俊才輩出,群芳競秀,蔚為大觀。在眾多的詩人中,崛起於戰國末季的楚國,卓爾不群、才華橫溢的佼佼者便是宋玉。他是服膺屈原而又自辟蹊徑、獨樹一幟的楚辭大家。雖然他的品格志行和藝術造詣難與屈子相侔,但是,在漢文學史上,卻屈宋並稱,相沿至今。

唐代愛國詩人杜甫曾感慨萬端地詠嘆:「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詠懷古跡》)詩句表達了他對宋玉的悼惜愛重之情,同時也概括了宋玉的身世、情志與藝術成就。

宋玉的身世

關於宋玉的生平事跡與藝術生涯,史料極少,而且互有牴牾,真偽莫辨。不過,我們還是應當從紛繁的亂絲中理出一點端緒,爭取比較正確地認識這位獨步一世的才士。

據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雲:「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又,班固《漢書·藝文志》雲:「宋玉賦十六篇,楚人,與唐勒並時,在屈原後也。」又,《漢書·地理志》曰:「始楚賢臣屈原被讒放流,作《離騷》諸賦以自傷悼。後有宋玉、唐勒之屬慕而述之,皆以顯名。」以上記述是比較可信的。此外,某些古代文獻,也有一些零星的記載,如:《韓詩外傳》(卷七)、《新序·雜事(第一)、(第五)》、《楚辭章句》(卷九)等。

綜合各方面比較可信的資料,我們可以基本上勾畫出宋玉小傳的輪廓:

宋玉,是晚於屈原的楚人,為屈原的後輩,與唐勒、景差同時,大約生於屈原沉江前後,死於楚亡之際。雖不是屈原的受業弟子,但他非常景仰屈原,在文學創作上師承屈原的風格,卻又自出機杼,另立門戶。「悲秋」,便是宋玉賦的特徵之一。他是寒門素族的貧士,為了謀求出路和報效君國,曾經離鄉背井遠適京都等地。幾經周折,百般營求,當過楚王左右的文學侍臣。雖然官卑職小,但憑著他那超群的才力,犀利的談片,也曾一度博得楚王的賞識。誰知宦海風波,仕途崎嶇,他不為亂世所容,橫遭奸佞讒害,而昏君信讒易怒,終於被黜失職,落魄江湖,潦倒終生。他忠君愛國,始終希望得到楚王的信任,以施展懷抱。但是,君門九重,忠悃(kǔn)難申。他憂國憂民,憤世嫉俗,卻不能象屈原那樣冒死諫諍;只是以「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的態度對待黑暗的現實與不幸的遭際。他托志芳潔,修身自好,寧肯窮處守高,也不同流合污以求顯榮。他是一位報國無門、懷才不遇、宦途失意的文士。

宋玉留下了哪些作品

宋玉究竟有哪些作品呢?這是自古至今難以質證的問題。《漢書·藝文志》著錄宋玉賦十六篇,但篇目已不可考;而現存題為宋玉賦者則僅有十四篇:王逸《楚辭章句》載《九辯》、《招魂》,《文選》和《古文苑》等書還載有《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等數篇,古今許多學者經過研核鑒別,多認為《招魂》乃屈原所作,《九辯》為宋玉所作,其他均系後人偽托。現舉幾例:

一 《文選》、《古文苑》等書所錄各篇散文賦的體式,並非楚辭體;而是西漢司馬相如所創制的那種散文賦體。這種體式不是宋玉所處的戰國時期所能產生的。所以,如果定要說它們是宋玉之作,那麼,這位宋玉就不可能是戰國時期的楚人了。

二 這些作品多為宋玉與楚王對話的形式,而在敘事行文中又常稱「楚王」、「楚襄王」,以常理揆(kuí)之,宋玉既是楚人,就不能在稱本國國君時冠一「楚」字,更不能在國君生前預稱其溢號。

三 《笛賦》有言:「宋意將送荊卿於易水之上,得其雌焉。」如果認定宋玉主要生活年代為楚襄王時,而荊軻刺秦王則在楚王負芻元年,晚於襄王數十年,那麼,荊軻的典故就決不會被幾十年前的宋玉所引用。退一步說,即使負芻元年宋玉尚存,也不會將同時的故事這樣寫進自己的作品中。

四 這些作品多是明顯地以第三者口吻寫的。宋玉不應在作品中直呼己名,如「宋玉、景差侍」、「問於宋玉曰」、「宋玉對曰」,等等。

五 《高唐賦》述曰:「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於雲夢之浦」,顯系後人追記之詞。

六 《高唐賦》、《神女賦》、《高唐對》共敘一事;《諷賦》、《登徒子好色賦》內容相仿,文氣格調雷同。尤其《高唐對》一篇,文字與《高唐賦》首段基本一致,只將神女自述之言增益四句,實乃《高唐賦》首段的重錄。試問宋玉一人緣何重復製作同一題材之文章?

七 《古文苑》成書較晚(相傳為唐人舊藏本,北宋孫洙得之於佛寺中,後經南宋韓元吉、章樵厘訂注釋),而《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卻首次被它所著錄。假令此等作品確系宋玉所撰,那麼,去古未遠而且見聞廣博的劉向、王逸何以不將其收入《楚辭》?

八 這些作品用的多非周秦古韻,而是漢代以後的音韻。

總之,這些作品可疑之處甚多,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列舉。在現傳宋玉的作品中,能考信證實的只有《九辯》一篇。現在我們准備結合宋玉的時代、生平、思想談一談《九辯》。

《九辯》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九辯」,本是古代樂調之名,在《離騷》、《天問》、《山海經》中都曾提到它。《楚辭章句》雲:「辯者,變也。」《周禮·大司樂》鄭註:「變,猶更也,樂成則更奏也。」又,王夫之《楚辭通釋》曰:「辯猶遍也,一闋謂之一遍。蓋亦效夏啟《九辯》之名,紹古體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詞激宕淋漓,異於風雅,蓋楚聲也。」由此可知,「九辯」猶「九闋」,即由多數樂章組合起來的一種樂調。因此,總的來看,「九辯」在內容上是有機的整體;分開來看,「辯」又是整個樂調的組成部分。

宋玉的《九辯》,是借古樂舊題來抒寫自己貧士失職、懷才不遇、老而無成、報國無路之憤慨的,內容主要是悲秋、感遇、思君。這三者又互相交織、彼此滲透、融為一體。

《九辯》以飽蘸激情的筆觸首先描繪了肅殺凄涼的深秋景象:「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兮,收潦而水清。」

「悲秋」二字,首標其目,醒明本旨,奠定了作品的基調,也象徵著宋玉所處的時代。

《九辯》是宋玉進入老境後寫成的。他處於楚國日暮途窮之秋,昏君佞臣敗壞紀綱,賢人才士斥棄在野。楚王朝暴虐腐朽,燕雀處堂,文恬武嬉,對內殘酷壓榨,魚肉人民;對外實行投降政策,喪權辱國。楚國形勢猶如西風殘照,這對每一個具有愛國心的楚國人來說,都是可悲而怵目驚心的現實;更何況忠君愛國、頭腦清醒的宋玉呢?而貧士失職,顛躓(zhì)困頓,又使他有身世飄零之幽怨。在公私交迫、萬感縈懷之際,面對著西風落葉,頓覺秋光易老,好景難再,喚起了悲涼凄愴之情。同時,他又看到紫燕辭歸,鴻雁南遊,更勾起了異鄉飄泊的哀愁和懷才不遇的牢騷:「僭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愴恍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他離開故鄉,本想換一個新天地,可是,一介貧士又遭失職的厄運,使他徹夜無眠,靜聽著秋蟲的哀鳴,喟嘆「時亹亹(wèi)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大自然的清秋景色和個人身世、社會環境都是悲涼的,這位淪落天涯的詩人在蕭瑟的秋風中只有憑吊自己伶仃無依的影子。觸景傷情,嘆老嗟卑,乃是自然流露的心聲。在第三章,又進一步描繪秋色秋聲如何強烈地摧折著詩人的肝腸。

他自分無力旋轉乾坤、匡時濟世、移風易俗。雖然總想有所作為,但是無情的現實卻一次次地將他擊倒: 「霜露慘凄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濟。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將至。願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與野草同死。願自直而徑往兮,路壅絕而不通。……竊美申包胥之氣盛兮,恐時俗之不固。……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毀譽之昧昧!……生天地之若過兮,功不成而無效。」

在人生的重大關頭,他缺乏屈原那種剛毅無畏、正道直行、九死不悔的精神;而只有隱忍、哀傷、執著而又無奈的悲天憫人。他不能挺身而出,頑強斗爭;而是潔身自好,窮處守高,獨善其身。他持守高潔,有可取的一面;但又有消極的一面。他自嘆自憐,無非糾纏著一個「我」字。這剪不斷的愁絲織就了沖不破的羅網,使他這春秋已高的才士空餘惆悵、彷徨、凄愴。

宋玉是忠君的,因而又是思君、怨君的: 「悲憂窮戚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去鄉離家兮徠遠客,超逍遙兮今焉薄?專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其奈何!蓄怨兮積思,心煩憺兮忘食事。願一見兮道余意,君之心兮與余異。」

他以「美人」自況,由於人生偃蹇而鬱悒悲愁,千里迢迢遠適異地,但是這飄萍飛絮何處才是歸宿?思君之誠,報國之忠,均難達於君聽。他的怨君,是由於忠君君不察、思君君不知而生的,所以他不恨、不怒。

宋玉所以失職見疏,是由於昏君之信讒,好人之誣陷。詩中將群小比作「猛犬」、「駑駘」、「鳧雁」、「浮雲」;相反地把忠良之士比作「騏驥」、「鳳皇」、「明月」,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愛憎。但是他只罵佞臣,不罵昏君,這就反映了他愚弱妥協的一面。

冷酷無情的現實使他萬念俱灰,他自忖已臨絕境,再也沒有報效君國的機會了。於是想乞身致仕,並且又浮想聯翩,神遊雲天。他展開想像的雙翼,飛升天際,有眾多的神靈為伴,駕著白霓,飄游於群星之間,雲旗飄揚,雷師、風神前呼後擁,迤邐而行,好不神氣!他原以為就此超塵遺世,掙脫了黑暗悲涼的現實。可是,他那隱潛五內的忠魂未泯,在得意揚揚之時,卻又樂極生悲,從邈邈雲天突然跌入可怕的現實之中。在詩篇的末尾,詩人又一次執著地剖白心跡: 「計專專之不可化兮,願遂推而為臧。賴皇天之厚德兮,還及君之無恙。」

這位末路顛踣(bó)的文士,最後還是不忘其君,呼告皇天匡正君王,保佑君王。這種「怨而不怒」的態度,正表現了他的「愚忠」。然而,他的先輩師表屈原卻迥乎不同,不但長期跟昏君佞臣進行斗爭,並且在為國自殞之際,竟然直斥昏君:「不畢辭而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屈原就不是「愚忠」。

《九辯》在內容與形式上承襲了屈賦的流風余韻,但又具有鮮明的個性與獨創的藝術特色。

《九辯》在一、三、七章集中地描繪了秋色秋聲秋意,這一派悲涼、肅殺、凄切的自然景象,正是詩人最關情、最著痛癢處。外界之物色與心中之至情相感相生,化為「悲秋」的藝術境界。它既是自然之境,又是心靈之境,同時象徵著社會環境。「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寄託著這位敏感的詩人的真性情、大悲辛。秋風蕭瑟,天高氣清,草木零落,北雁南征,秋蟲哀吟,寒蟬息聲,長夜寂寂,殘月朦朧:這等境界,必然地使落魄的詩人由大自然的暮秋聯想到人生的暮秋,頓生「搖落」之悲,感物詠志,自喟「春秋日高」、「老而無成」。這是十分自然而率真的流露。本來,宋玉滿懷淪落之情,所以在吟詠凝慮之間,緣情寫景,觸景生情,是有觸媒和種子的。「景生情,情生景」,互相感盪,互相催化,進一步升華、結晶、萌芽。此情此景也是有強烈的互相交叉的可染性的。詩人帶著濃重的感傷情緒體味這秋色秋聲秋意,就使這自然景象也染上了凄惋的感情色彩,落葉、衰草、寒蟬、秋蟲,宛如詩人自己的化身,好象種種自然物色都是「悲秋」的。同時,這些染上愁意的自然物色又反轉來刺激人的感官,叩響人的心弦,使人倍覺神傷。好象大自然展現在愁人面前的秋色特濃、秋聲特悲、秋意特深。好象造物主故意折磨愁人。這就達到了「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然後,詩人又通過這凝鑄的含情之景與含景之情,把自己的心聲傳染給人們,引起別人情感上的共鳴。宋玉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第一個以「悲秋」名世的詩人,在他之後,歷代許多「悲秋」的騷人墨客大多是受了他的感召的。往昔流行的「春女怨,秋士悲」之習語,恐怕跟宋玉也有點淵源吧。

宋玉賦的藝術風格是婉麗清新、纏綿悱側、低回欲絕的,他的作品是情信而辭巧的,以宛曲之文抒隱微之情,是有自己的性情面目的。同時,因為宋玉服膺屈子,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有模仿或襲用屈賦句意、詞意之處,時露斧鑿痕,這便是宋玉作品的白璧之瑕了。

雖然流傳下來的宋玉作品不多,但是影響至巨。後世有些私淑宋玉者,曾偽托或仿製了許多篇賦;但更多的追隨者並非一味模仿,而是學習宋玉作品的精髓,創造自己的風格(如李白、杜甫、李賀等)。兩千年來,宋玉還是有知音的。不過,古今有些論者往往私於輕重,偏於憎愛,對宋玉的評判有欠公正。我們則應力求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與方法,實事求是地去研究宋玉,避免愛而忘丑,憎而遺美。(

㈡ 穿越到古代主角是潘安或者宋玉的小說就要這倆人的

有個網路小說叫穿越亂點鴛鴦譜之情錯潘安,你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推薦幾部好看的古代言情小說

[古裝言情]《帝君的懶後》作者:落聲(VIP文手打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鶯聲撩亂》作者:若惜兮(VIP網路版完結~推薦~)_TXT下載

[古裝言情]《雲翻雨覆》
作者:愛神蘇西(正文完結)
_
TXT下載

[古裝言情]《君莫愛》作者:寂寞芳鄰(完結~女強~
種田文)_TXT下載

[古裝言情]《殘花敗柳》作者:端木遙(VIP完結~推薦~)_TXT下載

[古裝言情]《雲過山如畫》作者:烏雲登珠2010.05.08更新至80章(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倒霉的衛小七》作者:風之靈韻(完結推薦~輕松型)_TXT下載

[古裝言情]《青離》作者:怪俠一枝梅(VIP不缺字完結~推薦~)_TXT下載

[古裝言情]《春色如許》作者:林笛兒_TXT下載

[古裝言情]《逆風香》作者:宸翾_TXT下載

[古裝言情]《冷君夜妾》作者:胡狸(VIP完結~極品虐文~推薦)_TXT下載

[古裝言情]《正宮太無賴:誰動了朕的龍體》作者:飄雲如海_TXT下載

[古裝言情]《偽顏》作者:甜心藍淚(瀟湘A級簽約
VIP4.26完結~虐戀!HE)_TXT下載

[古裝言情]《新女駙馬之一代乞丐(4.25
VIP完結)》作者:樹雨鈴_TXT下載

[古裝言情]《嫁杏無期》作者:蟲小扁(4.22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何時春滿樓》作者:塵夢&淺子
(青梅竹馬~隱忍實力男主~已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綺夢璇璣》作者:峨嵋(起點女頻VIP
完結+番外~腹黑王爺PK烏龜美女~強推~)_TXT下載

[古裝言情]《嫁錯新娘:我的嗜血老公》作者:天琴(VIP4.15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邪皇的無心後》作者:我不想懂(17K中文網VIP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還君淚(又名:一夜皇後)》作者:淡淡一點(瀟湘VIP完結~強推~)_TXT下載

[古裝言情]《古有此女天下亂》作者:月涼(瀟湘VIP手打完結許多親求強推)_TXT下載

[古裝言情]《雲水嫁衣》作者:晶瑩晶瑩(VIP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皇後劉黑胖》作者:戈鞅
(出書版完結
)_TXT下載
強推

[古裝言情]《打鴛鴦無罪休夫有理
》作者:明湖冷月(完結~VIP文
強推)

[古裝言情]《夜妃》作者:汐奚(VIP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淺墨濃香》作者:淺淺如墨(完結)_TXT下載

[古裝言情]《大宮-雛菊曲》作者:秋姬(後宮文--完結版首發^_^)_TXT下載

[古裝言情]《金屋恨》作者:柳寄江
(站內最全的,完結+番外)_TXT下載

[古裝言情]《月華初上》作者:七條魚(輕松
腹黑
穿越
)_TXT下載

[古裝言情]《花行天下》
作者:紫魚兒(完結~推薦~)_TXT下載

[古裝言情]《夭顏天下》作者:飛夏(穿越好文~推薦~)_TXT下載

[古裝言情]《後宮—甄嬛傳》作者:流瀲紫(1-6部
全本)_TXT下載

[古裝言情]《誰主天下》作者:菜芽兒(VIP完結~此文男女皆強)_TXT下載

[古裝言情]《烈火如歌》作者:明嘵溪(1+2全)_TXT下載

[古裝言情]《相公,你好猛》作者:菲菲(好好看啊)_TXT下載
本文來自:愛看吧-TXT小說論壇--免費下載
絕無廣告(
http://aikanba.5d6d.com/bbs.php)
,詳細出處參考:
http://aikanba.5d6d.com/forumdisplay.php?fid=16&filter=type&typeid=15

㈣ 女扮男裝的穿越小說 女主角穿後名字好像是宋玉 還有女的看上他

阿斯蒂芬額聖達菲

㈤ 有沒有關於宋玉詳細一點的感情生活跟相關的小說之類的。

鏈接:

提取碼:us0l

【浪漫言情】《宋家玉話》作者:睡懶覺的喵(溫馨詼諧的好文,古代美男宋玉的故事)

㈥ 求重生娛樂圈女扮男裝的小說

重生之別叫我男神
簡介:一覺醒來,外表軟妹紙內心女漢紙的宋玉穿了,盯著鏡子裡面的新形象,看著身份證上面那性別為男的字體,宋玉驚呆了,然而,更悲催的是,她走在街上,無數妹紙洶涌而來,對著她喊:男神嫁我!正當她打算恢復女裝時,一個系統從天而降……

重生之男神駕到
內容介紹: 她是令無數人聞風喪膽的殺手之王, 自她出道以來,從未有過任何的失敗記錄, 也因此她成為了世界殺手榜上的第一人。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這位殺手之王卻因為一枚古戒而被踩踏而死。 『他』是京城雲家三少雲非瀟,有名的紈絝, 整日花天酒地,干盡欺男霸女之事。 也因此惹到了不該惹的人,而被人一槍打中腦袋變成植物人。 當王者重生,冷酷無情的她,成為人人厭棄的『他』, 又會在都市中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 雲非瀟薄唇微勾,輕揚起一抹玩味的弧度,修長的手指輕輕的滑過他俊朗的容顏,「你知道我最喜歡你哪一點嗎?」 「哪一點?」他劍眉微挑,深邃的雙眸中有著一絲期待。 她邪邪的一笑,緩緩開口道:「離我遠一點!」 混混揮起球棍,對著雲非瀟狠狠的砸去。 雲非瀟身影一閃,同時踢出一記撩陰腿, 隨著一道哀嚎聲和棍子落地的聲音響起,只見混混滿臉痛苦的捂著自己的褲襠, 雲非瀟邪邪的勾起薄唇,「抱歉,我的腿太長了。」

㈦ 公子世無雙宋玉講了什麼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四大美男之一。
古代的小說戲曲等文學作品當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來形容男子的俊美。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華卓越,讓許多女性心馳神往。

宋玉貌美之說流傳千古,但他到底怎麼個美法卻已是千古之謎,因為他連一張畫像都沒有留下。

但是他當得上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雖然沒有留下畫像,但是宋玉是中國賦體文學的開山鼻祖,他一生創作的辭賦共有17篇(其中四篇有爭論)。代表作有《高唐賦》、《九辯》,特別是《九辯》,是他流徙臨澧後晚年創作的楚辭名篇。他在湖湘居住三十多年,其影響在湖南甚至超過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宋玉當生在屈原之後,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頗不得志。

"歲忽忽而遒盡兮,恐余壽之弗將。悼餘生之不時兮,逢此世而狂攘。"他悲嘆自己老而無成,終無建樹,此時又因失職而流落他鄉。

正如秋風之落葉,不知將飄零何方。是秋天驚然喚醒了詩人,他認識到"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陰陽不可與儷偕。"他擔心"無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而不得見乎陽春。"

詩人在對時間的憂慮中包蘊著一種生命意識,一種對死的畏懼與對生命的珍視。一年四季,秋只有一次,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但永恆時間中的季節是循環不息的。

宋玉跟著楚襄王游雲夢,宋玉給楚襄王講了巫山神女的故事,之後,當夜宋玉果然夢見神女了。第二天他把他夢見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給楚襄王聽,楚襄王叫宋玉用賦的形式把他夢中的情景描寫一番,宋玉照辦了,於是便有了《高唐賦》。

㈧ 求一部女扮男裝的小說,曾經拍成電視劇,太久了,

《再生緣》?
江南翠竹鎮上有戶孟家其女孟麗君聰明絕頂,喜作男裝打扮瞞其父孟士元在外求學,結交朋友。機緣巧合下男裝的君結識微服下江南的王孫鐵穆耳及忠直少年皇甫少華,三人從此結下不解緣。而君早被某人笛聲打動,誤以為吹笛人是鐵,由此芳心暗許。天意弄人,君父卻將君許配世交皇甫敬之子皇甫少華(因華之前化了名,君未知二者同為一人)。
朝廷命官劉捷之子劉奎璧一次機緣巧合,錯誤了與麗君情同姊妹的近身侍婢蘇映雪為孟家小姐,仗勢求親,元無計可施,遂以比箭定親事。麗君苦無對策,只好約會鐵穆耳,欲坦白一切,可惜鐵穆耳父親病危,必須立刻返京,遂將麗君約會之事交託少華,麗君大為失望,斥走少華。為著自己終身幸福,麗君決意與侍婢榮蘭離家暫避。麗君四處闖盪,遇上一班自稱梁山後人的烏合之眾,期間竟又遇上被劉奎璧陷害落難的少華,麗君知道眼前人就是自己的未婚夫皇甫少華,因對華無好感,只好繼續隱瞞自己真正身份。
另一方面,鐵穆耳回朝只能見父親真金最後一面,皇上忽必烈把太子之位傳於鐵,令覬覦皇位之九王爺對鐵諸多針對,鐵陷於煩惱之中,幸得青梅竹馬的闊真郡主加以勸慰。麗君於往京師路上,巧遇樂不思蜀的太皇太後,雙方成為忘年之交。鐵穆耳南下找尋離宮遠去的太皇太後,又遇上正頗感失意的麗君,二人相處過程中,真正燃起愛火。麗君回復女兒身打扮決向鐵表白,可惜湊巧鐵要火速回京,鐵唯有再次找少華替自己赴君約。結果被少華得知君女兒身份,君對鐵再次失約亦只有再一次的失望,二人遂聯袂上京。
過程中,麗君發現少華種種好處,而少華亦愛上君,但因有婚約,只好收心底。當君得知少華正是「吹笛人」,愛情火花,一觸即發。鐵穆耳初登帝位,決開科考試,招覽人才,並恩准漢人參與;麗君望能一舉高中,替其父伸冤。鐵得知麗君及少華皆欲參與是屆恩科,暗中相助,鐵多番試探麗君身份,皆不得要領,遂設計令麗被九王爺招為女婿,一場擾攘,知道皇爺女兒竟是失散多時的映雪。
少華為了逃避已暗暗愛上麗君的事實,不辭而別,留書出走,說自己要守諾,忠貞於發妻「麗君」,麗君甚是感動。麗君考上狀元,獲悉鐵穆耳乃是當今天子,隨之為孟家和皇甫家平反。鐵穆耳出巡期間,九王爺派來的殺手亦同時到來,幸得少華及時相救。華救駕有功,封為將軍得以入宮,與麗君相處機會更多,但礙於以為君和鐵穆耳存有微妙關系而不敢表白。但麗君卻開始分清少華就是自己至愛。偶然機會下麗君的真正身份被人發現,九王爺遂以此脅迫鐵穆耳,要他選擇放棄江山,又或是忍心孟麗君身份被揭,要負上欺君殺頭之罪......

㈨ 古代美男宋玉的愛情

宋玉,又名子淵,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戰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關於宋玉的生平,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記述極為簡略。《韓詩外傳》有"宋玉因其友而見楚相"之言。劉向《新序》則作"宋玉因其友以見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見察",同時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問於宋玉"的話。王逸在《楚辭章句》中則說他是屈原的弟子。晉代習鑿齒《襄陽耆舊傳》又說:"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總之,關於宋玉的生平,眾說紛紜,至難分曉。大體上說,宋玉當生在屈原之後,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頗不得志。
宋玉的作品,最早據《漢書·藝文志》載,有16篇。現今相傳為他所作的,《九辯》、《招魂》兩篇,見於王逸《楚辭章句》;《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 5篇,見於蕭統《文選》;《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 6篇,見於章樵《古文苑》;《高唐對》、《微詠賦》、《郢中對》 3篇,見於明代劉節《廣文選》。但這些作品,真偽相雜,可信而無異議的只有《九辯》一篇。《招魂》頗多爭議,一般認為是屈原所作。
其他如《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風賦》等篇,也有人認為不是宋玉所作,不過它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相當重要的。
宋玉的成就雖然難與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詩歌藝術的直接繼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繪趨於細膩工緻,抒情與寫景結合得自然貼切, 在楚辭與漢賦之間,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後人多以屈宋並稱,可見宋玉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熱點內容
現代派先鋒小說 發布:2025-02-12 08:06:53 瀏覽:905
天龍八部續寫的好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12 08:05:56 瀏覽:720
帝霸寵妻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12 07:12:32 瀏覽:911
萬誘引力小說校園楊爍 發布:2025-02-12 06:57:31 瀏覽:505
玄幻小說男主輪回九世姓楚 發布:2025-02-12 06:43:16 瀏覽:355
現代中國小說 發布:2025-02-12 06:28:58 瀏覽:775
弟媳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12 06:17:58 瀏覽:872
信任坍塌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12 05:45:57 瀏覽:734
20002004年網路小說 發布:2025-02-12 05:41:04 瀏覽:88
男主腿殘疾現代小說 發布:2025-02-12 04:53:32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