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中紅樓夢的異在何處
『壹』 《紅樓夢》好在哪裡
紅樓夢是古代的網路全書,你可以在裡面了解古代的詩詞歌賦,古代的建築,可以說紅樓夢是360行都可以學到知識的一部經典名著!
『貳』 中國古代最好的小說為什麼是《紅樓夢》
中國古代最好的小說是《紅樓夢》——這是一種學術界的共識,而不是你自己的認定。如果你自己認定三國演義是最好的,那麼也可以。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說紅樓夢最好,他們有這個共識。只能從藝術上文學上來說。樓上有位朋友說的很好,就是以人為本。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實體場景都很開闊,但都是男人打仗的那麼些東西,水滸傳說的很多是正義和義氣,三國演義講的基本上是戰術這方面的。西遊記比較夢幻,比較具有娛樂性。從文學的角度講,紅樓夢比他們細膩多了。裡麵塑造的人物很接近於一個活生生的人,無論是某個人物的行為思想動機等等,還有場景的控制力,在某些場景下,每個不同的人將會說出不同的話和不同的行為觀點等等。並且每個人有他們自己的目的。然而這只是說的人物。語言上,中國文字的諧音和寓意包括隱喻等等,在紅樓夢里都有很好的體現和創造。整體上來說,紅樓夢的切入點是有情的,有女性的,而不是隨便殺個人什麼的,你可以去看看三國和水滸里的女性,基本上就是處於低等地位。沒寫女性其實也可以很聰明等等……
最後,紅樓夢講的基本上是一個悲劇,也就是有了哲學意義了,人都會死,而人生就是一個悲劇,可是在這之中你會看到人與命運做斗爭的場景和人為自己的自由和僅僅的生存權的斗爭……唉,說不完那。
『叄』 紅樓夢在小說創作與其他小說的差異之處
第一,內容源自於作者的親身生活,真是性高。
第二,寫作時間很長,作者至死尚未完本。
第三,一把辛酸淚。
『肆』 下列《紅樓夢》的異名沒有在書中提到的是
應該是B選項吧
古典名著《紅樓夢》另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幾個別名,這些書名都明明白白寫在小說第一回。「石頭記」是小說的本名,脂本系統的大多數本子都是以它為書名的。但是,曹雪芹在世時,「紅樓夢」一名就傳開了,乾隆時候的人一般都以「紅樓夢」稱呼全書,現在更是如此。「紅樓夢」是「總其全書之名」。本來,「紅樓夢」只是第五回那十二支曲子的曲名,也指賈寶玉做的那個游太虛幻境的夢。 「情僧錄」就文字看並無深意,它只是說這部小說是由一個初名「空空道人」、後來改名為「情僧」的人抄錄而傳世的。僧本來應該是四大皆空,與情無緣的,而此人偏偏是情僧,可見其怪。 「風月寶鑒」與小說中賈瑞的故事有關。大病之中的賈瑞照風月寶鑒背面時,只見一個骷髏在裡面;照正面時,鳳姐在裡面向他招手,於是進去雲雨一番,這樣反復幾次,賈瑞就一命嗚呼了。其意為:女色無非是個骷髏而已。小說取「風月寶鑒」書名,意思是戒妄動風月之情。 「金陵十二釵」本是指《紅樓夢》中十二冠首女子的統稱。書中說:「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月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作者認為男不如女,他寫小說是為了「使閨閣昭傳」。這說明反映婦女問題,是小說的主旨之一。 另外,小說還曾以「金玉緣」等書名刊行過。所謂「金玉緣」,是指金鎖與寶玉的姻緣。不過,「金玉緣」並非曹雪芹取的書名,而是在《紅樓夢》被查禁的情況下,書坊老闆使用的障眼法。它說明了《紅樓夢》成書後的一段經歷。
『伍』 關於紅樓夢的詳細資料
《紅樓夢》產生的時代背景,是產生於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這是傳統所說的「康雍乾盛世」。作者是曹雪芹。
曹雪芹通過《紅樓夢》形象地揭示了盛世背後的深刻危機,並融入了對時代、社會、民族、家庭、個人命運的深刻反思,充滿著強烈的憂患意識,表現了強烈的惋惜、感傷、留戀以及無可奈何。
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
1、《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是我們古代的一部網路全書。小說當中不僅有令人扼腕嘆息的愛情,也有著我們老祖宗生活得方方面面。
2、可以從文學的角度品評小說中的文學底蘊,小說中所包含的詩歌、儒道釋三家理論的糅合是非常豐富的。
3、可以從小說中看到中國封建社會貴族家庭之間的人際關系和生活狀態,甚至可以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品讀出曹公在賈寶玉這個人物上所賦予的終極關愛的思想。
4、曹雪芹,中國清代小說家,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其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曹雪芹畫像白旗包衣(家奴)。
『陸』 讀紅樓夢,我們知道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頂峰之作.作品塑造了三個悲劇人物
全都是悲劇,如果一定要三個的話,紅樓夢圍繞著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來寫,在這里陷的深的便是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了吧,寶玉看破出家,黛玉淚盡而亡,寶釵新婚便活寡
『柒』 紅樓夢和普通的古代言情小說【文言文的】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它被稱為經典
首先紅樓夢是長白話章回小說
客觀的說,中國傳統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與環境的沖突於此並不是第一次出現的,例如《西廂記》中張生與崔鶯鶯私訂終生所凸現的對婚姻自主,愛情自由的渴望與嚴厲禁錮人性的禮教制度的沖突,《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所反應的人物對現行的統治秩序的不滿和調侃,彈詞《再生緣》中的孟麗君對當時男女不平等狀況的徹底顛覆……只不過它們所展現的不協調並未涉及到對當前體制的存在性與合理性的深入思考,只是感性化的企圖從體制內部找到解決的辦法:張生最後高中狀元,奉旨完婚;孫悟空西天取經,功成封佛;孟麗君重回女裝,走進深宮。這種種結局看似團圓完滿,實則是從對現行體制與文化傳統的叛逆走向回歸,最後反而肯定了當前種種不合理狀況的合理性。張生與崔鶯鶯的順利結合是因為皇權高於父權,且狀元與貴族小姐門當戶對,實則從正面肯定了封建等級制度和婚姻制度;孫悟空雖有大鬧天宮的輝煌,但最後仍然回歸正途,封斗戰勝佛,統治階級在又一次完成了對叛逆的消滅之後獲得壯大;孟麗君的性別「回歸」則更是走向了對男權社會的妥協。
與它們不同,《紅樓夢》直接思考了當時運轉體制,社會倫理和文化傳統對人性的異化與毀滅,並發現其種種罪惡之處。
如果說前面所列的幾種作品還是在小打小鬧並企圖從文化內部修修補補,那麼曹雪芹的深邃的眼光已經看到了這種體制與傳統的不可救葯之處從而企圖走向大刀闊斧的重建,(歷史已經證明了他的睿智,封建專制和傳統文化在清代走向沒落,中華民族最終是依靠外來的文化走向新生,並至今還在對傳統文化里的腐朽力量作持續的批判與反思)。可惜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他無法也不可能找出重建的法門,這實在是註定的悲哀。文化學家的研究已經嚴密的證明,一種文明發展到高度成熟,必然要走向毀滅與重建,這時它如果還想順利的發展下去,就必須從外部找到足夠的文化資源。這並不僅是中華文明的必然性,今日西方文明的極度膨脹同樣拗不過歷史的邏輯,不僅在物質上導致了足以將人類毀滅幾千次的核武器、生化武器,將生態環境破壞得極端脆弱,更在文化上導致了人性的機械化與物質化,淪為物慾與獸性的奴隸,西方的有志之士亦在大聲呼籲從古老的東方尋找發展的動力。可惜,雪芹無從接觸這些先進的理論,他只能憑自己的感覺寫下了一片末世的景象並哀嘆「凡鳥偏從末世來」,他筆下賈寶玉則只能高唱著「無才可去補蒼天」將最深沉的思索導向對周圍環境的拒絕和對自己的懷疑。
『捌』 作為一個古典文學愛好者,你認為紅樓夢到底好在哪裡
《紅樓夢》是我心中文化的巔峰,所以我愛《紅樓夢》。記得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身邊曾經有人談論起來《紅樓夢》,我至今都記得那些人的語氣,她們說:“《紅樓夢》不就是個愛情小說嗎,太麻煩,我不願意看”,但是如果從一個面去解讀《紅樓夢》,那麼我只能說這種人一輩子也是無法看懂《紅樓夢》的,它其中涵蓋的內容不僅僅是愛情,還有每個人一生的浮沉。
各種各樣的命運,天道輪回,這並不是誰能逃得過的,書中的故事凄凄慘慘戚戚,反而給讀者心中留下了白茫茫大地,這就是這部作品的妙處。
『玖』 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
中國古典小說發展歷程
1、先秦兩漢萌芽:神話傳說、寓言故事與史傳文學等。
2、魏晉南北朝的雛形:志怪與志人,實錄。干寶《搜神記》為志怪小說代表,「發明神道之不巫」;劉義慶《世說新語》為志人小說代表作,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名士風流軼事。均缺乏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短小,語言精煉,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注意人物言行的描寫。為後來的小說發展打下重要基礎,但它們還不是成熟的小說作品,只是粗陳梗概的說雛形,是從「叢殘小語」到成熟小說的過渡。
3、唐代的成熟:軼事小說、志怪小說、傳奇小說三類。
1)古典小說在唐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是,作者有了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及由此而決定的小說新的審美特徵。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三十六:「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幻設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也講到唐人「始有意為小說」。
2)唐代傳奇與六朝志怪之間一個重要區別就是現實性大大增強,描寫社會人事,關注現實人生,由神怪走向現實。題材擴大,大致而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A、愛情婚姻:元稹《鶯鶯傳》、白行簡《李娃傳》、李朝威《柳毅傳》、蔣防《霍小玉傳》、陳玄祐《離魂記》等;B、俠義英雄:杜光庭《虯髯客傳》、袁郊《紅線傳》、裴鉶《昆侖奴傳》《聶隱娘》等;C、歷史題材:陳鴻《長恨歌傳》;D、夢幻題材: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等,實際上是借夢的形式來反映現實生活。
3)唐代傳奇的創作藝術成就也遠遠高於六朝小說。A、故事情節完整、曲折、生動;B、人物形象的描寫,以各種手法表現人物的性格。C、語言方面,文辭華艷,很有文采。人物對話生動傳神。
4、宋元的開拓:話本小說。
1)話本小說來自民間的「說話」藝術,屬於通俗白話小說,它萌芽於唐代,繁榮於宋元,從此以後,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就出現了文言與白話兩條道路。
2)「說話」藝術的產生與城市經濟的發展直接相關,市民階層的壯大,文化娛樂的需求。於是「說話」藝術便隨之出現。當時的「說話」分為四家:A、小說(銀字兒),特指短篇故事,內容多現實故事。B、說經,又分為「說參請」(講賓主參禪悟道等事)和「說渾經」(多包含滑稽、詼諧內容)。C、講史,指講長篇歷史故事,以說為主,有說有評,又稱平話。D、合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大概是兩人表演,對答指物詠題,沒有什麼故事,可能跟小說的發展關系不大。四家中,「小說」、「講史」與小說發展密切相關。
3)話本小說特點:
A、小說創作的目的有了很大的不同。完全是為了滿足聽眾的文化娛樂的需要,這一目的決定其題材內容、形式體制、表現手法及藝術風格等多方面特點。這些特點往往由聽眾的社會地位、生活經歷和審美趣味所決定,同時又反過來影響群眾的思想和審美趣味,在長期發展中,便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通俗小說的藝術傳統。B、短篇小說的話本,在題材內容上幾乎都是反映現實生活的,因此其中人物形象就由志人、傳奇的官僚、知識分子而變成主要是城市下層人民(包括手工業者、商人、妓女等),而且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主要是市民階層的。
C、表達的語言是在口語的基礎上加工提煉而成的白話,通俗性是其最鮮明的特色。
D、故事性強,有頭有尾,線索清楚,生動曲折,善於布置懸念,非常引人入勝。
E、注意寫人,特別是注意展示人物的命運。在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時,多從其自身的語言和行動來刻畫,而且多在故事的流動發展過程中完成,很少靜止的剖析性的心理描寫。
G、在結構形式和表現手法上,開頭常有「入話」,中間或結尾處,常穿插或引入詩詞韻語。
總之,宋元話本使得中國古典小說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明清小說的繁榮打下堅實的基礎。
4)話本小說的題材內容與代表作品:
小說話本的題材內容可分八種:靈怪、煙粉、傳奇、公案、朴刀、桿棒、神仙、妖術等,其中傳奇講愛情故事,靈怪、神仙、妖術講神鬼精怪的故事,公案講判案的故事,朴刀、桿棒將英雄好漢的故事,煙粉講婦女的故事,切多與鬼魂有關。比較重要的是愛情故事、公案故事和英雄好漢故事。描寫愛情的作品有《碾玉觀音》、《快嘴李翠蓮記》、《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志誠張主管》等;表現判案的作品有《錯斬崔寧》、《簡帖和尚》等,寫英雄好漢故事的作品有《宋四公大套禁魂張》等。宋元話本以宋為主,大多已經亡佚。明代出現一些集本,如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熊龍峰的《通俗小說四種》、馮夢龍的「三言」(又收入明代作品)。
今存講史話本有:元代刊印的《全相平話》五種(武王伐紂平話、七國春秋平話、秦並六國平話、前漢書平話、三國志平話),另有《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等,大致而言,講史話本比較粗糙,思想以上價值不高,但對後來的長篇章回小說的創作積累了經驗。
5、明清的繁榮:
1)繁榮的標志有三:A、古典小說的各種形式體制都已經完備、成熟,出現了全面繁榮的局面。話本、擬話本、白話長篇小說、文言小說中的志怪體與傳奇體。B、作家輩出,名作如林。明代的「四大奇書」,清代的《儒林外史》《紅樓夢》《聊齋志異》等。C、現實主義藝術,在創作方法和具體的表現手法上,都已走向成熟,總的特色是豐富、細膩、深刻。
2)明清小說的發展,有四個值得注意的傾向和特點:A、從無名的廣大群眾與文人作家相結合的集體創作,發展為文人作家獨立創作。B、在題材內容上,由寫歷史題材發展為寫現實題材,特別是轉到細致地描寫日常家庭生活,通過普通而平凡的生活現象的描繪,反映重大的社會主題,《金瓶梅》的出現。C、在藝術表現上,從重情節發展到更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在人物描寫上,又主要是帶有理想色彩的傳奇式的誇張描寫發展到寫實,即通過真實、豐富的細節來表現人物,表現生活。人物和生活情狀更貼近於現實。D、長篇小說從題材內容上劃分,產生了幾種最具特色的小說類型: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神魔小說、人情小說、諷刺小說、公案俠義小說等。E、出現了兩部帶有總結性的作品:《紅樓夢》是古代長篇小說的總結,《聊齋志異》是古典短篇小說的總結。
6、近代的轉型:1840-1919 古代到現代的過渡與轉型。
1)近代小說特點:A、數量多。B、小說與現實政治斗爭結合緊密,主流是反帝反封建。「四大譴責小說」。C、應政治斗爭需要而作,故藝術上提煉不夠,比較粗糙。D、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在小說的形式與敘事模式上都產生了新的特點,同時又保留了傳統的章回小說形式。
2)形成近代小說以上特點的主要原因:A、社會與時代的變化。帝國的入侵、政府的腐敗無能,引起了文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故通過小說形式來揭露和抨擊社會政治。B、新的小說理論的興起,對小說社會作用的認識有了極大的提高。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C、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產生和發展,印刷業的發達,新聞報刊雜志的大量出版發行,為小說的創作與發表提供了客觀條件。D、翻譯小說的大量出現,必然對小說創作產生巨大的影響。
3)近代小說中影響最大的是「譴責小說」,代表作有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此外,還有俠義公案小說文康《兒女英雄傳》、石玉昆《三俠五義》。及寫倡優生活的狹邪小說:陳森《品花寶鑒》、魏子安《花月痕》、韓邦慶《海上花列傳》
革命小說:陳天華《獅子吼》、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等。
來自數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