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武俠小說
⑴ 武俠小說算是正經文學嗎
什麼是正經文學,看你自己是怎樣看待的。武俠小說屬於通俗文學的一種,我喜歡金庸,梁羽生的,現代網路中流行的大多魚龍混雜,模式化,沒有什麼價值,只供消遣而已。
⑵ 介紹幾本好看的武俠小說
金古梁溫黃,武俠萬年長——武俠小說十大經典
孤枕側畔,一燈如豆,看盡萬千紅塵舊事
刀槍入夢,劍氣漫天,重溫多少江湖恩仇
一說起武俠小說,每個像我這么大的男性或是比我小一些的男性都會眉飛色舞的侃上半天,彷彿每個人都是此中高手,但是武俠小說浩如煙海,能稱得上作家的也多如牛毛,故高手或是低手之分並不在於看得多少,而在於精的程度。我之所以談起這些來就不由得總是有些洋洋自得,便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看武俠小說既精又多,稱得上此中高手,所以不吝獨美,編排出這個「武俠小說十大經典」來,以便讓更多的人走進或是真正走進我們的江湖!
那位看官說了,都是看武俠小說,你說你看得多也就算了,憑什麼你看的就精了?說到這個問題,咳,倒的確是在下一直引以為傲的。到目前為止,我只看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的作品,其他人,管他什麼陳青雲、諸葛青雲、上官青雲、司馬青雲……即便當年名頭不小的卧龍生和正經火了一陣子的蕭逸我也從來不看,總覺得他們不夠段位,原本武功就有三六九等之分,有了一流高手,還有一等一的牛人,想來他們即便天賦再高、練功再刻苦,也就是個裘千仞的水準,斷斷上不了華山,何況大多數都是裘千丈那伙的,書寫了不少,都是瞎吹的。
從看第一本武俠小說到現在,大概也有15年的時間了,佔去了我現在年齡的一半多,基本上心智和肉體都尚未發育時就迷入此道。印象中第一部書,便是《神鵰俠侶》,還是比較早的版本,淡青色的封皮,乳白色線條勾勒的人物在上面,讀的模模糊糊似懂非懂,金庸的文字小學生看起來總有些吃力,所以沒看明白多少。不過說來也奇怪,以我這般純潔善良之人,當時還身為班長兼校大隊委員,四大本文字,我竟然就記住了尹志平同學最光輝的事跡,以至於若干年後上了初中,准備重溫神鵰時,還臉紅心跳興奮異常,覺得《神鵰俠侶》有點黃。現在想來,八成我也有王朔師傅那樣的特異功能吧。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看得多了,我就琢磨這四大牛人的名字竟然都相互對應,該著人家四個能成名立萬了——「金(今)」對「古」,「梁(涼)」對「溫」,還都是年紀大的為諧音;「庸」以自謙對「龍」以自耀,也頗符合兩位大師的自身脾性;「羽生」對「瑞安」雖然說不出什麼,但好歹也都是兩個字啊!自忖之下對四位高手的崇敬之情不由得又多了幾分。
四個人中,數金庸的書看的最全,單只未看過《鴛鴦刀》和《越女劍》,但也不再打算看。古龍的書應該說看得最多,畢竟人家名下號稱70多部,看得少了也說不過去,起先凡是看到寫著「古龍」的便悉數拿來,後來知道熊大哥比較講義氣,經常把自己的名字署在他弟兄們的作品上,所以便挑著公認是他親筆寫的看,連給丁情批改的也不算。梁羽生的看的最少,恕我不敬,我以為梁羽生的作品是四個人中寫的最差的!我完整地看過他的《萍蹤俠影》和《白發魔女傳》,《雲海玉弓緣》和《彈指驚雷》咬著牙看到一半實在看不下去,當時已經上了高中,應該說鑒賞力不算低;更不是沒有毅力,都是整套整套的租書,不看完也得給人家整套的錢,我實在是盡力了,太難看了!要情節沒情節,要語言沒語言,要人物沒人物,要個性沒個性,按說這四套都算得上樑羽生的名著了,當然,這種比較是建立在和其他三人的比較上,肯定比其他那些作家強。溫瑞安的看過「神州奇俠系列」「四大名捕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和一些短篇,至於後來的「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四大名捕前傳」也都看了看,但感覺很濫!什麼「金針細雨樓」、王小石、蘇夢枕,純粹亂寫一氣!看到諸葛先生竟然可以胸口出一個大洞以躲避暗器,然後自動癒合!我才知道,這位當年親眼目睹蕭秋水力抗燕狂徒、後來的六扇門第一高手,原是T1000!遂不忍再看,深恐他被「舒華辛力加」搞死,加之動輒滿紙的「劍!」「刀!」……唉,武俠小說寫到這種地步足以反映出馬來西亞以及東南亞經濟之不景氣啊!黃易的只看過《尋秦記》,其時本科已經讀完,12大卷每天一本,如飢似渴,當於項少龍驚聞項羽是他兒子時,掩卷長嘆,一時驚為天人!後來又聽說了大名鼎鼎的《大唐雙龍傳》,實在不敢看,怕耽誤時間。不過這正說明我相信黃易,相信一定很好看,會讓我手不釋卷的,但是那樣的話,我導師便會「手不釋學位」了,遂作罷。
金古二人的地位毋庸置疑,超然領先其他人,但是私下裡以為金庸更高些。金庸的作品都是標準的小說,人物眾多、性格各異、情節曲折、結構龐大……一部好小說相關的特點總是能夠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而古龍則偏重立人物,但卻很難大面積的塑造群像,舉例來說,楚香帥堪稱古龍筆下第一名人,與名動天下的小李飛刀也是伯仲之間,但是其浩浩幾大本文字彷彿是他的個人傳記,除了若有若無的胡鐵花,其他人形象都不夠鮮明,如果熊大哥擺明了說要寫中國古代的福爾摩斯,那我沒什麼好說,但是就武俠小說而言,就略顯單薄,盡管其缺點基本上都被古龍的天才妙筆遮掩住了,說的再進一步,古龍風格獨到,但人物失之臉譜化——我們可以輕易的區分出蕭峰、郭靖、張無忌、令狐沖的品性,但同樣是主角,我就比較混淆楚留香、陸小鳳、葉開,分不清荊無命、阿飛甚至傅紅雪,也許有人說多看就分清了,可是這不恰好反映出人物塑造的功力差別了嗎?梁羽生的小說沒有資格進入前十。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同樣過於突出人物,犯的和古龍一個毛病,有稱得上名人的「成崖余、鐵游夏、崔略商、冷凌棄」,卻沒有單獨的、能立得住的故事。倒是一部「神州奇俠系列」,雖是溫的早期著作,毫無成熟期的冷絕之感,但其中無論人物情節,抑或結構文筆都很到位,無處不宣揚的年輕、志氣、友情、毅力、愛國乃至背叛、嗜殺、飈血、速度,無不令人血脈賁張,盪氣回腸,堪稱溫最好的一套書!而且和金庸古龍比較習慣在晚期著作中提及早期著作中的高手類似,溫瑞安著作中第一高手蕭秋水就是這部書的主角,而後來堪稱「小母牛坐火箭」的諸葛先生小花,在本書中不過是一個二三流武功的警察頭目,只能跑跑龍套,估計給「八大天王」提鞋還差些火候!而且本書還是我所看到的唯一一部全面描寫「蜀中唐門」的小說,以至於我大一入學那天還傻傻的特意問了下我們班自貢的男生「你們那裡真的有一特牛的唐家嗎?」還記得在《天下有雪》的最後,當「君臨天下」李沉舟懷抱著趙師蓉的遺體自絕經脈,寂寞的死於漫天風雪中時,那種無可抑制的悲痛壓得我幾乎喘不過氣來……這種感覺最近一次擊倒我,是在去年的寒假。所以如果說金梁同門、溫古一派,那麼這套書可以看出溫瑞安出道時還是以金庸為樣本的。
這次評選還是老規矩——前十,如果哪位大俠一定要知道為什麼是前十,而不是別的數字,那麼希望你能先通過HSK再來這里討論。溫瑞安的《神州奇俠系列》和黃易的《尋秦記》一定入選。若有人一定說《大唐雙龍傳》也要入選,我也沒脾氣,誰讓我又說好又沒看過呢?但是《大唐》有一個缺點,太長了,不利於普及!既然推薦十大,就是希望我們的武俠文學事業能夠日益發揚光大,以江湖浩然之氣龍御八方,使我中華文明愈加威震天下,四狄賓服!化外蠻夷知之甚少,若以《大唐》為經典開化之,未免欲速不達反而使其自暴自棄,故《大唐》暫不入選為好。話說遠了,既然前十已經有二,那麼剩下的作品將在金庸和古龍二位牛人的作品中選出。
金庸的入圍作品:《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鹿鼎記》《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這七套(其中《飛狐外傳》《雪山飛狐》算做一套)。
古龍的入圍作品:《多情劍客無情劍》《歡樂英雄》《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絕代雙驕》《武林外史》。
金庸雖號稱15部著作,可是真的稱得上經典的,也就是無人能說出「不」字的,不過這七部。《碧血劍》相形之下就遜色不少,《俠客行》尚遜於《碧血劍》,《白馬嘯西風》雖筆觸溫暖,但在經典武俠的范疇里,中篇就決定了它就根本沒有資格參與這件事。至於《連城訣》,當年看的時候還嚇了一跳,要不是金庸老先生親口認下的,還以為是「全庸」先生寫的,水平之低甚至不如我看過的兩本偽古龍著作,一個是《長干行》,一個是《快刀浪子》,當時看的時候都以為是古龍作品。尤其是後者水平尚可加上對古龍的盲目崇拜,很長一段時間里,「雪刀浪子」龍城璧都算是我的偶像之一,直到發現它們是假冒偽劣,遂棄之。楚留香,前文說過了,有些高大全;傅紅雪也是。其實《流星蝴蝶劍》也不錯,水平絕對在《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之上,可與《飛狐外傳》相比,但是坦率地講,《飛狐外傳》是排不進十大的。至於《白玉老虎》《圓月彎刀》什麼的都是和《俠客行》一個水平線上,盡管後者曾以「小樓一夜聽春雨」引出了《三少爺的劍》這一部不錯的小說,但丁情的執筆就決定了他們的地位。出身,絕對重要!
《鹿鼎記》:鐵定入選。大學時候,總有宿舍不定期的借回來看,每次無論從哪本看起,都會一直看完,那種慾望如何形容?就像是看星爺的電影,其時,中央六台不知道怎麼回事,一個學期放了五、六遍《九品芝麻官》,大家幾乎都背得下台詞了,但每次演的時候,仍然傻呵呵的圍在電視機下面,面帶笑容等待情節按部就班的發展,然後我們按部就班的發自肺腑的大笑,間或真誠的恭維一句:這個禽獸!能讓人有這種慾望閱讀的書當之無愧的入選。至於其歷史意義、社會意義、人性意義等檯面上的話更是無需多言。而且其另類風格是《尋秦記》的導師。
《天龍八部》:堪稱武俠小說的典範之作!多主人公、多線索,結構嚴謹、布局龐大,跨越年代久遠,包容國家、種族矛盾,人物塑造極其成功!幾乎所有主要角色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雖說其中被倪匡這個外星作家亂寫了不少,但無損其經典光芒!
《射鵰英雄傳》:有人反對嗎?我倒要看看那個不怕死的敢站出來!
《倚天屠龍記》:某種程度上,此書類似《天龍八部》,畢竟一根線上下來的。同樣人物眾多且塑造得很成功,活動地域廣博,牽扯國家民族。除張無忌的優柔寡斷人所盡知外,四個女性也都栩栩如生,令各色人等皆心有所許。
《笑傲江湖》:很多人都說這是金庸最好的作品,我卻不以為然。當然,我的意思是排不到第一,前五名還是有的。尤其金庸筆下幾個經典感情段落都在裡面。
以上五部作品當入選十大。而《神鵰俠侶》則落選。原因和評古龍的類似,四本大書,人物形象只有楊過小龍女,其他都是拜《射鵰英雄傳》所賜,楊過固然痴情,小龍女固然冰雪天人,但未免都過於心地偏執,難比上述五部,且敵不過古龍的入選佳作。
《多情劍客無情劍》:古龍筆下,不會再有人比「例不虛發」的小李飛刀更有名了!且本書在塑造一個牛人的同時,還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愛情故事,一段完整的江湖恩怨,此為古龍其他著作所少見也是缺乏的。何況,單單一個百曉生,只憑《兵器譜》便名動武林,全憑於此。
《陸小鳳系列》:你可以不喜歡陸小鳳,可以厭惡楚留香,但是你無法拒絕西門吹雪,無法不接受花滿樓,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比他們的人和名字更酷更帥的人和事物了,金庸筆下萬千過客也沒有此等人物,單憑此一點便可入選十大。
《歡樂英雄》:有人反對嗎?
其實《七種武器》也不錯,但是因為獨立成篇,難免高低相錯,影響整體水平,其中《離別鉤》為第一檔,《孔雀翎》和臨時拉來的《拳頭》為第二檔,《長生劍》《霸王槍》《碧玉刀》《多情環》底之。有很多人喜歡《絕代雙驕》,但是公平的講,此書筆法尚顯稚嫩,無論人物、故事還是最基本的震撼力都不如溫瑞安的《神州奇俠系列》。《武林外史》其實很應該入選,但是既然是十大,無論從哪方面看,它都不如已經入選的十部,倒是不如作等外推薦篇:)
隆重推出,華語武俠十大經典小說——
傳統篇
1. 天龍八部
2. 射鵰英雄傳
3. 倚天屠龍記
4. 笑傲江湖
5. 多情劍客無情劍
6. 陸小鳳系列
7. 歡樂英雄
8. 神州奇俠系列
另類篇
1. 鹿鼎記
2. 尋秦記
⑶ 求一本武俠小說名字
《刺青》
作者:撒空空
推薦指數:四星半
類型:單元劇,輕度懸疑驚悚,BE,現代文
推薦理由:一本老書!樓主就不明白了,這本書怎麼就沒人提!這么有意思的一本書啊!!!裡面一共有五個故事組成,彼此間是相互獨立開來的,用一家刺青店竄連起來,有點第八號當鋪的味道。樓主之前推薦的都是大團圓結局,這個單元劇基本以悲劇收場(喜歡悲劇的同學看過來),但是又不是為悲而悲,劇情都是走向一個無法挽回的地步,戲劇張力很足!看完絕對記憶深刻。
這種帶有悲劇色彩的單元劇很容易讓人想到《華胥引》,這本書跟《華胥引》完全不一樣,《華胥引》基本圍繞著愛情悲劇,而《刺青》則有親情、友情、愛情等多種元素,走現實向,真的值得去看看。。。
⑷ 尋找一部武俠小說
甘十九妹
我只看過電視劇 也只看過幾集而已``呵呵``不知道是不是`
如果是 那麼那個女魔頭就是十九妹的師傅 而大俠當然是主角
而且你說男主角去找女主角的爹的時候用了聽音辯位的方法才跟上帶路人的腳步 這點相同
但也好像不是 因為女主角不是從皇宮逃出來溜噠 他的爹也沒有鎮守什麼島
我還記得女主角的爹有一招八面來風
還有一點不同哦``就是女主角剛認識男主角的時候一直是以女扮男裝出現的!
⑸ 求〔武俠〕小說
1古龍的歡樂英雄,每次看到四個主角窮沒錢就想笑
2娘子救我,書生成大俠~
-----------------------------------------------
沈書白雖是一介書生,卻富有很強的正義感。比方說,每次他看到巷子口有頑皮的孩童用石子和彈弓追打野貓野狗,他總是要這個那個地說上幾句,其結果往往是孩子們放棄了眼前的畜生,轉而追打起沈書白來。
再比方說,沈書白每次到岳父家喝酒,喝高了以後總是拽著岳父大談昌平盛世,而後大罵當今朝廷中那些草菅人命的貪官污吏,每次都談得岳父淚流滿面,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才罷休。順帶一提,沈書白的岳父是東街有名的屠夫,憑借著一把鋥亮的菜刀荼毒過無數非靈長類的生命。
沈書白跟那個時代所有的書生一樣,從娘胎里生下來開始就跟書打交道,除了書房和茅房他幾乎沒進過別的建築,除了爹和娘幾乎沒見過別的活人,這樣的生活愣是把一棵朝廷的棟梁之材憋成了滿臉菜色的孱弱書生。
沈書白也跟那個時代大多數的不得志書生一樣,一直考到25歲還只得個秀才頭銜,而且因為長年窩在書房裡不見陽光,沈書白臉白得出奇,如果半夜裝弔死鬼攔路搶劫連妝都不用化。
虧得東街許屠戶,括弧也就是沈書白的岳父生來比較羨慕讀書人,再加上自己的女兒許大紅實在生得不象個女人樣,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把閨女嫁給了一窮二白的沈書白,一來算是圓了老許家沒有讀書人的夢,二來嫁個知書達理的秀才也免得女兒日後受氣挨打。
事實證明許屠戶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年方二八的許大紅生得膀大腰圓,方口大耳,站起來比尋常男子高一個頭,冷眼望去起碼要比實際年齡大上一輪,仔細一瞅還不止大一輪那麼簡單,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是沈書白的遠房二姨投奔他來養老。
許大紅充分繼承了他爹的基因,性格豪放並且天生神力,相貌雖然醜陋但為人卻十分正直,只要見到哪個潑皮無賴欺負善良了,許大紅操起他爹的殺豬刀就沖出去,能一直攆出三條街。偶爾有幾個不服氣的組團來揍許大紅,卻無一不被打得落荒而逃,可以說東街之所以基本沒有黑社會,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許大紅是功不可沒的。
只可惜那個時代的人們只以腳的尺寸和三圍長相來看待婦女,所以許大紅在沒嫁人之前無疑是個異類,甚至有地下堵坊為她開出了高額賠率,賭她一輩子嫁不出去。
結果令所有人驚訝的是,秀才沈書白居然明目張膽地娶了許大紅,更令人驚訝的是,成親以後的許大紅居然沒有象人們預料中那樣在一個月內就撕了沈書白,反而恪守婦道,天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儼然變成了典型的宋朝家庭婦女。
沈書白之所以能跟許大紅成親,一方面是因為岳父家雄厚的經濟實力可以繼續維持他讀書讀到老死為止,而且岳父也表示願意這樣做;另一方面,沈書白從小到大除了他娘也沒見過別的女子,所以看到許大紅的長相只是吃了一驚,倒並沒覺得她如何醜陋,更何況成親以後許大紅對他千依百順,要星星不給月亮,就差把沈書白擺到供桌上每天三柱香給供起來了,所以沈書白的婚姻生活在初期到也算是一帆風順。
許大紅受他爹的影響,對讀書人,括弧尤其是自己的相公佩服得不得了,每當沈書白隨口冒出一句被古人念爛了的詩句時她都能激動上老半天,在心裡認定了沈書白一定是個當狀元的料,只不過是缺少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賢內助而已,所以她每天變著法給沈書白做好吃的,生怕他營養跟不上腦細胞不夠活躍導致日後進京趕考的時名落孫山。
許大紅甚至幻想好了沈書白衣錦還鄉時的鏡頭:那一天天氣不錯,挺風和日麗的,新科狀元沈書白騎著高頭大馬,氣派十足地沿著東街一路走來,他後邊跟著朝廷的儀仗隊,一路上敲鑼打鼓好不熱鬧。狀元之妻許大紅早早就得到消息,扯了兩丈紅布才好不容易做了身和襯的衣裳,站在自家屋前的老槐樹下不住朝前張望。
耳聽得鑼鼓聲響,眼見得相公穿著嶄新的朝服笑吟吟地跨下馬來,沖自己一作揖,帶著唱腔道,娘子辛苦了哇,娘子辛苦了哇~~
許大紅這眼淚就止不住了,她一邊哭一邊用手拍打那棵壽命將近的老槐樹,剛拍了一下老樹就攔腰折斷,許大紅在槐樹的倒塌聲中撲到沈書白的懷里……
只聽吱呀一聲尖叫,許大紅從幻想中醒來,低頭一看,踩死了自家的兩只雞崽子。
就在許大紅滿心想著做狀元夫人的時候,幻想中的狀元郎沈書白卻產生了變化。
一天下午,沈書白破天荒地出門逛街,還沒走出東街口,目光就被地攤上的一堆當代武俠小說吸引了過去。沈書白好奇地拿起一本書看了兩眼,立即被書中的內容迷住了。
朋友們都知道,為了避嫌,每個朝代的小說基本上都拿前朝說事而從不拿本朝說,即便是宋朝這個在諸多武俠小說中都充滿江湖恩怨的年代,其中的絕大多數人也都跟生活的太平盛世的我們一樣無聊,能體會到劍與江湖的永遠是那一小撮人。
生活在這樣一個缺乏激情的年代裡的更加缺乏激情的書生沈書白,在看到這些描寫前朝甚至前前朝的恩怨仇殺的小說之後精神上受到了極大刺激,高手可以一招擊殺敵人,大俠殺人竟然只需要彈指一揮間,而巨俠殺人甚至連手動不用動,咳嗽一聲就把事辦了。
⑹ 誰介紹本武俠小說看下啊!
<<神墓>><<佛本是道>><<不死不滅>><<獸血沸騰>><<醫寇禽獸>><<幻刃仙緣>>
⑺ 古代武俠bL小說有哪些好看的
語笑闌珊:帝王攻略(不要被文案騙了,並不怎麼虐)
文案:
出身皇家,楚淵每一步棋都走得心驚,生怕會一著不慎,落得滿盤皆輸。
十八歲登基,不出半年雲南便鬧起內亂,朝中一干老臣心思雖不盡相同,卻都在等著看新帝要如何收場。豈料這頭還沒來得及出響動,千里之外,西南王段白月早已親自率部大殺四方,不出半年便平了亂。
宮內月影稀疏,楚淵親手落下火漆印,將密函八百里加急送往雲南——這次又想要朕用何交換?
筆鋒力透紙背,幾乎能看出在寫下這行字時,年輕的帝王是如何憤怒。
段白月慢條斯理攤開紙,只端端正正回了一個字。
你。
淮上:青龍圖騰(這個文案也不大正經,其實是虐了一點)
文案
前期凜然正氣禁慾剛毅出家人後期身世揭曉還俗末尾登基攻&作風心狠手辣畫風比較邪性受
宮廷權謀,江湖爭殺,師徒年下
一切歷史皆為架空,古風狗血酸爽小白
木蘇里:銅錢龕世
文案:
天禧二十三年,坊間傳言手眼通天的國師突遭大劫,不得不閉關潛修,百姓暗地裡卻拍手叫好。同年冬月,徽州府寧陽縣多了一位年輕僧人。僧人法號玄憫,記憶全失,卻略通風水堪輿之術,來寧陽的頭一天,便毫不客氣地抄了一座凶宅,順便把凶宅里窩著的薛閑一同抄了回去。從此,前半生「上可捅天、下能震地」的薛閑便多了一項人生追求——如何才能讓這個空有皮相的禿驢早日蹬腿閉眼、「含笑九泉」。薛閑:你不高興,我就高興了;你圓寂,我就笑死了。玄憫:……高冷禁慾高僧攻(假的)的)
⑻ 請大家推薦一些武俠小說
古龍的:《風雲第一刀》、《陸小鳳》系列、《楚留香》系列、《七種武器》系列、《流星·蝴蝶·劍》、《白玉老虎》、《歡樂英雄》、《圓月彎刀》。
梁羽生的:《萍蹤俠影》、《白發魔女傳》、《雲海玉弓緣》、《彈指驚雷》、《七劍下天山》。
鳳歌的:《昆侖》系列、《滄海》系列。
孫曉的:《英雄志》。
⑼ 現在還有人在寫正經的武俠小說嗎
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不正經嗎?
⑽ 推薦一些好的武俠小說
有很多。
看細膩的,滄月,推薦你看《劍歌》,滄月的書我都看過,只有劍歌我看了三遍,是一本好書。
看新奇的,蕭鼎,你看看《誅仙》,我雖然很挑剔,但是這個故事很夠味,不是人雲亦雲,很有風格,細細品味,也很有哲理。
看古風的,傾泠月,《且試天下》,個人認為,這本書真的算是巔峰之作,很有五代十國的感覺,也很真實,文筆很好,也很有邏輯。
之後就是老生常談的金庸古龍了,這兩位是老牌,我從小看太多,背都快背下來了,感覺既然你電視上也能看連續劇,浪費時間看他們的小說,還不如看看電視上沒有的,不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