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武俠小說和外國的區別

武俠小說和外國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3-05 01:05:26

武俠小說中內功和外功的區別

1.在武俠和武術中
內功:鍛煉體內器官,按摸五臟,培養內氣,打通經脈的功夫/在武術中可以被視為一種內量,可以使人放鬆下來,又或一氣帶力,不過尚未有定論,有的人認為內勁與內氣有關,而有人認為內勁仍然是肌肉勁,與內氣無關,內氣在養生中功用也大/在小說中.內功能產生一種叫內力的東西,和內氣差不多,可以打人,力量可以達到肌肉勁所達不到的程度,和武術中很相似,但卻有所誇大
外功:鍛煉筋骨肌肉皮肌肉的功夫.比如,沖拳,打沙袋
2.在仙俠小說中(蜀山)
內功只本身在丹道上的修煉程度,比如元嬰練的程度,飛劍的程度
外功則是入世去做一些事情
並認為光有內功只能達到地飛仙仙的境界,只有三千外功圓滿,才能上升天界
哈哈,這都是俺打出來的啊
辦了個關於武術內功的群32394312

② 西方的騎士文學和中國的武俠小說有何異同

被你這么一問,仔細想來,還真是區別不大。哈哈。主要區別在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作者所變現出來的文化底蘊截然不同。
武俠小說有世界觀宏大的作品,也有世界觀很小的作品,具體不舉例了,怕人抨擊我。騎士小說,有像火槍手們那種世界觀宏大的,也有唐吉可德那種小世界觀的。所以不能說一個寫的是人物,一個說的是社會。
主人公方面,武俠小說也不是完全是一個主角無敵的局面,也有小人物的跌打滾爬。而騎士小說也有個別人的奇遇,也有大英雄大場面。比如達爾達尼央,現在想想,怎麼有種西方韋小寶的感覺呢。兩者都有個人英雄主義的作品,也有團隊合作的作品。
最大的區別可能在於,武俠通常候超越了物理常識,而騎士小說只是有時才有部分魔幻色彩。

③ 淺談歐洲騎士文學和中國武俠小說的異同

淺談歐洲騎士文學和中國武俠小說的異同
我曾經在翻譯「武俠小說」這個非常富有中國特色的詞語到英文時遇到了一個頗為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在西方文化中很難找到一個相對應的詞語,可以表達出「武俠」二字的含義。有些人說,應該把「武俠小說」翻譯成「Chinese KongFu Novel」,我不敢苟同,因為如果把這段英文翻譯回來,意思將是「中國功夫小說」。作為一個武俠文學愛好者,我一直十分反對把武俠和功夫劃等號。這也是我長時間以來堅持認為港台也好,大陸的也好,很多影視作品不能冠以「武俠」之名,頂多也就是個「功夫」之名的原因。讀過武俠小說的人知道,武俠不當只一個武(誠然武也相當重要),還得有俠(其實還不止俠),如何把武之外的東西翻譯過去呢?迷惑中的我發現了另一種翻譯——「Chinese Chivalrous Novel」,也就是「中國騎士小說」。這種巧妙的翻譯不禁讓我拍案叫絕,誠然,騎士文學和武俠小說還是有許多地方差異很大,但確實在某些方面和武俠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翻譯至少把詞整個的意境譯了過去。而究竟哪些地方相通,哪些地方又不同呢?今天我就想就這個問題談一談自己的觀點。
http://wenku..com/link?url=7jMhMGn7YBRxOERAJ0Dctusy0GsBE_eTKvmskzc1_Cg_

④ 武俠小說和玄幻小說有什麼區別

先承認我是復制的
玄幻小說簡單地說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反科學。玄幻小說我們不能當科幻小說讀,當科普小說看,甚至不能把它當成魔幻系列看,它是建立在一個反科學的基礎上;
第二點是反寫實。因為我們寫實主義有一套人性的邏輯、心理的邏輯、還有政治的邏輯、還有理性的邏輯,寫實的四大邏輯,對玄幻小說都套不住,它必須掙脫這四大邏輯才「玄」得起來,「幻」得起來;
第三個是反闡釋。玄幻小說看起來很好看,怎麼來闡釋他?沒法說。簡單的東西不好闡釋,復雜的東西也不好闡釋,玄幻是把簡單的東西做復雜了,還是把復雜的東西做簡單了,還有待去實踐,這是我對玄幻小說的逐步學習和體會。

武俠小說是每個中國人揮之不去的民族情結,也許至今還沒有出現另一種文學形態可以像武俠小說這般深得民心。在中國的武俠小說的派系裡,有舊派和新派之分,舊派以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及王度盧為代表人物;新派以金庸,梁羽生和古龍為代表人物。不言而喻,後者深受前者影響。
武俠是中國的科幻小說。她像西方的科幻小說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無遠弗屆,馳想生命的奧秘,與中國各類古科學結合後,創造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動人天地。在那處,我們可以馳騁於中國優美深博的文化里,縱橫於術數丹學、仙道之說、經脈理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宗教哲理,任由想像力作天馬行空的構想和深思,與歷史和人情結合後,營造出武俠小說那種獨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說現實,追求難以由任何其他文學體材得到的境界。」這正是顯現他對武俠創作所持的態度

⑤ 武俠小說和奇幻小說的區別

「如果是傳統武俠,接下去寫的可能是『劈開了一塊磚』,而到了現在我們就可以寫成『劈開了一座山』。」對於現在流行的奇幻武俠和傳統武俠的區別,《誅仙》的作者蕭鼎用了這么一個直接的例子回答。他覺得剛才舉的例子很重要,「因為現在的新武俠其實就是以『劈開一座山』開始的,個人的力量和感覺被大大強化了,以前的武俠都展開在以道義為准繩的江湖規則下,著墨的是探討世界的秩序問題,這需要很厚的學養,可以說因為歷史原因根本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學養。現在這么寫是不得已也是適應潮流。」

實際上正是因為現在的新武俠不太重視外在規則,想像因而不被束縛顯得很奇幻,所以新武俠也被稱為奇幻武俠。而蕭鼎正是奇幻武俠的代表。關於蕭鼎作品《誅仙》的影響力,或許可以用2005年12月9日首屆「網路風雲錄」的頒獎評語來理解,「凡是喜歡在網上讀小說的,沒有人不知道《誅仙》的;凡是奇幻小說的書迷,沒有不知道《誅仙》的;凡是武俠小說的書迷,更是無人不在說《誅仙》」。這「三個凡是」的判斷是建立在以實打實的搜索量基礎上,2004年網路上13個領域有13個詞搜索最多,其中文學藝術類就是《誅仙》。用網路搜索,《誅仙》的網頁多達265000項,網路總點擊量高達3000萬人次,並且還在以每天200萬的人次向前推進。

關於為什麼說武俠奇幻化是順應潮流,蕭鼎的分析是:「因為成長的教育因素和社會條件,這代人的古學基礎相對單薄,不僅難寫好江湖這種厚重的題材,讀者也可能因為缺乏基礎不喜歡讀,我想如果是把傳統武俠四大名家的作品拿到當前,四大名家就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把他們的作品拿到2005年的市場不見得有《誅仙》的接受度——有什麼樣的文化基礎就有什麼樣的讀者和作者。事實上我覺得兩者並不是所謂的繼承或者發展的關系,只是因為有些共同元素有關聯而已。」

而或許,探究蕭鼎作為一個奇幻作者的知識積累和成名的全過程,就能描摹出新一代武俠奇幻化產生的深層原因和現實條件。

⑥ 國外為什麼不流行武俠小說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啊,為什麼外國人沒有流行武俠小說呢。武俠小說,是中國傳統文化導致的一個結果,他需要在中國文化的這個土壤里生長才行。而外國並沒有中國的文化土壤,怎麼可能會流行武俠小說呢?

阻礙外國人對中國武俠的了解和認識的一大障礙就是語言問題。很多武俠小說,包括一些特別優秀的武俠小說,並沒有人去把它翻譯成英文,或者其他的語言,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老外根本就沒有機會去閱讀中國的武俠小說。

⑦ 外國有沒有古代小說和武俠小說的說法

,,沒有,,外國基本不寫這些好嗎

⑧ 中國武俠與外國騎士的區別

可以說,中國的「俠」是為了老百姓,而西方的騎士則是為了混入上層社會,博得貴夫人歡心,滿足虛榮。中國的「俠」是被政府敵視的,因為他們來自老百姓,經常反政府。韓非說「俠以武犯禁」,超出常人的武力使他們行事自由不受管束,也成為官府的眼中釘。傳說清雍正便是為大俠甘鳳池所殺。當然,野史記載,不可全信。但由此我們可見「俠」的階級立場是人民大眾這邊。
而西方騎士,則是不折不扣地效忠於國王、領主,是統治階級鎮壓下層的工具。
兩者高下之別,由此可見一斑。姑且不論武力對比是誰強誰弱,西方騎士文化素質雖然高,但是道德品質不如中國俠客,境界上已不可同日而語。

⑨ 現代武俠小說和古代武俠小說的差別

古代武俠小說是指三俠五義那種嗎?如果是的,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古代武俠小說比較短篇一點,往往是通過一個人物的數個故事展現人物的英勇
而現代武俠小說比較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畫或者場景氣氛的渲染(給人感覺是這樣的,或許這也是因為白話文和文言文的區別導致的吧)
2.古代小說中的主人公一般是一味的正面形象,而現代武俠中,許多主人公沒辦法很單純的給他們定性
3.(這一點對我很重要)現代武俠中就算沒有以主人公的情感為一條主線,動人的愛情至少也是花邊,古代武俠中好像沒有吧~
暫時只想到這幾點,想到了再補充吧

熱點內容
男主姓秦的都市小說納氣境 發布:2025-02-13 15:46:19 瀏覽:154
科幻小說主角用無限輪 發布:2025-02-13 15:45:34 瀏覽:331
為什麼北京折疊是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13 15:36:04 瀏覽:318
末世網路小說下載 發布:2025-02-13 15:21:33 瀏覽:139
言情重生有肉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13 14:33:05 瀏覽:211
好看的學霸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13 14:25:17 瀏覽:973
言情小說鎮魂小說網 發布:2025-02-13 14:19:59 瀏覽:164
哪個聽書軟體便宜 發布:2025-02-13 14:12:46 瀏覽:764
正能量的中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13 14:12:44 瀏覽:832
穿越古代言情小說打包 發布:2025-02-13 14:11:48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