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小說妓女形象研究

古代小說妓女形象研究

發布時間: 2022-03-04 04:02:04

⑴ 古代妓女都有哪些分類其中最為悲慘的是哪一類

妓女,也稱為娼妓,原指古代表演歌舞雜技的女性藝人,後來泛稱以性交易為業的女子。傳統道德標准中,對這類女性有所歧視。那麼,古代妓女都有哪些分類?其中最為悲慘的是哪一類?其實,在古代妓女也分很多種類,有專門侍候皇帝的宮妓,有伺候官員的官妓,還有招待尋常百姓的家妓、私妓,其中最悲慘的就是營妓。

四、私妓
私妓就是我們日常中在電視上看到的青樓女子,姑娘們穿的花紅柳綠站在樓上,捏著嗓子高呼“大爺,上來玩”。《石城樂》充分寫出了私妓生意興旺。詩中這樣說道:“生長石城下,開窗對城樓。城中諸少年,出入見依投。可見當時的嫖客之盛,妓女們都招待不過來,可見人數之多!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妓女追陪,覓錢一世,臨收計,怎做的百縱千隨,知重喒風流媚。這里提到的也是私妓。


⑵ 古代那些不肯賣身的妓女,是如何做到讓客人神魂顛倒的

古代的妓女大多分為兩個類型,第一個是歌舞妓女,另一種就是賣藝又賣身的妓女了。歌舞妓女一般情況下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或者彈琴來取悅客人。她們和一般的妓女有所不同,基本上都是被迫成為風塵女子的,有的是家裡弟弟妹妹多,或者父母在外欠了賭債,再就是被欺騙拐帶到青樓這種地方的。

妓女其實是個非常悲哀的人群,她們往往沒有辦法好好地過完這一生,有些歌舞伎女會被看中買回家裡做歌舞伎已經是非常好的出路了。真正能逃出這種地方的妓女,不難想像,也是個極其有手段的人。只用一個眼神都可以讓男子為她神魂顛倒。

⑶ 小仲馬的《茶花女》,為什麼會以一個妓女作為作品的主人公

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是一個性格鮮明、思想明朗、感情純真而又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一個姑娘。雖然命運和生活把她推進了另一種境界,成為風塵女子。但是,她純真的本質沒有改變。為了高貴的愛情,她寧可失掉一切,寧可受盡屈辱和誤會。最後,為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

茶花女的遭遇和悲慘結局,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對被侮辱、被殘害者的冷酷無情,批判資產階級虛偽的道德觀念。人們在看《茶花女》時,往往落下傷心的眼淚。悲劇直接給人以痛感,但痛感迅速的向快感轉換,從而使讀者在感情上得到一種滿足。

⑷ 白先勇作品中為什麼經常出現妓女形象為了表達什麼呢

一類小說是反映底層人民的生活,也多是取材「妓女」「老兵」「窮教書匠」,反映從大陸逃到台灣的一批普通人的一種破夢的悲涼和離鄉的苦痛。而這些小說中逐漸出現一種宿命的神秘色彩。人的命運完全無法自己掌握,遭受外在糟蹋又痛苦無法改變。白先勇他深味這種痛苦卻又無法找到出路,於是提出的是「孽」這樣一種宿命觀,帶著「孽」誕生的人一輩子過著非人的生活。這樣一種宿命觀主要在他一篇反映妓女生活的短篇里

http://cache..com/c?m=0710cc6ff6102c&p=c079c4078f934eae1abe9b7e1c&user=

⑸ 要寫沈從文和老舍妓女形象論文應該看什麼書

1、論點(證明什麼)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 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率分論點)⑴明確:分論點可以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後,歸結出中心論點;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敘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 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④比喻論證 比喻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⑴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①並列式②總分總式③總分式④分總式⑤遞進式。
6、駁論文的閱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
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論據;
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7、常見考點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志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
②、議論文的論據考點: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系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准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原意。
③、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⑹ 沈從文的哪些作品寫到了妓女這個形象請全部羅列出來,最好能附上作品中對應的妓女是誰

《邊城》裡面只有翠翠和儺送初次相見時,水手吹口哨,妓女回應!《丈夫》裡面的老七,《柏子》裡面的「女人」;老舍《駱駝祥子》裡面的小福子,《月牙兒》裡面的「我」和母親,《微神》裡面的「她」等等》

⑺ 求一部古代言情小說,女主是妓女

匣心記(作者:伍倩),強推!

⑻ 古代文學中迷戀青樓女子的男主角有哪些出自哪本著作

【李甲】中國明代作家馮夢龍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重要人物。李甲負心,致使杜十娘含恨沉江,把李甲說成殺人罪魁也不為過。然而李甲在薄倖男子中間,名聲似乎不如陳世美大。作品對李甲的處置也不甚嚴厲。「終日愧悔,郁成狂疾,終身不痊。」這是一輩子治不好的精神病,且因愧悔而致病,正可說明此人天良未泯。這與派人去殺妻子兒女的陳世美,是有些不同。往深一層說,李甲是明代社會特定畸形的價值觀中產生的一個怪胎。故事的時間是萬曆二十年以後,世風浮靡。李甲生長子富庶的東南地區,受世風影響可能深些。他是納粟入太學的公子,而非苦讀的寒士。他性格溫存,善於討好女性,又能大把花錢。這和頤指氣使的公子王孫不同。在這些方面,他有幾分賈寶玉的味道,故而被杜十娘愛上。杜十娘甚至認為他「忠厚志誠」。可能,李甲在妓院的一年裡,在花錢和待人方面,是比較忠厚的。但另一方面,李甲還有另一重特徵。李甲始終被「理」所束縛。這束縛不必是自覺遵從,而是不敢反叛。他先是背著父親貪歡求樂,後來是害怕父親而不敢回家。最後已到想回家卻沒路費的地步,即他自己所說:「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鄉,死無葬身之地矣。」越接近家鄉,他心中越害怕父親,正統思想的壓力越太。孫富一番話,打中他的要害,所以馬上奏效。他在煙花場里,顯得溫順忠厚;他在妓院小樓,與杜十娘山盟海誓;他在捉襟見肘的時候,對杜十娘感激涕零。這些,都是遠離他父親時候的情態。對以他父親為代表的正統的「理」,他害怕他逃避。到無可逃避時,他只能屈從,而絕不敢反抗。這是可以肯定的,他還沒有真正受到家庭的重壓,只是孫富一番推測恐嚇,他就驚恐莫名,茫然自失了。不妨推測,假如沒有遇到孫富,假如他和杜十娘帶錢回了家,如果他那正統的父親逼他閉門讀書,同時不收留十娘,他敢反抗父親嗎?作品對這個人物的刻畫很成功。他的言語神情,我們竟有如見如聞的感覺。因而我們對他的思想性格能有進一步的理解。當人物性格形成之後,人物就按著自己的性格邏輯行動。這也就為讀者的推測提供了比較可靠的依據。

【柳耆卿】柳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是明代馮夢龍編訂的《古今小說》第二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所著力刻畫的主人公。柳耆卿「因隨父作宦,流落東京,排行第七,人都稱為柳七官人。年二十五歲,豐姿灑落,人才出眾,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至於吟詩作賦,尤其本等……最其所長,乃是填詞」,是個「有名才子」。但他恃才傲世,不出入官宦縉紳之門,卻留戀於秦樓楚館,以至於「東京多少名妓,無不敬慕他,以得見為榮。若有不認得柳七者,眾人都笑他為下品,不列姊妹之數」;更有甚者,「內中有三個出名的上等行首」,竟「賠著自己錢財,爭養柳七官人」。在封建社會中,如柳耆卿這樣懷才不遇、窮困落拓的知識分子,不攀附權貴以求進身,卻偏願與操賣笑生涯的妓女為伍,「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鶴沖天》詞中句),不僅表明了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情緒,而且也是他對傳統的封建禮教和世俗偏見的蔑視和反抗,反映了他身上具有了一定的叛逆精神。實際上,柳耆卿現存世的詞集《樂章集》中,就有相當數量的作品是反映處於社會底層的妓女生活的,並對她們表示了一定的同情,無怪乎他受到了妓女們眾星捧月般的敬重。後來,由於「有司薦柳永才名,朝中又有人保奏,除授浙江管下餘杭縣宰等」這送上門來的官職,「雖不滿耆卿之意」,卻被他接受了,以作「進身之階」。於是在暮春,他與東京眾名姬依依惜別,到浙江赴任。途中,他扮作游學秀士,曾訪問江州名妓謝玉英。當他在謝的桌上發現一冊《柳七新詞》,「都是耆卿平日的樂府,蠅頭細字,寫得齊整」,就問:「此詞何處得來?」謝答:「此乃東京才子柳七官人所作,妾平昔甚愛其詞,每聽人傳誦,輒手錄成帙。」柳又問:「天下詞人甚多,卿何以獨愛此作?」謝答:「他描情寫景,字字逼真,……人不能道。妾每誦其詞,不忍釋手,恨不得見其人耳!」這兩段對話,寫得非常精采,幾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風塵女子竟是柳詞如此多情的知音,這又為柳耆卿為何「多游狹邪」作了註解。二人恨相識之晚,情投意合,山盟海誓,訂了白頭之約;但因「赴任不便」,謝玉英決心從此「杜門絕客」,柳耆卿也許以「俟任滿日,同到長安」。一位走馬上任的官員,竟在旅途上與一個妓女論嫁娶,實是柳耆卿叛逆性格的又一表現。他到餘杭縣上任之後,「端的為官清正,訟簡詞稀」。一日,他看到在縣衙唱曲勸酒拍官妓周月仙悶悶不樂,便問其緣故。原來周月仙「頗有姿色,更通文墨」,與本地黃秀才情篤意深,一心要嫁給他,無奈黃家貧窮,迄今未能成親。同縣又有一個劉二員外,對月仙垂涎已久,「欲與歡會,月仙執竟不肯」,便設計買通船夫,教船夫在月仙夜渡時強奸了她,劉二員外以此相要挾,使月仙屈從於他,但月仙卻心下只想著黃秀才。柳耆卿了解實情後,「好生憐憫」,當日就將錢八十千付作身價,替月仙除了樂籍,並使黃秀才與周月仙這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一段情節,是小說中最令人感動的故事之一,既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妓女的悲慘境遇,又使柳耆卿的形象更富有人情味,可親可敬。然而收在《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宋元舊篇《柳耆卿討酒翫江樓記》,卻是柳耆卿調戲周月仙不成,設計讓船夫強奸月仙,然後脅迫月仙成了他侍妾,嚴重損害了柳耆卿的形象,其惡劣行徑的描寫,也不符合柳耆卿關心同情妓女的性格發展。為此,綠天館主人在《古今小說敘》中指斥「《翫江樓》……鄙俚淺薄,齒牙無馨焉」;《眾名姬春風吊柳七》在採用《翫江樓記》某些情節時,也糾正了舊篇的淺薄,並作了合乎情理的改寫,推陳出新,使「濟人於厄」、「成人之美」的柳耆卿形象躍然紙上,這實際上也是小說人物創作過程中的審美意識和情趣的轉變。柳耆卿在餘杭縣三年任滿,打道回京途中,又去江州訪情人謝玉英,不想二人因為久不通音問,謝玉英囊中羞澀,經不住旁人攛掇,所以又「依前接客」。乘興而來的柳耆卿到玉英處相訪,正值玉英外出陪客遊玩去了,「耆卿到不遇,知玉英負約,怏怏不樂」,寫了《擊梧桐》詞:「臨岐再約同歡,定是都把平生相許。……近日重來,空房而已,……便認得聽人教當,擬把前言輕負。……試與問朝朝暮暮,行雲何處去?」這詞寫出了柳耆卿對玉英仍一往情深,對她的負約有痛惜,有責備,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這位風流才子對視為知音、知己的玉英的深沉的愛。「耆卿寫畢,念了一遍,將詞箋粘於壁上,拂袖而出」,這一連串的動作:寫、念、粘、出,細膩地描摹了柳耆卿痛失玉英時的心理活動;而其「詞箋粘於壁上」,又為玉英遊玩回來後,見了壁上的詞,「再三諷詠,想著耆卿果是有情之人,不負前約,自覺慚愧」,埋下了伏筆。柳耆卿與謝玉英相知相愛、悲歡離合的遭遇,也是小說中寫得最感人的故事之一。柳耆卿回京之後,又經人舉薦,升任屯田員外郎,並與昔日名妓,依舊來往。不想他官運不佳,一次宰相呂夷簡做壽,傳命他寫賀詞,他竟誤將一闋《西江月》連同賀詞裝入封套;一而這首《西江月》、(下片),其實正是夫子自道: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風流才子占詞場,真是白衣卿相。」呂夷簡讀了這幾句詞,認為是對他的大不敬,大動肝火,銜恨在心。不久,吏部開薦柳耆卿補翰林員缺,宋仁宗徵求呂夷簡的意見,呂乘機進讒言,罷了柳耆卿的官職。本「不求人富貴」的柳耆卿對此大笑道:「當今做官的,都是不識字之輩,怎容得我才子出頭?」並將一個手板上寫道:「奉聖旨填詞柳三變」。這實際上是對御批「任作白衣卿相,風前月下填詞」開了一個玩笑,將他性格中狂傲不羈、玩世不恭的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從此,他更放誕不檢,以妓院為家。數年後,他即死於妓院中。出殯之日,「只見—片縞素,滿城妓家無一人不到,哀聲震地」。有幾個相識的前來送葬的官僚,見此情景,「自覺慚愧,掩面而返」。不到兩個月,又有已經悔過並從江州趕到東京陪伴耆卿數年的謝玉英,也因過哀而病逝,附葬於柳墓之旁。叢此,每年清明前後,諸名妓不約而同地到柳墓祭掃,「喚做『吊柳七』,又喚做『上風流冢』」後來竟成了個風俗。小說所刻畫的柳耆卿,雖然較歷史上的柳耆卿可能在真實性上相距甚遠,傳奇色彩甚濃,人為美化感也較重,但卻沒落俗套,沒有去盡力渲染「依紅偎綠」的嫖客經歷,而是努力表現柳耆卿與被壓迫被凌辱的妓女在精神和感情上的共同點,體現了「同是天涯淪落人」之間的同情、信任和友誼。柳耆卿這位作為中國古代小說中所塑造的與妓女交往密切的有代表性的文人形象之一,既不同於《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負心變節的李甲,也有別於《李娃傳》、《玉堂春落難逢夫》等篇中先誤入狹邪、後又中舉做官的榮陽生、王景隆等之類人物,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的。至於小說篇後詩「可笑紛紛縉紳輩,懷才不及眾紅裙」,則更借柳耆卿被冷遇被歧視的一生,進一步表現了作品對現實社會不公平現象的冷嘲熱諷和批判精神。

【侯方域】中國清代戲曲家孔尚任《桃花扇》傳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是一個具有正義感、忠於愛情、正直卻又軟弱的明末封建知識分子的形象。作為復社文人,侯方域是具有正義感的進步知識分子,他對魏閹余黨阮大鋮、馬士英之流不滿;在朱由崧繼承帝位的問題上,持鮮明的反對態度。他力主擁立賢者,認為「不必拘定倫次」,並向史可法提出「中興定霸如光武,要訪取出群英傑」的主張,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的政治見解。在愛情問題上,他身為貴公子愛上秦淮名妓李香君,不僅沒有把她作為玩物,而且對之十分鍾情,始終如一,百般尊重。李香君視阮大鋮所操辦的妝奩如敝屣,他連聲叫好,譽香君為「畏友」,這是一種突破封建道德規范、尊重婦女的民主思想。尤其是與李香君分別之後,無時無刻不在真誠地思念她。黃河渡口,偶遇李貞麗、蘇昆生。聽李貞麗說到香君碰死在地時,還沒弄清事實真相,便大哭起來,又聽說香君還沒死時,立即破涕為笑,連聲稱好;在經過戰亂重返南京後,首先趕到媚香樓尋找香君,從院門之外,直步小樓前,推想著跨上妝樓、悄立帳邊的香君見到他的驚喜情狀。然而時移事遷,人去樓空,面對無情的現實,他不禁雙淚長流、泣不成聲,你單純天真的神情、狀態,令人覺得可愛。劇作家雖然對侯方域沒有持明顯的批評態度,只是如實寫來,但卻使人從中看出了侯方域身上所暴露出來的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的軟弱性一面。拿他最初梳攏香君說,不過是一種名士風流、藉以消遣春愁的行徑罷了。在復社文人同阮、馬一夥的斗爭中,侯方域缺乏強烈的斗爭精神,往往採取一種調和的態度,常常以自己善良的願望猜想阮、馬等奸佞之徒。第七出《卻奩》一場,他經不起楊龍友的巧言利誘,竟然答應為阮大鋮與復社人和解,表現了政治上的動搖,第八出《閑榭》一場,陳定生、吳次尾要對阮大鋮採取果斷的報復行動,他卻百般勸阻,表現出軟弱的氣質。直到阮大鋮東山再起,已經把誣陷之詞首先強加在他的頭上,必欲置之死地時,他還說什麼「我與阮圓海(即阮大鋮,字圓海)素無深仇,為何下這毒手?」表現出濃厚的十足的書生氣。總之,侯方域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動,因為馬士英、阮大鋮之流的專權,因為四鎮的橫暴專恣,加之高傑的有勇無謀、左良玉的不學無術、史可法的孤立無援,終歸未能收到效果。到頭來,不僅未能保護庇佑自己心愛的情人李香君,連自己也受到阮大鋮的無情迫害,鋃鐺入獄。這不單單是侯方域個人的悲劇,而是時代的悲劇,是關系著南明一代必亡的悲劇。比起李香君形象的鮮明生動、血肉豐滿、合情合理來,說侯方域的形象是劇作家主觀願望與概念的化身,一點兒也不過分。

【王景隆】中國明代作家馮夢龍短篇小說《警世通言》中《玉堂春落難逢夫》的男主人公。這位年輕闊少,禮部尚書的三公子在故事開始時,很像一位紈綺子弟。到風流場中玩玩,漸漸入了翻套,揮金如土,花掉了大宗銀子。這種事情很根多,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顯示他性格特點的,是他在這以後的表現。其最大特點,可以概括為「情種」二字。玉堂春為自己挨打,王景隆「心如刀割,慌忙撫摩」。還說:「冤家你為我受打。還說無干?明日辭去,免得累你受苦!」他和玉堂春分手時,曾跪下發誓:「我若南京再娶家小,五黃六月害病死了我。」他回到家中,重進書院讀書。整天想念玉姐。甚至有幻聽幻視的現象。他到南京鄉試,考完之後無事,每日只想玉姐。當地也有妓院,但他絕不去那裡。終於起程進京會試去,「公子上的船來,手舞足蹈,莫知所之。眾人不解其意,他心裡只想著玉姐玉堂春」。進京之後,聽說玉堂春被賣。一時氣急,竟摔倒塵埃。這些地方,都顯示他執著子愛情時「情種」特點。父母做主,為他娶了劉小姐,雖然也生得美貌,但他一心想著玉姐——「雖然陪伴了劉氏夫人,心裡還想著玉姐,因此不快,當夜中了傷寒。又想當初與玉姐別時,發下誓願,各不嫁娶。心下疑惑,合眼就見玉姐在傍。」當燕爾新婚之時,如此不忘舊情,才是真正「情種」。這個人物上進思想行為,有很深刻的社會內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對科舉仕宦生涯的態度。學而優則仕,是中國文人傳統的生活道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乃是士子十年寒窗、千里赴考的動力。但在王景隆這里,情況完全不同了。他和燕堂春受盡欺凌,在當時想出口氣;想救出玉堂春,可行的辦法就是榜上有名。二人分手時,玉堂春勸他「用意攻書,倘或成名,也爭得這一口氣。」他努力讀書時,常以「玉姐當初囑咐我,是甚什麼話來」自勉。得知玉堂春被賣,他氣得不想考進士了,明確告訴別的舉子,自己是為了玉堂春才讀書應舉。經人勸說:考進士做官是救人的最好辦法,他才參加會試。這些地方,表現了理想新的人生態度。這個人物的刻畫,也很成功。他的語言行動都顯出個性化特點。他始終表現出濃重的書生氣,但開始時有點紈絝習性,後來則變得深沉,開始時少不更事,容易上當,後來則老練多了。這一些都圍繞他的愛情遭遇展開,讀來合情合理。

⑼ !英美文學中的妓女形象有哪些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美)M·斯科特·派克

追風箏的人
作者: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⑽ 中國古代文學的女性形象研究

以古代文學女性形象對女性俗語的考證與置疑
摘要:本文以中國古代文學中女性形象切入,進行了對關於女性的俗語的分析和論述,從而對一些俗語產生考證與反撥。目的是增加對傳統文化、特別是與精英文化相對的俗文化的關注和認識,進而產生新的理解。
關鍵詞:女性形象 俗語 考證與置疑

自古,關於女性的討論就是眾說紛紜的問題,外國有著名女性學者西蒙娜•伏波娃著有《第二性》,還有海蒂、福柯等哲學家;國內,尤其是新時期以來,也涌現出很多女性問題研究者。那麼,如此豐富的女性科學研究表現在文學中就是姿態各異的女性形象。其中又以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女性形象最為典型、有代表性,而表現在俗文化中就是社會上長期流行、甚至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一些俗語(在此為研究方便,姑且將其稱之為俗語)。本文將把這兩者結合並進行初步分析與探討。
讓我們以自古寫情的公認佳作開始:《西廂記》、《牡丹亭》與《嬌紅記》。《西廂記》中青春貌美的相國小姐鶯鶯「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出身高貴顯赫,深受傳統禮教文化熏陶,但當她在佛殿邂逅「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的張生時,便一見鍾情,陷入相思。杜麗娘的故事更是一場壓抑的春夢:游園時一見春色惱人鶯燕成雙,青春本性便迸發殆盡,隨之夢中相會直至為情而亡。她自己都說:「吾今年區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宮之客?」還有一位女主角王嬌娘卻是比前兩位成熟和理智得多,她與申純的愛情是經反復試探和了解得以建立,共同的思想以及志趣是他們的愛情基點,類似寶黛之愛。至此,我們不難對所謂「一見鍾情」之愛產生置疑:愛情的產生真的存在一見鍾情這種可能嗎?試想,純真質朴的鶯鶯小姐在佛殿上見到的不是張生,而是另一個同樣風流倜儻風度翩翩又滿腹經綸的白面書生,她是否同樣「一見鍾情」?如果還不夠說服力,那麼杜麗娘夢中歡愛,夢醒後如果邂逅了另外一位柳夢梅,無疑仍會不顧禮法一晌貪歡。因為那個對象明顯是春情萌發的產物,而非共同生活中產生的真摯的感情。包括馮夢龍《醒世恆言》中的《鬧樊樓多情周勝仙》。范二朗與周勝仙同樣在酒樓上一見傾心,巧妙把自己的基本情況傳達給對方,從而促成一段姻緣。清人李漁《十二樓》之首《合影樓》,寫屠珍生和管玉珍由於見了對方在水中的倒影而一見鍾情。簡直其情。這些無疑都有強烈的傳說、演繹色彩。縱觀「一見鍾情」模式,基本上都循著一條潛規則:偶然邂逅——私定終身——終成眷屬(或雙雙殉情)。充斥其中的才子暮色,佳人懷春的實質無外乎情慾和寂寞並生的產物,「以色為先導,以欲為核心」,存在戀愛雙方的不確定性,從而產生多向選擇的可能。這種「一見鍾情」僅僅是在「正確的時間、地點,遇到正確的人」,「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與這種一見鍾情模式比起來,《嬌紅記》的愛情更為可信,更有親切感。這也許與其產生時代較晚相關。
結束對「一見鍾情」式愛情的置疑,第二個俗語是「痴心女子負心漢」。這是個飽含悲情意味的題目,其中蘊涵著不少女性的血淚控訴。筆者分析了關於描寫妓女、愛情的20篇古代短篇小說,粗略統計歸納出一個結論,即:團圓結局(包括歷經劫難後的重生)有10篇,變鬼復仇類型的有2篇,悲劇結局有8篇,其中多為「負心漢模式」。這些故事都具有鮮明的道德教化色彩,有情禮合一的思想傾向,結果是負心漢受到各式各樣的嚴懲,可以證明的很典型的例子是前文所提到的《西廂》的前身:《鶯鶯傳》。張生移情別戀,始亂終棄,痛斥鶯鶯為「尤物」。這是作為維護封建道德的優秀文學作品,旨在「止淫奔」。還有唐人蔣防的《霍小玉傳》:小玉從來未抱奢望和幻想,就算面對李益的海誓山盟,她也清醒地認識到李益「門族清華」,「自知非匹」,直至被丈夫以七出罪過休戚。她很清醒:「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更為震撼人心的是《王魁負心桂英死報》(宋《醉翁談淥》)。出於門閥觀念、父為子綱這些牢不可破、固若金湯的封建倫理道德規范,王魁辜負一心一意的桂英,枉她一片痴情。還有「秋扇見捐」的故事,漢樂府《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活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這也印證古代棄婦形象成為一種典型形象的直接動因。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負心漢故事不勝枚舉,歸納出一般模式是:女方有恩於男方——男方落魄後飛黃騰達——另覓新歡。雖然痴情後生的存在量不在少數,但古代女性特殊低下的社會地位和角色定位似乎使人更加願意相信「痴心女子負心漢」的模式更具有真實性。
第三句女性俗語中所包括的,有國破家亡、江山易主之痛,更有千金只為紅顏之情,這就是「紅顏禍水」。一方面羞羞答答承認「紅顏」,另一方面更咬牙切齒痛斥「禍水」,這是奇特的矛盾統一。古今中外關於這句話的證明俯拾即是:「聲色也,敗德之具也。」,「由來傾國遺恨,在嬋娟」……成為典故的就有商紂王為妲己建鹿台,周幽王為取悅褒姒而有驪山溫泉華清池,更有千軍只為紅顏笑的烽火戲諸侯,美人艷笑和悠悠狼煙亡了商、周。還有「館娃歌舞」:夫差迷戀西施,為之於靈岩上建館娃宮,後被越所滅;「笑是金蓮消國步」:六朝齊廢帝東昏侯寵愛潘妃,為之造神仙、永壽二殿,鑿為蓮花以輔地,稱潘妃行其上之態為「此步步生蓮花也」;「玉樹迷煙霧」:六朝陳後主沉溺聲色,迷戀張麗華而作《玉樹後庭花》……這些到底與真實歷史有幾分相同暫且不論,但文人對此的創作傾向都不約而同地遵循了一個主題:紅顏禍水。難道釀成禍水的罪魁禍首都歸於嬌柔紅顏嗎?男性作為社會的主宰,為了社會的主宰,為了推卸本無法也不應推卸的責任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幸好有明人陸人龍在《型世言》中所作《胡總制巧用華棣卿 王翠翹死報徐明山》:翹兒為救家難,逼父母賣掉自己,落入娼家後又遇亂兵,在軍中以美色(也算)運籌帷幄,救下當日的恩人華棣卿,又勸降徐海,使東南沿海一帶免受倭寇之患,但最後也逃不過作為女人的註定悲慘結局:被逼沉江。作者也慨嘆「紅顏命薄如鵜翼一任東風上下飄。」像竇娥、趙五娘一樣,忍辱負重,但又比她們高明地參與政事、救國於水火。名滿天下的京城名妓李師師(《李師師外傳》自宋《琳琅密室叢書》)不知是福還是禍地被宋徽宗發現並寵幸。金兵南侵,「河北告急」時,她積極資助抗金斗爭,被漢奸張邦昌出賣後,憤然就義,以「色藝絕倫」的身體回報了故土,不知所謂「禍水」之「禍」從何來?清人陳樹基有《蘇小小慧眼識風流》:錢塘名妓蘇小小,先委身於對她一往情深的阮郁,「有眼識人」,後又作出壯舉,對落難的鮑仁慷慨解囊,助其成就功名大業,在世態炎涼中「頗識英雄」。雖終香消玉殞,但從衣錦還鄉的鮑仁「人之相知,貴乎知心,他小小一女子在貧賤時能知我心,慨然相贈」的由衷贊美中,我們仍然清晰可見的,是小小的才識兼俱、俠肝義膽。這位「千秋義俠」之「禍」又從何談起?嬌俏紅顏,或溫存,或智慧,或賢良,或狹義,被強行扣上「禍水」之名,不得不說是社會和文化的悲哀。而讓這些可人紅顏去承擔誤國毀家的罪名未免有失公允,但歷史從來為強權者所書,這便造就了她們永世的地域,翻身難矣!
下一句是比較有現實意義的:「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在父母勸兒女擦亮眼睛為擇佳偶時成為許多家庭必引之語。看起來確有幾分道理。唐傳奇《李娃傳》講滎陽公子命運不濟,淪為輓歌郎甚至乞丐。在妓女李娃的精心護理下,終應試得官,恢復舊有地位,李娃也被冊封為妍國夫人,二人結成百年之好。同為情人敗落,趙春兒的命運可沒那麼幸運。《警世通言》中《趙春兒重旺趙家莊》中的紈絝子弟曹可成,揮金如土坐吃山空,毀了父母之家和自己與春兒的夫妻之家,更可氣的是連春兒為養家而防績的伴兒都被他賣掉。趙春兒可真謂「嫁錯郎」,幸虧她還有先見之明,埋了「黃白之物」在地下,待相公醒悟後以解家難,才「重旺」了趙家莊。春兒也因其為人之善、謀慮之深、目光之遠、心智之聰、意志之堅、持事之恆被奉為「有志婦人」。而作者馮夢龍對此卻有訓誡:「破家只為貌如花,又仗紅顏再起家,如此紅顏千古少,勸君還是莫貪花。」豈不可笑!春兒以自己的堅韌和意志重新喚醒了丈夫,振興了曹家莊,盡管「嫁錯郎」,卻仍矢志不渝,創造了一個較為美滿的團圓結局。但作者用她來「勸君莫貪花」!……更為廣泛傳誦的是《孔雀東南飛》:劉蘭芝和焦仲卿再恩愛再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迫於焦母的巨大壓力,「新婦」仍「被驅譴」,她灑掃女紅無不精通,又光彩照人,本應擁有古代女子期待中的相夫教子的美好人生,但事以至此又何嘗不是因她「嫁錯郎」?但這種認錯人,愛錯人,又跟錯人而釀成悲劇的最為震撼的典型是杜十娘。這位京都名妓色美藝高,「渾身雅艷,遍體嬌香」,聲音「每聞絕調,輒不禁神魂之飛動,使多少公子王孫,一個個情迷意盪」,且道德高尚,蔑視鴇兒「貪財無義」,又賢良多情,與李甲「真情相好」,但結局卻是與承載了她對未來夫妻生活的所有嚮往的千金寶箱一起怒沉於滾滾江濤。「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啊!悲劇氣氛催人淚下。諸例可見,在古代,女性的幸福僅是男性垂憐時的隨手一拋,這時嫁人就顯得異常重要,所以「女怕嫁錯郎」盛行數年且長盛不衰。

熱點內容
男主姓秦的都市小說納氣境 發布:2025-02-13 15:46:19 瀏覽:154
科幻小說主角用無限輪 發布:2025-02-13 15:45:34 瀏覽:331
為什麼北京折疊是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13 15:36:04 瀏覽:318
末世網路小說下載 發布:2025-02-13 15:21:33 瀏覽:139
言情重生有肉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13 14:33:05 瀏覽:211
好看的學霸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13 14:25:17 瀏覽:973
言情小說鎮魂小說網 發布:2025-02-13 14:19:59 瀏覽:164
哪個聽書軟體便宜 發布:2025-02-13 14:12:46 瀏覽:764
正能量的中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13 14:12:44 瀏覽:832
穿越古代言情小說打包 發布:2025-02-13 14:11:48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