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在60年代它是武俠小說

在60年代它是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3-03 20:27:58

㈠ 一般武俠小說都在什麼年代

武俠小說一般不表明在何朝何代,表明的一般集中在唐(隋末唐初、貞觀年間、武則天時代、安史之亂)、宋(北宋初或末年、南宋初、宋遼戰爭時期,宋金戰爭時期、宋蒙戰爭時期)、明(元末明初、靖難之役、正德年間、崇禎年間)、清(明末清初、康乾盛世)這些時期。

㈡ 只知道主角叫雷歡80年代的武俠小說求書名

可以把重要的名字輸了小說網站上,或者是小說軟體上搜索一下試試。

㈢ 跪求一部武俠小說

逝鴻傳說 大陸武俠小說《逝鴻傳說》進研究生教材
繼金庸《天龍八部》、王度廬《卧虎藏龍》入選中學生課本之後,武俠作品《逝鴻傳說》也走入課堂,與《金剛經》一道成為研究生教材。

應西南師范大學教授韓雲波邀請,武俠作家碎石攜其作品《逝鴻傳說》於日前往該校講座。數十位不同專業的研究生齊集一堂,以作品為藍本,對佛學理論進行了深入學習。在韓雲波、寇鵬程兩位教授的主持下,課堂氣氛一直很熱烈,由作品本身伸展到大陸新武俠理念,由人物形象談及佛學理論,又進而比較、考察中西方文化之區別。

《逝鴻傳說》原刊載於大陸百萬武俠雜志《今古傳奇武俠版》,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與金庸的《天龍八部》一樣,這是一部關於佛法寓言的小說,講述的是五胡亂華時期白馬寺三大高僧間的恩怨糾纏。

韓雲波教授是武俠研究界公認的權威,對崛起不久的大陸新武俠一直關注。他看完《逝鴻傳說》之後甚為推許,認為作品在技巧、人物、故事上都達到一定高度,尤其是對佛學有深入淺出的闡釋。結構上雖不如《天龍八部》的恢弘廣大,卻有寓言般的深刻精緻,縱使放在研究生課堂,也是得宜的。

湊巧,研究生課程中也有《金剛經》一節。韓教授當即動念,讓《逝鴻傳說》現身說法,彌補佛法禪理之學過於枯燥的缺點,真正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效果。

當被問及此舉是否受年初時武俠小說入選中學生課本事件影響時,韓教授不以為然。他認為大陸新武俠與傳統武俠相比,從一開始就站在更高的起點上,《逝鴻傳說》之所以能進入研究生課堂,與作者本身深厚的人文修養、對佛學獨到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

最為有趣的是,碎石本人竟也是西南師范大學畢業生。告別母校5年後,故地重遊,碎石顯得非常高興。他解說了《逝鴻傳說》創作的初衷,剛開始並沒有打算與佛學掛鉤,但是當寫到三大高僧從沉淪到皈依的過程時,不自覺地融入了佛法中「空」與「無所住」的佛理思索。

在武俠作品中,都強調無意與有意之間,才能使出最上乘的武功。寫作中也是同樣道理,無心之合偏能妙筆天成。在《逝鴻傳說》最後的高潮中,佛法的思辯與故事的發展渾然一體,竟用善惡之念把作品推到高潮。韓教授評論其為「思考世界的一種方式」,推許之情溢於言表。

不少同學相當滿意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他們認為《逝鴻傳說》是一部具有相當水準的小說,兼具歷史的厚重與性靈的追求。據稱《逝鴻傳說》作為大陸新武俠的代表作品,與高端學術研究接軌,是一個良好而成功的開始。該作品在《今古傳奇武俠版》刊登後,贏得廣大讀者喜愛,目前新世界出版社擬出版單行本,預計在年前上市。出版商表示,這么一本未出版前已受到廣泛關注的武俠作品,定能為金庸、古龍主宰的江湖世界帶來嶄新震撼。

《逝鴻傳說》內容介紹

名剎方丈與異族女子竟生孽緣,並誕下一子,事後卻悔悟不認。女子一怒血洗白馬,屍橫遍地、哀鴻泣野,那青燈佛卷中的方丈是否遺憾終生?冉閔殺胡令出,羯人流離失所。

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慘絕人寰的殺戮用什麼來救贖?絕世武學《多喏阿心法》竟出現在荒山野廟中,天下高手聞風而動,諸方勢力豪取巧奪,物慾橫流的盡頭會否有彼岸?而這一切,竟為一個憊懶少年的羈旅所貫穿。亂世洪流卷涌神州,胡人鐵騎馬踏黃河。當戰爭與愛情交匯,一個民族的秘史被演繹得如此絢麗悲壯。

㈣ 60年代至00年代的武俠小說

步非煙的作品以及蒼月的作品都不錯啊!

㈤ 高分懸賞~推薦幾部經典武俠小說

卧龍生和柳殘陽的武俠小說也還可以,記得曾經也是和古龍他們名氣差不多,主要是三位大師的很多作品都拍成電視劇才名氣越來越大。
卧龍生生平簡介
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本名牛鶴亭,河南鎮庭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頗有才思。他1955年由軍中退役,閑來無事,在友人慫恿下開始學寫武俠小說。 1957年以祖居南陽卧龍崗取筆名《卧龍生》一炮打響。1959 年《飛燕驚龍》出世,便奠定了他在台灣的「武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於舊武俠「北派五大家」而以 「通俗趣味」大受歡迎;1965年以後,改走「半傳統半新潮」 路線,作品卻漸不如前。卧龍生對武俠小說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他成功地運用了還珠樓主的神禽異獸、靈丹妙葯、玄功絕藝、奇門陣法,鄭證因的幫會組織、風塵怪傑、獨門兵器,王度廬的悲劇俠情,朱貞木的奇詭布局、眾女倒追男等等,成功地博採眾長而融於一體,開創了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具有新境界的新時期武俠小說風格,成為一代「武林正宗」。第二,由他倡導以武學秘籍引起武林風波以及正邪大會戰的情節結構,成為60年代台灣武俠的普遍模式,影響至為深遠。第三,他的「武林九大門派」說法和「爭霸江湖」及武林排名的主題,雖然稍晚於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卻使它在武俠小說中普遍推行開來。卧龍生小說真品如下:《風塵俠隱》《驚鴻一劍震江湖》《飛燕驚龍》《鐵笛神針》《玉釵盟》《天香飆》《無名簫》《絳雪玄霜》《素手劫》《天涯情侶》《天劍絕刀》《金劍鵰翎》《風雨燕歸來》《雙鳳旗》《天鶴譜》《飄花令》《指劍為媒》《翠袖玉環》《鐵劍玉佩》《鏢旗》《血劍丹心》《神州豪俠傳》《寒梅傲霜》《玉手點將錄》《金鳳剪》《飛鈴》《八荒飛龍傳》《無形劍》《金筆點龍記》《煙鎖江湖》《搖花放鷹傳》《花鳳》《春秋筆》《幽靈四絕》《劍無痕》《天龍甲》《黑白劍》《飛花逐月》《劍氣洞徹九重天》《金劍丹心》《新仙鶴神針》。
柳殘陽生平簡介
柳殘陽本名高見幾,1948年生,山東青島人。1961年出版處女作《玉面修羅》,到1966年左右逐步建立起獨具一格的「鐵血江湖派」風格。幫會寫法模仿鄭證因, 但發展出另一種江湖聲口;武打藝術模仿還珠樓主,只是將鬥法化為過招。多寫獨行俠盜或職業殺手的血性與孤憤,「只見二義,不計生死」!《斷刃》作於1968年。黑道高手「閻羅刀」,厲絕鈴殺人越貨,亡命天涯;偶然救了官家孤女黃君雅,兩人相伴走江湖,日久生情。黃君雅勸厲絕鈴心存仁恕,少造殺孽。厲絕鈴如言寬恕敵手,卻不料敵手並不仁恕,殺死了黃君雅,厲絕鈴萬念俱灰,拗斷成名兵刃「生死隼橋」,退隱江湖,不知所終。柳殘陽作品創作年代先後排列為:《玉面修羅》(1961 年,處女作)《修羅七絕》《天佛堂》《金雕龍紋》《金色畫具》(《盪鷹志》)《博命巾》《驃騎》《銀牛角》《血笠》《七海飛龍記》《千手劍》《天魁星》《霸錘》《神手無相》《斷刃》《渡心指》《梟中雄》《梟霸》(《青衣燕鐵衣》)兄弟作)1966年以後出版,為柳殘陽風格成熟之標志)、《大煞手》《大野塵霸》(《冤月刀》)《鷹揚天下》《幻劍毒刃》《鐵血俠情傳》《山君》《煞威棒》《傷情箭》《傲爺刀》《拂曉刺殺》《大雪滿弓刀》《鳳凰·羅漢·坐山虎》《火符》《十方瘟神》《天寶志異》《血魂山之誓》《瀝血伏龍》《血刀江湖載酒行》《關山萬里一飄客》《烈日冷鷹》《牧虎三山》《巨靈出陣》《血祭八荒》《明月不再》。

還有還珠樓主和諸葛青雲也有不少作品也不錯,你可以自己選著看,呵呵。

㈥ 請推薦幾部武俠小說

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崛起,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造就了不少金庸迷。金庸也不愧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閱歷,對武俠精神的理解,對武術知識的掌握,精彩的敘事與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確有許多過人之處。《射鵰英雄傳》中的許多歷史、人物,如南宋時宋與金、元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均有歷史史實依據,而丘處機等歷史人物也確有其人,將真實與虛構有機結合,同時又兼有北派武俠小說社會、言情、技擊、神怪四大派之長,同時又完全不同於這四大派,有了新的創新和發展。香港是新派武俠小說發源地,50年代初期,出現第一部現代武俠:《虎鶴雙形》。
50年代屬於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系列。至《萍蹤俠影》、《雲海玉弓緣》達到個人創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後期作品雖有革變,然而影響不是很大。
梁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古典文學素養很扎實,小說中詩詞隨處可見。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近代武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讀者可以看看,文字和歷史的描寫還是很有水準。
50年代中後期金庸的出現。
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在當時港台政治壓抑的年代,讓武俠小說變成暢銷書。
在69年《鹿鼎記》中達到其創作頂峰,然後激流勇退。
金庸的作品整體上看,前期到後期是越寫越好。從文字到結構,包括情節的張力莫不如此。但在其部分作品中有時間錯亂的硬傷!可能與其作品在《明報》連載有關。只有一個簡單的情節,天馬行空的進行。到後來造成無法更改的錯誤,例如:《射鵰》中黃蓉出生後,梅、陳二人偷《九陰真經》叛變出桃花島。曲靈風被斷腿後在牛家村作賊時,郭靖與楊康的爹還不認識。那豈不是黃蓉和郭靖早就在流行姐弟戀,還喊什麼靖哥哥,裝年輕嗎?後來金在修訂其《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主要作品時,也承認這些硬傷,請讀者將就看算了。
與金庸同時代香港另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人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但是,金庸這座山太高,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輩及後起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多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筆後,香港武俠小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台灣武俠與香港有所區別,在金、梁同時代有司馬翎、卧龍生、獨孤紅、陳青雲、蕭逸等數十位武俠專業作家。根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的粗略統計,在武俠小說興盛時期,台灣至少有過三百位武俠作家賴此維生,出版了至少上萬種以上的武俠小說。結集成書則自數部至數十部不等。其中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並稱「台灣三劍客。」
司馬翎在當時影響力最大。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特別是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而其早年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已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而猶有過之。同輩名家受其影響、啟迪者頗多,如古龍、上官鼎、易容、蕭瑟等皆是。
可惜司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創作後期雖有《劍海鷹揚》這部超卓巨著為武俠小說大放異彩,但此後即逐漸走下坡——除《人在江湖》(一九七五年)尚可一看外,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筆名所撰《強人》系列作品,業已欲振乏力,江郎才盡了。
紅花尚需綠葉扶,當時諸綠葉代表作有卧龍生《飛燕驚龍》、諸葛青雲《紫電青霜》、司馬翎《劍氣千幻錄》、獨抱樓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劍》、蕭逸《七禽掌》、雲中嶽《古劍殲情記》、丁劍霞《神簫劍客傳》、柳殘陽《玉面修羅》、獨孤紅《雍干飛龍傳》;還有「鬼派」——書名、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動輒就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陳青雲《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燈》等。尚可一觀。其他幾百人不提也罷,大多都是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故事,如何能吸引讀者掏出大把的銀子。
真正讓台灣武俠走向世界華人圈的人是古龍。一個可以在台灣武俠小說界大書特書的名字。是台灣武俠小說界唯一可以與金、梁比肩的人。
古龍與60年代初期開始寫武俠小說,但業績平平,其間為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代筆,卻幾可亂真,足見本身確具潛力。在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劍錄》後,讓人耳目一新。但風格尚未形成,為引起太多波瀾。 在65-67年間古龍完成了他創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開始走紅。特別是67年所撰的《鐵血傳奇》(即我們常說的《俠盜楚留香》或香帥傳奇),內雜武俠、文藝、及現代心理分析,特別是西方推理小說的架構。讀之如讀東方版的福爾摩斯探案。後來古龍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說的影響。
由此起,古龍武俠小說即脫胎換骨,邁入了新派武俠小說的殿堂。但古龍之變並非到此為止,而是一路狂奔,讓人目不暇接後,恍然猛醒。原來武俠小說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這樣看。其後他陸續完成《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鐵膽大俠魂》二部曲,堪稱神完氣足,兼有傳統與現代「矛盾統一」之美。
70年代初開始,古龍受寫《蕭十一郎》(由於是先有劇本、後來才有小說)的啟發,減少廢話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強肢體語言和場景烘托。從此古龍的變成了一種似詩、類俳句、非散文的怪異文體。可能古大俠覺得此種方式最能表達他的思想,同時又能最大化的掙到稿費。如《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僅有六種)以及《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無一不是用電影分鏡、換景的手法來寫小說。
這種簡單直接、動漫化的妄舉,對於中國文字是一種傷害。但盡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間的古龍小說卻「一枝獨秀」,正如他所描寫:「他是一個死人,一個絕對的死人。死人是不會說話的,會說話的絕對不是死人。」簡單直接殺了別人,也殺死自己。以至於他成為同輩名家及新進作者模仿的對象。 但同時他也害死了這些沒有他那般天縱其才的跟風作家。
火紅了十年後,古龍75年以後的作品每況愈下,也許是被稱為每部作品後都有一個現實中的女主人公和無數瓶xo消耗了他太多的激情。在看過《護花鈴》等他的半部作品後,深深地理解在後期他江郎才盡後酗酒的痛苦。從一個構思或幾千字的開頭就可以換來巨額的金錢和合同,到後期讀者逐漸冷落、出版商追稿時的無情。英年早逝也許是他自己最渴望的結局。
85年古龍在肝硬化的劇痛中走完了他絢爛的一生。
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只有溫瑞安勉強接過了古龍的槍,不,應該是筆。一九七〇年他以」溫涼玉」筆名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處女作《追殺》(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時年僅十六歲;雖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像豐富,已見潛力。
其早期作品頗受古龍影響,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均可見古的痕跡。自一九八二年推出《布衣神相》起,又加上了若干還珠小說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虛幻色彩甚濃;而《碎夢刀》、及《俠少》、《殺楚》等書,更有許多「詩歌化」的語言文字,耐人尋味。
但由一九八七年開始,溫瑞安卻以「現代派」自居。如《殺了你,好嗎?》、《請•請請• 請請請》、《力拔山河氣蓋世•牛肉麵》、《敬請造反一次》、《沒有說過壞話的可以不看》等等中短篇,最近有一部《乳房》更是不知所雲。且內容橫七豎八排列,以示其「現代」,以此突出視覺效果。
正如他在書中後記中說:「武俠小說必須突變!……成與敗,得與失,我不管,但這樣寫法使我覺得很好玩。」於是中國文字之美,就在溫瑞安的「突變」下,被割裂得支離破碎;而「新派」武俠小說,也在他的「好玩」下,被徹底「異化」掉了。據說他本人也異化了,目前在某精神病醫院療養。
從此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黃易從《大劍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或者說科幻小說,其間有明顯的田中芳樹的痕跡。到《尋秦記》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時代。影響了大批的武俠小說作者,開始轉入玄幻武俠的創作。而黃又變,反而回到正統武俠的路子或者說「異俠」更妥當。其後陸續推出的《破碎虛空》、《翻雲覆雨》均引起強烈反響。《大唐雙龍傳》更是因為互聯網而廣為傳播,讓黃易的名字傳遍華人社會。目前國內多家網站正在連載其新作《邊荒傳說》。
黃易深受司馬翎的影響,首重氣勢,如果說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後大多數人的武功已成定勢,丘處機奈何不了梅超風,那他永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場華山論劍後,敵我雙方的爭斗就變成算術題般簡單了。我的排名高手和小弟多,你就等著挨扁吧!人的潛力一無所知,而中華武術重視精氣神的完美結合。當黃易在其中加入了時間、體力、精神狀態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俠小說可信度。
2000年後出現大批網路作家從事武俠創作,是好事也是壞事,好是大大豐富和繁榮了讀者的可看種類和數量。但由於網路小說多數是連載,必須按時交稿,以及網路作家的不可見和隨意性,導致大量太監作品出現。另有部分作家因為網站倒閉等原因導致作品連載出現中斷。短短的幾年時間,武俠小說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大陸和港台嶄露頭角的年輕作家很多,具備與梁、金、古、黃比肩潛力的也就僅僅幾位。
最有可能首推泥人,以一部《江山如此多嬌》足以奠定其在現代新派武俠小說界的地位,文字流暢,情節飽滿,非常有張力。書中人物眾多,但毫不凌亂。作者明史功底很深,同時借古諷今,在歷史和現實間游刃有餘。如果說缺點的話,就是有不少情色描寫,降低了小說的品質。難以在大陸實體書市場立足。其實《江山》在後期情色部分越來越談。這個轉型與黃易非常類似。大膽預言:泥人病好後將是另一個金庸。
其他如老豬的《紫川》(軍事歷史小說)(確切的說,紫川是部大雜燴,並非嚴格意義的架空歷史),賈羽的《入世龍蛇》,真髓的《真髓》也非常不錯。具有潛力。其他很多作家也不錯,但很多人都走上了玄幻之路,不再是在人力的范圍內進行的斗爭。那應該劃入另一個討論的課題。

㈦ 能幫我推薦一些60年代到80年代左右的比較好的武俠小說!先謝謝啦!

金古梁溫武俠四大家 看看溫瑞安的書也不錯,梁的書沒看幾本不太喜歡!

以經很多年沒看武俠小說了,因為再也沒遇到一本書讓我拿上就有想看完的沖動!除了之前誅仙的前半部分,

好了不廢話了,以前印像中有兩本書不錯「大俠風清揚」還有本「風流老頑童」一本寫風清揚一本寫楊過兒子,當時看反正是挺爽的印像深刻,你可以看下!

㈧ 武俠小說在什麼時候興起的

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的發展經過了以下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大約是民國時期(20世紀三十年代前後),如《鷹爪王》、《風塵三俠》、《蜀山劍俠傳》等。
第二階段,也是興盛階段,時間大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作者主要是港台的武俠名家:梁羽生、金庸、古龍、溫瑞安、黃易、諸葛青雲、倪匡、卧龍生等等。他們掀起了武俠小說的高潮,也可以說是代表了這種小說的最高成就。經典名作如: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和《白發魔女傳》,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飛狐外傳》,古龍的《絕代雙驕》、《楚留香》、《小李飛刀》等等,不勝枚舉呀。
第三階段,也稱「新武俠」,興起於近幾年(21世紀),以大陸作家椴子、鳳歌、步非煙、施定柔等新生代寫作群體。其作品就不一一列舉了。

㈨ 求七八十年代的武俠小說一個書名

,三冊,署名:柳殘陽。另外台灣八十年代初萬盛書店《鐵衛公子斷腸花》,三冊,署名:柳殘陽。1980年台灣合成版柳殘陽小說專緝之《魔尊》,二冊。 求一本武俠小說的書名一七吧~

熱點內容
看小說軟體排行榜 發布:2025-02-13 16:42:05 瀏覽:503
女主有奇葩親戚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2-13 16:41:08 瀏覽:925
女子古代經商小說 發布:2025-02-13 16:37:55 瀏覽:170
重生穿免費完結小說 發布:2025-02-13 16:30:01 瀏覽:24
主角富二代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13 16:16:51 瀏覽:416
言情小說學長放學別走 發布:2025-02-13 16:09:23 瀏覽:608
男主姓秦的都市小說納氣境 發布:2025-02-13 15:46:19 瀏覽:154
科幻小說主角用無限輪 發布:2025-02-13 15:45:34 瀏覽:331
為什麼北京折疊是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13 15:36:04 瀏覽:318
末世網路小說下載 發布:2025-02-13 15:21:33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