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

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3-02 21:38:04

1. 1913年,中國拍攝了由劇評家鄭正秋編寫劇本的第一部故事片

1913年,中國拍攝了由劇評家鄭正秋編寫劇本的第一部故事片是《難夫難妻》

1913年 《難夫難妻》
當攝影機遇到文明戲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定軍山》只是對京劇表演片段的簡單記錄,通常認為,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亞細亞公司出資、發行,新民公司負責具體拍攝的電影《難夫難妻》。該片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鄭正秋兩人導演,而所有的演員都由文明戲的演員擔任。由於當時有男女不能同台的規矩,片中的女角也都由男演員充任。影片現已丟失。根據當時資料記載來看,《難夫難妻》製作簡陋,但它畢竟意味著一個開始,同時也是中國電影傳奇鼻祖張石川與鄭正秋踏入電影事業的第一步。

電影大歷史:故事從這里開始講述

《難夫難妻》———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這件事很宏大。但臨近落筆時,卻難以啟齒。問題只有一個:這部電影丟了,要人如何講述?

網路有奇文一篇,跨越時空,如臨其境:「1913年9月29日,上海。電影就快開場了,鄭正秋坐在新新舞廳劇場的前排左角,心跳如雷。他把上千度的黑圈眼鏡摘下來,反復擦拭,眼前一片迷濛。他無法想像,此時此刻,在劇場門口,慕名而來的觀眾正如潮水般涌動,幾乎要將門廳擠垮。他們蜂擁而至,不是為了欣賞穿著Modern Dress的時髦舞女們大跳西洋舞,而是為了觀看一部名為《難夫難妻》的電影……」

春秋筆法,揮灑自如。令人心動之餘,不免生出恐懼。某某影史評價《難夫難妻》的導演鄭正秋與張石川———這兩位中國電影拓荒者———說鄭正秋有多麼憂國憂民,說張石川卻只求娛樂大眾。意識形態陰影倏然籠罩,令人汗顏。也許,跳出某某影史影評的圈套,這個持續一年之久的專題也就有了自己的靈肉。

從僅有的文獻看,《難夫難妻》是中國第一部有編劇、開始講故事的電影,這並不簡單。《難夫難妻》的劇本是鄭正秋根據他家鄉潮州的鄉俗風情撰寫而成。故事講述:乾坤二家欲結秦晉之好,於是不顧子女意願,請媒人代為奔走。經媒人甜言蜜語,此欺彼詐,又經繁文縟節,擇吉成親,拜天地入洞房。一對素不相識的男女逼成夫妻。

這個單細胞的故事而今聽來乏味至極,但卻意非尋常。從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誕生,到1913年《難夫難妻》登場,中國電影終於開始了用鏡頭講述故事的旅程。

盡管,從表面上看,《難夫難妻》的拍攝手法並沒有產生什麼技術性的飛躍,按張石川在《自我導演以來》一文中的說法:「導演技巧是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攝影機的地位擺好了,就吩咐演員在鏡頭前面做戲,各種的表演和動作,連續不斷地表演下去,直到二百尺一盒的膠片拍完為止。」「鏡頭地位是永不變動的,永遠是一個『遠景』……倘使片子拍完了而動作表情還沒告一段落,那麼續拍的時候,也就依照這種動作繼續拍下去。」從某種意義上講,《難夫難妻》和用攝影機完整地拍下一出當時流行的文明戲並無差別。但是,這個過程卻預示了一種全新的講故事的語言開始在中國大地興起。它的意義絕不亞於中國第一部小說的誕生。

說到講故事,聯想到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電視報,「故事片」一詞似乎是那時每部教育意義十足的電影前面的特定稱謂。而如今,恐怕再沒有一篇影評敢使用這么老土的詞彙。「故事片」一詞的消亡也許代表著中國電影界的整體進化。但這卻並不意味著中國電影已經像好萊塢一樣找到了一種屬於自己的講故事的方法。在迷惘中,中國電影仍然努力地尋找著故事與表達,從《難夫難妻》這個坐標原點中射出的卻不知是不是一條永無止境的射線。

「文明戲」與中國故事片之始

雖然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但現代話劇的形成竟然也是與中國電影同步前行的。電影與話劇均為「舶來品」,中國人最早看到的電影是外國人帶來放映的「西洋影戲」,中國話劇的初創也是受到當時日本興盛的「新派劇」所感召,春秋社的發起人如曾孝公、李叔同等人均是一些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

當時,人們一般稱這種剛剛輸入的戲劇樣式為「新劇」,取「新型的戲」之意,區別於舊戲,把「新劇」叫做「文明戲」。「文明戲」的「文明」二字則是熱情的觀眾贈予的美稱,表示「進步或先進」的意思。文明新戲在當時社會成為了一個流行的名詞。1911年至1912年是文明戲的全盛時期,辛亥革命成功後,宣傳與鼓吹革命思想的文明新戲團因其與群眾聲氣相投而受到普遍歡迎。

當時著名劇團有春秋社(曾孝公、李叔同)、新民社(鄭正秋等)、民鳴社(張石川)等,後兩家的主要成員都是中國早期電影的骨幹。新劇的演出劇目多半以贊美江湖豪俠、自由婚姻或揭露官場腐敗等為內容。社會大變動時期,人們來到劇場,不只是為看戲,更為聽到議論,知道新的事實。而政權更迭,使統治者一時無暇顧及新劇藝人們的活動,這就給予當時的新戲以較大的自由,使他們可以滿足觀眾的要求,編演出一系列往日不敢演或不能演的新劇。即使有幼稚、粗糙或不妥的地方,也被看戲人原諒了。

到1917、1918兩年,文明戲已趨於衰敗,因為文明戲演出並不嚴格遵守劇本,後來甚至完全棄擲劇本不顧,只是簡單地利用一點情節,在表演上,不排練、不試演,有時甚至演員上場後還不清楚情節,據說一出叫《秋瑾》的戲開幕前演員還突然大喊:「哎呀,這個秋瑾是男是女啊?」那時候,「文明戲」這一稱號則已經有蔑視、鄙夷、貶斥的意味。

2. 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武打電影是什麼

早在1928年,中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里,明星公司的鄭正秋就將當時傳播甚廣的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拍成電影《火燒紅蓮寺》,隨後明星公司一直續拍,到1930年共出了18集,掀起了功夫片的第一個高潮。當時的功夫片主要是根據神怪功夫小說改編的,大多離奇荒誕、宣揚神功奇術。據不完全統計,到功夫片退潮的1932年4年間共拍攝了250餘部神怪功夫片,占當時影片總數的60%以上。
(不可考證了)
http://news.sina.com.cn/c/2005-07-18/12097254559.shtml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http://ent.newssc.org/system/2005/10/17/000003687.shtml

3. 鄭正秋1928年的武俠電影叫什麼

鄭正秋1928年的武俠電影叫《黑衣女俠》。《黑衣女俠》是程步高、鄭正秋執導的武俠片,由鄭小秋、丁子明、黃君甫、王夢石等主演。影片於192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講述了柳老貴的一雙兒女景華和美華,在戲班中分任生旦二角。軍長參謀長范之固垂涎美華的美色,被美華拒絕,遂借總管軍政黃彪之手殺了景華和老貴。美華在武凈王寶奎的幫助下免遭不幸,於是和王學習武藝,以待復仇之用。

一日,羅公子外出巧遇在路旁哭泣的美華,憐之贈以百金後離去。范無意中殺了黃,謊稱黃自殺,取代了黃的位置。羅感到疑惑,范遂將其囚禁。深夜,羅被美華所扮的黑衣女俠救走。羅、美華、王與革命分子一起殺了范。

劇情簡介:

伶工柳老貴因年老退為掌班,其子景華與女美華分任生旦。武凈王寶奎性憨直。邀角王大,為一嗜利之徒。當地軍閥督署參謀長范之固,垂涎美華,時至後台糾纏,美華厭惡,終不就範。一天,景華、王大路經公園,遇軍閥黃彪之七姨太。

七姨太看中景華少年英俊,命隨行馬弁跟蹤。馬弁賄王大,王大乃邀景華飲於餐室,轉贈鑽戒。移時七姨太至,景華不從,跪地乞赦。七姨太無奈,憤而逐之。美華從寶奎習藝,寶奎痴肥未娶,單戀美華,自知非分,未敢明示。

4. 鄭正秋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火 燒 紅 蓮 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 燒 紅 蓮 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 影史上第一次武 俠神 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 影 壇上最富於中國 特 色的電影種類。

5.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火燒紅蓮寺》。

《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

(5)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擴展閱讀

《火燒紅蓮寺》誕生在1927年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以後,其時國民黨屠殺昨日的同盟者共產黨人的屠刀,令社會充滿了血腥和失敗的氣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緒也在社會上彌漫。

這部影片的問世曾被視為滿足人們逃避現實情緒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就電影本身而言,《火燒紅蓮寺》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影響。它在商業上的成功為中國電影在市場上的立足開辟了一種電影樣式。

《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故此後在三年內連續拍出了18集,足見其商業的成功,同時更引來了無數的效仿者。

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同時,片中的一些特技攝影在當時也充滿了創新意識,銀幕上的劍光鬥法、隱形遁跡、空中飛行、口吐飛劍、掌心發雷等種種絕技,也使它獲得了「武俠神怪片」的惡名。

1931年,鑒於武俠神怪熱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極不相符,國民政府下屬的電影檢查委員會下令查禁包括《火燒紅蓮寺》在內的所有宣揚怪力亂神的電影,這一波武俠神怪片熱潮戛然而止。不過,一些導演遂轉至香港,並於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燒紅蓮寺》,武俠電影的傳統也在香港得到傳承。

6. 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火燒紅蓮寺》,《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鄭正秋改編,蕭英主演。

《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故此後在三年內連續拍出了18集,足見其商業的成功,同時更引來了無數的效仿者。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

(6)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擴展閱讀

《火燒紅蓮寺》誕生在1927年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以後,其時國民黨屠殺昨日的同盟者共產黨人的屠刀,令社會充滿了血腥和失敗的氣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緒也在社會上彌漫。

這部影片的問世曾被視為滿足人們逃避現實情緒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就電影本身而言,《火燒紅蓮寺》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影響。它在商業上的成功為中國電影在市場上的立足開辟了一種電影樣式。

7. 求 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 百度雲資源,謝謝

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提取碼:3gdg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8. 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火燒紅蓮寺》。

1928年,張石川、鄭正秋對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進行改編,拍攝了電影《火燒紅蓮寺》,成為華語電影發展史上的首部武俠電影。華語電影的武俠片時代,因為這部《火燒紅蓮寺》正式開啟。《火燒紅蓮寺》之後,武俠片的風潮開始興起。此時的「明星影片公司」也為《火燒紅蓮寺》先後策劃、拍攝了18部續集。

1928年到1931年之間,類似於《火燒紅蓮寺》的作品層出不窮。1931年,國民政府下令,查禁包括《火燒紅蓮寺》在內的所有宣揚怪力亂神的電影作品。原因是這類作品以怪力故事宣揚迷信思想。而民國時期的這股武俠熱潮,也隨著一紙禁令,在1931年歸於平靜。

(8)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擴展閱讀:

《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故此後在三年內連續拍出了18集,足見其商業的成功,同時更引來了無數的效仿者。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

這部影片的問世曾被視為滿足人們逃避現實情緒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就電影本身而言,《火燒紅蓮寺》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影響。它在商業上的成功為中國電影在市場上的立足開辟了一種電影樣式。

9.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什麼由張石川執導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我在網上幫你搜索,他們查到你說的這個內容,然後再答復你嗎?

10.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火燒紅蓮寺》。

《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

影片評價

《火燒紅蓮寺》的攝影師叫董克毅,堪稱上世紀20年代的喬治·盧卡斯。他不僅創造出「接頂」法,把畫在玻璃板上的紅蓮寺頂與沒有寺頂的布景巧妙地拍在一起。

構成完整的紅蓮寺輝煌建築,還透過真實人物與卡通形象融合的辦法表現「劍光鬥法」,在銀幕上將人任意放大和縮小,甚至完成「分身」的特技攝影技術。

熱點內容
花都透視仙醫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13 20:55:58 瀏覽:413
古代女人人受性刑小說 發布:2025-02-13 20:51:16 瀏覽:594
穿越寵妻冥婚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13 20:22:57 瀏覽:988
先生我們不約小說免費全文 發布:2025-02-13 19:10:09 瀏覽:194
武俠小說郭襄女俠 發布:2025-02-13 19:02:02 瀏覽:483
秦始皇重生在現代的小說 發布:2025-02-13 18:45:03 瀏覽:831
女主叫滿滿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13 18:44:55 瀏覽:548
好看的女強玄幻小說小紅書 發布:2025-02-13 18:39:15 瀏覽:766
完結鬼怪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13 18:30:40 瀏覽:544
港台言情小說下載 發布:2025-02-13 18:16:27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