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裡面的毒酒
Ⅰ 武俠小說中,何太沖逼下誰喝毒酒
張無忌
張無忌救了何太沖愛妾五姑的性命,卻是得罪了昆侖派的「太上掌門」班淑嫻。
班淑嫻逼他喝光毒酒,無忌眼望何太沖,盼他能從旁說幾句好話,哪知何太沖竟低了頭一言不發。張無忌施計騙何太沖送自己和楊不悔出了昆侖山三聖堂,年輕識淺的他好心告訴何太沖真相,卻被怒發如狂的何太沖打得雙頰腫起,滿口鮮血,又被他使出真力,擲向山石,若非楊逍適時相救,無忌已然腦漿迸裂、死於非命!後來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時,何太沖夫婦怕他說出以前的醜事,定要殺之滅口而後快。
Ⅱ 在金庸的小說中,哪些毒葯曾經讓主角們吃過虧
一部優秀的武俠小說一定會包含俠、情、劍、武四個部分,而金庸武俠小說博大精深,他會把琴棋書畫,酒文化,醫術,毒功等等都融入進來,成就了他殿堂級武俠宗師的地位。江湖,有正有邪。武俠都世界,不單單有武功絕學,還有千奇百怪的靈丹妙葯,有靈丹妙葯,自然也有不世奇毒。神鵰俠侶情花毒,飛狐傳里的七星海棠,葯神里的女兒紅,鹿鼎記里的花骨粉,都給人帶來很大的危害,都是醫毒高手,《天龍八部》里有段譽吃的那隻蜈蚣、毒蛤蟆,西夏用的迷葯悲酥清風、阿紫練功用的毒物,冰蠶,丁春秋的三笑逍遙散。
服之日久,體內的情花毒就可以被清除。但是後面有人猜測,斷腸草只能壓制絕情谷的情花毒,而不能根除。歐陽鋒曾在此片裡面使用過兩回,第一回是跟老頑童打賭,歐陽鋒說只用一滴蛇毒便可盡屠海中鯊魚,在把蛇毒滴入打撈上來的鯊魚體內,扔到海里,不出一會海里盡是死掉的鯊魚,可見此毒的威力。生死符,用來控制人。情花毒,要用斷腸草解毒。丁春秋的用五種毒物互相殘殺留下的叫什麼名字的毒品。
Ⅲ 武俠小說里的毒物有哪些
武俠小說里的毒物有:
1.十香軟筋散
西域番僧獻給元朝汝陽王之女趙敏的毒葯。此葯無色無味,葯性一發作便全身筋骨酸軟,數日後雖行動如常,內力已半點發揮不出。趙敏設計用此葯困倒武林六大門派高手,一齊擄到大都萬安寺內。幸得張無忌等人盜得解葯相救。(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2.七星海棠
花名。其葉與尋常海棠無異,花瓣緊貼枝幹而生,花枝如鐵,花瓣上有七個小小的黃點。其花的根莖花葉均劇毒無比,但不加煉制,便不會傷人。製成毒物後無色無臭,無影無蹤,令人防不勝防,死者臉上還帶著怡然的微笑。堪稱天下毒物之王。毒手葯王的師父從海外攜歸其種,但極難培植。葯王的女弟子程靈素找到用酒澆灌的法門,終獲成功。她將之溶於蠟燭之中,當蠟燭燃燒時毒氣放出,毒死了同門中欺師滅祖的逆徒。(見金庸《飛狐外傳》)
3.七巧化骨散
至毒之葯。人一旦中之,在半個時辰內就會皮肉潰蘭,銷骨為水。小公子曾用此葯傷及蕭十一郎。(見古龍《蕭十一郎》)
4.七步催魂散
毒葯。摻入酒中,常人只需飲半杯,便會在七步之內命喪黃泉,七孔流血而亡。武功非凡的君無忌誤服此毒酒後,以無比精湛之內力,將毒氣拘於下腹丹田,定神之後以混元氣功化毒成氣,排出體外,得以保全生命。(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5.九品紅
毒葯。匯集世間九種最厲害的至毒,加以提純研粉相互摻合,或溶於水,或搓為丸。只須芥子般大小,投之以飲水湯食,即可置數十人於死命。或吹散空氣中,常人吸上一口,當即七孔流血而亡。無憂公主朱翠婢子新鳳曾中此毒,幸喜她練過「固磐」氣功,且血液中有抗毒因素,加以海無顏所贈化毒丹才得以倖免於難。朱翠亦曾中此毒,因事先服過化毒丹,毒未立發,為青霞劍主李妙真治癒。(見蕭逸《無憂公主》)
6.三屍腦神丹
日月神教教主東方不敗的一種陰損毒葯。葯中有一種屍蟲,服食後一無異狀,但到了每年端午節午時,若不及時服用克制屍蟲的解葯,屍蟲便會脫伏而出。一經入腦,服此葯者行動便如鬼似妖,連父母妻子也會咬來吃了。東方不敗強令屬下服用此葯,每年以解葯相要挾,以使他們死心塌地聽從驅使。(見金庸《笑傲江湖》)
7.三蟲三草劇毒
用蝮蛇、蜘蛛等三種毒蟲和斷腸草等三種毒草熔粉而成的毒葯。中毒後毒性分批攻入五臟六腑,直至身亡。解法是服牛黃血竭丹和玉龍蘇合散,再用針灸剌入湧泉、鳩尾等穴散毒。蝶谷醫仙胡青牛與愛妻毒仙王難姑鬥法,服下此毒,幸得張無忌救治而愈。(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8.萬妙散功煙
西南苗疆的瘴癘毒氣聚成一的種毒煙。能使人嗅之中毒、散去功力,並可能於七日之後骨肉齊消、化為濃血而死。惡魔即曾以抽旱煙為幌子,噴出散功煙,企圖使諸葛寬中毒。(見諸葛青雲《武林三鳳》)
9.千日醉蘭
苗疆特產的一種奇花,屬墨蘭類。用含有硫磺的礦泉水澆灌,會發出一種異香,吸了便如中酒而昏醉不醒。湘西苗峒三公主賽蒙花以此花醉倒谷嘯風。(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10.女兒紅
一種毒菌。外表看上去十分鮮艷,生長於極陰濕之地,屬毒菌,人若是吃了,不出三五天,便會患一種怪病,這種病起初時倒也沒什麼,只不過覺得有些暈暈欲睡,精神恍惚,就好像得了相思病似的,除非每隔幾個月能找到一種十分珍貴的植物惡婆草吃下去,否則這相思病就要越來越重,不出一年便一命嗚呼。江小魚為了救花無缺,嚴辭逼問偽君子江玉郎,江玉郎則以此要挾江小魚吃下此種毒菌,江小魚遇事義字當先,毫不猶豫地吃下這種毒菌。(見古龍《絕代雙驕》)
Ⅳ 武俠小說中都有哪些毒葯,列舉一下
[ZT]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毒葯~
斷腸草
看過《神鵰俠侶》的同志一定會記得楊過中了情花之毒後是怎麼解毒的,那就是用斷腸草以毒攻毒。斷腸草原來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根本不是象書中說的那樣是小草,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具原書上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鹼水和催吐劑,洗胃後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後服用可解毒。
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葯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葯,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
雷公騰
雷公騰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功能與主治】雷公藤有殺蟲、消炎、解毒之效,是我國江浙一帶菜園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有祛風,解毒,殺蟲功能。也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麻風等。其根、葉、花均可搗爛外敷,但用根敷後,過半小時須取去,否則起泡。
【中毒症狀】潛伏期一般2小時左右如煎服或同時飲酒的症狀就出現更早,且更嚴重。一般死亡時間約在24小時左右,最多不超過4天。中毒開始出現頭暈頭痛、心悸乏力、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肌肉疼痛、嚎叫掙扎、四肢麻木或抽搐、肝腎區疼痛。血便、少尿、浮腫,偶有血尿、尿儲留、血壓下降、唇甲發紺,嚴重時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偶因心肌損害並發心律失常、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鼻出血、吐血水、全身及寒丸疼痛,後期毛發脫落,皮膚接觸時可引起炎症。
【解救方法】1、毒後能度過5天,預後較好。接觸中毒者應立即脫離現場。。
2、治療中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肝腎區疼痛、尿中出現蛋白及血清轉氨酶升高時應立即停葯。
3、盡快催吐、洗胃、導瀉、灌腸。
4.、靜脈輸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鹽水。
另;對症治療:如肺水腫、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等均應按常規方法進行搶救。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時,立即應用透析療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經症狀可用安定等。
另一種斷腸草—鉤吻,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黃藤、斷腸草、吻葛(這兩個見於《夢溪筆談》)朝陽草、大茶葯、大茶藤、虎狼草、梭葛草、大炮葉,黃花苦晚藤、黃猛菜、發冷藤、藤黃、大茶葉(廣西名)大雞苦蔓等。是馬錢科植物(荊蠻兄,我見到的資料如此)一年生藤本。喜陽、卵狀長圓葉對生,開小黃花,5萼漏斗狀,卵狀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閩、粵、滇、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鉤吻素子(最多)、寅(最劇)、卯、甲、丙、辰、乙等生物鹼。
鉤吻素寅動物實驗致死量為0.8mg/kg(夠狠)症狀為呼吸麻痹,鉤吻素乙症狀同,但有趣的是,此時動物心臟仍跳動,而且麻黃鹼等物質無明顯的解救作用,這就證明鉤吻素不是作用於中樞神經或末梢神經,根據中毒後有肌肉虛弱表現,故一般認為其是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的。鉤吻素甲毒性較弱,可用作鎮痛劑與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們都沒有麻痹神經節的作用,這與箭毒科不同。對腎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製作用,也就是說可以抑制心臟和使血壓下降。
鉤吻素類(主要是鉤吻素甲)可以治療神經痛尤其是三叉神經痛(好啊!有點醫學知識的都知道三叉神經痛有多討厭!)還可治療急性脊髓灰白質炎(更好了!)不過要命的是這東西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相差無幾,用起來總叫人提心吊膽的,一旦呼吸有異常就要趕快採取措施。(它還真能治一些討厭的病,看來金大俠胡扯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根據)外用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癰疽、金創等。
中毒症狀為:神經肌肉麻痹、復視、消化道灼痛、嘔吐、腹瀉、腹漲或便秘、心跳先快後慢、呼吸困難、虛脫等。前面提到鉤吻素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這就使對它的處理比較棘手,無特效葯,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導瀉等,中葯可用三黃湯(黃岑、黃蓮、黃柏、甘草)灌服,或金銀花榨汁和黃糖灌服等,還有一個偏方:鮮羊血乘熱灌服也有效果。
鴆酒
鴆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比鷹大,鳴聲大而凄厲。其羽毛有劇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但考慮實際情況,估計這只是傳說,久而久之鴆酒就成了毒酒的統稱。一種說法:鴆不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實際存在,即食蛇鷹,小型猛禽比雞大不了多少,在南方山區分布較廣,如武當山地區。因其食蛇故被誤認為體有劇毒,道士做法時的「禹步」經考證即為對其捕蛇時動作的模仿。還有一種說法,鴆是一種稀有未知鳥類,被人捕殺干凈。
鶴頂紅
也常在小說中出現,但查閱所有書籍,都沒有這個條目,鶴有鶴肉、鶴骨和鶴腦可入葯,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葯。比方鶴腦,可增強目力,使人夜能見物。鶴頂紅究竟是什麼,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說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為紅信石是紅色的就用了鶴頂紅這個名字,傳說古時為官者將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時用來自殺,方為可信。砷進入人體後,會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番木鱉
就是馬錢子,是馬錢科植物馬錢子和雲南馬錢子的種子。扁圓形或扁橢圓形,直徑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邊緣稍隆起,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堅硬。毒性成分主要為番木鱉鹼(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寧)和馬錢子鹼(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於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後遺症,類風濕性關節痛,據說還可用於重症肌無力。中毒症狀是最初出現頭痛、頭暈、煩燥、呼吸增強、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難,呼吸加重,瞳孔縮小、胸部脹悶、呼吸不暢,全身發緊,然後伸肌與屈肌同時作極度收縮、對聽、視、味、感覺等過度敏感,繼而發生典型的土的寧驚厥症狀,最後呼吸肌強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樞抑制葯以制止驚厥,如阿米安鈉、戊巴比妥鈉或安定靜注。然後洗胃,再後用甘草、綠豆、防風、銘藤、青黛(沖服)、生薑各適量水煎服,連續服4劑。
天然砒霜
化學成分As2 O3,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 單晶晶形為八面體, 也有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星狀、皮殼狀、毛發狀、土狀、鍾乳狀。 白色有時帶天藍、黃、紅色調,也有無色, 條痕白色或淡黃。玻璃至金剛光澤, 亦有油脂、絲絹光澤。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性脆,溶於水,有劇毒。
砒石
為天然產含砷礦物砷華、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製成品。又名信石。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責州等地。商品有紅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葯用以紅信石為主。凡砒石,須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或以綠豆同煮以減其毒。研細粉用。砒石升華之精製品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劇。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少數為選取天然的砷華礦石,多數為加工製成。加工方法很多,茲舉老法和新法各一種如下:①老法 將毒砂砸成小塊,除去雜石,與煤、木炭或木材燒煉,然後升華,即為信石,此法設備簡單,但有害健康。②新法 選取純凈的雄黃,砸成10厘米上下的塊,點燃之,使雄黃燃燒,生成氣態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後通過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為信石。二氧化硫另從煙道排出。
【炮製方法】:去凈雜質,砸碎,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研為細粉。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後,入紫背天葵、石尤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從己至申。便用甘草水浸,從申至子,出,拭乾,卻入瓶盛,於火中煅,別研三萬下用之。」 ②《日華子本草》:「砒石,醋煮殺毒乃用。」
【考證】:出自《開寶本草》①《綱目》:「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醫家皆言生砒輕見火則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今所用多是飛煉者,蓋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為愈乎。」②《內科新說》:「信石有大毒,服之令胃熱劇,驟生大炎,甚至潰爛而死,至痛至苦。信石雖有大毒,少用些微入葯,則大有功力。作信石水母,用上等信石一錢二分,加鹽二錢,雨水一斤,微火熬至十二兩,鹼與信石融合,兩俱不見,是為信石水母。每用信石水母一兩,加清水十二兩,每服一兩,日服二、三次,計服每一兩,雨水中僅有信石十二分厘之一耳。此水治發寒熱瘧證,大有效驗,並能治皮病各種癬。」
【生葯材鑒定】:有紅信石、白信石兩種,葯用以紅信石為主。①紅信石 又名:紅礬、紅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白色,有黃色和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碩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紅潤、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砸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白、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以上葯材,產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顯微鑒定: 本品於偏光鏡下:無色透明。高正突起。折射率N=1.75,具交錯解紋理。正交偏光鏡下,顯勻質性。
【中葯化學成分】:砒石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升華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為As2 O3。紅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紅色礦物質的一種砒石。 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硅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
【中葯化學鑒定】:取本品少許置閉口管中緩緩加熱,有白色升華(As4O6)(純品137℃升華)生成。(1)取少許上述升華物加水2ml,加氫氧化鈉試液4滴,煮沸使溶,冷後加硝酸銀試液2 滴,產生黃色沉澱。(2)另取上述升華物少許,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亞砷酸,加硫化氫試液及濃鹽酸後生成絮凝狀黃色沉澱。尚可用X射線衍射法、差熱熱重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進行鑒定。
致死劑量0。1-0。2克
麻痹型:當極大量的砷進入體內,出現中樞神經麻痹症狀,發生四肢疼痛性痙攣,意思模糊、澹妄、昏迷,數小時內死亡,此型少見。急性型:出現明顯的胃腸炎症狀, 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水樣,有時帶血,嚴重者酷似霍亂,一兩天內死亡。此型多見。——引自《中國法醫學》
金剛石
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後, 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 不及時治療會死於胃出血, 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慢性毒葯曾流行在義大利豪門之間。
夾竹桃
據法醫學資料,致死劑量20-30 片葉子,全身有毒。
烏頭
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互生,革質,卵圓形,三裂,兩則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邊沿有缺刻。5萼圓錐花序,花瓣2,果實為長圓形,花期6-7月、果7-8月。遼、豫、魯、甘、陝、浙、贛、徽、湘、鄂、川、滇、貴、都有分布。
烏頭這個名稱一般指的是川烏頭,還有草烏頭,一般指的是野生種烏頭和其他多種同屬植物,比如北烏頭(藍烏拉花)、太白烏頭(金牛七)等,是中葯學上的名稱。
烏頭含有多種生物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烏頭鹼、川烏鹼甲、川烏鹼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烏頭鹼的毒性表現為:
1、可突然加快心率、引發心率紊亂,解剖證明死於烏頭鹼中毒者的心臟收縮如桑椹狀。
2、可擴張血管,迅速使血壓下降。
3、影響腎上腺的活動,特別是能顯著的降低抗壞血酸的含量。
4、抑制中樞神經,呼吸中樞。
中毒表現為:嘔吐、腹瀉、昏迷、肢體發麻、呼吸困難、脈搏血壓體溫下降、心率紊亂(這好像都是些廢話)
急救一般用大劑量阿托品(托品鹼可緩解心臟中毒,類似還有普路卡因、抗組織胺、奎寧丁)、利多卡因、乾薑和甘草、金銀花、綠豆、犀角等中葯。黃芪、遠志、牛奶等也有一定效果。古時的標准軍用毒葯,塗抹兵器,配置火葯,關公刮骨療毒就是療得烏頭的毒。
短柄烏頭(雪上一枝蒿)
附子是烏頭(特指川烏頭栽培品)的旁生根,也叫子根,中醫講究在夏至和小暑之間發掘,好像是因為什麼「其性辛甘,大熱」的緣故,這時的未加工品稱「泥附子」。之後用鹽鹵和食鹽混合液浸泡再曬乾的叫「鹽附子」,用鹵水煮沸再用較稀的鹵水浸過後用黃糖、菜油調色再蒸熟曬乾的叫「黑順片」(黑附子),不用黃糖、菜油調色直接蒸熟曬干用硫漂白的叫「白附片」(明附片、雄片)。因其「性辛甘,大熱」中醫多用於各種「寒疾、風疾」比如傷寒、中風、風濕等,現在還多製成注射液用來治療心力衰竭。
附子的毒性同烏頭,但比較弱,只不過它是一味常用葯,所以中毒情況也較多見,但是很少有死亡的。一般的附子中毒多有患者本身因素在其中,比如有過敏體制什麼的,只要搶救及時不會有危險的,具體措施和對付烏頭中毒一樣。
另外參附湯是中葯中最後的急救手段,用來調命的。但那個東西不能急用,需要久煎,所以中醫院就只能整天煎著那麼一鍋。
見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樹「,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
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人常把它塗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秒殺。
原產東南亞。我國海南,西雙版納植物園中可見。
(圖略)攝於儋州海南熱帶植物園.據估計,理論上這棵樹足以放倒全海南人民
奎寧
這是什麼東西就不用我多說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它除了能夠有效殺滅瘧疾原蟲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墮胎,(一向很懷疑那幫驕奢淫逸的歐洲殖民貴族要那麼多的奎寧究竟實干什麼用的,尤其是耶穌會的那幫道貌岸然的傢伙們)
奎寧可以破壞平滑肌肌原蛋白,使平滑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有些像瘧疾打擺子啊,有趣)想一想妊娠中的子宮平滑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會有怎樣的結果?但同時,過量的奎寧會抑制心肌並引起血管擴張,還會擾亂汗腺分泌會導致脫水,刺激消化道引發內出血。最後導致心肺等的功能衰竭。
奎寧的致死量為8g,因其易於吸收,一般30min內即出現耳鳴、眼花、惡心、嘔吐、頭昏、口唇發青、體溫下降、1-2h內即可死於呼吸麻痹。奎寧還會引起視網膜細胞的變性,嚴重的會導致視神經萎縮,也就是說奎寧中毒的後遺症很有可能是失明。
奎寧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葯(就我所知)急救仍多為洗胃、灌腸,因為它易於吸收,同時又不是高效毒葯,(想一想那麼苦的東西沒人會把它當毒葯的)當出現症狀時就已經晚了。同樣急性酒精中毒也幾乎是沒救的,而對付比它們厲害的多的砷毒、蛇毒卻都有特效葯,真有意思,這就是辯證法吧。
最後是最常用的兩味中葯解毒葯。
甘草,中葯稱為葯王,能解各類葯物中毒,可惜現在為了挖它,破壞了大片草原,發菜、甘草,寧夏之寶,但為了挖他們,卻破壞了寧夏的環境。
金銀花,全國大多數地方都有,是很好的飲品。
Ⅳ 武俠小說中都有哪些毒葯
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毒葯~
斷腸草
看過《神鵰俠侶》的同志一定會記得楊過中了情花之毒後是怎麼解毒的,那就是用斷腸草以毒攻毒。斷腸草原來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根本不是象書中說的那樣是小草,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具原書上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鹼水和催吐劑,洗胃後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後服用可解毒。
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葯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葯,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
雷公騰
雷公騰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功能與主治】雷公藤有殺蟲、消炎、解毒之效,是我國江浙一帶菜園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有祛風,解毒,殺蟲功能。也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麻風等。其根、葉、花均可搗爛外敷,但用根敷後,過半小時須取去,否則起泡。
【中毒症狀】潛伏期一般2小時左右如煎服或同時飲酒的症狀就出現更早,且更嚴重。一般死亡時間約在24小時左右,最多不超過4天。中毒開始出現頭暈頭痛、心悸乏力、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肌肉疼痛、嚎叫掙扎、四肢麻木或抽搐、肝腎區疼痛。血便、少尿、浮腫,偶有血尿、尿儲留、血壓下降、唇甲發紺,嚴重時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偶因心肌損害並發心律失常、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鼻出血、吐血水、全身及寒丸疼痛,後期毛發脫落,皮膚接觸時可引起炎症。
【解救方法】1、毒後能度過5天,預後較好。接觸中毒者應立即脫離現場。。
2、治療中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肝腎區疼痛、尿中出現蛋白及血清轉氨酶升高時應立即停葯。
3、盡快催吐、洗胃、導瀉、灌腸。
4.、靜脈輸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鹽水。
另;對症治療:如肺水腫、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等均應按常規方法進行搶救。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時,立即應用透析療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經症狀可用安定等。
另一種斷腸草—鉤吻,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黃藤、斷腸草、吻葛(這兩個見於《夢溪筆談》)朝陽草、大茶葯、大茶藤、虎狼草、梭葛草、大炮葉,黃花苦晚藤、黃猛菜、發冷藤、藤黃、大茶葉(廣西名)大雞苦蔓等。是馬錢科植物(荊蠻兄,我見到的資料如此)一年生藤本。喜陽、卵狀長圓葉對生,開小黃花,5萼漏斗狀,卵狀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閩、粵、滇、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鉤吻素子(最多)、寅(最劇)、卯、甲、丙、辰、乙等生物鹼。
鉤吻素寅動物實驗致死量為0.8mg/kg(夠狠)症狀為呼吸麻痹,鉤吻素乙症狀同,但有趣的是,此時動物心臟仍跳動,而且麻黃鹼等物質無明顯的解救作用,這就證明鉤吻素不是作用於中樞神經或末梢神經,根據中毒後有肌肉虛弱表現,故一般認為其是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的。鉤吻素甲毒性較弱,可用作鎮痛劑與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們都沒有麻痹神經節的作用,這與箭毒科不同。對腎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製作用,也就是說可以抑制心臟和使血壓下降。
鉤吻素類(主要是鉤吻素甲)可以治療神經痛尤其是三叉神經痛(好啊!有點醫學知識的都知道三叉神經痛有多討厭!)還可治療急性脊髓灰白質炎(更好了!)不過要命的是這東西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相差無幾,用起來總叫人提心吊膽的,一旦呼吸有異常就要趕快採取措施。(它還真能治一些討厭的病,看來金大俠胡扯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根據)外用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癰疽、金創等。
中毒症狀為:神經肌肉麻痹、復視、消化道灼痛、嘔吐、腹瀉、腹漲或便秘、心跳先快後慢、呼吸困難、虛脫等。前面提到鉤吻素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這就使對它的處理比較棘手,無特效葯,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導瀉等,中葯可用三黃湯(黃岑、黃蓮、黃柏、甘草)灌服,或金銀花榨汁和黃糖灌服等,還有一個偏方:鮮羊血乘熱灌服也有效果。
鴆酒
鴆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比鷹大,鳴聲大而凄厲。其羽毛有劇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但考慮實際情況,估計這只是傳說,久而久之鴆酒就成了毒酒的統稱。一種說法:鴆不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實際存在,即食蛇鷹,小型猛禽比雞大不了多少,在南方山區分布較廣,如武當山地區。因其食蛇故被誤認為體有劇毒,道士做法時的「禹步」經考證即為對其捕蛇時動作的模仿。還有一種說法,鴆是一種稀有未知鳥類,被人捕殺干凈。
鶴頂紅
也常在小說中出現,但查閱所有書籍,都沒有這個條目,鶴有鶴肉、鶴骨和鶴腦可入葯,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葯。比方鶴腦,可增強目力,使人夜能見物。鶴頂紅究竟是什麼,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說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為紅信石是紅色的就用了鶴頂紅這個名字,傳說古時為官者將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時用來自殺,方為可信。砷進入人體後,會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番木鱉
就是馬錢子,是馬錢科植物馬錢子和雲南馬錢子的種子。扁圓形或扁橢圓形,直徑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邊緣稍隆起,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堅硬。毒性成分主要為番木鱉鹼(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寧)和馬錢子鹼(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於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後遺症,類風濕性關節痛,據說還可用於重症肌無力。中毒症狀是最初出現頭痛、頭暈、煩燥、呼吸增強、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難,呼吸加重,瞳孔縮小、胸部脹悶、呼吸不暢,全身發緊,然後伸肌與屈肌同時作極度收縮、對聽、視、味、感覺等過度敏感,繼而發生典型的土的寧驚厥症狀,最後呼吸肌強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樞抑制葯以制止驚厥,如阿米安鈉、戊巴比妥鈉或安定靜注。然後洗胃,再後用甘草、綠豆、防風、銘藤、青黛(沖服)、生薑各適量水煎服,連續服4劑。
天然砒霜
化學成分As2 O3,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 單晶晶形為八面體, 也有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星狀、皮殼狀、毛發狀、土狀、鍾乳狀。 白色有時帶天藍、黃、紅色調,也有無色, 條痕白色或淡黃。玻璃至金剛光澤, 亦有油脂、絲絹光澤。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性脆,溶於水,有劇毒。
砒石
為天然產含砷礦物砷華、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製成品。又名信石。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責州等地。商品有紅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葯用以紅信石為主。凡砒石,須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或以綠豆同煮以減其毒。研細粉用。砒石升華之精製品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劇。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少數為選取天然的砷華礦石,多數為加工製成。加工方法很多,茲舉老法和新法各一種如下:①老法 將毒砂砸成小塊,除去雜石,與煤、木炭或木材燒煉,然後升華,即為信石,此法設備簡單,但有害健康。②新法 選取純凈的雄黃,砸成10厘米上下的塊,點燃之,使雄黃燃燒,生成氣態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後通過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為信石。二氧化硫另從煙道排出。
【炮製方法】:去凈雜質,砸碎,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研為細粉。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後,入紫背天葵、石尤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從己至申。便用甘草水浸,從申至子,出,拭乾,卻入瓶盛,於火中煅,別研三萬下用之。」 ②《日華子本草》:「砒石,醋煮殺毒乃用。」
【考證】:出自《開寶本草》①《綱目》:「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醫家皆言生砒輕見火則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今所用多是飛煉者,蓋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為愈乎。」②《內科新說》:「信石有大毒,服之令胃熱劇,驟生大炎,甚至潰爛而死,至痛至苦。信石雖有大毒,少用些微入葯,則大有功力。作信石水母,用上等信石一錢二分,加鹽二錢,雨水一斤,微火熬至十二兩,鹼與信石融合,兩俱不見,是為信石水母。每用信石水母一兩,加清水十二兩,每服一兩,日服二、三次,計服每一兩,雨水中僅有信石十二分厘之一耳。此水治發寒熱瘧證,大有效驗,並能治皮病各種癬。」
【生葯材鑒定】:有紅信石、白信石兩種,葯用以紅信石為主。①紅信石 又名:紅礬、紅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白色,有黃色和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碩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紅潤、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砸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白、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以上葯材,產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顯微鑒定: 本品於偏光鏡下:無色透明。高正突起。折射率N=1.75,具交錯解紋理。正交偏光鏡下,顯勻質性。
【中葯化學成分】:砒石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升華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為As2 O3。紅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紅色礦物質的一種砒石。 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硅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
【中葯化學鑒定】:取本品少許置閉口管中緩緩加熱,有白色升華(As4O6)(純品137℃升華)生成。(1)取少許上述升華物加水2ml,加氫氧化鈉試液4滴,煮沸使溶,冷後加硝酸銀試液2 滴,產生黃色沉澱。(2)另取上述升華物少許,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亞砷酸,加硫化氫試液及濃鹽酸後生成絮凝狀黃色沉澱。尚可用X射線衍射法、差熱熱重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進行鑒定。
致死劑量0。1-0。2克
麻痹型:當極大量的砷進入體內,出現中樞神經麻痹症狀,發生四肢疼痛性痙攣,意思模糊、澹妄、昏迷,數小時內死亡,此型少見。急性型:出現明顯的胃腸炎症狀, 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水樣,有時帶血,嚴重者酷似霍亂,一兩天內死亡。此型多見。——引自《中國法醫學》
金剛石
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後, 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 不及時治療會死於胃出血, 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慢性毒葯曾流行在義大利豪門之間。
夾竹桃
據法醫學資料,致死劑量20-30 片葉子,全身有毒。
烏頭
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互生,革質,卵圓形,三裂,兩則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邊沿有缺刻。5萼圓錐花序,花瓣2,果實為長圓形,花期6-7月、果7-8月。遼、豫、魯、甘、陝、浙、贛、徽、湘、鄂、川、滇、貴、都有分布。
烏頭這個名稱一般指的是川烏頭,還有草烏頭,一般指的是野生種烏頭和其他多種同屬植物,比如北烏頭(藍烏拉花)、太白烏頭(金牛七)等,是中葯學上的名稱。
烏頭含有多種生物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烏頭鹼、川烏鹼甲、川烏鹼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烏頭鹼的毒性表現為:
1、可突然加快心率、引發心率紊亂,解剖證明死於烏頭鹼中毒者的心臟收縮如桑椹狀。
2、可擴張血管,迅速使血壓下降。
3、影響腎上腺的活動,特別是能顯著的降低抗壞血酸的含量。
4、抑制中樞神經,呼吸中樞。
中毒表現為:嘔吐、腹瀉、昏迷、肢體發麻、呼吸困難、脈搏血壓體溫下降、心率紊亂(這好像都是些廢話)
急救一般用大劑量阿托品(托品鹼可緩解心臟中毒,類似還有普路卡因、抗組織胺、奎寧丁)、利多卡因、乾薑和甘草、金銀花、綠豆、犀角等中葯。黃芪、遠志、牛奶等也有一定效果。古時的標准軍用毒葯,塗抹兵器,配置火葯,關公刮骨療毒就是療得烏頭的毒。
短柄烏頭(雪上一枝蒿)
附子是烏頭(特指川烏頭栽培品)的旁生根,也叫子根,中醫講究在夏至和小暑之間發掘,好像是因為什麼「其性辛甘,大熱」的緣故,這時的未加工品稱「泥附子」。之後用鹽鹵和食鹽混合液浸泡再曬乾的叫「鹽附子」,用鹵水煮沸再用較稀的鹵水浸過後用黃糖、菜油調色再蒸熟曬乾的叫「黑順片」(黑附子),不用黃糖、菜油調色直接蒸熟曬干用硫漂白的叫「白附片」(明附片、雄片)。因其「性辛甘,大熱」中醫多用於各種「寒疾、風疾」比如傷寒、中風、風濕等,現在還多製成注射液用來治療心力衰竭。
附子的毒性同烏頭,但比較弱,只不過它是一味常用葯,所以中毒情況也較多見,但是很少有死亡的。一般的附子中毒多有患者本身因素在其中,比如有過敏體制什麼的,只要搶救及時不會有危險的,具體措施和對付烏頭中毒一樣。
另外參附湯是中葯中最後的急救手段,用來調命的。但那個東西不能急用,需要久煎,所以中醫院就只能整天煎著那麼一鍋。
見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樹「,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
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人常把它塗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秒殺。
原產東南亞。我國海南,西雙版納植物園中可見。
(圖略)攝於儋州海南熱帶植物園.據估計,理論上這棵樹足以放倒全海南人民
奎寧
這是什麼東西就不用我多說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它除了能夠有效殺滅瘧疾原蟲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墮胎,(一向很懷疑那幫驕奢淫逸的歐洲殖民貴族要那麼多的奎寧究竟實干什麼用的,尤其是耶穌會的那幫道貌岸然的傢伙們)
奎寧可以破壞平滑肌肌原蛋白,使平滑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有些像瘧疾打擺子啊,有趣)想一想妊娠中的子宮平滑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會有怎樣的結果?但同時,過量的奎寧會抑制心肌並引起血管擴張,還會擾亂汗腺分泌會導致脫水,刺激消化道引發內出血。最後導致心肺等的功能衰竭。
奎寧的致死量為8g,因其易於吸收,一般30min內即出現耳鳴、眼花、惡心、嘔吐、頭昏、口唇發青、體溫下降、1-2h內即可死於呼吸麻痹。奎寧還會引起視網膜細胞的變性,嚴重的會導致視神經萎縮,也就是說奎寧中毒的後遺症很有可能是失明。
奎寧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葯(就我所知)急救仍多為洗胃、灌腸,因為它易於吸收,同時又不是高效毒葯,(想一想那麼苦的東西沒人會把它當毒葯的)當出現症狀時就已經晚了。同樣急性酒精中毒也幾乎是沒救的,而對付比它們厲害的多的砷毒、蛇毒卻都有特效葯,真有意思,這就是辯證法吧。
最後是最常用的兩味中葯解毒葯。
甘草,中葯稱為葯王,能解各類葯物中毒,可惜現在為了挖它,破壞了大片草原,發菜、甘草,寧夏之寶,但為了挖他們,卻破壞了寧夏的環境。
Ⅵ 武俠小說中的毒葯,要有中毒症狀
1.十香軟筋散:內力全消,解葯和毒葯長得一樣,毒葯如果服兩遍就翹辮子。(倚天屠龍記)
2.斷腸草:吃了腹中絞痛,心脈俱斷(神鵰俠侶)
3.情花:中毒輕時,12時辰不可動情,否則劇痛難當,重的時候,36時辰內翹辮子,(神鵰俠侶)
4.鶴頂紅:吃了直接翹辮子(飛狐外傳)
5.金蠶蠱毒:出現幻覺劇痛難當,之後翹辮子(倚天屠龍記)
6.冰魄神針:中毒處發黑,之後翹辮子(神鵰俠侶)
7.玉蜂針:發癢,失去戰鬥力(神鵰俠侶)
8.七心海棠:輕的眼瞎,重的翹辮子(飛狐外傳)
9.赤蠍粉:使人產生燒灼感(飛狐外傳)
10.碧蠶毒蠱:發綠,與鶴頂紅和孔雀膽同使無色,翹辮子(飛狐外傳)
11.三蜈五蟆煙:上吐下瀉(飛狐外傳)
12.彩雪蛛:渾身僵硬,內力全消,翹辮子(神鵰俠侶)
13.天下三毒:尼姑砒霜金線蛇,有膽無膽莫碰它。。。。。。(笑傲江湖)
以上是金庸小說里的毒葯,可能不全,謝謝
Ⅶ 武俠小說中的毒葯都有哪些
彈指紅顏老,七步斷腸散,鶴頂紅,,,,,,,含笑半步顛
Ⅷ 武俠小說中毒葯名稱(不可與他人重復)
相思斷腸紅、含笑半步癲、五石散、鶴頂紅、暫時想到這么多。
望採納!
Ⅸ 金庸武俠小說中毒葯名稱(不可與他人重復)
豹胎易筋丸
三屍腦神丹情花逍遙三笑散生死符金蠶蠱毒化屍粉十香軟骨散七星海棠三蟲三草毒五毒散
Ⅹ 金庸武俠小說里的毒一共有多少種是什麼
1、豹胎易筋丸《鹿鼎記》
神龍教主洪安通約束教重的工具。葯性依人體反其道而行。胖頭陀變成奇瘦奇高,瘦頭陀則變的奇矮奇胖。胖瘦變化之效,絕非當下減肥所能及,其間卻有無數的痛苦。
2、三屍腦神丹(金庸《笑傲江湖》)
紅色小丸,內藏蜇伏屍小蟲,每年端午定期發作,若無解葯,失蟲鑽入服食者腦內,食其腦髓。其人行動比然如妖魅,狂性大發,痛到極點連自己的妻兒老小也咬來吃,連瘋狗也自嘆不如。
3、情花(金庸《神鵰俠侶》)
上古異花夲,一種生滿倒刺的小花,人若被刺所傷,不動絲毫情愛之念則安然無事,若一動情愛之念,變會引發體內毒素,楊過與小龍女中毒後,相思難仰,飽受折磨。李莫愁一代情魔,最後也葬身於花叢之中。
4、逍遙三笑散(金庸《天龍八部》)
丁春秋善用毒之一,西域奇花所至為粉磨,無色,無味空氣傳播。中毒者聞到笑三聲便氣絕身亡。故名逍遙三笑散。虛竹的師叔祖中此毒,哈!哈!哈三笑便中毒身亡。今下如中此毒救護車未到恐怕早以身亡。
5、生死符(金庸《天龍八部》)
西域雪山天山童老控制教眾的工具,其毒葯是施毒者用內力把水酒凍成冰,打入控制者穴道內,一年內若無葯丸鎮壓,中毒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此為生死符。直到天山童老死去,烏老大等人才受命於虛竹拔出體內生死符。
6、金蠶蠱毒(金庸《倚天屠龍記》)
此毒傳自苗疆,以金蠶蠱制粉成毒。無形無色,中毒者如有千萬條蟲在周身咬齒,痛楚難當,華山掌門鮮於通曾中次毒,幸為碟谷醫仙胡青牛所救。然而鮮於通恩將仇報,其心之毒,更甚於金蠶蠱毒。
7、化屍粉(金庸《鹿鼎記》)
相傳為西毒歐陽鋒所創,為黃色粉末,站在完好的肌膚上,絕無害處。但是一碰到血液,半個時辰內,中毒之人必將化成一攤血水。偉小寶行走江湖,曾仗之屢屢化險為夷。
8,十香軟骨散:此葯無色無畏,葯性一發就全身筋骨酸軟,數日後雖行動如常,可是內力已半點也發揮不出來。
9,七星海棠:花名,其枝葉與普通海棠無差異,花瓣緊貼枝幹而生,花枝如鐵,花瓣上有七個小小的黃點。其花的根莖花葉都有劇毒,但是不加煉制,便不會傷人。製成毒葯後無色無臭,無影無蹤,令人不勝其防,死著臉上還帶著微笑,堪稱天下毒葯之王了。
10,三蟲三草毒:用蝮蛇,蜘蛛等三種毒蟲和斷腸草等三種毒葯熔粉而成的的毒葯,中毒後毒性分批攻入五臟六腑,身亡。
11,五毒散:用金葉菊,黑心蓮,沾染了瘴氣的桃花,苗疆寒碧潭中的紫藤,再加金蠶蠱煉制的毒葯,中毒者全身潰爛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