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與文化的關系
1. 文學與文化有何區別
文學
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一)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統稱為文學。現代專指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故又稱「語言藝術」。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曾將文學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現代通常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影視文學等體裁。在各種體裁中又有多種樣式。
(二)孔門四科之一。 《論語·先進》:「文學,子游、子夏。」邢炳疏:「若文章博學,則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貴族子弟的學科。《宋書·雷次宗傳》:「上留心藝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
(三)指辭章修養。 元結《大唐中興頌序》:「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為?」
(四)官名。 漢代置於州郡及王國,或稱「文學掾」,或稱「文學史」,為後世教官所由來。漢武帝為選拔人才特設「賢良文學」科目,由各郡舉薦人才上京考試,被舉薦者便叫「賢良文學」。「賢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學」則指精通儒家經典的人。魏晉以後有「文學從事」之名。唐代於州縣置「博士」,德宗時改稱「文學」,太子及諸王以下亦置「文學」。明清廢。
(五)期刊。 ①左聯機關刊物之一。1932年4月25日在上海創刊。半月刊。刊有馮雪峰、瞿秋白關於大眾文學的文章。僅出一期,即被國民黨政府查禁。②文學刊物。1933年7月在上海創刊。月刊。鄭振鐸、傅東華、王統照先後任主編。發表文學創作與文學理論,是30年代影響較大的文學刊物。1937年11月出至第九卷第四期停刊,共出五十二期。
文化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關於文化的分類 H. H. Stern(1992:208)根據文化的結構和范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文化即大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狹義的文化即小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為信息文化、行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語者所掌握的關於社會、地理、歷史、等知識;行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實際行為、態度、價值等,它是成功交際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藝術和文學成就,它是傳統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類學家將文化分為三個層次: 高級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指習俗、儀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際關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層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價值觀的美醜定義,時間取向、生活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與性別、階層、職業、親屬關系相關的個人角色。 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均植根於深層文化,而深層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種習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眾文化中,以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學主題反映在高級文化中。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自20世紀初以來,不少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據統計,有關 「文化」 的各種不同的定義至少有二百多種。人們對「文化」一詞的理解差異之大,足以說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難度。
<原文> 什麼是文化
廣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連續性,決定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
文化的概念.
定義:文化的定義很多,許多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都下過定義,曾作過統計:自1871——1951年80年裡,關於文化的定義有164條之多,人類學的鼻祖泰勒是現代第一個界定文化的學者,
他認為:文化是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它作為社會一分子所習得的任何才能與習慣,是人類為使自己適應其環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總成績.
此意義是否合理:W.H.Kelley對它提出了以下的批評:
(1)定義的方式有毛病,這種方式永遠不能將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內容都羅列出來,"其他"雖可概括未羅列出的東西,但如果沒有別羅列出來,就容易被人忽略.
例:定義中沒有列出"語言",而語言是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2)整體一詞不合適,文化的組成部分之間是有矛盾的,強調整體就只突出了和諧.
(3)人類創造出的文化,不一定是為了改善生活,也有破壞的一面,例:核武器.
這種批評是否合適
(1)如果把語言包括進去,該定義己列出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整體一詞並不排除矛盾,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總體.
(3)人類創造的文化是有破壞的一面,但不要初衷,是意願與實際的偏差,文化的創造本來是為了適應和改善生活,但結果相反,因此,張凡月先生認為,如果加上語言,此概念是可以的.
美國社會學家David popenoe 則從抽象的定義角度對文化作了如下的定義:一是一個群體或社會就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它包括這些價值觀和意義在物質形態上的具體化,人們通過觀查和接受其他成員的教育萬而學到其所在社會的文化.此定義的前兩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對於人類來說,就象是本能對於動物一樣,都是行為的指南.
Robin FOX更進一步指出:文化和本能的性質相通:
(1)二者都為某一種族成沒員所共有.
(2) 大部分文化行為也象本能一樣,是潛意識的,不必通過思考而才學到.將它的刺激就能引起特定的反應.
因為:個人在生長過程中,經常在不知不覺間將社會現存的生活方式及習慣保存入腦,形成文化密碼,由於這些離子的作用人就可以不經過大腦而得出種種行動,這一點上,與動物受到體能的支配一樣.
(3)後天學習而得.
二,文化的構成及社會化.
1,文化的構成.
DAvid總結文化的要素主要為3個:
符號,定義和價值觀,這些是用於解釋現實和確定好與壞,正確與錯誤的標准:包括語言和符號.
(2) 規范准則:對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人們應該怎樣思想,感覺和行動作出的解釋,包括習俗,道德,宗教和法律.
(3) 物質文化——實際的和藝術的人造物體,它反映了非物質文化的意義,包括:機器,工具,衣服,房屋等等.
2,文化的演化.(先討論)
(1) 文化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文化的發展使人類能根據它的有利條件來改變環境,以及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來適應改變了的環境條件,在產生文化以前,人類只能通過生物進化來適應環境的變化,文化使人的適應過程加快了許多.
例:當一種獵物滅絕後,獵手獵另一種動物的戰術又會產生.
(2) 文化促進了人體生物進化.
例:人腦越來越發達,人手越來越靈活.
(3)文化本身成為人類環境中的一種力量,它無論是范圍上,影響上都變得和環境一樣重要,而且自己也處於動態進化過程中.
在游牧——定居——小城鎮——城市——國家——全球化經濟這一發展歷史中,文化貫穿其中:衣服,房屋,工具,商品,技術.
第二節 符號與語言
一,符號.文化的存在依賴了人們創造和運用符號的能力.
1,什麼是符號 指能有意義地表達某種事物的任何東西.
例:字,數字,一把斧頭和鐮刀
2,符號的功能
(1)傳遞和保存復雜的信息.
(2) 藉助符號人類可以創造文化和學習文化.
(3)幫助我們理解抽象概念. 如:上帝,正義,愛國主義.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在考古學上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有時文化也指文明。
雖然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就已經形成的第一次分工,產生了農業民族和畜牧民族,但早期文化都是在農業民族中產生的,因為畜牧民族要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不容易產生大規模的聚居,對文字沒有迫切的需要;而農業民族容易形成大部落,興修水利需要大量協同工作的人群,所以最早的大國家和奴隸制都產生於農業民族。有了大國家和奴隸制才能產生大批聚集的有閑階級,他們發明了文字,促使形成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人類第二次分工。從而產生狹義的文化(廣義的文化指所有人類的活動,都可以叫作文化)。
目錄 [隱藏]
1 文化的概念
2 對文化的一些觀點
3 文化的特點
4 文化的分類
5 參看
[編輯] 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動詞「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園藝學在英語為Horticulture),後引申為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是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將文化定義為「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復雜整體」。此後,文化的定義層出不窮,克萊德·克拉克洪在1950年代末期搜集了100多個文化的定義。
文化在漢語中實際是「人文教化」的簡稱。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討論人類社會的專屬語;「文」是基礎和工具,包括語言和/或文字;「教化」是這個詞的真正重心所在:作為名詞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的共同規范(同時這一規范在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的對象化成果中得到體現),作為動詞的「教化」是共同規范產生、傳承、傳播及得到認同的過程和手段。
[編輯] 對文化的一些觀點
不同的學科對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
從哲學角度解釋文化,認為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哲學思想的表現形式。由於哲學的時代和地域性從而決定了文化的不同風格。一般來說,哲學思想的變革引起社會制度的變化,與之伴隨的有對舊文化的鎮壓和新文化的興起。
從存在主義的角度,文化是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們存在於自然中,同時也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時間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會、國家和民族(家族)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的另一個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們在這種存在過程中的言說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為方式、意識或認知方式。文化不僅用於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為,文化特別包括作為個體的人的自我的心靈意識和感知方式。一個人在回到自己內心世界的時的一種自我的對話、觀察的方式。
文化的核心是其符號系統,如文字。各文字體系有相應的認知心理。
[編輯] 文化的特點
通過對不同文化的比較研究,才能了解文化的特點。
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准。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就不會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沒有文化的社會。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會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齡、職業、階級等之間也存在著亞文化的差異。
文化是學習得來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每種文化決定這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從這一角度看,非人的靈長目動物也有各種文化行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只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復雜的文化象徵體系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參考:濡化
文化的基礎是象徵。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語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現方式如圖像(如圖騰旗幟)肢體動作(如握手 吐舌)行為解讀(送禮)等我們幾乎可以說整個文化體系是透過龐大無比的象徵體系深植在人類的思維之中而人們也透過這套象徵符號體系理解解讀呈現在眼前的中種種事物。因此如何解讀各種象徵在該文化的實質意義便成為人類學和語言學等社會學科詮釋人類心智的重要方式之一
此外,文化作為相互關系的整體而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
[編輯] 文化的分類
史前文化
古代文化
黃河流域文化
尼羅河流域文化
兩河流域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
中古文化
古希臘、羅馬文化
古波斯文化
古印度文化
古代中國文化
中世紀文化
基督教文化
伊斯蘭文化
印度文化
儒家文化
近代文化
帝國主義文化
殖民地文化
現代文化
社會主義文化
資本主義文化
第三世界文化
後現代文化
發達國家文化
發展中國家文化
最不發達國家文化
未來文化
2. 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傳承關系
僅舉一例:晉代前後時期志怪故事——唐傳奇——宋傳奇——明代、清代小說。
3. 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史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縣」乃古「懸」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說舉著細小的釣竿釣繩,奔走於灌溉用的溝渠之間,只能釣到泥鰍之類的小魚,而想獲得大魚可就難了。
靠修飾瑣屑的言論以求高名美譽,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春秋戰國時,學派林立,百家爭鳴,許多學人策士為說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學說,往往設譬取喻,徵引史事,巧借神話,多用寓言,以便修飾言說以增強文章效果。
莊子認為此皆微不足道,故謂之「小說」,即「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淺識小道」,也就是瑣屑淺薄的言論與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說之為小說的本來含義。
而中國小說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開始具有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兩種不同的小說系統。文言小說起源於先秦的街談巷語,是一種小知小道的紀錄。在歷經魏晉南北朝及隋唐長期的發展,無論是題材或人物的描寫,文言小說都有明顯的進步,形成筆記與傳奇兩種小說類型。
而白話小說則起源於唐宋時期說話人的話本,故事的取材來自民間,主要表現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識。但不管文言小說或白話小說都源遠流長,呈現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
小說的特點
1、價值性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
2、容量性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說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致地展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可以表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優勢是可以提供整體的、廣闊的社會生活。
4. 古代詩詞與小說的關系
拋棄一個省
邂逅一個省
遭遇另一個省
半小時內,我游離在三省交界處
把這個村莊交給四川
那個山頭扔給重慶
腳旁的小河隨手贈與陝西
我手握重兵
三千漢字可輕取漢中
可越秦嶺
在高速路上評點山川
把亂侃的嘴巴封為萬戶侯
把三省草民喚作良民
這是昨日的山河
我的心裡只有一個山村
村旁的小河,一座茅屋
給我三個省我也
不放棄任何一個伸懶腰的早晨
這是老四詩集《歲月書》中的一首詩,題為《秦嶺道上》,曾發表於《人民文學》雜志上。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切文化都沉澱為人格。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在其作品《尋覓中華》中把中國文化人格分為三種:第一種,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第二種,游戲反叛型的文化人格;第三種,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在老四的這首《秦嶺道上》,我們感受到了三種文化人格的重疊。「我手握重兵,三千漢字可輕取漢中,可越秦嶺」,他彷彿是一個英雄,金戈鐵馬,演繹著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這是昨日的山河,我的心裡只有一個山村,村旁的小河,一座茅屋」,我們又感覺他是一個文人,不怕驚世駭俗,但求幽虛飄逸;「給我三個省我也,不放棄任何一個伸懶腰的早晨」,其實在內心深處,他嚮往著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既沒有英雄間的爭斗權謀,也沒有文人的反叛和幽虛,就是在過自己安然自立的生活。
從人類情感而言,詩歌是表達內心的最好的一種文體方式,可以宣洩情緒,也可以抒發內心的優雅之態。老四說,「詩歌之於我,不再是具體的文體工具,而是文化人格的組成部分;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是我思想流動的方式。」
一個人的詩歌史
老四以詩人的身份在山東大學文學生活館演講時,講述了關於自己的「一個人的詩歌史」。「一個人的詩歌史」是詩人劉春出版的一套書的名字。他說,他把這個書名拿過來,不是像劉春一樣向外看,而是向內看,挖掘自己的歷史、現在和未來。
真正嚴肅地寫作,是從上大學開始的。2005年秋天,他每天都在圖書館里翻閱詩集、詩歌刊物。墨西哥詩人帕斯的《太陽石》找不到,便從網上下載了跑到列印店列印成冊。那時,他還當選學校《拓荒者》文學報的主編,和文學社團的一幫同學辦《拓荒者》文學報,斷斷續續辦了兩年。那時他剛20歲。
從20歲到34歲,他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在詩歌中度過。在這期間,他經歷了畢業,經歷了就業,成了一名記者、編輯,經歷了娶妻生子。對於詩歌創作而言,他仍是一個年輕人,但已不再是那個可以呼朋引伴深夜喝酒、沒有工作、沒有家庭的「赤裸裸」的年輕人。
老四說,用詩歌記錄一個時代,這是他一直在做的,但更多的還是直面剖析自己——你看到的詩人老四,披上記者編輯的外衣,就成了一個安分守己的人,擁抱著他所鄙夷的所謂成功學,向人生的頂點攀爬。而當脫去外衣,在台燈底下,將鬆散的文字分行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焦躁不安的靈魂。
成為詩人不是我的野心
而是我獨處的方式
「天空的圓環量出我的光榮,東方眾多的圖書館互相爭奪著我的詩篇,帝王們把我尋找,要用黃金填滿我的嘴,天使已牢記下我最後的詩句。而我才藝的工具,惟有恥辱與痛苦;但願我生來就已死去。」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的這首名為《詩人表白他的聲名》的詩道出了詩人的職責、寫詩的意義和榮光,以及痛苦的來源。老四說,痛苦和自由是相通的,這個世界有那麼多詩人,在各自的世界裡痛苦和快樂。正像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人,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痛苦和快樂。
相對於博爾赫斯,老四更傾向於葡萄牙詩人佩索阿,佩索阿給了他創作的方向。佩索阿說,「成為詩人不是我的野心,而是我獨處的方式。」這句話道出了老四的心聲:詩人只不過是一個符號。正如他,在眾多符號——兒子、丈夫、父親、媒體記者、編輯中,詩人這個身份藏身其中。在他看來,寫詩只不過是一種愛好,和打籃球、踢足球、戶外運動一樣,是排遣身體和思想的剩餘價值的一種方式,不可能成為安身立命的工具。
寫詩的目的,若為賺錢,可以當作玩笑來看。老四認為,詩不是飢寒時扔過來的一塊饅頭、一件大衣,而是饅頭之外的酒,是大衣里的羊絨。
古語吟誦的詩
是我的第四種語言
這幾年,之於詩歌,老四最大的收獲就是重新認識了杜甫。他曾在一首題為《母語和流放地》的詩里寫道:「有一天我聽到古語吟誦的杜詩,那是我的第四種語言,是我流放的終途。」他認為,中國詩歌,只有到了杜甫,才真正有了現代性,將天地與個人緊密結合,後世詩人都能在他那裡找到歸屬。
可以說,杜甫的生命歷程,支撐著他現階段的文學人生;杜甫的文化意義,成為語言延續千年傳遞的一個符號。通過閱讀杜甫的詩,他挖掘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基因,在他的體內有著與俄羅斯、波蘭、葡萄牙以及古代中國的詩歌巨人一脈相承的因子。他們通過文字,傳達出龐雜的「磚頭」,每一塊「磚頭」上都鑲刻著文化人格的脈絡,他要做的,就是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將這些基礎的「磚頭」搭建成屬於他個人的大廈。
詩歌構成了一個場域,讓他的生活和創作無限延伸,使他成了一位會寫詩的小說家。大學畢業的第一年,他敲出了一本二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後大學時代》,已經出版。至今還在寫詩的同時創作中短篇小說。他希望自己小說家的身份能始終堅持下去。「當我找到靜止狀態的小說,或許也是一個小小的發現。」
老四說,回頭看看十幾年前自我組建的個人經驗,在外觀上沒有大的變化,但是其內核卻發生了質的改變。自我覺醒的文化因子,統領著之前的經驗寫作,這註定是一個值得欣喜的過程。「感謝詩歌,給了我沖破自我的一艘航船,在生活以及生命的大海中前行或者想像前行的姿勢。
5. 現代文化與古代文化的關系
由於中國的文化傳承一直沒有中斷,所以現代文化是對古代文化的一種繼承,只是在與世界的交流中不斷的吸收,同時也不斷的淘汰落後的文化體系而已
6. 中國元明清小說和中國文化的關系
中國文化縱橫談
中國古人對"文化"這一概念的限定,早在《周易》中就有所記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這種規定性從漢時的"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和唐時的"聖人觀察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起,一直影響到明清。因此,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自身而至於家國天下,制之為度數,發之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為表現和國家的各種制度,都屬於"文化"的范疇。
西方的"文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種、居住、練習、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種植之意,但又引申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養。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從人的物質生產到精神生產兩個領域。1871年,英國的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這樣一個定義,說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這一定義一直沿用至今。
根據泰勒的觀點,中國傳統文化是個巨大的復合體,包含了中國不同時期的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文化要素。雖然其主體結構是受儒家思想制約的,但其在形式上和內容上又不斷的吸收和融合了其他要素,以適應各時代的需要。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所以作為目前正處於思想割裂期的我們來說,有必要對它做更深入地了解,比如它的特點以及它與其它文化的區別等等,有義務作一些概念性的總結,以期能起到拋磚引玉和繼前啟後的作用。
首先是其具有的悠遠性和獨創性。中國文化在歷史發展中沒有中斷過,它是一環扣一環的連續發展的唯一的獨立文明。它不象埃及文化曾因入侵者的變化一度希臘化,後羅馬化,再又伊斯蘭化;也不象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斷;更不同於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中國文化在發展中從未產生過斷檔和空白,發生過間隔或跳躍。僅以文學而言,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魏詩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一直發展下來。更別說中國獨創的方塊字(從甲骨文演進為大篆、小篆、隸書、楷書及行書、草書),這一世界上產生既早、從未中斷,至今惟一僅存且仍被廣泛使用的表意文字影響了多少周邊國家的發展,帶去了中華文明。至今韓國、日本和越南還有一定數量的漢字在使用。
其次是穩定性和統一性。中國文化在其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個以華夏文化為中心,同時匯集了國內各民族文化的統一體。這個統一體發揮了強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時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過。即使在內憂外患的危急存亡關頭,在政治紛亂、國家分裂的情況下,它仍能保持完整和統一,延續至今而能基本保持原貌。這一特徵是在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難於找到的。
再次是兼容性和再生性。中國文化能夠兼收並蓄,這不但指諸子百家在爭鳴中能夠取長補短,相互融匯,也指漢民族文化能夠長期吸收周邊少數民族的文化,更指對外來文化也能敞開它博大的胸懷,有揚有棄的吸收、整合。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毅然學習外夷,變風易俗。至戰國末年,"胡服"已成為中國服裝的一部分,騎射也被中原各國普遍採用。西漢張騫通西域不僅帶去了絲綢、鐵器等中原文化,也使葡萄、琉璃製品等西域文化傳入。唐時國力強盛,華夷文化大交融變得更為普遍和自然。而佛教的中國化更體現了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本色。雖然這種兼容性和再生性在明末清初時有所減弱,但這並不影響中國文化總體上以寬闊的胸襟接納異族文化的特點。只要對自己有益,就樂意移植、引進、吸收和整合。
其四是保守性。自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歷代統治者沿襲以德制天下的儒教傳統。因此,任何外來宗教對儒家思想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佛教初入,中國僧人翻譯佛經時就故意將佛經中違背忠孝思想的內容剔除,其後,佛教的許多派別甚至將儒家忠孝思想納入其中。盡管如此,儒、道與佛之間也有斗爭,甚至有個別皇帝還曾下令滅佛,如所謂"三武法難"即是如此。更別提與中國儒家等級制相背的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尤被歷代所排斥。
最後即為多樣性。中國文化雖然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但因中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所以內部的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差異,比如歷史上形成的楚文化、晉文化、秦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以及蒙文化、苗文化、藏文化和一部分地區的伊斯蘭文化等,都異彩紛呈,各有特色。
而任何民族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它所依託的自然環境。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往往孕育出不同的文化類型。中國內陸遼闊,空間巨大,為民族的生存、發展與創造,提供了迴旋和施展的舞台。《禹貢》雲:"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這是造成中國文化亘古獨立、長生不滅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國文化帶有封閉保守特點的環境因素。而它的地形復雜,氣候多樣,為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多元特點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這些復雜地貌和不同氣候給人們的衣、食、住、行以巨大影響,人們不能不依據這些條件決定自身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也形成了它不同於歐洲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美洲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許多品格。
中國傳統文化以人倫關系為基本,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賢臣忠等等,追求群體互助,同西方世界的"個人本位"和"自我中心"很不相同。中國文化突出人本主義精神,它不象西方文化那樣依附於神學獨斷。中國雖然也有宗教,但它並沒有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相反,在中國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觀念才是維系整個社會的根本紐帶。長期以來,中國人的行為准則並不是遵循某個神的意志,而是要合乎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規范。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有所謂"天"的概念,歷代帝王也有祭天的儀式,但就其實質來看,這里的"天"不過是自然而已。人們通常所說的"天道",實際上也指的是人類社會的道德秩序。中國文化同時注重和諧與中庸,它不象西方文化那樣講求分別與對抗,而是主張"天下百慮而一致,殊途而同歸","提倡在主導思想的規范下,不同派別、不同類型、不同民族之間思想文化的交互滲透,兼容並包,多樣統一"。中國哲學所說的"和而不同",就是講各種不同質的事物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產生出新的事物。中國古代的"中庸之道",被認為是"天下之大本","天下之達道",如果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不偏不倚,各安其位,就能夠達到"和"的最佳狀態,也就是人生和社會的最佳境界。中國文化還富於安土樂天的情趣,它不象西方文化那樣追求冒險與刺激。中國古代一直是一個農業自然經濟的社會,人們愛土、敬土、安土,把土地當作自己的生命與依靠,因此,人們起居有定,耕作有時,總是祈求天下太平,豐衣足食,在戰亂的時候便夢想有一個"桃花源"。由安土樂天的心理而產生了一種濃厚的鄉土情誼,凡是那些離鄉背井的人,一個個都要思鄉,懷舊,尋根,問祖,這同西方文化確實大不相同。
而相對於日本的島國文化來說,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大陸文化更具有嚴整性和有序性。日本文化從本質上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外延。中國傳統文化從思想方法、行為方式、價值判斷、心理素質等諸方面,全面影響、熏陶著日本民族的國民性。這種以倫理為核心、富有人文精神的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尊卑有別的等級觀念,謙恭禮讓的處世態度,重義輕利的價值判斷,求同的思維方式與知足的文化心理,使日本歷史"蛙跳式"的直接從原始氏族社會進入封建社會,成為19世紀中葉以前日本文化的中心內容和日本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維系因素,熏陶哺育著日本國民。但是,作為原發性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體部分——儒家思想,是奠基於農業宗法社會之上的,是為上層建築服務的。這種文化結構阻礙著資本主義因素的發育和成長,阻礙著近代化的產生。戰後日本以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方式,吸收、演繹、融合歐美文化的精華與中國儒家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一種多元性的、混雜性的日本精神,它多受歐美文化的影響,具有徵服欲。春秋、戰國時儒士所講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射""御"在唐時已經湮滅,中國儒生已成為"手無縛雞之力""手不能提,肩不能擔"的白面書生,而日本卻把中國儒學加以改造,使之與日本神道相結合,繼承了中國儒士這一尚武精神,亦成為日本武士道的根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日本對"恥辱"的敏感與重視,它調節著日本社會的平衡與和諧,而"禮"的文化則對維持中國社會長期穩定起著重要作用。孔子提倡禮治,要求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各級統治者都要各安己分,恪守禮制。"禮"本身明確的表達出封建禮制的詳細內容,它包括"君臣父子"等社會各種等級與社會角色所應該具有的行為准則,意味著不可逾越的經濟與政治上的等級制度。"禮"明白無誤的向社會中的人宣布應遵從什麼,應迴避什麼,禮表達的是實實在在的行為准則、國家律令、宗法族規。而日本的"恥"並不明確包括封建等級制度的具體內容。在中國,"仁"被認定為凌駕一切之上的德,而在日本,"仁"被徹底的排斥於日本人的倫理體系之外;同樣是在中國,"孝"是五倫之首,"忠"是有條件的,而在日本,"忠"為五倫之首,對主君的"忠"是無條件的,在近代日本又努力使"忠"無條件的歸屬於天皇一人。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主張君臣關系應以道義為基礎,認為臣下一味順從是"妾婦之道",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封神演義》中也有"父不慈,子不孝;君不仁,臣投外國"的言語。這些主張雖未否定君主專制制度,但為君主權力設置了道德的制約圈,也給民眾提供了一種反抗精神。中國在吸收外來文化方面也與日本殊途異道,呈一種軸心式的運動,並以"吞噬方式"來吸取營養,豐富自身。日本民族由於島國生存環境的局限,對外來文化的吸收採取的是以實際主義和現實功利主義作標准,既有吸收性又有排斥性來進行選擇的。
印度是一王邦,它和中國所使用的文字不同、種族不同,它擁有自己的文字——梵文,又自稱為雅利安人的後代,因此也就形成了與中國所不同的文化形式。儒家文化的宗旨和基本功能,是為了求得穩定和諧,求得"大一統"的協調。它不象印度文化那樣注重人與神的關系,而是注重人與人的關系,調節人與人的現實關系。而印度文化又是一種姓制度形成的文化,等級制度更強於中國,外來排斥性較少,不強調暴力,而中國則是由宗法血緣關系形成的一大家長制的政治政體,以維持理想的綱常關系和以維護傳統社會秩序為終極目的的貴族化的政治觀。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原發性的文化體系,能夠流傳至今從未中斷過,產生過斷檔和空白,甚至在外族入侵時仍能保持自己的原貌,反而還給周邊族群以深刻的影響,不僅在於它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具有自己特殊主義的政治觀和社會觀,還在於它存在一種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意識形態,以體現人類追求富足和人道為終極目標的普世主義價值。
從古到今,任何國家的人民無不夢想建立一個沒有貧窮、沒有墮落、沒有暴虐、沒有殺戮、沒有戰爭的理想社會,為此還描繪了一幅幅社會和人生的理想藍圖。這種天下太平、社會穩定的理想蘊含了人類憧憬、嚮往與追求和平、安定、富足、有序、和諧、盡善盡美的幸福生活的情感。這種烏托邦的精神在中國同樣有所體現。《禮記·禮運》中即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皆有所養。"的有關"大同社會"的描述。在那裡,人人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人都能互助互愛,是一個秩序井然、人人為公的太平盛世。這與古希臘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描繪的頗有相似之處,是泛道德主義的理想政治模式。道家也設想了"小國寡民"的"自然世界";而在春秋戰國時與儒家齊名的墨家也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治國之道。這些都是古代先哲們面對災難深重的社會現實,懷抱濟世救民的憂患意識而提出的變革社會、變革現實的美好設想和方案。而在此基礎上所提倡的大同、仁愛、忠恕、中和則同基督教文明所夢想的一個包括人身解放、社會公正、平等博愛、寬宥和平的世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古代中國,人們將仁愛作為人性價值的根本,是凌駕一切之上的德,它包括了對內的克己和對外的愛人,反映了一種互敬互愛互助的美好願望。仁義作為道德人性的外在實踐和內在要求,期望"泛愛眾",人人和平相處,慈悲為懷,體現了人類追求幸福、安寧與和諧的普世主義精神。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恕之道來源於仁義精神,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反映了人類寬以待人、相互諒解、相互忍讓、相互敬重、相互期許的仁愛精神和自立意識,這與基督教中的寬容精神是相近的。而"忍"也成為日本武士所恪守的基本道德素養。中國文化還講求中和,即是"中庸之道"與"和為貴"思想的結合,它要求人們做任何事都要講究尺度,要不偏不倚,既不太過,又無不及,要適可而止、以和為貴,從而創造出一種使人與人、人與物相互統一的和諧氣氛。淳樸人性是天下之大本,和諧原則是天下之達道,離開中和之道,便會人性澆漓,天下大亂。只有使人的行為符合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到互愛互信,互尊互諒,人得其所,事得其宜,則天下太平,表達了一種社會統一,群體和諧的共同願望。
以上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說了很多,但對於龐大的中國文化體系來說仍然只是冰山之一隅。然而作為處在社會轉型期的我們來說,如何正確的認識傳統文化,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成果運用到當今社會的建設當中,實是當時之要務。而如何知己知彼,了解和吸收別國優秀文化為本國服務,也確是任重而道遠的。
7. 文學與文化的關系謝謝大家了,最好詳細點
文學
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一)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統稱為文學。現代專指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故又稱「語言藝術」。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曾將文學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現代通常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影視文學等體裁。在各種體裁中又有多種樣式。
(二)孔門四科之一。 《論語·先進》:「文學,子游、子夏。」邢炳疏:「若文章博學,則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貴族子弟的學科。《宋書·雷次宗傳》:「上留心藝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
(三)指辭章修養。 元結《大唐中興頌序》:「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為?」
(四)官名。 漢代置於州郡及王國,或稱「文學掾」,或稱「文學史」,為後世教官所由來。漢武帝為選拔人才特設「賢良文學」科目,由各郡舉薦人才上京考試,被舉薦者便叫「賢良文學」。「賢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學」則指精通儒家經典的人。魏晉以後有「文學從事」之名。唐代於州縣置「博士」,德宗時改稱「文學」,太子及諸王以下亦置「文學」。明清廢。
(五)期刊。 ①左聯機關刊物之一。1932年4月25日在上海創刊。半月刊。刊有馮雪峰、瞿秋白關於大眾文學的文章。僅出一期,即被國民黨政府查禁。②文學刊物。1933年7月在上海創刊。月刊。鄭振鐸、傅東華、王統照先後任主編。發表文學創作與文學理論,是30年代影響較大的文學刊物。1937年11月出至第九卷第四期停刊,共出五十二期。
文化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關於文化的分類 H. H. Stern(1992:208)根據文化的結構和范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文化即大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狹義的文化即小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為信息文化、行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語者所掌握的關於社會、地理、歷史、等知識;行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實際行為、態度、價值等,它是成功交際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藝術和文學成就,它是傳統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類學家將文化分為三個層次: 高級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指習俗、儀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際關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層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價值觀的美醜定義,時間取向、生活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與性別、階層、職業、親屬關系相關的個人角色。 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均植根於深層文化,而深層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種習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眾文化中,以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學主題反映在高級文化中
滿意請採納
8. 文學作品和國家文化的關系
三、魚眼看世界
思想對白
犯「思想」罪
因為思想而犯罪甚至獻身。古代如古希臘蘇格拉底,近代如「文革」的受迫害者老舍等前輩。
犯罪是一個人在做出某種行為後……這種行為可能不是人人都可做得。而思想人人都有。
如果因別人思想與你思想不符而要加罪的話,那就 是這個社會有病了!
「英雄」不問出處
中國有句話:英雄不問出處。那麼為什麼在寫名人傳記或在研究一個人時要把人家的籍貫字型大小……統統進行研究要從出生開始寫,甚至就其到底在北京還是在南京出生進行論證考究,還要追溯到祖輩多少代是名門望族還是皇親國戚!
看到狗的不同反應
大人看到狗會漠然,裝作視而不見,因為大人知道你若一直盯著狗,狗也會惡狠狠的看你,甚至朝你大吼。而小孩們天真無邪,看到狗會非常友好的跟它汪汪叫,而且狗也會回他一聲「汪汪」。
文武卓絕
當一個人離思想、內心近了後,他發現他已經與競技場隔絕了。這就是為什麼這世上搞文學、哲學的與搞體育的格格不入。走近寧靜,遠離喧囂。當然我說的是大多數人,比如文武卓絕的畫師兼哲學家兼武術家李小龍。
鸚鵡的故事
還記得泰戈爾的《鸚鵡的故事》嗎?
為了讓鸚鵡得到教育,鸚鵡的教育者們讓鸚鵡吃帶字的紙條,在教育的幌子下,將鸚鵡折磨至死。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討皇帝的開心。
一切有個性的事物被砍去了稜角,成了專制制度下平庸、順從的奴才。
那個皇帝就是「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
時事
時事——時代發生的事。
我們學習的歷史,就是古代時事的編排,很遙遠的時事稱古代史,比較近的時事稱近代史,而明天甚至明年的時事我們可稱其為預言。
名人效應
名人效應可以使一個柔弱多病的人在媒體上狂刀舞劍,被稱為「英雄」,而強健的真正以舞刀弄搶為生的人則要在下面觀看甚至奉為偶像。
評論家
那些哲學家,藝術家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人們總是把他們弄得很神秘。我如果這樣就肯定有人反對。因為哲學、藝術家評論都靠哲學家,藝術家混飯吃。
沒有了χχ家,也便沒有了χχ評論家。
民族劣根性
「中國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佔世界21%的人口。」中國人一度以這句話為榮,還拿著它到處炫耀,卻不理睬,那些把自己說成「侵犯人權「的人。
這使我想到了民族劣根性。
錢=權
在中國,誰有錢,誰就有權。
大人有錢,所以小孩聽大人的。
在校中小學生口袋裡沒幾個錢,所以聽老師的。
在校大學生出去攬活多少掙了點錢,所以經常逃課。
天下文章一大抄
天下的文章,都是抄出來的。你且別急,聽我慢慢解釋。
看看文學家們,哪個不是擁有藏書多少冊,以致床上一半放書,甚至廁所、飯桌上也放書。
季羨林在北大有兩套房子,他不把這房子別用,而純做藏書室。
錢鍾書在引用文學家的話語時,他不可能記得非常清晰,他也不可能有事沒事的背書。唯一的辦法是,想起某句適用的話好像在某本書上,於是翻開:「啊,在這里。」於是抄上。
他們寫文章就好比我們在課下寫作文時不時得拿起一本作文書翻翻,編上幾句。因此,這相當於開卷作文。
這只是「抄」的一種。
另外一種「抄」是這樣的。
中國話里有「默寫」這個詞,看了某句很好的話,但沒帶紙筆沒法抄,於是就把它背過,當然這個背也可以不是刻意的,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記住了,待有了紙筆後再寫下來,於是或添字或掉字這個句子就成了自己的,這就是你看到世界上有許多類似的話語的原因,這就是間接的「抄」。
總之,閉卷的閉多長時間都成不了文學家,如我們學生。開卷的倒成了文學家。
因此,抄襲又怎麼樣,只要不是明目張膽地「抄」。別人問你時你就說:「××文學家還抄襲了我們的新詞『新人類』呢!」
小孩勝過大人
如果大人看到有人無緣無故地漂游起來,則會嚇得半死,別說去研究它,就連再看一眼也不敢,拔腿就跑。
因此,有些工作,小孩可以勝過大人,他們可以看到人們飄起來不會驚詫反而去看個究竟。
只因為:孩子太純了!
摩天大樓與農民工的關系
城市職工不願干臟活累活,鄉下的農民為了掙錢到城市來打工,於是他們被稱為「民工」。結果民工成為城市建設的一支獨秀。
最近,有一個丑聞,國家拖欠了農民4000萬,我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知領導們辦了一天的公從「摩天大樓中走出來,回望高拔的摩天大樓時,是否想到了民工以及民工們工作時的場景。
江郎才盡
有人出了張專輯或寫了本書(稱之為處女作),然而到後來大眾認為他再也無法創造出甚於處女作的好作品了,人們稱之為「江郎才盡」。
就我個人感受,「江郎才盡」有兩點原因:1、因本人有感而發的一些初始純潔的想法,大都在「第一次吃螃蟹」中展現,而本人對自己的後來的雖然有好的作品但卻超越不了從前,於是扼殺在純乎想念中;2、因大家的吹捧,「第一個吃螃蟹」的往往會像漲潮一樣被吹捧一番,然後再退潮。
江郎才盡不是「郎」之錯,而是大家的錯,大家給了「郎」太多壓力,即使,「郎」像以前一樣出好作品,大家也不會像從前一樣眾星捧月了。
從環保看國別
國慶日那天,成千上萬的人湧上街頭觀看遊行隊伍,大人孩子幾乎人手一瓶可樂或一個冰激淋。當遊行都散去,地面上卻見不到空可樂罐或包裝紙。它們的歸宿是路邊的垃圾箱。
請問:這是哪個國家?
答曰:反正不是中國!
小大之辯
在井裡的蛙是不可與它說「大」的,因為它們生活並適應了在狹窄的空間里觀看天空。
在俗世中是不可與他們說「純潔」的,因為他們生活在並適應在爾虞我詐中。
對孤陋寡聞的人不能與他談論大道,因為他們拘泥於世俗,被所接受的教育束縛。
不塞不流
大禹非常聰明,懂得「不塞不流」故他治水用導引 之法疏浚而非堵塞。
而古今的暴動起義,上面都用鎮壓的方法,這不是說他不會用疏浚之法,而是,此時已到了平常的疏浚方法不管用的地步,「亡羊補牢」矣!
感化應是順其自然,就似不塞不流,愈塞愈流。而今人不如古人,大抵採用後者,致「雖口辯而戶說之,不能化一人。」
色之王
美術權威們規定了,「黑、白、金、銀」這四色不是顏色,梵谷說:黑色是顏色。
為什麼白天為白,因為陽光是七彩的光疊加而成,它便成了明亮的白,而所有的顏色疊加便成了黑
所以,我稱白色、黑色乃色之王。
「眾所周知」不確切
世人用「三百六十行」評說行業之多,正是因此,人們對自己行業的精英很崇拜,而對別行業的精英不關心。
一個寫書法的,怎麼也不會熟掌IT業精英。
一個賣雞蛋的怎麼也不會知道哈佛大學的歷任校長是誰。
一個國家主席,如何也不會知道這一帶的「古惑仔」老大是誰。
周傑倫「眾所周知」這話不確切,盡管青少年奉之為偶像,而掉了牙的老年人和還沒有長牙的嬰兒卻不一定知道有此一人。
答案是權威
答案擺在那裡,就不要自作聰明與老師作無畏的爭執(比如,你問:為什麼馬克思主義是偉大的?),否則,你不但不會得逞,他會先看了答案,然後努力把你往那裡轉,最終把你轉暈了。
在老師與學生面前,答案是權威。
中國老了
美國是個新生國家,各國的精英移民到這個國家成為一個新的民族。
1796年華盛頓告別政治舞台,並謝絕再列為下一任總統候選人。這一年,中國的乾隆皇帝傳位嘉慶,在整整做了60年皇帝之後。
鄭和與哥倫布
明朝鄭和七下西洋,首次下西洋比哥倫布早87年,船破天荒達二百零八艘,隨員兩萬七八千人,出於政治目的,炫耀國威,所謂「貢賜」去消耗了國家大量財力。
哥倫布首航率船三艘,船員87人,出於對黃金的追求,去掠奪財富。
鄭和下西洋堪稱壯舉,卻並未促進中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哥倫布航行規模小得多,卻對西方資本主義產生深遠影響。
我的結論是:中國人喜歡自作多情,在希望中遭到自己的打擊從而失望。
物質天下與精神天下
「許由小看天下而不肯代替堯的位置,是因為他的志向寄予了整個天下。他連堯的小天下都沒有,談何物質的大天下!」故曰儒家說得是物質,道家說的是精神。
哥倫布的對與錯
如果沒有哥倫布也就沒有後來的歐洲移民,也就沒有「美利堅合眾國」。但要事先打一針,哥倫布本人是個典型的殖民強盜,他知識為了掠奪黃金……
有人說:「哥倫布使印第安人走出原始的野蠻狀態,進入『文明時代』。
文明?什麼是文明?掠奪即是文明?
那我寧願去山林深處以草根為食!
假如馬克思還存活
假如馬克思還存活,他會移居美國,在那裡過消遙自在的生活。
為什麼?大家不要忘了,當時他處在資本主義最困難時期,人民深處最水深火熱時期,馬克思只不過想要求一個福利好,人民生活幸福的社會。
而現在,假如他還活著,他一定會痛罵中國人盜用他的「社會主義」名義,罵中國虛偽,現在我們可以看看,哪個國家福利最好,民主程度最高,哪兒的人民生活最幸福。是被稱為「社會主義」的中國嗎?
所謂「科學家」
幾乎每個發明家的初衷都不是造福人類,他們不是為興趣就是為私利。為了滿足自己的平衡,於是,他們專心致至,成就愈大,成就愈大,就越被吹捧。
這是個怪圈。
不要干涉
別人說我沒有集體榮譽感,這很好,說明它思考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思想,它這么想自然有它的道理。
生在這世上,人人平等,誰的思想都是對的,只要它不違心。
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既然謀不了別人的政,請你不要站在旁邊說空話,瞎指揮。
我是我,你是你。
有人說我是完美主義者,說我應生活在共產主義社會。我不認為這世上有什麼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只是人們尤其是所謂的「共產主義者」的遐想,他們利用人們渴望安定、渴望美好生活的心理,標榜共產主義美好,是讓人堅持其所謂「社會主義」的領導。
貧富差距
「All zoo Animals Have Controlled Piets. Do Not Feed Them.」(動物園動物需控制飲食,不準餵食動物。)這是美國一家動物園的標語。
中國的動物園大都沒有這樣的牌子。園丁一般少餵食而靠遊客們給它們餵食,還有街上賣小寵物的,也很少餵食給它們,餓得它們很「活潑」,販賣小寵物者正好想讓消費者看到它們「活潑」很能吃而促使其買下。
中國人不會連飼料都買不起吧!
這是小農狹隘性再加上最重要的一點:中國人拿動物作奴隸、當玩物,國外則把它們作朋友、作夥伴。
今人之進步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因此,常人很少敢去險遠,所以現代城市的人們喜歡去野外……
因「人之罕至」而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去尋找美麗,真正的美麗。於是有人攀登珠峰,有人挑戰羅布泊、南北極。
敢想敢做,此乃今人之進步。
警鍾
「世界上現存的大約6000種語言中有一半瀕臨消失,而大量的人類知識也將與之消亡。來自英語、法語等的壓力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使弱勢語言走向滅亡。」
文化正在消亡?
「獨處時方見其本性」是誤
一條金塊與土放在一起,才顯示出金之堅硬閃閃發光,土之松沃厚實凝重。
金在真空中,亦或土在真空中,卻不得見其本性。
人亦然,在人與人的斡旋中方見其人之本。
看《大染坊》
看《大染坊》,我記住了一句話:「一個國家太弱,而一個人太強會吃虧!」
懲罰
人類製造了那麼多的殘余物,而大自然根本無法收容它們。忍無可忍之日,大自然便會懲罰人類一下,比如弄個小「印度洋海嘯」、小「台灣台風災害」,小「沙塵暴」什麼的,給人類提個醒:不要做得太絕!
畫家村· 流浪畫家
北京有個畫家村,裡面住著出名畫家、未出名畫家、作家、地下搖滾樂隊、行為藝術「家」……
一部分學純藝的中央美院畢業生到此聚集,想搞創作,當畫家,像梵谷一樣成名天下,窮的窮死,挨家挨戶蹭飯吃,富的富死,一幅畫賣幾十萬,上百萬。
很多人都喜歡他們尤其是「窮的」狀態。
而且很多年輕人想做流浪畫家。
我說:流浪畫家不好當。現在還有流浪畫家嗎?不知道,即使有,他也會是藏著躲著不為人知。若是為人知了,大家都會找他簽名,他便成了名畫家了。
「流浪畫家」是一個詞,它不是一個實在的東西。那是一種美好的殘美的「感覺」,只因它是一種感覺,很多人去追求。最終人們追尋的不是「流浪畫家」,而是、僅是一種感覺,就像「希望就是虛擬」一樣。
記得某雜志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吉普賽人曾說,生命是用來流浪的,愛是用來償還的,那麼因為愛而流浪,生命才得以償還嗎?其實很多的流浪都是這樣開始的,因愛而開始,也因愛而結束。空間的轉移可以淡忘你,也可以更牽掛你。
旅行,有時是一段愛的冬眠、心的針灸,是逃離,是重生,是夢想,是沉澱,也是一塊擦掉心碎的橡皮擦。即使擦不掉愛的往事,總可以清出一點點的空白吧!」
流浪……畫家……
許魏《旅行》歌詞
符合標准
世界上一切都有套路。
這個世界評判的標準是你符不符合套路。
縱使你懂得這個套路,你卻不屑於使用,而用很創新的方法,你也不會得到應有的評價。
換一種思維:
如果說諾貝爾評委們沒有把你的作品評為諾貝爾獎,那是因為他們看不懂你的作品。
用在教育上,也是再合適不過。
在權威以及權威們造就的學生中,一切都是固定的,就好像小時候看電視問爸爸媽媽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現在的教學也就停留在這個水平上,對與錯是有界限的。
有人知道毛澤東的很多故事,便用「善用心計」來形容他,而閱卷人評語:注意用詞准確!在他們眼裡,毛澤東當且僅當用「偉大」二字形容。
時代產物
恩格斯在大談著:「拿破崙是時代的產物,是必然要產生的。」
那麼他為什麼不說他恩格斯也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也是必然要產生的?
(一方面,人們在談論別人時總是頭頭是道,另一方面,恩格斯很有自知之明:怎能自比拿破崙,拿破崙多有名望!)
生與死
莊周說:齊生死。
歐陽修說:一死生為虛誕。
其實生與死本無界限,只是人們很樂意去討論這個奇妙神秘而毫無意義的話題。於是,堅持「生」的人多,這個世界便成了「生」了!
醫院奇遇記
一天,我去醫院看我姥姥,尋到一人便問:「住院部在哪兒?」那人回答:「有錢的住那邊,沒錢的住這邊。」我聽了一愣,還有這種說法!
我琢磨著,我姥爺開私家車應該算是有錢的,於是去了那邊,結果還真在那邊的最好的院房找到了姥姥。
我於是感嘆,這種方法還真絕!
但轉念一想:這是社會主義嗎?
京味兒
我懷疑大部分北京人,會不會是現在東北人的後代。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前是清朝,統治者是滿族,滿族的祖先在今天的遼寧。
北京人講普通話都帶個味兒,東北人講話也有那麼點同於京味兒又甚於京味的味兒。
印刷品
印刷品就好像是給原畫加了層別色後又加了層膜(參觀「全國美展」有感於印刷品的粗劣,還有看不出原畫的質地,不真實)
美術考場高手
美術考場高手們就像在默畫,而非在寫生(言外之意就是畫的不像而很機械,深入點說,他們在沿用套路),這才是真正的考場高手,只因他們遵循了套路。
就像是作文套路,他們很快就會被錄取。真的!
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向大自然學習。這是一般人所無法做到的,而且他們走向另一極端:利用自然,瓦解自然。
人類和獅子吃小動物,不同的是:
獅子及其殘忍地殺害他們,將他們撕裂生吃了。
可方法再怎麼殘忍,都不能與人類相匹敵,人類可將其先砍了,剁了,切了,再煮、炸、爆炒等方式隨便怎麼著了。
航天技術在科學家研究下日益商品化,批量生產。
放心,人類在沒有找到適合自己踐踏的第二顆「星星」前,不會停止對地球的破壞!
而越來越放心的是:人類已在月球建立了基地並且發現了人類製造的「太空垃圾」。太空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體積越來越大。
海浪不住的問岩石,岩石以沉默回答它;
人類不住仰頭「天問」,天以沉默回答人類。
成就夢想
「成就夢想,源自教育」——中央電視台公益廣告。
我沒有看出夢想與教育的關系,我倒看出了夢想與應試教育的關系:
應試教育會將夢想推遲,20歲可成就的夢想,應試教育能將它推遲到40歲。甚至埋沒、荒廢。如果你真的要成就夢想, 你就不能依靠甚至要摒棄應試教育,而真正的為夢想而做。
成就夢想,是啊!成就光耀門楣,成就賺錢、當官的夢想,成就獲得科學院士稱號的夢想,這一切真的源於應試教育!
華爾與「洋槍隊」
還記得太平天國時期。
華爾曾在美國犯罪,後逃亡到中國,混跡於上海,後在中國官員贊助下,組建了「洋槍隊」,在「剿匪」(太平軍)中戰績卓越,清政府特准許華爾加入中國國籍。
華爾來中國冒險真是太成功了!
弱智兒問題
如果你將政、史、地課本上的東西都背過,包括注釋、後記甚至編書作者,都記住後,考滿分絕對沒問題!我敢打包票。
但是,人一旦到了那種愚昧的狀態,即時他是個狀元又有什麼用?那時的他,恐怕已經成為弱智晚期了!
花生蘿卜原理
同樣是失水。
硬脆的蘿卜在鹽水中浸泡後失去了硬脆感。
大家都吃過曬干後的鹽煮花生,這種花生比平常的花生更為硬脆。
這是因為使蘿卜硬脆的是水,水失去了,自然蔫了!
使花生硬脆的是它本身,因為失水使它顯出硬脆本色!
用這個道理,我們看出了有學位的庸者與無學位的天才!
這使我想到「依靠」二字,依靠別人生活的人如同蘿卜失水,失去別人依靠就失去了生命的資本。而像花生一樣的人,越是失去別人的幫助,越是顯出英雄孤膽本色!
大家都快快做花生吧!
速時代
這是一個速食時代,文化快餐,速讀,知識爆炸……速時代的成功就是「速成」。
不及時成功就是失敗。
「是金子,總會發光」已不適用於今日,在這個競爭的速時代,要及時成功,否則就是失敗。
就像你是一本內容無比深刻的精品書,但沒有出版商的炒作、宣傳,便苟得被束之高閣的命運。
因此,我們要速成。
童言無忌
有人說余傑只不過說了一些人不敢說的露骨的話而已!
「你敢說嗎?」我反問。他無言。「為什麼?」我自問。
一些正常或晚熟的人大了以後才明白了許多事理,然而大了以後,這些話便不能說了,於是它便埋在心裡到能說的時代說出來甚至埋著直到死去。
人們說孩子們不成熟。是因為孩子們總是在不該說實話時說了實話,在不該做實事時作了實事。
小孩嗎,童言無忌,想說什麼說什麼。
大人會罵你,但你不會坐牢。
所以大家趁年齡小趕緊說,大了以後就沒法說了。
《鐵與犁》的開頭這樣寫道:「少年余傑的橫空出世,在整個二十世紀恐怕只有五四時期的胡適先生,台灣六十年代李敖庶幾可以比擬。短短幾年,余傑給沉悶已久的中國思想界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他的文字清新,尖銳,甚至無不稚嫩,但卻說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真相。他說的一切無甚高論,無非是一些常識而已,可是在那麼多德高望重、聲明顯赫的名流學者都不敢說真話,不敢承認常識的時候,少年余傑直言皇帝無衣當然打動了千萬讀者的心靈。(網上說余傑被捕,難怪啊,余傑畢竟都32歲了,然而如果一個三歲小孩在街上大喊「社會主義……」他是決計不會被捕的!頂多被大人訓斥一聲「閉嘴!」)。
人與人,動物與動物
人與人,就是動物與動物。
動物與動物之間,你如果表現的軟弱。他就會認為你是弱者,受怕,懦夫。反之,你如果表現得很強悍,他就會覺得你很高大不可欺。比如你畫的一手好畫,但別人都不知道,老師也不知怎麼重視你,一旦你辦了畫展,盡情展現了自己,不只是別的同學,就連老師、主任、校長也會對你刮目相看。
說白了,就是把你當回事!
有才能,不發揮展示出來,就不能說明你有才能!
這就是展現自己推銷自己的社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的含義:
1、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廉價勞動力市場。
2、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國產品傾銷市場。
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廉價原材料市場。
自豪吧!
連戰此人
今日看電視,有這么一個鏡頭:一位國民黨官員在講話,背景是一個什麼堂,堂上掛著一個匾:天下為公。落筆是孫中山。
本是一個被共產黨逼到台灣的國民黨,此刻,似乎異常高大。
孫中山,這是國父啊!他創立的國民黨要早於共產黨。因此,國民黨都以此為榮。似乎是在野不野的架勢。
連戰,我看他本人的勁頭,似乎是要說:我來大陸,並不是臣服於共產黨,我只要完成兩岸人民早晚要完成的心願,我給它提前完成了,我的作為就是歷史性的,在台灣政界中獲得地位、優勢。
猛一看他,就是不服氣的樣子。
欺騙、麻木
「同一品質的商品,由於名聲的變換而身價倍增,有人認為這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有人認為有買有賣,只要自願,無可非議。」
當然,政治課的答案是:這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若如此,梵谷當年只賣出一幅畫而且只賣了幾美元,而現在一張畫幾百萬、幾千萬美元而成本只需幾十美元,這是不是欺騙行為?
供求關系,我反其「政道」而用之: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當人們需要某種商品時,也就無在乎價格,無論價格多少,欣然接受甚至努力尋求,而當供不應求時,價格日漲是在所難免,名聲的變換也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比如,同是服裝,在地方上的小買賣與在每日在中央電視台播放廣告的「品牌」當然不可同語而比。「品牌」貴,只因為人家是牌子,不論是質量還是廣告宣傳上用的費用都比普通貨高。
我就很納悶,為什麼這些權威麻木到了如此地步!
境界——師法自然
「人生不滿百,常壞千歲憂」。我且活了十幾歲,就擔憂開人類了,不為別的,只因它太令我們擔憂了。
(一)工業
務農的 人越來越少,世界人口越來越多,吃飯便成了問題。
「工業,原子核子的製造,那不是民生所絕對必須,而唯有在土地上,生長食物,是上帝當初創造生命時的基本條件」,「唯有躲開過分囂張的工業,才能保持空氣和水的純凈。」羅蘭《相逢何必曾相識》
工業化的結果是:地球人將來要以買清潔的瓶裝空氣或飲水來生存。(然,沒有工業,人類的物質世界如何發展?)
(二)動物生來平等
劇達爾文的理論,一切動物生來平等,競爭,天擇。
「人類吃獸類卻振振有詞說是為營養,我們有時也『振振有詞』的說要保護動物,其實保護斑馬或天鵝是因為不願失去這可以賞心悅目的異獸珍禽。而假如斑瑪或天鵝如老鼠或蒼蠅般的危害人類,則不論它們少到何種程度,我們也決不會去保護它們。」羅蘭
英國的奧威爾在他的《動物農庄》寫道:以公豬拿破崙為首的動物推翻人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動物王國……
假設這個世界不是人在主宰,而是螞蟻、貓或是別的什麼動物主宰世界,那麼我們人類會不會像老鼠一樣,被追著打,被用各種「人夾,滅人葯,老鼠危害人類健康,我們且不說。單就獅子、老虎這些猛獸,因為它們比我們人類強大,人類就要將它們關在牢籠里,牢外的人類則一副得意:「小樣,弄不了你?」
假如,人做狗 的寵物,人類會不會也像狗一樣被踢被踹,被怎麼著了。
不用假如,早晚有一天會這樣,我便罵一句:報應!
(三)、電影《後天》
21世紀有一部電影叫做《後天》,後天?說白了意即明天的明天。明天的明天人類會怎樣呢?電影的海報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畫面:高樓大廈被海洋淹沒,人類瘋狂逃生。
這是美國的一部影片,顯然這是極有預見性的影片。
溫室效應,導致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以「文明」爾著稱的城市。
這讓我想起印度洋海嘯,這其實是大自然給人類提了個醒「不要做的太絕!」
大自然稍稍大了個噴嚏,就使的人類亂作一團,大自然的威力足矣!
據說,美國建了防海堤,若是全世界一片汪洋時,只有美國的防海堤能夠有還活著的人。
再看看中國北方的沙塵暴,每年呈越演越烈的趨勢,每年中國的汽車銷售量也越演越多。
風在哭訴,海在長嘯,還有……
人類,醒醒吧!
9. 中國古代小說與地域文化發展的關系
中國古代小說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應該還是很緊密的,因為這些小說都是某一個地方的人寫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摻雜這個地方的一些故事,或者說是傳說之類的,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和對於文化之間的關系很緊密,他同時也是地域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10. 中國傳統文化對古代小說創作的影響
首先,你要知道傳統文化四個字的概念。傳統文化,上古先秦前就有商周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有百家爭鳴。其中《周禮》在祭祀,朝會,婚喪等各方便都形成了一個嚴格的制度甚或禮儀。而在漢武之時,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了天人感應一說。自此,董仲舒釋義之儒學,影響了中國兩千餘年。
關於小說,本意是指瑣碎的言論。直至班固所著《漢書》,乃將小說列於史書之上,定義為: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之所造也。自此,小說一詞流傳至今,含義更與現代思想相近,是以筆者取之作答。
小說,本就是表現了百姓生活百態及思想意識,從最早的人物隨寫的筆記,到明清時期以至巔峰。展轉至今,小說分為傳統小說,網路小說,已經是形成了一股龐大的思想文化。
至於說到傳統文化對古代小說的影響,是要區分歷史時期的。如宋元時期的《西廂記》,因宋朝受朱熹理學影響,對女子進行了從身體、行為到思想,再到社會地位的束縛,是以《西廂記》這種描寫在理學規范之下的團圓愛情故事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明中葉,明政府黑暗到腐朽不堪,有明之士既無可奈何?又和不以書寄情呢?是以,有了《金瓶梅》。
其實說來說去,小說,有人寫,有人看,皆不過是眾人對現實生活的訴求。或因不滿現實社會,以披露、泄憤為訴求;或為追求理想;又或為不可實現之夢所訴求……
總的來說,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乃一脈相承,是以,中國的小說,總是脫離不了中國的傳統思想,如道家的陰陽學說,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墨家的非攻(反對戰爭),兼愛(平等相愛),明鬼(重視文化傳承),天志(掌握自然規律)等,而又如法家等學說,這里還需要再提嗎?君不見如今我國乃是以法治國?若有疑問提起西方國家,可我卻覺得君主立憲算不得法制。
凡此種種,形成了如今的社會人文。文化的影響,催生社會的演變,社會在演變的過程中人心思亂,人心亂則山河不穩,不穩則有動盪現。動盪之時,社會禮儀崩壞,百姓遭受殘酷,命運面前,既實現不得,難道還不允其訴求?
—————————————
就說到這里吧,你的命題實在太大,縱是數十萬字也說之不清。更何況,我自身才學淺薄,勉強答得,亦是不全,乃非正解。哎,早上起來口渴,看到這個,忍不住胡說八道了一通,對與不對,望自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