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中國武俠小說英譯現狀

中國武俠小說英譯現狀

發布時間: 2021-06-17 01:36:37

1. 英文翻譯:摘要:武俠小說發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數以億計的讀者,在小說界

Chinese martial arts novel style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2000 years. Its unique charms have captured hundreds of millions readers' hearts.

2.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沒有比較受認可的英譯本

關於金庸小說的英文版 如下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於1955年的第一部武俠小說
其英文版的書名為《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譯者Graham Earnshaw為英文雜志的主編
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知名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夫婦加以審訂。
閔福德曾與他的老師霍克斯(David Hawks)一起翻譯過全套124回《紅樓夢》,被視為有關《紅樓夢》英譯的最佳版本。

閔福德早年也曾與霍克斯合譯過《鹿鼎記》兩個章節(為配合查先生1994年赴澳洲參加作家節而出版的),其後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翻譯學系教授兼翻譯研究中文主任。

在這期間,他組織翻譯三卷本的英譯本《鹿鼎記》(中文版為五卷本,英譯本是縮譯本),於1999年出版第一卷,2002年出齊。

現下,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本不多,較早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1993年出版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The Book and the Sword》(《書劍恩仇錄》,全一冊)
牛津大學出版社,譯:恩沙(Graham Earn Shaw);
監修:閔福德(John Minford)、Rachel May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記》,3冊))
牛津大學出版社,譯:閔福德(John Minford)

《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射鵰英雄傳》)已停止。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飛狐》,全一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譯:莫錦屏(Olivia Mok)

3. 中國武俠小說的發展現狀如何

古龍已死,金庸封筆,梁羽生老邁。年輕作家都不成氣候。

4. 關於沈從文小說英譯版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不知道哎,你可以看看夏志清或者王德威以及李歐梵等著名的國外的漢學家看看嘍。國內的,以研究沈從文名家的好像還真不多。

5. 哪位大俠能告訴我一下中國武俠小說或電視劇名稱的英文翻譯好嗎

《天龍八部》--Demi-Gods and Semi-Devils, 《策馬嘯西風》是糅合了金庸的小說《白馬嘯西風》之名和《流星蝴蝶劍》的人物情節改編的電視劇,就用《白馬嘯西風》的英譯吧-- Swordswoman Riding West on White Horse,《流星蝴蝶劍》很簡單啊-- Meteor,Butterfly and Sword

6. 金庸小說外國研究現狀

流行文化綜合現象。 「金庸作為一個綜合現象,既是文學性的,亦是超文學性的,甚至還有傳播媒介、政治及社會倫理的意義。」⑷自80年代初開放以來,大量港台文學及流行文化如電影、電視、流行曲等流入內地,在內地缺少通俗文化的情況下迅速流行。金庸小說能贏得這么多的讀者,反映了文革之後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文化藝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不能滿足最廣大人民日益豐富多元的文化需求。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繁榮,社會發展,文化藝術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將文藝視為商品的生產與消費機制」⑸,「中國的大眾文化開始取代精英主義的「新文學」而變成了「對社會發言,對百姓說話」的新的文化空間」⑹。 從金庸現象本身來觀察,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業經營和經典製造的流行文化綜合現象。「台灣是「金學研究」的發源地,也是金學研究的重鎮。「金學研究」發展至今已成了學術界的熱門課題,然而它的出現,開始時不過是一個由出版社精心策劃的宣傳促銷計劃。」⑺所以說金庸小說是非常典型的流行文化。但是,香港通俗小說家,在內地學者眼中,這卻成為金庸的「原罪」。王朔在《我看金庸》中說:「金庸的東西我原來沒看過,只知道那是一個住在香港的寫武俠的浙江人。港台作家的東西都是不入流的,他們的作品只有兩大宗:言情和武俠,一個濫情幼稚,一個胡編亂造。----我們的創作現在都萎縮了,在流行趣味上可說是全盤淪陷。」「王朔批判的與其說是金庸小說,不如說是面對「港台文學」的「入侵」所產生的無力感和憂慮。內地流行文化在港台通俗文化的沖擊下「全盤淪陷」這便是王朔的憂心所系。」⑻ 嚴家炎教授高度肯定金庸小說,認為「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提出文學歷來是在高雅和通俗兩部分相互對峙中向前發展的,從文化生態平衡的角度看,武俠小說等通俗文學必須存在。他認為由於長期受「左」的觀念的影響,禁錮僵化的「高雅」觀念多年來一直占據著根深蒂固的統治地位,不僅沒有使文學藝術真正高雅化,反而混淆了視聽,使民族文學和傳統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得不到發揚,給一些貌似「先進」實則與我們的文化實際嚴重脫離的東西提供了任其肆虐的條件,阻礙了民族文學的發展。雷蒙德·威廉斯認為,「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一樣,只是示意系統(signifying system),其社會功能是一樣的,文化乃一整體,並不僅存在於「高」、「雅」文化之內,也不單只涵蓋文化中「最好的東西」。「高」、「雅」文化不外乎是社會整體發展中的某種形態,「高」、「低」、「雅」、「俗」之間的森嚴界線亦應消弭。

7.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俠小說有多少部被翻譯成外文了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出版。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於2002年11月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外文翻譯版本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於一九五五年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其英文版的書名為《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中文版為兩卷本,英文版節譯成一卷,譯者Graham Earnshaw為英文雜志的主編,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知名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夫婦加以審訂。香港傳媒在報道這則消息時,對審訂者不予聞問,是一大缺失,因為這才是本書質量最大保證的關鍵。
閔福德曾與他的老師霍克斯(David Hawks)一起翻譯過全套一百二十四回《紅樓夢》,被視為有關《紅樓夢》英譯的最佳版本。閔福德早年也曾與霍克斯合譯過《鹿鼎記》兩個章節(為配合查先生一九九四年赴澳洲參加作家節而出版的),其後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翻譯學系教授兼翻譯研究中文主任。在這期間,他組織翻譯三卷本的英譯本《鹿鼎記》(中文版為五卷本,英譯本是縮譯本),於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一卷,二〇〇二年出齊。現下,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本不多,較早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Mountain)。
武俠小說與東方文化較接近,所以在韓、日及東南亞特別受到歡迎。西方讀者對武俠小說有一個接受過程。但是,近年金庸小說已逐漸為西方讀者所接受。金庸的法譯本《射鵰英雄傳》於去年在巴黎出版,基本是全譯本,出版者為友豐書店。書店老闆潘立輝先生大約在十年前他已表示要出版一部規范的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他早年在金邊讀到過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因柬埔寨曾長期被法國統治,柬人懂法文很多),譯文粗鄙不堪,多不合語法。五年前潘先生特地跑來香港,要我介紹認識金庸先生,並且親自向金庸表達把其作品譯成法文的決心。由於法國人對金庸武俠小說認識不多,潘先生不敢貿然造次,他特地向法國文教部預先申請了一筆出版基金,然後請法國翻譯家翻譯,其間大抵花了五年時間,終於成功出版法文版《射鵰英雄傳》,書出版後,很快地獲得法國總統希拉克和法國文教部頒給的嘉獎狀,據說希拉克及法國政府的官員在拜讀後,無不稱許。
東南亞讀者,則遠在七十年代已為金庸作品所吸引,這個地區已先後出版越南文、泰文、印尼文、柬埔寨文、馬來文等文字,一九九五年出版了星、馬簡體字本,其餘文種均是盜譯,流傳廣泛。韓文版的金庸武俠小說在八十年代末已大行其道,共有十二家韓國出版社盜譯了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直到去年,金庸才正式授權韓國出版社出版他的外文版作品。
金庸小說日文版則是由日本最具規模的德間出版社出版。我於一九九六年四月陪金庸先生到日本簽合約。德間出版社的老闆德間康快先生擁有包括電影、出版、報紙等綜合大企業。他們當時決定斥巨資出版《金庸全集》,組織了日本一批漢學家進行翻譯。第一部《書劍恩仇錄》日文文庫版是於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其後陸續出版了金庸小說的日文版全集,並且已多次再版了。
以色列的漢學家夏維明,在一九九八年台北「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自從以色列文版的金庸作品出版後,以色列的大學生都是很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的。
毋庸置疑,金庸武俠小說正走向世界,愈來愈受到外國讀者的歡迎。
日文版:
《書劍恩仇錄》(全4卷、原名:書劍恩仇錄、譯:岡崎由美)
《碧血剣》(全3卷、原名:碧血劍、監修:岡崎由美、譯:小島早依)
《秘曲 笑傲江湖》(全7卷、原名:笑傲江湖、監修:岡崎由美、譯:小島瑞紀)
《雪山飛狐》(全1卷、原名:雪山飛狐、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
《射鵰英雄伝》(全5卷、原名:射鵰英雄傳、監修:岡崎由美、譯:金海南)
《連城訣》(全2卷、原名:連城訣、監修:岡崎由美、譯:阿部敦子)
《神鵰劍俠》(全5卷、原名:神鵰俠侶、訳:岡崎由美・松田京子)
《倚天屠龍記》(全5卷、原名:倚天屠龍記、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阿部敦子)
《越女劍》(全1卷、原名: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伊藤未央)
《飛狐外伝》(全3卷、原名:飛狐外傳、監修:岡崎由美、譯:阿部敦子)
《天龍八部》(全8卷、原名:天龍八部、監修:岡崎由美、譯:土屋文子)最近金庸先生對天龍八部作了修改.
《鹿鼎記》(全8卷、原名:鹿鼎記、譯:岡崎由美・小島瑞紀)
英文版:
The Book and the Sword(《書劍恩仇錄》,全一冊)牛津大學出版社,譯:恩沙(Graham Earnshaw);監修:閔福德(John Minford)、Rachel May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記》,3冊))牛津大學出版社,譯:閔福德(John Minford)
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射鵰英雄傳》)已停止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飛狐》,全一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譯:莫錦屏(Olivia Mok)
被他人抄襲
20世紀80年代時,曾有人以「鏞公」為筆名著書《射鵰前傳》、《神鵰前傳》之類的作品,無論包裝和印製都與金庸的作品集極為相似。在香港部分租售舊小說的書店中仍然存在。在中國大陸,也有類似的抄襲的作品,不但書名類似,而且署名作者也和金庸很類似,如「全庸」、「金康」、「金庸新」「高庸」等。
[編輯本段]【其他作品】
《三劍樓隨筆》(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合著)
《袁崇煥評傳》(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學術性著作,收錄在《碧血劍》中)
《三十三劍客圖》(又名《卅三劍客圖》)
《金庸散文集》
《月雲》(略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
約兩萬篇社論,如《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火速!救命!——請立刻組織搶救對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是《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另外,還有《韋小寶這小傢伙》、《一國兩制和自由人權》等諸多文學評論、散文、及由他人整理的演講稿。
[編輯本段]【金學研究】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於是就有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鑽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而最先研究金庸小說,倪匡第一人。當台灣「遠景」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出版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由旗下著名作家分別評論金庸小說,分別有五集《諸子百家看金庸》(三毛、董千里、羅龍治、林燕妮、翁靈文、杜南發等)、楊興安的《漫談金庸筆下世界》及《續談金庸筆下世界》、溫瑞安的《談笑傲江湖》、《析雪山飛狐與鴛鴦刀》及《天龍八部欣賞舉隅》、《情之探索與神鵰俠侶》(陳沛然)、《讀金庸偶得》(舒國治)、《金庸的武俠世界》(蘇墱基)、《話說金庸》(潘國森)及《通宵達旦讀金庸》(薛興國)等,其中倪匡寫的《我看金庸小說》大受歡迎,一看再看直到五看才告一段落。期間「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的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當金庸小說在內地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其中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只有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金庸
金學研究書目/篇目
學術類:
嚴家炎 《金庸小說論稿》
陳平原 《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俠小說的出路》
馮其庸 《讀金庸》
朱寧嘉 《金庸武俠小說對文化傳承的創意》
普及類:
孔慶東 《笑書神俠》、《醉眼看金庸》、《金庸俠語》、《孔慶東品讀金庸俠語》
倪匡 《我看金庸小說》《再看金庸小說》《三看金庸小說》《四看金庸小說》《五看金庸小說》(下半部為陳沛然所著)
《文學金庸》《人論金庸》
吳靄儀 《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金庸小說的情》
楊興安 《金庸筆下世界》、《金庸小說十談》
項庄 《金庸小說評彈》
合著 《諸子百家看金庸》(五輯)
閆大衛 《班門弄斧-給金庸小說挑點毛病》
林燕妮/倪匡/蔡瀾 《金庸筆下的男女》《金庸筆下的人生》
陳墨 《金庸小說情愛論》《金庸小說之謎》《金庸小說賞析》等系列
施愛東 《點評金庸》
王海鴻/張曉燕 《破譯金庸寓言》
曹正文 《金庸小說人物譜》
第一本金庸傳記
冷夏(香港) 《金庸傳》,95年內地出版時改名為《文壇俠聖-金庸傳》

8. 中國的武俠小說在海外有多知名

武俠文化還是主要在華人圈子較為流行,即便在海外也主要流傳在華人中。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部分被翻譯成英文(鹿鼎記、書劍恩仇錄和雪山飛狐)
另外金庸小說被翻譯成為越南語較多,在越南比較暢銷

9.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外開始喜歡中國的武俠網路小

武俠在國外尤其是在歐美地區名聲大噪,是有原因的。不得不承認武俠是中國的一大標志,從早期的武俠小說、盛行的武俠劇和武俠電影以及現在的武俠游戲,武俠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之一。
目前武俠小說英譯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網路和書籍。而以書籍形式出版的武俠小說英譯本只有金庸和古龍這兩位作家的作品。

單靠這僅有的武俠英譯本是滿足不了讀者對武俠的痴迷的,而對其它非經典中國武俠小說的翻譯更是少之甚少,有些翻譯不盡如人意,有些更新速度慢,且通過正規渠道出版的作品定價極高,這才得以逐漸衍生出一種全新的文學形式——網路武俠小說。
網路武俠日漸生活化,情節跌宕起伏,作者多,更新速度快,語言也逐漸去除全文古漢語和文言文的形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武俠迷,包括國外的武俠迷,語言並沒有成為他們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武俠文化的障礙。中國網路文學尤其是中國武俠繼而成為與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以及韓劇並駕齊驅的鮮明標記。

10. 使用英語翻譯一下中國武俠小說中的「江湖」二字!(高人請進,菜鳥勿擾)

travel the land 行走江湖,這是<功夫熊貓>的台詞,供參考.

熱點內容
關於醫生的小說排行榜小說 發布:2024-12-22 22:03:55 瀏覽:988
推薦六十年代小說 發布:2024-12-22 21:25:24 瀏覽:28
永怛至尊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4-12-22 20:36:10 瀏覽:511
言情免費完整版小說閃婚總裁默契 發布:2024-12-22 19:56:32 瀏覽:588
盲人用聽書機 發布:2024-12-22 19:39:36 瀏覽:91
在線聽書陰物商人 發布:2024-12-22 18:51:51 瀏覽:630
小說有柳絮名字的 發布:2024-12-22 16:47:08 瀏覽:602
都市神醫葉辰小說有沒有全部章篇 發布:2024-12-22 15:26:31 瀏覽:493
人類對科幻小說的評價變化 發布:2024-12-22 15:20:38 瀏覽:53
古代瑪麗蘇小說犀利吐槽 發布:2024-12-22 13:34:15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