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與當代文學
『壹』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現在最著名的文學是什麼
你其實說的是文體吧。現在最多的文體還是小說為主,尤其是網路小說量比較大。任何一個時代,其本身的文體的繁榮和衰落,都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比如唐詩為什麼在唐代大量發展呢,那是因為唐代取士的課題就是作詩,因此促進了詩歌的大發展。當今的環境,意識形態比較嚴,因此文藝的限制稍微多了一些,雖說文體還是多樣化,但是沒有一個領域能代表這個時代的特色。如果說哪個領域的比較代表,那可以說是 歷史 題材的小說吧。
現在最流行的是網路小說,這四個字必將載入文學史中。
一、門檻低,誰都可以寫,誰都可以發表。不論是知名網站,還是自媒體,寫作者多如過江之鯽,不,這個比喻不夠,應該說多如瀚海黃沙!至於你的作品有多少人閱讀,不在討論之列。
二、創作量大。每天誕生的作品無法計數,沒有哪個時代有如此多的人寫作,更沒有哪個時代作品多到這個程度。至少質量高低也不在討論之列。
三、作品種類繁雜。詩詞歌賦散文小說這些老式體裁自不用說,更有那什麼同人文耽 美文 太太文讓你目瞪口呆。至於是否違背道德法紀不在討論之列。
四、閱讀人群廣泛。只要你識字,就會有無數作品供你閱讀。上至一百歲,下至三五歲,網路文學之海都敞開懷抱歡迎你。至於成年與未成年閱讀之區別也不在討論之列。
五、還沒想好。
這是不是一個百花盛開的時代?是不是一個亂花迷眼的時代?
每個時代無論政治環境怎樣,都有能反映那個時代特色的文學形式出現,就像上面說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文藝創作的內容來源於生活,但又不同於生活是高度提煉過的,升華了的。所以,它能打動人,給人以震撼人心的美感。我們這個時代,生活節奏加快了,文藝作品應以短線精幹最讓人喜聞樂見。冗長的長篇小說、電視劇看著急人,很多人沒那閑工夫。所以,現在最著名的文學形式或者說文藝形式,當數小視頻:短小,信息量大,直觀生動,音視並具,比較完美的文藝形式。微型文學作品雖然短小,多數時候人也懶得看,因為文字躺在紙上,是死的,不如小視頻讓人喜歡,十幾秒里完成一個信息量大的內容,讓人心理上視覺上聽覺上都得到滿足,從而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達到它應有的教化作用。現在誰不喜歡看小視頻呢?雖然說傳統文學形式、內容我們要繼承,但就受歡迎度知名度感染力來說,當數小視頻最受歡迎,也是今後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中,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的方式。
要用最著名文學來看當代文學,跟唐詩宋詞元曲相比,甚至至明清小說來比,都不能稱之為最著名。
古人文學造詣,今人只能望塵莫及。所以,我個人覺得,今天的文學,著名文學家是屈指可數的。
如果說要讀這些較為出名的文學家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來說,更是少之又少。絕大部分都是作家。還不能稱之為文學家。
因此,最著名的文學還是當代小說吧。尤其是八九十年代,所產生的一批大量的好的文學作品。主要集中余華,莫言,王安憶,遲子建等著名作家身上,建議閑來讀讀。
我覺得是網文(網路文學)。
題主所列舉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到問題本身,包含著兩個比對邏輯:
其一,文學體裁: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是概括了各個時代擅長文學體裁,而這是重「擅長」,也就是說,在唐朝,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其它文學形式,只有「詩」,而是說「詩」這種形式是這個時代里凝結出的最耀眼的文學成就。這方面表達了寫的人多。
其二,流行程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能在各個時代里脫穎而出的典型文學體裁,必然代表著強大的流行趨勢,讓這種文學體裁不久寫的人多,看的人多,傳播擴散的人更多。
那麼,依著比對邏輯,我認為現在最著名的文學是網文:
從文學體裁來說,現在網路文學,已經自成一體,有其明顯的文學特徵、寫作方式、題材范疇、分類等,它不同於傳統文學,有著強烈的時代特色,同時,與網路這個載體相皆合,是這個時代最「擅長」的文學形式,也已經不斷在被印證其商業價值。
從流行程度來說,基於網路傳播的網文,其流行程度是史無前例的,超過了中國傳統文學的傳播力度及速度,是從未有過的流行態勢。特別是網路原住民一代,可以說是在看著網文成長起來的一代,這已經成為他們對文學的最重要認知。
從以上來說,按照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這樣的邏輯,我認為這個題目的答案是:網路文學。
當然,這也還是有待考證,必竟,網文這個概念,還是不如詩、詞這些概念那樣健全。
可能是電視連續劇吧。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追劇,無論男女老少,都有人去追劇,就像《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新白娘子傳奇》、《封神榜》、《聊齋》、《包青天》、《梁祝》、《還珠格格》、《梅花三弄》、《青青河邊草》、《甄嬛傳》、《金粉世家》、《花千骨》、《雙響炮》、《愛情公寓》、《我的青春誰做主》等等真是家喻戶曉、基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些還熬夜追,印象深刻、影響很大。
現在啥都有啦!得諾獎的莫言的《豐乳肥臀》,是長篇小說吧?朦朧詩,像海孑《亞洲銅》。電影《紅髙梁》,以及許許多多現在還繼續播送的電視劇,劇本不是文學作品嗎?而且是綜合藝術。還有網路文學,古人絕對想不到!
這么說吧,趣味是大大地變化了,創作方法也大大地變化了,我這八十四歲的還活著的已經看不懂,更挿不進手了。甭分好壞,比唐宋元明不知熱鬧幾百千倍了!
現當代流行且最有時代特徵的文體自然是白話散文,同古代經典散文相比,現當代散文雖然鮮有唐宋巔峰時代散文名篇的宏闊氣勢,但因為更多地執著於日常生活的描摹和對人生的感悟的抒發,所以影響更為廣泛。現當代散文名家有很多,現代散文大家自然以魯迅、周作人、梁實秋等為代表,當代散文名家則更多,除了餘光中、余秋雨、林清玄、席慕容、劉亮程外,還有許多以寫小說馳名的作家,如賈平凹、遲子建、畢淑敏、史鐵生等。
現代人活在虛幻中,很迷茫,也很累。總有一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感覺。虛榮,浮躁之氣特別濃。在價值取向不好界定的情況下,很難有不朽的作品產生。倒是那些庸俗,乏味,獵奇,胡侃的東西滿天飛,嚴重地影響下一代。濃烈的銅臭味腐蝕著年輕一代的心靈。污染了他們的靈魂。
不好意思,沒聽懂
『貳』 文學分為哪幾類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叄』 現當代文學屬於純文學嗎,不是的話,那又該屬於哪類
網路小說就是網路小說,如果要硬要分類,大概是娛樂類,就像肯德基、好萊塢大片、流行歌曲等。
什麼是娛樂,就是用來玩的。
就好比沒有唱歌才賦的明星卻比有唱歌才賦的普通人大火,為什麼,就因為這些明星提供的不是音樂,不是藝術,而是娛樂,他們能把人逗樂,逗開心,所以人們就要給他們錢,而不給那些真正會唱卻沒法逗人樂的。
這些小說能把人逗樂,給人解悶,所以是娛樂小說。
魯迅老舍他們的屬於哪一類呢?是文藝小說,是現實主義體載的藝術小說,為什麼呢,他們寫作不是為了把你逗樂,而是想告訴你什麼,或是讓你思考什麼。
『肆』 網路小說很泛濫,到底有沒有機構管理呢
文學從來沒有這么泛濫過,也從來沒有產生過如此眾多的作品。在讀書平台,寫手泛濫,很多寫手日產一萬多字,並不算稀奇。可以說,寫手眾多的當代文學生逢一個好時代,但對於文學本身來說卻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寫手眾多的當代文學受平台和讀者的約束比較大,並且無法擺脫這些影響而自由寫作,不能不說是當代文學的一個悲哀。
放開限制,讓寫手們自己發展,或許還好一點,只是平台背後的資本不答應,讀者不答應,制度也不允許……
『伍』 網路小說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看到你的題目,我想到了我們的考試題有篇文章:
《網路寫作與國家文化戰略》
馬季
目前,中國網民接近4億人口,在線閱讀人群和寬頻擁有量均佔世界第一位。2004年博客出現之後,網路寫作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內容,在網上發表過作品的人數無法確切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國文學網站簽約作者的人數已突破百萬,約5000萬讀者通過網路、手機和手持閱讀器閱讀文學作品。值得重視的是,民眾對文學的關注程度不亞於影視及其他藝術門類,其廣泛性超越上世紀80年代文學黃金時代。這一現象說明,網路寫作的影響力已經由文學而進入更加廣泛的社會領域。毫無疑問,調整國家文化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正擺在我們面前。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文化格局悄悄發生了變化,各具特色的東亞三國嶄露頭角,日本動漫產業全球領先,韓國電腦游戲迅速崛起,中國以舉世無雙的網路文學震驚世人。但我們應該看到,無論日本還是韓國,都及時抓住了文化推動經濟發展的杠桿,尤其是日本,2003年銷往美國的動畫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59億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總收入的4倍。日本政府抓住這一機遇開展「漫畫外交」,不僅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出口產業,而且還將其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化來培養,在政策、資金和組織上都給予極大幫助。這是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和研究的現象。
當然,網路文學有其自身的特點,目前的發展尚未進入產業化的高峰時期,也正因此,需要我們對它的未來做一個遠景規劃。網路文學的重要特徵是具有鮮明的現實性和時代精神,那麼,網路寫作到底在哪些方面體現出這一全民文化新姿態的呢?
互聯網在傳統的文學藝術與真實的世界之間構建起一個模擬的世界,它既大大地滿足了人們企圖通過想像擴展自己現實世界的慾望,又以其比傳統傳媒藝術更加可感的特性,滿足了人們潛意識中「夢想成真」的意願。這無疑是時代特徵的最新體現。而網路小說創作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歷史架空類、玄幻科幻類、都市青春類、官場職場類、游戲競技類、靈異驚悚類、新軍事類和新武俠類等。事實上,網路類型小說作為一股新的文學力量,在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將有可能以「轉換表達方式」推動文學表現形式創新機制的產生,進而豐富當代中國文學譜系。
由於網路寫作者的身份千差萬別,因而實現了真正的多樣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網路寫作與以往的體制外寫作,在書寫方式和人群結構上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依靠網路寫作生存的網路職業寫作者隊伍已經超過了各地作協的專業作家隊伍。網路寫作的速度和數量是驚人的,寫作者依靠文學網站的運作,獲得不菲的收入,無論怎麼講,這都是時代進步的結果。百萬業余寫作者不斷耕耘、相互切磋,在傳播文化和推進時代精神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能量。
網路寫作實現了文學的多元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曾經輝煌的中國詩歌逐漸退出了文學的中心舞台,對於一個詩歌大國來講,這或多或少讓人惋惜和感嘆。然而,網路詩歌的發展扭轉了這一局面。據調查,相對於其他網路寫作,網路詩歌的寫作人群分布最廣、年齡差距最大,作者數量最多,網路上每年產生大約20萬首詩歌作品,詩歌網站、論壇和博客超過1萬家,每年的出版物有近百種。在國學熱的推動下,網路古體詩詞寫作也出現全新局面,其發展態勢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好時期。
網路作品目前已經成為新興文化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就目前來看,網路文學在線閱讀的收費模式已經初步建成,作品的影視、舞台劇改編和游戲改編方興未艾。由於網路文學的版權維護未能有效解決,流失比較嚴重,影響了產業的有序發展,具有百億規模的行業目前每年只能產生1億5千萬,可見其潛能巨大。
滿意請採納,如有不明可以追問。
『陸』 網路文學比傳統文學更能推動當代文學的發展 總結陳詞
網路文學的出現給傳統文學理論造成了全方位、強有力的沖擊,這種沖擊主要體現在創作主體角色的轉換、創作過程的復雜化、文學閱讀方式與文學價值的變異和文體特徵的模糊化上.
網路文學自覺地吸取了現代信息科技和網路技術的有益成果,拓寬了文學的生存空間,豐富了其表現力,使傳統文學獲得了新生.然而,由於缺少深度和美學追求,網路文學的存在和發展又陷入了深刻的危機.本文試從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關系角度探討其涵義和特性,為推動網路文學的發展作些努力.網路時代來臨了,網路文學的崛起將會猛烈的沖擊傳統文學的話語權力。因為網路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網路文學是大眾參與的文學。網路文學不僅將會引開一大批傳統文學讀者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網路文學將會通過網路的特點,侵蝕傳統文學話語權形成和分割的流程。在網路上,發表作品不僅不需要先做官,甚至任何人都不需要生花妙筆,都不需要名人推薦或編輯部熟人,只要你能有一台還不算太差的電腦,再加一部電話一個解調器,你就可以上網自由地發表你的文學作品,發表你的文學評論。雖然網站上也有編輯和管理者,他們有一些類似傳統文學話語權所有者的生殺予奪的權力,但一則他們相對要有更多的寬容性,另外各類網站的繁多也足以使不同的網路文學寫作者為自己的作品找到發表的地方。
在網路文學中,傳統文學中編輯和評論者所擁有的話語權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剝奪了。編輯沒有能力阻止別人在網上發表作品,專職評論者在網上發表評論時,也無法使自己比一般讀者的發言更理直氣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在這里,人們更少相信和服從所謂的權威,人們不僅有更多自己說話的權力,也有更多自己判斷和鑒賞的能力。在這里,一部作品能有多大的價值和多高的地位,與傳統文學的編輯無關,也與專職評論家的評論無關。發言權的平等,將使網路文學中更少一些話語權力,更多一些民主。從這種角度來看,網路無疑是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在網路上,任何作者都可以自由地進行文學試驗,選擇他(她)所喜歡的題材和寫作手法,表達他(她)想表達的思想。在傳統的文學話語權力缺席的情況下,網路文學將更有利於促成文學發展的多元化和繁榮局面。應該說這是時代的一種進步。
隨著網路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網路文學無疑也將會更加發展壯大。以書刊報紙為主要媒介的傳統文學,失去的將不僅是部分讀者,更重要的是還有話語權力。這一進程的發展演化可能是比較緩慢的,但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它的影響必將會越來越清晰。
信息的傳播需要媒體,網路便被稱為除了傳統的報刊、電視、廣播之外的「第四媒體」。網路文學看起來只是改變了寫作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實際上卻是寫作領域里正在進行的一場革命。傳統文學必須面對網路文學的挑戰。
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推出的「網路文叢」首批兩種《告別薇安》和《舊同居時代》火爆2000年北京春季圖書訂貨會,受到文字評論界和讀者的關注,更有評論指出圖書市場將由「讀圖時代」進入「讀網時代」。於是作家們普遍感到一種危機,認為當今時代,如果不懂得使用第四媒體進行創作,再過幾年就會被淘汰出文壇。而另一些作家認為網路文學只能稱做「文學的卡拉OK」,永遠代替不了傳統文學。網路作品不具備文學的品位,第一次寫作都可以進入網路,那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種交流,甚至是連文學形式都不具備的交流。
換筆的意義
換筆的意義並不只是書寫方式的改變,它標志著主體能力的新飛躍。人的思維具有模式化特點,人們在電腦上寫作時,隨意自如的寫作方式較容易擺脫了人腦的思維定式,增強思維的發散性和跳躍性,使創作主體在寫作過程中一直保持旺盛的創造精神,始終處於寫作的沖動之中。因此,電腦天然地賦予了網路文學靈動酣暢的審美特質。而傳統的紙筆寫作只是把事先在心裡寫好的腹稿抄在紙上,寫作的沖動容易阻斷。
超文本的寫作成品載體
傳統的寫作成品是以文本為主要形式,載體是紙。隨著電腦的普及,寫作成品的載體由紙張遷移到計算機存儲器上,以超文本為主要形式。超文本本質上是互相連接的數據,它採用一種非線性的網狀結構組織塊狀信息,沒有固定的順序,也不要求人們必須按照某種順序從事閱讀。如果說網路瓦解了意識形態的信息霸權,那麼網路文學則打破了文學精英對話語權的壟斷。任何人上網後都可以找到發布自己文學作品的空間,網路完全能夠暢通無阻地傳送文本。也就是說,任何人可以自由上網寫作,如果願意發表的話,可以讓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看到。在文學領域,霸權的消除,自由的確立,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進步。以傳統文本為基礎的版權觀念已和網路時代的要求不相適應,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們站在共享的高度主張「自由的文學」。
自由開放的創作心態
文學的本質是真實。文學創作是一種個性化的精神勞動。網路創作更能體現人的本真狀態。在屏幕前隨心所欲、言所欲言,在網路上隨意自由地發表,不必接受有關部門的審查、把關。在整個創作過程中,主體「我」主宰的一切,擺脫了其它傳播媒體制約的束縛,剔除了較多的功利色彩,使主體的創作心態顯得更加自由、開放,無拘無束、絕對自我。閱讀網路作品,我們可以感悟到一種個體生命自由自在的揮灑。這里沒有謀篇布局一類的處心積慮,而是一個真實的、鮮活的「我」的生命體驗和對愛情、迷惘、生存、困惑的淋漓盡致的宣洩。女青年安妮寶貝的《告別薇安》、《暖暖》、《七年》等曾在網路上被重復轉貼並廣為流傳。張建的《舊同居時代》描述了新一代青年人在劇烈的時代變遷面前的迷惘、感傷、困惑。灕江煙雨的《我的愛慢慢飄過你的網》是一篇優美動人的網路言情故事,小說中所述的網路之戀的純美純情及網路與現實之間難以彌合的距離產生的凄絕之美催人淚下。
較之於傳統文學,現階段的網路文學還比較幼稚,它們的最高主題並不具有對社會人生的深刻思考,大多是生命的本能沖動。然而正是這種本能的創作形式,能夠滿足人們交流、抒情、創造和表現的慾望,因而有愈來愈多的網民樂此不疲。這無疑擴大著文學愛好者和業余創作者的隊伍,擴大著文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有人預言,在作者和網站的努力下,開一個時代的先聲,甚至產生網路中的魯迅、郭沫若、巴金,也並非不可能。
交互性的文學鑒賞
在整個文學創作過程中,受眾者的鑒賞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它對文學創作起著升華、導向的作用。傳統文學作品中寫作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特權行為,讀者對作品只能被動地接受和認可。由於日新月異的電腦技術的推動,文學鑒賞出現了由凝神靜觀向交互性轉變的趨勢。交互性是指作為第四媒體的電腦實現了創作者和受眾者之間的雙向互動傳播,還實現了受眾對受眾的傳播。你的作品一旦在網上發布,受眾者的鑒賞言論隨時都會反饋給你,與你進行審美交流。受眾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愛好,對你的作品進行修改、補充,創造出適宜自己審美經驗、審美情趣、審美理想的新的文本。總之,交互性使電腦真正成為大眾共同發言的媒體。寫作成為作者和受眾者的共同創作,寫作和閱讀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因此人們的參與熱情由此空前高漲,文學所能產生的效果也空前熱烈。
有人用這樣的詞來形容我們這個時代:一「網」打盡,無「網」不勝。寫作方式的革命不是幾年就能完成的,筆和電腦也許還要共存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當下,網路文學並不能夠終結傳統文學,也不可能終結傳統文學。但是,蓬勃發展的網路文學確實給傳統文學帶來巨大的沖擊。素以「精神貴族」自居的文學家們,如果至今仍以不知電腦為何物而孤芳自賞,更不用說擁有網址,這是不是有些「自負」的悲哀,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文學的悲哀。
以電腦文本為紙媒作文並在網站社區論壇以bbs的方式發帖的文學模式統稱為網路文學(紅樓夢等載留到黃金書屋的不屬此列),以社區注冊形式登錄bbs發帖並自我感覺良好的傢伙都統稱為網路作家(以曹雪芹為注冊網名的不屬此列);把文字寫在沙灘、岩石、磚頭、竹片、布帛、紙張等的作文統稱為傳統文學(在這里,古典文學、代文學、當代文學都屬此列),以此作文的不論不要稿費的古人還是為膏梁謀的當代人都稱為傳統作家(古人要後人評,後人要作協評)
網路文學搬到網上了,這是前無古人的事。首先是對目前文壇的挑戰。當網路真正形成之後,就必然在某種程度上解除了對文學時空的某種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發表」、「不發表」、「能發表」、「不能發表」的界限,減少了文學交流之間的流通環節,使得創作者和讀者獲得相對最大和最自由的雙向交流和選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知名作家不需要和雜志打交道,不再需要雜志和出版社的「隆重推出」,和一些批評家有意識的「炒作」,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站來和讀者交流,並獲得自己的收入,真正實現作家作品與讀者的直接見面(消除櫃台的服務)而新進的作家也不用去找關系、托友人去發表自己的作品了。這是文學體制的革MING。
「網路文學把年輕人最有活力和激情的思想表達出來。」天津市作協專業作家、小說《雙驢記》作者王松說:「傳統小說主要是靠語言來表達,這么多年來,絕大多數中國小說家只注重自己敘述的語言,甚至用畢生的精力來追求。而網路文學的語言是那樣睿智和生動,很多作品是在極其鬆弛和輕松的心態下完成的。」網路更為每一個渴望成為作家的人,提供了超越傳統寫作多得多的便捷與機會。作家出身網路不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還表明了網路作家特殊的才情.
網路寫手較之傳統寫手有很大的區別,傳統寫手使用的是筆,而網路寫手使用的是電腦和網路。傳統寫手與編輯聯系使用寄信和電話,而網路寫手則是使用QQ與電子郵件。較之傳統寫手,網路寫手更加顯得"e"化,其工作效率要比傳統寫手高得多。
紙媒體上的作品和作者都是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證的,他們的付出也是有一定的代價的。在紙媒體上發表自己的作品有這樣的程序--申核,刪改,老編的挑剔……那樣的煩瑣。一個很有才華的作者也許在紙媒體上不被看重已經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對於紙媒體來說,他們更加願意培養有資歷有內在的作者,對於多數的普通作者,他們不象網路一樣可以廣種薄收,由於經費和人力他們只能精挑細選,以作品的質量來保證和維持媒體的發展。也正是這樣的嚴格要求和局限,紙媒體才會以實力和權威的形象在社會發展。多少年來,這似乎已經無可取代了。紙媒體可以給作者應有報酬和應享的待遇和承認,這也是文學追求者獲得認可的目前的唯一出路。而網路卻不能。網路文學出現的是小資調情,風花雪月,愛語昵喃,由於是在線原因,目前尚以短片為主。在網路文學發展的作家或者說是寫手,我覺得,極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著文學基礎和追求的人。但是,作者在面對自己文學追求的失敗後,創作的激情大大的枯萎和減退,因為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他們甚至失去了對文學的熱愛,可是在他們的骨子裡,依然潛藏著對文學的希望,他們想去贏得社會的認可。在網路文學出現後,這些受到挫折的寫手彷彿又找到了自我,又看到了希望。由於他們的作品可以不受紙媒體的嚴格局限要求,而發表,創作的激情和文學才華又有了展現,自己又有了創作空間,所以他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彌補,自己的才華也得到了發揮。網路文學是隨著網路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鮮事物。我們不應該將這種新鮮事物當作所買的一雙新鞋一樣,目的只是用來走老路。傳統文學因為傳統認識或者說是歷史慣性的影響,它不可能像網路文學那樣在發展的道路上顯現出這么大的活躍與冒險。網路文學好比手裡的熱武器,傳統文學好比手裡的冷武器,如果將熱武器當作冷武器來用,那無疑是對運用新鮮事物的一種退步。
在傳統文學上發表有違傳統內容或形式的文章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在網路文學上則沒有這么多的限制。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網路文學給寫作者所展現出的舞台是傳統文學所無法比擬的。另一個舞台另一種生命個性的存在。
陳村指出『「文學的全部意義不僅僅在於它有高峰,許許多多的人在文學中積極並有所獲得難道不是又一層十分偉大的意義嗎」
一般來說,網路原創文學的作者大多是業余寫作的人士。作者的業余性,極大地拓展了文學的題材覆蓋面,非人文類專業人士活躍發散的思維方式也給文學增加了誘人的活力,而創作時有感而發、非功利的出發點,則更符合文學最原始的功能,更能展現心靈的真實。
從海外遊子渴望中文交流的自發組合;到以風險投資為基礎的商業網站「榕樹下」、「網易」大張旗鼓地舉辦網路文學大賽,任傳統文學對原創作者們居高臨下挑剔品評;再到今日傳統媒體的編輯們伺伏於論壇之側,期望發現能夠引起更大出版熱點的新生力量。11年,網路文學已經漸漸生出自己的羽翼,雖不健壯,卻不容忽視了。
作為文學的一支,優秀的網路原創文學與傳統文學具有同樣的質素:流暢的語言、豐富的想像、質朴的情感、深邃的哲思。但全新的載體也賦予網路文學以迥異於傳統文學的一些特徵,這些特徵,為文學注入了新的魅力與活力。在本文中,將就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差異進行論述,從而總結出網路文學的一些獨特風格。
首先,由於輸入方式變化,使作者對文章的修改加倍便捷,但也對作者的准入提出要求,即作者需要熟悉鍵盤輸入或至少對電腦及網路有一定了解。這使一些傳統作家,尤其是年級稍長者難以輕易適應這一新的創作方式。因個人對新生事物接受程度的不同,一些作家在互聯網普及的過程中便自覺加入其中,參與論壇創作,如八十年代曾享有盛名的現代派作家徐星;一些作家則以個人網站或駐站作家的方式將自己的作品在網上推廣,設置論壇或留言板與讀者進行溝通,如王朔;但大多數作都仍與網路較為隔膜。總之,能夠在網路時代進入真正的網路文學創作的傳統作家比較鮮見,大部分網路文學的作者,都是中國文化體制外的業余作者。
其次,網路文學的創作具有交互性的特徵:作者可以邊寫邊張貼,隨時得到讀者的反饋,從而對後續寫作進行調整及修改前文——這種互動性使網路文學最大限度地帖近了讀者,從而充滿活力。而傳統文學基本上是全部完成後才能夠尋找發表或出版的地方,在發表之後得到普通讀者反饋的可能性很小,換句話說,中國作家,尤其是那些在文化體制內部,有固定的工資及穩定生活來源的專業作家們,其創作閉門造車的情況比較普遍。
第三,也是本文將著重論述的一點,即網路文學對文學主題的開拓:網路寫作與發表的簡便,使許多業余作者得以使自己的作品找到讀者、得到反饋並從而受到鼓勵繼續創作。一些以往在傳統媒體上不易受到編輯青睞的主題與寫作方式得到了生存空間。而它們以往的結局卻往往只是成為抽屜文學,甚至可能因為主人預測到這一後果而胎死腹中。
如科幻小說,以往由於發表空間的短缺——在相當長時間中全國只有一本專門性雜志科幻世界,和中國專業作者佔主流地位的傳統。因此導致科幻小說這種需要作者擁有較深科學素養和豐富想像力的門類在中國極端萎糜,幾乎淪為科普類的兒童讀物,名存實亡。
然而,事實上科幻小說擁有一個龐大的讀者群,當網路逐漸進入中國人的生活,一些科幻類的主題網站相繼涌現,其中頗有一些質量不俗,如「失落的星辰」、「飛騰科幻小說組」等。這些網站及其他一些綜合性網站所附屬的文學論壇為科幻小說的網路發表提供了方便的條件與讀者群。使許多理工科出身、從小喜愛科幻小說的業余作者得以繞過投稿審核的瓶頸,將自己的奇思妙想直接張貼到各大論壇,並迅速得到科幻愛好者的擁篤,其寫作技巧也在讀者的反饋、建議下逐漸成熟,最終成為網路原創領域的熱點作家。
網路熱點反過來再作用於市場化之後的出版領域,使這一原本不受重視的文學門類成為各大書店占顯著位置的暢銷書,目前在科幻小說界最富盛名的作家劉慈欣的成功即為一個典型事例。這一事實轉而刺激更多人投入網路原創科幻小說的創作。科幻類的期刊也相繼創刊,依託網路,經營得風生水起。
其他如「同人類」小說——如以金庸小說人物為藍本的,江南的《此間的少年》、楊叛的《小兵物語》;以《西遊記》乃至電影《大話西遊》為藍本的今何在的《悟空傳》、《沙僧日記》;玄幻類小說——如在網上享有盛名的羅森的大長篇《風姿物語》、老豬的《紫川》,都依循著如上過程成為網路文學中重要的門類並打入傳統出版領域,得到更廣泛的讀者。
應該指出的一點是,一部網路原創作品是否被傳統媒體看中並出版、發表,並不能成為判斷一部作品是否優秀的依據:由於市場化的運作與對暢銷的渴望,編輯們往往把目光集中於那些在大型論壇上點擊率特別高,掀起閱讀熱點的作品;而由於網路上讀者年齡分布明顯偏低——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03年度對網民年齡成分的調查,絕大多數網民為三十歲以下青少年,教育程度也普遍偏低,本科以上的用戶只佔3.1%——導致一些題目嘩眾取寵、主題相對膚淺但情節煽情的作品更易受到造捧(如早期的《第一次親密的接觸》和近期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等)。而一些較嚴肅深刻的作品則有可能被淹沒在文海之中,使喜歡閱讀這類作品的讀者無緣一見。
這種狀況,呼喚著文學原創網站主題與針對讀者層次的細分,期望大而全則不易精深。然而細分出的層次較高的主題專門網站往往不以吸引人氣為能,也就很難進行商業化的融資,是需要扶植的公益性網站,而中國目前所實施的網站注冊制度則要求非事業性機構下屬的網站必須持衛商部門核準的營業執照辦理經營或非經營性注冊審批,否則視為非法,使現有的個人性公益網站進退維谷,這大大扼制了中國互聯網資源的生產與利用。
由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2003年中國上網用戶數與計算機數分別比前一年增長35%和48%,發展速度是驚人的——這種年齡分布的狀況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改變,網路文學因此而受到的不利影響也會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