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十粒金丹
❶ 評書的相關知識
評書,又稱說書,廣東粵語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中國一種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後,電子媒體及推廣普通話的沖擊之下,一些方言的說書文化日漸式微,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評書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說書品種,大約形成於清代初期。許多渠道的資料證明,評書雖然是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卻多為「唱曲」的轉行。相傳形成於北京的評書藝術,其第一代藝人王鴻興,原來就是表演一種叫做「弦子書」的「說唱」藝人;至20世紀初葉,又有許多北方鄉村表演「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的「說唱」藝人進入城市後,紛紛改說評書。這是中國曲藝藝術在流變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評書,也叫評詞,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一帶。在江南則稱為評話。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人說書。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戰國時,諸子百家游說諸侯,經常旁徵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後來形成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象「怒發沖冠」、「刻舟求劍」、「濫竽充數」等,實際上這就是早期的評書。在北京流行的評書,相傳是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1587~1668)來北京時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清代北京鼓曲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為師,回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儀司立案授徒,流傳到現在的。
以說書者的說法:評書起源於東周時期,周庄公是評書的祖師爺。但這只是一個傳說。
評書形式
唐代出現了一種曲藝藝術和評書的表演方式相似,這種曲藝形式稱為:「說話」。到宋代中興時期。最初是說評佛教典集。在中國古典文學認為,「說話」這種表演的形式對明清小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說話」發展到俗說後表演方式與「評書」是非常類似的。比如評書中的開場詩,說話稱為「押座文」。也有「且聽下回分解」一類用句。當然,這些都影響了明清的小說。
事實上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最初都是說話的話本。《三國演義》話本為《全相平話三國志》;《水滸傳》則為《醉翁談錄》。晚唐詩人李商隱有《驕兒》一詩寫到:「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說明當時喜歡說話這門曲藝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說書人又叫搏君人,目的是為了搏君一笑,最喜歡講述古代故事,百說不厭 研究「說話」,多數是從話本對明清的小說的影響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藝藝人寫過專門的資料。很多證據表明「說話」類似於「評書」。但兩者似乎沒有任何確實的傳承關系。
實際評書的創始人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說唱藝術的一部分,稱為「弦子書」,他的老師莫後光提到說話理論是:「夫演義雖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萬類,不與儒者異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繹之欲其安,進而止之欲其留,整而歸之欲其潔。非天下之精者,其孰與於斯矣!」。
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晚清光緒年間,評書傳入皇宮中,因皇宮唱歌多有不便,於是改說唱為「評說」,於是評書的藝術形式便固定下來。
民國是評書中興的時期,據記載:當時「撂地」說書人說《三國》,便萬人空巷,把街道圍得滿滿的。另外,評書與相聲也有很大的淵源。尤其是單口相聲和評書的「片子活」技巧幾乎相同。有些相聲的「段子」也來源於評書章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評書也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廣播和收音機的普及,給評書極大的生存空間。評書藝人又創作了許多新的段子,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槍聲》,文革結束,評書藝人又創作了不少段子,甚至也說幾段外國書,比如《珍珠港》(書名《太平洋大海戰》),還製作了Flash評書《白眉大俠》,但並不特別受書迷歡迎。
年輕人少之又少
現在,幾乎每個廣播電台都有評書專欄,部分電台更有專門的評書或故事頻率。主要聽眾是老年人或計程車司機,評書仍很受聽眾的歡迎,其中原因除了本身評書喜聞樂見,還由於廣播的局限。但一些評書演員擔心評書會漸漸的消失,現在很難再看到年青的說書人了。
評書的表演形式,早期為一人坐於桌子後面,以摺扇和醒木(一種方寸大小,可敲擊桌面的木塊。常在開始表演或中間停歇的當口使用,作為提醒聽眾安靜或警示聽眾注意力,以加強表演效果,故名)為道具,身著傳統長衫,說演講評故事。發展至20世紀中葉,多為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說演,衣著也不固定為專穿長衫。 評書用北方語音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調的普通話語說演。中國華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均見流行。因使用口頭語言說演,所以在語言運用上,以第三人稱的敘述和介紹為主。並在藝術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獨有的程式與規范。比如傳統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場詩」,或說段小故事,然後進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時,以敘述故事並講評故事中的人情事理為主,如果介紹新出現的人物,就要說「開臉兒」,即將人物的來歷、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徵作一描述或交代;講述故事的場景,稱作「擺砌末」;而如果贊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風景名勝,又往往會念誦大段落對偶句式的駢體韻文,稱作「賦贊」,富有音樂性和語言的美感;說演到緊要處或精彩處,常常又會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迭的句式以強化說演效果。在故事的說演上,為了吸引聽眾,把製造懸念,以及使用「關子」和「扣子」作為根本的結構手法。從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絕、頭頭是道而又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表演者要做到這些很不容易,須具備多方面的素養,好比一首《西江月》詞所說的那樣:「世間生意甚多,惟有說書難習。評敘說表非容易,千言萬語須記。一要聲音洪亮,二要頓挫遲疾。裝文裝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戲。
單田芳大師
評書的節目以長篇大書為主,所說演的內容多為歷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戰和俠義故事。後來到了20世紀中葉也有篇幅較小的中篇書和適於晚會組台演出的短篇書,但長篇大書仍為其主流。
評書用北方語音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調的普通話語說演。中國華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均見流行。因使用口頭語言說演,所以在語言運用上,以第三人稱的敘述和介紹為主。並在藝術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獨有的程式與規范。比如傳統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場詩」,或說段小故事,然後進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時,以敘述故事並講評故事中的人情事理為主,如果介紹新出現的人物,就要說「開臉兒」,即將人物的來歷、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徵作一描述或交代;講述故事的場景,稱作「擺砌末」;而如果贊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風景名勝,又往往會念誦大段落對偶句式的駢體韻文,稱作「賦贊」,富有音樂性和語言的美感;說演到緊要處或精彩處,常常又會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迭的句式以強化說演效果。在故事的說演上,為了吸引聽眾,把製造懸念,以及使用「關子」和「扣子」作為根本的結構手法。從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絕、頭頭是道而又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表演者要做到這些很不容易,須具備多方面的素養,好比一首《西江月》詞所說的那樣:「世間生意甚多,惟有說書難習。評敘說表非容易,千言萬語須記。一要聲音洪亮,二要頓挫遲疾。裝文裝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戲。」 評書的節目以長篇大書為主,所說演的內容多為歷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戰和俠義故事。後來到了20世紀中葉也有篇幅較小的中篇書和適於晚會組台演出的短篇書,但長篇大書仍為其主流。
現在流傳下來的傳統評書,都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徵。它匯集了人民群眾的智慧,既是歷代評書藝人的心血結晶,也是群眾性的藝術創作成果。它通過"冊子"(一部書的詳細提綱,也稱"梁子")和口傳心授方法流傳下來。 不同流派、不同演員對一部書的人物塑造、情節安排等,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尤其在"評議"方面,因人而異,具有很大的可變性。評書藝人既是演員又是作者,他們的表演過程,往往就是精心構思和不斷創作的過程。這正是口頭文學的特點。
北京傳統評書書目共分四類,三十二部書。
(1)長槍袍帶書(十二部): 西漢演義 東漢演義 三國演義 列國演義 隋唐傳 薛家將 五代殘唐 楊家將 十粒金丹 精忠說岳 明英烈 明清演義
(2)短打公案書(十六部): 粉妝樓 大宋八義 宏碧緣 明清八義 永慶昇平 三俠劍 彭公案 施公案 於公案 包公案 小五義 續小五義 水滸傳 兒女英雄傳 雍正劍俠圖 龍潭鮑駱
(3)神怪書(三部): 濟公傳 西遊記 大周興隆傳
(4)狐鬼書(一部): 聊齋
這二十九部書大多是金戈鐵馬,英雄俠士的戰斗故事。除《聊齋》外,很少有講愛情故事的。無"淑女才子之相逢,春花秋月之柔情",也是傳統評書的一大特色。
評書語言
評書的腳本必須案頭能閱讀,場上能表演,語言口語化,既生動又形象。這樣,說起來才能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語言上要避免訛音、錯覺或含混不清。 例如,小說中常稱貪吃的饞人是"饕餮客",評書中也照這樣說,很多人會聽不懂。如果說這個人是"饞鬼",又不夠形象。其實傳統評書里早已有了示範。象《野豬林》中描寫兩個公差貪吃的丑態是這樣的: 他倆舉起了迎風的膀子,旋風的筷子,托住了大牙,墊住了底氣,抽開了肚子頭兒,甩開了腮幫子,吃的雞犬傷心,貓狗落淚。這段描寫形象生動,使人發笑。用演員們的話說,這是"立起來的語言"。
頃浙中一士人,刻《皇明書苑十大家》,首祝京兆,而終董太史,乃以杭人湯煥、許光祚,居董之前。此士亦錚錚有書家名,自負良不淺。予規之曰:「此二人不但難與董雁行,並不可列大家,盍更訂之?」其人艴然怒,似謂予本無所知,安得輕置雌黃?予亦乾笑聽之而已。又一浙紳謂予曰:「頃與學使者周斗垣(延光)晤於西湖,忽問曰:'近日書家,如黃貞甫、董玄宰二公俱巨手不必言,但不知誰當左次?'其言怪甚,因不置對。」予曰:「曷不明語之?」浙紳曰:「此等囈語,只可付罔聞,若欲與辨詰,惟有痛批其頰可耳。」貞甫以時藝名世,本不工書,而酷好濡染,精綾名繭,布滿都下,即園亭中扁對亦多出其手,故周有此問。世間冤枉事極不少,但董無端屢遭折辱,亦高明鬼瞰之一驗也。
翻譯
最近浙江有一位讀書人,刻印了《皇明書苑十大家》,把祝允明列為第一,董其昌最末,竟然把杭州人湯煥、許光祚放在董其昌之前。這位讀書人也響當當地有書法家的名聲,自我評價很不低。我勸他說:「這兩個人不僅難與董其昌相比,更不可列為大書法家,為何不重新審訂一下呢?」那人生氣了,好像說我根本就不了解,怎能隨口胡說?我也乾笑一下姑妄聽之而已。
又有一位浙江的士大夫對我說:「最近跟學使者周延光在西湖上會面,他忽然問我說:『近來的書法家,像黃貞甫、董其昌兩位都是大家自然不用說了,但不知誰在其次?』他的話很奇怪,我就不作回答。」我說:「為何不明確告訴他呢?」那位士大夫說:「這種傻話,只當沒聽說,想跟他辯駁,只有狠抽他嘴巴子了。」黃貞甫的八股文有名氣,本來不擅長書法,卻特別喜歡刷兩下子,他污染的紙張遍布城裡,連園亭中的扁額對聯也多是他題寫,所以周延光就有那樣的問題。世上冤枉事很多,但董其昌多次遭受辱沒,也算是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一個例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