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小說戲曲專題作業答案電大

古代小說戲曲專題作業答案電大

發布時間: 2024-09-16 21:10:42

㈠ 電大古代小說戲曲專題復習題牡丹亭的藝術成就表現在哪些方面

(1)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通過夢幻和鬼魂的形式,表現理想與現實之 間的矛盾。
(2)以寫詩的手法寫戲,善於用抒情詩描寫人物內心情感。
(3)人物性格鮮明突出。
(4)曲詞優美,婉轉精麗而又潑辣動盪。

㈡ 古代小說戲曲專題 孔尚任《桃花扇》的藝術構思有何特點

《桃花扇》是寫南明王朝興亡的歷史劇。作品以侯方域、李香群的愛情故事為線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動盪的社會現實及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斗爭,即作者所說的"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這是全劇的主題思想,同時也體現了作者的藝術構思。作者說:"桃花扇一劇,皆南朝新事,父老猶有存者。場上歌舞,局外指點,知三百年之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消於何年?歇於何地?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小引》)這就說明作者所說的興亡不僅是南明王朝的短促命運,同時還企圖指出明朝三百年基業為什麼會覆亡的歷史經驗教訓,作為後人的借鑒。那麼從《桃花扇》所展現的故事情節里,我們是怎樣看到明代三百年基業的覆亡的呢?當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下北京,清兵乘機入關的時候,馬士英、阮大鋮等閹黨餘孽勾結四鎮迎立福王。他們忘記了中原未原,大敵當前,買妾的買妾,選優的選優,完全是一派腐化墮落的現象。為了私人派系的利益,他們不僅絲毫沒有想到上下一心,團結對敵,反而假公濟私,自相殘殺,最後甚至調黃、劉三鎮的兵去截防左良玉,致清兵得以乘虛南下,成立剛剛一年的南明王朝就跟著覆亡。馬士英、阮大鋮對於調黃、劉三鎮截防左兵的後果不是沒有想到的。由於他們"寧可叩北兵之馬,不可試南賊之刀"(《拜壇》),認定了向北兵投降比向統治集團內部的反對派讓步好,就悍然採取了這一著。作品中關於這方面的大量描繪,鮮明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歷史教訓,確是有它深刻的現實意義的。它使我們從一連串舞台藝術形象里清楚地看到當時南明統治集團里那些最腐朽黑暗的勢力怎樣由生活上的苟且偷安、腐化墮落,一步步把國家民族推向覆亡的道路;又怎樣由政治上的把持權位、排擠異己,一步步走向了投降敵人的道路。其次作品還通過侯方域的活動表現當時統治階級里另一部分文人的生活態度和政治面貌。侯方域是著名的復社文人領袖之一,在繼承東林黨人的事業,反對閹黨餘孽的斗爭中,表現他政治上進步的一面。然而正當國家內外危機深重的時候,他卻沉醉在歌樓酒館之中,這就決定他在政治上的動搖態度,不可能擔當起挽救南明危亡的歷史任務。"暗思想,那些鶯顛燕狂,關甚興亡。"作者在侯方域第一出上場時唱的[戀芳春]里就語含諷刺。後來又寫他沉迷聲色,幾乎為阮大鋮所收買,到最後更通過張道士的當頭棒喝,指明他的迷誤.最後作者還為我們描繪另外兩類人的精神面貌。一類是以史可法為代表的愛國將領。作者以極大同情,寫史可法怎樣激勵將士,死守揚州,並終於沉江殉國.李香君成為我國戲曲舞台上最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柳敬亭、蘇昆生原來都是阮大鋮的門客,當他們看到了復社文人的《留都防亂揭》,知道阮大鋮是魏閹的黨羽,就拂衣而去。後來左良玉不顧大局,要領兵東下,柳敬亭就不辭辛苦去勸阻。阮大鋮逮捕復社文人下猶,蘇昆生又主動去向左良玉求救。到明亡之後,他們寧願歸隱漁樵,不願做清朝的順民,他們的堅強性格和阮大鋮之流形成鮮明的對照。特別是柳敬亭,他的豪爽、俠義性格和一個民間藝人所具有的幽默、詼諧相結合,表現了高度樂觀主義精神。然而這些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生活道路,使他們只能把國家民族的希望寄託在愛國將領和復社文人身上。當復社文人失敗了,愛國將領犧牲了,他們的希望也跟著落空,結果就入道的入道,歸隱的歸隱,一個走向消極避世的道路。從《桃花扇》里這一系列的描繪看,它確是通過了侯方域、李香君的兒女之情,表現了南明王朝的興亡之恨,使讀者或觀眾痛恨權奸的誤國,叛將的投降,惋惜復社文人的沉迷,同情城市下層人民的反權奸斗爭和愛國將領的寧死不屈。作者在作品裡從愛國思想出發所表現的愛憎也基本是分明的。然而決定於作者的封建正統觀念,他對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始終抱著敵視的態度,劇中罵起義軍是流賊,還把以鎮壓農民起義起家的左良玉當作像史可法一樣的愛國將士來歌頌。左良玉哭祭崇禎時說:"養文臣帷幄無謀,豢武夫疆場不猛",就是罵那班文臣武將鎮壓農民起義無能。同時作者雖然懷著對明朝興亡的遺恨,表現了一定的愛國思想,但由於本身是清朝的官吏,又加上清朝統治的嚴酷,作者對當時的民族矛盾就只能採取迴避的態度。他不僅稱贊清兵"殺退流賊,安了百姓,替明朝報了大仇"(《閑話》),還謳歌康熙聖朝的祥瑞;不僅迴避了清兵血洗揚州的慘劇,在結局裡還掩蓋了侯方域的變節,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作品的思想成就。文學史上原有不少傳奇通過男女主角的離合悲歡,串演一代興亡的歷史故事,但《桃花扇》的出現,卻使這類創作達到新的藝術高度,它把侯、李的離合之情與南明的興亡之感結合得更緊密。與它同時的《長生殿》比之以前的作品如《浣紗記》、《秣陵春》等算是結合得較好的。然而《長生殿》是通過興亡之感來突出李楊的愛情,而不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這樣,《長生殿》在下本里就有部分情節離開了現實形勢來頌揚李、楊生死不渝的愛情,而《桃花扇》寫侯、李的愛情是始終緊密結合明清之際的歷史形勢展開的。由於侯方域本身是參加過復社文人反閹黨的斗爭和史可法幕府的人物,通過他的一連串舞台活動就有可能比較集中地反映南明王朝內部的各種矛盾。李香君是秦淮名妓,通過她,又正好從側面反映出南明王朝的苟且偷安、腐化墮落。傳奇《媚座》出總批(註:《荀學齋日記》說《桃花扇》評語是孔尚任自己的手筆。《桃花扇本末》則說,"皆借讀者信筆書之"。然而批語中有些完全是作者的語氣,在《桃花扇本末》中,作者也認為這些批語"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至少他是完全同意這些看法的。)說:"上半之末,皆寫草創爭斗之狀,下半之首,皆寫偷安宴樂之情。爭斗則朝宗分其憂,宴遊則香君罹其苦。一生一旦,為全本綱領,而南朝之治亂系焉。"清楚地說明了作者的藝術構思。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里說:"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確考時地,全無假借。至於兒女鍾情,賓客解嘲,雖稍有點染,亦非烏有子虛之比。"原書有《考據》一篇,列舉傳奇中許多重要歷史事實所根據的文獻資料。這種忠於客觀史實的精神,在明清傳奇中,除《清忠譜》外,是沒有可以和它比擬的。然而作者又說:"劇名《桃花扇》,則《桃花扇》譬如珠也,作《桃花扇》之筆譬則龍也。穿雲入霧,或正或側,而龍睛龍爪,總不離乎珠。"這就說明作者不僅忠於歷史事實,同時是通過精心的藝術創造,如排場的起伏轉折,情節的前後照應,角色的分配,曲白的分工等等,使它成為一部優秀的傳奇作品,達到了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較好的結合。《桃花扇》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這兩方面,從作品的凡例、批語看,它是作者創造性地總結明清傳奇作家創作經驗的成果。此外如人物的描繪、語言的運用,也有它獨到的地方。如《偵戲》中[雙勸酒]:"前局盡翻,舊人皆散,飄零鬢斑,牢騷歌懶,又遭時流欺謾,怎能得高卧加餐。"以獨唱抒發阮大鋮的牢騷,表現了他一副可憐相。"可恨身家念重,勢利情多;偶投客魏之門,便入兒孫之列"一段白,似乎也不無反悔之意。但接著悄語:"若是天道好還,死灰有復燃之日。我阮鬍子啊!也顧不得名節,索性要倒行逆施了。"終於露出其姦邪、陰險的豺狼本相。這樣唱詞和賓白的配合,惟妙惟肖地刻劃了阮大鋮的形象。《餘韻》中[哀江南]套曲更是傳誦的名篇: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榻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跑。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離亭宴帶歇指煞]然而,作者在語言的運用上主張"寧不通俗,不肯傷雅"。所以給人的印象是典雅有餘,當行不足;謹嚴有餘,生動不足。這實際是許多文人傳奇戲在語言上的共同特徵。

㈢ 電大本科古代小說戲曲專題王實普雜劇西廂記中的鶯瑩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西廂記》和《西廂記諸宮調》相比,在思想上更趨深刻。它正面提出了「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主張,具有更鮮明的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

首先,《西廂記》歌頌了以愛情為基礎的結合,否定封建社會傳統的聯姻方式。作為相國小姐的鶯鶯和書劍飄零的書生相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門第、財產和權勢為條件的擇偶標準的違忤。鶯鶯和張生始終追求真摯的感情。他們最初是彼此對才貌的傾心,經過聯吟、寺警、聽琴、賴婚、逼試等一系列事件,他們的感情內容也隨之更加豐富,這里佔主導的正是一種真摯的心靈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鶯鶯和張生實際上已把愛情置於功名利祿之上。張生為鶯鶯而「滯留蒲東」,不去趕考;為了愛情,他幾次險些丟了性命,直至被迫進京應試,得中之後,他也還是「夢魂兒不離了蒲東路」。鶯鶯在長亭送別時叮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她並不看重功名,認為「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即使張生高中的消息傳來,她也不以為喜而反添癥候。《西廂記》雖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團圓結局,但全劇貫穿了重愛情、輕功名的思想,顯示出王實甫思想的進步性。

《西廂記》最突出的成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鶯鶯傳》的主題思想和鶯鶯的悲劇結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愛情上堅貞不渝,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並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美滿結果的一對青年。這一改動,使劇本反封建傾向更鮮明,突出了「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題思想。在藝術上,劇本通過錯綜復雜的戲劇沖突,來完成鶯鶯、張珙、紅娘等藝術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徵生動鮮明,加強了作品的戲劇性。

㈣ 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專題:筒析《牡丹亭》的文化意義


湯顯祖的《牡丹亭》「因情成夢,因夢成戲」,「奇氣鬱勃,博辯縱橫」,其中的獨特人生感受是常人難以體會的。他自己說:「玉茗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時人也說,「由於作者早歲以詩文鳴於時,又是一位屬於泰州學派的思想家,喜歡議論時政,所以人們對待他的劇作往往不肯『就戲論戲』,總認為戲劇形象中藏著許多機鋒,尋味不盡」(《昆劇演出史稿》陸萼庭著趙景深校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59頁)。怎樣認識昆劇《牡丹亭》的文化意義?我想,首先是要看戲、看劇本,但是讀一下英文譯本,看看外國人的說法,也許會有所啟發。再說,因為人類學的描述方法是接近於文學的,因此人類學家就可以象文學批評家一樣,「解讀」劇本。「人類學者的工作就是選擇一項引起他注意的文化事業,然後以詳盡的描述去充實它並賦於說明性,以便告訴他的讀者理解他所描述的文化的意義」(《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馬爾庫斯費徹爾著三聯書店1998年52頁)。
莎翁和湯顯祖屬於同一時代,兩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牡丹亭》的譯者白也(CyrilBirch)說,湯顯祖的「題詞」寫於1598年,和地球另一面莎士比亞寫《羅蜜歐與朱麗葉》近於同時。更為相似的是湯顯祖的《牡丹亭》應了西人的一句諺語,說不盡的莎士比亞。這兩位大戲劇家不僅活在同一歷史時期,而且思想也是相通的。至今,不僅中國人說不盡,外國人也說不盡。「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Without visiting this garden,how could Iever have realized this splend or of spring!)這也可以是一種暗隱:不能理解古典昆劇藝術,是沒有文化的表現。美國波士頓Cheng&Tsui出版公司自稱「驕傲」地出版了全本55出的《牡丹亭》(英文ThePeonyPavilion或拼音MudanTing),並且被評為美國1981年的傑出學術著作。譯者用的是徐朔方、楊笑梅的《牡丹亭》校注本。書封面的介紹寫得簡明扼要,「產生於16世紀晚期的明王朝的這本古典戲劇故事,說的是杜麗娘夢到了一個理想的愛人;但沒有希望再遇到他,於是不平靜地死去。她好象死了,如鬼一樣不斷地尋找她的夢中的愛人,直到這個愛人最後發現了她自畫象;這個愛人也夢到了她,愛使她神奇地活了過來」。
譯者的「前言」首先引用了湯顯祖的「題詞」:「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漠中求得其所夢者者而生」。湯顯祖知道這種「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世人是不相信的,「形骸之論也」。所以他辯解說,故事是有本源的,而且「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這是強詞奪理,但因為我們讀了書,看了昆劇《牡丹亭》後,深深地感動而原諒他了。在湯顯祖來說,「情」是偉大的,它來自內心,不可抑制,是對冷冰冰的封建理性的勝利。
的確,湯氏的官場情盡,借《牡丹亭》的男女之情表現個性解放之情,自由之情,「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杜麗娘不僅是少女的懷春,而且暗喻著個性解放的自由思想:「至情」可以「還魂」。「作家感到人民的痛苦,青年的受壓,以及知識分子的才能無所用,這種時代和社會的苦悶和渴望出路的希冀凝聚有作家的筆端,折射在杜麗娘的性格之中」(《昆劇藝術》創刊號64頁)。明人王思任說,「情不可以論死,死不足以盡情,百千情事,一死而止,則情莫深於阿麗者矣」。嵇康在《釋私論》中說,「越名教而任自然」,人的自然本性與封建倫理道德觀念之間有著深刻的矛盾。《游園》、《尋夢》二場,集中地表達了崇尚自然的思想,「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自然」是畫龍點睛之句。古人寄情於戲劇,以美女來寄託自已的政治理想,這是自屈原《離騷》以來的傳統,「美人香草,皆忠臣孝子之寓言」。這需要不斷地領悟和反思。連偉大的毛澤東都說,讀了幾次《離騷》,又有新的體會。吳梅說,《牡丹亭》「在生死之際」,前五折「由生之而死」,後五折「自死而之生」(《吳梅戲曲論文集》王衛民編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156頁)。杜麗娘死了再生,確實是此戲的中心,是作者希望的理想不滅。封建主義可以死灰復燃,民主主義為什麼不能如杜麗娘一樣「月落重生燈再紅」呢?
譯者又說,在湯顯祖時代,南戲到達了它普及的高峰。它的特點是青年男女之戀,遇到阻力,但最後是大團圓。杜麗娘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值得崇拜的女英雄之一。戲有一種閑散的優雅的味道。在優美的氣氛中,用詩一樣的語言,分析了戲中生死間主要的各種角色,作出了「深刻的哲學論斷」。又說,在充滿陽光的星期天的草地上,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大學生讀此書,也可以做一個好夢。而且,青春少女杜麗娘,有著一般性的特點。潘光旦老先生說,「尋常在結婚以前守身如玉的青年容易做白日夢」。他以古書為證:「有二八佳人,端立於上,......艷麗無匹,徐乃作回風之舞,如履平地,婉轉裊娜,百媚橫生,兩袖惹雲,不粘不脫」(性心理學靄理士原著潘光旦譯注生活讀書新知出版社1988年172頁)又有宋代一女,年十七卒,「每當疏雨垂簾,落英飄砌,對鏡自語,泣下沾襟。疾且篤,強索筆自簪花小影,旋視良久,一慟而絕」(同上179頁)。明代杭州有女伶名商小玲,以色藝稱,善演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後因片面相思,鬱郁成病,終死在紅氍毹上。這些古書上的描寫,和杜麗娘何其相似乃爾。李漁的朋友蘇州人尤侗作《鈞天樂》。此劇嘻笑怒罵,攻擊科場黑暗。又與《牡丹亭》相通,主人翁「為情而死,死可以復生」。近代何其芳《畫夢錄》中也寫過一個農家十六歲小女的早夭。「現在我夢里是一片荒林,木葉盡脫。或是在巫峽旅途間,暗色的天,暗色的水,不知往何處去。醒來,一城暮色恰像我夢里的天地」(《畫夢人生》何其芳美文何乃光編花城出版社1992年1頁)。


譯者的另一本精心之作是《中國人的舞台-明代精英戲劇》(《》)一書。它的主題是介紹明朝精英和舞台的關系。他曾在倫敦大學的亞非學院學習和教授中文。這個學院,我是去過的,裡面的中文圖書館據說是英國之最,裡面的外國留學生特別多,黑人很多,牆上還掛了大幅的中國傳統山水畫,只是我在學院的食堂里吃過的一頓洋飯倒不敢恭維了。
只是無巧不成書,白也教授此書開頭有一段與我的一次看戲的現場覺特別相似。這位美國老專家說,昆劇產生於17世紀轉折期,這是中國戲劇的黃金時代。設想「四百年前,一些外國人訪問了大運河邊的蘇州古城」,「其中一些人被邀請參加中國人私人住宅的社交活動」;「今天是我們的朋友江蘇省總督的生日,我們和一個小群體一起慶賀。總督的衙門比通常安靜」,「在寬敞的住宅里有大型的活動」。他還說,這是一個春天的日子,牡丹花也開了,竹林里的路也掃干凈了;廚房裡准備了太湖的魚;在新建的大廳里有些冷;看戲的廳堂十分高大,裝飾精美。最主要的是有戲,家班和樂隊已經在台側等候了,點的戲是「輕松的喜劇,對話充滿智能,唱腔如詩如畫」。白也老先生介紹的背景和我們今天看戲的背景何其相似,博物館古戲台就是在昔日的總督(實際上是巡撫)府內,後面是拙政園。
台上王芳扮演的杜麗娘正唱著: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台上基本上是一人一桌一椅一燈。但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中,卻把觀眾帶進了藝術境界之中。這折由「傳」字輩和張繼青老師等教的《牡丹亭》,「幽深艷異之致,為古今諸曲所不能到」,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戲曲中藝術表現手法的典範。如果演員缺乏足夠的功力,是決不能勝任演出的。台下,觀眾沉浸於崑曲的美之中,唯恐曲終人去。崑曲是最能表現中國傳統抒情的一種藝術,它把歌、舞、詩、戲合成那樣精緻的一種形式。西方一些歌劇似是有歌無舞,一味地唱,遺憾的是近來炒得很紅的京劇《中國貴妃》倒有些象外國歌劇了。崑曲卻能以最簡單樸素的舞台,表現出最優美的情感。在現代全球商業文化一統天下的情況下,蘇州還是有這樣傳統文化的精品,實在是蘇州人的驕傲。現在要繼續保持這個地位,就得一代一代傳下去。
案頭本子再好,劇本再縮編,如果沒有舞台的發揮,影響是不會這樣大的。傳統的幾百年留下的演出手法,是世世代代的老一輩演員傳下來的,是非常珍貴的。的確,不少傳統摺子戲經過數百年來的創造性勞動,演員的不斷加工處理,演員的表演經驗使之顯得更加光彩動人。如蘇州清代集秀班是「蘇班之最著者,其人皆梨園父老,不事艷冶,而聲律之細,體狀之工,令人神移目往,如同古會。非第一流不能入此」。清代金德輝擅演閨門旦(昆班叫五旦),《尋夢》是其代表性演出。他的演出,「冷淡處別饒一種哀艷」。令人想起古人的詩:「氍毹祗隔紗屏綠,茗爐相對人如玉」,「當筵喚起老臨川,玉茗堂中夜深魄」(《鴛湖主人出家姬演〈牡丹亭〉歌》,《明詩紀事》辛卷二十二)。這是多麼動人呵!
蘇州昆劇《牡丹亭》是到文革以後,重振旗鼓的。這時人們才重新承認了昆劇的崇高地位。這是當時張繼青演出的意義。長期以來,昆劇沒有這樣的地位了。張繼青的這段歌舞:「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十分精彩,據說是超過「傳」字輩,也超過梅蘭芳(僅就此而言:在59年代的記錄片上,作為老年男性的梅再演花旦,自然是不及青年女子美麗了)。張繼青中年時表演也不凡。雖然,台下是一個普通的婦女樣,但台上可以表現出一個年輕的小姑娘,仍「喉若雛鶯靜女」。正如古人所說,「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長,延至數息」,運氣自如。她並以寧靜的舞姿表現憂郁的心情,有時略開笑顏,搖扇舞袖,與飛燕啼鶯共游園。傳統的《牡丹亭》就是這樣朴質無華,「本色清言、尋常茶飯、絕俗離世」。


在忠王府古戲台的演出方式,一如舊制,包括出將入相、檢場等,燈光也用的是大白光,突出的是演員的表演。朱家溍老人尤其欣賞這出戲的伴奏方式,僅用南弦(即三弦)和月琴。他說:「何必非要加大提琴、大貝司呢?崑曲,就是要聽她清雅的風味,配樂如果搞得太濃艷,有時會破壞古典的韻致和意境」;「並不是外國有的樂器,都可以搬進昆劇里來的,關於這一點,我們的前輩早就注意到了。那麼多的中外樂器,為什麼都沒『引進』崑曲呢」?朱先生強調說:「古人不是傻子。他們知道崑曲應以怎樣的風貌示人。其實,崑曲的配樂經過好幾代人的磨洗,已經找到了和諧的結合方式,如一般用兩根笛子和三弦、月琴,生旦戲加笙,凈丑戲加嗩吶等」。
外國人也來「游園」了,現在有不同版本的全本《牡丹亭》演出,這是全世界的熱潮。一是由美國華裔導演陳士爭執導的全本55出《牡丹亭》,我在網上,看到了陳士爭執導的全本55出《牡丹亭》廣告。後來,還看到了全本的錄象。另一是上海昆劇團自排的《牡丹亭》。香港學者古兆申,也有意新編《牡丹亭》。他說,我的原則只有兩條:第一、改編本必須充分發揮原著的題旨;第二,必須保留昆劇舞台藝術的優點和特色。我想,再下去,也許要有一種新的改編,可參考西方大片英國《莎翁情史》,將莎士比亞的事跡與《羅蜜歐和朱麗葉》的情節穿插在一起,但這種創作方法在清代蔣士銓的《臨川夢》一劇中早有表現,湯顯祖和杜麗娘都在舞台上出現。蘇州仍需要一個比較全的本子。顧篤璜整理過《牡丹亭》一個本子,已經試演過。現在還有他人,加工演出。劇本縮編是一項本事。蘇州作為發源地,在堅持傳統特色上應當做得更好些。

㈤ 2014年江蘇省電大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方向)有哪些課程

專業基礎課
1.現代漢語專題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2.古代漢語專題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3.中國當代文學專題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開設一學期。
4.中國現代文學專題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開設一學期。
5.言語交際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6.中國文化概觀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7.西方文化概觀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三)專業課模塊
1.古代詩歌散文專題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學時,開設一學期。
2.古代小說戲曲專題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學時,開設一學期。
3.外國文學專題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4.教育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錄音錄像課9學時,開設一學期。
5.心理學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6.中學語文教學研究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學時,開設一學期。
7.語言學概論(本)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學時,開設一學期。
8.藝術欣賞(漢本)
本課程3.5學分,課內學時63,開設一學期。
9、現代教育原理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10.文論專題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學時,開設一學期。

㈥ 古代小說戲曲專題簡答題王實甫雜劇《西廂記》中的鶯鶯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西廂記》的曲詞華艷優美,富於詩的意境,可以說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詩。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通過林黛玉的口,稱贊它「曲詞警人,余香滿口」。
《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對後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牡丹亭》、《紅樓夢》都從它那裡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廂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認識。

說起《西廂記》,人們一般會想到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殊不知,在王實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廂記》,這兩部「西廂」一般被人們稱為「王西廂」和「董西廂」。要說到王西廂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廂。
崔張故事,源遠流長,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鶯鶯傳》寫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戀愛生活,結果是張生遺棄了鶯鶯,是個悲劇的結局。這篇小說不過數千字,卻情節曲折,敘述婉轉,文辭華艷,是唐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它寫出了封建時代少女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也反映了愛情理想被社會無情摧殘的人生悲劇,宣傳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後,故事廣泛流傳,產生了不少歌詠其事的詩詞。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鶯鶯傳》為題材進行再創作,能看到的有秦觀、毛滂的《調笑轉踏》和趙令畦的《商調蝶戀花》鼓子詞。這些詩詞,對鶯鶯的命運給予了同情,對張生始亂終棄的薄情行為進行了批評,但故事情節並沒有新的發展。

當《鶯鶯傳》故事流傳了400年左右的時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問世了,這就是所謂的「董西廂」。董解元,金代諸宮調作家,名不詳,「解元」是金元時代對讀書人的敬稱。他性格狂放不羈,蔑視禮教,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化修養,並對當時的漢族民間文學形式如諸宮調非常熟悉,喜歡寫詩作曲。其長篇巨制《西廂記諸官調》,是今存諸宮調中惟一的完整作品。 「董西廂」是在《鶯鶯傳》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以第三人稱敘事的說唱文學。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遠遠超過前人。它對《鶯鶯傳》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沖突的性質衍變成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長之間的斗爭;張生成了多情才子,鶯鶯富有反抗性;故事以鶯鶯偕張生私奔作結,使舊故事開了新生面。董西廂隨著情節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為復雜、細膩,性格也更為豐滿。在文字的運用上,作者既善於寫景,也善於寫情,並善於以口語入曲,使作品更為生動和富於生活氣息,藝術性較前有較大提高,為王西廂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董西廂」在藝術上尚顯粗糙,對愛情的描寫也尚欠純至,還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到了元代,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戲劇更加發達起來,這時,大戲劇家王實甫在「董西廂」的基礎上把崔張故事改為了雜劇,這就是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廂記》。

「王西廂」直接繼承了「董西廂」,並在此基礎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實甫不僅寫出了張生的痴情與風度,更寫出了張生的才華,以及張生的軟弱,使他成為封建社會中多情軟弱的才子的代表。劇中聰明、伶俐、熱心、正直的丫鬟紅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後來的劇作中一再出現,取得了遠較鶯鶯為重要的地位。同時,《西廂記》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其對矛盾沖突的設計也足以示範後人。全劇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為基本矛盾,表現崔張與家長的沖突;以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由性格沖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這樣一種對沖突的組織,對古代戲曲中是很值得稱道的。

「王西廂」與「董西廂」的故事情節大略相同,但題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更鮮明,又改寫了曲文,增加了賓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節,藝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為我國古典戲劇中的一部典範性作品,其規模之宏偉、結構之嚴密、情節之曲折、點綴之富有情趣、刻畫人物之生動細膩等,不僅前無古人,而且超過了元代的其他劇作家,正因為如此,元代賈仲明在《凌波仙》稱:「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

㈦ 電大開放本科考試資料 中國古代文學專題(2)

元明戲曲部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l《 》是元代雜劇作家關漢卿的歷史劇代表作,劇中突出了關羽豪邁無畏的英雄氣概,並借關羽之口抒發了深沉的歷史滄桑之感。

2.元代劇作家 創作的《趙氏孤兒》是一部著名的歷史悲劇,劇中表現了屠岸 賈的殘暴奸詐,突出了程嬰等義士赴湯蹈火的犧牲精神。

3.元明的雜劇傳奇很多改編自唐傳奇,如石君寶的《曲江池》就改編自白行簡的 《 》。

4.明代劇作家 的「漁陽三弄」,借張建封、楊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現了對個性和自我的追求。

5.明代劇作家 的雜劇《繼母大賢》和元代關漢卿的雜劇《 》都寫了兄弟爭死,繼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這是當時民間流行的一個題材。

6.明代是中國戲曲理論發展的重要時期,著名劇作家 的《南詞敘錄》就是第一部南戲概論性質的專著。

7.明代很多劇作家追隨湯顯祖謳歌真情,如孟稱舜的劇作《 》就歌頌了伍子胥滅楚復仇之孝和申包胥借兵復楚之忠。

8.明代作家——的劇作很注意對灰諧的追求,他的《博笑記》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絕倒」的作品。

9.明代很多劇作取材於《水滸傳》,如李開先創作的《 》就描寫了林沖被逼上樑山的故事。

二、簡答(每題10分,共20分)

1.試分析四大南戲所體現的南戲的發展變化。

2,試分析鄭光祖愛情劇的道德色彩。 .

三、論述題(兩題必選一題回答,共20分)

1.試析《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形象。

2.試分析《西廂記》的藝術成就。

明清小說部分

一、簡答(每題10分,共30分)

1.應該怎樣評價《紅樓夢》後四十回?

2,試析《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所體現的「情」與「理」的矛盾及其時代意義。

3.舉例說明《水滸傳》人物塑造的獨特成就。

二、論述(兩題必選一題回答,共20分)

1.試結合作品,分析《聊齋志異》的意境美。

2.試分析孫悟空的形象及其所體現的時代精神。

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

元明戲曲部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lo分,有錯別字不得分)

1.單刀會

2.紀君祥

3.李娃傳

4.沈自徵

5.朱有墩 蝴蝶夢

6.徐渭

7.二胥記

8.沈瓊

9.寶劍記

二、簡答(每題10分,共20分)

1.答案要點:(1)創作上,四大南戲有三部有傳說的作者,說明文人對劇本寫定的作用;

(2)內容上,既貼近民間,又有文人滲透的痕跡。(3)藝術表現上,情節安排、人物塑造、語言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對後世南戲、傳奇創作影響深遠。(參考《元明戲曲》169—172頁)

2.答案要點:鄭光祖愛情劇的道德色彩較強,表現為:(1)《謅梅香》中白敏中和小蠻早有婚約,二人私會被撞見,小蠻未曾失身以及最後白敏中奉旨成婚等情節的安排;(2)《倩女離魂》中靈魂私奔的情節以及王文舉對倩女私奔自己的指責。(參考《元明戲曲》64—66頁)

三、論述題(兩題必選一題回答,共20分)

1.答案要點:杜麗娘是一個具有至情、執著理想的女子:(1)杜麗娘的生活環境令人窒息,這也是那個時代現實中女性的困境;(2)對愛情的大膽主動追求,因情而死,因情而生;這體現了湯顯祖的至情觀,即情可以超越現實,超越時空,(3)杜麗娘對父母的牽念掛懷,這代表了她對現實社會的禮義的回歸。(參考《元明戲曲》194—20l頁)

2.答案要點:(1)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劇中的張生確立了中國古代小說戲劇愛情故事中痴情的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書生形象。(2)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第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3)聰明、伶俐、熱心、正直的丫鬟紅娘,成為一種重要的人物類型,影響著後來的創作與生活。(4)對矛盾沖突的設計足以示範後人。(5)才子佳人相會後花園,歷盡磨難終成眷屬的故事模式,對後世小說戲曲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參考《元明戲曲》56—62頁)

明清小說部分

一、簡答(每題10分,共30分)

1.答案要點:(1)貢獻在於根據前八十回的線索,完成了寶黛愛情悲劇的結局,使《紅樓夢》成為一部完整的小說,而且基本保持了前八十回的悲劇氣氛,矛盾沖突的發展和人物處理,也大致符合曹雪芹原意。(2)缺點在於寶黛性格有與前八十回不符的地方;而賈府家道復初的結局也與曹雪芹構思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不合,藝術上也較為遜色。(參考《明清小說》266頁)

2.答案要點:「情」與「理」的矛盾是杜十娘悲劇的真正社會根源。(1)李甲貴族公子的身份使他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封建禮教和與杜十娘的愛情之間的矛盾沖突。(2)杜十娘與孫富的沖突,實際上是孫富藉助以李布政為代表的封建禮教取得了勝利。(3)這種「情」與「理」的矛盾,是明代中後期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思想矛盾和社會矛盾。(參考《明清小說>)170—176頁)

3.答案要點:(1)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2)能夠從社會環境和人物關系出發,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寫出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參考《明清小說》74—日2頁) 二、論述(兩題必選一題回答,共20分)

1.答案要點:《聊齋志異》的詩情濃郁的意境美表現在:(1)作者將他所歌頌的人和事物加 以詩化。特別是那些花妖狐魅的女性形象,作者更是賦予她們詩的特質。(2)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烘托來表現一種詩意美。(3)對那些美麗動人的花妖狐魅形象,作者一般不作精雕細刻的外形描寫,而注意描繪其內在的風神。(參考《明清小說>)213—215頁)

2.答案要點:孫悟空形象是一個超凡人聖的理想化英雄的形象,表現為:(1)他是一個來歷不凡、神通廣大的人物;(2)他是一個蔑視皇權和封建等級觀念的反抗性極強的人物;(3)他是一個積極樂觀、勇敢無畏的人物;(4)他是一個善惡是非觀念十分鮮明的人物。孫悟空形象中的時代精神:(1)孫悟空「強者為尊」的思想,是帶有新的時代特色的市民意識的表現;(2)孫悟空要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要求對人和人的才能的尊重,與當時出現的對人的個體價值與人格的肯定的自覺意識有關。(參考《明清小說》96—103頁)

㈧ 電大本科古代小說戲曲專題試題開卷所謂南戲四大聲腔指的是什麼

南戲四大聲腔是指中國明代形成的四種漢族戲曲聲腔。分別為海鹽腔(浙江)、餘姚腔(浙江)、崑山腔(江蘇)、弋陽腔(江西)的合稱南戲四大聲腔。漢族戲曲聲腔的發展源遠流長,海鹽腔貫南戲四大聲腔之首。

㈨ 2011年古典小說戲曲專題作業2《水滸傳》的悲劇性體現在哪裡答案

本來是一群受了冤或是不想受朝庭壓迫再或是為生活所迫與朝庭對立的人,個個都為了個義字敬仰自己心中的大哥,誰曾想自己的大哥一心要報國,為了個忠字,逼著這幫兄弟替他完成這個心願,可最後的結局確是讓朝庭來了個卸磨殺驢。

熱點內容
智商在線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4-11-22 17:46:16 瀏覽:224
兩男一女的古代短篇言情小說 發布:2024-11-22 17:40:45 瀏覽:683
懶人聽書不下載可不可以聽 發布:2024-11-22 15:56:58 瀏覽:592
小說推薦言情完本 發布:2024-11-22 15:56:12 瀏覽:488
校園收貸人小說 發布:2024-11-22 15:46:57 瀏覽:239
女主叫柒柒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4-11-22 15:25:42 瀏覽:782
末世重生到現代或古代的小說小說 發布:2024-11-22 15:19:47 瀏覽:832
長官我是beta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4-11-22 14:42:04 瀏覽:145
凌慕白曲婉的小說免費閱讀文學 發布:2024-11-22 14:25:21 瀏覽:284
快穿女主主攻完結小說 發布:2024-11-22 14:24:49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