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對師父的稱呼
㈠ 武俠小說中用的是「師父」還是「師傅」
是用師父
師傅是一個白話文的稱呼,和師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由於我國
文化在父權社會的發展,把「父」作為一種近乎崇拜意義對象看
待,所以父也表示了一種地位。
師父這個詞類似於「尚父」。由於我國文化對師德尊敬,認為一
日為師則終身為父,所以尊師為父,稱為「師父」,當然這樣稱
呼也是為了和自己的父親的稱呼區分開來的緣故。
簡單的說:1、師父:傳授知識技藝的人
2、師傅:對有技藝的人的尊稱
㈡ 武俠小說的稱呼問題
1 男性按年齡可分為少俠、大俠、武林前輩、武林盟主、掌門、幫主、宗師,當然也可以叫做高手.....還有一種就是其他和武學沾邊的其他學派,和尚+武藝=方丈&武僧等。
2 女性也可叫少俠,大俠;女俠,俠女,巾幗不讓須眉什麼的是會功夫女性的專屬。
3 武功不濟這個表面上恭維還可以叫「俠」的,看具體場合和情景而定。
4 俠客有「武俠」和『儒俠』兩種,儒俠叫公子並無不可,並且公子也是對過去有書卷味的年輕人的通稱。
5 先生一般是對智謀人士的稱謂,也是教師和賬房的稱謂,武俠小說還有一種手法是把先生作為幕後的BOSS來寫,通常在高潮和結尾做大幅渲染。
最重要是要多積累,從別人的著作和生活中得出自己的結論,武俠小說不外如此。
㈢ 師傅和師父的區別。
1、稱呼不同
師父是學生對傳授自己技藝的老師的尊稱、近稱。而師傅是老師的通稱,太師、太傅或少師、少傅的合稱。
2、對象不同
老師這個名稱最常見於學校與傳統武術界,也常見傳統藝術界。而師傅常常是對僧道的尊稱,對衙門中吏役的尊稱, 也對有專門技藝的工匠的尊稱。
3、關系的嚴格程度不同
師父和徒弟之間有系統嚴格的師承關系,但也總有意外發生的時候。二師傅大多數民間對某行當的權威或有技術的人的尊稱。
(3)武俠小說對師父的稱呼擴展閱讀
「師傅」的由來
「師傅」一詞,早在戰國時期就是用來指老師的。《榖梁傳》有這樣的說法:「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年已8歲的兒童,如果不進學從師,那是父親的罪過。
秦漢以後,師傅由泛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演變為了專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師。師傅的這一意義,來源於太師和太傅的合稱。這時的「師傅」,總是和「宮廷」、「東宮」、「儲君」、「太子」、「皇子」等字眼聯系在一起。
從南宋開始,「師傅」的所指逐漸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師也可以稱作師傅。如朱熹既用師傅來稱呼帝王之師,也用來稱呼一般的授業者。
到清代中後期,隨著西方文化的引進,「師傅」一詞也慢慢用來稱呼工、商、戲劇書畫、醫術、等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而到了近現代工廠制度被引進之後,按工人們在工廠互稱「師傅」的習慣,稱任何一個成年人尤其是年長的人為師傅則成了一種慣例。
「師父」的由來
「師父」一詞據史書記載,在元明時期,「師父」往往用作對和尚、道士的尊稱。如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集·寄萬松老人書》《元史·刑法志》《鹿洲初集》卷等都曾說明了當時稱僧人為師父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