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台灣編寫武俠小說的是誰

台灣編寫武俠小說的是誰

發布時間: 2024-05-27 09:13:30

武俠小說《刀刀見血劍劍穿心》作者是誰

作者是卧龍生
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
卧龍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灣的「武俠泰斗」,名列「台灣十大武俠小說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飛燕驚龍》、《玉釵盟》、《無名蕭》、《金劍鵰翎》、《岳小釵》、《新仙鶴神針》等。
全部作品:
《風塵俠隱》 《驚鴻一劍震江湖》 《飛燕驚龍》 《鐵笛神針》 《玉釵盟》 《天香飆》 《無名簫》 《絳雪玄霜》 《素手劫》 《天涯情侶》 《天劍絕刀》 《金劍鵰翎》 《岳小釵》 《風雨燕歸來》 《雙鳳旗》 《天鶴譜》 《飄花令》 《指劍為媒》 《翠袖玉環》 《鐵劍玉佩》 《鏢旗》 《血劍丹心》 《神州豪俠傳》 《寒梅傲霜》 《玉手點將錄》 《金鳳剪》 《飛鈴》 《八荒飛龍傳》 《無形劍》 《金筆點龍記》 《煙鎖江湖》 《搖花放鷹傳》 《搖花小太保》 《花鳳》 《春秋筆》 《幽靈四絕》 《劍無痕》 《天龍甲》 《黑白劍》 《飛花逐月》 《劍氣洞徹九重天》 《金劍丹心》 《新仙鶴神針》 《還情劍》 《七絕劍》

㈡ 台灣武俠四大家是誰

應該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吧

㈢ 60年代"台灣武俠四大家"是指那幾位

古龍

本名熊耀華,江西人,1938年出身於香港,畢業於台灣淡江英專(即淡江大學前身),1985年9月21日病逝於台灣。

古龍喜歡美酒和美人,靠稿酬為生,不善理財,幼年生活艱辛,走時也一副清貧。

他少年時期便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1949年發表第一篇純文學的短篇小說,1960年始嘗試寫武俠小說《蒼穹神劍》。1964年他完成《浣花洗劍錄》,標志著他獨創風格的開始。1967年,他出版《鐵血傳奇》(《楚留香傳奇》),標志著他的個性和特色全面走向成熟。他的數十部小說,使他完成了「新派」武俠大業,獨領台灣武壇十年風騷,並與金庸、梁羽生鼎足而三。

少年時期便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一般多以為他是受到吉川英治、大小仲馬、海明威、傑克倫敦、史坦貝克小說乃至尼采、沙特等西洋哲學的影響啟迪。 (古龍自己也說過「我喜歡從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說『偷招』。」) 故能日新又新,後來居上,且別開武俠小說新境界。

1938 出身於香港。

1942 隨父母遷居來台。

1949 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屬於純文學創作)

1952 父母離異。

1956 第二次失戀。

1960 始嘗試寫武俠小說《蒼穹神劍》,但技巧甚劣,有如故事大綱。

1961 寫《飄香劍雨》、《殘金缺月》、《月異星邪》等書,以詭異情節取勝;但基本走的還是傳統路子,頂多加上幾句文藝腔,並無特別過人之處。這一時期古龍寫作態度跡近兒戲,新作隨開隨拋,不負責任,惟偶為名家 (如卧龍生、諸葛青雲) 代筆,卻幾可亂真,足見本身確具實力,尚未激發;或以為武俠小說業經『定型』,不過如此而已。

1962 發表《劍氣書香》、《失魂引》等早期諸作,文情不俗,乃漸有起色;

1963 受到陸魚《少年行》之啟示,發現「新型武俠」大有可為,遂亦逐漸改變傳統筆法,陸續作《孤星傳》與《湘妃劍》等書。

1964 完成他第一階段的壓卷之作《浣花洗劍錄》,文情跌宕,饒有詩意;令人直覺地感到:古龍不耐煩在半新不舊的武俠傳統里兜圈子,討生活了。他要浣花洗劍,自作主人!

作為一個改革傳統武俠小說的「急先鋒」,古龍汲取了日本名作家吉川英治《宮本武藏》所彰顯的「以劍道參悟人生真諦」、戰前氣氛及一刀而決;會通了金庸《神鵰俠侶》的「無劍勝有劍」之說,而發為「無招破有招」的無上劍道奧旨,析理精微之極。
其次,他引進倭人「迎風一刀斬」的刀法,三招兩式,人頭落地;從此即不再寫冗長的打鬥場面----這是他突破武俠傳統之處,也是他一切「簡單化」的開端。
其三,由此書起,他竭力營造文藝氣氛,藉平凡簡潔的對話,點出哲理。並且運用許多饒有詩意的語言,刻畫人性,並寓於生命哲理。可惜《浣花洗劍錄》伏筆太多,無法收束,終貽「虎頭蛇尾」之譏,而減損了此書應有的藝術價值。

參考資料散見各大報、《文藝月刊》、《(香港)明報月刊》、《春秋雜志》、《中國論壇》、《國文天地》、《上海文論 >及萬盛、遠流、聯經等出版社書籍,其中最早一份來自1973.11.2的《中國時報》。

卧龍生

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本名牛鶴亭,河南鎮庭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自幼喜讀武俠小說,富才思。1955年他由軍中退役後,開始學寫武俠小說。

他祖居南陽卧龍崗,故取筆名「卧龍生」。1959年寫成《飛燕驚龍》,奠定了他在台灣的「武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於舊武俠「北派五大家」,以「通俗趣味」大受歡迎。1965年以後,他改走「半傳統半新潮」路線。

卧龍生對武俠小說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他成功地運用了還珠樓主的神禽異獸、靈丹妙葯、玄功絕藝、奇門陣法,鄭證因的幫會組織、風塵怪傑、獨門兵器,王度廬的悲劇俠情,朱貞木的奇詭布局、眾女倒追男等等,成功地博採眾長而融於一體,開創了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具有新境界的新時期武俠小說風格,成為一代「武林正宗」。第二,由他倡導以武學秘籍引起武林風波以及正邪大會戰的情節結構,成為60年代台灣武俠的普遍模式,影響至為深遠。第三,他的「武林九大門派」說法和「爭霸江湖」及武林排名的主題,雖然稍晚於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卻使它在武俠小說中普遍推行開來。

卧龍生小說真品如下:

《風塵俠隱》《驚鴻一劍震江湖》《飛燕驚龍》《鐵笛神針》《玉釵盟》《天香飆》《無名簫》《絳雪玄霜》《素手劫》《天涯情侶》《天劍絕刀》《金劍鵰翎》《神州豪俠傳》《寒梅傲霜》《玉手點將錄》《金鳳剪》《飛鈴》《八荒飛龍傳》《無形劍》《金筆點龍記》《煙鎖江湖》《搖花放鷹傳》《花鳳》《春秋筆》《幽靈四絕》《劍無痕》《天龍甲》《黑白劍》《飛花逐月》《劍氣洞徹九重天》《金劍丹心》《新仙鶴神針》

司馬翎

台灣著名武俠小說家,本名吳思明,1933年生,廣東訕頭人,將門之後。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1947年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灣,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

大二時他試作《關洛風雲錄》一舉成名,接著休學一年,同時撰寫多部小說在港台報刊連載,一時聲譽鵲起。畢業後曾任《民族晚報》記者、《新生報》編輯,仍以武俠著稱。他寫武俠小說,最初署名「吳樓居士」其後改署「司馬翎」,到80年代間或旅居香港,又有一個「天心月」的筆名。他的全盛期從1958年開始,以1965年為界分為前後期,到1971年他改行經商,1989年去世,可嘆天妒奇才。

他是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筆法新、舊交錯,尤善於運用推理手法鋪陳故事情節,對鬥智的描寫可謂空前絕後。成功方面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他被稱為「綜藝俠情派」,對古龍、上官鼎、易容,蕭逸、蕭瑟等都有不小影響,尤其對黃易的影響最深。司馬翎小說兼有「北派五大家」之長而以還珠樓主奇幻神妙心法為依歸。文筆清新脫俗,間有現代意味;刻畫江湖人物各盡其致,尤善於運用推理手法鋪陳故事情節。其處女作《關洛風雲錄》(1958年)及《劍神傳》、《八表雄風》三部曲,寫大俠石軒中的成長過程,頗能表現出「玄門正宗」恢宏氣象;而書中穿插石軒中與愛侶朱玲之間因師門恩怨所交織的悲歡離合故事,亦極曲折動人。卒以一書成名,殊非幸致。據稱,其小說「最受大學生及留學生歡迎」;實則老少咸宜,讀者層面主廣。 比較起來,司馬翎的三十多部作品水準都很平均(可能是名家中唯一者),不論是前期的《關洛風雲錄》、《劍氣千幻錄》、《劍膽琴魂記》、《帝疆爭雄記》、《聖劍飛霜》、《纖手馭龍》等長篇,及《鶴高飛》、《金縷衣》、《斷腸鏢》、《白骨令》等中篇,或是後期的《飲馬黃河》、《劍海鷹揚》、《紅粉干戈》、《焚香論劍錄》及《丹鳳針》、《武道》、《胭脂劫》等書,部部可觀,不落俗套,各具創意,殊少雷同;即或偶有失墜,亦瑕不掩瑜。(按:司馬翎創作全盛期起自1958年,止於1971年;中以1965年為前、後期之分界) 論者或謂司馬翎小說頗有涉及女體的煽情描寫,以此詬病;其實七情六慾乃人性之常,只要「風流」莫「下流」,即無所謂「晦淫」。問題症結乃在司馬翎筆下的中國女性幾乎個個都似「波霸」型的性感尤物,未免乖離事實。但其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特別是其後期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殆以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惜他的《浩盪江湖》及輟筆十年又復出所撰最後一部作品《飛羽天關》二書,均因故未能續完,誠屬憾事。

諸葛青雲

在台灣早期的武俠小說界,與古龍、司馬翎、卧龍生並稱台灣武俠四大家。台灣武俠小說「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本名張建新,1929年生,山西解縣人。台灣省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畢業,國學根底頗為不錯。一九五八年,他以諸葛青雲為筆名,發表了處女作《墨劍雙英》,之後又發表了《紫電青霜》和《天心七劍盪群魔》,從此一舉成名,躍身紅牌作家之列;《一劍光寒十四州》在「徵信新聞報」(就是「中國時報」的前身)連載時,聲勢更是到達巔峰。前期作品一部分均以「劍」為名,一部分則大發雌威,又女性為名。1961年出版《奪魂旗》,模仿金庸而「東、西、南、北、中」一番,樂此不疲;其屍骨血膽,使銷路激增,對以後的「鬼派」起了不好的促進作用。諸葛青雲早年與卧龍生齊名,並稱「武俠泰斗」,但其實略遜一籌。尤其在創作態度方面,他早年《江湖夜雨十年燈》就先生找古龍、倪匡代筆,由司馬紫煙續完;晚年《陰陽谷》為色而淫,就更是等而下之了。他的作品數量極多,直到幾年前病故為止,總數在五十餘部以上,可說是除卧龍生之外,台灣創作期最長的武俠作家之一。知名作品還包括《江湖夜雨十年燈》、《武林三鳳》、《咆哮紅顏》、《奪魂旗》等。

他的國學修養頗佳,文字工麗典雅,初期作品很受還珠樓主「蜀山劍俠」的影響,富於奇幻色彩;但是他最大的特色卻在於他筆下的主角人物,他的主角永遠是滿口詩詞歌賦,文武兼修的俊男美女,不論琴棋書畫,以至詩詞歌賦無一不精,乃建立「才子佳人型」之武俠風格,獨樹一幟。而這點雖然飽受批評,卻恰恰造就了台灣武俠小說最為人熟知的俠客形象,包括獨孤紅筆下的許多武俠小說主角人物,都可以明顯的看

㈣ 台灣武俠作家中第一個標明新派武俠小說的人是

古龍的武俠小說創作真正步入輝煌,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幾乎都出自這一時期。包括《楚留香傳奇》、《七種武器》、《陸小鳳》等三大系列,以及《多情劍客無情劍》、《蕭十一郎》、《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大人物》、《九月鷹飛》及《天涯。明月。刀》等共10 余部書,總計30 余個故事。——這里將「系列」稱為一「部」,而將系列中的分部稱為一個故事,似乎比直接稱「部」更合理——從此,古龍由「三劍客」的「跟班老弟」,變為與之並列齊名,被稱為「台灣四大名家」;進而,又由「末座」升為「榜首」;進而,古龍又與三劍客拉開距離,繼續「高攀」,直至與金庸、梁羽生兩大宗師比肩而立,鼎足而三。
《蕭十一郎》之有名,而且在古龍小說創作中具有特殊意義及重要地位,是因為這部書是先有電影劇本,再由電影改為小說的。——1970 年前後,武俠電影導演們「發現」了古龍的小說,尤其是香港導演楚原,原是拍粵語片及喜劇片,後與古龍合作,成為一代武俠電影名導,不僅將古龍的許多小說都改編成電影,從而使古龍的名聲蒸蒸日上,一時無兩;而且在1972 年,一代武俠天皇巨星李小龍去世後,楚原以古龍電影的情節詭奇為特徵,在影壇自成一派,與劉家良的武打功夫、麥嘉等人的功夫喜劇鼎足而三,支撐起武俠電影的輝煌的天幕。古龍的小說,如《楚留香傳奇》等,因多由各自獨立的故事組成,正好每個故事可拍成一部電影。當然比金庸的那些「大部頭」更容易改編。所以,古龍真正成了電影界的「搶手貨」,因而他乾脆干起編劇來,寫了《蕭十一郎》的劇本。這部電影同楚留香、李尋歡的故事一樣成功。再改為小說,亦大為出名。甚至這部小說的名聲,超過了它應得的佳評。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古龍的小說受到電影編劇的影響之後,(1)是情節更加精練;(2)結構更加嚴謹;(3)語言形式更加電影化:對白多而精彩,形式分行更多更細。——為其以後的創作及其風格的成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武俠小說史上,古龍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雖然我不同意「古龍之前無新派」一說,但我卻要說,古龍的革新,的確是前無古人的。這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的「求新、求變」的藝術追求,勇於探索、創新,打破陳規俗套,另闢蹊徑。

(2)更大膽的「中西結合」,引進西方文藝的技術與形式。

(3)更大膽的「古今結合」,並厚今薄古,將小說創作的重心轉移到「今」上。

(4)獨創性的「俠我合一」,在武俠小說創作上開了「自我表現」的先河。

(5)獨創性的「詩化文體」,簡潔、機智、快節奏,富有詩性。以上幾點,是古龍革新的成就,也是古龍小說——當然是指具有「古龍風格」的小說——的藝術特徵。

㈤ 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都是誰他們的資料簡介誰知道

台灣武俠的「四大天王」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古龍
「三劍客」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
司馬翎
本名吳思明(1933----1989),廣東汕頭人,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作家, 「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將門之後。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1947年舉家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灣,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而始終不能忘情於武俠小說,大二時試作《關洛風雲錄》一舉成名。接著休學一年,同時撰寫多部小說在港台報刊連載,一時聲譽鵲起。畢業後曾任《民族晚報》記者、《新生報》編輯,仍以武俠著稱。1983年於《聯合報》連載最後一部作品《飛羽天關》,1985年其作品被腰斬而輟筆。1989年7月中旬病逝於汕頭故居。

卧龍生
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原名牛鶴亭,1930年生於河南南陽縣鎮平鎮。少年時就讀於卧龍書院,後投身文學,逐以此為筆名。1958年發表第一部武俠小說,從此一發而不可收,至今已寫了39部武俠小說。 卧龍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灣的「武俠泰斗」,名列「台灣十大武俠小說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飛燕驚龍》、《玉釵盟》、《無名蕭》、《金劍鵰翎》、《岳小釵》等。

諸葛青雲
諸葛青雲,本名張建新(1929—1996年),山西解縣人。台北行政專科學校(即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前身)畢業,曾任「總統府第一局」科員。在台灣早期的武俠小說界,與古龍、司馬翎、卧龍生並稱台灣武俠四大家。其著作有《紫電青霜》、《奪魂旗》、《傲笑江湖》等,深受武俠迷的喜愛。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和宗師。他在1969年創作了一部先有劇本後有小說的武林奇書《蕭十一郎》,贏得讀者的廣泛贊賞。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的武俠小說創作理念是「求新求變」,不受傳統拘束,將中外經典鎔鑄一爐,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古龍為人豪氣干雲,俠骨蓋世,才華驚人,他以豐富無比的創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絕倫、風行天下的武俠巨作,影響巨大,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㈥ 台灣現代著名作家有哪些

1、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漢族。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等。

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使中外經典鎔鑄一爐,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㈦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有哪些

1、金庸(1924年3月10號-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最香港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



2、司馬翎

本名吳思明(1933----1989),廣東汕頭人,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作家, 「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將門之後。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1947年舉家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灣,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而始終不能忘情於武俠小說,大二時試作《關洛風雲錄》一舉成名。

3、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約1937年生,祖籍江西,幼年遷居台灣。父母離異後,古龍以半工半讀和朋友資助的方式讀完了中小學,後肄業於淡江大學英文專業。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純文學作家,但最終卻走上了武俠創作的道路。

4、溫瑞安

溫瑞安(1954年1月1日-),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武俠小說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有小說、詩、散文、評論各類著作100多種。1973年赴台灣留學,1976年其創立的社團遭檢舉「為匪宣傳」,拘留3個月後,被台灣政府驅逐出境。

5、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中國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成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㈧ 請介紹一下台灣武俠小說「三劍客」的生平和著作。

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三位,合稱「三劍客」。
卧龍生
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本名牛鶴亭,河南南陽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頗有才思。他1955年由軍中退役,閑來無事,在友人慫恿下開始學寫武俠小說。1957年以祖居南陽卧龍崗取筆名《卧龍生》一炮打響。1959年《飛燕驚龍》出世,便奠定了他在台灣的「武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於舊武俠「北派五大家」而以「通俗趣味」大受歡迎;1965年以後,改走「半傳統半新潮」路線,作品卻漸不如前。

卧龍生對武俠小說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他成功地運用了還珠樓主的神禽異獸、靈丹妙葯、玄功絕藝、奇門陣法,鄭證因的幫會組織、風塵怪傑、獨門兵器,王度廬的悲劇俠情,朱貞木的奇詭布局、眾女倒追男等等,成功地博採眾長而融於一體,開創了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具有新境界的新時期武俠小說風格,成為一代「武林正宗」。第二,由他倡導以武學秘籍引起武林風波以及正邪大會戰的情節結構,成為60年代台灣武俠的普遍模式,影響至為深遠。第三,他的「武林九大門派」說法和「爭霸江湖」及武林排名的主題,雖然稍晚於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卻使它在武俠小說中普遍推行開來。

作品集有:

《風塵俠隱》

《飛燕驚龍》

《天香飆》

《玉釵盟》

《絳雪玄霜》

《素手劫》

《天劍絕刀》

《金劍鵰翎》

《玉手點將錄》

《金鳳剪》

《飛鈴》

《金筆點龍記》

《煙鎖江湖》

《黑白雙嬌》

《情劍無刃》

《雙鳳旗》

《天鶴譜》

《飄花令》

《鏢旗》

《神州豪俠傳》

《天馬霜衣》

《一代天驕》

《桃花血令》

《小郎的絕招》

《岳小釵》

《十二魔令》

《燕子傳奇》

《袁紫煙》

《七絕劍》

《還情劍》

《桃花花紅劍》

《搖花放鷹傳》

《春秋筆》

《幽靈四艷》

《劍無痕》

《天龍甲》

《黑白劍》

《飛花逐月》

《血劍丹心》
在台灣「三劍客」中,諸葛青雲敬陪末座。這自然是由於他的小說原創力、市場號召力及社會影響力皆不如卧龍生、司馬翎之故。但因拜孔明先生之賜,讀者習慣以卧龍、諸葛並稱;故其早年名氣響亮,幾與卧龍生並駕齊驅。特別是他親手栽培了兩名私淑弟子——即司馬紫煙和獨孤紅,作為他的「分身」;代筆捉刀之下,居然可以亂真。此二位新秀後來亦分別在武林中揚名立方,寫了不少作品。
諸葛青雲,本名張建新(1929~1996年),山西解縣人。台北行政專科學校(即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前身)畢業,曾任總統府第一局科員。張氏自幼稚好詞章,國學根柢深厚;少年時即喜閱讀古典文學名著及各種通俗小說,及長乃以文筆典雅、詩才佳妙蜚聲士林。嘗自謂還珠樓主代表作《蜀山劍俠傳》是其「最愛」,並能將《蜀山》回目倒背如流。
1958底,張氏偶見卧龍生成名甚易,不禁技癢;遂取「諸葛青雲」為筆名,撰寫武俠處女作《墨劍雙英》,祖述《蜀山》至寶紫青雙劍封存之遺事,交由春秋出版社印行。蓋有以「青雲直上」之諸葛壓倒「卧龍復生」之志,令人莞爾。
但不知何故,《墨劍雙英》只出了三集未完,他即應《自立晚報》之邀,連載發表《紫電青霜》(1959年)、《天心七劍》(1960年)姐妹作,以「武林十三奇」名震江湖!而書中武功最高的諸、葛雙仙,分明是青雲自況,可見其目無餘子之一斑。後來諸葛與卧龍齊名,以詩言志,曾有「各以聲華驚海宇」名句,其小說亦風靡一時。
從武俠創作淵源上來看,諸葛青雲受還珠樓主最深,朱貞木次之,金庸又次之。尤其是他的文字、筆法、詠物、寫景,乃至小說人物、奇禽怪蛇、玄功秘藝等等,幾乎全面「還珠化」,殆有五六分神似。而其酷喜用「眾女倒追男」及「一床多好」的愛情模式,則仿效朱貞木;回風舞柳,搖曳生姿。至於以五行方位比喻天下奇人異士者,則學步金庸;如《豆莞干戈》(一九六一年)、《奪魂旗》(一九六二年)等書皆是。
這樣說,並不意味諸葛青雲沒有自己獨創的小說風格;相反地,正因他國學功深,腹笥寬廣,遂能立足於還珠樓主的奇幻武學基礎上,充分發揮其文采風流的專長;而將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這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揮至極致,乃建立「才子型」武俠風格——與香港梁羽生同好,可謂無獨有偶了。
總之,諸葛青雲以《紫電青霜》成名,旋辭去公職,專事武俠創作。其早期諸作如《一劍光寒十四州》(1960年)、《折劍為盟》(1961年)、《鐵劍朱痕》(1961年)及《霹靂薔薇》(1962年)等書,皆屬佳構。尤以《奪魂旗》(1962年)套用朱貞木《羅剎夫人》故事布局,也弄出五個真假「奪魂旗」(此旗既是兵器亦為人物綽號),更富奇趣。卒能後來居上,成為諸葛青雲最知名的武俠小說。1988年由金蘭出版社出版最後一部作品《傲笑江湖》(續寫金庸之《笑傲江湖》)。
不特此也!由於《奪魂旗》開場之屍骨如山、血腥滿地,竟促使銷路激增,乃予稍後聞風而起、一哄而上的「鬼派」武俠小說起了惡劣的催化作用;遂造就出陳青雲(也師法諸葛青雲)、田歌等「鬼派」作家,小說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令人不忍卒睹!殆非其始料所及。
關於為諸葛青雲代筆者,曾先後有古龍、倪匡、司馬紫煙、獨孤紅、隆中客(本名楊開湘)及蕭瑟(本名武鳴)等人。特以《江湖夜雨十年燈》(一九六三年)一書,由諸葛開筆寫第一集,古龍續寫第二集,倪匡則由第三集續到第十集;以後至三十集全由司馬紫煙續完,又破了一項代筆記錄。其中司馬紫煙與獨孤紅的筆名皆為諸葛青雲所取。
司馬翎小說兼有「北派五大家」之長而以還珠樓主奇幻神妙心法為依歸。文筆清新脫俗,間有現代意味;刻畫江湖人物各盡其致,尤善於運用推理手法鋪陳故事情節。其處女作《關洛風雲錄》(1958年)及《劍神傳》、《八表雄風》三部曲,寫大俠石軒中的成長過程,頗能表現出「玄門正宗」恢宏氣象;而書中穿插石軒中與愛侶朱玲之間因師門恩怨所交織的悲歡離合故事,亦極曲折動人。卒以一書成名,殊非幸致。據稱,其小說「最受大學生及留學生歡迎」;實則老少咸宜,讀者層面主廣。 比較起來,司馬翎的三十多部作品水準都很平均(可能是名家中唯一者),不論是前期的《關洛風雲錄》、《劍氣千幻錄》、《劍膽琴魂記》、《帝疆爭雄記》、《聖劍飛霜》、《纖手馭龍》等長篇,及《鶴高飛》、《金縷衣》、《斷腸鏢》、《白骨令》等中篇,或是後期的《飲馬黃河》、《劍海鷹揚》、《紅粉干戈》、《焚香論劍錄》及《丹鳳針》、《武道》、《胭脂劫》等書,部部可觀,不落俗套,各具創意,殊少雷同;即或偶有失墜,亦瑕不掩瑜。(按:司馬翎創作全盛期起自1958年,止於1971年;中以1965年為前、後期之分界) 論者或謂司馬翎小說頗有涉及女體的煽情描寫,以此詬病;其實七情六慾乃人性之常,只要「風流」莫「下流」,即無所謂「晦淫」。問題症結乃在司馬翎筆下的中國女性幾乎個個都似「波霸」型的性感尤物,未免乖離事實。但其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特別是其後期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殆以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惜他的《浩盪江湖》及輟筆十年又復出所撰最後一部作品《飛羽天關》二書,均因故未能續完,誠屬憾事。

㈨ 簡述古龍小說 創作歷程

古龍生長於破碎的家庭,1952年父母離異,古龍獨自住在台北縣瑞芳鎮,造成他的浪子個性。少年時期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古龍說「我喜歡從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說偷招」,師大附中初中部、成功中學畢業,淡江英專(即淡江大學前身)畢業後開始從事小說創作,1949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1960年始嘗試寫武俠小說《蒼穹神劍》。當時,台灣俠壇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三人名噪一時。1964年出版《浣花洗劍錄》,是古龍武俠小說的一個里程碑,代表著他武俠創作的成熟期。1967年所寫的《鐵血傳奇》(首三部楚留香傳奇),集武俠、文藝、偵探、推理於一身,閱讀起來有如「福爾摩斯探案」。一生創作大量武俠小說,其中《浣花洗劍錄》、《楚留香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也就是香港無線電視劇《小李飛刀》的原著)、《絕代雙驕》、《蕭十一郎》、《七種武器》、《陸小鳳傳奇》、《三少爺的劍》、《歡樂英雄》、《白玉老虎》等作品,廣受讀者歡迎。到了創作後期,他依然不斷求變,多次說「武俠小說到了要變的時候」;曾在小說中滲入散文的句法,寫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說。然而,這類作品並不為讀者與批評家所欣賞。古龍嗜酒,常牛飲,1977年染上肝病,健康逐漸走下坡路,1980年在北投吟松閣飲宴時遭人砍傷,失血2000cc。1982年5月,古龍與華視簽了兩年的製作人合約。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撒手人寰,享年48歲。出殯時,友人林清玄在他的棺材裡放了48瓶XO酒(威士忌)陪葬。其中一副輓聯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古龍生前情歸多處,學生時代即與舞女鄭莉莉同居,後來又迷上舞女葉雪,不久又跟高中生梅寶珠結婚,最後以離婚收場,第二位夫人是於秀玲,長伴至古龍病逝。古龍的大弟子丁情說:「因為古大俠寂寞,所以他便追求新奇,所以他的婚姻不能長久。古大俠生性是浪子。」 古龍與48瓶XO共葬於台北極北之地北海明山墓園。古龍去世後,小說的版權糾紛開始由法院審理。 2005年,台灣淡江大學舉辦第九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武俠小說,集中討論古龍的作品。之後林保淳編了一部論文集,由學生書局出版:《傲世鬼才一古龍:古龍與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SBN 9571512974)。影視改編方面,古龍多部小說極受導演青睞,不斷改編成電視、電影,當中包括《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陸小鳳》等。在邵氏年代,楚原拍攝的古龍作品最多。

人生經歷
●飽經風霜
他的童年大致在抗日戰爭時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間。可以說,他在一個獨特的時期,在一個獨特的地點度過了喧囂而動亂的童年。
用張愛玲的話來說,那是一個亂世。整個人類都似乎沉淪於毀滅的沖動,戰爭摧毀了一切的文明與寧靜的家園。
張愛玲在1943年創作的《傾城之戀》中,對於當時香港的狀況有過生動的描繪:
從淺水灣飯店過去一截子路、空中飛跨著一座橋梁,攔了這邊的山。……牆是冷而粗糙,死的顏色。那天是十二月七日,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炮聲響了。一炮一炮之間,冬晨的銀霧漸漸散開,山巔,山窪子里,全島上的居民都向海面上望去,說「開仗了,開仗了。」誰都不能夠相信然而畢竟是開仗了。……巴而頓道的附近有一座科學試驗館,屋頂上架著高射炮,流彈不停地飛過來,尖溜溜一聲長叫,吱喲呃呃呃……,然後砰地落下地去。那一聲聲的吱喲呃呃呃呃撕裂了空氣,撕毀了神經。淡藍的天幕被扯成一條一條,在寒風中簌簌飄動。風里同時飄著無數剪斷了的神經尖端。

那一年,古龍大約3~5歲,他是被抱在父母的懷中,還是被父母牽著小手,混雜在躲避空襲的人群中?這種恐怖的記憶,是否成為他後來創作的源泉之一? 至於香港,一個鴉片戰爭時期被英國人掠奪的漁村,一個三四十年代的繁華的都會,一個聚集了各種膚色與夢想的冒險家樂園。有一個1936年生於香港後來定居美國的詩人曾在回憶中這樣提及香港: 對於香港,我沒有什麼好說的。中國人奴役中國人,中國人欺騙中國人。接觸的目光……要投給他們燃燒的汗,中風似的警呆:不安傳透他們的器官,血脈,毛管和趾尖……我們貧乏的力量再不敢在事務間作太熱切的旅行……不敢認知我們尚未認知的城市,不敢計算我們將要來到那一個分站,或分清我們坐卧的地方,我們什麼也不知道,我們只期待月落的時分。這就是古龍成長的時空架構。這一切的一切,映射在他年幼的目光中。在這樣的年代出生、成長的人們,無疑與時代共同承受了人類史上難得的巨變與災難。生命在飄泊之中,生命在追尋之中。也許,古龍小說中的兩種聲音與他生存的時空不無聯系,一種聲音是對於「家園」的呼喚,另一種聲音是對於「希望」的呼喚。 家園已在望。光明也已在望!希望永在人間!
1949年的巨變改寫了中國歷史。中國國民黨潰逃台灣孤守一島;大陸上的……帶給人民無比的理想與希望。許許多多個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航向。大時代轉換中的人間悲喜劇,讓人不勝感慨。
然而,畢竟,戰爭結束了,人們不必再去躲避無情的炮火,也不必淪落在荒山野嶺。人們可以從容地建設自己的家園。
古龍隨著他的父母遷居到台灣。經歷了戰爭的噩夢,初享和平的氣氛,已是少年的古龍,本應沐浴在家庭的溫馨中。
但是,外面的戰爭結束了,家庭內的戰爭卻爆發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尤其是對於未成年的大多數人而言,家庭是港灣,父母是唯一能夠依靠的人。父母在孩子的心中,也是最神聖、最崇高的形象:他們無所不知,他們寬厚仁慈,他們堅定不屈。因此,沒有什麼比父母之間的離異更讓孩子感到寒心。感到夢的破滅。成人世界的神聖光環都會因這種離異消失殆盡,使年幼的靈魂從此疑慮重重。
古龍的家庭並不貧困,他的父親曾擔任台北市長的機要秘書,無須為溫飽發愁。如果一切平靜如水,這該是一個平淡而溫暖的家庭。遺憾的是父母間的感情終究不能彌合,在不斷的爭吵中分道揚鑣。
古龍惶恐而不安地目睹著兩個親人的分離,他將憤怒與怨恨發泄在父親身上。於是,一場父子間的爭吵接踵而至,使這個失去了父母間情愛的家庭又失去了父子之間的深情厚意。
倔強的古龍離家出走,過早地承擔了自食其力的艱辛。
生存下去,成為最迫切的問題。天地之大,人海茫茫,卻常常找不到一個容身之所,也找不到一點點親切的關懷。
他到處幫人打工,食不果腹,困頓潦倒,尤其在冬天,在寒風撲面的夜間,游盪在街頭,無家可歸。仰望稀疏的星空、蒼涼的明月,等待黎明的到來。這樣的心情充滿了凄苦,卻也飽含著不屈的嚮往。如同他自己在作品《名劍風流》中描寫的一個人物:
人生的痛苦,他卻已嘗得大多了。但無論如何,我還活著,我還年輕,世界這么大。到處都是我可以去的地方。
在極度的痛苦中,希望更顯得誘人、美麗,她會使堅強的人更加堅強,更加勇往直前。少年的古龍,在一無所有,一無所靠中,已表現出了後來洋溢在他作品中的那種昂揚的人生情懷:永遠不絕望,永遠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更有意義。
在朋友的幫助下,古龍在台北浦城街找到了一處小小的落腳之地,算作是自己的"家"。他一邊拚命打工,一邊又含辛茹苦地念書,居然以一個流浪少年的身份讀完了高中和大學。
古龍讀書的成績還算不錯,並不因打工而有所影響,可見他天賦之高。他讀的大學是淡江大學,專業為英文。就在這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歐美小說。他對於文學的興趣完全萌發,不僅讀而且寫,成為地道的"文學青年"。
不幸的生活經歷,落寞的精神狀態,總是使一個年輕人傾向於文學的天地。因為在那一片天地里,充滿了悲傷也充滿了愛,還有同情和美夢,那一一片天地可以遮擋住現世的惡濁與慘痛。幾乎所有的"文學青年"對於"為什麼喜歡文學"這一問題,都可能回答:因為孤獨。
稿費制度是19世紀才出現的新事物。出版業的商業化使作家的寫作也沾染上濃厚的商業色彩。稿費的誘惑可能摧毀文藝寫作的美學品質,也可能促使文藝寫作的蓬勃興旺。此中利弊幾乎非語言所能講清。
與許多文學青年一樣,古龍在親手嘗試了寫作的甘苦並得到發表後,便明白了一個道理:寫作不僅可以抒發胸中郁結,還可以賺到金錢。
他的第一篇作品叫作《從北國到南國》,帶著憂傷的,抒情調子的中篇小說,發表在1956年的《晨光》雜志上。
他還寫了大量的詩與散文,但漸漸地,寫得更多的是小說。
因為寫小說似乎更能解決生活上的需要。
他迷戀於寫作。迷戀是一種瘋狂,完全不顧及現實的條件。迷戀音樂。美術、文學的人,大抵被一般人視作愚狂,固為迷戀這些"玩藝兒"的後果常常只是:窮困。
大學畢業後,絕大多數的同學都願意在政府或教育界謀一份穩定的差事,養家糊口。古龍開始時大概也有過這樣最正常的想法,也一度在台北美軍顧問團混得了翻譯這樣的職務。如果他埋頭做下去,也許不會飛黃騰達,但至少不會為生活發愁。
但對於文學的迷戀,使古龍做著這樣的好夢:幽靜的小茅屋,竹林,小溪,陽光燦爛,在窗前或樹下、溪旁讀書寫文章。他喜歡的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是創造文字時的那種無限快樂,因而,出乎常人的意料,他辭去了工作,在偏僻安靜的瑞芳鎮租了間房子,過起了自由寫作人的生活。有一段時間,他過得清淡而充實。每個月都有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鉛字,每個月他都可以到台北市去領取稿費。錢雖不多,卻也足以招待那幫狐朋狗友,大家相聚陋室,酒興飛揚,頗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意境。
歡樂苦短。以純文藝作品謀生,用俗語"有了上頓沒下頓"來形容最為恰當。在瑞芳鎮的隱居生活中,古龍漸漸地感到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關鍵是錢,如果沒有錢,哪有什麼自由自在的生活。
現代文明蔓延全球,又有哪一方桃花源能供人擺脫一切的羈絆?在文明的社會網路中,人無處可逃,他(她)只能憑著自己的能力,去為自己贏得一塊立足之地。
人類的青春情懷必然是文學的,恰如人們常說的:每個年輕人都是詩。當心靈未被污染的時刻,懷抱的只是對於美,對於善,對於真的無限渴望與追尋。生命可以犧牲,理想無法混滅,這是青春的詩情。
然而,日常生活的腳步日益迫近,生存問題的嚴峻往往會將曾有的五彩幻夢擊得粉碎。活下去,是唯一的願望。
所以,人們逐漸變得循規蹈矩,步步為營,走進了一座由經驗、常識、掩飾,以及不加拷問的接受所構成的監牢。人們在求生的過程中漸漸地放棄了許多美麗的東西。

有點太長了哈。這里有個網路你自己可以去看看。
http://ke..com/view/2969.html?wtp=tt
希望能幫的上忙。

熱點內容
無責任推薦好友小說 發布:2024-11-23 21:28:05 瀏覽:591
穿越古代築城發現金礦的小說 發布:2024-11-23 20:16:13 瀏覽:447
校園艷情短篇合集小說下載 發布:2024-11-23 20:10:18 瀏覽:7
葉羅麗穿越古代結婚小說 發布:2024-11-23 20:03:20 瀏覽:171
飛天聽書 發布:2024-11-23 19:57:24 瀏覽:895
王者榮耀現代化的小說 發布:2024-11-23 19:48:15 瀏覽:52
校園牛仔校花小說 發布:2024-11-23 19:35:35 瀏覽:796
好看的特種兵完結小說 發布:2024-11-23 18:35:29 瀏覽:163
女主很勾人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4-11-23 18:30:30 瀏覽:244
懶人聽書誅仙背景音樂 發布:2024-11-23 18:05:04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