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的武俠小說都那些
㈠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武俠小說的順序:
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1)金墉的武俠小說都那些擴展閱讀:
在羅孚的鼓動下,在梁羽生大獲成功的刺激下,1955年金庸也投身江湖動筆寫武俠,這就是《書劍恩仇錄》,由此一發不可收至1972年封筆,共寫15部小說。
其小說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射鵰英雄傳》之前為第一階段,按時間當是1955年-1959年,此階段的集大成之作當然是其代表作《射鵰英雄傳》;第二階段大致為60年代,其作品為60年代創作的除《鹿鼎記》之外的所有作品。第三階段為70年代初,代表作品《鹿鼎記》。
㈡ 金庸有10部著名的武俠小說,它們的名字是什麼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㈢ 金庸的武俠小說都有那些要求按寫作時間排列。
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4部武俠小說,寫作的先後順序是: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十四個字分別提到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小說: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
《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碧血劍》《鴛鴦刀》
寫作順序: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註:金老的《越女劍》不屬於武俠小說。
㈣ 金庸的14部武俠小說分別是哪些
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1、《雪山飛狐》(1959年)金庸著
該劇講述了明末李闖王兵敗後,留下了一批價值連城的巨額寶藏,而開啟寶藏的秘密被闖王手下胡苗范田四大貼身護衛分別掌握。 為揭開寶藏的秘密,或為利己野心,或為賑濟天下災民,江湖中以及朝廷中的各方善惡勢力展開了連番爭斗。
㈤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武俠小說有:《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鴛鴦刀》。
金庸在行文時常會引用一些古典詩詞,並運用的極富韻味,但其語言的主要魅力不在於此。
金庸的語言通俗,淺顯,流暢,靈活生動,沒有難認的字,難懂的詞和艱澀的句子,語言的動作性強,極善構築戲劇性場面,具有一種令讀者忘記或忽略文字的速度感。讀金庸小說時,迎面而來的是古樸、蒼勁的感覺,初看似乎語不驚人,但愈展開愈魅力無窮。
金庸小說的語言,之所以看起來沒有什麼突出的特殊,那是因為作者並不追求風格的單一性,而是進行不同方式的敘述探索,不斷改進和創造自己的敘述方式及語言風格,同時不斷地拓展語言的疆域,豐富小說的形式美感。
㈥ 金庸的武俠小說都有哪些
按背景時間排序為:
1、《越女劍》: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時期,約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2、《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4、《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或六年--開慶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龍記》: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1263年
6、《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7、《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或順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8、《俠客行》:清初
9、《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0、《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11、《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2、《飛狐外傳》: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13、《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14、《鴛鴦刀》:清中前期約公元1644年--1796年
15、《笑傲江湖》:不明,有論證應為清朝
(6)金墉的武俠小說都那些擴展閱讀:
金庸武俠小說的藝術價值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
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
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