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你對武俠小說的認識和思考
① 金庸的武俠小說教會我們的道理有哪些
《射鵰英雄傳》郭靖的故事告訴我們,哪怕你天資愚鈍,不被人看好,出身不好,但是只要努力了,不走歪門邪道,遲早會成功。
② 金庸武俠小說的價值及意義是什麼
個人看法:文學價值,史學價值,藝術價值都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
有意義的地方大概就是 塑造的人物性格 能讓讀者 更懂些人性吧
③ 怎麼看待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問題
說到武俠大家,不得不說"溫梁古溫”。金庸小說和大部分武俠小說,都屬於通俗小說,這一類作品的特點是語言通俗,情節離奇,受廣大民眾消遣閱讀。
作為武俠小說的領軍人物金庸,開創了新武俠的一代潮流。他塑造了郭靖,喬峰,令孤沖,楊過等形象生動的人物,提出"俠之大,為國為家”價值觀,將傳統狹隘的江湖恩怨,上升到了國家民族大義層面,應該說,"凡有華人處,莫不讀金庸”同中國功夫火遍世界一樣,不是沒有文學價值的。
流行的不一定最好,作為流行文化代表的武俠小說,離文學經典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六神磊磊讀金庸為業,那是他的腦洞夠大,而非小說本身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因為即便最精彩的武俠小說,絕大多數人看過三兩遍後,也就乏味了。
在新一代的修仙,玄幻,穿越於一體的武俠類型出現後,讀金庸的人恐怕不如玩游戲的人多吧!
④ 看金庸武俠小說,你學到了哪些人生道理
看完了金庸武俠小說之後的我,目光不是停留在那些絕世武學上面,還幻想著成為一代大俠什麼的;也不是愛慕裡面的情投意合、長相廝守之情,感悟最深的就是裡面的佛法意境。
金庸武俠小說之中,既是以歷史為主線,符合歷史的基礎上進行的故事,同時其中還蘊含了許多佛家教義,金庸先生就是利用那些高僧如掃地僧、空見大師、一燈大師和三渡等高僧為代入人,像我們展示了許多佛家教義。
最後——空即是圓,圓即是空,人相我相,好不懵通:
渡厄道:“你過來,老僧收你為徒。”謝遜道:“弟子不敢望此福緣。”他拜空聞為師,乃“圓”字輩弟子,若拜渡厄為師,敘“空”字輩排行,和空聞、空智便是師兄弟稱呼了。渡厄喝道:“咄!空固是空,圓亦是空,我相人相,好不懵懂!”謝遜一怔,登即領悟,甚麼師父弟子、輩分法名,於佛家盡屬虛幻,便說偈道:“師父是空,弟子是空,無罪無業,無德無功!”渡厄哈哈笑道:“善哉,善哉!你歸我門下,仍是叫作謝遜,你懂了么?”謝遜道:“弟子懂得。牛屎謝遜,皆是虛影,身既無物,何況於名?”謝遜文武全才,於諸子百家之學無所不窺,一旦得渡厄點化,立悟佛家精義,自此歸於佛門,終成一代大德高僧。
因此金庸武俠小說之中,真正最值得我們欣賞的應該是這些佛家教義,其中像謝遜和裘千仞這些誠心悔過和蕭遠山和慕容博放下仇恨的都是最好的例子。
⑤ 對於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大家都有什麼看法
梁羽生是所謂新武俠小說的鼻祖,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他對武俠界的貢獻是偉大的。正是他一舉從段白羽,王度廬等人的素描式的純朴寫實主義和還珠樓主等人的神話式的魔幻主義的框框中徹底掙脫出來,並徹底擺脫了狹隘武俠的觀念,將人物放到更為殘酷復雜也更為緊張刺激的政治斗爭和民族斗爭的背景之中,以更高的視點和更寬的視角來展示豐富多彩恢宏壯麗的武俠世界,使武俠小說第一次跳出了世俗的范疇,進入高雅的境界。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梁羽生第一次將浪漫主義的思想放進武俠作品之中,這一思想在此後的數十年中一直是武俠作品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可惜梁羽生畢竟是從舊時代走出來的人,他的創新雖然是巨大的,但是在人物的刻畫上卻未能跳出舊思維的束縛。他筆下的人物一如白紙黑字一般,好壞分明,好的好得不得了,壞的也壞得不得了,實在平淡如水。這當然也是一種不真實,但是這種不真實已經淪為虛假,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他沒有給我們留下甚麼可資回味的對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在武打描寫上那種脫泥帶水,毫無想像力的風格也是導致他未能取得最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⑥ 金庸武俠小說對你的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影響
俠義精神有利於形成青年正確的社會正義感。金庸筆下的武俠英雄,大多身懷絕技,且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愛憎分明,能夠行俠仗義,見義勇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如《射鵰英雄傳》中善良忠厚、堅豪勇敢、被譽為「俠之大者」的郭靖;如《神鵰俠侶》中急公好義、排憂解難的「神鵰大俠」楊過;如《笑傲江湖》中坦率真誠、光明磊落的令狐沖;如《雪山飛狐》《狐外傳》中鋤強扶弱的錚錚鐵漢胡斐,等等。這種是非分明、疾惡如仇的俠義精神,非常有利於引導青年形成正確的社會正義感,有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
⑦ 對武俠小說前景的看法
不會消逝。
武俠畢竟是如今社會大部分人都喜歡的小說類型。
不論是電視劇。電影。或者是其他的修真修仙黑道之類的小說。以及其他的什麼。
都或多或少會沾染武俠的性質。就算凹凸曼不也會有各種打各種斗不是么。
現在市場上盜墓或者是言情小說泛濫成災。武俠看起來並不佔優勢。但是你說說。翻拍的小說是言情多還是武俠多?這就很足以說明問題。
而且現代都市。更是需要武俠這一類小說。來給讀者展現一個未知的。全新的環境。
雖然現在的武俠寫手文風和溫老他們都有所不同。但時代在進步。就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變化。不論是為了銷量或者是讀者需求。
現在武俠小說的佼佼者也是不少的。比如鳳歌。個人很喜歡他的滄海。陸漸這個堅韌的少年讓人難忘。
關於發展。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清楚。總之就是也許走上坡路也許走下坡路。變化是無窮盡的。
你是武俠愛好者吧。我也差不多。只不過後來因為課程繁重。就拖了下來。武俠雜志都會買。在家裡塞滿了我整個衣櫃。也沒有幾本是我全都翻完了的。慚愧。
坐觀其變吧。總會有那麼一個人出現。改變武俠小說的格局。
不是有這么一句話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怎麼可能沒有武俠呢。就算穿的是T恤牛仔也可以武俠嘛。所以。不要擔心啦。
⑧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非常喜愛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古龍的作品
人們都想成為自己的英雄,生活中的失意也好,挫折也罷,都絲毫不影響自己在武俠小說里暢游,做心目中的強者和勇士,而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在本行業中可謂龍頭。
武俠小說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裡面有俠肝義膽,有英勇無畏,不經意間就會讓看小說的人設身處地,尤其是金庸和古龍的作品,不僅代入感極強,還在人物和故事情節的刻畫上不由得讓讀者產生共鳴並不由自主的將一些情節映射到一樣“舞刀弄槍”的生活中。
其實,無論是金庸還是古龍,武俠小說的目的都不單純的只是小說,對大多數喜歡看武俠小說的人而言,它們的存在更像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⑨ 金庸的武俠作品傳達的是一種什麼思想哪些精神值得學習
我曾經讀過一句非常神奇的話,金庸的書中沒有真正的大俠精神。但你想想,他是有原因的。什麼是真正的大俠精神?是懲惡揚善,應該更貼近水滸英雄。但這一部分在金庸小說中較少出現。歸根結底,金庸本人是一位受過良好傳統教育的社會精英,其小說的核心應該是儒家思想。後來,一些佛教可能會混雜在一起。「俠為國,民為本」是一種非常明顯的儒家思想,而「憐我為世,憂我為世」則是一種非常明顯的佛教思想。
看完後,我總在想像自己在他們的環境里學習武術後做出的一個選擇。最後,我發現他們比我學識淵博,比我心胸開闊,正直而憤憤不平。讀完後,我總是掩面嘆息。當我回首當時的情景,我可以猜到他們寧死也不投降。
金庸小說帶給我的精神世界,就是教會我在內心堅持正確的道路,不被外界所感動,不被愛情所束縛。做自己世界的大俠,也可以做世界的大俠。
⑩ 關於江湖 金庸 武俠情懷的評論及見解 精闢者為佳!
金庸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游俠,中年游藝,老年遊仙;為文可以風行一世,為商可以富比陶朱,為政可以參國論要。
金庸博學多才。就武俠小說方面,金庸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凡歷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歷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
金庸武俠、以俠為主、武為輔。
金庸喜歡講究境界 、、可謂無招勝有招~~參見描寫獨孤九劍和降龍十八掌的柔境~~
金庸所認同的是 最高境界即是 佛教中的 涅槃、這是種無為的境界、但是作為活生生的人、怎麼可能無拘無束不在乎別人?怎麼可能今世無欲無求?、所以人要的是有為的境界。
金庸的江湖、滾滾紅塵,苦樂難分,誰都有過自己的曾經滄海,不需要看破紅塵,只要相信,終究有一天,海闊天空。
金庸以心觀人、惟情所至。金庸武俠里的愛情可以說是 」用盡愛與我痴、與你生死相依,此生永無異「但同時又是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也可以說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更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總之,千萬個人的心中有千萬個江湖、金庸、武俠情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是一家之言。真正的感覺,只在你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