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採用金庸武俠小說名字
Ⅰ 「風清揚」敗給了「Pony」,阿里終究輸了騰訊一籌
當年和馬雲一起創辦阿里巴巴的人就是在湖畔花園裡面的「十八羅漢」。他們這些人能夠聚在一個房間裡面,其實不是一個馬雲選擇的結果,而是只要誰願意跟著馬雲干,願意每個月拿600塊錢工資,就能坐在那個房間里。所以這一撥人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群烏合之眾。
當馬雲拿到了高盛和孫正義的2500萬美金以後,馬雲認為,要做一個國際級的公司,就必須要有一個國際級的人才團隊。所以當他拿到那麼多資金以後,就對剩下的十七個「羅漢」說:
「 我們要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而你們這些人有的能當個班長,有的能當個排長,有的人最多當個連長、團長。我們要成為一個軍的話,就必須到外面去找師長和軍長。 」
這是馬雲在2000年到2001年期間的一個想法。
馬雲在很長時間里都一直在找一些全球級的人才輸入到阿里巴巴來。2006年,阿里巴巴走到了要去香港上市的時間門檻上,馬雲覺得阿里巴巴對國際級人才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急迫了。
所以在2006年前後,馬雲從外部引進了一批的國際級人才 ,其中有衛哲(百安居中國區CEO)、吳偉倫(百事可樂中國區CFO)、曾鳴(長江商學院的教授)、謝文(和訊網CEO)、崔仁輔(沃爾瑪百貨集團高級副總裁)、黃若(易初蓮花CEO)、武衛(畢馬威華振合夥人)。
這是一批非常優秀的年輕人才,他們有兩個特點:第一,絕大部分來自於世界500強;第二,他們都不是來自於互聯網公司。
這兩點說明了馬雲招聘這批人才的一個重大的訴求就是,第一,他需要來自世界500強的高級國際人才來幫助他。第二,他認為互聯網領域裡面,無論是美國的也好,日本的也好,其實沒有國際級的人才,所以應該用其他來自世界500強的成熟國際公司的人才來改造互聯網公司、改造阿里巴巴。
這個想法聽著很優秀,但這其實是馬雲犯的另一個錯誤。
這批人後來絕大部分都已經離開了阿里巴巴,其中的衛哲——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的執行副總裁和阿里巴巴B2B業務的總裁,他當年的引咎辭職曾轟動一時。而其餘的人,除了曾鳴以外,如今已經全部離開阿里巴巴。
而在這批人中間,謝文是最有趣的,他是唯一一個不是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但他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人才。馬雲有一次在北京看了謝文的一個PPT演講稿,看完以後覺得非常好,兩個月以後就請他當雅虎中國的CEO。而謝文到雅虎中國一個月以後就宣布辭職,當時弄得馬雲非常尷尬。
也就是說,這批非常優秀的「空降兵」在阿里巴巴會「集體陣亡」了。
那麼我們不禁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國際級的人才在阿里巴巴會「集體陣亡」呢?
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文化的排斥性。
阿里巴巴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第一個叫做武俠文化。 大家都知道,馬雲非常喜歡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所以一到他的公司,會發現所有的辦公室和會議室,掛的牌子全部是金庸小說里的,例如「華山論劍」或者「逍遙風」之類名字。更誇張的是,阿里巴巴的每一個高管都有花名,而這些花名大部分來自於金庸小說。
例如,馬雲的花名叫風清揚,陸兆禧叫鐵木真(成吉思汗),張勇叫逍遙子,張宇叫語嫣,吳泳銘叫東邪,張建鋒叫行癲……還有些人的名字則是寶劍的名字——因為人名都被取光了,就剩下一些劍的名字。
由此可見,阿里巴巴有著濃烈的武俠文化。然而,這些來自跨國公司的CEO們被挖到一個中國公司里,卻被告知突然間要取一個名字叫「行癲」,可能他的心裡就會有些別扭。
中國的另一家互聯網公司——騰訊,也有它的獨特文化,即取英文名。從創業的第一天起,馬化騰在公司叫Pony,張志東叫Tony, 陳一丹叫Charles,許晨曄叫Daniel,後來做電子商務的吳宵光叫Free,現任互娛部CEO的任宇昕叫Mark。
所以進入騰訊公司內部,聽到最多是Pony怎麼說,Tony怎麼說,Mark怎麼說。當出現第二個Tony怎麼辦呢?假如姓張,那叫Tony Zhang;如果姓馬的話叫Tony Ma。但是如果又進來一個Tony Ma,怎麼辦呢?那隻有就改英文名了。騰訊公司裡面每一個人都有英文名。騰訊這幾個創始人沒有一個留過學,但是它有一個國際化的文化。
阿里巴巴的這些人當然也都沒有留過學,但是都有一批金庸武俠小說里的名字。武俠文化本身是具有鐵血性和 游戲 性格的,這種藐視一切規則的武俠文化,對於來自世界500強的那些高級管理人員來講,是一個異端邪說,所以從文化層面上,這些人很難接受。
Ⅱ 馬雲的今天和其公司都和金庸有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因為馬雲特別喜歡金庸的小說,他是一個狂熱的金庸迷。所以馬雲當時注冊阿里巴巴的時候,就用金庸武俠小說里人物的名字給自己命名,而當時他創辦阿里巴巴時候招的那十八羅漢,每個人也都是用金庸小說里人物的名字命名的。而且當時他招人的時候還會詢問一下對方是不是喜歡看金庸小說,如果應聘者也喜歡金庸小說,那麼再加分那檔可能會多加一分。如果還能把金庸小說講的頭頭是道,講出深刻的道理來,那這個好感度可能會更增加的。
在金庸老先生去世的時候,馬雲連續發了三條的信息,來緬懷金庸老先生,可見金庸的這種武俠精神對馬雲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Ⅲ 阿里巴巴的領導力為什麼叫《九陽真經》
因為馬雲特別喜歡武俠小說。尤其喜歡金庸先生。以前還在西湖弄過西湖論劍。阿里巴巴內部很多員工都有自己的武林人物的名字。像馬雲他就叫風清揚。所以公司的領導力叫九陰真經就不奇怪了。
Ⅳ 為什麼創建了阿里巴巴的馬雲這么喜歡金庸武俠小說
很多人都知道,馬雲是一位武俠控,不僅僅酷愛看武俠小說,就連辦公大樓的各個房間都有著特色的武俠名稱。就在10月11日,馬雲又做出了新動作,將武俠夢付諸實踐,在阿里巴巴成立18年後,有了自己的「武俠研究院」。
我們小時候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武俠夢,我們渴望徜徉在那個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裡,我們想做那個單純剛直的郭靖,我們想做那個敢愛敢恨的楊過,我們還想做那個放盪不羈的令狐沖??
馬雲也不例外!
馬雲從小喜歡看武俠小說,尤其喜歡看金庸先生的。俠客們的俠骨柔情,練習高深武功時的投入和機緣,特別是高手必須面對各種「心力成長」的磨難更是讓兒時的馬雲遐想??
見面當然很開心,說好談一小時,結果聊了三小時。當然全是我在吹??老先生笑咪咪地看著我胡侃。跟去的老外同事開玩笑說,金庸老先生看我胡侃亂吹的認真樣子,特別像我是金先生的偶像??嘿嘿,慚愧!厚臉皮亂噴的惡習難改啊!
Ⅳ 如何評價馬雲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最有趣的人是那個來自中國杭州,曾經做過英語老師,還有些瘦瘦的男子。他的公司正穩步賦能世界經濟。」1月28日,著名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星期日泰晤士報》撰文評論稱馬雲在達沃斯傳遞的思想超越特朗普。
《星期日泰晤士報》文章截圖
附《星期日泰晤士報》全文:
馬雲達沃斯影響意義超越特朗普
《星期日泰晤士報》,2018年1月28日,作者:尼爾·弗格森
達沃斯最有趣的人不是「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來自《哈利波特》,我這里隱去「黑魔王」的本名,其實也被稱作美國總統。老實講,我對他已經厭煩了。)今年世界經濟論壇最有趣的人是那個來自中國杭州,曾經做過英語老師,還有些瘦瘦的53歲男子。他的公司正穩步賦能世界經濟。
馬雲是阿里巴巴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你可能對阿里巴巴這個電商公司的理解是中國的亞馬遜。那麼你錯了。等下我就給你解釋,先來談談馬雲。
雖然矽谷有很多人能充分展現自我,但沒人能比得上馬雲。如果你不明白為什麼,那就看看他那部極其任性但又好看的功夫電影吧。該電影也成為了去年流行文化的一個亮點。在這部名為《功守道》的22分鍾電影中,太極愛好者馬雲與包括武術冠軍李連傑、甄子丹、已退役相撲冠軍朝青龍等一系列武術大師進行了對決。
該片邀請業界最好的動作指導,比如曾指導過《駭客帝國》和《殺死比爾》動作場面的袁和平。你能想像即使是伊隆·馬斯克是否也敢於這樣展現自己呢?
我兩周前去過杭州,參觀了阿里巴巴仍在不斷擴張的總部。總部中央是被一堆嶄新辦公樓環繞的黑頂中式建築。我被告知,那就是馬雲的辦公室所在。
作為一個在中國貧窮時期長大的男孩,馬雲為了學英文,他經常騎數英里的自行車從家裡到杭州西湖邊的涉外酒店去認識講英語人士,通過提供免費導游來提高他自己的英語水平。但這並未使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容易找到工作。他求職時被警察局、肯德基都拒絕過。他十次申請到哈佛大學讀書,都被拒絕。他只能在一個地方院校教教英語。
馬雲1995年初到美國旅行,第一次接觸互聯網。與創立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不同,貝佐斯希望在網上銷售書籍,馬雲的願景是一個網上售賣一切的市場。關於「阿里巴巴」這個名字,他問過舊金山一位女服務員:關於阿里巴巴你知道什麼?對方回答:芝麻開門。(假設對方回答的是「四十大盜」,可能這個名字就要重新考慮了。)
是什麼使阿里巴巴超越亞馬遜呢?兩點:一是馬雲比他美國的對手貝佐斯更快地將業務多樣化。值得指出的是阿里巴巴最先開始了第三方支付,創立了支付寶,使得網上交易便捷順暢。
如今,西方遊客去中國旅行,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就是無處不在的手機支付。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機買所有的東西。盡管騰訊的微信也已提供同樣服務,但支付寶是開路人,這不僅僅指的是手機支付,也包括螞蟻金服所提供的余額寶和其它越來越多的在線金融服務。支付寶在中國無處不在的存在,馬雲功不可沒,PayPal在美國也無法比擬。
從投資角度看,阿里巴巴就是一場美夢。如果你在它2014年紐約上市時候買了股票,你的投資已翻三倍。是的,亞馬遜股價去年也表現很好,上漲67%,但是阿里巴巴的股價翻了一番。
使阿里巴巴可以超越亞馬遜的第二點是,中國電商市場規模和增長的速度。而貝佐斯尤其是在收購了《華盛頓郵報》後,與「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關系變得十分緊張,但因為馬雲和阿里巴巴一直在極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在中國受到政府的重視和青睞。
去年馬雲對政法委系統的一次講座中說:未來的政法系統是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大數據,技術很快就會使預防犯罪成為可能,壞人根本走不進這個廣場。
由於「你知道我說的是誰」的「美國優先」政策之一就是美國之外的世界都是可以待價而沽的,所以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在「黑魔王」達沃斯平淡的(以他自己的標准)講話中,他重復著向世界推銷到美投資。許多企業很可能會由於他的政府減少企業稅和減少管制的做法這樣做。然而,如果像蘋果這樣的跨國公司都會將生產移回美國的話,這對世界其它國家意味著什麼呢?
馬雲有自己的解答:電商不是為了大公司和發達國家,而是為了發展中國家、年輕人和小企業。我們不應該讓世界六萬家大企業控制全球貿易。我們應該通過技術和政策賦能六百萬、一千六百萬、六千萬家公司。阿里巴巴要使讓這一切發生。
這很聰明。每一個新興市場在電商方面都落後於中國,不論是遞送包裹的物流還是應用了人工智慧的消費者信用。馬雲的新使命是將中國模式推廣出去,不是美國、歐洲,而是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他在達沃斯說:「五年前,阿里巴巴遞送八萬包裹到俄羅斯去,俄羅斯郵政系統崩潰。如今每天有一百萬包裹從中國遞送到俄羅斯。」同樣的擴張也將阿里巴巴帶到了印度和東南亞。
直到最近,我也曾是那些認為世界將會如此區分的人之一:臉書、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在內的矽谷的巨人會充斥中國以外的所有市場,中國則將由網路、阿里巴巴和騰訊主導。但是,會不會是BAT會拿下美國以外的所有市場呢?
達沃斯上「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已經被億萬富翁索羅斯所譏諷。對我來說,馬雲提供了一個對「美國優先」更好的選擇和反駁。在威爾第的歌劇《阿提拉》中,羅馬將軍艾齊奧對阿提拉說:你可以擁有整個世界,但把義大利留給我!也許,「你知道我說的是誰」正給了馬雲一個相似的場景,他可以說:你可以讓美國重新偉大,但把世界留給我。
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
Ⅵ 為什麼國際級的人才在阿里巴巴會「集體陣亡」
在2006年的前後,曾有一大批的國際級人才被引入到阿里巴巴。其中有衛哲(百安居
中國區ceo)、吳偉倫(百事可樂中國區cfo)、曾鳴(長江商學院的教授)、謝文(和訊網ceo)、崔仁輔(沃爾瑪百貨集團高級副總裁)、黃若(易初蓮
花ceo)、武衛(畢馬威華振合夥人)。
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批人後來絕大部分都離開了阿里巴巴。其中的衛哲——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的執行副總裁和阿里巴巴b2b業務的總裁,他當年的引咎辭職轟動一時。而其餘的人,除了曾鳴以外,如今已經全部離開阿里巴巴。
可以說,這批非常優秀的「空降兵」在阿里巴巴遭遇了「集體陣亡」的命運。
馬雲後來對這段歷史有過很沉痛的反思,他在2012年發的一條微博中說
道:「2001年的時候我犯了一個錯誤,我告訴我的18位共同創業的同仁,他們只能做小組經理,而所有的副總裁都得從外面聘任。現在10年過去了,我從外
面聘請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懷疑過能力的人都成了副總裁或董事。我相信兩個信條——態度比能力重要;選擇同樣也比能力重要。」
拋開馬雲的自我否定,我們需要回答另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國際級的人才在阿里巴巴會「集體陣亡」呢?
第一個原因,我認為是文化的排斥性。阿里巴巴有什麼文化?阿里巴巴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文化。
第一個叫做武俠文化,大家都知道,馬雲非常喜歡讀金庸的武俠小說,阿里巴巴所有的辦
公室和會議室,掛的都是「華山論劍」或者「逍遙風」之類的名字。更誇張的是,阿里巴巴的每一個高管都有花名,而這些花名大部分來自於金庸的武俠小說。當這
些來自跨國公司的ceo們進入阿里巴巴後,卻被告知要取一個莫名其妙的花名,他們的心裡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別扭。藐視一切的武俠文化與世界500強公司講求
的職業精神,也必然會產生激烈的碰撞。
阿里巴巴的第二個文化是什麼呢?倒立者文化。
倒立是阿里巴巴內部經常做的一項運動。為什麼會有倒立文化呢?馬雲曾經說,這個世界
在所有人的眼裡都是正著的,我們要顛覆這個世界的話就必須學會倒過來看世界。但是當世界500強的經理人們被引入後,就面臨到一個問題:這些經理人們已經
習慣一個正立的世界裡的游戲規則,現在再讓他們也嘗試倒立,就變得非常困難。這就是空降兵陣亡的第一個原因:文化上的排斥性。
第二個原因是什麼呢?是績效主義的功利性。
世界500強企業不是沒有績效主義,它們的考核也很嚴格,但是世界500強企業對績效的考核是均衡式的,它要求勻速地向前發展,克服困難到達一個指定的目標就可以了。但是對於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績效的考核完全是一種幾何式的、非線性的。
這種非線性的績效考核,對於那些創業的草莽分子來講,是非常適合的:我只要能夠從5
個億做到20個億,那就能夠獲得股權,獲得獎勵,獲得晉級,獲得很大的個人成就感。那麼對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經理人來講,就會變得很困難、很難適應。
當這些經理人聽到考核目標從原來的16%的增長一下子跳到200%的增長,他可能直接就癱在地上。
第三個原因,就是公司政治的殘酷性。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在中國,一個人沒有問題,兩個人可以成兄弟,三個人就成幫派,五個人就只能成兩個團隊,所以有句很流行的話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就變成了一條蟲」。而在阿里巴巴內部,也無可避免地出現了公司政治。
當年「十七羅漢」跟著馬雲一起創業,馬雲對他們說:「你只能當班長,當連長,當個團
長都很困難,只能當副團長。」然後突然跑來一群人,跟他們年齡也差不多,這些人一來就當師長、軍長,成了領導。對於「十七羅漢」來講,怎麼受得了?他們認
為自己是馬雲的子弟兵,後面跑進來都是空降兵,空降兵憑什麼能站在自己的頭上?這樣阿里巴巴內部的斗爭就變得非常的強烈和殘酷。
曾經當過淘寶網副總裁的黃若就是一名空降兵,他曾經對馬雲講過一段話:「你現在是阿
里巴巴大家長,你面臨兩種人,一種是你的女兒,你從小看她長大,怎麼看都舒服,哪怕她臉上長了痘;我們是嫁到你們家的兒媳婦,戰戰兢兢,想討大家長的喜
歡,但這個大家長看女兒和看兒媳婦永遠是兩種眼光,所以你這個大家長,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你會讓這些兒媳婦日子很難過。」這就是為什麼淘寶
也好,阿里巴巴也好,雖然花很多成本引進了很多優秀的高管,卻都留不下來的重要原因。
「空降兵的集體陣亡」讓馬雲也很無奈,甚至有些反智的傾向。有一次,他說:「兩個東西我最討厭,第一個我討厭mba,mba都不靠譜。你會不會打仗?你不會打仗你讀mba有什麼用?mba在阿里巴巴眼裡不算個東西。第二個討厭什麼呢?咨詢顧問。咨詢公司搞個咨詢項目,拿我500萬,1000萬甚至拿我2000萬,拿出來一堆紙給我看,你有沒有打過仗?你知道中國市場怎麼回事嗎?你不知道,憑什麼收那麼多錢?」
馬雲開始不相信書本,相信直覺。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在國際公司空降兵人才的引進上吃了很大苦頭。
阿里巴巴所出現的「空降兵集體陣亡」,其實在根本上體現出的是中西方企業在「用人以忠」還是「用人以能」上存在的巨大差別。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呢?
第一,用人以忠。改革開放雖已有三十多年,但到現在為止,中國的職業經理人階層還不成熟,我們沒有辦法用制度的方式來解決這些「能人」犯錯的可能性。如果沒有辦法把「能人」控制住,那怎麼辦呢?就只能用人以忠。
第二,公司發展的階段和制度差異。中國公司目前仍處在一個高速成長的階段,它的風險外延性非常強,也就非常容易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忠」的元素就會大於「能」的元素。只要你是忠誠的人,我就重用你、培養你,「忠」就比「能」更重要。
西方發達國家則不一樣,首先國家經濟已經處在一個穩定期,美國每年的gdp增長1.5%到2%。他們的公司每年能夠增長5%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在這種成長變得勻速化和低速化的情況下,則必須要用人以能、規避風險。
第三,東西方文化差異。中國由於長期受儒家文化浸染,講求的是忠孝文化。而在西方文化里,無論是希臘也好,羅馬也好,它們都講求能人經濟,倡導讓個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很大的發揮。
綜上所述,職業經理人階層成熟程度、企業和國家的發展階段以及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了這樣的區別。「空降兵集體陣亡」現象,不是阿里巴巴所獨有的,而是中國公司的一個普遍現象,更是中國公司真正成為一家國際級公司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Ⅶ 阿里等公司為什麼叫大廠
大廠是指bat,這可不是蝙蝠的意思而是網路,阿里巴巴,騰訊的首字母。
現在華為,今日頭條等也在躋身大廠行列。
BAT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三家互聯網公司。中國互聯網發展了20年,現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家巨頭各自形成自己的體系和戰略規劃,分別掌握著中國的信息型數據、交易型數據、關系型數據,然後利用與大眾的通道不斷兼並後起的創新企業。
把互聯網公司稱作「廠」始於阿里巴巴,馬雲很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每一個阿里新入職員工都會有一個金庸小說中的名字做花名。馬雲自稱風清揚、繼任者張勇叫逍遙子。而那些悶騷的程序員很喜歡自黑,稱呼自己是碼農,把自己的工作稱為搬磚,於是公司就變成了「磚廠」。後來傳開了,各個互聯網企業都相互模仿阿里為自己公司取名為某廠。時間一長就變成了聊天時的另多一個裝逼的技能了。
大廠:B(網路)A(阿里)T(騰訊)、T(頭條)M(美團)D(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