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武俠小說昆
① 成昆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成昆是元代的。
成昆,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爛正龍記》中的反派人物,極善智謀,擅長混元功、霹靂拳,所以綽號混元霹靂手,武功極強,極愛名聲,和徒弟謝遜也是情如父子,在武功方面更備鏈是對其傾囊相授。
他利用徒弟謝遜是明教護教法王的身份展開報仇計劃,令謝遜家破人亡,激得其殺人如麻,並暗中相助,想通過謝遜滿手血污擾亂江湖,激起對明教的仇視。同時,不惜投靠蒙古朝廷,只為顛仿歷孫覆明教。
後來成昆為報復明教,隱瞞身份混入少林,拜少林派高僧空見為師,學得少林九陽功,暗地裡策動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卻被張無忌化解。後曾計劃先後控制少林、武當、峨嵋、丐幫等顛覆中原武林,被張無忌及群雄挫敗,成昆後與謝遜決斗,被謝遜戳瞎雙目,廢去全身功力,終生囚禁於少林寺。
② 關於武俠小說
那就是著名的神州劍氣升海上了。
發不全,樓主去播客里看
簡述台港武俠小說的興起、沿革與出版
一、追本溯源,一脈相承
編印「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精品大展」系列叢書,是中國文壇的大事,也是盛事。
受命主編這套書,是榮幸,也是責任。
帶著喜悅,也帶著惶恐,說明一下我的想法
和做
法。
「小說」,在過去被視作「雕蟲小技」的「道」,而「武俠小說」就更是「小道中
的小
道」了。
由於時代的改變,今天的武俠小說已有了它一定的地位。
香港、台灣、大陸乃至海外,有相當多的學者、專家們像「治學」、「治史」一樣
庄嚴
地在研究它。
他們中有人以西方的文藝理論、文藝心理、美學來剖析、批評它;有人則
像金
聖嘆批「才子書」那樣來解讀它。
我是一個主編報紙副刊近三十年的新聞工作者,我的職責就是負責替讀者「找好稿
子、
好作品」。
我國有句俗話:「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調。
」看了三十年的稿
,多
多少少會看「門道」了,在這套系列叢書的「導讀」里,我沒有什麼「高深」和「高明
」的
學問和卓見,只是如何找出「熱鬧」和「門道」來與讀者共享。
這套「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精品大展」標榜的是「新」。
「新」,必然是由「舊」孕育、蛻化而來。
武俠小說自然也不能例外。
換「新」就
不能
棄「舊」。
綜合學者、專家的考據,為武俠小說清理出一支簡略的「話系」:
它應當是起源於太史公的《游俠列傳》,歷經唐人傳奇、宋人評話、清人俠義與公
案說
部,降至民國,有海上漱石生、平江不肖生及趙煥亭等人輩出,並逐漸發揚光大,武俠
小說
於焉成型,並成為大眾文學的主流。
到了三、四十年代,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廬、朱貞木等北派諸大家與南
方的
顧明道、姚民哀、文公直等崛起武林,開家立派,奠定了武林霸業。
到了一九四九年,近三百萬軍民湧入台灣,數十萬人涌進彈丸小島的香港。
這批萬
里投
荒的遊子,在客鄉草建家園,生活雖日趨安定,但精神食量仍極貧乏,於是,一些藏在
箱
底、渡海而來的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等,就被人當做奇貨般的搜求出來,加以翻印出售
。
一時台、港兩地的書攤以及剛興起的小說出租店都擺滿這些翻印版本的武俠小說。
這批
寄旅天涯的遊子,就全靠這些俠義恩仇、才子佳人的故事,來排遣那滿懷鄉思、無盡離
愁。
隨後有一段時用,台灣當局為了「安內」、為了防止「思鄉毒素」影響「民心士氣
」,
在 *** 法令下,對凡屬身在大陸的作家的作品,一律予以查禁;稍後,連香港版的新舊
小
說,也在「暴雨專案」之下遭到全面封殺。
台灣的武俠文壇,正因為有那些新、舊版本的「以身為道」,像浴火歷劫重生的鳳
凰,
像蟲蛹蛻化成的彩蝶,像蠶蛹的破繭而出,孕育出延續的種子,為台灣武俠小說締造出
以後
燦爛、鼎盛的新機和黃金歲月。
二、興起。
數台、港英雄霸主
到了一九五二年,台灣局面趨於穩定。
*** 當局實施地方自治,提高民權,開始重
視新
聞輿論;民營報紙也在此時相繼問世。
民營報紙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首須充實內容,而競爭最具威力的利器就是副刊
,於
是,《大華晚報》第一家刊出了郎紅浣的長篇武俠小說《古瑟哀弦》,開了風氣之先。
新聞、出版較為開放的香港,也於一九五五年前後,升起兩道沖霄劍氣,那就是梁
羽生
和金庸兩位先生的崛起武林。
當時,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連載於香港《大公報》,行後,《新晚報》刊出金
庸的
《書劍恩仇錄》。
由於反應奇佳,其他報刊群起效尤,紛紛尋訪「武林高手」。
原本服
務文
化界的如張夢還、牟松庭、倪匡等人,立即棄文從「武」,先後紛騎策馬,躍上武俠文
壇。
此時台灣《大華晚報》上郎紅浣的三代英雄故事,才不過寫到第二代。
在此期間,同屬民營的《自立晚報》和《民族晚報》,雖曾連載過太瘦生、龍井天
等人
的武俠小說,唯時有時輟,自難與郎先生論劍爭雄。
一九五七年,台灣又崛起兩位武俠名家。
一位是伴霞樓主,他以《八荒英雄傳》及
《紫
府迷蹤》雄據《聯合報》副刊。
另一位就是名滿海內外的卧龍生。
卧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人。
河南為中華文化發祥之地;豫省流行的河南梆子,
以其
特有的民俗色彩,不但通俗,更蘊藏了豐富的民族幽默。
卧龍生少小離家,未能接受完
整的
教育,但他能在梆子戲、大鼓書以及《彭公案》、《七俠五義》等俠義小說里汲取到精
華,
加上他得天獨厚的才情,從軍中退役後,蟄居台中時,為玉書出版社試寫了第一部小說
《驚
虹一劍震江猢》。
哪知「牛」刀小試即「名動江湖」,於是《風塵俠隱》很快便在台中《民聲日報》
與讀
者見面。
挾《驚虹》、《俠隱》的聲威北上,一九五八年他又以《飛燕驚龍》一書進據《大
華晚
報》副刊,與郎紅浣先生「老少雙俠」平分天下。
此時,諸葛青雲、司馬翎也應運並出,雙雙躍馬揮戈,逐鹿爭鼎。
諸葛青雲出身將門,幼時隨父戎馬天涯,今日燕趙,明天蘇杭,年未及冠,游屐已
遍及
大半個中國,加以博聞強記,對還珠樓生更是心儀私淑,是以他的小說走的完全是還珠
的路
子,其後雖思突破,卻終未能跳出還珠掌心。
是時,他正以《一劍光寒十四州》在《徵信新聞報》副刊圖霸王業。
司馬翎,又署吳樓居士,也是一位出身將門的少年俠士,此時正負笈政治大學,並
以
《關洛風雲錄》一書雄峙《民族晚報》,也有待機主盟武林的雄圖。
這三位便是當時武俠小說界譽稱的「三劍客」;加上已享盛名的伴霞樓主,合稱「
四霸
天」。
這譽滿台、港的四支健筆,在名編輯王潛石的擘劃下,合辦了台灣第一本大型武俠
雜志
《藝與文》。
只可惜世事瞬變,不久,這本獨一無二的武俠雜志,就因伴霞樓主一劍下
香江
而風流雲散。
三、黃金歲月
台灣的《藝與文》停刊不久,一九五九年,香港卻出現了兩本武俠雜志。
一本是《
武俠
小說周報》,另一本便是壽命最長、至今仍在發行的《武俠世界》。
《武俠世界》是以「廣派」作家蹄風、金鋒、江一明等為台柱,《武俠小說周報》
則由
張夢還掛帥。
是時的梁羽生正在埋首創作他的《七劍下天山》,而金庸也正以《射鵰英雄傳》力
拼張
夢還的《沉劍飛龍記》,「戰況」之激烈,被傳播界稱之為「龍雕之戰」。
由於武俠小說廣受歡迎,報紙發行量大增。
報老闆自然財源滾滾,大發利市。
金庸真不愧是天縱英才,他聰明絕頂,一看香港行情,自不甘為人作嫁,遂於一九
六○
年毅然創辦《明報》。
次年又創辦了香港第三本武俠雜志——《武俠與歷史》。
香港出版業中原本一枝獨秀的偉青出版社也因「武林」、「三育」的繼起,形成三
足鼎
立的局面。
在這三數年中,台灣雖沒有出現過任何武俠雜志,但出版武俠小說的出版社,卻先
後成
立了幾十家,而小說出租店更蓬勃發展到三千餘家。
台灣這種畸型的發展,完全由於市場大量的需要。
此期間,台灣的報紙,家家競載武俠小說。
幾位當代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司
馬
翎,每人每天至少有兩篇小說在報刊連載;卧龍生全盛期有四五篇。
他們不但收入豐厚
,而
且「社會地位」也身價百倍。
流風所至,引得各行各業的人士,個個摩拳擦掌,拍刀躍馬,想闖進武俠天地碰碰
運
氣。
這不僅是武林的戰國時代,也正是武俠小說所僅見的一段黃金歲月,而台灣武俠文
壇在
這風雲際會的盛時,的確也人才輩出。
原有的名家,除郎紅浣先生因年高退出江湖、頤養天年,伴霞樓主遠走香江、俠蹤
杳杳
外,卧龍生的《玉釵盟》、《無名蕭》、《降雪玄霜》、《素手劫》、《風雨燕歸來》
等,
都在這時期完成。
司馬翎也寫出了《掛劍還情記》、《八表雄風》、《劍神傳》等名著。
諸葛青雲的
《紫
電青霜》、《奪魂旗》、《折劍為盟》、《玉女黃衫》、《半劍一鈴》等,也陸續問世
。
其他如柳殘陽的《玉面修羅》、東方玉的《北山驚龍》、武陵樵子的《十年孤劍滄
海
盟》、南湘野叟的《碧血丹心》、丁劍霞的《八方風雨會中州》、獨抱樓主的《碧玉弓
》、
蕭逸的《鐵雁霜翎》、古如風的《古佛心燈》、慕容美的《英雄淚》、秦紅的《無雙劍
》、
孫玉鑫的《萬里雲羅一雁飛》、墨餘生的《海天情侶》、上官鼎的《烽原豪俠傳》、陸
魚的
《少年行》、高庸的《天龍卷》等等,都是膾炙人口、名噪一時的作品。
這時,古龍已俠影初現。
他早期的作品《孤星劍》、《劍毒梅香》、《游俠錄》等
也都
在此一時期完成。
至一九 *** 、一九六五年間,台灣武俠文壇又亮起三道星光——
易容,因替卧龍生續完《天香飆》,並完成第一部署名「易容」的處女作《血海行
舟》,立時名揚武林,又繼續寫出《王者之劍》、《大俠魂》、《河嶽點將錄》。
雖然
就此
封劍,但這幾部佳作至今仍暢銷不衰。
另一位是接寫諸葛青雲《血掌龍幡》一炮而紅的獨孤紅。
他因此而自立門戶,先後
寫出
《雍乾飛龍傳》、《大明英烈傳》、《滿江紅》、《丹心錄》、《玉翎雕》等名篇,而
躋身
名家行列。
再一位也是以接寫諸葛青雲《江湖夜雨十年燈》而震撼武林的司馬紫煙。
他連筆名
都和
諸葛青雲成了有趣的對偶。
司馬紫煙著作甚豐,其中三部尤其出色。
第一部就是代諸葛執筆的《江湖夜雨十年
燈》;第二部是《圓月彎刀》,卻又早成了古龍名下的作品(古龍定書名,並寫了前十
章,
稿約太多,無暇繼續,即請司馬紫煙續完,最後仍由古龍修改定稿,著作權屬於古龍)
;第
三部是在《大華晚報》連載長達五年、一百五十萬字的《紫玉釵》。
此書在漢麟出版社
出版
時,分成了《上林春》、《長干行》、《玉釵寒》三大部,雖然書名典雅,並精心排印
,卻
「叫好不叫座」,因為讀者不承認它是武俠小說,只承認它是「歷史小說」。
這一段繁華錦銹的黃金歲月,維持了五年之久。
所謂「盛極必衰」。
當時的台灣,
有不
少政治迷信、政治禁忌。
一些無聊的官僚、政客,對武俠小說、電視劇、京劇,制訂了
不少
無聊的框框,包括:不能罵「老不死」、不能談「剪除貪官污吏」、不能提「朝代興亡
」、
不能「引起思家、思鄉」等。
像京劇的《如王別姬》、《四郎探母》就是這樣被禁演的
。
這時,武俠小說里的俠客,既無貪官可除,當然毋庸「替天行道」,只好一個個去
找
「秘笈」、挖「寶藏」了。
所以,台灣武俠小說被人詬病為「武而不俠」,實在其來有自。
這些無聊的框框,當然也扼殺了武俠小說的生機。
四、古龍之前無「新派」
天下事沒有一成不變的。
近年來,因武俠小說已受到一定的肯定,遂有了「新派」
之
說。
許多論者咸認為金庸、梁羽生二位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
這種說法筆者不能苟同。
我敬佩金、梁二位的成就,但那隻是「變」而不能算「新
」。
這就像傳一詳。
《詩》三百篇是詩,到了「太康體」、「元嘉體」還是詩,再到了「徐
庚
體」、「齊梁詩」、「玉台體」、「元和體」、「長慶體」、「西昆體」,它還是詩。
對這
些,學者、論者僅能將千年以來的詩區分為「古詩」、「近體詩」或「今體詩」,而不
敢稱
它是「新詩」。
只是到了「五四」,胡適之、徐志摩出,他們的詩才算是「新」詩。
同理,武俠小說只有到了古龍才算是「新」,才堪稱之為「新派」。
也正因為古龍
的
「脫胎換骨」、「重臨江湖」,才又為武俠小說締造出另一高峰。
古龍,彷彿他天生就是個浪子。
有家,卻享受不到家的溫馨;喜好西洋文學,環境
又使
他無法在「淡江英專」深造下去。
自動休學後,就仗著一支代劍的筆,闖盪江湖,四海
為
家。
一九六○年前後,他曾和如日中天的「三劍客」訂交,過從甚密。
但卧龍的梟雄、
諸葛
的霸氣、司馬的深沉,使他感受到「三大」的壓力,也使他悟出要想和「三大」並駕齊
驅、
一較身手,就必須求變、求新的道理。
於是,他伴著一位具「田園美質」的小家碧玉,遠避塵囂,在一處青山碧水的小鎮
,過
著半隱的生活。
浪子和田園,是無法諧和的色調。
不到三年,他就痛苦地離開了小鎮,也揮別了那
位相
伴三年的「她」,帶著無邊的迷惘與落寞,重又投入浩瀚江湖。
三年的山林生涯,對他的創作確有相當大的啟迪。
《絕代雙驕》和《楚留香傳奇》
中的
《血海飄香》都是在重入江湖後完成的。
這兩部作品問世後,古龍的名氣越來越大,鈔票越來越多,交遊也越來越廣。
相識滿天下,古龍身邊沒有斷過朋友,但知己又有幾人?
秦樓舞榭,千金買笑,依紅偎翠,名劍風流。
古龍身邊從未斷過女人,然而,他究
竟真
愛過誰?誰又真愛過他?酒醒人散後,依然是一片寂寞,無邊蕭瑟。
這些悲、歡、離、合,點綴了他的浪子生涯,也走進了他的小說。
於是,他寫出了《風雲第一刀》。
上半部一九六八年連載於香港《武俠世界》,下
部易
名《鐵膽大俠魂)連載於一九六九年創刊的香港第四本武俠雜志——《武俠春秋》,一
九六
○年出單行本時將上下部兩部合並,改名為《多情到客無情劍》。
(此名雖有詩意,但
將第
一主角「小李飛刀」換成「劍客」卻不夠妥當,故上海學林出版社將其恢復原名。
)
此時,香港梁羽生的巔峰之作《萍蹤俠影錄》、《白發魔女傳》以及《雲海玉弓緣
》均
已完成。
金庸的《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果真是笑傲江湖,睥視武林,嚴然有主盟
武林
天下的雄姿。
而張夢還卻於此時退出武林去做專業騎師,牟松庭也因故退隱,蹄風移居加拿大,
那
「天下第一快筆」的倪匡忽然興趣大變,改寫起現代動作和科幻小說。
香港武俠文壇的「青黃不接」,只有靠台灣作家的供稿,古龍當然成了第一人選。
就在這一年,他攜帶一位「東洋美女」搬進了台北市牯嶺街的「三福公寓」,過著
神仙
美眷般的生活。
這段日子,是古龍一生最快樂、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
為了靜靜品嘗、享受這在美好的生活,古龍屏絕了那些交遊,但有三個人是僅有的
例
外:一個是「新派」武俠名家高庸,一個是曾多次為各武俠名家捉刀、號稱「天下第一
槍
手」的於東樓,還有一個便是正以科幻小說享譽香港的倪匡。
在「三福」這段幸福的日子裡,他每天都和高庸、於東樓同進同出,一起談故事、
寫
稿,夜晚則一起去喝酒。
他那幾部名著如《風雲第一刀》,《蕭十一郎》,《流星·蝴
蝶·
劍》,《歡樂英雄》,《天涯·明月·刀》,《大人物》,《驚魂六記》第一部的《血
鸚
鵡》,《江湖人》第一部的《三少爺的劍》,《楚留香傳奇》續集的《鬼戀傳奇》、《
蝙蝠
傳奇》、《桃花傳奇》、《七種武器》的前五部《長生劍》、《碧玉刀》、《孔雀翎》
、
《多情環》、《霸王槍》,還有金庸親自向他約稿的《陸小風傳奇》等等,幾乎都是在
這里
完稿的。
「三福公寓」似乎是塊「福」地,古龍就在這里不知不覺中已登上「新派」掌門人
的寶
座。
高庸也因寫《紙刀》和《禍水雙侶》等佳作,而逐漸受到電視界的重視,終於成了
台灣
最負盛名的編劇人之一;而於東樓也在此時創辦了漢麟出版社,社址就在「三福公寓」
樓
下。
一九七二年,古龍離開了那位日本美女,又開始了他的浪子生涯。
香港的武俠小說業,此時受到電視台紛紛搶拍武俠劇的影響,市場一蹶不振。
金庸
寫完
《鹿鼎記》之後,將《明報》副刊的地盤讓給了古龍,宣告封筆。
香江的武林天下,靠
梁羽
生一人就獨木難支了。
台灣武俠小說業也因日本漫畫(動畫片)和武俠片的涌進,生意一落千丈,無復當
年盛
況。
盡管古龍魅力十足,但他的作品越來越少,自然無法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幾位成名的作家,為了生存,也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紛紛改變風格,競相仿效古
龍,
希望寫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在此風尚下,司馬翎的《玉鉤斜》、《飛羽天關》,慕容美的《燭影搖紅》、《天
煞
星》,柳殘陽的《梟中雄》、《拂曉刺殺》、《明月不再》等也風光一時。
「新派」統一了武林,古龍當然成了實至名歸的「武林至尊」。
(按:OK!至尊武俠掃
校)
正所謂「譽,謗亦隨之」,此時有人批評古龍武功招式寫得太少,不像武俠小說。
陳曉
林先生在他的《奇與正》一文中就說過:「武俠小說發展到古龍時,已經沒有辦法用武
功或
招式來討好、吸引讀者,因為讀者所要看的武俠小說內涵,恐怕不再是一招一式的問題
。」
也有人說古龍缺乏「舊的學養」,少了詩情畫意的味道。
也有人批評他行文和排列的方式。
但我卻認為,這些地方正是他的「變」和「新」的所在。
在此試舉《風雲第一刀》
第四
十五章《千鈞一發》中的一段:
他也希望郭嵩陽還沒有遇到荊無命和上官金虹。
他只希望自己現在趕去還不太遲。
現在的確還不太遲。
秋日仍未落到山後,泉水在陽光里閃爍如金。
金黃色的泉水中,忽然飄來一片楓葉。
接著是
兩片,三片,七片,八片……無數片。
楓葉紅如血,泉水也被染紅了。
秋尚未殘,楓葉怎會凋落?
這種寫法,已冶情景於化境。
你能說他沒有「詩意」嗎?
這樣的排列,又有什麼不好?
而除了古龍,誰有如此匠心妙筆?誰又作過如此的嘗試?
五、武俠風雲似乎落幕了。
一九七三年,台灣武俠出版業似乎沉入谷底;原本三千多家武俠小說出租店,剩下
的不
到一半,且多半改以出租漫畫和娃娃書為主。
武俠出版業的「龍頭」真善美出版社改印「仙道叢書」,春秋出版社正計劃移民美
國,
「海光」、「新台」早已先後轉行,「大美」、」四維」、「明祥」和「新生」,都因
老闆
去世而停業,僅剩下「光大」、「南琪」等支撐殘局。
香港的《武俠小說周報》、《武俠與歷史》早已停刊,《武俠世界》和《武俠春秋
》也
全賴台灣作家的作品才得以支撐。
至於專出武俠書的那幾家出版社,早已轉了方向,唯有《武俠世界》所屬的環球圖
書公
司和《武俠春秋》所屬的鶴鳴出版公司還偶爾將雜志上刊用的名著,集印出一些單行本
,其
他如「毅力」等出版社,只能靠翻印台灣的作品苟延殘喘。
在此期間,古龍的名著如《風雲第一刀》、《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
《楚
留香傳奇》和《陸小鳳》等,都被香港邵氏影業公司以大手筆的氣魂一一拍成電影,台
、港
兩地的電視台也把他的小說搶拍成連續劇。
一時街頭巷尾所看到的都是他的電影海報,
聽到
的都是影、視中的主題曲,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古龍旋風。」
漢麟出版社和桂冠出版社送乘機把古龍的小說改變版式精版精印,大受歡迎,為市
場掀
起再一次 *** 。
為了配合這種版本,租書店不得不改制書架。
過去不屑銷售武俠小說的
各大
書局,甚至連鐵路、公路車站的小賣部和機場的書廊都爭相銷售。
這實在是武俠小說式
微中
的異數。
風氣一開,也帶動了武俠小說版本的革新。
「漢麟」一戰成功,創下輝煌成果。
武俠名家繼古龍之後,卧龍生、柳殘陽、獨孤
紅、
慕容美、司馬紫煙、秦紅等盡歸「漢鱗」旗下,大有一統武林之勢。
只是這些名家大多已過中年,創作力日衰,武俠文壇隱呈欲振乏力的傾向,就在此
際,
幸有新星溫瑞安之崛起。
溫瑞安正值英年,筆疾如風。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連續推出了《神州奇俠》
、
《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系列作品。
一九八一年他因「政治」問題被迫離台,去香港另闖天下。
一九八二年後,他除了
續寫
《神州奇俠》、《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等系列作品外,又創出「神相李布衣」
和
「七大寇」系列,開始創出「後武俠時代」這個名詞。
姑不論「後武俠時代」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武俠,也不知他能否像金庸、古龍一樣
創造
一個更新的武俠時代,但他勇於求變、求新的精神,還是值得稱許和鼓勵的。
這時,香港除了溫瑞安之外,以接寫古龍《驚魂六記》脫穎而出的黃鷹(本名王明
)也
日漸走紅,他仿效古龍手法,寫出了《天蠶變》、《名劍》、《大俠沈勝衣》等故事;
青年
作家龍乘風(本名陳劍光)也摹仿古龍筆法,寫出以龍城璧為主角的《快刀浪子》系列
小
說,均深受年輕讀者的喜愛。
台灣再度綻放的「武俠美景」,轉眼就又凋謝,古龍和梅寶珠女士結婚,但婚姻生
活並
沒有給他帶來創作靈感,這個浪子的酒反而越喝越多,體能也越來越差,稿子也越寫越
少。
而漢麟出版社也把發行的權利和義務轉給了以發行見長的萬盛出版公司。
於東樓放
下
「鐵算盤」。
也沒有拿起筆,卻一襲征衫、雲游四海去了。
一九八七年,古龍再做新郎,與第二位太太於秀玲女士結婚,不久便英年遽逝,結
束了
短短四十八年、卻多采多姿而又殘破、寂寞的一生。
慕容美、司馬翎、孫玉鑫、司馬紫煙也相繼謝世。
台灣武俠的黃金歲月、風雲時代
,似
乎已開始落幕了。
六、江河萬古,仁俠千秋
在蒙蒙陰霾中,香港武俠電影再度興起,卧龍生受邀重新修訂《仙鶴神針》,是名
《新
仙鶴神針》;「逃禪」的於東樓也在友好的鼓舞下,重新拿起那支沉重的筆,一九八八
至一
九九三年,他先後完成了《鐵劍流星》、《魔手飛環》(《碧血黃金》系列作)、《短
刀
行》和《俠者》。
他的作品故事明快,用筆簡潔,寫英雄不神化,寫紅顏各具風情,較 *** 裸的古龍
更含
蘊有致。
在一片凋零中,於東樓重返江湖,而開始創作他自己的武俠小說,他能不能人力回
天、
挽此武林浩劫?誰也不敢保證。
但「繼往開來」的事總是需要人來做,有人做才有希望
,武
俠小說也一樣。
同時,我堅信:世上只要有人類,就會有紛爭和恩怨;只要有人類,就會有惻隱和
同
情。
惻隱就是「仁」,同情就是「俠」。
江河萬古不滅,仁俠也必與人類永存天地;而彰顯、歌頌仁、俠精神的武俠小說,
也當
然會日新又新,萬古長存,永遠不致成為「走進歷史」的歷史名詞。
③ 有誰記得這么一部武俠小說裡面有個武功,人把真氣注入骨頭里,就能飛起來,主要配角叫三魂二銷
就是《昆侖奴》,是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之一,唐朝就有了,那時叫傳奇。不
過最有名的是明朝裴鉶所著的《傳奇·昆侖奴》,翻譯成白話,就是你看的那
部。
④ 中國武俠小說史的書籍目錄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序
原 序
第一章 緒論
一、俠的起源
二、俠與盜
三、武俠小說的演變
四、小說「武功」
五、武俠小說的新派與舊派
六、武俠小說與民族文化心理
七、俠士、武士、騎士文化異同及其文學比較
八、武俠小說的定名和范圍
第二章 武俠小說的雛形期
一、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的影響
二、最早的一篇武俠小說:《燕丹子》
三、魏晉小說中詭奇怪誕的俠客
第三章 武俠小說的成熟期
一、唐代武俠小說的繁榮
二、唐代武俠小說的內容
三、唐代武俠小說的藝術特徵
四、唐代武俠小說的地位和影響
五、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
第四章 明代短篇武俠小說
一、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
(一)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的內容
(二)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中的「武功」
二、明代文言武俠小說及《劍俠傳》
第五章 武俠小說史上的里程碑《水滸傳》
一、《水滸傳》成書過程中的俠盜意識
二、 《水滸傳》與《史記瞄俠列傳》
三、梁山上的「盜氣」
四、水滸英雄的行俠特徵
五、真實而傳奇的武俠世界
六、俠的悲劇結局
七、《水滸傳》的地位和影響
第六章 武俠小說的盛行期
一、明末至晚清武俠小說總論
(一)社會環境的狀況為武俠小說的發展提供了溫床
(二)文學藝術形式的發展促使武俠小說興盛
(三)武術的空前極盛成為武俠小說急劇發展的重要動因
二、承《水滸傳》余緒的「忠義盜俠」小說
《禪真逸史》 《水滸後傳》 《後水滸傳》 《盪寇志》 《綠牡丹全傳》
三、武俠公案小說
《施公案》 《忠烈俠義傳》 《聖朝鼎盛萬年清》 四、幻想劍仙小說 《濟公全傳》 《七劍十三俠》
五、兒女英雄小說
《俠義風月傳》 《三門街》 《兒女英雄傳》
六、文言短篇武俠小說和《續劍俠傳》
第七章 武俠小說的狂潮期(1911~1949)
一、民國年間武俠小說總論
二、武壇兩巨子「南向北趙」
《江湖奇俠傳》 《近代俠義英雄傳》 《奇俠精忠傳》
三、武壇三健將:姚民哀、顧明道、文公直
《四海群龍記》 《荒江女俠》 《碧血丹心》三部曲
四、奇幻絕倫的「劍仙」李壽民
《蜀山劍俠傳》
五、凄絕哀婉的「情俠」王度廬
《鶴驚昆侖》 《寶劍金釵》 《劍氣珠光》 《卧虎藏龍》 《鐵騎銀瓶》 《燕市俠伶》
六、「技擊派」大家白羽、鄭證因
《十二金錢鏢》 《偷拳》 《鷹爪王》
七、采擷眾長、自立門戶的朱貞木
《七殺碑》 《虎嘯龍吟》 《羅剎夫人》
第八章 推陳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俠小說
一、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總論
(一)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概況
(二)海外新派武俠小說興起的原因
(三)對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的總體評價
二、武林長者梁羽生
《萍蹤俠影錄》 《女帝奇英傳》 《雲海玉弓緣》
三、武林盟主金庸
(一)武功的不同凡響
(二)現實的深入思考
(三)人物的立意與創新
(四)價值取向與技巧運用
(五)庄諧參伍的獨特風格
四、江湖劍客:卧龍生與司馬翎
《天香飆》 《劍海鷹揚》
五、武林怪傑古龍
《楚留香傳奇》 《七種武器》 《多情劍客無情劍》
六、江湖闖將:溫瑞安、黃易 《刀叢里的詩》 《尋秦記》
第九章 生機無限的大陸新派武俠小說
一、大陸新派武俠小說創作總論
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一)大陸武俠小說復興第一階段 (1980年至90年代中期)
馮驥才:《神鞭》
馮育楠:《津門大俠霍元甲》 《總統與大俠》
殘墨:《神州擂》 《追魂簫與無形劍》
(二)大陸武俠小說復興第二階段 (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底)
蕭鼎:《誅仙》 鳳歌:《昆侖》
滄月:《劍歌》 步非煙:《武林客棧?蠱神劫》
小椴:《杯雪?夜雨打金荷》
楊叛:《死香煞》
小非:《三姑娘的劍》
司馬嘶風:《我是刀神》
後 記
⑤ 石玉昆為什麼沒寫完三俠五義
作者未能完成後續的寫作計劃就仙去了。《三俠五義》,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的經典之作,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同時,作為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小說敘寫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在眾位俠義之士握卜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眾俠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謹皮慧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充分地體現了底層人民的願望。其中包公在俠客們的幫祥答助下平冤獄、「鍘龐昱」、「除藩王」等情節,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表現了人民群眾的斗爭精神。
⑥ 我國武俠文學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萌芽起步階段:漢初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游俠、刺客列傳;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唐代中後期武俠名篇《聶隱娘》、《昆侖奴》、《紅線》、《虯髯客》,顯示在當時動盪的社會中,人們對現實的無奈,寄情於鋤強扶弱、伸張正義的俠客。
2、穩定發展階段:晚清時期時代,自石玉昆的《三俠五義》之後,各種長篇武俠小說也相繼問世。如俞樾的《七俠五義》,無名氏的《小五義》,文康的《兒女英雄傳》,這標志著武俠小說形成了穩定、獨立的存在形式。
3、舊武俠發展的高峰期。二十世紀20--30年代。武俠小說在民國時期就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即所謂的「舊武俠」時期,開端於二十年代,三十年代進入高潮,四十年代走向衰落。二十年代,在目睹辛亥革命和國民革命的軟弱無效之後,人們寄希望於俠客壯士來創造新的世界。以南派小說家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俠義英雄傳》的問世為開端,舊武俠的創作進入高潮。同時,北派作家還珠樓主、王度廬(《卧虎藏龍》)、宮白羽、朱貞木(《艷魔島》)等人的影響巨大。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的奇幻仙俠、鄭證因《鷹爪王》的幫派技擊、王度廬《鶴鐵五部曲》的男女悲情、白羽《十二金錢鏢》的社會綜藝、朱貞木《七殺碑》的奇詭推理各具特色,而且文筆功力均不俗,為新派武俠綜藝俠情的奠定了基本套路。此時的武俠小叔已成狂潮,僅20年代作者即已過百,長篇武俠技擊小說數以千計,就名噪全國的作品就有數十部之多,許多書中人物婦孺皆知,不少人重金購藏,影劇與電影爭相改編,這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屬罕見。
4、港台新武俠小說高潮期。 港台海外掀起新派武俠小說浪潮,迄今未衰,作者甚多,名家迭出。新派武俠起於五十年代中期,金庸、梁羽生在香港扛起大旗,起點最早、成就也最高;50年代末60年代初,「台灣三劍客」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以及上官鼎、雲中嶽、柳殘陽、獨孤紅、慕容美、蕭逸等人在寶島眾劍齊出,走出了不同於金、梁的綜藝俠情武俠道路,畢竟金庸、梁羽生的才情不是信手拈來的;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古龍另闢蹊徑,終於從大武俠的格局走出,帶來了新派武俠小說的變革,終可與金庸分庭抗禮,古龍風風靡一時;七八十年代,深受古龍影響的溫瑞安,將自己的才情注入武俠,帶來了新派武俠詩意化;九十年代,黃易異軍突起,以玄幻、修真的因素帶來武俠新鮮血液,與此同時,深受漫畫影響的《風雲》系列以魔幻、奇幻色彩展示了武俠的多樣可能;大陸武俠在網路化時代終於走上前沿,孫曉、鳳歌、小椴、滄月、楊叛等人的共同努力,使新武俠在玄幻修真小說大行其道之時保持著生機和活力。
5、80--90年代大陸新武俠時期。發端於在二十世紀80年代由電影《少林寺》觸發的武俠小說浪潮在國內掀起,武俠小說的發行量大大超過了純文學作品。大陸新武俠終於走上了前台。1981年,湖北曲藝協會的任清等創辦了《今古傳奇》,連載了歐陽學忠的《武當山傳奇》,聶雲的《玉嬌龍》。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俠女》,是為80年代武俠的開山之作。柳溪的《大盜『燕子』李三傳奇》,馮育楠的《津門大俠霍元甲》,馮驥才的《神鞭》,姚霏1990年出版了《一劍平江湖》,青蓮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龍邪鳳記》及其續集《青猿白虎功》兩部。火梨,上海知識分子,1995年寫成一部《舞葉驚花》。張寶瑞的《京都武林長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張三爺》、《形意游俠錄》等。熊沐的《骷髏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俠盜》。周郎,代表作《鴛鴦血》。孫曉的《英雄志》、鳳歌的《昆侖》、金尋者的《大唐行鏢》、小椴的《杯雪》、滄月的《聽雪樓》、步飛煙《武林客棧》、《華音流韶》、時未寒《偷天換日》。樹下野狐《搜神記》、《蠻荒記》、蕭鼎《誅仙、紅豬俠《慶熹紀事》、隨波逐流《一代軍師》。以上基本都屬於優秀作品,但品質尚有參差,難望港台金、古大家項背。
⑦ 有誰知道中國武俠小說的發展史每一個階段的代表人物是誰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叫什麼名字
漢代:
《史記》 游俠列傳 刺客 荊苛刺秦皇,專諸,聶政等,
他們只是有武,無俠或者少俠,韓非《五蠹》的話,俠以武犯禁。
所以還不算真正的武俠。
真正的發展
唐代
唐傳奇
《紅線女》 俠與武的(完美)結合
《聶隱娘》 有武,無俠
只是做人的保鏢,展現了一些武功,加點道(仙)術。
《霍小玉傳》 只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只能說有俠,無武。
《昆侖奴》等。
宋代
沒有什麼發展。以文治國,禁武,積弱。
明代
《水滸傳》 章回體,白話文為主,文言文為輔,開始有統一的綽號,一個個的英雄故事集合,與歷史結合。 對後世的武俠小說影響巨大。
清代
《三(七)俠五義》等作品
俠義與公案結合,俠義與愛情結合。
出現觀點,俠以武執法。
近代
以白羽《十二金錢縹》、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俠傳》,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此書帶了很多」仙氣與神話「的奇幻色彩。但文采平平,結構也較為鬆散。)為代表。武俠小說的模式基本成型。
當代自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開始,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
直至金庸的出現,才把武俠小說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在文字的組織與文章的結構上均不輸純文學作品。具體評價我也不多談了,金庸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贊譽之辭更是連天匝地,車載斗量,不可勝言了。
古龍:他務去陳言,自創新境,內容、風格,多姿多采。
在梁金古三家竟相爭鳴的同時,台灣、香港、內地也涌現出了眾多武俠作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溫瑞安、蕭逸、聶雲嵐等作家。
黃易的出現,算是給已風平浪盡的江湖,又掀起了陣陣波瀾.他自創的玄幻、異俠系列,令讀者耳目一新,久違的武俠情節換一種方式體會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他的首部武俠小說《破碎虛空》盡管篇幅不長,但黃易的風格已經鮮明的體現了出來.那就是由武道可以體會到生命及宇宙的奧秘。
到《覆雨翻雲》《尋秦記》《大唐雙龍傳》推出後,黃易的風格已經完全形成。他是在傳統的武俠路上融入了玄經易理,神話和科幻的色彩非常濃郁。
⑧ 唐代四大文言武俠小說,及其大概內容~急急急急急急!
杜光庭-《虯髯客傳》
袁郊-《紅線》
裴鉶-《聶隱娘》
裴鉶-《昆侖奴》
薛調-《無雙傳》好像也比較有名
1、杜光庭的《虯髯客傳》
簡介
本篇寫李靖於隋末在長安謁見司空楊素,為楊素家妓紅拂所傾慕,隨之出奔,途中結識豪俠張虯髯,後同至太原,通過劉文靜會見李世民(即唐太宗)。虯髯本有爭奪天下之志,見李世民神氣不凡,知不能匹敵,遂傾其家財資助李靖,使輔佐李世民成就功業。後虯髯入扶餘國自立為王。篇中故事情節和兩個主要人物紅拂妓、虯髯客均出虛構,主旨在表現李世民為真命天子,唐室歷年長久,非出偶然,由此宣揚唐王朝統治的合理性。描寫人物頗為精彩,紅拂的勇敢機智,虯髯的豪爽慷慨,刻畫尤為鮮明突出,文筆亦細膩生動,藝術成就在唐傳奇中屬於上乘。後世戲曲用為題材的,有明代張鳳翼《紅拂記》、張太和《紅拂記》、凌濛初《虯髯翁》。又李靖、紅拂、虯髯三人,後人亦稱「風塵三俠」。
原文和譯文請見
http://ke..com/view/73454.htm
2、袁郊的《紅線》
簡介
寫唐代魏博節度使田承嗣與潞州節度使薛嵩兩個藩鎮之間的矛盾斗爭。據史載,薛、田均為安祿山部將,降唐後各霸一方。小說中的田承嗣飛揚跋扈,驕橫凶戾,殘民以逞,作為叛逆朝廷、妄圖吞並鄰鎮的反面人物;薛嵩則擁護皇室,思守封疆以報國恩。紅線是薛嵩的侍婢,具有超人的力量,她以神術潛入戒備森嚴的田府,巧妙地從田承嗣枕旁取回其供神金盒,薛嵩隨即遣人送回。這一有節制的威嚇行動,迫使田收斂其狂妄氣焰,回書表示悔過自新,並遣散了其強悍驕縱的親軍「外宅男」。紅線則在「兩地保其城池,萬人全其性命,使亂臣知懼,烈士安謀」之後,功成身退。這實際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平息藩鎮紛爭,維護國家安定的願望。但篇中也帶有明顯的報恩思想。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智勇兼備的俠女形象,文情駘宕,想像豐富,構思奇妙。人物對話駢、散結合,恰到好處。據計有功《唐詩紀事》載,薛嵩確有一名叫紅線的侍女,善彈阮咸琴。因其手紋隱起如紅線,因以名之。她離開薛家時,冷朝陽曾賦詩相送,詩亦見於這篇傳奇,則其事雖虛,其人或有。
原文和譯文請見
http://ke..com/view/86530.htm唐代傳奇一章
3、裴鉶的《聶隱娘》
簡介
聶隱娘為魏博大將聶鋒之女,10歲時被一女尼用法術「偷去」,教以劍術,能白日刺人,人莫能見,乃送歸其家。而身懷絕技的聶隱娘,又自擇一個僅會磨劍、餘無他能的少年為丈夫。聶父死後,魏博主帥與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不和,欲令聶隱娘暗殺之,聶卻轉而投劉。主帥另派妙手空空兒前往暗殺,隱娘又以法術破之。後劉昌裔入覲,聶告別而去。劉死後,聶又至京師劉柩前慟哭。
本篇內容詭怪荒誕,但也反映了一些歷史真實。中唐以後暗殺之風盛行,藩鎮之間相互殘殺,必須收羅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俠士作為爪牙。這些俠士,或出於個人的恩怨,或取捨於藩鎮勢力的犟弱,實際上充當了藩鎮爭權奪利的工具。惟本篇和《紅線》兩篇寫的都是女俠,為後來女俠小說的雛型。
原文和譯文請見
http://ke..com/view/137915.htm#2唐代傳奇一章
4、裴鉶的《昆侖奴》
簡介
紅綃是唐朝大歷年間一品官員郭子儀家中的一個歌女,容貌美艷。而崔生是某個大官的兒子,也是容貌如玉。有一天崔生代父親看望生病的郭子儀,看見了紅綃,兩人一見鍾情。後來崔生回到家中害起了相思病。他的黑人奴僕摩勒知道後決定促成這樁好事,三更天拿了一個鏈子錘幾分鍾就把郭府中兇猛如虎的看家狗給殺了,然後背著崔生越過10重高牆和紅綃見了面,後來兩人決定永遠在一起,這個黑人又同時背著二人越過重重高牆跑回了家。金庸認為《昆侖奴》是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之一。
唐代自安史亂後,出將入相的勛臣,大抵生活驕奢淫逸。篇中窮奢極欲的一品勛臣,正是當時權貴的典型概括。一品恃勢掠奪民間女子為歌妓,紅綃便是被他出鎮朔方時「逼為姬仆」的。昆侖奴磨勒拯救被壓迫的弱女子,成全青年男女對幸福愛情的追求,則反映了人民的願望。故事結尾處,老僕昆侖奴磨勒在圍捕中「持匕首飛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鷹隼,攢矢如雨,莫能中之。頃刻之間,不知所向」,頗具浪漫色彩。
本篇語言簡潔,敘述婉轉。篇中描寫崔生看見伎人時的靦腆,紅綃對崔生以手勢示意的動作、獨坐空閨長嘆盼望的心情及面訴苦衷的言詞,都很生動傳神。
原文和譯文請見
http://ke..com/view/137898.htm#2文學作品中的昆侖奴一章
5、薛調的《無雙傳》
簡介
本篇寫唐德宗建中年間劉震的女兒無雙,與劉的外甥王仙客戀愛的故事。二人青梅竹馬,情深義篤。王母也希望以無雙為媳,臨終對劉震重加付託。但王仙客身世孤寒,劉震則「位尊官顯」,因而有毀約之意。其後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入京作亂,德宗倉皇出奔,劉震疾召仙客押運財物出京,並許嫁無雙。繼而劉震陷賊\,受偽職。亂平後,夫婦均被處極刑,無雙亦沒籍為宮女。仙客時為驛官,適有中使押宮女往園陵灑掃,無雙亦在其間,宿驛中。仙客藉家人塞鴻之助,與無雙相見;又得豪士古押衙乞取茅山道士妙葯,設計使無雙服葯自盡,贖其屍,三日後復甦。為了保密,古押衙先將參與營救者十餘人全部處死,然後自刎。仙客與無雙則浪跡江湖以避禍,後得歸故鄉,夫婦偕老。
原文和譯文請見
http://ke..com/view/137980.htm
⑨ 武俠的五個大發展時期分別都是什麼,第一部武俠小說叫什麼
一般認為,武俠文學的源頭,是一部史籍,名字叫做《史記》。
而且,在《三俠五義》之中,已經大量出現有關武功技擊,如點穴、暗器、劍訣、刀法、輕功提縱術等;還出現江湖勾當,如悶香、百寶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臉面具等;以及機關埋伏,如陷空島、沖霄樓,種種名目之演述,均對以後武俠小說之內容素材有決定性之影響。
所以,簡單的說,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當之無愧是清代的《三俠五義》!
中國武俠小說,其中有一個最大特點,那就是:成人童話、成人夢想。
亦即:成人的黃粱美夢!
作為閱讀者,明明知道在做夢,但還是不能夠自拔……
在歷史上,中國的武俠小說,其實就是武俠夢。
這個夢的發展,一共經歷了五個大的階段。
剛開始的時候,一個階段時間挺長,需要幾千年。
到了近現代,武俠夢的期限,已經越來越短,只有數十年或者更短。
第一階段:起步期
這個時期又叫做——古典時期。武俠夢開始的時期。
古典武俠,零星出現,不自覺的表現在中國文學創作之中,從歷史記載、歷史故事、傳奇、獵奇、話本、評書、小說,逐步成形,最後在清朝中期自然形成,以《三俠五義》作為里程碑式的標識,被歷史忠實的記載了下來。
實際上,武俠的影子是從零星出現開始,到形成實在的胚芽,再到長成一株獨特品種。
零星出現,當然就是從史籍的《史記》開始;其故事背景,則是從更早的春秋時代開始的。
完全獨立長成的時代,也就是《三俠五義》出現;那麼,具體是哪一年呢?
歷史沒有記載。因而,只能夠從作者石玉昆生存的年代來推測。不過,石玉昆出生日期不詳,只知他大約生於乾隆末期。我們知道,乾隆年號縱跨60年(1736-1795),末期應該是18世紀末。作者石玉昆逝世日期是同治10年(公元1871年),所以,他應該生活在19世紀。以他壯年寫成此書計算,《三俠五義》的成書應該是在鴉片戰爭前後。
⑩ 古代武俠小說推薦
[宋以前作品] 干寶《王三墓》《干將莫邪》、《東越祭蛇記》、《李寄》牛僧儒《烏將軍記》、《郭元振》、《郭代公》杜光庭《扶余國王》、《虯髯傳》、《虯髯客傳》、沈亞之《馮燕傳》羅大經《秀州刺客》、《張魏公》張師正《張乖崖滅黑店》劉斧《王實傳》、《王寂傳》、《張齊賢》周密《王小官人》、《李全》皇甫枚《李龜壽》袁郊《紅線》裴鰈《韋自東》、《昆侖奴》、《崔生》、《聶隱娘》、《蔣武》薛調《無雙傳》王定保《胡證》、《宣慈寺門子》馮翊《張祜》、《崔張自稱俠》許茂佐《柳氏傳》李公佐《謝小娥傳》沈括《定遠弓箭手》張齊賢《白萬州遇劍客》、《向中令徙義》陳世隆《趙延嗣高行》段成式《盧生》、《蘭陵老人》、《京西店老人》、《盜俠》、《僧俠》洪邁《花月新聞》、《俠婦人》、《陝西劉生》、《徐咬耳》、《郭倫觀燈》《解洵娶婦》、《霍將軍》陶潛《比邱尼》、《斫雷公》、《鬼設網》蔡倏《宋太宗殺人》戴祚《謝允》無名氏《楊溫攔咱虎傳》、《新刊大宋宣和遺事》、《燕丹子》劉義慶《周處》、《戴淵》、《魏武搶婚》孫光憲《丁秀才》、《許寂》、《荊十三娘》吳淑《李勝》、《張訓妻》、《洪州書生》、《潘房》沈淑《我來也》張旌《柴紹第》、《稠禪師》歐陽修《桑懌傳》皇甫氏《義俠》、《車中女子》、《崔真思嘉興繩技》費哀《盜智》康駢《田膨郎》、《張季弘逢新婦》、《管萬敵》、《潘將軍》薛用弱《賈人妻》 [明清作品] 丁秉仁《瑤華傳》王世貞《劍俠傳》王猷定《義虎記》、《李一足傳》天花藏主人編次《皆大歡喜》、《度世金繩》、《濟公傳》、《濟公全傳》、《濟顛大師玩世奇跡》、《濟顛大師菩提全傳》、《醉菩提》文康《兒女英雄傳》、《日下新書》、《正法眼藏五十三參》、《俠女奇緣》《金玉緣》方汝浩《妙相寺全傳》、《殘梁外史》、《禪真後史》、《禪真逸史》唐芸洲編次《七子十三生》、《七劍十三俠》陳忱《水滸後傳》陳朗《兒女濃情傳》、《義勇四俠閨媛傳》、《雪月梅傳》、《第一奇書》花溪逸士《嶺南逸史》宋懋澄《劉東山》、《俠客》、《葛道人傳》海上劍痴《飛仙俠奇緣》、《仙俠五花劍》寄生《三俠記新編》、《爭春園》、《劍俠奇中奇》、《劍俠佩鳳緣全傳》俠著《女俠客》鈕秀《雲娘》、《張羽軍》、《雪遇》鄭官應《續劍俠圖傳》俞萬春《結水滸傳》、《續水滸傳》、《盪冠志》名教中人《好逑傳》、《俠義風月傳》陳鼎《義牛傳》、《歐陽紹熙》、《少林寺僧》許淑平《褚祚典》石玉昆《龍圖公案》、《龍圖耳案》、《包公案》、《忠烈俠義傳》王韜《三怪》、《女俠》、《飛劍將軍》、《少林絕技》、《四奇人合傳》、《老僧》、《任香初》、《劉淑芬》、《許玉林匕首》、《李四娘》、《邱小娟》、《俠女子》、《相士》、《柳南》、《劍氣珠光傳》、《劍仙聶碧雲》、《姚雲纖》、《駱蓉初》、《倩雲》、《徐笠雲》、《徐麟士》、《粉城公主》、《盜女》、《廖劍仙》、《燕劍秋》俞樾《七俠五義》、《莆田僧》貪夢道人《永慶昇平後傳》、《彭公案》酉陽《女盜俠傳》李漁《秦淮健兒傳》 周清源: 位女散財殉節鄭官應編輯 續劍俠圖傳趙道一: 李鑒夫胡應: 酒肆主人鈕秀: 雲娘、張羽軍、雪遇秋星: 女俠翠雲娘傳須方岳: 竇小姑俞萬春: 結水滸傳、續水滸傳、盪冠志俞樾: 七俠五義、莆田僧施耐庵: 水滸傳、京本忠義傳姜振名、郭廣瑞: 永慶昇平前傳夢覺道人、西湖浪子輯: 淫婦情可誅 俠士心當宥姚伯祥: 名捕傳袁枚: 三斗漢、賣蒜叟顧彩: 髯樵傳錢希言: 李福達、青丘子、頂缸和尚息觀: 鴛鴦劍徐士陵: 汪十四傳徐芳: 雷州盜記徐珂: 教師女、戚某為力所苦高啟: 書博雞者事、南宮生傳魏僖: 大鐵椎傳魏睿: 邊城, 瞿佑, 申陽洞記海上劍痴: 飛仙俠奇緣、仙俠五花劍娥川主人編次: 世無匹寄生: 三俠記新編、爭春園、劍俠奇中奇、劍俠佩鳳緣全傳清涼道人: 馮鐵頭、庄叟技力曾衍東: 平頂僧、齊無咎、折鐵叉、周劈刀、鐵腿韓昌、浣衣婦薄松齡: 丁前溪、王者、田七郎、老饕、伍秋月、向杲、紅玉、佟客、妖術、武技、苗生、俠女、庚娘、妾擊賊、崔猛、商三官新中國之廢物: 刺客談黎澄: 勇力神異寰鏡廬主人: 新水滸高繼衍: 高二爸、竇爾敦馮夢龍: 萬秀娘仇報三亭兒、李秀才、李淇公窮邸遇俠客、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張芬、楊大眼絕技、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鄭節使立功神臂弓、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臨安里錢婆留發跡、神射凌淇初: 烏將軍一飯必酬, 陳大郎三人重會、劉東山誇技順城門 十八兄奇蹤村酒肆、李公佐七解夢中言 謝小娥智擒船上盜、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錢、硬勘案大儒爭閑氣, 甘受刑俠女著芳名、程元玉店肆代償錢, 十一娘雲崗縱譚俠 王韜: 三怪、女俠、飛劍將軍、少林絕技、四奇人合傳、老僧、任香初、劉淑芬、許玉林匕首、李四娘、邱小娟、俠女子、相士、柳南、劍氣珠光傳、劍仙聶碧雲、姚雲纖、駱蓉初、倩雲、徐笠雲、徐麟士、粉城公主、盜女、廖劍仙、燕劍秋 無名氏: 八劍七俠十五義平蠻前後傳、三門街、三合劍、大刀王五、大漢三合明珠寶劍全傳、大明奇俠傳、萬年清奇才新傳、小五義、天豹圖、雲鍾雁三俠傳、雲鍾雁三鬧太平庄全傳、五劍十八義、龍潭鮑駱奇書、四望亭全傳、白蘭花、守宮砂、聖朝鼎盛萬年清、百斷奇觀、達某、劉公案、花隱道人傳、宏碧緣、英雄大八義、英雄小八義、範文正公全傳、忠烈小五義傳、某駕長、劍俠飛仙傳、施公案、施案奇聞、蓮子瓶演義傳、第一奇書蓮子瓶、乾隆巡幸江南記、銀瓶梅、續兒女英雄傳、續小五義、續俠義傳、綠牡丹全傳、群英傑、群英傑後宋奇書